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型工业化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30 03:59: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型工业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型工业化

第1篇

兵团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在2006年前10个月的运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1月至10月,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5.69亿元,同比增赢2.5亿元;重工业增速达到23.2%,高于轻工业19.4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工业,是2006年兵团上下一致的声音。而兵团各级对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必要性的认识空前统一,形成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良好氛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兵团工业克服了建设资金短缺、能源供应不足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运力紧张等不利因素,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大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在新疆天业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之后,兵团重化工产业正向纵深推进。在北天山,兵团重化工业的产业带已见雏形。

目前,新疆天业已经成为新疆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基地,已形成年产聚氯乙烯30万吨、电石32万吨、烧碱24万吨、水泥35万吨、发电20万千瓦时的生产能力。2006年,天业又投资64亿元,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到2010年,公司年新增工业产值可达120亿元,年实现利税12亿元。去年前10个月,新疆天业的主营收入已突破20亿元。2006年的新年报肯定将改写这一记录。

2006年5月29日 ,伊犁南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化工项目第一期9万吨电石项目顺利投产运营。该项目总体设计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联产40万吨硫酸钾,项目计划总投资33亿元,建设期为6年。有消息称,二期工程的实施,将使该公司2007年的电石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可以预见的是,6年后,伊犁河谷将诞生兵团另一个重化工基地。

9月29日,大黄山鸿基焦化公司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鸿基焦化”是以农六师为主投资商的大型资源转化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60万吨焦炭以及相应的焦油、粗苯、煤气等中间产品,最终形成生产精萘、纯苯、二甲苯等精细化工原料以及50万吨尿素、燃料油等20多种产品,年销售收入可达20亿元。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以焦炭为基础,集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企业。

12月1日,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生产加工设备开始全面订购,标志着兵团又一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开工建设。天富煤制甲醇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煤气化制甲醇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最终形成以煤转化和能源化工为核心的,集煤、电、油、化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生态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理念正促使一些师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快速发展。2005年,农十三师工业产值比“九五”末增长了222%。2006年前10个月,该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4%。农十三师以58.9%的增速高居全兵团之首。

兵团团办工业的恢复性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四师七十一团双新焦化厂、七团葡萄酒厂等企业已成为团办工业的代表。

9月25日,中国纺织业巨头华芳集团投资建设的17万锭棉纺项目,在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投产。燕京啤酒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一期工程建设已近尾声。在石河子经济开发区,以此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标志着兵团招商引资促工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权威人士介绍,今年,兵团将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为项目重点,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同时,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工艺技术装备,重点支持纺织、食品、建材、矿业、化工、农业机械装备和节水器材行业中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

第2篇

科技进步是传统制造业走向现代化的惟一通道,从粗放型转到集约型增长方式。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而实现其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一个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中的创新作用、渗透作用、导向作用、战略作用正以新的形势和特点体现出来。

科技化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实现制度重于技术。大量的专业人才的集聚是实现科技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决定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新技术的发明多少,而在于它的制度安排、衬会环境和文化氛同是否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化要大力推进孵化工作社会化。硅谷人把硅谷的性质定义为“初创业的栖息地”。栖息地是生物学的说法,每一种生物都有最适宜自己生长繁衍的条件。就我国而言,建硅谷谈不上,但建高新区,为高新技术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这一条件是能够做到的,在开发区设立专门的孵化器(也称创业服务中心),为高新技术创业提供必要的服务,使之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以集聚化提升工业化

集聚效应,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竞争不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外部经济”。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是经济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优势获得。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业的集聚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又可以增强集聚体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既可以使集聚体内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又可以通过集聚体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和配置。

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率。其原因在于:①更好地接近供应商及专业人才;②易于获得专业信息;③互补性强;④公共设施的增效;③具有更好的内动力。

产业集聚能促进创新。该作用体现为:集群内的企业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企业之间能更快地采用新技术,从而企业更容易地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和条件,更容易参与创新过程,开发更适销的产品。

三、以国际化加速工业化

我国加入WTO,为国内众多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与严峻的挑战,国内经济国际化已成为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如何适应国际市场新形势,研究新对策,寻求新发展,这是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一要适应WTO的规则。国际经济规则给民族工业中的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且相应地给企业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竞争实际上不是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企业要有应对国际商海的各种能力。如,应对反倾销能力,我国未取得“市场经济地位”,被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以替代国产品的成本价来衡量非市场经济国同类产品是否倾销,倾销幅度大小往往是不符合实际的,有失公允的。闲此,必须长期保持交涉压力,充分利用其先例效应,有效地降低反倾销案发生率,同时要研究相关法律,掌握“游戏”规则,提高应诉能力。

二要调整经营策略。在出口高品结构上,应有效地实施品牌战略,变普通产品为名优产品出口,实现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转变,提高出口产品的“含金量”,从而改变中国商品的国际形象,避免低价倾销之嫌疑。要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只篮子”的风险,实现市场合理分布,份额相对平衡,有效应对反倾销扩大出口的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

三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要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实现国际化扩张。国际化扩张分三步走:①产品出口,海外销售,占领市场,即营销和服务的国际化;②采购和设计的国际化;③当市场区域有一定规模,销售量达到建厂盈亏平点时,真正“走出去”开办海外工厂,达到绕过出口产品的非关税壁垒,从而进一步扩大销售。

四、以生态化构筑工业化

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化是关键。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品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地区经济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举措,必须采取必要的驱动机制,才能得以实施。

一是政府要加强管制和合理引导。引导性政策是生态工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管制性政策是生态工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管制与引导作用相结合,会使生态工业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点和作用力。

二是企业要主动实施和执行。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采用生态工业生产模式的主体,要主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只要企业的认识提高了,生态工业生产模式的推广就畅通无阻。

三是市场的激励和驱动的措施要有力。绿色经济席卷全球,绿色需求迅速形成并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需要,这必然使得工业企业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消耗,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要。同时鼓励废料再利用增值,对废物的交易和处理宜采取谨慎、可行的态度。

第3篇

一我市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情况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6月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86.28亿元,同比增长94.4%,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1.72%;装备制造业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1*.7%,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9.1%。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3%。到20*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1:54.6:34.3,与2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15.5:51.5:33相比,二产增加3.1个百分点,三产增加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显著增加,20*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6%,而20*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2%,同比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2.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年,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1%。连续五年六次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扶持。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南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申报科技项目363项,申请专利1228件,同比增长17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占比均居南通第一;涌现了像熔盛、英田、九鼎、神马、力星钢球等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相当影响的排头兵企业。今年上半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扶持资金11*万元。全市现有中国名牌产品3只、中国驰名商标3个。神马科技、九鼎新材、力星钢球、超达科技等一批企业已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主制定者或参与制定者。

3.企业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到2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面已达70%,一半以上骨干企业建立了内部信息管理网络,如高高压电器、江苏思源电器前后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了集团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系统,公司内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昌升、九鼎、泰慕士、钢球等骨干企业也都建立了ERP系统,企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4.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至6月底,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化及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57.02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的31.2%,同比增长53.82%;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电力电器三大高新产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8.2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的12.27%,同比增长9.*%。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提高,上半年,目标销售超亿元的135家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4.93亿元,同比增长97%,占规模工业销售的72.9%。长江镇(*港区)、经济开发区、如城镇等三大主体功能区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应税销售的66%。

5.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升。上半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13.4%。近两年来,丁堰纺织、南天化肥、双马化工、长寿集团、如兴纺织等耗能大户,通过实施节电项目,年节电1751.9万千瓦时。水资源集约利用扎实推进,上海制皂集团*公司、南天集团化肥公司、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用水大户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生产用水全循环,年节约用水1000万立方米以上。泰慕士引进先进设备对染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浴比只有原来的50%,吨产品耗水降低55%,能耗降低20%。土地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20*年,工业用地产出率,即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地的比值为2.33万元/亩,同比增长20.1%;土地产出率,即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土地面积的比值为1468.7万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长20.4%。

6.人力资源集聚能力逐步加强。企业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至20*年底,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以及个体私营企业业主等各类工业企业人才达1538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28名。*、*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评定高技能人才649人,其中技师419人、高级工230人。人事部门评定的高级工以上人才479人。学科领军型人才引进取得进展,目前共有熔盛集团总裁陈强和神马集团王黎明、朱曦等三名省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另有海外留学人员10人、海外专家8人。20*年江苏沿江开发人才市场落户*,共引进各类人才1200名左右。

7.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开展化工、电镀、肠衣行业专项整治,关闭企业134家,113家肠衣企业进入肠衣城,统一污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长江(*港区)、经济开发区、桃园等镇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林梓、如城、袁桥等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丁堰、东陈、磨头、搬经等镇污水处理厂及同源二期污水处理工程相继开工建设;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到50家,同比增长20%;切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管,积极做好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01%。

二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做法

1.坚持将大沿江开发作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引擎。2003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制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科学安排“一区三园”空间布局,沿江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日趋完善,港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投资近百亿元的熔盛造船和海工平台为代表的船舶修造及配套,投资2.5亿美元的德源高科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和投资1.2亿美元的公用码头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充分放大沿江开发优势,共享沿江开发成果,20*年底,市委市政府为及时作出了大沿江开发的决定,经济开发区着力培育汽车轮胎及配件、电子电力电器等产业,如城镇着力培育汽车及配件、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今年上半年,大沿江地区重大项目占全市的80%以上、投入占全市的70%。大沿江地区主导产业的培育对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发挥了助推和加速作用。

2.坚持将招商选资和载体建设作为集聚外来生产要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全市始终走增量型、吸纳式发展道路,坚持规划招商和产业招商理念,外资和民资都实现了新突破。仅今年上半年就分别完成工商注册外资8.3亿美元、到帐外资6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54.22亿元。随着招商引资的深入推进和招商选资理念的逐步确立,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项目的相继落户,有力地优化了我市的投入结构。熔盛重工已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造船基地,手持合同订单突破1700万载重吨,跻身全国前三强,今年有望实现销售超百亿元,从而实现南通地区销售超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沙钢物流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报批之中,将为*港区再造一个*经济总量奠定坚实基础。精心打造承接优质项目的平台载体,围绕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产业集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分类竞赛活动,对达到创建生态高效示范工业集中区(园区)竞赛要求的进行奖励,有效调动了各镇区推进工业集中区、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的积极性,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载体保障。

3.坚持将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作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激发基层动力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新型工业化推进领导组,20*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鼓励新上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项目、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效益和规模、加快上市、创名创牌、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并于20*年一季度召开了全市新型工业化专题推进会。加大政策考核兑现的力度,切实调动镇区、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积极性,20*年度全市企业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达2800多万元。今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激励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创建*市生态高效示范工业集中区(园区)的意见》、《关于加快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集聚、集中区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继续加大鼓励和扶持力度。分别召开了亿元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销售超3000万元以上企业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土地拆迁整理、生态高效示范工业集中区等现场推进会和“质量兴市”创建动员大会,收到了明显效果。仅拿企业技术改造来说,今年上半年,技术改造投入占规模以上投入的54.9%以上,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4.坚持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全市着重抓住生产和建设两个环节,加快生态*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在项目引进中,严把产业政策关口,坚持环保安全一票否决。近5年来,因为环保不符合要求而被“一票否决”的项目达17个。二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等手段,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上海轮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的排放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65%以上。三是加大治污力度。三大主体功能区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至目前,我市已形成日处理7万吨污水的集中处理能力,位居南通六县市之首。自20*年10月份起,开展了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港化工园区区域环评通过了省环保厅批准。加快肠衣产业集聚,通过中国肠衣城项目的实施,使生产废水得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四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城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0*年、20*年分别为1.1吨标煤/万元和1.09吨标煤/万元,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5.坚持将强化服务要素保障作为策应宏观调控、高效突破各种发展难题的坚强保障。项目建设是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强化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的前提。一是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凡达到重大项目入库标准的项目,由市重大项目办公室提供审批服务。对在我市范围内能够审批的项目,实行快速、限时办结;对有前置审批程序的,需要向上沟通争取的项目,则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力争高效突破。先后开展10多次重大项目集中会办和现场办公会,共协调解决难题50多件。二是通过盘活存量、加大技改投入、争取点供指标等途径,努力化解用地难题,特别是抢抓城镇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农民进城进镇和关闭砖瓦窑厂工作,推动建设用地向工业集中区和集镇整合流转。三是坚持每季举行一次银企洽谈活动,组织金融机构深入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接。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熔盛重工年内有望上市,南通锻压、江苏力星钢球、神马科技可望进入上市轨道。

三我市新型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经过“九五”时期的爬坡和“十五”前两年的恢复,工业经济逐步驶入了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工业化水平仍然不高。就新型工业化来说,我市提上议事日程仅有两年多时间,因此无论是从发展水平、还是组织方式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

1.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快。虽然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钢铁冶炼等传统型、耗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总量规模仍占据半壁江山。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直接为先进制造业配套的工业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2.高新技术占比不大,区域不够平衡。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规模工业产值的21.76%,无论是与先进县市相比,还是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28%的目标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6.69%。从区域布局看,如城镇、长江镇(*港区)、丁堰镇、白蒲镇、林梓镇、开发区等6个镇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61.23%,其余15个镇总计仅有49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38.77%。

3.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市企业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有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还是空白,深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企业建模、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系统尚未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柔性制造等技术应用很少。不少企业没有实现全部设备的网络化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企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有的企业数控系统闲而不用。

4.储备项目不多,投入质量仍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储备项目不足,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项目不多,世界及全国知名企业投资项目偏少等结构性问题。2008年上半年核准、备案项目199个,比上年同期下降31.6%;计划总投资154.8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24%,项目个数减少,增幅回落。

5.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去年我市工业用电量的增幅已超出GDP增幅,今年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8%,而GDP可比价增长15.4%。因此,要完成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企业“三废”治理工作仍需加强,偷排泄漏现象时有发生。化工行业、肠衣行业专项整治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高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6.各类人才总量偏少,行业分布不合理。我市的高级人才基本集中在百强企业,大专以上人才占从业人员的8.38%,与苏州市20*年12月份公布的大专人才占从业人员70%相比差距较大;而高技能人才只占从业人员的0.96%,与国内企业高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5%的标准相距甚远。领军型人才奇缺。人才在行业分布上不合理,服装行业是我市传统行业,占百强企业数量的34%,人才占比仅为3.12%。

7.单位土地投入、产出和贡献水平不高。虽然我市早就提出了投入强度、产出强度及税收强度的导向性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少数镇区为了推进项目的落户,对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及税收贡献率把关不严,导致单位土地的利用率不高。

分析上述存在问题,既有客观原因造成的,也有主观原因造成的。从客观原因分析:1.我市历史上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曾是我市的经济支柱,在我市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我市的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虽然近年来,我市也引进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但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由于我市工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期,特别是重工业发展加快,一批耗能大户相继落户,给节能减排带来较大压力。3.我市的高新科技产业企业数量不少,但规模不大,而熔盛这样的大体量企业虽然产出很大,而且技术含量较高,但不能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导致我市的高新产值与规模产值占比一直徘徊不前。4.宏观形势趋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项目用地难、融资难、审批难,从而造成签约项目难落户,导致储备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从主观原因分析:1.招商选资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虽然制定了一些好的政策,但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大,一些企业甚至是骨干企业对市政府的扶持激励政策还不够了解。3.组织推进的力度不大,少数镇区和部门对新型工业化重视程度不够,氛围不浓。4.部分企业对人才重视不足,导致引进人才层次不高、人数不多。5.企业信息化投入普遍不足。

四我市下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举措

今后,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企业自主创新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全面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一、提高认识水平,加大组织程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工业经济的总量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发展方向、政策措施等,形成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共识。适时加大对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和经营团队,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浓厚氛围,引导各镇区和重点骨干企业真正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上重要位置。二是建立考核体系。按照江苏省新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建立我市新型工业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门的、量化的统计和评价指标,把新型工业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办法,制定有效的产业引导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新型工业化逆指标的约束机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完善推进机制。严格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组织、调控和推动作用,切实理顺工作思路,量化阶段性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扎实举措,提升组织推进水平,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合力。

二、坚持集中集聚,优化产业结构。一是迅速发展壮大船舶修造及配套、汽车及轮胎配件、石化及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目标至2010年,在十大产业板块中的占比达45%,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成套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国内外先进装备,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经营等,加快优势产业国际化步伐,通过引资嫁接、强强联合等途径,进一步创新体制,打造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二是培育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已具有一定基础的新材料、电子电力电器、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产业链,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突出特色招商、主题招商,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步发展配套产业,实现挑商选资质的突破。至2010年,在十大产业板块中的占比达15%。对于储备项目偏少的问题,鼓励优势产业和优质存量企业围绕产业链的前延后伸、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积极挖掘潜力,储备一批项目。三是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特钢冶炼、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围绕提升竞争力的目标,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瞄准高端客户,生产高档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综合效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年申报国家级、省级、南通市级名牌产品和商标分别达到3只、5只、20只以上。名牌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例在20%以上。努力建成江苏省质量兴市先进市。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到201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均达到40%以上。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抢抓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加大财税、土地、价格、人才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到2010年,初步建成2-3个服务外包园区。五是加快集中区(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以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为龙头的集中区空间布局,目标至2010年,主体功能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和财政贡献份额均达到70%以上。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聚、经营集约。

三、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程,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认真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财政对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奖励扶持力度,对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次性奖励500万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200万元、南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20万元。推进年销售超亿元企业和超3000万元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研发活动,到201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85%以上,力争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二是大力推进产学研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集中的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争全市专利总量处于南通六县市领先地位。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5个南通市级示范孵化器和一批科技创业园。大力引进各类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企业创新创业的融资渠道。加强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调动创新创业人才的积极性。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工程”,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专项资金1000万元;目标到2010年,引进100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巨大潜能,加快形成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五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在机械、纺织、化工等行业普遍应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装备和管理水平。

第4篇

就在两年前,兵团党委召开高规格的工业工作会议,明确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任务措施。随后,兵团又制定了“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兵团上下加快工业发展的认识更加统一、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新型工业化建设呈现重要转机。

1980年,兵团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曾高达31.8%,此后一路下降。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兵团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8%。重要的时间拐点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兵团工业发展暖风频吹,最强劲的动力来自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举措。年终,兵团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逆转上升,达到17.1%。此后一年,又升至18.2%。权威人士认为,“兵团工业止降回升的一个重要拐点已经出现”。

兵团新型工业化五大亮点

发展又好又快,结构优化升级。2006年,兵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37.7%,比2004年提高4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3亿元,比2004年增长1.5倍。纺织行业扭亏为盈,化工、食品、建材、电力、煤炭等行业全面盈利。兵团工业发展的“又好又快”也体现在18%的增长预期目标连续两年超额完成。

与此同时,兵团三次产业结构也呈现出优化升级的势头。一产比重下降了1.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升了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8%提高到18.2%,上升2.4个百分点,初步扭转了兵团建制恢复以来工业比重波浪形下滑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重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比重由58:42调整为48:52;工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4年的2.7%提高至2006年的7.2%。

两大基地成型,六大产业确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推动纺织、制糖、番茄制品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06年,棉花产量增加到110.8万吨,棉纺规模增加到135万锭;甜菜产量增加到183.5万吨,糖产量由13.2万吨提高到16.4万吨;番茄酱产量止跌回升,恢复到了34.5万吨的水平。优势矿产资源转换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天业聚氯乙烯和大黄山鸿基焦化两大产业链项目成为兵团重化工项目的突破口。

两年来,兵团围绕六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了73个重点工业项目,其中3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他项目正在抓紧推进。2006年,六大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5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超过2/3,在兵团工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

园区建设递进,产业集中度提高。石河子开发区200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2亿元,比2004年增长31%,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5亿元。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以及奎屯天北新区、哈密大营房等工业园区正加紧建设。2006年,全兵团招商引资工业项目268个、引进兵团以外到位资金27.8亿元,其中工业园区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亿元,占2/3。各具特色的园区已成为兵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企业大集团在工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日益显现。2006年,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54%,比2004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达到30%。13家上市公司大部分已成为兵团工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中坚力量和直接融资的重要平台。

国企改革出新,企业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86%,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制,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兼并、重组等措施,一批劣势企业退出了市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4.8%。非公经济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推动兵团工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

工业反哺农业,作用逐步显现。一些师通过发展工业积累了资金、增强了实力,开始逐步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农四师明确提出从今年起全部取消团场的上缴利润;农八师从今年起不再收取困难团场的上缴利润,其他团场的上缴利润总体下降12%,以后每年降低10%,团场在石河子市创办工业企业所缴纳的地方税收,以2005年为基数,超出部分全额返还团场;农十三师从去年起取消了6个团场的上缴利润,其他团场今年减免30%的上缴利润,到2008年全部免除。

兵团工业发展五大原则

当前,兵团工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黄金时期”,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压力。完成今年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把握好以下五条重大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在紧密结合兵团实际、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的同时,切实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要认真落实科教兴兵团和人才强兵团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兵团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是必须坚持兵团党委确定的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四个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按照“培育构建两大基地、发展壮大六大产业”的战略构想,遵循“搭建平台、招商引资,资源转换、形成特色,依托创新、搞活存量,三个并重、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一以贯之地把兵团党委确定的工业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是必须坚持谋求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要按照兵团党委关于工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实事求是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找准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切实选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具有市场前景的重点项目,确保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认识新事物,把握新形势,作出新判断,制定新措施。要敢于在思想上跳出惯性的束缚和惰性的桎梏,立足兵团实际,勇于探索创新,以开放的思维和长远的眼光,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破解兵团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不断将兵团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引向深入。

五是必须坚持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要倍加珍惜并不断巩固兵地融合发展的大好局面,积极争取多方面支持,优化兵团发展环境,不断在参与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共建工业发展平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兵团工业工作六项指南

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此次兵团党委工业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一是实施大项目带动,尽快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在继续做大做强纺织、食品、建材、矿产、化工和农用节水器材等支柱行业的同时,围绕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抓紧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项目。天业聚氯乙烯和鸿基焦化两大产业链项目,是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头戏”。这两个项目直接涉及4个师和13个配套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

二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做大做强六大支柱产业。要立足自身优势,适应市场变化,着力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集中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等突出问题,不断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抓好新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管理等四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推进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按照“扶优扶强、培植重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尽快提高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今年,兵团将启动40个重点改造项目,投产后将新增水泥生产能力140万吨、棉纺20万锭、机制糖4万吨、煤炭300万吨,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增加值10亿元。

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和非公经济发展力度。要抓住机遇,用好用足自治区税收返还政策,把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使园区真正成为兵团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要突出抓好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这些园区引领全兵团工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平台,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的新突破。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社会团体领办园区,把“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结合起来,作为兵团今后工业园区建设的主攻方向。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兵团的要求,着力加强事关兵团工业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为兵团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要突出兵团工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加强农业产业化六大主导产业和新型工业化六大支柱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着力突破制约兵团工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要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主要途径,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作为主要内容,把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作为主要任务,大幅度提升兵团工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凝练一批对兵团工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对若干重大关键科技问题进行攻关,力争实现重点突破。要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工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是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骨干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和团场工业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管理、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支持这些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以产权为纽带进行兼并联合重组,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做大做强。同时,要切实加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再融资;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新的上市公司。要着力培育形成一大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使其成为拉动兵团工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支持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团场发展工业。

第5篇

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充分发挥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大调整和发展方式大转变,以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确保兵团在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兵团内部、尤其是团场的管理体制,破除不利于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障碍,形成有利于实现兵团经济结构大调整、增长方式大转变,有利于兵团经济和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动力。

一、理顺关系,准确定位,积极构建有利于团场发展的运行体制

总书记要求兵团要处理好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兵团的特殊体制是由兵团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兵团既要履行“戍边”的使命,又要承担“屯垦”的责任。兵团的基础在团场,要正确处理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就要理顺团场的管理体制,做到角色定位准确,使“屯垦”和“戍边”两者相得益彰。兵团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试行)》,是推进团场管理、发展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纲领性文件。在团场落实《章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团场要通过组建国资公司,先将以往在二、三产业中出资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划入国资公司,再将一产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团场小城镇区划中的建设用地划入国资公司,委托其监管和经营。团场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逐步向政府角色靠拢,一方面,依法向国资公司收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并享有属地企业税收返还收益;另一方面,强化对团场社会事物的管理和服务,履行好“戍边”的使命。国资公司作为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改善国资公司的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效率和投融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屯垦”的责任。

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要把对外开放和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与兵团内部资本嫁接,迅速使兵团经济和社会融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发展中形成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解决兵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可以迅速做大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带动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中,要把对外引进和自我培育结合起来。对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市场开拓有限的产业,不当老大,甘当配角,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控股,迅速做大产业;对有一定基础,但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覆盖面不大、经济效益不稳定的产业,要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资本融合。实现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

各师、团场尤其是位居南疆的师和团场,要侧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长期以来,各师和团场针对本区域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植业布局并生产出丰富的农产品,具有围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加紧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构建有利于产业链各经营主体合作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产业。兵团和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优势,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在资本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侧重矿产资源产业的开发,加速推进兵团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兵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远近结合、以近为主,难易相权、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和基本原则。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做谋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要脚踏实地地抓好跟前的工作,避免近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起大落,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同时,各级各单位应不等不靠,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实干,决不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空想那些一时做不到的事情上,而贻误发展的时机。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兵团内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秩序,充分发挥兵团、师和团场的积极性,实现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集中力量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加强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的产业整合、企业并购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兵团内部尤其是师、团所具有的资源相对贫乏,更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内部的联合重组。要引入区域发展和大资源观,按照资源禀赋、市场分布,对南疆、北疆大的区域,各师所处的区域,若干连片团场小的区域,进行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吸收多方投资建立产业园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要企业化,经营要市场化。对园区形成的增加值和税收返还部分,要按照师和团场的出资比例,由出资人分享;园区和企业经营获利,要及时向股东分红;企业所需员工要择优从出资企业中录用。

坚持产权结构多元化,注重维护中小企业股东利益。股份制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确保对企业的科学有效治理。为了避免好的企业治理体制不能发挥应有效率的问题,兵团在对原有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和新建企业时,应当按照产权结构多元化、基本形式股份制的要求操作。产权结构多元化,就是对涉及兵团和师团出资的企业,既不要搞独资公司,也尽量不搞国有股超过51%以上的一股独大,而是要大力提倡跨所有制、跨区域、跨隶属关系引进投资者,尤其是能够做大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产权结构多元化,而不是产权同质出资人多个的股份制企业。基本形式股份制,就是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权利和责任以及议事决策程序规则,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重大事项和公司日常工作时,一定要依法确保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据实获取红利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股东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企业的发展,股东才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投资回报。

按照专业化分工,构建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高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由一个产品向一个产业延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围绕产业链形成的企业之间的系列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日趋协调密切。兵团企业要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突出主业,做精做强主业。当前,在实施农业产业化中,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其核心是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关键是调动团场的积极性。龙头企业要强化管理,深挖潜力,增加效益,逐步建立原料最低保护价和以丰补歉机制,尽量削弱市场波动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震动;团场和龙头企业以及种植养殖大户出资组建的企业化合作组织,通过向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周到的服务,合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既能够降低龙头企业的交易成本,维护农户的合理利益,又能够使团场增收。合作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的形成,将极大地促进兵团工业化的发展。

聚集人才,尊重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流入的良好环境。当前,兵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但营造适应人才成长和成功的环境更重要、更紧迫。环境要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去营造。在识人辨人标准上,要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作为主要内容;在经济上,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与人才市场价值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和股权激励制度;在考核体系上,要把可持续发展、创利能力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强化任期目标,相对弱化年度目标考核;在政治上,要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机会,对在专业领域、企业所在的区域范围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才,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第6篇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化进程,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必由之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市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人均7万元,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的目标。而2006年我市人均GDP只有1.6万元,处在1200-1800美元之间;一、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36.6:34.3:29.1,第一产业比重高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4.3%,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总量只有17.5%,远远低于40%。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我市农业发展增幅空间有限、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关键在于促进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工业的长足发展。我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很高,达到64.81%,城市化水平达到36%左右,刚刚超过30%。要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必须实现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样既可提供工业就业岗位,又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就必须发展新型工业化。

第三,新型工业化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竞争优势来支撑,最终必须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找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财政困难、就业压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二)**在塔城地区“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定位

根据《2006年塔城统计年鉴》关于塔城地区五县二市的工业经济数据统计(材料一)和发展速度对比分析(材料二):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新疆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

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第8篇

如果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西方工业化道路走了几百年。如果我们重复西方国家的思 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不仅短期内无法实现赶超,而且还会重复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失 误。比如工业化的副产品:污染、能源浪费、失业等等。事实证明,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 天,靠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很难实现赶超的。

信息技术为中国快速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带来了机遇。综观历史,一项重大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世界竞争格局。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 ,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发生重大变革的核心技术当是信息技术,其对人类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以往的技 术发明。信息技术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机遇。

信息技术对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是尤其难得的机遇,因为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 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一步跨越几个阶段,在新的起点上 ,用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走信息 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中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具备一定经济 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是在总体上把信息化提到我国工业化的日程上来。在由农 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国在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 ,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相比有质的差距;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 史性任务。

但是,工业化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劳动过程的三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本身)都会逐渐发生质的变化。

当前,我国工业化的龙尾还没有完全摆脱工场手工业方式,但龙头已经触及知识经济阶 段,其突出的标志是,以微电子科学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工业生产中 。因此,在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同时,必须推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实现工业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进程;综合测度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引言

工业化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核心,经验表明,世界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演变过程的实质就是工业化。当前,我国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产品低端、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资源耗竭、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化形势,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做到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一条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大连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是辽宁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港湾枢纽,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大连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并将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连新型工业化的研究,通过建立科学、客观、适用的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对大连新型工业化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显得尤为迫切。

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很多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其结果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李美洲(2007)等通过建立28个小类指标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对全国2003年度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统计测算,总结出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部分地区环境和资源过度使用等特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李飞(2012)等对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发展模式仍然粗放,“三高一低”的产业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可以看出,新型工业化实证分析主要停留在全国或省份之间,目前还没有具体到地方的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大连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进行综合测度,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以期更好地为大连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决策进行了最为全面和准确的表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中国传统工业化进程而言的[3]。要求我们新型工业化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人口控制、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以人为本的工业化。

三、大连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测度

(一)大连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参照国家统计局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测度方法,结合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可比较性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素质与利用水平、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资源消耗与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七大方面和24项统计指标,对大连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评价。

(二)新型工业化程度综合测度

1.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值及权重的确定

本文评价体系中所有指标共分为两类,一类为国际可比指标,主要依据经典工业化理论和美、日等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设定标准值;另一类为国内指标,主要依据2.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指数无量纲化的评价方法,建立新型工业化标准值,通过现阶段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个体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而定量判断大连、辽宁省和全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程度。其中本文通过利用阀值法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正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Zi为指标Xi的无量纲化值,Xi为指标实际值,Xi0为Xi的标准值。

(2)逆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若 为逆向指标指标,则无量纲化公式为:

(3)阀值法

3.综合指数评价法[6]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指数法,其一般形式为:

其中:f为指数,Zi为指标Xi的无量纲化值,Wi为指标Xi的权重。

四、大连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大连新型工业化数据分析

(二)大连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情况

2012年大连新型工业化综合得分为74.77,高于辽宁省,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中级阶段。

1.从工业化进程发展水平方面看,大连得分为84.22,辽宁省得分为85.57,全国平均得分为61.15,大连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该项指标足以证明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指标,大连的产业机构为6.4:51.9:41.7,而全国为10.1:45.3:44.6,大连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略低。目前,大连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大连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大连市应进一步研究工业地域布局与行业布局,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和源头创新,提升大连的产业安全水平。

2.从信息化水平看,大连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辽宁省又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大连依然处于领先位置。大连市应高度关注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坚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发展内在要求。

3.从人力资源素质与利用水平方面看,大连处于领先水平,从具体指标上看,大连财政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且该指标也低于辽宁省的平均水平。大连应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重点,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同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鼓励各类优秀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

4.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方面看,大连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辽宁省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上看,大连工业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问题困扰着行业健康发展。大连市应淘汰三高产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控制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并使其成为未来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

5.从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方面看,大连实现程度虽稍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实现程度还有很大差距。大连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仅1%,低于全国0.98个百分点,难以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水平以及竞争力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连市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6.从资源消耗与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方面看,大连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具体指标上看,辽宁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连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超过辽宁省平均水平,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0%)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53%)。因此,要建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以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大连地区环境承载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大连市应结合本市基本情况及外部环境,正确、客观地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借鉴本文的实证分析及建议,在大连市“四化”统筹的推进中把新型工业化摆在突出位置,消除障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大连经济的稳定增长,提升大连综合竞争力,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美洲.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06).

[2]李飞.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估及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09(12).

[3]韩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和实现路径[J].宏观经济,2014(06).

[4]刘富江,赵彦云.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与监测研究[R].北京: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合作研究,2011.

[5]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杨.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分析[J].经济管理,2011(1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