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机网络教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2: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算机网络教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计算机网络教程

第1篇

在每节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教学课堂上,必须将教材内容以学生能很好的使用为目的,提升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技巧为目标,全班学生为主要载体,专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不间断的教学指导,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教学这门学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动性。教材中出现的题型,专业老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这些题目中进行自主选择,将学生选择好的题目列入到课堂教材环节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教学课堂里进行互动,让学生在互动环节中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团体合作的精神,使得学生逐渐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妥善处理问题的素质、初步的语言功底。

二、加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单位相合作的新模式

新课改在教育部的逐渐推行下,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培养适用于社会技术性人才,从而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始推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单位相互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上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网络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许多学校进行了课堂上的新模式教学,即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教学的课堂质量和实践效果,必须对专业老师团队进行师资团队和实验室教学、实践场地为出发点的实践性教学培训,提高每个专业老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可以大范围聘请单位内部的专业化人才或者全面性人才到课堂中为学生进行教学,每年定期增加这样的实践性老师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开始构建一种计算机网络教程教学实践课堂上的老师一大半是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老师进行授课的体系。学校为了能更好的培养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人才的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与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单位进行了相应的合作,让这些计算力网络教学中的人才在企业中学会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让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一定的培养,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许多学校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目标。与单位相互合作的新模式教学,根本在于专业课堂上要有一个能给学生带来与单位合作的老师团队。学校要真正的与单位进行合作,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与单位合作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本在于学校是否和单位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实训室或者实训基地,这是与企业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坚持与单位进行合作,从而实现学校内部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相互结合的双向建设化道路,其次在于提高老师团队的专业技能,让这些老师适应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指导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单位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对新模式课堂教学下的研究和讨论

第2篇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类比;虚拟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79-02

一、引言

我院主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各专业都安排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知识难,实践知识又受网络硬件设备的制约,应用性也很强,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而对于电子信息类等非计算机专业来说,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设置往往偏少。如何在偏少的教学学时内,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是我们课题组老师一直以来研究的一项难题。

我院所设置的五个电子信息类专业偏向于硬件方向,但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新慢,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黑板,加上网络硬件几乎没有投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为了转变过时的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学校“突出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坚持培养务实创新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教学改革及实践

本课程的常规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为线索组织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从物理层开始,依次讲到应用层。以信号为载体,数据为表现形式,去传递网络信息,以期待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网络基础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不理想。结合网络发展和应用实际,为了激发学生认识网络、研究网络的兴趣,做了以下改革。

(一)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本院各专业中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形式,因此在选用教材上遵循优秀、权威的原则。外文版教材采用Andrew S. Tanenbaum编写的《Computer Networks》,该教材是按OSI七层参考模型来介绍,内容详尽充实,英文描写简单易懂,方便阅读。中文版教材采用谢希仁编写的《计算机网络》,是国内大多数高校都选用的优秀教材之一。

(二)结合考研大纲,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

作为专业基础课的《计算机网络》是针对自动化专业而设立的,采用英文版教材,理论课学时数只有40。由于英文原版教材不能完全符合该专业计算机网络偏向应用的特点,在教学大纲修订中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同时把教材内容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表示精读、必读、粗读和略读。划分等级后,学生能够根据教学重点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既有利于掌握课程大纲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翻译的能力,达到选用外文教材的目的。

作为专业任选课的《计算机网络》是针对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设立的,采用中文版教材,理论课学时只有24。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重新组织,以期达到使学生能够“懂、建、管、用”网络的目的。既理解网络基本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又掌握一定组建小型网络的工程技术,还可以学会管理、配置甚至维护网络,从而在学会网络基本应用的基础上,为更深一步的网络应用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学生几乎每天都处在计算机网络的包围中,选课、查成绩、购物、检索科技文献等,一边感受着网络技术的变革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一边抱着对计算机网络的浓厚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改革如下:

1.采用多媒体+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重新制作教学课件,力图体现内容的主线和突出重点;每章突出讲解三个重点知识,将这些知识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英文句子表达出来,并且对关键术语进行中文标注和解释。充分利用flash等电脑动画效果,对难以理解的章节内容用生动的动画来演示,从而可以激活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避免课件全文本造成视觉疲劳,引发注意力分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可以让教学过程有节奏感,避免了单调和枯燥。

2.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入为主,类比讲解为辅,加强师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章合适的单元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比如:把教材3.2节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和3.3节Elementary Data Link Protocols这两节结合起来,设计三个问题启发学生逐步深入理解:

①How to estimate whether the message is right or wrong?(怎样判断信息出错?)

②How many kinds of states are there in the wrong messages?(出错信息有几种可能状态?)

③How to deal with those wrong messages?(信息出错后怎样处理?)

通过第一个问题来启发引出“纠错检错编码”内容;通过第二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引出“数据帧”可能出错和丢失,需要进行确认,而“确认帧”也可能出错和丢失;继而引出第三个问题,即出错后如何处理,从而引出以下内容:引出数据帧和确认帧要至少用一位进行编号,超时要重传等。最后以“停止等待协议”为例,把以上三个问题讲述清楚,讲述透彻。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可以启发学生跟着教师同步思考,师生互动性好,课堂气氛活跃。

网络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网络原理又比较抽象,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抽象的网络原理与生活中的实物或现象进行比较,比如讲解网络层间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时,可以借助飞机出行的实例进行类比;讲解网络层和传输层功能不同的时候,可以借助邮局收发邮件和家庭收发邮件进行类比,不仅生动直观,再逐步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相关技术细节也就水到渠成。

三、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

我院计算机网络实验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都比较落后,改进如下:

(一)修改实验大纲,调整实验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的一环,它主要用于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老的大纲内容陈旧,新的大纲修正如下:保留一个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个综合性实验,增加一个仿真设计实验。

(二)引入sniffer嗅探工具

验证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初步感性认识;综合性实验引入sniffer嗅探工具进行抓包,让学生从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逐层分析各层网络协议,切身体会计算机网络协议。

(三)引入packet tracer仿真工具

由于本院网络硬件缺乏,仿真设计实验引入packer tracer仿真工具进行组网设计,既可以加深理解有关的网络原理与技术,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消除实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既节约硬件资源和资金,又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总之,实验内容上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实验方法上引进虚拟网络实验室,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参与互动,由被动变主动,培养更好的网络动手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掌握网络的基础理论。

四、教学模式改革

本课程不仅改革了理论教学内容,而且也改革了实践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的同时,还充分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一方面在我校的BB教学平台上上传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授课课件,以方便学生查询;另一方面上传优秀主讲老师的授课视频、方便上课没有听懂的学生进行“补课”。任课教师和学生还充分利用QQ群进行教学沟通,不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之,本课程已建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三个环节既相辅相成,又互相交融,在这样时空的平台下,使教与学进入互动沟通的最佳状态。不仅使教师实现了教懂、教准,教活,学生达到了乐学、善学、活学,而且增强了学生日常使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多元、多环节的教学模式。

五、结束语

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以问题导入、类比讲解、师生互动为主要方法,引入虚拟网络实验室,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再配合网络教学和工程应用,各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了“懂、建、管、用”的教学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自力.基于问题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刘松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J].科教导刊,2013,(11):99-100.

[3]陈建.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网络仿真工具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16):158.

[4]张敬伟,杨青,等.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经验[J].计算机教育,2012,(09).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教学改革;信息系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692-02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n The Network

ZHU Hui

(Panzhi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anzhihua 61700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dn't take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system as main content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of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n network,some important issues we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mputer course, and i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actively use the network teaching mode. And further viewpoints pointed out the principles of network teaching, and some designing problems.The problem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ere made necessary analysis.

Key words: computer courses; the 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on system; education

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知识和信息的革命,它使得教育领域的思想、教学的方法、手段、以及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现在流行的网络教育,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为介质,在多媒体课程为核心的资源条件下展开教学活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与课堂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从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较高的素质也为网络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受体环境,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失为教改与信息化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

本文并不是网络授课系统的设计,而是立足于一个整体的高度,从教育方面来讨论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的问题。

1 网络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传统模式的缺陷。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遵循的是预习、上课、复习和作业的这么一套模式。在中小学时期,这套模式比较适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可是到了大学,它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根据笔者的经验,现在很多大学上课的学生人数往往非常的多(一些大点的课堂,多达200多人的也并非少见),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记笔记,缺乏讨论交流和乐趣。而且由于课堂整体人数过多、空间过大使得讲课往往只于前排的同学有些互动。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很好的拉近空间、情感等的距离,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计算机课程本身的要求。大学计算机课程有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等,当然这主要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于非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是选学其中的若干门。不过笼统地讲,这些课程普遍还是偏难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它的基础需要复杂的数学知识,它的应用又涉及到太多的方面,总体上从质量、数量上看都是一些比较重的学科。网络教学可以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的形象化,还有利于对知识的重复性学习(很容易录制下来),这都大大有利于大学生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

3)学校的限制。虽然现在学校都在大力的提高软、硬件水平,国家也积极地投入资金加强教育。但是需要看到,对于某些大学来说,还是处于缺乏教室资源、缺乏更多优秀教师的不利局面。把课程设置到网络上,可以轻松的请一些远聘的优秀师资力量辅助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应用网络课件、软件,弥补一些设备上的不足。

2 相关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当然,并不是采用网络教学的效果就一定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课程相关系统的开发能不能保证合理、科学、有趣,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同时方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一般说来,认为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能够保证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界面友好、易于扩充和维护等特点。

1)所谓的先进性,是指能否应用比较先进的高速网络,能够应用计算机中较为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应该保证系统开发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都能基本满足需要。

2)开放性是指系统应该应用一些完整、良好的架构,具有通用性,比如能够融入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从而保证其兼容与维护。

3)经济性是指系统不能一味求先进、昂贵,还是应该在质量、价格上取得较好的平衡,能够达到较好的投入产出比。

4)而界面友好是指人机交互环境应该具有人性化、合理的优点,使用者使用起来方便、顺手,符合习惯,利于系统的推广。

5)系统应该保证尽量少出现应用上的问题,出现问题时也应该容易得到解决,而且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的得到硬件、软件上的升级。

3 计算机网络授课设计

3.1 应体现的特色

网络教学应该从多方面保证它具有良好效果,从教师方面来讲应该从如下的一些方面入手:1)首先应该强调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由于依托于计算机技术,那么多媒体网资源就成了更好的辅助。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较好的多媒体软件,保证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优良特性,而且应该具有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优势。2)其次,要有良好的教育模式。应注意网上教学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等多种层次上进行,从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的差异。这种选择上自由度的增大,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选择。3)最后,应该保证多向的互动性。这里应该有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老师的交互。通过这些互动,能够协同学习,共同探索,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也能加强其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教与学的双鞭效果。

3.2 具体的设计

1)根据学习的情境和任务,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不应该仅仅是简单信息的传输,更应该是超媒体下各种开放式的相关资源,具体应该包括多媒体素材、教学课件等,甚至是学生的一些作业、作品、总结等等。

2)应用有利的网络工具,比如电子邮件、BBS、论坛等等,也可以采取有趣的方式比如角色扮演、资料共享等。

3)创建学习互助的环境,保证学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还可以为这个小组制定独特的目标、兴趣。

4)应用一些主题教学的模式,比如探究式、情景式教学。可以把学生通过网络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促使他们寻找对策。也可由教师暗示性地引导学生提出主题,还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主题。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应该注意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力提高。教师应该积极的提高自己的理论、应用水平,不论是教育的方法,还是对网络工具的应用都应该更上一层楼。当然,这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学习,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应该经常给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更高质量的网络教学任务。

2) 网络环境教学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与提高到过程。这里既需要教师自己的思考与努力,也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理解。应该积极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建议,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使得网络课程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

3) 要正确采用教学方法以保证所有学生在网络教学中有所收获。由于网络教学的良好环境,可以使得学生学习时候存在共性的同时,也能灵活的展现个性,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特点等因材施教,切实保证每位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效果。实际上,这也是网路授课的另一个优势所在,能不能够充分用好这个特色也是网络授课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黄铜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适应性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2005,5(1).

[2] 李海北.谈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2(1).

第4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水平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院校已得到逐步发展和应用。网络教学以网络教学系统为教学平台,发挥群体优势,运用网络交互模式教学既可以为学生的个性丰富及时更新现有的学习资源,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发展创设适宜的环境,还可以为学生的协同式学习创造良好的空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各大专院校本科乃至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比较大的问题,比如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教学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针对此问题,本文探讨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效率。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最近在我国逐渐盛行。网络教学相对以往传统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多优越性,更能适应时展,满足社会的需求。网络教学的特点归纳有三个方面:

(一)自由式、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宰教学,教师掌控教学进度和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而且由于上课教室的限定,上课学生的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网络教学方式十分灵活,以学生为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授课或自学或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等学习模式,设定学习内容,甚至通过教学系统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界面,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动式、信息化教学

利用网络教学,教师的备课也因网络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库而变得容易、方便,图文并茂,生机勃勃。学生也能够自由直观地学习。

(三)交互式、人性化教学

通过网络更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并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的可行性

网络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必须建立在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之上,为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对教学硬件和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归纳大致可从三方面分析:

(一)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网络教学系统的重要的使用者,并可能直接参与某课程网络教习分系统的制作,对于该课程网络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视频,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搜索功能并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交流,有一定的网页制作水平。

(二)对学校或教育机构的要求:教育机构或学校是进行网络教学的组织者,也是网络教学执行的最主要的支撑者,他首先应该建立网络教学系统的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网络结构,并能够对网络机构进行长期的维护。

(三)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主要受益者,同时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参与者,这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在信息高速发展、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大部分高校及其师生均具备网络教学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在高校中运用网络教学系统具备一定可行性。

三、计算机网络课程在网络教学下实施的几点建议

由于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方面,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遇到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例如在通信基本理论、物理层协议分析等的教学中,由于这些内容安排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枯燥晦涩的内容对整个课程兴趣的建立和引导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把这类知识点放到网络资源平台上,以吸引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下载学习。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类似的问题,使用网络教学应该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学系统结构应该完备。完整的网络教学系统不但有学生学习内容的板块,还应该具有知识考核,老师答疑,学生交流讨论,甚至是统计学生出勤、学习效果等功能。其次,网络教学系统应该考虑教师在线讲授、视频下载、学生自学等几种学习模式;理论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教学系统应该提供资料下载共享,这不仅仅可以供授课学生下载,也可采用设定权限的方式与其他高校或机构相关人员交流,以提高技术水平;还应提供更多数控相关知识网站的链接,方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学不仅仅是讲授学生本专业知识,更应该传授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和学生个体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教学手段也必须要能够适应这种趋势,不断的去探讨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不断完善改进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定能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为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要悟,赵国栋.计算机教学技术之效能-美国教育界的基本估计学报[J].比较教育研究,1996,(4).

[2]李强.谈网络教学模式[J].长春大学学报,2008,(1).

第5篇

关键词:基于应用;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誉为是“近代最深刻的技术革命”。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网络管理、网络建设及网络应用技术与开发人才的需求[1],很多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该课程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2]。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应用为目的,就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构建基于应用的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也在相应地变化。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有多种课程体系,蒋天发教授将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分为以TCP/IP协议为主线的网络课程体系,以局域网为主线的网络课程体系,以Internet 网为主线的网络课程体系,以OSI协议为主线的网络课程体系,概论性的网络课程体系等[3],并对每一种课程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对象进行了传述。吴功宜教授提出了从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构建网络课程的思想,编写并出版了适用于不同层次的系列教材,提出的三条主线是:ARPANET-TCP/IP-Internet 技术,PRNET-Ad hoc-WSN/WMN的无线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4-5]。冯博琴教授主持的国家级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中将计算机网络教学总结成9个知识大类、3个层次的54个知识点和6个目的的31个技能点,等等。这些宝贵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对我们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从应用入手设计教学内容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简称“大基”)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和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以“懂”、“建”、“管”、“用”(“懂”是理解网络基本原理、相关协议和标准;“建”是掌握基本组建网络的工程技术;“管”是学会管理、配置和维护网络的基本能力;“用”是学会使用网络作为信息和管理的平台)现代计算机网络为教学目标,以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为主线,以加强应用,培养能力为重点,结合西部高校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内容和技能要求进行取舍和整合,减少了重复,对“大基”中讲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性的讲解,摒弃了传统课程中那些过时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网络技术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与实现技术,如增加了应用广泛的无线网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课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加之教学和学习该课程时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计算机网络就是些概念,了解概念、会上网使用简单的网络软件即可;另一种是名曰强调应用,但把该课程降低到单纯的网络产品介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生活中的网络为实例,按项目整合课程内容。把传统的章节内容归纳成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都对应生活中的实际网络项目,将应用技术贯穿到实践中进行教学。

笔者按大项目和小任务组织教学与实践,逐步扩展,使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同时边学习边实践。

1) 项目一:构建小型网络[6]。

任务一:组建SOHO型网络。

任务二:构建办公(或宿舍)网络。

任务三:网络服务器的搭建。

任务四:小型网络的安全保证。

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硬件组成、网络中设备的连接方式、TCP/IP协议与IP地址基本知识、常用网络测试工具、网络病毒及防治等。这些基本知识在“大基”中已经讲过,但仅介绍概念,大多数学生未接触实践。

2) 项目二:用无线网络完成项目一任务。

相关知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以及无线局域网组网模式等。

3) 项目三:构建园区网络。

任务一: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

任务二:部门间网络的安全隔离。

任务三:网络的互联与互通。

相关知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级联技术、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VLAN技术及应用、路由技术与三层交换等。

4) 项目四:Internet接入技术。

任务一:ADSL接入技术。

任务二:校园网接入技术。

任务三:构建安全的校园网。

相关知识:Internet基本技术、家庭网络接入技术及ADSL技术及应用、宽带接入技术、路由协议与网关、防火墙技术及应用。

5) 项目五:网络应用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法。

将这些项目与任务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做项目,在做项目过程中学习,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3从应用入手,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系统、完整、讲细、讲透的讲课方法,既枯燥乏味,又束缚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加之课程学时普遍减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点[7]。在教学过程中,以“懂”、“建”、“管”、“用”为目标,从应用入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场景教学与兴趣教学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演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虚拟教学与实物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8-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讲中,教师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发展趋势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启发学生发言,谈谈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以及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并互相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给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第6篇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备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等。课程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为线索,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知识的精炼讲解和准确完整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把教学工作置于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和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从讲课的语言到授课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多让学生去动手,多说多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生生互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师生有效的交流,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得以展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使用任务驱动法的,首先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掌握的程度和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听讲,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这样的任务驱动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中和小组合作中实现创新。

2.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课程中的组建与维护、网站开发与设计、互联网应用、网络产品,需要结合实物和一定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真实的实物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同轴电缆、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网线,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配置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加强了解,开阔了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图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具体的图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比如,在讲解“星型拓扑结构”时,笔者首先画出“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来讲解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护、安全可靠。一个用户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同时,也指出它的缺点是中心节点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与它相连的网络就会瘫痪。学生在宿舍上网时会使用交换机进行互连,这样互连的网络具有星型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就都不能上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抽象概念实例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比较抽象,有时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如果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直观的接受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授课PPT、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等等。

第7篇

1.1学生背景知识少,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大学现在授课计划制定的总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开设的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很少,大部分就是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而且,这些课程所占学时通常都比较少,造成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这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更加会感到课程枯燥、抽象,很难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网络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则深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讲清楚绝非易事。

1.3实践教学环境缺乏,难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中,由于专业设置和经费的原因,非计算机专业一般没有相关的网络实验平台,大部分就是一个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将利用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等将计算机连接成小型网络,不能随意更改,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

2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动力

因为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授课。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熟练网络应用的能力,并更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际应用。其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普遍偏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解释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选择的内容上的选取。再次,要刻画整个培养计划中其他专业课程与网络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结合以上几点,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重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要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大体划分为3个主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内容:

(1)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含网络技术基础、数据通信基本技术、Internet技术与应用;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Internet的基础知识、常用服务与应用技术、IP地址、TCP/IP及主要参数等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实现:主要包含组建局域网与接入Internet、局域网的设备管理、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涵盖了网络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主要部件与设备、以太网、最新高速交换式网络、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不同规模用户的Internet接入技术与方案、微软的工作组网络的组建、管理与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用组网技术。

(3)计算机网络应用: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模式、网页制作与编程基础、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应用。涵盖了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中的对等网、C/S和B/S网络应用模式的结构与特点,Web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网页的基本构成、HTML、高级网页编辑工具Dreamweaver的安装与使用以及制作网页的基础知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与开发技术等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其中,在第2、3模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应用来进行内容的组织,对上述内容作适当调整,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产生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2.1“自顶向下”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是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由于直接从底层讲起,与实际网络应用难以一下子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无用,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应采用从“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即从当前使用广泛的网络应用开始讲起,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保存求知的兴趣,能针对性的理解网络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2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中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里面的典型网络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一来进一步让学生对课程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再者由于是运用实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成就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3类比教学法

网络课程中涉及很多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且掌握不好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类比,让学生轻松的理解,例如:介绍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时候,可以将分组交换的过程类比为写寄纸质信件,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类比为不需要和别人沟通就直接可以写信给别人等;电路交换类比成打电话,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打电话同样有拨号,通信,挂机三个阶段等;然后将相同点进行总结,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这个关键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3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环境的构建。一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新增网络设备不太现实,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器来模拟各种网络设备,例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可以为学习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其次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实践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应用性实验,由于课程学时少,实践学时只能完成一部分重要的设计应用性实验,还有很多实验则需要学生课下自己完成,对于课下自己完成的实验,教师要给出相应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给以一定的成绩评定,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结束语

第8篇

一、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专业门类多,范围广,给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也不一致,同时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从而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产生了困难。

(2)教材内容滞后,理论联系实践不够。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从前期的教学经验来看,初学者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教材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空洞、难以理解。这样,初学者在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后,理论上没有真正理解,又没有与每层协议相对应的实验,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容易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差别,没有针对性的结合他们自己的专业和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往往也仅是黑板的代替品。在教学方法上也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不同专业要有所区别

目前很多专业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机械、经管等,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有所区别。当然主干内动大体上是要一致的,这里讲的要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课程最后计算机网络应用这部分内容上。例如,对于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在网络与弱点布线、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等方面要结合起来;对于机械专业的同学,就要将计算机网络与机械设计制造、智能化网络化控制结合起来;对于经管的同学,就要解决经管的同学平时计算机和网络的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网站制作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后续毕业设计和工作中遇到的跟网络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要循序渐进

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时应当从应用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来。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种教材的编排顺序不尽相同,选用一本教材以后,不意味着一定按照书上的顺序来讲,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把知识按链条式一环紧扣一环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有条理地讲清楚。不能讲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就直接将数据通信的知识,虽然说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但是对于非计算专业的同学而言,数据通信的知识深奥难懂,学生很快会对计算机网络失去兴趣。所以以我个人经验而言,我第一次课用来讲解计算机硬件组装和维修知识,虽然有些专业的同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里也学到过,但是很多同学反映内容不深刻,那些知识同学们用了电脑自己也知道。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很多同学不知道的知识,如很多同学在选配电脑时会有很多误区,认为CPU核心越多越好、主频越快越好;内存容量越大越好;显卡显存越大显卡就越强;笔记本电脑如何选购和维护等,这些问题几乎和所有的同学都有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首先解决同学们平时电脑使用和选购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后面的课程应该把网络操作系统的内容提到前面来讲解,在讲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同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平时电脑使用中的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和备份、一键还原、电脑开机慢、病毒防护、数据恢复等,解决学生电脑使用中软件方面的问题。在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之后再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其他理论内容,当然讲解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增强实用性和趣味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课是必不可缺的。实验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课教学。

对实验课的教学应重视以下内容。

第一,重视网络实验环境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实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在做物理层实验时,需要用到各类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等),在做网络层实验时,需要各种网络互联设备(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这就需要学校积极配合,投入资金,加强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

第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根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结合实际教学,合理设计和安排实验内容,既要有原理型实验又要有应用型实验。

4.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制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收集、综合和吸收《计算机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相关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不断充实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组织编写《计算机网络》试题库、《计算机网络案例库》以及《计算机网络大作业题库》。资料库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时地更新内容,使其适合本课程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听的认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即在介绍OSI/RM时从网络的最底层物理层一直讲到最高层应用层,依次介绍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相关技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的把握,但是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通信学和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对于底层相关技术的学习比较吃力,从底层开始介绍的话容易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初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现代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即通过一些具体的网络典型应用实例来阐述网络每层协议之间的交互以及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使得学生关注所需要的网络服务,进而学习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相关协议的同时,对网络系统的工作过程有整体上的把握。

5.师资队伍的建设

(1)组织课程小组,同时邀请计算机专业相关教师,定期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科研、教研项目,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沟通,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三、结束语

第9篇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大高校基础教育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未来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需要,网络化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网络化教学的现状和主要环节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改进网络化教学系统的一些思路,让传统教学乘上“网络快车”。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网络,教师可利用远程资源在网上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授课、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等。由此可见,网络化教学必将成为未来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手段,形成适应21世纪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全新教育模式。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和网络化教学的现状 

高校计算机教育应把面向应用,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作为明确的目标。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拥有通过计算机使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目标大致为: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应用软件,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教育体制和教学手段的重大飞跃。但网络教学所涉及的其他方面,诸如:网上自学、网上辅导、网上测验、网上练习等,还只是刚刚起步,很多学校和教师还处在摸索阶段,网络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要在各大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网络化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网络化教学中的四个主要环节 

(一)网上授课 

授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多数院校已普遍采用了网络多媒体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落后教学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多媒体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机传播教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信息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计算机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利用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恰当和必要的。例如,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介绍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时,需要大量的图片与声音素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充分,然后通过网络传给学生,实现讲练一体化,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监控学生机的使用状态,学生也可以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通过电子举手系统向教师请求帮助,大大增强了交互性。 

(二)网上辅导 

要使学生迅速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众多内容,答疑和批改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活动。传统的答疑方式是:由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答。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任务都较繁重,有时教师安排了答疑,很长时间却无人问津;网上答疑则可弥补以上的缺陷,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博客或e-mail方式进行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大量的作业,若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并在网上提交给教师批改,极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的批改。教师还可将作业正确答案在网上公布,方便学生的查询和改错,这将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网上自学 

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也很大,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讲授知识是无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学活动,需要教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所有必须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cai课件或电子讲稿、电子教材及参考书目、重要习题及参考答案等。为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网上不但要公布课程中必学内容的资料,还应公布规定内容以外的其他内容的资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自学空间。 

(四)网上考试 

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终手段是考试。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以集中笔试为主,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无法充分反映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点,检测方式过分单一,检测时间过于死板等。网上考试系统则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测试,许多题目都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现场操作完成,根据学生操作后的结果打分,通过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网上考试系统的试题是从题库里随机抽取的,保证了人人异卷,提高了考试的保密性,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 

三、网络化教学的思考 

目前各大高校非常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工作,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不断努力。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 

(一)加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融合 

开展网络教学后,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前网上查寻资料、备课写教案上,在上课时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忽略了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产生了“听电脑上课”的感觉,降低了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虽然形式单一,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尤其是一些诸如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达到了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虽然网络教学大量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使一些教学内容复杂、抽象的原理得以形象化。但是有些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由于有了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思想,把一些教学上的示范动作省略了;有的把一堂简单的教学课复杂化了,把学生讲糊涂了,其效果适得其反。 

推行网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单纯为了形式新颖而盲目追求“荧屏谈兵”,这就与开展网络教学的本意背道而驰了。须知,“网络高手”不等于“教学能手”,电脑终究取代不了人脑,“键对键”也不可能代替“面对面”。因此,推行网络教学不能完全抛开传统教学,应借鉴传统教学的可取之处。注重抓好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二)加强综合教学系统网站的建立 

为了使网络化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各院校应加强对综合教学系统网站的建设。目前,有许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教学网站,但这些网站所具备的功能大多都不够完善。一个好的网络化教学系统首先必须具备易于操作的特点,操作太繁琐,容易让部分学生退缩;其次教学系统中的课程的题库都一定要包含大量的,内容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难度不同的题目,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要,但要注意不能超纲;另外,网上练习和网上考试的题目形式应多样化,当然这给检测答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开发所需的智能化习题库和智能化的考试系统,使练习和考试的准确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加之远程教学的普及将使教师逐渐从前台推向后台,这使得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了冲击,同时也给高校计算机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高校教师能够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适应网络化教学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之余,除了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前沿技术文献,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积极学习网络教学的相关知识,精通一些多媒体手段,掌握教学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趋势,在未来教学中将占据重要位置。因此,高校应大力推广网络教学,并通过相关的政策和运行机制来逐步规范网络教学,但推行网络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两者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有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着眼实际,注重抓好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李晔,姚全珠.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2000年学会论文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