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学学年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9: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学学年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学学年论文

第1篇

青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纳入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青年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种种关于青年的理论模型。了解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青年研究事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体发展逻辑,简介青年文化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青年文化学理论

青年文化学是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业起作用的规律。首先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青年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M•米德,继后按文化学模型进行研究的有R•本尼迪克特、林顿、卡丁纳等人。他们认为,青年期不单是一种生理一心理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社会的青年期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青年期的特征固然有生理、心理的表现,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文化类型,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以及社会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所确定的差异和从一个年龄组向另一个年龄组过渡的方式。在文化不发达的社会里,如萨摩亚群岛的原始部落群里,几乎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期,人们既看不到什么“青春期危机”,也看不到与青春期到来相随而生的戏剧性变化。当代社会文明不仅促进了人的生理方面的早熟,使青春期不断提前,而且社会文化适应过程的复杂化,使青春期愈益向后拉长。因此,人生历程上的漫长的青年期,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必然产物。他们认为,青年是社会世代结构关系中的一代人。世代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在传统社会里,社会文化缓慢演进,上一代人把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传给了下一代。上一代人是青年社会化或文化适应过程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文化的加速度发展,世代间传统的文化传递过程产生了障碍。上一代人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被青年同龄群体所代替。青年群体成为青年社会化或文化适应过程的基本因素。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可以不再依赖于成人据优势的社会主导文化,而越来越仰仗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即所谓青年亚文化或青年文化。米德进一步把人类社会世代关系归纳为三种文化类型。即成人楷模型、业存文化型和青年楷模型,所谓成人楷模文化,是指原始社会和宗教、意识形态团体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类型中,青年是“后成”的,主要接受父母的文化传统,从过去吸取权威,所谓业存文化,是指文明社会里的两代人各自从自己同龄人那里吸收文化。两代人的文化共存于同一社会;所谓青年楷模文化,是指青年变成了社会文化权威。上一代人只有反过来向青年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六十年代以来,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科学技术为主体的新文化面前,两代人被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长者不再是智者的代名词。青年人正在赢得尚不为人所知的新的权威地位。他们处处用青年楷模文化来理解社会的未来。今天,没有任何一代能象青年一代那样理解、经验和吸收人们眼前所发生的如此迅猛的变革。他们指出,社会文化类型的演变,与世代之间的“鸿沟”相关。所谓代沟,本质不在于代际间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也不在于某些社会和政治行为方面的区别,而首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其核心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和冲突。米德认为,代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世代关系中的文化现象。局部的代沟现象,以前就产生过,如农民出身的父母与其在城市里长大的子女之间;外来移民与其在居住国长大的孩子之间,一次大战前无优无虑地过着舒适生活的一代与在欧洲希望之火熄灭后走进生活的青年之间;受过严格宗教教义熏陶的人与拥护现代新思潮的青年之间,等等。但是,八十年代以来,代沟已经不再是发生于某些保守的家长与他们孩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美国的反战运动,西德的抗议示威,法国的巨大,英国的愤怒的一代,类似事实足以表明,反叛老一代的人数越来越多,反叛者的年龄越来越小。代沟已经由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分歧、隔阂,发展为彼此的对立和仇恨,掘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米德等人认为,当代之所以出现代沟这样世代间的文化对立状态,其深刻根源在于社会高度技术化。现代技术提供给人们足够的物质享受,但都以牺牲家庭为轴心的传统生活方式为代价。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流动日趋高频化。家庭的根基在社会流动中动摇起来;技术的生活普及向青少年提供了迅速获得信息的电视,提供了不必再依赖父母就可生活好的电冰箱、洗衣机、汽车等设施,提供了形形的社会服务机构,产生了各种色彩的交际圈子,从而瓦解了家庭成员相依为命的传统关系;与技术进步相关,青年的经济独立愈益受到社会赞弩业且青年可以自行其事,轻而易举地解决衣食住行问题,从而逐渐淡漠了对父母的依恋情感,知识爆炸,技术更新,往往使两代人都处于零点地位,益且在世代的竞争中,青年比老年有着天然的优势。上一代人对青少年的支配和控制将越来越不可能,企图驾驭自战,超越社会的青少年,与总爱回忆过去的父母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语言,甚至格格不入,最终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青年社会学理论

青年社会学把青年作为社会结构关系中的一个年龄群体进行研究,旨在揭示青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规定性,探究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青年社会学融合了关于青年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末席卷西方世界的青年反抗运动之后获得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青年社会学一开始便面临着解决社会青年间题的紧迫任务,着重于对策性应用研究,所以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较系统的青年社会学理论体系。现将对青年研究影响较大的几种青年社会学的微型理论简介如下:

(1)父权衰落说这是社会学学者G•门德尔等人用以解释不同年龄群体在社会结构关系中权威地位变化的学说。他们认为,远古社会,包括资本主义以前的封建社会,父亲拥有绝又的权威地位,父辈靠亲缘关系和宗法专制取犯‘弃轻人的崇敬、依附和服从。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变革和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动摇为特点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父亲的权威性日趋衰落。以血缘关系和宗法专制为基础的人与人,特别是代与代之间的结构关系分崩离析。价值、道德、传统、习惯也受到空前的侵袭。家庭的传统关系濒于瓦解,亲子的情感关系日益淡化。青年一代不断受到强烈的“亲缘危机”的威胁,而不再受父亲富有有权威性的教育和保护,这就构成了一个“反专制的社会经济范畴”一一青年。

(2)新社会化理论这是社会学学者TH•齐黑等人用以解释青年群体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变化的一种理论。他们认为,当代社会的迅速变革使父母不再成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因素。父母在其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传统地位和作用将由青年同龄群体取而代之。社会的高频流动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亲子间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接触越来越少,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青年同龄人作交往,技术统治加官僚统治使父母本身既不能应付变化不定的现实,也不能教育子女正确对待生活。父母为了掩盖自已对变革着的生活的迷惘和感情上的冷摸,只能提供子女物质上的最大满足,把子女引向“消费主义”的歧途,以补偿对未来信心不足和彼此不信任感情所带来的精神贫困。这样做的结果,越加使青年人对成人的生活模式产生信任危机越加对自己的双亲持怀疑、不信任、批判的态度。既然成人不能满足青年的精神需要,刁俏巨教会自己如何适应社会变革,那末,精神饥饿和贫困的青年就只好实行“自恋主义”,把自我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放在首位,从而用同龄人所倡导的生活模式代替成人僵化的生活模式。当代青年社会化是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人社会化的一种新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过程,除了形成一个无限威胀的青年“自我”以外,还更快地滋生着对成人的不满、嘲笑、鄙视、抗议和反叛。

(3)边缘化理论这是L•罗森马耶尔等人用以闸述青年在各年龄群体结构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中的一种理论。他们认为,青年在正式获得成人的全部权利和义务之前,处于一种“过渡”地位,既一种“不完全状态”或“零点”。现代青年既失去了童年固有的依附、被保护状态,又不能真正参与社会,发挥成人作用。现代青年在实际享有的权利与其可能拥有的权利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他们只能占据介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中间地位”。这种地位使青年产生不安全感、无保障感、受排斥感和社会边缘感,以及机会和权利的不均等、不公正感。持这种理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当代青年的怀疑、迷惘、傍徨、反抗、恐惧、逃避,以及种种异常行为,如吸毒、崇拜暴力、结伙群居,蒙昧主义的神秘活动,自甘堕落和犯罪,等等,都是边缘化理论的实证。

第2篇

1.1社会营销理念的提出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Kotler和Zalman首次提出社会营销的理念,他们试图将成功的商业营销策略用于推广对社会和公众有益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将这种理念称为“社会营销(socialmarket-ing)”。社会营销通过使用市场营销的原理与技术影响目标受众,让他们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放弃某种行为,从而促进个人、集体或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营销将健康行为、健康服务理念看做“产品”,要想让目标受众接受这些产品,就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开展营销策略。社会营销通过行为改变策略、营销组合的运用等,影响受众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并通过受众细分等方法,按照不同受众群体对资源的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近几十年来,社会营销被社会学和心理学工作者成功地运用于一系列社会运动和公共健康活动,如促进母乳喂养,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消费,控制吸烟,减少酒后驾车,预防艾滋病等。这些成功案例说明社会营销是一种改变目标受众行为的有效工具,也促使我们思考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可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看作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心理健康服务。这里我们将心理健康工作看作一个大的范畴,其中不仅包括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朋辈辅导、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开展的心理健康促进形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条件为学生提供最有帮助的服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1.2社会营销理念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共通性社会营销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营销的价值导向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非营销者的利益。所有社会营销策略都是为了让受众最大限度地接受某种有益的观念或行为。它和心理健康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天然的联系为社会营销理念应用于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契机。首先,前者的立足点是目标受众的利益,而后者以学生的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和工作导向,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获得个人成长,达到心理健康。其次,两者都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心理健康服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每个个体独特的需要。同样,社会营销要求服务提供者根据不同受众对象的需要、价值观、能力、兴趣、文化背景等,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受众接受和保持期望行为的兴趣,最终改变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行为。最后,两者都遵循自愿原则。一般而言,学生是否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接受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完全出于自愿。对于有必要接受咨询但本身不愿求助的学生,不适于采用强制手段(除按照《精神卫生法》需实施非自愿住院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外)。社会营销利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技术,通过转变观念,提升动机,最终改变行为,相比于法律、政策等强制手段,是一种更为温和、更为人性化的行为改变方式。社会营销理念与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上述共通性,为将其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

2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

社会营销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一个新领域里的运用。在商业领域里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大多都可以运用于社会营销。概括地说,社会营销的工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为目标(behavioralgoals):社会营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行为改变。为了使营销计划切实有效,营销者要始终关注自己的策略能否影响目标受众,以及怎样影响。对受众知识和态度的改变是通往切实的行为改变的手段之一,因此社会营销可以和教育、宣传工作相结合,以便发挥长期作用,使某种观念、态度深入人心,但社会营销更关注如何将观念、态度转化成行为。为了达到行为改变的目标,营销者可以将最终目标划分成一些易于实现的行为步骤,并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发展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受众细分(audiencesegmentation):社会营销不提倡“为所有人做所有事”。根据受众细分原则实施目标行动,来达到营销目的,让社会营销者能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受众细分的过程是将庞大的异质性群体划分成同质性相对较强的亚群体,划分依据就是那些会影响他们对营销策略的反应的特质,如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而更常用的划分标准是受众目前的行为、未来的计划、改变的意愿、产品忠诚度,以及心理统计学特征,如生活方式、价值观、人格特征等。这种将服务对象细分的方式,有利于根据不同亚群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将资源有效地分配给最需要的群体。竞争分析(competitoranalysis):任何妨碍受众群体产生目标行为的因素都可以看做竞争,具体通常指能满足受众群体需求的其他行为选择或产品。社会营销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产品面临哪些竞争,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吸引力,比其他产品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的竞争通常是其他解决心理障碍的途径,比如就心理咨询而言,其面临的竞争有求助于亲友、自我心理调节等,每种途径都能满足大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对解决问题也有一定帮助,营销的关键是揭示其他方法不具备的心理咨询的特有优势。虽然在直接提供行为指导方面,心理咨询不如求助亲友,在降低污名和求助风险上,心理咨询不如自我调节,但心理咨询的优势在于让求助者获得人格的成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作用是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营销组合(themarketingmix)的运用:营销组合是指营销策略实施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推广(promotion),因而又被称为4P营销理论。从心理健康服务代价与获益的角度理解4P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提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获益(产品策略),降低代价(价格策略),确保服务可以方便的获得(地点策略),并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向学生呈现以上信息(推广策略)。

3社会营销理念下心理健康工作的具体措施

3.1现状和需求调查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社会营销者认为,“不要急于向受众强调意识、接受程度和知识,而是应该先搞清楚人们需要什么服务,想从服务中获得什么益处,以及我们面对什么样的障碍[16]。”细致全面的调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宣传和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心理健康工作者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状况如何?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阻碍或促进了学生利用心理健康服务?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帮助我们了解心理服务的潜在需求和资源配置的侧重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便于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形式和措施,对第三个问题则能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提供依据。现阶段国内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了解主要是凭主观经验,实证数据大部分来自已经接受咨询的学生,样本缺乏代表性,难以了解学生总体情况。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应尽量使调查对象能够代表某范围内的学生总体。如果大范围的调查难以实施,则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抽样方法的小范围调查结果推测总体。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所包括的内容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希望从心理健康服务中获得的益处,需要的心理服务方式,如个别咨询,心理健康课程,朋辈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以上调查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心理障碍的特点等展开。综合以上各因素,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将工作范围内的学生总体拆分成同质性较高的亚群体,然后针对每个群体的特点进行宣传和干预。

3.2有针对性的宣传有时候,心理服务的潜在使用者并不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服务,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帮助,还可能拒绝帮助,这使得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社会营销理念下的宣传不仅包括告知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存在以及获得途径,更应该告诉学生如何明智地利用有限的服务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基于现状和需求调查结果,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根据亚群体的特点制定宣传策略。例如,就心理咨询服务的宣传而言,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咨询如何工作,也不知道如何识别心理障碍,这时要重点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如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判别,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工作方式、有何作用等。有些学生对咨询有基本了解,但因为对咨询工作的水平缺乏信任而选择不求助,这时强调咨询的专业性和咨询效果是宣传的重点。有些学生本身已经有较高求助意愿,研究表明,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建构积极的求助网络,强调平等人文的咨询关系,尝试提高他们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降低他们对咨询风险的预期,来促进专业求助行为。

3.3层次化的心理健康干预心理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的调查将学生细分为不同的亚群体后,层次化干预即针对这些亚群体的特点,给予不同强度、不同形式的干预。国外一些高校以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划分标准实施分级干预,其工作模式值得借鉴。例如,美国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分级制度,将学生的心理障碍划分为不同级别,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日本大学的心理辅导由三级不同的心理援助构成,一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性的,其目的是促进发展和适应环境;二级心理援助的服务对象是在学习、心理、社会和升学就业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援助的特征是预防和早期发现;三级援助服务的对象是有特别援助需求的学生,如那些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并非每个学校都要开展相同的活动。鉴于国内高校普遍人手不足、资源有限,可以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总体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和知识普及解决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用团体辅导、朋辈辅导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治疗。要适时开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循证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干预实务工作的随意性。循证心理咨询会使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获得有关咨询目标、咨询过程、咨询时长等方面更多、更确切的信息,这将促使他们变得更加主动,从而有效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改变动机,同时降低阻抗发生的概率。循证心理咨询也能帮助初级心理咨询师更清晰咨询目标与干预策略间的关系,即使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咨询师,也能通过循证心理咨询提供跨流派的、更为灵活的专业技术支持。

3.4层次化的分工和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性质和特点的层次化干预,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具备相应水平的专业技能。心理健康工作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为了保证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不同的工作内容之间应该形成层次明确的分工体系。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注重多学科整合,形成了专职心理咨询师、辅导员、专业辅助人员、教师、学生朋辈辅导员、社会工作者相结合的心理辅导网络。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师兼任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兼任心理辅导老师的现象。工作内容的杂糅,使得心理健康工作者很难发展精深的专业技能,因此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提高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首先有必要厘清各个岗位主要针对哪个层次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后针对该层次心理健康问题所需的专业技能,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培训。例如,专职和兼职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识别各种心理障碍的能力,心理咨询,包括危机干预的知识和技术;根据服务对象和形式的不同,团体咨询师和个体咨询师,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的技能培训也各有侧重;心理健康教师主要的工作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心理素质;而对于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即存在专业能力薄弱、针对性减弱、角色定位模糊和管理模式限制等弊端,并不适于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对辅导员的培训重点可以放在有能力识别心理障碍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及时转介。

第3篇

【关键词】社会营销学;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

Applicationoftheconceptionofsocialmarketingtorecruitthe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ors

YANGDong-yan,DUANHeng-ying,HUANGLi.ChongqingBloodCenter,Chongqing400015,China

【Abstract】Weshoulddrawuptacticsandmethodfromthebusiness-servicelinkincludingdistinction,education,mobilization,recruiting,siffing,careandretentionfortheblooddonorstorecruit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nrssoastoprovideadequate,safety,effectivebloodandensurethesafetyoftheblooddonorsandpatients.

【Keywords】Seekingprofitsandsell;voluntarynon-remuneratedblooddonnrs;bloodsafety

输血,这一救死扶伤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古老又现代,历经了风风雨雨数百年,安全输血拯救了无数生命,不安全输血也危害不少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无论将血液行业看作是一个医学专业,一个服务机构,还是一个企业,它的确是当今最引人关注的、富于挑战性的、结构复杂的专业之一,对于血液我们还能做点什么[2]。WHO血液安全战略的使命就是要建立并强化国家血液计划,确保安全、优质和充足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供应和合理使用,以满足所有病人的需要。其具体内容是:建立受国家调控、组织良好、具有质量体系的输血服务机构;招募自愿无偿献血者;有效检测血液和加工血液;合理临床用血[3]。而招募自愿无偿献血者是保证安全血液的基础,如何招募是重点,将社会营销学的理念引入招募策略中。

1定义

社会营销: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方法和技巧,有目的地促使目标群体自愿接受和改变社会行为,从而提高个人、集体或者社会的整体利益。WHO关于自愿无偿献血者(VNRD-voluntary,non-remunneratedblooddonors)的定义是“自愿捐献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且不接受现金或其他形式的可视为现金替代物的报酬,包括除为捐献和交通所必需的合理费用之外误工费、小的纪念品、点心和直达交通费的补偿,与自愿无偿献血精神是一致的。”此定义强调的是自愿和不需要任何现金或相当于现金的回报,但不拘泥于任何献血形式。无偿献血的本质——改变社会行为。

2招募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招募这些低危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就是整个血液安全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低危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则很难保证安全充足的血液,而要达到这一点,可以将社会营销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引入到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组织中来,根据社会营销学中的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组合4ps的应用、营销活动的规划、执行和评估等方法[4],从献血者的识别、教育、动员、招募、筛选、关爱到保留这条营销服务链中制定其策略和方法。

2.1献血者识别

2.1.1献血动机的原因分析1970年,RichardTitmuss出版了一本具有重大影响的书——《礼缘》,Titmuss在该书中分析了献血者的动机[5]。大量调查普遍的结论是认为人们献血的动机很复杂,呈现多元化,促进人们献血的动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用血保证或血液预存、社会压力或周围压力(来自他人或社区的压力)、金钱报酬的推动、大众传媒的引导、好奇心理的作用,意识到血液被需要、为用血的家人或朋友替偿献血以及提高自我意识、寻求一种社会认可等等[6]。国内,有人把献血的动机总结为五种类型:爱心型、被动型、好奇型、荣誉型、保险及报销型[7]。

2.1.2针对献血动机,细分市场(1)市场细分:Kotler和Zaltman(1971)在他们首次提出“社会营销”概念的经典论文中就指出,“社会营销使用商品营销的技术或理论,如市场细分,以促使目标群体的反映达到最大[8]。根据其动机,献血者分为三种类型的人群,有偿献血者、家庭和亲友替代献血者及自愿无偿献血者。(2)而全球血液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是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中选择健康的献血者,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确保提供安全血液的基础,因为受实验技术、方法、条件等的影响,目前血液检测窗口期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血液检测项目也无法涵盖所有经血传播疾病,因此在低危献血者中的招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3)分析结论:有偿献血者是依靠卖血为生或补贴生话的人,其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很大;家庭和亲友替代献血者也往往是在血源不足的地区实施的献血,由于情感的压力迫使献血者隐瞒其健康状况或高危行为,因此也具有较高的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及流行率;而只有怀着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自愿无偿献血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危献血者,不受任何利益的驱使,才是我们无偿献血工作最终的招募对象。

2.1.3根据市场细分,锁定目标人群自愿无偿献血者是我们无偿献血工作招募的目标人群。其中青年大学生是这个群体的主要招募对象。因为大学生是潜在或现实的献血者聚集人群,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大学生有2.5亿,在思想上,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感觉敏锐、富于幻想,高危行为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易于接受一些新思想和新事物,随着社会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家庭和社会的使命感逐步加强,人生观也大致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不仅能提供血液供应,同时将为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的后备力量的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献血者的教育和动员无偿献血的本质——改变社会行为,教育、动员是改变行为方式的工具。

2.2.1教育、动员的目的及目标促进公众在知识、态度和信心方面的转变,使他们理解血液捐献的重要性,促进人们行为的改变。有效的献血者教育工作的目标实质就是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

2.2.2教育、动员的手段与方式(1)首先要了解目标献血人群他们所想知道的信息,如献血的一些小常识,献血会影响健康吗,捐献的血液将要用于什么等等。(2)其次,根据这些献血者所需求的信息提供相应的IEC(information,education,communication)资料,可以是宣传单、海报、演讲、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以及和献血者面对面的交流等。

2.2.3教育、动员的结果当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动员行动,使自愿无偿献血者数量得以增加,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加大,有关献血的社会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组织增多,则教育动员活动是有效的。

2.3献血者的招募从市场调查到市场细分,到最终锁定目标人群,然后对目标人群实施教育和动员的过程都是献血者招募所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正是因为此正确的市场定位,才能进一步根据营销组合和营销策划来制定我们的招募策略。无偿献血的社会营销管理就是有关无偿献血工作的规划和实施的全部过程,它是为了满足组织的目标,而与目标献血群体创造、建立和维护有益的献血关系,献血招募人员所处的职业就是创造、建立和维持交换关系(献血关系)。

2.3.1献血者的招募的核心是以献血者为中心,理解献血者,理解其付出的成本及期望的价值。这里所说的成本包含献血者到血站来献血所需要的交通费用等货币成本,路途时间、等候献血的时间等时间成本以及寻找献血信息、沟通交流的体力和精力成本;正是由于其付出了这些成本,他们才期望获得他们所需要获得的价值,这个价值并非什么金钱利益,而是为社会创造的功效价值,献血者作为爱心使者的形象价值,以及献血前、中、后的服务过程给献血者提供的服务价值和让渡价值,还有最重要的是社会及公众对其行为认可的社会价值,因为这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只有把握住了这个核心,拟定的招募策略才会行之有效。

2.3.2献血者招募的策略在社会营销中,分销渠道是使社会产品到达目标群体的通道,它是促使社会营销的有形产品或服务被送达目标群体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网络[9]。目前在献血者招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全国性有组织的献血者招募计划和体系,缺乏全国联网的献血者记录体系,缺乏献血者服务和保密的国家标准化程序,还有就是招募人员不足,招募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亟待加强,财政资源不足等。因此在制定招募策略时更是要针对薄弱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1)开发领导层:《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各级政府对献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因此政府的支持、领导参与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获取政府的政治承诺和支持,进而才能在政府层面上批准并推行提高血液服务的相关政策和计划。《献血法》实施这八年来,也正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指战员、高校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率先垂范,卫生、宣传、教育、红十字会等各部门、团体密切配合,进行长时间、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使无偿献血逐步成为全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和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无偿献血的社会营销渠道的总商理解为我们的政府,而各个采供血机构人员是其分销商。要让我们的政府知道血液是有限的资源,不仅要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而且还要合理的利用,当血液库存告急时,我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的消息是一个常态发展过程,而非出了什么问题,更不要有什么顾虑。

(2)与媒体建立伙伴关系,利用整合营销观念,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①媒体的作用:媒体是一种行销的工具,能够控制信息,具有视听力,它可以影射制造者,而不是产品,这是一个关键,公众对血液安全的不信任已是一个国际现象,许多国家报纸和杂志煽动性的报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媒体的正面报道是促进献血工作的有效动力,而负面报道是对献血工作发展的阻碍。②通过广告、新闻、形象策划、品牌推广等活动进行一体化的整合,让公众从不同渠道来获取对献血工作的一致信息,从而使他们对献血活动达成最大程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知晓水平,从而有利于采供血机构的内在理念和外在形象的全面而有效地推广到广大公众中,使公众清晰地了解献血活动的价值观,了解采供血机构的服务理念,从而使采供血机构的品牌形象能够深入人心,提高献血者的忠诚度。③充分发挥信息的营销招募作用,及时利用各种媒体将库存偏少或紧缺的信息向社会,这是调控血液库存的一个更加策略和科学的方法。

(3)利用电话营销招募:①电话招募的优点:及时性、双向性、简便性、经济性、普及性。②电话招募的类型:主动正向服务,如献血者到期提醒、献血者紧急召回、检测信息告知、生日祝福等;反向被动服务,如献血信息咨询、自动语音查询献血结果等。③举办大型活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这一天是诺贝尔奖得主,发现血液ABO血型的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也是专门为献血者设立的一个纪念日,对成千上万的献血者表示感谢。

2.3.3献血者招募的人员(1)分类:①献血者招募人员:要有一定的管理、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技巧和较好的素质,定期接受献血者招募的培训。一对一的沟通是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10]。②献血工作中的志愿者:经过培训,理解、支持献血工作,建立社会联系,形成网络形式。③献血者:既是献血者,又可以成为献血工作的志愿者甚至献血招募人员。(2)关系:建立献血者、献血工作中的志愿者、献血招募人员以及采供血机构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献血者有被需要感、安全感并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招募人员也得到认可和赞赏,感到其价值。

2.4献血者的筛选、关爱到保留献血者的筛选、关爱到保留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有效手段就是服务。无偿献血工作作为一种可以开发、生产、营销的产品,由许多服务要素组成,是有形和无形服务的组合。

2.4.1服务的内容它分三个层次:核心服务、感知服务、扩增服务。(1)核心服务:自愿无偿献血者不是为了献血而献血,而是为了获得某种需求,如利他主义、满足感,之所以愿意献血,是因为采供血机构开展的无偿献血工作能够满足其某种利益或需求,无偿献血工作给献血者所提供的基本效用和利益,是献血者需求的中心内容。(2)感知服务:采供血机构的核心服务必须以某种可感知的基本形式提供给献血者。医生、护士所提供的体检和采血活动是无偿献血基本效用得以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途径,也是满足献血者利益需求的关键。因此,体采活动是无偿献血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其影响因素包括人员、质量水平、品牌战略、服务流程、技术与设备、价格等。(3)扩增服务:采供血机构向献血者提供的超出正常体系服务以外的额外服务和利益,如灵活的工作时间、生日祝福、合格检验信息告知等。

2.4.2服务的过程过程涉及献血的前、中、后所有环节。

(1)献血前:献血前的咨询和献血者登记是对献血者筛选和关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献血者通过咨询获得献血者的权利和义务、献血程序、对定期献血的需求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让献血者首先进行自我排查,而做出立即献血、延迟献血或永久不能献血的决定,甚至于是否需要实施保密性弃血。另一方面,完整有效的献血者记录也是发展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基础,有利于我们对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召回,尤其是稀有血型;有利于确保血液的可追溯性;尤为重要的是履行了献血者知情同意的原则,同时对其献血信息负有严格的保密职责。当献血者感到采供血机构能够保证其个人隐私,才能使其感到安全。

(2)献血中:①环境:采血环境卫生、安全、专业;休息环境卫生、舒适、高雅、静谧。②采血服务流程:制定科学合理而且必要的流程,尽量减少献血者等候的时间,这也直接影响到献血者的忠诚度。③人员:训练有素的员工,必须的经验水平、教育水平、个性特点、与献血者交流感情的实际能力直接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专业可信度,影响采供血机构的形象和价值,最终会影响到献血者的忠诚度。④设备:精良的设备体现其专业性和安全性。

(3)献血后:不仅要及时告知献血者献血后注意事项,而且能够正确及时的处理献血反应,同时对献血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确保其满意,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对待献血者反馈更是要认真对待,均衡地解决正面和负面的反馈信息。最终使献血者感受到献血是一个愉快的、安全的、方便的、值得的经历,因为快乐的献血者会成为重复的献血者,快乐的献血者会成为献血动员者和教育者。

所有这些招募的方法和策略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充足、安全、有效的血液,确保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血液观、血液管理和输血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已从最初对输血安全的无知和感性认识发展到当今对输血零风险的追求。血液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医学领域,而成为各国政府加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新旧世纪之交之际,WHO将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血液安全从我做起”,在全球实施血液安全战略,使血液安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血液安全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血液工作者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而未来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usanL.Stramer主编,郭永健等译.BloodSafetyintheNewMillennium新千年的血液安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2SchreiberGB,BuschMP,KleinmanSH,etal.Theriskof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alinfections.NEnglJMed,1996,334:1685-1690.

3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艾滋病项目,日内瓦.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

4周延风.社会营销--改变社会行为的新模式/营销前沿系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8.

5G.Gogarty,C.Wickenden著,叶丽琴译.未来血液需求的计划.国外输血医学荟萃,第1集:6.

6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等.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431.

7夏咸权.街头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和对策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1,14(增刊):51.

8PhilipKotler&GeraldZaltman,1971,“SocialMarketing:AnApproachtoPlannedSocialChange”.JournalofMarketingVol,1971,35:4.

第4篇

关键词:社会学 理论课程 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1

专业课的学习,最难的内容是相关理论的学习。没有理论的构架和积淀,相应的专业实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系统的理论学习课程,是大学中每个专业课程安排中的重中之重。社会学学科成立以来,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流派,大师级人物的闪耀的思想不仅照亮了社会学前进的道路,也成为整个文科的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在脑海中构建起社会学专业的理论框架,对其之后的具体专业学习和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理论学习的困境在于,由于理论讲授内容的枯燥乏味性、缺乏灵活性,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一直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最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讲授没有动力,成为理论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

1 社会学专业理论课程安排的现状

现阶段,社会学专业的理论课,大致有社会学原理、中(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其中课程的具体命名会有所差异。

社会学原理(或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它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是对整个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内容涉及广泛但是相对浅显,涉及到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学的专业知识框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期间。

其他几门课程,分别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历史发展的沿革、理论流派的传承以及相应经典专著的阅读,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进一步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较为全面掌握社会学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实际的专业运用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没有社会学专业的实际田野调查和应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了概论之后,需要系统梳理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进而了解整个学科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辅以相关大师级人物经典著作的研读,才能到达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因此,现阶段这几门理论课程的安排,参差不齐,基本上处于大二至大三这四个学期之中。

此外,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不是仅仅出现在上述几门单纯的理论课程,在各个具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会有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提及和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课程会以“知识点”的形式零星地体现理论课程的“知识面”,在具体的讲授内容上会有理论“点”重复的现象,这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2 大学生各学年的心理特点

大学四年,能够真正让大学生安心学习、学到实用的知识的具体时间并不多。

2.1 大一:新奇与适应

大一刚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适应的心理。一方面,要适应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过渡,适应远离家乡独自住校的生活过渡;另一方面,是对新的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调整。这需要大学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大一的第一学期甚至整个大一就首当其冲。

这一时期,大学生刚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中走出来,在学习上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方法,血液中还有高考奋斗的激情,在大学的学习中自然地会将过去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方法带入。学习激情与好奇结合,是新生显著的心理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其对高中的学习方法的反思。学习氛围,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艰苦,现在转变成为很宽松、充分自由的;课堂上,不用再预习、复习,不再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是“60分万岁”。高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

这个时期,大学生的重心从学习转移到了各种的大学社团活动与集体活动,容易造成对专业课程的轻视,但是凭借学习激情的惯性,有些新生已经开始反思具体学习方法的改变。

2.2 大二:迷惘

大二这一学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迷惘和困惑的阶段:对大学学习的迷惘、对课外活动的重新反思、对自己未来的迷惘……

这一时期,学习目的不明确。过去是一切只为高考的明确的目标,有家庭、社会交付给他们的明确的学习目的。现在考上大学的阶段目标已经完成,那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目的又该是什么呐?

学习方式有待变化。过去是被动学习、填鸭式的高考教育,现在大学中一切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如何才能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这就需要找到和过去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定位。

2.3 大三:自我定位

经过了前两年的新奇和迷惘,大学生进入大三之后,对于大学生活和学习已经较为适应,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自己对于社会和未来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成熟一些了。但是,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毕业就失业”、“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等舆论甚嚣尘上,在校大学生开始明显感受到外界的巨大压力。

这个时期,大学生开始对未来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规划,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甚至翘课来进行自己的规划,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下降。同时,运用还不怎么成熟的学习方法去自学其他的知识,显然是事倍功半,达到的效果不佳。

3 有针对性地课程设置与教学

3.1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整体安排。大四学年,是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四年生活的总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是对之前三年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一次实战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除了要应用社会学中的统计方法,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实例的相结合。因此,这一学年一般不用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充其量有几门关于就业技巧的课程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

理论课程的安排。鉴于从大三开始,大学生需要使用在前两年习得的新的学习方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难以有太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因此大三学年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社会学各个分科社会学的学习。这些社会学分科课程(比如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等),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以灵活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是社会学具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好运用。

社会学主要理论的学习应该集中于大一大二两年。这两年是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主要时间。在保持高中学习的激情的同时,探索如何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理论修养,为之后专业学科上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2 教师的讲授策略

社会学的整体课程,虽然由不同的教师来承担不同课程的讲授,但是应该遵循社会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沟通和相互借鉴,将专业知识的传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有效整体。

社会学概论的课程作为整个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科内容和发展的框架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中西方的思潮、主要理论学派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框架中相应部分充实起来。大学的课堂教育一直崇尚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虽然现有的中国教育资源不能达到西方教育那种宽松的课堂形式,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达到课堂的活跃。理论知识的内容很是枯燥,可以将学派人物的一些轶事、趣事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调味品来活跃气氛,在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的基础上引出其阐述的特定理论,这样可以适当的增加趣味性。同时,理论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演进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关系,注重其理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并重点突出其对实地调查的应用性,借以扩大理论知识的“面”。

其他专业课程,在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的时候,由于之前的理论教学已经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不同形式来教学:比如学生主讲、教师评价的巩固以往知识的方法;比如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阐发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种的考核形式,多方面地督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采用小型的论文答辩的形式,就能有效地遏制学生在课程论文上的抄袭行为;比如采用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将社会工作的调解行为通过实际的案例表演出来,不仅使学生运用了相关理论,而且为之后的工作进行了提前的演练。

3.3 学生的学习

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会终身受益的。如何达到学生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需要大学生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

专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大学生要用发展的、创新的眼光来看待理论知识的发展。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为基本取向的社会科学。离开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学专业的教学任务。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学专业知识的吸收。面对内容庞大却琐碎的理论知识,学生需要主动地去理解并吸收相关的知识,而不是略带无奈地为了学分而学。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课下研读经典专著,用新时代的新眼光发展地了解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赋予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用相关理论、视角分析各种当今的热点问题、社会现象。一旦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就更容易找到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4 结语

第5篇

研究领域。具有心理学和管理科学工程的双重学术背景,长期从事应用社会心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社会态度与群体心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性别偏见与女性职业发展、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咨询辅导等。

主持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协重大调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二十余项。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于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年会;2008年获“中国心理学会荆其诚基金”奖励和资助,赴德国柏林参加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担任人力资源实践分会场主席并宣读论文;2008年7月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青年心理学家国际交流活动。

社会服务。先后为湖北省妇联、武汉团市委、深圳城管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建筑设计院、凯迪集团、红桃K集团、武汉科技学院、三峡商报社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从事过员工测评、培训、讲座及管理咨询。

学术成果。独著《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个案社会工作》、《大学心理学》等著作和教材80余万字。先后在《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ex Role:A Research Joumal》、《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人类工效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第6篇

一、“学术失范”的社会学阐释

学术规范是一个以学术界和学术共同体的大致认同和确认为前提的,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动态性的系统,是在长期的科研学术活动中形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道德公约和行为准则,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指示系统,要求学术界和学术共同体必须严格遵守。其内涵丰富,绝非仅仅指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和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

1897年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卡姆(EmileDurkheim)将“失范”一词引入社会学,描述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出现不协调时的一种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他将失范注释为:“一种准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失范只是暂时的规则匮乏状态,社会习俗仍旧可以规定和协调的社会器官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分工论,1893)“能够限制个体欲望的特殊规范类型的缺席状态”(自杀论,1897)。可见,失范是一种制度性,文化价值和道德伦理性的规则缺席或弱化的状态。借用社会学“失范”理论“学术失范”表现为特定时期发生在学术领域的、学术规范的弱化甚至丧失的一种无序状态。学术失范的表现各式各样,作为学术研究成果之一的学位论文失范也属于其范畴。

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的学术失范的主要表现为四类:

(一)学术道德层面的失范

学术道德规范是指学界或学术共同体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该具备的学术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念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应遵守的学术伦理准则,强调的是一种严于律己的境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术道德失范突出表现为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截取拼凑和大篇幅抄袭剽窃的现象;或采取改头换面篡改、编造、杜撰科研数据或参考文献的现象。如此往复,大量低水平重复和学术垃圾导致了学术泡沬的产生,其危害不言而喻。

(二)学术研究程序层面失范

学术研究程序规范包括选题要求、文献调研、形成假说或观点的要求、术语界定的要求、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收集和筛选资料的要求、拟定大纲的要求、格式行文的要求。程序性的失范其实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性的失范。行政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多数是对已学理论的梳理或重组,缺乏实证性、创新性;对文献的检索搜集不够,积累不够充分,对相关领域、相关研究的前沿和动态了解不足,选题缺乏新意和深度;学科的强应用性决定了部分选题开展须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而多数学生懒于调查实践、闭门造车,甚至编造数据,主观臆造论文结论;参考文献数量较少和质量不高,外文资料的搜集不足,对文献缺乏批判性和整体性的把握,所选文献的信度没有基本的判断,文献综述不到位等。

(三)学术研究方法层面失范

“科学研究方法论探讨科学研究的发生、形成、检验以及评价的方法论问题,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方法论的桥梁。不同的研究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研究价值和学科特性,行政管理学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为解释性研究、诠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研究方法上以概念演绎和理论分析为主,缺乏科学主义的实证思维方式,缺乏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训练。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几乎没有涉及研究方论的运用,有部分同学文章中提到研究方法的应用,但是显然不懂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关系。

(四)学术制度层面失范

制度规范是学术规范制度化的产物,是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明文规定,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主要包括程序规范,管理规范、评审规范和处罚规范等。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存在的制度性失范,主要是日常论文管理工作的统筹不够科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安排学生实习、有指导论文进展、另外兼顾学生就业;评审规范设置相对科学合理,但是评审制度落实有待改进,使得评审不够严格,有效的监控流于形式,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不够,起不到防范的作用。

三、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失范原因探究

(一)生态因素:先天的规范缺失和后天能量释放不足

从行政管理学学科建设和学科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学术规范建设的历程来看,该学科学术规范先天不足,后天功能萎缩。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育和学科建设以及学术规范建设历程二者在时间上错位,学术规范建设晚于学科教育和学科建设,以致起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行政管理学术活动在十多年的进行中无章可循、无范可模;在行政管理学科发展中,忽视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科特色的学术规范建设,而且长时间的讨论和争鸣,没有明确权威的规范加以规制行政管理学的学术研究。行政管理学学术规范的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基本规范的实操内容没有很好的得到普及,本来具有的正能量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功能趋于萎缩。

(二)价值因素:价值观偏离和规范内化的失败

在社会转型期,受到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和学术规范价值内化失败,导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作祟,使学生越来越重视实用价值和实际利益,价值观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直接导致学生科研基础能力的知识欠缺;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宽松的学生管理和评价制度缺乏有力的外在监督,使学生顺利毕业,但是难以就业,求职时“万金油”专业显得毫无竞争力、加上外在就业环境的严峻冲击,学生浮躁的心变得躁动,部分学生疏于学业参加没有任何挑战的社会锻炼,部分学生致力于死记硬背备战考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敲门砖,各届学生如此往复地为现实利益奋斗着,现实利益的实现成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由学术规范内化的学术求真意识、学术创新精神从未和他们有过任何交集。

(三)能力因素:学生自身科研积累和科研能力不足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本科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本科生的关注重点则是通过顺利毕业,迅速找到心仪的工作,普遍对如何提高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不感兴趣。本科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习惯人云亦云;资料检索和文献鉴别、文献批判、文献整合综述能力不足,通过分析、鉴别社会现象与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研究假设、模型能力欠缺,选择适宜测量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案的能力有待提高;力、和学术话语表达能力需加强;极为重要的是论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极度欠缺。

四、行政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失范的矫正对策

(一)注重过程监督和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是一般的等同于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须长期规划的动态师生互动和学生成长过程。要树立大论文观念,即把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凝聚其基本科研能力的体现,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时间长、方面多、环节多,做好过程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在总体培养思路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把上述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实施路径和应达到标准,真正形成前呼后应的递进关系。要根据培养要求,细化具体内容,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培养过程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评价、有激励,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态度

治理行政管理学术学位论文失范要从大学入学开始抓起。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学术界和高校要结合我国转型时期新的时代特点不断促进学科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引领行政管理学界逐渐形成“求真、创新”的良好学术风气,建设专门的行政管理学学科特点学术研究规范,通过多种手段,切实落实在新一届行政管理本科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使这种规范通过长时间的约束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和科学基本素养。另外,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先导,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重视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开展专业化的研究方向的引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取向,最好能参与学术课题的相关活动,体验和模拟科研的操作,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

(三)建立相应课程及考评体系,奠定论文写作基础

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规律,科学规划和统筹本科生教育的培养阶段和教学管理计划。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类别、培养目标等,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学课程评估体系,合理评估现有的课程设置,根据不同需求合理设置公共基础及通识类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法与技能课程等模块的权重,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支撑。重点要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均衡定性课程和定量课程的比例。加强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学年论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毕业论文融为一体,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凸显本科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实际考察学生的基础科研积累和科研训练状况。

(四)遵循科研训练渐进原则,提升科研素养

在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应该科学规划,将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的基本素养融入到整个学科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以必修学分的形式要求学生积累基本的科研素养,有了这种平时的积累并将平时的学术积累渗透到毕业论文中,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论文撰写环节的孤立和滞后,而且也可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以提高论文的指导质量,进而提升论文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树立大论文观念,科学规划,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一般范式,将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本科一、二年级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阶段,奠定论文开展的知识性功底;在三年级开始以毕业论文写作的流程为模拟,完成课程论文的考核,进而将基本学术规范内化到学生的科研行动中。

(五)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规约关联主体的相应行为

第7篇

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成绩;统计调查

1.目的及意义

本文为了解我校2010级―2013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锻炼程度等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行有计划的训练,为开展一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做准备。并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2013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找出规律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更新体育教学和健身观念,有效增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文、理科与体育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学院相比文理科学院人数较少,体育学院的样本我们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的综合成绩,并利用excel表格的公式功能计算出平均分;

理科学院我选取了土木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与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四个学院,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文科学院我选取了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这四个学院,同样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抽取200人,样本总量共8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调查方法的学习和其结果的了解,将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与其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2.2调查法

a、数理统计:将要用的数据进行统计整合

b、抽样法:分层抽样:针对4个文科学院和4个理科学院于2009~2013年体质健康成绩分别抽取200份样本。

随机抽样:文、理科学院学生成绩随机抽样。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3.1.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3.1.1.1表格概况

下表1-1是我校2009年至2013年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

3.1.1.2目的与作用

用以比较不同学科性质的学院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各自学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身体素质状况的变化

3.1.1.3抽样与统计方法

按照上文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量比较大,利用excel公式对样本的平均成绩进行了平均分的计算,得到下表。(注:平均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成绩一览表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2012学年均为83分左右,而2012-2013学年为88分,体育学院的身体素质状况为良好及优秀而文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在72-73分左右,身体素质状况为合格。

3.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下图1-2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体育学院、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平均分随着学年增长的变化图。

1-2不同学院随着学年增长的身体素质变化的折线图

从上图可看出,体育学院学生从2009年到2012年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均在83分左右,而2012年到2013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到88分,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从2009年到2013年的变化幅度不大,均在72-73分左右。

3.1.2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对比

下图1-3是根据表格1-1制作出来的从2009年到2013年体育学院与理科学院和文科学院体质健康测试综合成绩的平均分的对比图

1-3不同学院之间体质健康测试平均成绩的条形图

由上图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2009年到2013年这四个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的平均成绩,体育学院远远高于理科学院与文科学院,而文科学院与理科学院的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身体素质基本相同。

4.结论与建议

4.1调查研究结论:

根据对2009-2013学年不同学院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以及对于2012-2013学年不同学院男女生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来看,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仅为合格,而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为良好及优秀,说明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要提高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

4.2对于增强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建议:

4.2.1从学校层次来说

(一)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以我校来说,体育课为每周一次,而且只有大学一二年级开展体育课程,三四年级没有体育课程,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一年级为基础的体育素质锻炼,二年级为按兴趣选择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在二年级的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延长体育课程的学年时间,延长至大学三年级,而且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时间上的比例。

(二)多开展趣味性的体育竞技类的比赛

学校应该鼓励开展体育竞技类的比赛,增强同学凝聚力,培养活力,强身健体,而体育竞技多枯燥劳累,应该增强比赛的趣味性,打破原来单一的跑步、跳远、跳高等传统项目,加入如老汉推车,三人两脚等普及性高,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项目比赛活动。

(二)加强体育场馆等基本设施建设

拿我校来说,现在建有体育场、篮球馆、篮球排球场、后操场、舞体馆、羽乒馆,基本设施建设基本完备,只是场地的开放时间有限,场地的容纳量有限,而我校学生数量庞大,建议延长各体育活动场馆的开放时间,并提供体育器材(如网球拍、羽毛拍等)的租借服务。

4.2.2从学生个人来说

保持合理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智年龄各方面趋于成熟,由于距离家较远,受到父母的管制和约束较少,大学的管理模式也不像中学时代的严格和苛刻,不少学生喜欢喝酒吸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游戏,上网,唱歌等,不合理的作息习惯和规律对于身体体质的危害较大,我们学生自己要自觉养成合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

(二)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由于现在交通通讯工具的发达,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他们吃饭叫外卖,有些外卖甚至可以送到寝室宿舍里,购物靠淘宝,终日呆在屋内不进行运动与锻炼,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有蓬勃的气质和活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每天跑步,和同伴打球,爬山踏青等户外活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坚,刘立清,韩飞.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4):86.88硕士学位论文

[2]翁永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高校体育课改效应的检验指标川.’湖北体育科技.2005(2):124-126硕士学位论文

第8篇

南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2011年酝酿设立伊始,就确定了高起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2012年6月即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签订城市管理专业“3+1”合作办学备忘录。2013年获得教育部城市管理新专业审核后,两校签署了城市管理专业“3+1+1”合作办学协议。由此,南开大学每年30名左右的城市管理本科生雅思考试达标后,第3学年整建制到英国城市学官方排名第一的格拉斯哥大学学习,第4年回国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可获得南开大学管理学学士和格拉斯哥大学颁发的留学一年课程学习证明。在自愿的前提下,学生第5年可返回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迄今已顺利招生4届,项目运行良好。

与城市管理本科国际项目相配套,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以南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为平台创办了城市学方向的“1+1”硕士项目,即考生通过全国研究生统考和南开的复试,符合格拉斯哥大学录取条件的通过其教师来南开组织的面试进入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和格拉斯哥大学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1+1”联合培养项目,研究生课程学习全部在南开大学完成,英方派教师来校授课,实行2-4年弹性学制。

经过几年的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我们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材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几点体会。

一、目标定位

按照教育部2012年界定,城市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城市管理政策及法规研究部门、城镇基层社会管理部门、城市社会团队综合部门、市政市容管理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以及具体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南开大学在探索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获知由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后现代化的进程总体上快于中国,已完成“现代化进程”的欧美国家的大学基本上不开设“城市管理(urban management)”专业,而是开设与“后现代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城市学(urban studies)”专业。

例如,美国大学理事会(US College Board)对城市学的界定是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来研究城市生活、管理和服务,主要学习如何使城市文化具有独特性,城市地区如何回应复杂问题和事件。简言之,城市学是让你懂得城市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及如何应对问题的专业。2014年,城市学科在英国官方排名并列第一的格拉斯哥大学官网是这样描述城市学:它让你从学界认可的相关领域的领导者那里学会和获取至关重要的形塑地区、强化社区和改进政策制定的实践知识。城市学涵盖都市发生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物理的所有方面的变化,包括城市的社区、治理、卫生、住房、不平等、规划、交通和房地产等领域(注:住房housing,在西方通常意味着通过政策或财税补贴的政府主导色彩更强,而房地产real estate一般指商业化、市场化的力量居于主导地位)。

鉴于此,我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建设应当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转型期特点,即“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两个历史进程高度叠加给我国大中城市治理带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挑战。

二、人才培养

城市管理专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和专业学识。目前,城市管理本科毕业生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各校的培养方向也各有千秋。为此,国内各高校在城市管理专业建设中,应当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来打造其专业特色和品牌,通过服务于城市转型和城市发展提升专业的综合影响力。至于所培养的人才在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当中更侧重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可以集思广益,精心论证。我们在论证城市管理专业建设时,考虑到南开在应用经济、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传统优势,结合格拉斯哥大学城市学系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政策、都市再生、社区治理、城市经济等方向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准,将南开城市管理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扎实的多学科知识功底,掌握全球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规划管理动态,擅长城市和区域规划管理、都市更新和社区发展、城市公共事务应对、城市政策分析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同时利用国际合作办学优势,瞄准部分国际机构和在华国际组织,为其推荐我们的毕业生。

三、师资队伍

打造一流的城市管理专业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近4年来,我们根据课程体系需要有步骤施行优化师资的学缘结构、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方式,在已有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政治学和经济学师资基础上,陆续招聘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从事人居环境治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社会政策等专业方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引进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格拉斯哥大学城市学系在科研、教学上的全方位合作,包括联合申请到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重点项目和中英联合资助超千万元的“城市转型”国际合作项目,通过科研合作加快提升年轻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新设的学术团队项目和南开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专项资助等渠道,计划利用3-4年时间把大部分教师派到格拉斯哥大学等城市学排名居前的英、美大学研修,采用与对方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和联合指导硕士生的模式让南开城市管理师资队伍与国际高水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接轨。

第9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医学教育;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C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06-02

医生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医生上岗先学人文。在我国,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而医道立”之说,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则明确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在西方,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就曾说:“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他患了什么病更有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人们自古以来在医学活动中就是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价值观念的改变,医生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往往忽略了患者属性中“人”的属性,而仅将患者当成疾病的载体来看待,虽然对疾病本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失去了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

医学生肩负者未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其将来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就欧美国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比较我国的现状,对我们目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1欧美国家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医学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医学逐渐成为“以医生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纯科学性、纯技术性的学科,这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的巅峰时期,但是医生和患者之问的关系却渐渐疏远。当代社会,随着呼吸支持技术、气管捐献、移植和辅助生殖等新技术的出现,医院伦理问题日益凸显。鉴于这样的情况。欧美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中的重要性,现代意义的医学人文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20世纪60年代重新兴起,80年代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成为欧美国家医学教育的主流趋势。1982年,美国医学会教育委员会在“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92年,法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首次联合颁布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指导性文件。1993年,英国总医学会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指出在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课程使人文医学和医学自然科学达到相互渗透和包容。目前欧美国家已非常重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和国内有所不同。

1.1从录取制度上保证学生具有成熟的心智

美国医学教育的培养体制多采取的是“4+4”的模式,在报考医学院之前,学生大多经历了4年的理科本科教育,因此在报考的时候,无论是心智和年龄都已经较为成熟,能够理解医学意味着辛苦和奉献,意味着对生命的关爱,也愿意献身于这样的事业。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懂得如何去关怀患者,并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

1.2从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的延续性

欧美国家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更加重视人文课程。从人学到临床实践,再到毕业后的延续性。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1985年开始实施的“新途径”(New Pathway)课程计划,该院第一、二学年的课程中就包括患者/医生,社会医学等内容,其中“患者/医生”课程分为3个阶段,重视医患关系的教育和医学的人文社会性,教学时间安排贯穿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多个学年。同时在后2年的临床实践阶段还穿插了多至110门的选修课程。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医学和医学学科的结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于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课程计划,第一、二学年的整合课程就包括“医学科学基础。患者、医生与社会,医学史,伦理学,职业行为自我保护,医学学会”等课程。在临床阶段的最后一年又开设“转向住院医”等课程,把医学生置于临床实际环境中去培养,强调医师角色认同感、医学人文和医患沟通。目前欧美国家人文社会医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20%左右,其中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这些课程的显著特点。一是与临床接触紧密,并贯彻医学教学的始终,二是非常重视人文社科与医学科学的交叉,即人文课程在内容上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授课时也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彼此融汇一体来进行综合分析。

1.3从教学的侧重点上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题

欧美医学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因此较为重视将人文教育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实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侧重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以及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哈佛医学院的“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就重点讨论新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带来的有关社会、伦理和临床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在教学形式上,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灵活,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学术研讨、课外阅读、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多种方式。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PBL)、小组讨论方式也被广泛采用,这种方式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导师的作用。在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的教学中,甚至有时会采取邀请多种角色如医生、患者、学生和其他非医疗专业人员如律师、作家、演员、政治家等一起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社会实际情景中锻炼以提高医学人文素质。

2我国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医主张“人”与“天”的和谐。在医治患者时,也非常强调整体观念和“仁心仁术”。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引入,特别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出现被边缘化和流于形式化的倾向。可喜的是,近年来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又逐渐受到重视,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课程计划中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进步,但是。与欧美国家对比,我国目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有所不同,但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角色认同感普遍不足

我国的医学生录取体制和国外不同,大多数是从普通高中直接录取,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也很不足,在选择医学院的时候实际上很多学生对医学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所以会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适应医学,学习时不认真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去学的现象。这样的结果就是毕业后对医生的角色认同感不足,临床能力欠缺,再加上当前社会对医院的误解和医护人员待遇的不高,因此中途转行的也较多。留下来的也有很多责任心不强。

2.2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偏少,内容单一

从医学人文社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来说,虽然各个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政治和哲学、社会和经济、历史和文化。课程内容一般以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中心,辅以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再辅以美学、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突出的特点,一是从总的学时上来讲,生物医学课程较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比例平均较少,仅为8%左右,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的比例;二是在人文社科课程内部,意识形态和政治类课程比例又较大,而医学人文课程比例较少,课程设置面偏窄,内容较为单一;三是人文课程设置多集中在临床前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后,特别是实习时期,基本上以临床老师带教为主,没有统一的人文课程的设置。

2.3教学方式仍以课堂灌输为主,学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