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信息员队伍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2 15:09: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区信息员队伍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区信息员队伍

第1篇

[关键词]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妇保团队;工作流程;颐康园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35-03

Study on team construction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Yika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YU Xinguo,LI Jing,ZHAO Peng,HU Yaqin

(Management Center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Xixiang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102, China)

[Abstract]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basic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service,Yi Ka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henzhen city has been chosen as study fields to set up community women health care teamby exploring working responsibility, working process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in aiming to propel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basic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service that community women can enjoy convenient and continuous medical care service which can embody public welfare.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omen health team; Working process; Yikangyuan

根据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重大疾病社区防治适宜技术实验性研究项目推广方案》文件要求,为了贯彻宝安区卫生局《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与全科医学研究中心重点专科建设(第二周期)工作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健康服务工作的发展步伐,规范社区健康服务内涵管理,提升社区健康服务综合能力和水平,按照均衡发展、稳步推进的原则,结合西乡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以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单位,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妇保团队建设模式的探讨使之成为全市范围内比较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示范社康中心,从而推动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得到全面落实,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妇保团队是由资深全科医师、有资质的妇幼保健医师、预防保健医师、护士及其起联系作用的社区卫生协理员组成[1],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进入社区家庭有针对性地为育龄期妇女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家庭访视、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等各项服务,形成以中心为依托、团队为枢纽、资深全科医生为核心、团队成员为基础、有资质的全科医师为网底的五级网络化社康服务管理,主要负责和管理社区育龄妇女健教宣传、妇科病诊疗、计划生育技术落实和孕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保健等工作。

1 妇保团队的组建

1.1 成立妇保团队领导小组

为保障妇保团队建设的贯彻落实,对妇保团队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成立了西乡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妇保团队领导小组,由医院主管副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作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妇保团队建设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处理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方位支持社康中心妇保团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1.2 建立妇保团队

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在颐康园社康中心建立了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流程清晰、协调性强的妇保团队。该团队由1名资深的副高级职称的全科医师为队长,1名有资质的妇幼保健医师、1名预防保健医师和2名社区护士及其多名起联系作用的社区卫生协理员组成,这使得妇保团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理念,具备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以及协调、灵活的社区动员能力,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 妇保团队的工作职责

2.1 服务对象管理

动态掌握辖区育龄妇女情况,建立育龄妇女个人及家庭健康档案,分析辖区育龄妇女的健康需求及主要健康问题。

2.2 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需求,通过咨询指导、专题活动、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期、产褥期及围绝经期的五期保健工作,以及孕前保健、生殖健康、育龄妇女心理健康指导等。

2.3 早孕建卡

对于初步诊断怀孕的12周以内孕妇,进行首次基本情况的保健建卡和记录,并纳入系统管理,指导双向转诊。

2.4 孕期访视

督促及指导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纳入系统管理,对出现异常情况、高危孕妇及需专项筛查的,应及时转诊。

2.5 产后访视

按《深圳市产后访视工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2.6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指导和服务、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协助居委会做好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工作,经许可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7 开展社区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双向转诊等工作

协助或参与育龄妇女常见疾病的社区普查普治,针对疾病谱开展社区干预措施。

3 妇保团队的工作流程

妇保团队的工作流程,见图1。

4 妇保团队工作制度

4.1 统计

按社区服务人口配备符合资质的妇保团队医护人员,负责辖区妇女保健服务、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妇女保健相关信息统计报表工作。

4.2 信息沟通

社区妇保团队每月与街道、社区居委会、辖区派出所进行信息沟通,准确掌握本辖区育龄妇女数、新婚妇女数、孕产妇数、活产数、育龄妇女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人数等基本工作信息,并及时汇总。

4.3 随访及保健服务

社区妇保团队按照卫生部社区防治适宜技术要求掌握的新婚妇女、孕产妇等信息,在3 d内上门随访,并将随访结果及时反馈给团队医生,由团队医生为其提供保健服务。

4.4 动态追踪和管理

团队医生负责为辖区内孕妇(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提供或督促社区孕妇接受孕期全程保健服务,并做到动态追踪和管理,掌握妊娠结局。

4.5 筛检

团队医生每次孕检必须进行高危初筛,将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转至上级复筛,对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立即上转,并追踪危重孕妇转诊情况。

4.6 告知

团队医生在孕期保健管理中必须对社区孕妇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高风险告知,动员其接受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7 搜集信息

团队医生每天上午9:00前搜集本辖区出生信息,并会同儿保医生在产妇出院后1周内和28 d分别为其提后访视服务,详细记录访视情况,督促产妇在产后42 d到原分娩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4.8 信息反馈

团队医生在自接到随访信息起3 d内将随访未果的新婚妇女、孕产妇、新生儿信息反馈给上级医院。

4.9 保健知识宣教

在团队医生和团队成员的配合下定期对社区内育龄妇女和孕产妇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宣教,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 妇保团队的协调

5.1 妇保团队协调制度

5.1.1 成立社区健康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确定妇保团队框架结构。

5.1.2 社康中心主任根据本社区及本中心的实际情况初定妇保团队成员及分工,在本中心民主管理小组讨论通过后,上报社管中心及社区健康管理委员会审批。

5.1.3妇保团队组成通过审批后,社康中心主任负责协调妇保团队与中心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妇保团队队长协定每位成员具体分工、主要负责内容、兼职内容,制定工作计划。除团队队长固定外,妇保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定期轮换工作岗位,以适应不同时期育龄妇女的各种需求,体现全科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5.2 妇保团队协调原则

5.2.1 目标统一。妇保团队是在保障社区妇科诊疗的基础上组建的,目标就是为了通过团队协助更好地完成社区妇科疾病的诊疗和社区妇女卫生保健这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5.2.2 团结合作。妇保团队由同一等级、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应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使不同领域的员工之间通过信息交换,互相配合,齐心协力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成员之间,尤其是专业特长不同、经历和观点不同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社区妇女卫生保健任务。

6 妇保团队运行机制

6.1 评价机制

建立以“三满意度”(社区育龄妇女满意度、当地卫生部门满意度、社康中心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突出考核妇保团队社会效益、服务技术质量、医德医风测评、社区计生指导能力,以充分调动团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团队成员敬业爱团的凝聚力。

6.2 分配机制

强化妇保团队的成本核算,将团队的责、权、利、人、财、物等相结合,形成“三效”(效率、效益、效能)相结合的奖惩分配机制,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绩效管理的分配原则,根据工作实绩、技术能级、团队服务效能、社区育龄妇女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估结果进行多种形式分配,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3 用人机制

结合市、区卫生局有关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要求,优化团队队伍,调整人力资源结构,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实施岗位竞聘和契约责任,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保障妇保团队内部人员有序竞争和流动,以不断适应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需求,努力造就社康中心实用性人才队伍,减少用人管理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提升社康中心社区卫生保健能力。

6.4 人才建设机制

为适应社区妇女卫生保健多元化需求,加快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全科医护人员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机制,大力培养和发展实用型、诊疗和保健二合一型社区医护人员,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全科型社区妇科疾病综合防治队伍,以适应妇女卫生保健的需要[2]。

社区育龄妇女卫生保健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开展妇保团队式服务, 为社区育龄妇女提供医疗、预防、管理、健康教育、母乳喂养、优生优育指导“六合一”的综合保健服务,是推动“卫生公平”的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践证明,社康中心妇保团队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种趋势,能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以人为本的特点,更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旭红,朱月伟.流动人口孕产妇团队保健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505.

第2篇

【关键词】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慢性心力衰竭;服药依从性

慢性心力衰竭其实是心脏病的最终的阶段,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临床症状群[1]。主要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率很高,反复性比较强,存活率也比较低[2]。在很多的临床患者都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反复的发作入院接受治疗的,这样不仅使得患者的心功能恶化的速度加快,而且也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降低,减短了他们的生命,使得家庭和社会都需要承担更大的负担[3]。我国老龄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作为主要的发病群体,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4]。经过在医院的系统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情可能会得到最基本的控制,但是到了社区医院的一些医疗机构,往往会缺少更专业的护理,这就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本文主要就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例,研究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现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做如下呈现: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实行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和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具体情况:男31例,女16例;年龄为55-84(71.32±3.54)岁;病程为3-10(4.31±1.09)年;二级患者10例,三级患者26例,四级患者11例。对照组的具体情况:男34例,女13例;年龄为52-80(69.97±3.16)岁;病程为2-11(4.77±1.35)年;二级患者13例,三级患者25例,四级患者9例。所有的患者都被确诊为慢性心理衰竭,而且患者和家属也都知情,并且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两组的一般资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实行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和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所实施的医院到社区的无缝隙护理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相关的护理人员是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情况比如说,认知的程度、临床的相关症状等基于家庭访视和健康教育等管理措施的。另外还需要指导患者具体要怎样的用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饮食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还有指导患者的呼吸训练,提高患者的心扉功能,跟患者和家属讲解和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的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变化,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决心。

1.3 评判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说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能力等等。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需要依据MORISKY来进行判断的,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6.4对所有的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来进行表示,两组间的差异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差异明显,即P

2、结果

2.1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验组患者的社会能力、躯体功能等方面都比对照组的患者要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方面的比较。我们很明显的可以从表格中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各种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经过不断的发展最后就会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的。这种疾病的复发率和致死率都非常的高,所以我们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患者患者的病状之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可能在患者住院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来使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但是当他们出院之后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最终的死亡。而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就是把患者当做是护理的中心,提高护理人员和家属以及患者的积极性[5]。通过各种方式来确保对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最终的护理质量。慢性心力衰竭本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所以护理的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善,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

本次研究主要的方式就是让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实行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和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最终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采用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不管是在生活质量,还是在服药的依从性方面都是要远远的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所以这就可以看出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优越性了。而这种护理模式所遵循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这是医院在管理的过程中最新出现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管理理念。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的管理模式本就是要做到以患者为所有的工作的中心,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那些容易断掉的点重新连接起来,充分的发挥出医护人员的积极作用,保障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

总而言之,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采取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是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具体的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刘辉,郑豫珍,杨丽萍,付远珍,阿依孜木,张永花,单姗,李晓华,孙志芳,张超,王楠,杨晓慧,王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3,12:1061-1066.

[2] 秦玉霞. 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

[3] 黎慧莲,王利玲,叶小宁.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14,24:20-21.

[4] 张艳.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6:6-7.

[5] 梁淑琴.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2:188-189.

[6] 刘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3:1-2.

第3篇

关键词: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作用

增强公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黑办发电[2010]19号),提出要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员队伍,提高群测群防能力。目前阿城区气象局拥有气象信息员108人,成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及时通过短信、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为提前防范做好准备。

1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意义

目前农村仍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地区,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对农村的防灾减灾宣传,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上传和下达”的作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灾害性天气一旦来临,气象信息员第一时间指导并组织广大群众一起投入到防灾减灾中去,发挥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救灾工作。同时,加大灾情信息的反馈也是实施灾后救助的关键。所以在乡村建立好一支气象信息员队伍是解决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环节,也是民生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措施

2.1促进信息员活动制度化。以阿城气象局为例,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下发了《阿城区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以及《气象信息员管理职责》等文件,同时把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开展活动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奖惩机制,使信息员队伍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为气象科普进农村、社区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2.2提高信息员培训的针对性。阿城气象局根据不同区域的天气特点,分片对气象信息员进行了培训,分灾种进行讲解,包括应急措施、灾情上报等,并针对一些日常的天气现象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通过业务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才能提高信息员的工作意识,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加强灾害信息管理,提高灾情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针对不同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建立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每个乡镇的人口分布、农作物种植、河流水库的分布情况等,建立灾害风险区划,并规划出转移安置场所。这样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才能逐步由救灾向主动减灾转变。

2.3加强信息员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气象信息员培训或讲座是提高信息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每年通过发放书籍、模拟演练、现场交流、微信群、QQ群等形式积极向广大气象信息员进行灾害防御知识的普及,通过他们再向更多的群众进行科普宣传,让气象科普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认识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信息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气象信息员作用的发挥

要坚持特色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采取寓教娱乐的科普活动,使气象信息员活动办得既扎实有效又生动活泼。一是利用每年的“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广大信息员成为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二是扩大活动覆盖面,丰富活动内容。坚持把活动重点放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基层农村;三是统一组织气象信息员能定期到乡村、学校、社区,以灾害防御常识为重点内容开设讲座、答疑解析或传播科学、文明、健康的防灾意识。

第4篇

一、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市共建立乡(镇)、村两级气象信息员1536人,其中市546人、市214人,县370人、县406人,分别由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水库管理员及炮手等兼任。全市气象部门通过决策服务短信平台、手机大喇叭预警信息平台等,把预报、预警信息传达到气象信息员,通过气象信息员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市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目前已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全市气象信息员管理范畴。与市移动公司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化建设合作,由移动通信部门为气象信息员开辟气象信息发送专用端口,利用农信通、畜牧通及移动大喇叭等服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送预报、预警、科普等气象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协助做好气象服务作用。

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每季度对气象信息员信息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气象信息员信息真实、可靠。将中国局、省局印制的《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气象信息员培训教材》等书籍、材料发放到信息员手中,近期将编制印发《气象信息员工作日志》、《气象信息员工作责任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至每位气象信息员。

二、制度制订及落实情况

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5月20日,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各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或应急管理的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兼任气象协理员;各行政村、社区中的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气象信息员;林业、农业、学校、水库及其它重要部门要指定1名工作人员兼任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明确协理员、信息员及应急联络员责任义务。要求气象信息员24小时保证手机畅通,调离工作岗位或通讯方式变更须及时上报市气象局,市气象局按上报信息更改信息平台个人档案资料。其他县(市)局也向地方政府报送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相关文件,近期将加大协调力度,力争以地方政府名义下发。

完善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信息上报制度。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有气象灾害时,要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至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和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过短信、广播、电话、大喇叭、上门等方式,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到辖区内公众手中。当信息员确认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赶往灾害发生地开展灾情调查,并在2小时内将灾情信息上报至气象部门。

三、培训情况

气象信息员工作在气象防灾减灾的最基层,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和培训至为重要。5月21日,局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全市气象信息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象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识别与防御、气象灾害调查方法及其它相关知识。使每个气象信息员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气象信息员的整体素质。其他县(市)局也于6月份先后组织开展对气象信息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气象信息员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掌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与传递、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等工作方法,了解气象仪器设施管理办法等,为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切实发挥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信息员人员变化较大,对信息收集、更新存在一定难度。

2.气象信息员工作大多属于义务工作,财政补贴支持经费少。

第5篇

实施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农情信息直通车试点对接会议精神。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公益为基础,以广大农村、农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服务对象,切实把政府支持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构建覆盖全县广大农村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以探索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核心,把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作为农业部门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载体。面向“三农”全面提供农业“四情”墒情、苗情、病虫情和灾情)和生产动态等基础农情,以及惠农政策、农业政务、市场行情和科学技术等农情信息服务;加大对农事农情的宏观掌握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及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降低行政管理及技术推广的本钱,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政策、农技指导实时化、集成化、适用化推广,保证政策及技术指导第一时间进村入户到社(企)通过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达到建设“一个平台”农业信息动态集成采集及政策技术集成推广管理平台)组建“三支队伍”农情信息员队伍、农情政务信息员队伍、专家咨询团)推广“一个载体”农村手机报)解决农情信息进村入户到社联企“最后一公里”难题,使县域农情信息覆盖面2011年底前达到80%以上。

三、工作计划

(一)制定试点方案。2月下旬。结合我县实际,成立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我县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实施方案。

(二)组建工作队伍。3月上旬。即依托乡村建立农情信息员队伍,依托县农业部门和有关单位建立农情政务信息员队伍,依托农科教部门建立专家咨询团。其中农情信息员队伍要求责任心强、文字表达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特别是有大学生村官的村(居、社区)应该注意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三)建立服务对象档案。3月中旬。全面掌握县域内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农”服务部门,以及对农情信息有需求愿望的农民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住址、生产类型、生产规模、信息需求重点、手机号码等)建立全面、完善、准确的服务对象档案,并根据生产类型(陆地种植、养殖、水产)信息需求类型(政策、市场、技术)等内容为服务对象进行初步分析和分类。

(四)强化宣传发动。3下旬。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科技下乡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深入乡村广泛宣传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扩大影响,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五)开展业务培训。4月上旬。进一步增强信息员为农服务意识,提高信息员开展农情信息服务的业务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信息动态集成采集及政策技术集成推广管理平台应用,以及信息采集、分类、分析、整理和等技术,切实提高农情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经培训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实行信息员持证上岗。

(六)全面组织实施。从4月份起。依托农业信息动态集成采集及政策技术集成推广管理平台,着力构建省、市、县、乡(镇)村(居、社区)五级互动的农情信息服务网络,使之与农情信息工作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机结合,充分拓宽信息源,确保农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采集、汇总、分析和报送。

(七)建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农情信息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每季度对岗位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考评,实行全员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信息员培训制度。加强信息员培训,实行信息员持证上岗,建立一支政治素质硬、责任意识强、业务技能精、服务水平高的信息员队伍。制定信息员培训计划,保证每名信息员每年参与培训不少于1次,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强化对农情信息工作的考评,奖励先进,督促后进,激发农情信息人员的积极性。县农情信息直通车工程领导小组年底对工作先进的单位和优秀专家、信息员给予惩办奖励。

四、工作措施

第6篇

笔者认为,在学生社区的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冲突。

(1)属地管理与属人管理的冲突。虽然学校与后勤管理部门有明确的管理范围和内容的约定,但也存在诸多因素,导致管理和服务上的冲突。

(2)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例如,学生公寓无证流动摊贩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而学校的自助管理往往收效甚微,对外来安全隐患的整改显得力不从心,必须求助于公权力的介入。

(3)学生诉求与管理服务的冲突。

①学生对后勤、保卫部门的要求和建议往往只能通过本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转达,在时效和效果上也因为环节太多而受到影响,导致了学生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不满情绪,这种情绪经常造成学生对学校管理服务的信任缺失,也有进一步引发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②在实际的管理中,学校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学生的一系列校内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置,在处置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违背学生主观意志的手段,例如代为保管或收缴违章电器、排查管制刀具等,往往因为执法权和震慑力的缺失,造成学生与学校管理的矛盾。

综上可见,无论从更好的协调关系、更有力打击校园违法犯罪等方面,上述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弊端通过社区警务室等形式的第三方公权力机构介入应能得到更好地解决和调和。

2社区警务建设的目标

(1)落实执法功能。弥补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执法权的缺失,能及时有效处置学生社区周边须公权力介入的事件,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组织学生公寓及周边联合执法行动。

(2)强化联防功能。将安全保卫组织、力量团结在社区警务室,并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治、联合防范的安全工作格局。

(3)自调自纠功能。将大部分学生纠纷化解在社区调解室,确保矛盾纠纷能及时调处。

(4)自查自治功能。组织社区安全保卫力量,开展社区巡防、安全检查,全面实现学生自我安全管理、自我隐患整改、自我安全防范。

(5)宣传教育功能。促使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有组织、有效果、更专业、常态化,建立学生社区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3社区警务室建设内容

结合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社区警务室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内容的建设。

3.1 全面深化综治群防网络队伍建设

3.1.1 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

(1)实现一个功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和引导各类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安全保卫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2)建立两支队伍:以楼层为单位通过辅导员推荐、班主任评定、二级学院审核、学校聘任等程序选拔组建一支明线信息员队伍。选拔一批有一定社会面、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组建一支暗线信息员队伍。

(3)配套几个制度:安全信息分类;安全信息报送程序;安全信息员奖励制度;学生安全信息员工作章程等。

3.1.2 调解员队伍建设

(1)人员组成:由社区民警及保卫处、心理健康中心、公寓辅导员、后勤服务公司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学生社区调解小组,并下发文件明确任务职责。并可邀请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担任调解主持人或冠名。

(2)调解原则:自愿、开放、合法、保密、快捷。

(3)调解要求:纠纷不出社区、调解必有成效。

调解记录员必须详细记录调解经过和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的协议,并制作成规范的调解记录,报送相关部门留存。

3.1.3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公寓辅导员、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安全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明确其为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份,并开展相关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组织其参加社区警务室牵头的各类安全管理活动。

3.1.4 学生自治队伍建设

(1)实现功能:在社区警务室和学校保卫处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公寓安全检查、秩序维护等基础管理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功能。

(2)基本架构及职责:楼长、层长队伍:在公寓辅导员的带领下负责对本楼、本层的寝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报告夜不归宿、留宿他人、使用违章电器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学生保卫部队伍:在学校保卫处和公寓辅导员的指导下,着统一制式服装,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破坏等为主题的定期或专项安全检查,切实夯实学校基础安全防范工作。

学生食堂纠察队伍:维护学生就餐秩序、及时纠正用装有贵重物品的包抢占位置的行为。

3.2 组建安全法制知识专业讲师团队

3.2.1 实现功能

充分实现学生公寓自我安全教育功能,牢固树立学生安全意识。

3.2.2 讲师团人员组成

(1)心理健康讲师组:由持证心理学专家组成,结合心理防范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消防安全讲师组:聘请消防大队等专业部门人员,针对公寓消防防范工作的特点,开展火场逃生、灭火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3)治安防范讲师组:以社区民警、高校保卫处长为主要人员组成,结合高校治安防范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对象,开展防范知识宣传。

(4)安全法制讲师组:邀请法学教师、律师,开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

(5)现身说法讲师组:专门组织曾经触犯过法律或被违法犯罪侵害过的典型代表现身说法,以身试教。

3.3 组织开展学生社区日常安全管理

社区警务室组织学校保卫处、公寓辅导员和学生自治组织开展以下安全管理工作。

(1)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寝室使用明火、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吸烟等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

(2)学生公寓周边整治:协调行政执法部门等机构开展学生公寓周边无证摊贩、治安监控死角等专项整治行动。

(3)处置突发事件演练:根据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需要,定期组织各处置关口部门、人员开展处置特定事件演练。

3.4 建立健全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台账

在社区警务室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以下工作台账。

(1)安全信息工作台账:及时记录学生安全信息员及其他人员上报的各类安全稳定信息的研判、处置、报送等相关信息。

(2)安全检查台账:对学生公寓各类安全检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情况进行记录。

(3)纠纷调解台账:详细记录纠纷调解的参加人员、调解经过及调解协议。

(4)安全管理人员台账:录入并及时更新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

3.5 实现公寓安全等级评估管理制度

3.5.1 建立寝室安全等级评估制度

(1)制作寝室安全等级状况平面图。

红色:曾发生过盗窃、打架等对学校安全稳定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或经常性发现各类安全隐患,此类寝室需要重点关注和管理。

黄色: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发现过安全隐患或有寝室成员违反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蓝色:未发生任何影响安全稳定事件或违纪违规的寝室。

寝室安全等级状况以季度为单位进行调整。

(2)开展寝室安全等级星级评估。

3星寝室:一学期未发生任何影响学校安全稳定和违纪违规事件。

2星寝室:未发生过任何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事件和1次以下的违纪违规事件。

1星寝室:除3星和2星寝室所述条件之外的均为1星寝室。

安全等级星级评估一学期开展一次,并在寝室门口予以标示,在挂牌后发生影响安全等级评估的事件后,可予以换牌或摘牌。

3.5.2 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公示制度

(1)学生干部信息上墙。以楼层为单位,公示学生干部相关信息,接受学生监督。

(2)寝室成员信息上墙。以楼层为单位,公示该楼层学生的照片等相关信息,保证辅导员、楼管员及学生干部能准确掌握相关学生信息,以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3.6 科学架构学生公寓综合治理体系

在队伍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硬件配备到位的前提下,力争在学生架构并逐步完善以下综治群防网络体系。

3.6.1 监督指导体系

(1)学校层面,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保卫处、学工部、后勤公司、各二级学院等综合治理关口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定期对学校综治工作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准确把握政策和重点敏感时期、事件的工作举措,并下达正确的指令。

(2)学生社区成立由社区民警、公寓辅导员为成员的社区综治工作小组,负责监督指导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制定可行地考核激励机制。

3.6.2 信息处置体系

(1)信息收集小组: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学生安全信息员、公寓辅导员等上报的各类安全信息(每周一次),并进行归类,遴选有价值的信息报送信息研判小组。

(2)信息研判小组:①信息研判小组由社区民警、保卫处、宣传部、学工部等人员组成。②由社区民警牵头每月组织一次信息研判工作会,并提出化解举措、明确责任部门。

(3)信息处置小组:信息处置小组由学校处置突发事件关口部门组成,负责善后事宜的处置及信息的上情下达。

3.6.3 事件处置体系

(1)人员构成:社区民警、保卫处、学工部、宣传部、医务室、后勤公司、学生自治队伍。

(2)学习培训:定期组织事件处置体系人员开展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演练。

(3)装备配备:给社区民警配备警棍、车辆等必备的装备,以提高处置体系的反应速度和对抗能力。

3.6.4 日常管理体系

第7篇

为了加快我区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业信息网络的延伸和服务工作,我们在构筑平台,健全网络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了三期农网信息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农网信息员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农业信息网络的使用方法、农村供求信息的查询方式和浙江农民信箱的操作使用,能够向外农产品供求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本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销量。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构筑平台,健全网络

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财务管理网络,实现与“杭州龙网”的上下对接,构通区、街道、村三级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全区共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点)41个,其中区级信息服务分中心1个,乡镇信息服务站3个,村级信息服务点29个,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8个。我们的信息网络遍及全区,全区每个镇村都有我们的信息员,且整个网络都向市电信分公司争取采用宽带接入,网络齐全,信息畅通,在全区各行业中处于领先。一个上联省市,下通镇村,并延伸到部分种养大户及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业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二、注重素质,建立队伍

农业信息化工作应该说网络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应用是目的,队伍是关键。为此,我们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文件要求,在各镇、村和农业龙头企业中选出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的信息员。目前全区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已达40多人,从事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工作,为及时提供全面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培训,学以致用

今年来,我们按照信息工作需要及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共举办了三期培训班。不仅培训了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的信息员队伍,还对局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农业信息化培训。

1、2005年6月16日—17日,我们在杭州市农机化学校举办了第一期农网信息员培训班。各街道农业信息服务站负责人,各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友超市等农业信息服务点的全体滨江农网信息员共40余人参加了培训。一是严格按照《农村信息员培训教材》的要求,进行了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电子邮件收发和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等基本技能培训,为每个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开通了农网专用电子信箱(***@),使参训人员掌握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二是“滨江农网”和“杭州龙网”的功能体系介绍,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滨江农网信息员的帐号管理和后台操作,使全区农网信息员能够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农产品供求信息和招商引资信息服务,利用农业信息网络来学习掌握农技知识和政策法规,利用专家咨询系统及时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学习全国供求信息“一站通”和全省公用模块的注册、登记和使用,全面实现实现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资源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为广大农户提供来自全国的农业信息服务;四是明确了滨江农业信息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和《滨江农网信息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农网信息员的岗位责任制,要求全体信息员坚持天天浏览农业信息网,积极为本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

2、2005年11月3日和4日,我们在区会展中心举办了农网信息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培训班。一是区信息中心张思红主任为大家讲授了“天堂硅谷”门户网站及政府办公平台的登入和使用;介绍了“数字滨江”建设规划与村(社区)信息工作。二是请市农网信息中心的蔡海航介绍了农民信箱的功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三是请萧山区农网信息分中心的楼艺飞为大家传授了农业信息的采写技巧及网站信息上传操作规范、各类农业信息的下载和服务应用以及经验做法。四是参观学习了萧山区宁围镇及下属的两个村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组织大家交流研讨今后农村信息工作的思路。

3、2005年11月23—24日,我们在白马湖渔村举办了全农民信箱系统管理员、信息员和示范户培训班,全区农民信箱系统管理员、信息员、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村干部共50多人参加了培训。我们采用授课与上网操作相结合,主要培训了农民信箱工程、上网操作技能、农业信息服务技能、简单故障排除等内容。培训人员兴致勃勃,认真听讲,仔细操作,特别对省“农民信箱工程”和杭州龙网新推出的“农业专家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有的还当场申请了部分农民信箱,通过培训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有效解决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领导重视,效果明显

在第一期农网信息员培训班上,区委常委、副区长xxx同志亲自作了动员。他说,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市政府为农民办实事之一,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政策,推广科技,供求信息,开展招商引资,架起农民致富的桥梁。因此,广大农网信息员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好好把握这次学习机会;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三要严格把关,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要通过培训,真正成为“三懂”、“三会”的农村信息员,利用农业信息网络把农户手中的农产品推销出去,把农民需要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用信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的参谋助手。他要求全体农网信息员珍惜这个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平时要多浏览农业网站,开阔视野;认真收集信息,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利用网络,掌握全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网上销售),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要相互多联系交流,信息互通,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第8篇

一、加强领导,健全森林防火机构

1、镇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长官中平同志为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分管林业的宣统委员谭爱国为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曾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村(社区)要相应成立以村(社区)主任为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由3—5人组成,具体负责森林火灾防范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3、镇村两级森林防火机构要加强值班,严格遵守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情况准确。

二、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

1、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明确森林防火的目标责任,村(社区)要把森林防火责任分解到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2、建立镇领导包责任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山头的责任制。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职责。

3、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县森林防火问责暂行办法》(办发[2013]2号),对预防不力,扑救不力等工作失职人员严肃追究责任。凡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过火的,扣发当年补助;退耕还林过火的,扣发当年50%的补助,所扣发的补助用于补贴镇森林防火工作经费。

三、加大力度,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1、不断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镇森林防火指挥部组建一支20人以上的专业扑火队伍,配备必要的扑火工具。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10人以上的应急扑火队。同时加强扑火队伍扑火技能及安全扑火常识培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落实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处于森林防火第一线,必须忠于职守,适时鸣锣巡山护林。村级森林防火信息员经费按每人每年500元包干的补助标准,由县林业局防火办造册发放。

四、积极组织火灾控制和扑救,减少火灾损失

1、不突破年度森林火灾控制指标。辖区内规划界定的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不得超过0.5‰,其余有林地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不得超过1‰;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2、辖区内发生森林火灾后,应立即组织扑救。明火延烧1小时未扑灭的,由村(社区)必须报告镇森林防火指挥部,镇主要领导或责任区领导应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扑救。明火延烧2小时未扑灭的,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县迅速组织队伍赶赴现场组织扑救。实现年度森林火灾12小时扑灭率达95%以上。

3、镇协助县森林公安机关加大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年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不低于90%。

第9篇

一是政策宣传队。组建了一支由97人组成的政策宣传队,采取座谈、咨询、入户宣传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医疗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救助和低保、人口计生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让广大居民了解党的政策,从而有效解决了居民因不了解政策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利用县城文化广场这个平台,与有关单位每月联合举办一次文艺晚会,让广大居民通过观看文艺演出,达到提高自身政策法律识水平的效果。

二是法律援助服务队。定期为居民讲法制课,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免费为困难居民提供法律援助,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活动和法制文艺演出,提高社区居民自律、自治和自护能力。

三是医疗服务队。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组建了三支56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免费进行体检,免费发放药品,提供医疗咨询,对行动不便的群众还采取上门看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流行疾病的预防,广泛宣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

四是社会公益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巡逻、消防、植树造林、抗灾救灾、大型社会活动、清扫垃圾、走访慰问老干部、伤残军人、残疾人员和弱势群体。同时,组织15名退休干部,统一着装,每天上下班时间,在各校门口和县城主干道交叉口值班,维护交通秩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