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合同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8: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合同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合同诉

第1篇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通货膨胀;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 雷小果,中国工商银行公司业务一部,北京,100140

[中图分类号] F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6-0003-0003

中国货币数量及其相关问题历来是备受争论的问题。这关系到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乃至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为应对次贷危机,中国政府亦做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不可避免地对今后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即为货币流通速度,只有对这一指标有相对准确和完整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相对妥善的货币政策,特别是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阐述,货币流通速度是“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的次数。是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货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的不足。但在确定货币流通速度时,应该是处于流通中不断运动的货币,不包括暂时停止或长期沉淀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无法确定有多少货币正处于流通 过程中,有多少停滞不动。所以,对货币流通速度测定,主要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与相应商品的流通,确定各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如以商品零售额与现金余额的比值,测定这时期现金的流通速度;以国民生产总值与M1或M2的比值,测定M1或M2的流通速度。但无论得出的比值如何,与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流通速度会有所 差异。”这一定义是基于古典的货币数量方程式-费雪方程式(PY=MV)而形成的。尽管对于这一方程式有诸多争议,但是这一方程式所蕴含的基本关系是明确的,只要比较方式得当,仍然对于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颇有裨益。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比较我国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旨在对我国的货币指标有相对准确的了解。第二部分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和通胀及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对今后几年的通胀趋势和经济增长有所警示。第三部分是政策建议。本文所用数据如无特别说明,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和美国圣·路易斯联邦银行经济数据库(FRED)。

一、货币流通速度比较

这一部分主要比较美国和中国以M1/M2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的趋势、绝对值以及周期性特征。

图1显示了美国自1959年以来用M2和M1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M2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而M1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有明显的趋势特征。80年代以前,货币流通速度一直处于增加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经济长期增长,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相对稳定,货币的创造过程相对稳定。而8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管制放松,传统的货币创造渠道被拓宽,各种金融创新活动使得货币创造相对容易和反映经济周期的特征。此外,若以80年代开始计算,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M1),均值为7.76,标准方差为1.15(图2)。与此相对应,M2流通速度均值为1.87,标准方差为0.15.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表现出以下特征:(1)M1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尽管有周期性波动,但是从长期看呈下降趋势,这与美国的持稳或见长的趋势不同。M2流通速度虽然数据不多,但是也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2)无论是M1还是M2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中国都偏低。中国的M2/M1流速均值为0.75/2.72,远远低于美国的相应指标。这反映了我国金融化程度较低。(3)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加速,而从2008年开始下降,这与美国的变化趋势一致,反映了全球化的趋势,以及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经济萧条时流通速度降低。

为了考察货币流通速度的周期性特征,本文用H-P滤波剔除趋势性因素,季节性数据选择lambda=1600,年度数据选择lambda=400。图4表明,以M1衡量的货币流通速度波动明显加剧,在1980年以前波动很小。另外,两种衡量方法的周期性特征相似,相关度高达0.503,特别是经济周期低谷时两者的波动方向一致,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2000年初以及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阶段。

由于中国的M2数据量小,我们以H-P滤波M1衡量货币流通速度,如图5所示。与美国在2009年周期性波动已经见底的情况不同,中国在2010年似乎货币流通速度仍呈下降趋势(由于受数据限制,未能明确地得出2010年至今的趋势变化,但是给定有关我国近两年急剧增加的M2和增速相对稳定的GDP,货币流通延续2010年下降的趋势似乎无疑)。

二、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本节先利用美国数据分析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胀的关系,借以检验费雪方程式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通胀的可预测性,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图6在图4的基础上加上了显示了美国自1959年以来的CPI数据。可以看出,CPI的波动、特别是短期的变化较大,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相对缓慢。从数据很难看出两者明确的变动关系(相关度=0.031)。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的同时伴随通胀率上升。但是90年代中期通胀相对较高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处于阶段性的低点。因此,我们倾向于认同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外生的观点。

与美国货币流通速度不能解释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与CPI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通胀的每次波动都伴随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通胀下降;90年代中期通胀的上升伴随着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直至最近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和紧随其后的2009年,两者都保持一致的变化方向。但是2009年后,情况出现变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但是CPI早现转折,呈上升趋势。由飞雪方程式可知,当通胀上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GDP增速却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必然是大量的货币发行。反过来讲,通胀和货币流通速度二者必有其一发生问题:要么潜在的烈性通胀尚未发生,要么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居民持有货币意愿剧烈增加,逐渐接近流动性陷阱。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和结构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政策建议

1. 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较美国偏低,除了与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金融发达程度有关。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表明单位货币实现产出的效率较低,经济体的活力十分低下。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系统改革,鼓励民营、私有银行的发展,在金融领域放开管制,加强金融对非国有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减少对经济中实体的管制,特别是减少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束缚,大力抵制国有企业的垄断,放开对资源、通信等领域的准入限制。

2. 最近一次的经济危机可能对我国存在潜在的危机。2009年以后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已经开始回升,说明各种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体正逐渐步入恢复。但是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却没有丝毫的回升,而是继续急骤下降。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使得经济进入流动性陷阱,重蹈日本的覆辙。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弊端显现,经济在粗放和盲目的扩展之后活力下降,增长放缓,经济效率下降,后续增长乏力。

3. 潜在的通胀可能很高,对经济的未来增长危险加大。央行应该谨慎扩张信贷,特别是严管信贷投向,对经济的发展走向做更为审慎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丁安华,谢亚轩,赵文利.关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三个事实[R].招商证券(香港)宏观报告,2010-04-26.

第2篇

每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被外界视为未来一年中国宏观政策的“风向标”。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201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我认为有以下五大看点。

第一,复苏势头增强。

新一届领导层面临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改革步伐加快的有利条件,最新的高频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GDP7.4%的同比增速为本轮经济周期的底部,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将逐步复苏。宽松措施已开始见效并提振内需,去库存化周期结束,生产增速开始反弹。

鉴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和房地产市场企稳这两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目前的经济回暖势头将在2013年全年得以延续。一方面,前期政策宽松已开始见效,提振了基础设施投资,预计政策效果将在2013年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价格和成交量下降的温和调整之后,自2012年8月后开始企稳,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可能得到提升。

但外部挑战依然存在,我们预计内需的驱动力仍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中支撑中国的经济增长。美国财政悬崖的风险仍然是市场关注焦点,欧洲的经济增长仍然疲软,其结构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最好的情况是零增长。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更长的外部需求疲软周期。

第二,通胀可控。

我们预计经济增速将在2013年继续恢复到同比8.6%左右的水平,随后几年仍将维持在8%以上。预计明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维持在同比3%左右。与2009年的“V形”复苏不同——当时GDP增速在18个月内从6.5%骤升至12%以上,我们认为此次经济反弹将更为温和。通胀也将保持可控。

第三,适度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温和的通胀前景意味着无需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并且,这为维持适度宽松政策以支撑内需的复苏提供了空间。

对于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可能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我们预计2013年的财政支出将同比增长16%以上以支持基建投资加快。2013年的财政赤字可能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左右(2012年的预算赤字为8000亿人民币)。预计财政政策将在经济结构调整及收入再分配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四,新一届领导层的强烈改革意愿。

改革的加快对稳定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过去三十年中国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可以肯定的是,新一届领导层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深化改革的紧迫性,而金融、财税体制、民营经济、收入分配机制等领域的改革步伐也亟待加快。

第3篇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 脉冲宽度检测

一、解决方案

1.如图一为此系统的结构,主要由n对红外发射、接收二极管、信号放大器、T触发器、单片机。

图一2.工作原理

多谐振荡器以一定频率的信号驱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跨越轨道照射到红外接收二极管。在轨道沿路安装适当数目的红外发射、接收二极管,它们输出的结果经过放大器放大再通过“或门”最后送到T触发器,T触发器的输出信号输入单片机的INT1口,用于进行脉冲检测,单片机对信号处理后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件工作。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每对传感器的间距是已知的,且必须大于车身长,当小车通过轨道必定会遮挡光线,接收管收不到红外管,控制它的输出电路输出高电平,由于每对元件的输出都接入或门中,所以无论是哪一对元件输出高电平都会触发T触发器的输出翻转(低电平时保持,因此车身长不会影响结果),这样当有小车经过时, T触发器就连续输出实时脉冲,输送到单片机中的INT1端口,高电平时开始计时,低电平时停止计时,通过记录TH1,TL1的值可以知道脉冲的持续时间了,继而就可知小车速度了。由于每隔两对元件测量脉冲宽度一次,因此可以近似的得到实时的车速并显示出来。如图二为脉宽检测示意图。

图二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连续计算三个脉冲的宽度并求平均速度,通过比较电路与给定值比较,速度高于给定的值才驱动声光报警器报警。

三、检测与转换电路(硬件部分)

如图四为其中一对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当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时输出高电平。

再把N对传感器的输出经过放大器接入或门中,如图四所示。

然后把Q端输入单片机的INT1端,最后把P1.0、P1.1送到驱动电路。

四、软件处理及信息处理

如下为脉冲宽度处理程序:

ORG 0000H

MAIN: MOV SP,#60H;设堆栈指针

MOV 30H,#00H;存储空间清零

MOV 31H,#00H

MOV TMOD,#90H;T1定时,方式1,GATE=1

MOV TL1,#00H;置TL1计数初值

MOV TH1,#00H;置TH1计数初值

LOOP:P3.3,LOOP;等待/INT1变低

SETB TR1;为启动T1做好准备

LOOP1: JNB P3.3,LOOP1;等待正脉冲到,并开始计数

LOOP2:P3.3,LOOP2;等负边沿,并停止计数

CLR TR1;停止计时

MOV 30H,TL1;记录值

MOV 31H,TH1

ACALL COUNT;调用计算子程序(见流程图)

ACALL DISPLAY;调用显示子程序(略)

SJMP MAIN;返回主程序,以便检测下一个脉冲其中还有一个比较程序,将小车的平均值与给定值对比,大于则向工人发出警报信号,说明有小车,当平均值小于给定值则不报警这样避免行人通过时导致的误报警。

五、结论和存在问题

利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红外波段的)、光敏二极管以及单片机检测矿井弯道处有无小车通过,并检测出小车的速度,在弯道的另一端向工作人员进行声光报警,速度的实时显示。有效的防止了危险事故的发生,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运输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但系统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如;第一,光敏元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上拉电阻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不能做到非常节能。只能人为的设置系统的开通与关断。第二,此系统只能相隔两个元件产生一个脉冲,而且相邻元件的间距必须大于车身长度,因此不能得到小车的准确的实时车速,当有几节小车连在一起时很难满足测量条件,因此只能增大元件间距,这样准确度就降低了。

当然,此系统稍作改进还可以用于高速公路检测车辆的速度,一旦超速,便驱动摄像机拍摄车牌,这也是不错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宏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张毅刚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键词:水稻;赤霉素;喷施量;喷施时期;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21-03

近年来,随着种植方式的改变以及气候不断变化,水稻生育期明显延迟,对水稻产量以及下茬品种种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赤霉素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1-3],水稻破口期和抽穗期喷施赤霉素,有利于提高水稻千粒重、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缩短抽穗时间,提高产量[4-6];同样有利于水稻分蘖的发生,可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7-9]。为加快机插水稻提早成熟,实现高产、稳产,笔者于2014和2015年对赤霉素在水稻后期使用调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与药剂 供试品种为连粳7号,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育成,属中熟中粳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整齐度好,后期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中等。3%赤霉酸乳油,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4年和2015年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试验田进行(119°56′41.7″E,34°20′15″N)。土壤为重粘土,前茬为小麦,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20.2g/kg,全氮含量1.85g/kg,速效磷含量13.23mg/kg,速效钾含量119.4mg/kg。

1.3 试验设计 赤霉素喷施量:设C1、C2、C3、C4、C5和C6共6个喷施剂量处理,即0、10g/667m2、15g/667m2、20g/667m2、25g/667m2和30g/667m2。赤霉素喷施时期:设S1、S2和S3共3个喷施时期处理,即破口前期8月27日(叶龄余数0.5)、破口初期9月7日(破口20%~30%)和齐穗期9月15日(抽穗80%以上)用药。共18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3O。水稻于6月2日浸种,6月4日播种,6月25日机插移栽,试验区前期管理与大田一致。

1.4 肥料运筹及田间管理 每667m2施氮肥24kg,基肥∶蘖肥∶穗肥=3∶4∶3,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4∶0.8,栽后7d分2次施用分蘖肥,倒4叶和倒2叶分2次等量施用穗肥;磷肥15kg作基肥一次施用;钾肥分2次施用,其中基肥和促花肥各占50%。分蘖期浅水层灌溉;在N-n-1叶龄,即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 80%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至成熟期实行干湿湿润灌溉,干干湿湿;收获前5~7d断水,防治杂草1次,防治病虫害4次。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抽穗情况:各处理喷药后连续10d观察抽穗情况。(2)农艺性状:水稻完熟期每小区沿对角线分3点,每点连续抽取50穴调查水稻株高、穗长及上部节间长度。(3)产量及其结构:水稻完熟期各处理沿对角线分3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50穴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2a数据结果趋势一致,本文以2015年数据为代表分析讨论。用Microsoft Excel 2003整理数据,SPSS 16.0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对机插粳稻抽穗情况的影响 第一次喷药后观察,各处理前2d无明显变化,3d后喷施赤霉酸25g/667m2和30g/667m2的处理株高略增高,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喷药5d后喷施赤霉素20g/667m2以上处理开始有破口,其他处理与对照区仍然没有破口;10d后喷施赤霉酸的处理全部破口,对照仍有70%左右没有破口;第二次施药后观察,第3天处理25g/667m2和30g/667m2的处理部分抽穗,第5天喷施赤霉素15g/667m2以上处理全部抽穗,对照仍有30%没有抽出;根据观察,喷施赤霉酸15g/667m2以上的处理,水稻穗层整齐度比较好,同时20g/667m2以上能明显加快水稻抽穗速度。

2.2 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对机插粳稻株高、穗长及上部节间的影响 由表1可知:从株高调查结果看,喷施赤霉酸的所有处理对水稻都有增高的作用,总趋势是随用量增加,株高增高,随喷药时间推迟,对株高影响较小;破口前(叶龄余数0.5时)喷施对株高影响最大,所有药剂处理与对照相比都达显著水平;破口初期除喷施赤霉素10g/667m2处理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均达显著水平;齐穗后喷施赤霉素对水稻株高影响较小,但也有个别处理达显著水平。穗长处理之间均没有差异,说明后期喷施赤霉素对水稻穗长没有影响。从上部节间调查看,破口前(叶龄余数0.5)至齐穗期期喷施赤霉酸对穗下节长度有点影响,但差异不显著;对倒二节长度有一定影响,破口前(叶龄余数0.5)喷施赤霉酸15g/667m2的节间长最长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抽穗始期喷施赤霉酸对穗下节及倒二节的影响均没有达显著水平。齐穗期喷施赤霉酸对倒二节长度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以20g/667m2影响最大,与对照达差异显著水平。

2.3 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对机插粳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由表2可知:水稻成熟期调查产量结构,结果显示喷施赤霉酸15g/667m2以下对水稻每穗实粒数有明显增加效果,20g/667m2以上对穗实粒数有一定增加作用,但差异不显著;破口前期(叶龄余数0.5)和齐穗期喷施赤霉酸15g/667m2对结实率有增加作用,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赤霉素所有处理对水稻千粒重都有增加作用,以喷施15g/667m2以下处理增加较为明显;理论测产,喷施赤霉酸所有处理对水稻产量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几个时期都以喷施15g/667m2以下增产效果最高,各处理增产效果没有达显著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前人在赤霉素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认为适宜施用量和适宜施用时期对植物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0-12]。本试验中,在水稻后期喷施赤霉酸,能够有效加快水稻抽穗速度,且随用量增加,抽穗期提早。喷施赤霉酸对水稻有增加株高的作用,总趋势是随用量增大,株高增加,随喷药时间推迟,对株高影响较小。各期喷施赤霉酸对水稻穗长和穗下节均影响不大,但对倒二节有一定影响,其中以破口前期(叶龄余数0.5)和齐穗期影响较大,与对照达显著差异水平。

产量结构调查,喷施赤霉酸15g/667m2以下对水稻每穗实粒数有明显增加效果,抽穗始期和齐穗期喷施赤霉酸对穗粒数及结实率均有增加效果;破口前期(叶龄余数0.5)和齐穗期喷施赤霉酸15g/667m2对结实率有增加作用,喷施赤霉素所有处理对千粒重都有增加作用,但以喷施15g/667m2以下处理增加较为明显;理论测产,喷施赤霉酸对水稻有增产效果,但各处理差异没有达显著水平,以喷施施赤霉酸15g/667m2左右为宜。

参考文献

[1]王伟,陈柯芳.水稻喷施赤霉素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6):53,129.

[2]Kawaide H.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es ofgibberellin biosynthesis in fungi[J].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6,70(3):583-590.

[3]谈心,马欣荣.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4):571-575.

[4]程建平,赵锋,游爱兵,等.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对水稻穗层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6):657-662.

[5]田永富.赤霉素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35,140.

[6]徐士库,李慧龙,申关望,等.Ⅱ优1511杂交水稻制种的父母本基本苗与赤霉素施用量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4):20-21.

[7]程建平,赵锋,游爱兵,等.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对水稻穗层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6):657-662.

[8]王嘉宇,徐正进.外源赤霉素对不同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18-20.

[9]王伟,陈柯芳.水稻喷施赤霉素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6):53,129.

[10]张平,奥岩松.高效生物肥料在春季结球生菜上的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4):109-112.

[11]朱繁.赤霉素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1992(2):8-9.

第5篇

河南县拥有亚洲一流的天然草场,目前全国有机牧业基地认证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而河南县的有机草原面积就达932万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青海省河南县依照“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于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证书,成为全国基地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牧户最多、存栏牲畜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批准河南县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基地”环境中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并不等于都是“有机牦牛、欧拉羊”。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环境下生长的牦牛、欧拉羊,在肉质等级上也会因种系或生长历程(如育崽、患病)而形成差异。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档案化追溯管理,将无法有效辨识出真正优质的牦牛、欧拉羊,更无法打造出如“西泠牛肉”、“神户牛排”等高档牛肉品牌。不仅如此,中国的“有机认证”在出口检验时并非“免检认证”,由于国内个别有机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监管”,出现了一些经认证的有机食品并非“真有机”的现象,导致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质疑。有不少虽然通有机认证的有机食品,在出口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阻碍。

目前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产业将进入从“获认证”向“保品质”、“创品牌”演进的关键时期,政府及相关辅助机构应将工作重心放到保障有机牦牛、欧拉羊的品质安全上来,进而打造出高附加值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品牌。建立一套完整的牦牛、欧拉羊生长信息追溯系统,是青海牦牛、欧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打造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肉制品全球性品牌的希望。

当前,河南县已与上海绿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中科院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了一套有机畜产品养殖环节的生产信息可追溯系统。系统已应用于河南县部分有机牦牛的养殖管理,可实现牦牛养殖过程信息的智动化采集、养殖管理、出栏管理、屠宰管理以及政府的监管追溯和消费者的追溯查询。系统目前已进行了小规模范围内的示范应用,初期的应用牛只数为4000头,应用效果显著。

基于物联网的青海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旨在完善有机牦牛、欧拉羊全产业链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实现标本兼治。推进有机规范养殖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实现有机养殖与牧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及协调发展。

1 依靠物联网追溯系统,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有机牦牛、欧拉羊养殖管理体系

通过推进有机养殖、屠宰及物流产业链的全程智能化追溯管理,加强牦牛、欧拉羊产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提高养殖及屠宰企业的管理效率,以智能化数据采集减少人工数据录入工作量,降低因人为操作过多而发生的数据误差和管理混乱,实现高智能的监控数据链。经过屠宰环节分解追溯数据转接,对牛肉制品进行分块标签化管理,为实现“从牧场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打好基础。

2 根据全程档案化管理数据,为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等级进行评定

全面标准化养殖过程,将在牦牛、欧拉羊成长全程采集种源信息、养殖信息、防疫记录、治疗记录(病情及治疗用药等)等。依据追溯系统所记载的牦牛、欧拉羊养殖过程数据,将自动对每一头牦牛、欧拉羊品质进行打分并分出相应等级,为屠宰场按质议价收购提供了依据。

3 优质优价鼓励品质提升,为打造精品牦牛、欧拉羊肉品牌奠定基础

“优质优价”意味着不同等级设置不一样的收购价格,此举将从根本上鼓励牧民提升牦牛、欧拉羊养殖水平,注重牦牛、欧拉羊品质的饲养过程化管理,从而保障牦牛、欧拉羊肉制品的品质不断提升。

在牦牛、欧拉羊肉品质不断提高且持续稳定保障的基础上,对高品级的牦牛、欧拉羊肉制品进行品牌化运作,实现“高质高价”。高价牛肉在除拥有“有机认证”外,更有全程可追溯的记录保障,以此进入全球高档市场提供权威认证依据。

河南县有机牦牛、欧拉羊物联网追溯监管系统包括生产阶段的可追溯系统、屠宰阶段的可追溯系统、流通阶段的可追溯系统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系统,最终打造出一个“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可追溯监管系统。

生产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在养殖阶段的信息采集、上传和统计分析。屠宰加工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该子系统主要实现牲畜屠宰加工过程的信息采集、上传,并能将每块肉与其来源牲畜的生产阶段的信息实现一一对应。对其屠宰后流通在市场每一块肉进行追踪溯源,达到一品一码的追溯目的。流通阶段的追溯解决方案:实现在途货物的监控、跟踪及道口检查。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查询监控管理技术方案: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的管理,各子系统的数据都将实时上传至中心数据库,由数据中心统一保存备份。监管部门能够通过系统数据中心方便快速地查找到有机畜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最后销售终端的所有信息,实现对有机畜产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的全面跟踪监控。如发生疫病事件,系统将自动对疫病来源进行查找,具有较强的可追溯性,有助于对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

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 保障有机畜产品安全、增加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

打造一个完善的全产业链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大大提高了畜牧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为质量安全的检测以及执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民众要求重视畜牧产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机畜产品溯源系统可有效控制问题畜产品的出现,并能做到出现问题迅速查找源头,快速截断危害源。畜牧产品追溯贯穿于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消费者可以了解其所关心的有关产品的全部信息,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比任何广告标语、许可证等更加有效和可靠。这将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品牌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利于当地有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牧民的收入

一些农户因为对基本的饲养流程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大量的有机畜产品生病或者死亡,追溯系统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保障了牧民、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机追溯能够使有机畜产品获得更高的品级,从而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整体上提高有机畜产品的价格,提高牧民的收入。

3 提高有机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促使世界各国着手追溯系统的实施,并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手段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实现对产品的追溯。这意味着畜产品追溯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复合性技术壁垒,并将对国内出口畜牧产品的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因而,顺应时代潮流实施食品追溯,对促进国内品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畜产品的可追溯性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市场准入标准,而且相应产品可以获得高价。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不仅解决目前部分畜产品出口受限制的局面,而且将大大提高有机农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有机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传统建筑元素;艺术形式

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的积淀,尤其是文化史,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地理环境可以构成不同的建筑特色。因此,中国传统建筑能够最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同时还是民族文化和特色的最佳表现方式和最为有效的载体。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可以很好地发扬并继承我国的传统特色文化,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建筑元素与动画场景设计的关联性

我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系统,最主要的特点是木制结构,是一种由木制框架构成的房屋建筑。我国建筑历史悠久,尽管一直在改进与完善建筑材料与构造,但其整体的趋势仍然继承了这种木制结构的建筑,且这种结构已变为现如今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色。传统建筑主要包括了寺院、寺庙、园林等,这些建筑中通常会有一些衬托的建筑,用以衬托建筑格局。比如牌坊、台基等,是比较常见的衬托建筑。动画场景设计主要有角色设计与造型设计,并且这些场景会跟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比如晴天、夜晚、雨天等场景,而场景就有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等,由此可见,在动画制作中,最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和场次是场景的设计。在整个动画作品中,动画场景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场景设计的好坏能够决定这部动画片的视觉效果和动画效果是否优秀。而高水平高质量的动画场景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动画片的整体美感,同时还可以充实动画片的内容与效果。在动画场景设计时,建筑不是其中唯一的构成与元素,但是建筑与动画场景却结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且不能被分离。在设计动画场景的过程中,传统建筑元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不管是哪部动画片,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材,或是哪种形式,其中都会包含着相应的传统建筑元素。传统建筑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代表,不但可以发扬民族文化,还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亲切感。但是,在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来设计动画场景时,不能一味进行照搬与复制。这是因为动画将现实虚拟化,能够带领观者进行虚拟的幻想,让观者对现实的想象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动画能让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并进到虚幻的梦境中,动画还能将现实中不存在的许多奇特的事物进行表现,这就是动画的魅力与美好所在。当前,动画市场中的许多动画片,大多是奇幻类型的题材,动画设计者为了体现出视觉效果,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来进行动画场景的设计,而并非一味地照抄和复制传统建筑元素。以传统建筑元素为前提,根据角色与剧情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动画处理,这样不但能够在视觉方面进行创新,还能够有效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

二、在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分析

在现代动画场景设计中,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实方面

在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写实方法是其中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该方法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根据特定的比例、特定的结构作为标准,来进行人物造型的设计。运用写实方法设计动画场景,在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充分顾及到动画题材的时代背景以及地方文化与特色等。在具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先寻找并收集大量的动画素材,如果有条件,还要去实地进行取景,接着在合理运用所收集素材的前提下,对人物造型的材质体现、透视手法、色彩使用、空间体积等方面开展艺术化的处理,将这些方面转化为动画场景中的构成元素,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力求真实,在二维画面中务必要突出表现符合人们的视觉和生理习惯的动画画面。就比如,观者在看到以故宫建筑为动画元素的场景时,就知道该动画片表现的是中国,在看到以白宫建筑为动画元素的场景时,就想到美国一样。

(二)装饰方面

装饰手法可以概括出要进行描述的对象的复杂色彩及自然造型,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夸张化的处理,相比写实手法而言,装饰手法中的动画场景更为平面,并且尤其注重场景的夸张处理,对秩序和规则也很注意,这就不像写实手法一样要追求动画中的空间与表现的真实。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比较倾向于用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较为复杂的建筑构造,但也可以在动画片中运用夸张的建筑造型。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并不太过分要求塑造体积与空间,比如《大闹天宫》(图1)、《哪吒闹海》等我国早期比较经典的动画片,其装饰手法都颇具特色,动画片场景的设计从敦煌壁画、我国古代的铜器、漆器等方面来吸取民族文化与特色的精华,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利用,在动画片中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三)奇幻方面

奇幻是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幻想,并且在人们正常的想象与思想范围之外。奇幻手法表现的动画场景具有较为夸张和大胆的特点,其中的穿越时空的性质,是该手法最为突出的特征。奇幻手法使用较为夸张和大胆的色彩表现,可以很好地结合不同民族、地区及空间的建筑元素,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区特点非常明显,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时应用传统建筑元素,能够使动画片增加许多神秘感,从而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空间效果,为观者的视觉和心理带来更震撼的效果。设计师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场景的设计尤为重要,并对动画片的风格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动画片的精髓是其中蕴含的精神,动画片制作的成功与否,是否能够正确地体现出动画片的精神,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传统建筑元素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中国文化,能够与民族特点和国民的审美标准相贴合。所以,在设计动画场景时,设计师应全面吸收传统建筑元素中的优良内涵,从而使设计出的动画场景更好地凸显出民族特色,进而大放异彩。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最能代表传统建筑元素在平面动画场景中的有效运用的作品。在该作品的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是浓厚且精美的,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在整部动画片中的动画场景,装饰色彩的灿烂、建筑构造的独特与宏伟,都能让观者体会到一种形式美,其中建筑元素的装饰美,是这种形式美的重要体现。该动画片中纳入了大量宗庙艺术、敦煌壁画等民间特色元素,加上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制作出来的艺术风格更具特色,并凸显了民族特色。该动画片通过兼容并蓄各个元素,从而成功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造型法则。

结语

传统的建筑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来设计动画场景有很多有利条件,因为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化积淀,还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如何很好地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动画场景的设计中,是值得我国动画设计师深入研究的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重新解读传统建筑风格,再融入市场,从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大勇.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设计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付力娅.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14(6).

第7篇

一、校企合作“速卖通”平台发展情况

在2013年年底,我专业通过宣传,报名选拔了10名同学来做我们首批的“速卖通”学员,这些学员在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上注册开店,上传产品,写关键词,进行产品描述等,我们通过企业和货代公司为学生提供途径发货,在近4个月的经营中,这10位同学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每个同学都出了单,出单最少的学员也有3个单。出单多的同学可达27单。这10位同学总共出单金额达到$2843.38美金,主要出口到俄罗斯,巴西,美国,以色列,瑞典等国家。主要产品是中国特色的礼品(比如文房四宝、中国结、兵马俑、扇子等)、日用生活小商品(比如袜子、厨房用品等)、衣服、性感内衣等。受邮政小包的限制,在速卖通平台上所售产品必须是起重不超过2KG的,所以在选择产品时非常重要。通过这几个月的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践,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在为区域经济服务方面一定要紧跟市场行情,与企业同步,以企业所需来为出发点来寻找途径。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有很多种形式,每个学院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途径来操作。从目前我们了解情况来下,高职社会服务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1.单一的社会服务对象

通过近几年了解我院以及浙江省主要高职院校情况,我们可以知道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社会服务对象是企业单位,例如教师的横向课题、技术服务、培训指导等,而对服务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民间团体的则主要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服务次数也相对较少。对于社会下岗职工或者闲散人员再培训的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好,所以整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单一,以企业为主。

2.校企合作面大层次较浅

高职院校现在校企合作都做的如火如荼,非常火热,几乎每个院校每个专业都与企业再合作,合作面非常广,但是大都停留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请企业人士到学校开讲座的层面上,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以我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我专业从2009年到2014年共与1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真正有深入贸易部合作的有4家,并且非别在合作1年或者2年以后就停止合作了,接受我系学生实习或者实践的企业这5年有6家,但也不是连续性的,有的合作一年也就中止了。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当然不乏有深入的合作,但是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都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达到学院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3.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较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社会对其认可度却并不高,觉得高职教育档次比较低,学生素质差,教师质量也不高,所以高职院校在寻找企业来进行合作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好的公司认为和高职院校合作会降低他们的企业形象,也认为高职院校的同学不如本科生质量,他们也并不招聘高职的学生来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一些符合其就业岗位的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当然也并没有大企业那么大,社会宣传力度也不大,合作意识额不高,所以也导致了高职社会服务的社会影响力也较低。

4.机构不完善

据我们了解,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专门从事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由专任老师兼职来做。而这随即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并不纳人最终的工作量考核,做这一方面工作相当于“额外免费工作”,因此会有很多老师不并是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甚至敷衍了事,找个单位盖章就好。即使是纳入教师的考核工作,但是对如何考核以及考核的合理性也并没有具体方案,所以导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流于表面。

三、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和探讨

从上面我们分析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原因导致。

1.政府在高职社会服务的管理体制方面职能缺失

虽然一方面政府强调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是政府并高校的责任义务并没有上升到立法层次,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并没有完善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上的支持。比如社区教育这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到底是否应该收费以及收费多少都是高职院校考虑的,如果做的不好反而引起不好的影响,于是很多高职院校就放弃了这项工作。

2.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服务的需求不明确

浙江省本身就是以中小型公司为主的省份,大部分高职院校同学毕业了也是进入这样的单位,很多公司为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纷纷与高校成立了订单班,这也成为高职院校体现学校品质的一个保障。比如我院在2012年成立的高铁和城轨订单班就是抓住浙江经济的发展机遇,及时申报了新专业,这让我院在该专业的招生上分数也高,学生质量也非常高。但同时这种订单班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毕业即可立即上岗使用的,而对学生来说,他的发展不仅仅是只会做眼前的工作,而是需要有一个长远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在学生培养周期方面与企业人才需求时间也不是一致的,在企业需求和学生课堂设置方面也有很多问题,企业要学生拿来就用,但是知识也很快就过时,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有一个滞后期,甚至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如何与学校对接。

3.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定位不准确以及服务能力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搞的很火热,但是很多教师并不清楚社会服务都有哪些,对社会服务职能还存在认识误区。很多教师对高职社会服务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社会服务层次上,我们认为高的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的程度都代表了社会服务能力好,但是事实上,社会服务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培养上,还体现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上,很多教师觉得高职院校水平比较低,办学条件又差,师资力量更没有办法和本科学校相比,平常主要的教学任务很繁重,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社会服务,或者缺少和企业的交流机会,不去调研企业的需求,也就没有途径为企业服务。

四、优化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若干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职能,统筹协调高职社会服务

在高职开展社会服务中,因为政府起到关键性的统领作用,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筹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及用法律的框架来保障,这样一方面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义务,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权,出现相应问题也可以诉求法律方面的帮助和协调;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必须参与高职的社会服务活动中来,体现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平等对待,构成良性竞争。当然也可以出台有利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参与积极行的一些措施,例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高职院校通过社会服务创收,鼓励企业联系对口的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开发、员工培训、业务指导等社会服务,行程好的良性循环政策导向。

2.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能力

除了有好的政策指导以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体必须有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的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转变观念,不要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局限在校内,不要只关注教学或者学术研究,要适应社会的市场变化,优化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适应浙江省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市场行情优化专业设置和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统筹配置资源,发挥办学特点,确定各个学校不同的专业特色,不同的社会服务主攻方向。通过调查研究行业企业,确定各学院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建设方向,优化师资力量,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可以及时征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一线职员或者社区人员等的有效反馈,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发现现行的专业设置有什么缺陷,随即可以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内容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进行改革,确保校内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3.加强企业协同职能

第8篇

[关键词] 静脉用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c)-072-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急症,若并发心房纤颤则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同时并发症(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衰加重、栓塞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控制心室率及转复房颤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组总结了3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干部心内科住院的AMI急性期发生快速性心房纤颤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56±15)岁。梗死部位:前壁16例, 前壁合并高侧壁5例,下壁或合并后壁、右室9例。其中11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冠脉支架置入术;15例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用药前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14例、 Ⅱ级11例、Ⅲ级5例。快速性心房纤颤发生距AMI发病时间为3 h~7 d。除外心功能分级Ⅳ级、房颤发生前有明确窦缓、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低血钾以及Q-T间期>0.46 s的患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2例,有糖尿病史9例,有冠心病史者27例。

1.2 方法

临床用胺碘酮为法国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房颤发生后先给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继之静脉持续泵入,根据房颤转复与否以及心室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来调节泵入量(以25 mg/h开始泵入)及速度 (24 h总量不超过1 200 mg),若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心率低于60/min或出现传导阻滞则减慢泵入速度,若心率低于55/min则停药观察。用药初24 h内不同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如梗死病史超过24 h,有心力衰竭可适当静脉应用洋地黄。如果24 h房颤仍未能转复,停用胺碘酮。

1.3 观察指标

①房颤转复与否和窦性心律维持情况;②用药前、用药后30 min、1 h、12 h、24 h时记录体表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率,测量血压;③随时观察心功能变化;④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

2 结果

2.1 房颤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

30例患者用药后24 h内23例转为窦性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6.7%,转复后平均心室率为(75±15)/min。其中30 min内转复2例, 30 min~ 12 h内转复14例,12~24 h转复7例。7例房颤未能转复为窦律,但心室率明显下降,其中5例心室率

2.2用药前后患者心室率、血压和心功能变化情况

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表1)。用药后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4例。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无明显变化。

2.3 不良反应

用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Q-T间期延长现象。2例出现窦缓,最慢心率为45/min,停药后心率逐渐上升至60/min以上。1例出现窦性停搏3.5 s,经停药后未再出现。1例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无严重持续的低血压和心力衰竭加重。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快速性心房纤颤与窦房结或心房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大导致心力衰竭,交感神经兴奋,心包积液等因素有关[1]。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10%~16%[2],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急性期死亡率。故临床上及时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在70/min左右,对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急性期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由于药物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的限制,可供选择的药物不多。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同时具有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抑制钾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象,还具有抑制钙内流和非竞争性抑制β受体的作用。有资料显示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及维持窦律的作用优于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病死率。本组用药后24 h内转复率为76.7%,疗效和国外文献报道相近。本组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传导障碍和心衰加重,甚至心功能Ⅲ级也可应用,但是仍有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兴奋和传导障碍,可能对患者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故要充分认识胺碘酮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观察,预防意外出现。

总之,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快速性心房纤颤24 h转复率高,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急救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修,陈维洲,曾云贵.心血管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45-461.

[2]Behar S,Zahavi Z,Goldbourt U,et al.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print studygroup[J].Eur Heart J,1992,13:45-50.

第9篇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实现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如201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稿,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各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等,表明国家对成果转化的高度重视,而技术合同经费作为技术转移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体现一个学校技术转移转化的活跃度及市场价值。本文试图以江苏涉农高校近3年技术合同经费情况以来找到我校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并提出方法与对策。

1 近3年统计数据(万元)

数据分析:

1)根据省技术市场提供的数据,高校纳入统计的学校共计41所,大部分是理工类的学校或综合性大学,涉农高校共4所,南农,南林、扬大、江南。综合3年来看,我们几年都逐年进步,但和江南大学和扬州大学差距还是比较大.在技术转让上,我校的数据并不落后,但在技术开发上差距较大,这点,我们和林大比较相似,主要数据贡献体现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上,也体现农业或林业技术的公益性强的特点。但我校的技术转让又远超过林大,说明我们科研实力还是远超对方的。

2)技术开发少,一个是项目少,二是单项开发合同额也少。项目少说明我校参与社会服务或者说与企业的合作还是小众行为的,合同额小说明农业技术开发相比工业技术来说要价更低,这也是体现了农业技术商品化的特点。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对于合同科研没有进行一定的考量。相对于纵向经费来说,横向经费不仅难拿而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付出时间和其他成本更高。有能力从事社会服务或进行合同科研的团队往往优先可能会考虑申请纵向项目,而且普通科研教师,往往纵向和横向机会都很少。

3)从客观上讲,扬大和江南大学经过并校及所在城市的关系,都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学,无论在师资、学科数及规模上都超过我们学校。扬大和江南大学都有不少理工科的学科,江南大学以前更是轻工类学科强校,除食品学院外,其余大部都是理工科,而且都拥有科技园。我校目前的发展方向中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行业性大学发展,这点和南林有点相似。

4)起步较晚,重视度不够。2012年执行新的对外服务管理方法后,我校的合同额无论从数量和总额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12年占扬大总额1/7,到2014年也占到扬大的1/4左右。但经过这两年运作之后,也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后续无力,既无科技园又无孵化器。

5)在机构上,扬大有社会合作与服务处与科技处科技成果推广科统共同负责社会服务与产学研工作,科技处主要负责各类产学研相关的项目管理,社会处主要负责各类平台的搭建。江南大学在管理上项目管理主要科研院内成果处和江大技术工程公司,平台搭建主要在产业技术研究院。

2 方法与对策

1)机构整合,把产学研处和成果处进行整合,从成果的源头进行,实现专利申请、持有、转化一条龙服务。另外一种模式,推广与转化一体化。在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过程,完成转化的过程。

2)在成果转化上,尤其是需要有产出的产学研合作,就要加强与农药企业、肥料企业、饲料企业、种子企业、农机企业等合作,这类企业在生产中能做到标准化、规模化、技术保密性强、产品明确、科研投入大、知识产权交易清晰,技术投入对于的企业的经营有着明确的影响的。主要是有涉及生产工艺或生产线的农资类企业。

3)要设立种子基金或者概念证明基金,以解决科研成果与企业产品开发之间的“死亡之谷”因为大学与企业本质的不同,所以大学和企业在技术发展和推销阶段信息、动机的不对称以及科学、技术和商业企业存在的制度距离,构成了大学研究成果走向市场的障碍。这个目前国家主要通过孵化器和科技园及一些配套的政策来解决。但目前高校如果没有相应的孵化器或科技园。可以先通过种子基金来扶持一批有商业化前景的成果来进行深入开发。

4)成立涉农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与工业或其他领域的孵化器相比。涉农科技企业有其独特的要求。对于土地或实验基地有着一定的要求。现在工业项目的孵化器比较多,专门为农业的很少。

5)尤其是大的学科组,设立兼职的技术经济人。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可以负责所在学科组或学院的成果挖掘和技术交易等相关事务,可以通过工作量或交易额提成的方式进行激励。

6)继续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利用地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布点,深入了解地方的企业科技需求状态。筛选有效信息,促进高校教师或学科团队与地方及企业的合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及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投入。

7)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现在各类技术交易平台比较多,要选择一些比较活跃的、有政府背景平台,尤其针对农业技术和农业企业的更好,作为我们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

8)转化模式要多样化。在知识产权管理方法的允许下,我们要更多以债权或股权的方式进行转化。和资产经营公司和各类投资公司合作,进行以商业化为目标的成果转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