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9: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传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近日,一位西安的朋友与我聊起他七岁儿子的教育问题,称其每周末都要去上英语和小提琴辅导班。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文化传承,以及人生观等问题。
我的偶像,大作家林语堂先生在其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巨变之前)的《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及了这一话题。他在该著作结语部分将中国描述成古老并因此颇感自豪的国度。林先生指出,“老”这个字意味着经验丰富,见识广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最喜好的季节应是秋季。
他在书中写道:“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是我最爱好秋,因为她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全黄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乐天。从此‘人生有限’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出现一种色彩的交响曲,比一切都丰富,它的青表现生命与力,它的橘黄表现全玉的内容,紫表现消极与死亡。”这段话充分反映出林先生作为文化人所具有的较高境界。
在我看来,人类缔造全球文化和社会的脚步已日益加快,而中国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主要归功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现代中国人从祖辈处继承的文化(包括哲学和文学)遗产。
然而,中国若想真正在其中发挥作用,则必须维持并加强这一历史传承的纽带。
于是我向这位西安的朋友发问:要求孩子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他不感兴趣的英语课程有多大意义7这个年龄的孩童是不是更应该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方式诸如练习书法或古琴7如今,新加坡、香港等地西化的教育体系对当地孩童造成的影响已初见端倪,最终的后果很可能是培养出对任何文化都无深刻洞见的一代人。
但林先生却是从相反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世界观,认为中国只有继承过去才能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吾们是老大的民族”。他写道,“老年人的巨眼看尽了一切过去与一切现代生活的变迁,也有许多是浅薄的,也有许多对于吾们人生具有真理的意义。吾们对于进步略有些取冷笑的态度,吾们也有些懦弱,原来吾们是老苍苍的人民了。吾们不喜在球场上奔驰突骤以争逐一皮球,吾们却欢喜闲步柳堤之上与呜乌游鱼为伴。人生是多么不确定,吾们倘知道了甚么足以满足吾们,便紧紧把握住它,有如暴风雨的黑夜,慈母之紧紧抱住她的爱子。”
近年来,阜阳市相继举办了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周、阜南柳编艺术节、颍上管仲文化艺术节、太和书画艺术节、临泉首届全省民间杂技艺术节等节庆活动。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颍上花鼓灯、阜南柳编、临泉毛笔等民间工艺品走向奥运、走向世博;颍泉生态园、颍州西湖、颍上八里河、迪沟风景区等先后被评为4A级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颍州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之乡”、阜南县被命名为“中国柳编艺术之乡”、太和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临泉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杂技、马戏艺术之乡”等,地方节庆的不断开展,充分展示了阜阳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阜阳市着重培养和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阜南黄岗柳编、阜阳印刷产业园、阜南文教用品、阜阳工艺美术生产基地等将加快建设步伐;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建成一批展示阜阳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素质优良的文化艺术人才。阜阳大力发展十大文化产业包括:阜阳国际工艺美术文化生产基地、阜阳大剧院、阜阳报业大厦、阜南柳编文化产业园、界首彩陶文化园、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阜阳印刷文化产业园、阜阳西湖动漫文化园、阜阳欧阳修街、中国管园。
由阜阳市委宣传部投资拍摄的电影《农民工》,被列为国家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影片,在长春电影节荣获首届农村题材影片“金麦穗奖”及“最受观众喜爱的故事片奖”,长篇小说《农民工》已出版发行。“王家坝精神”不仅是阜阳的精神支柱,更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特别是总理在视察后,把“王家坝精神”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意义深远重大,为阜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之源。
为了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岗柳编、阜阳剪纸、界首彩陶、太和书画、临泉杂技等特色文化,深度挖掘和推介,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形成规模。传承和创新阜阳地域文化,做好“中国书法名城”申报及“国字号”文化品牌建设。
仡佬族是贵州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古夜郎国时期就有的民族,史书上有“蛮夷仡佬,开荒辟草”之说。当前,石阡县尧上仡佬族传统文化缺失严重,不管是在语言节日还是在服饰建筑上,都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我们亟需保护当前所剩无几的文化,更要挖掘更完整的仡佬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
石阡;仡佬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武陵腹地,北接乌江明珠思南,南邻历史名城镇远,流经石阡县的龙川河将元江水系和乌江水系连接起来。全县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其中仡佬族为主,是全国仡佬族三大聚居地之一。石阡县独特的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会馆文化交融相汇,形成了其独特传统的石阡文化。
1石阡县仡佬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1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缺失
据调查,仡佬族传统文化甚多,但现在广为流传的已为数不多了,传统文化正濒临危机,其中我们从语言、服饰、建筑、节日、树崇拜、茶灯文化以及“六和”文化等进行收集:语言和服饰上,通过走访尧上村,发现整个尧上村没有一位会讲仡佬族语言的村民,也几乎没有看见村民穿戴有仡佬族民族特色的服饰,都是穿戴汉族服饰。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次服装也是一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们都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不管是服饰的颜色、材质还是头饰、项饰都隐含着他们的各种传统文化。建筑,最具特色的葫芦鹰,葫芦鹰正是当地人崇拜的图腾,传说是它衔来灵芝拯救了仡佬族先民。另外他们的坟墓叫做花坟,在墓碑上有八仙加一个抱鸟神的雕刻,这是汉文化与仡佬文化的结合。当地仡佬族的传统建筑文化能够传流下来的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吸纳了周围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目前尧上仡佬族的节日较为浓重的是“敬雀节”,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仡佬敬雀节也叫敬鹰节,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现仅幸存于贵州省坪山乡佛顶山下的尧上仡佬民族村寨。还有“吃新节”是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但是对于他们传统节日的内涵,也是很少人能够具体叙述出来。树崇拜,据了解,以前仡佬小孩会拜树为干爹,目的是庇佑仡佬族小孩。他们还有一句俗语叫“堆金不如积谷,积谷不如种树”。另外他们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第二步是敬树。这都是说明了他们对树的崇拜,可是现今也没有听到和了解到具体的对“树崇拜”的村民。仡佬族茶灯文化,石阡仡佬族茶灯戏的音乐旋律、人物形象等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我国南方的一些戏剧有较明显的差异,具有艺术上的独特性,可以说石阡县仡佬族的茶灯是小舞台大社会。相信在茶灯表演中的民间故事肯定有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存在,而目前也很少人能看到他们的茶灯表演了。“六合”文化,“六合”包括团结、善处、忍让、宽容、礼敬和诚合。“六合文化”是仡佬族人最先提出的一种生态理念,与当今贵州发展生态省一脉相承。最突出的“六和三角宴”原本是尧上村民过年吃团圆饭的宴席,而据他们所说“六和宴”的由来还是比较牵强。而“六合”文化的提出大多是一种发展当地旅游的中心点所在,是一种为迎合时代打造的东西,而缺乏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2传统文化传承出现问题的原因
调查发现,石阡县仡佬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存在重要的联系:从地理上来说,石阡县位于苗、侗、布依、水等少数民族的中心地位,其东面又与汉文化相接。同时石阡县水路发达,流经石阡县的龙川河将元江水系和乌江水系连接起来,三条水路汇合,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使得多种文化互相融合,这种受多种文化影响的位置,使得多元文化在石阡县发生碰撞。石阡县历史悠久,它是贵州最早建府的五府之一。石阡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近600年的府治历史。石阡县因有利的水系连接功能,大量的商人给石阡带来了经济的推动和会馆文化。以江西商人为例,他们在明万历年间修建了当时的江西会馆,即今天的“万寿宫”。还有仡佬族人们对自身传统文化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在邓氏宗祠内有一副古对联,对联上很有可能是仡佬文字,可迄今也没有学者或专家去仔细研究,而对联也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去保护,破损较为严重。他们对本民族的情况大都不了解,大多都是牵强的解释和单纯的听说。
2关于石阡县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仡佬族全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太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消亡,仡佬族文化需要挖掘、整理、传承,但研究机构和人员极少,文化传承困难。石阡县的民宗局、文管所等部门正在逐步发掘整理本仡佬族文化,以满足地方文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生态文明建设,其中要以民众为主体,强调全民参与。当地推动了仡佬族学习本民族语言、仡佬歌的打造与传唱、与石阡县各院校合作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了“六和家庭”、“六和村寨”“六和夫妻”等一系列的评选活动,另外还修建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此来整理、收集、展示和传播各类仡佬族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尧上仡佬族村寨的各类建筑,我们应该进行修旧如旧的措施;附近仡佬村寨的生态环境加以保护。把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文化重建及维护起来,把整个尧上村寨修建成为一座原生态博物馆。同时这个博物馆必须注入文化内涵,以民族文化作为支撑,仡佬族民族文化是核心,其余文化是附属。我们必须大力宣传重拾仡佬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学术界以及更多人关注其文化;再是更多人关注的同时,建立仡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让仡佬人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仡佬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在此过程中要对于个别独特的、有重要影响的、有传承意义的,以及濒临灭亡的文化,进行重点抢救和优先保护。
3结论
仡佬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原因及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流变十分明显。任何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需要,其变异在所难免。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代表着民族的传承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已挖掘民族文化内在生长的生命源为途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仡佬族传统文化。
作者:田园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
2、文化传承,需要的是言传身教,脚踏实地,需要活鲜的思想和生命。
3、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从社会历史到家庭传统,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在渐渐被现代的东西取代,学会传承,使这些东西不致消失,是整个社会和每个家庭的责任。
4、培育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全社会的文化价值共识,这是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农年历 再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传统农年历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中国古代人就是根据这中历法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
然而在没有历法的时候,古代中国人是怎么样计算时间的呢。首先,中国古代人是通过什么来区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呢。那就是太阳,人们通过日照影子的长短来判定季节。夏季日照的影子最短,冬季日照的影子最长,春秋季各自相等。在将一年划分为四季之后,人们再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及地面气候演变顺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分别是24节气。区分四季和节气的都属于农历中的阳历,阴历则用来划分月份中的日子。每月15就是月中的时候月亮正圆,上半月则为上弦月,下半月则为下弦月,以此区分日子。因此在农历的计算上,古代中国人既利用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又在其中纳入了农作物生长周期,同时还加入了对自然物象的感官。从古至今,中国人就一直依据这种历法进行农业耕种、节日庆祝、生活养生。这里面浓缩了中国人生活的智慧。
2传承农年历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农年历准确的预告了一年之中的气温变化,日照的长短。作为农业的参考,也预告植物的生活状态,包括了人的养生方法等。直到现在,每到季节更替的时候老人们还是会按照农年历上的叮嘱去注意几个节气,反映出来的某些自然现象对身体的威胁较大,某些节气该吃什么,也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
然而,在工商业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人类发明了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伟大产品,以不择手段的降低成本为首要,以效率作为第一的生活形态,让我们每个人都自以为是。这些看似与文化毫不相关的东西恰好是因为我们对文化传统的忽视而引起的。在宇宙中我们有必要去遵循它的发展规律与变化。而中国传统传承下来的文化正是聪明的古代中国人通过几千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只有将我们自己的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我们的民族才会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3设计学习和借鉴
平面设计作为信息传达的方式,承载着对文化和观念的表现。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平面设计也走到了不可避免的雷同化、边缘化,单一性和浓厚的商业色彩让平面设计作品逐渐缺乏灵魂。
与我国比邻的日本已经在平面设计与民族文化传承中寻找到了平衡的方式,成就今天在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中的独树一帜。以田中一光、杉浦康平等设计师为代表的平面设计典范。杉浦康平在东方文化中着重探索了东方图像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他严谨的科学性与东方哲学思维的设计理念影响了几代日本设计师。并在东方的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的连锁反应。之后的60年代的田中一光就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设计发展者之一。他所设计的海报也成为日本平面设计与文化传承融合的代表之一。在日本设计平面设计舞台上独树一帜,原研哉、佐藤可士和等设计师仍然继承了文化设计的传统。
从20世纪90年代年代开始,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使中外文化经济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的设计师门也开始探索如何在现代平面设计文化中将传统中国文化融入进去。出现了以陈绍华、韩家英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师,他们在东西文化交融的路上做出了典范。
4农年历再设计的思考
现有的农年历都是以册子的形式出现,上面绘有传统民俗和一些趣味习惯的元素,如:京剧、年华、剪纸、风筝、纹案以及表现最多的中国国画和书法艺术。但是这些传统文化运用的方式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他们被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拼贴平铺或者复制在农年历上。只是为了增加农年历的趣味性,却没有达到传播的作用。而这样的农年历也就没有设计一说了。
于是需要对农年历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做了深入研究,探索农年历的产生的根本在哪里。希望能够从根处入手将农年历进行再设计。研究发现与农年历所记载的就是雨中万物的生长周期和规律,这些规律都与太阳有关。万物生长靠的都是太阳,人类的兴旺与发展也靠的是太阳,其中蕴含者宇宙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而我们与太阳最直观的联系就是影子,任何东西都有影子,古代人也是通过日照与影子的关系来确定季节,确定日子。因此将自己的主要方向放在影子上,将影子与农年历结合,分别设计出影子与四季的关系,四季与月份的关系,月份与节气的关系。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笔者对农年历的新认识,将这种新的认识进行设计就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杭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 任祥.传家:春、夏、秋、冬[M].新星出版社,2012.
丁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优秀办学成果,他说:“190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了我国首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学校创办百余年来,弦歌不辍,代有发展,文化积淀丰赡,教学成果斐然,优秀人才辈出。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一代名师王国维、陈师曾,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革命志士刘瑞龙,党政领导干部顾秀莲,知名专家学者袁翰青、严志达,还有以李吉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家和教学能手,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毕业生中,有80人成长为特级教师,占南通籍特级教师近一半的比例。”
谈到对文化遗存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丁校长说:“我们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保留了建校之初的建筑群,是我国师范学校中原有风貌唯一保存完好的物质文化遗存, 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学校把名人学者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希望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化遗存的魅力。在社会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把曾经的文化摒弃,而是要学习和传承下去。”我听了连连点头。
丁校长还带我参观了学校。我来到名人学者的读书处,走进古老的藏书楼,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味道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我看到了丁校长所介绍的书香文化的实况,更加感受到了文化遗存的重要性。
这次采访,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更要把这些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可以整理和收集文化遗存的情况,将其形成文字和影像材料,汇总起来,收藏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在社区举办展览,号召大家关注文化遗存。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号召大家保护那些名人学者读书的地方,组织大家去参观学习;还可以把学者们的学习故事编进教材,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一、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间文化世代相传,不断发展。民间文化是祖国文化桂冠上的明珠,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目前,民间文化师承断代严重,民间文化处于失传的边缘。文化部负责人在谈到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目前的生态环境时,指出了令人担忧的现状: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缺乏民族自觉,全民的保护意识不强;二是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正在遭到破坏;三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甚至已经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四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记忆面临灭绝。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发现,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极需关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我感到,眼下的中国,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在灭亡。”湖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倡导者张劲松说:“我是眼睁睁看着许多民间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自然消亡。一个老艺人的故去之日,或许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失传之时。”
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特殊作用
民间文化传承人在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和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启动仪式上介绍说,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他们有的是民歌手,有的是故事能手,有的是民间画师,有的是民间乐手,有的是民间舞者,但他们大都年事已高,技艺近乎失传,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突出,保护并传承其杰出技艺迫在眉睫。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的情况下,能否将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技艺留住,关系到民间文化的存亡。
三、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的必要性
调查寻找民间文化传承人,并为其建档,对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必要性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需要。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基于民间文化濒危的现状,为抢救保护民间文化,2003年国家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用17年的时间,到202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工程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全面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基本面貌的档案数据库;二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民间艺人传承保护机制。为民间文化传承人建档,正是为了完成上述两项任务而采取的新举措,是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重要内容。
2.存活民间文化的关键所在。民间文化的存活和传承,一是靠传承人一代一代向下传承。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缺失的现象很严峻。二是靠民间传承人档案向下传承。如古代的《武功秘笈》就属于传承人档案。对于没有新的传承人,老的传承人即将离世的民间文化,其传承只有靠传承人档案向下传承。否则,该项民间文化就会因无传承人而灭绝。因此,建立民间文化传承人档案,使民间文化长久传承下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关键所在,是一项紧迫而且意义重大的工作。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8年,我和我的同仁们决定策划这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丛书,记录与传播那些曾经只在师门内口耳相传的经验与智慧;在纸媒上呈现那些生动的创作过程,让大师们毫无保留地公开那些“独门绝技”。
经过6年的努力,2013年底,煌煌50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丛书终于全部出版,阵容整齐地出现在书店以及各种书展上。笔者自2005年进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工作,其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这套丛书上面。从选题的策划、丛书的编辑,再到后期的制版、印刷,笔者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感触颇多。
组建学术团队,获取学术支持
为了在40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遴选出50位大师,确定丛书的体例以全面而细致地展现大师的技艺,我们组建了丛书编委会。编委会除了出版社的策划、编辑人员,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编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召开学术研讨,落实大师名单、明确编写体例与要求、商定出版规划。
我们邀请著名的艺术学领军人物张道一教授担任丛书总主编,对丛书的学术性、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等方面总体把控,他还为丛书欣然撰写了总序;我们邀请了濮安国教授、李立新教授担任丛书副总编,负责落实安排丛书的组织撰写工作以及专业总把关。丛书编委会中的专家、学者还包括唐克美、范文典、郑礼阔、刘文、朱玉成、李绵璐、廖军、吕美立等,他们长期从事专业教学或创作实践,是我国工艺美术产学研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为丛书的编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
编委会召开多次图书选题论证会议,遴选出5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这50位大师遍及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涉及的工艺品类有30余种。其中陶瓷、石雕、玉雕、木雕、牙雕几大品类下根据地域、技艺等特点再进行细分。有些品类,如惠山泥人、刺绣、挑花与丝绫堆绣、缂丝、蓝印花布、剪纸、景泰蓝、微雕、漆线雕、金银镶嵌、雕漆、年画、内画鼻烟壶、唐卡等,基本遴选了该品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大师。
我们还邀请常莎娜、朱培初、龚良等组成丛书的编审委员会,这些学者有的参与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编撰,审核的此类图书获得过众多国家级奖项。此外,我们还依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工艺美术方面的教育、科研、学术权威机构,组成强大的联合编辑单位。
挖掘大师技艺,彰显丛书特色
将50位大师的人生、技艺绝活、经典作品展示给读者,是图书内容出版的重点。但如果仅仅以图录的形式展现作品,那将与市场上诸多“大师作品集”的出版物没有什么差别。通过调查市场同类书的出版情况,我们制定了丛书的出版方针:通过对大师本人、亲人、徒弟、友人的采访,了解大师的工作场景、工作用具、个人喜好等工作生活背景,挖掘大师的设计理念、传统技艺、本人绝活、工艺口诀,以图文并茂、图文互动的方式,力争使丛书具有史实纪录的史料性、文献性、专业性和理论性等多重价值,揭示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真谛。
经过与编委会专家们的多次商讨,最后确定丛书的编写体例:总序(丛书总主编张道一撰写),本卷前言(分卷主编撰),第一章 大师生平(个人小传),第二章 大师作品和技艺,第三章 大师著述、言论语录,第四章 评述摘要(以前对大师艺术的评述介绍),第五章 大师年表,后记。
其中第二章“大师作品和技艺”是每卷图书的重点,也是笔者作为责编在每一卷图书的审稿意见中提出修改要求最多的部分。从每卷涉及的工艺品种的专业性角度出发,要求作者用工艺美术技艺的专业术语、专业眼光、专业要求来分析大师技艺、大师作品。着重把大师传承与创新的绝活、技艺挖掘出来。
在编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要求作者深度挖掘大师的技艺绝活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三:①有的大师过世较早,且大师的后人并不从事工艺美术,缺乏资料搜集、保管意识,图片、文字资料散失严重。②部分年事较高的大师,他们精于制作,却不善于口头表达。③书稿撰写者非该领域从业者,缺乏实践经验,文字表达终隔一层。
为了让第二章的内容不失专业深度,笔者与编委会的专家、学者议定出一个统一的编写标准,要求书稿撰写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修改:①简单介绍每卷涉及的工艺品种的技艺发展历史,适当交代大师在我国该工艺品种历史发展中的地位。②以图文对应的形式,介绍大师的工具材料。重点介绍大师在工具材料革新研究方面的贡献。③在挖掘大师技艺上,可以通过采访大师本人、弟子、亲属等,由大师本人或者弟子演示具有代表性的技艺制作流程,并以此为契入点,记录基本流程、步骤,从而挖掘大师技艺绝活。如遇工艺口诀、专业术语(方言行话)的,则结合实例阐释。④给读者提供专业性的作品欣赏。针对代表性作品提供欣赏文字,文字需要紧贴技艺,从本质上让读者看懂大师的经典作品。
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与修改,丛书基本实现了我们的预期。该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呈现大师的创作技艺,与目前图书市场上图录式的作品集有很大区别,获得了行业内专家、大师本人的普遍认可。
遴选写作队伍,突出专业优势
丛书的质量取决于写作者的功力,50册丛书,最终由遴选出的40多位优秀作者(少数作者同时撰写两册)完成。为了寻找合适而优秀的丛书写作者,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物色:
1.某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多年从事此领域的教学、科研,对该领域有着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自然也是丛书最为合适的写作者。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紫砂壶)卷,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研究所所长高英姿教授撰写。高英姿出生于紫砂创作世家,她的父亲高海庚、母亲周桂珍均为顾景舟大师的得意弟子。高英姿自小受顾景舟大师呵护和教导,在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攻读研究生期间随顾景舟大师学习陶瓷鉴定,并参与编写《宜兴紫砂珍赏》一书,深受顾老教诲。高英姿从事紫砂艺术研究工作几十年,目前可谓国内研究紫砂的顶尖学者,她所著的《紫砂名陶典籍》是紫砂领域的权威著作。所以,对于顾景舟大师的了解以及阐释,无人能出其右,高英姿是顾景舟卷的最佳写作人选。
2.某位大师的专注研究者。大师精湛的技艺总会引来众人的目光,其中不乏研究者,他们对大师的研究更加具体,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玉雕)卷,由鲁迅美术学院的苏欣老师撰写,她在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京都玉作》期间,曾经长期呆在李博生大师旁边悉心请教,深入洞察,对李博生大师可谓了解得细致入微。苏欣撰写李博生卷的过程顺利而快速。
3.大师身边的人。大师的亲人、弟子以及工作人员,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与大师朝夕相伴,其他人很难如此近地观察与了解大师的创作观念与过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益坤》(漆艺)卷,由郑益坤大师之子郑鑫撰写,郑鑫子承父业,继续从事着漆艺的创作与研究,出色的专业水平让他又担任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父子的关系以及专业的素养让郑鑫成为郑益坤卷的不二人选。
4.大师家乡的学者。工艺美术的滋长与传承,与当地的原料、传统习俗等紧密相连。所以,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大师家乡的学者对大师本人以及此类工艺美术,自然比外地学者更为熟悉。邀请大师家乡的学者也是我们遴选作者的方案之一。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和顾永骏都是扬州人,我们就邀请了身为扬州人的费文明博士来撰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剪纸)卷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玉雕)卷。费文明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史是他的研究领域之一。缘于对家乡的热爱,他的文字也就更多了一分感彩。
我们还邀请了国内的一流专家、学者担任丛书的分卷主编,由他们对各卷的内容进行学术性把关。同时,他们也是各卷写作者的顾问,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会向分卷主编咨询各种专业性的问题。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涵生》(木雕)卷邀请本套丛书的副总主编濮安国教授担任该卷的分卷主编。濮教授为我国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的顶尖学者,多年从事明式家具的收藏与鉴定以及红木雕刻的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学术影响的专著如《中国红木家具》《明清家具鉴赏》《明清苏式家具》等,也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工作。参与本套丛书的选题策划、大师人选确定、体例论证等具体工作,深谙丛书的编写要求,由他推荐的木雕研究者单存德完成陆涵生卷的撰写,两位的密切合作,无疑确保了书稿的专业性。
执著精品图书,专注文化价值
策划《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选题之初,我们就想在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把这个选题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在选题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没有采取树一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名目,然后由作者出钱、包销的常见形式,相反,我们还给作者付稿费。大师们都无比惊讶,因为上门来找他们出书的都要让他们付一笔可观的费用,这使得我们的组稿颇为顺利;另一方面,丛书编委会确定了50位大师的名单,这个名单基本不作变动。期间有名单外的大师想加入进来,而且他们愿意付一定的费用,都被我们婉拒。
为了打造这套精品图书,我们邀请了著名装帧设计家、“世界最美的书”获得者朱赢椿先生为丛书做整体装帧设计。该套图书有别于市场上“大师作品集”的精装类书籍,采用了软精装的装帧形式,方便读者捧读,拉近了读者和大师的距离。整体设计兼顾50位大师、30余工艺品种特色,通过温暖的色调、有节奏的线面分割构成,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