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预备党员转正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2: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预备党员转正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预备党员转正总结

第1篇

   按照年初制定的党员发展工作计划,以及县委组织部“8531”工程要求,根据我村发展党员情况,总结如下:

   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下,今年共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5名,党员的年龄大都在35岁左右。

   新发展的党员中初中文化的4名,高中文化的2名,文化程度较高,分布较合理,改变了过去发展党员慢,老党员多的现象。

   按照把青年农民、女同志和致富能手作为发展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发展的党员中有致富能手3名,其中有1名女预备党员。

   严格落实县委组织部“8531”工程,保持党员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理性。共确定先进分子10名,其中写入党申请书的8名,重点解决了因支部不健全、久拖不决的先进分子的考察,确定3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从中考察2名发展对象,已经全票通过。

   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如对于原来没有并村前的党支部发展的预备党员问题的,由于在并村后,党员人数的增加,原来几个村的党员互相不了解,其中,红一村和红二村之间过去的矛盾很深,而且两村党员悬殊有一倍以上,造成3月2日的3个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没能最终在支部大会上通过,只好延长半年,给党员的发展工作带来不稳定因素,预备党员思想情绪大,需要党委多做党员的思想工作,为今后的党员转正工作打下基础。

   

第2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学院研究生工作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同学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团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  

工作理念:支持院校工作,服务广大同学。 

工作思路:以政治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培养为支撑,以同学全面发展为工作重心与最终目标。 

二、思想政治工作 

本支部将积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并结合社会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学术专长,积极组织党员和非党员同学开展学习讨论和学术科研活动,使本专业全体研究生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同行,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发展工作  

严格按照学院党总支的要求,努力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支部内的培养教育工作。由于所有积极分子要接受党支部为期一年的考察,所以在第一学期没有发展党员的计划;11月,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初级党校网上培训,并组织好学员参加网上结业测试;12月党支部将召开转正大会。 

四、组织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本支部每月将以党小组(党小组以专业为单位成立,设组长一名)为单位,组织党员召开一次生活会,并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计划12月召开全支部党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2、加强对党员的考察和考核;建立健全组织生活的党员出勤考核制度:如有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须经支委会批准后方生效;无故缺席组织生活的党员,将记录在案,并及时给予提醒。 

3、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制度; 

4、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积极了解和听取非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党员的自律意识,不断完善党支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内容; 

5、做好本支部党员的党费收缴工作,按时收缴党费。 

6、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经济学院研究生入党材料写作规范》; 

7、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察:认真审查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考察他们在一年预备期内的各种表现,通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他们的转正事宜。 

    

五、支部创新工作 

第3篇

近年来,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创新工作方法,以建设流动党员网上支部为抓手,不断加强党员人事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创新管理手段,积极搭建流动党员网络管理平台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大胆改革传统的党员管理手段,探索建立了全省人事系统第一家“网上支部”,通过“网上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管理。一是把搭建网络管理平台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总抓手。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聘请专业网站制作公司,根据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精心开发了流动党员“网上支部”。为每位流动党员建立了专用邮箱,并建立了公用“留言版”。二是把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运用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开发了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构建“网上支部”与流动党员信息库互动机制,及时将“网上支部”运行情况通知到每位党员,同时通过“网上支部”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补充、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

转变教育模式,突出加强流动党员的素质教育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在流动党员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开展了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一是搞结合,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理论素养。针对流动党员的特点,党总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网上党校”了系列学习材料,推出了 “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书,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提一条建议,交流一次经验,办一件实事,写一份总结汇报),组织全体流动党员从实践的角度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二是抓典型,帮助流动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了在基层、个体企业、艰苦地区工作的,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流动党员典型材料,在“网上支部”经验交流栏目,用鲜活的事例引导流动党员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

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

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总支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广大流动党员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加强组织建设。为方便流动党员接受党的教育、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先后成立了四个流动人员党支部,对相对集中的流动党员进行统一管理。二是主动做好预备党员跟踪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对预备党员跟上加强教育和考察,及时安排支部党员转正大会,为提出申请并符合条件的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三是按照及各级党委相关政策规定,制订合理的党费交纳标准,推出适合流动党员的网上缴费和委托缴费方式。

第4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学院研究生工作的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同学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团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应用能力。

工作理念:支持院校工作,服务广大同学。

工作思路:以政治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培养为支撑,以同学全面发展为工作重心与最终目标。

二、思想政治工作

本支部将积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并结合社会学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学术专长,积极组织党员和非党员同学开展学习讨论和学术科研活动,使本专业全体研究生紧跟时代步伐,与社会同行,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发展工作

四、组织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本支部每月将以党小组(党小组以专业为单位成立,设组长一名)为单位,组织党员召开一次生活会,并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计划12月召开全支部党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2、加强对党员的考察和考核;建立健全组织生活的党员出勤考核制度:如有事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须经支委会批准后方生效;无故缺席组织生活的党员,将记录在案,并及时给予提醒。

3、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制度;

4、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积极了解和听取非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党员的自律意识,不断完善党支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内容;

5、做好本支部党员的党费收缴工作,按时收缴党费。

6、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经济学院研究生入党材料写作规范》;

7、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察:认真审查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考察他们在一年预备期内的各种表现,通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他们的转正事宜。

五、支部创新工作

第5篇

一、按规定开展“”活动,丰富学习内容,多元化学习形式,进一步提高党员学习实效性。

1、每周召开1次支委会,总结支部工作、讨论安排本月支部工作。

2、每月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督促各党小组每月开展1次党员学习(讨论)活动,推荐学习主题内容。

二、推进党员应知应会知识日常学习,每周在支部微信平台推荐应知应会试题(5道),每月主题党日进行应会知识测评。

三、开展党员志愿活动:

1、动员支部党员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开展南四湖局机关办公义务送水活动(每周1次)。

3、联合水管科开展1次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4、联合水政安监科开展1次水法学习、竞赛、宣传活动。

5、联合人劳科开展1次劳动纪律学习教育活动。

6、开展1次关爱帮扶活动。

四、开展支部党员现场学习教育活动。

1、“七一”前后,组织1次“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现场学习教育活动。

2、组织1次支部党员现场廉政学习教育活动。

五、开展青年党员读书学习活动:

1、向青年党员推荐传统文化内容书籍2本,倡导青年党员自觉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发扬中华文明。

2、开展2次青年理论学习交流活动,交流学习心得。

3、选出3-5人将学习体会制作成多媒体,在支部党员大会上进行学习交流。

六、开展支部党建联合共建活动:

1、联合1个居委会或农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互相学习交流活动。

2、邀请联合共建支部委员、代表参观南四湖局直管水利工程。

七、做好支部党员发展工作。

1、及时开展1名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转正工作。

2、做好1名发展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

第6篇

一、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为了解天津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012年10月,课题组对五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98份。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项调查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包括两个问题:“所处的年级”和“现在的身份”①。二是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部分包括“是否想入党”和“为什么想入党”两个问题。三是关于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认知的调查。这是本项调查的主体,共包括11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选择题,3个问题是填写题。选择题分别是: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知道班级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知道班级里谁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参与过班级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的活动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完整、严密了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吗?填写题分别是:如果您是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的话,对自己有哪些要求?您对班级里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有哪些希望?您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益经验

1.各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该机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分别负责。在二级学院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建办”)。“党建办”由专职辅导员老师任主任,优秀学生党员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入党教育、发展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教育工作。“党建办”之下是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的不同,有的支部建在班上,有的建在系里,有的按年级建立,每个支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为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大学生入党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程序是:第一步,接收学生的入党申请并对申请人进行考察。一般是由班级的团支书接收入党申请书并上交学院“党建办”。“党建办”对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初步审查并建立档案。之后由“党建办”指定学生党员对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考察。第二步,推举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每学期举行一次“推优大会”,推举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一是“党建办”指定“入党介绍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大约1年的一对一考察。二是学校和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学习并考试,通过考察的学生即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第四步,举行发展党员前的群众座谈会。在班级团支部的组织下,每学期举行一次针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群众座谈会。座谈会在“重点发展对象”回避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同一班级同学谈其对“重点发展对象”优缺点的认识。第五步,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继续对其进行考察。通过了群众座谈会后,“重点发展对象”即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在这一阶段,要对预备党员名单进行公示、组织员与预备党员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对预备党员继续考察。第六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一年且通过了考察后,即举行“转正”会议,使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大二至大四对此题目进行了有效回答的670名学生中,共有75.8%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基本做到了完整严密,只有6.6%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完整严密。

3.大学生入党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在上述大学生入党程序中,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和举行群众座谈会是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关键。调研发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

首先,推举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如下:在听取学生党员对申请人考察情况的汇报后,学院团委和“党建办”共同提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举行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会先由候选人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团员投票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了“党建办”派人监督、当场唱票、投票人签名(仅仅作为参加投票的记录,投票中还是实行秘密投票)、投票结果公示等办法。由于名额限制,一般是每班每次推举出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于申请人较多,所以每次推优几乎都采取差额的办法。产生条件是参会者达到班级团员数的80%以上,且得到参会者50%以上赞成票的前两名。

其次,举行群众座谈会的情况如下:座谈会由“重点发展对象”所在团支部组织,“党建办”每班下派两名党员主持并监督座谈会。座谈会上,每位团员都要发表其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看法和评价,且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一般是,大一、大二为全班团员数的50%左右,大三、大四为30%左右。如果座谈会上群众对“重点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的话,可以延期发展甚至不再发展。座谈会后,入党介绍人及时将座谈会的情况反馈给“重点发展对象”,并听取其意见。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入党的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当前的机制基本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调研显示,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43.1%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只有12.9%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56.6%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只有7.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68.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只有5.2%的学生表示既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77.7%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者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认为没有做到的学生只占5.4%。

4.发展党员的结果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从有效数据看,各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例如,在对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评价中,82.0%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2%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在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评价中,82.2%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1%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

三、大学生入党工作中的问题

1.出现了部分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

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类型,即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淡、不关心,甚至不参加政治生活。[1]参加政党及其活动是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回避或者不参加政党、不参与政党活动则是政治冷漠的表现。调研发现,当前几乎每个年级都出现了相当数量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且表现出二、三年级的政治冷漠者较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年级有13.1%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或者无所谓;到二年级,这一比例上升到34.3%;到三年级,则进一步上升到35.1%;到四年级,可能认识到党员在就业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8.7%的较高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冷漠的原因既可能是公民对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反感,又可能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信任,即认为不需要自己参与也会很好。但不管怎样,公民的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掌握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较高比例的政治冷漠会使管理部门“以党建带团建”的计划难以实现。

2.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这是当前大学生入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入党功利化,即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而申请入党;二是本身的入党积极性不高,是在外力(家庭、身边同学等)的压力下才“被迫”申请入党。从本项调查的情况看,只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而申请入党的,高达36.9%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而申请入党,10.4%的学生认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更为严重的是,有23.2%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表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究其原因,近年来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的招考中,很多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才有资格报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入党,相当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入党功利化。

3.入党过程的某些环节还有待明确细致

第一,在入党的标准上如何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怎么算是“成熟”则没有具体标准。这给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例如,调查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入党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由于挂科、英语四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优秀,但思想、作风等方面很好的学生被挡在了党的大门外。

第二,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但由于专业、申请人数量等的不同,以及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党员的计划数目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数目和比例又往往给“协商”和“暗箱操作”留下了余地。调研中,很多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民主性和透明性,不要内定发展对象。

第三,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如何发扬民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凭人缘、主观印象投票和评价的情况,甚至存在私下拉票,找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参加群众座谈会等问题。这无疑背离了在这两个环节发扬民主的初衷,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破坏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严肃性。

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还有待加强

真正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还需要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但是,大学生的入党工作往往只是关注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培养。这造成极少数大学生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感觉万事大吉,自我放松了。相对于其他新入党的群体而言,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放松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容易造成极少数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行为失范。

四、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对策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入党寄予了很大期望,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够入党。而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都认为应该给予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并不少,但却缺乏灵活多样的、实效性突出的教育。在大学这一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渴望获得好的党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因为好的教育的缺乏而苦恼。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和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与党的知识教育方式落后不无关系。在调查中,很多调查对象提出应改进当前党的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摆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从功能来说,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德”的教育,一种是对“才”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德”的教育重在对人心灵的触动,培养人正确的“三观”,而不在于现实的功利性目的;对“才”的教育重在增长人的技能和才干,培养其一技之长,可以有功利性目标。党的知识教育显然属于前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两种教育的界限,用对“才”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为了考试、为了“入党”而去学这些知识。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党的知识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端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应改革相应的教育方式,用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革考试方式,用谈感想、做演讲、写论文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向党靠拢。

第二,加强入党的责任教育。如果说前一个建议重在吸引学生向党靠拢的话,第二个建议则重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应当使每一个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的学生都认识到,入党绝不意味着“升官发财”,绝不意味着“享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责任。在教育中,应设计一些环节去考验学生的意志,使其真正认识到做一名党员是要付出很多的。这样,以净化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学生的心灵,使其早日实现思想上入党。

2.从细化过程着手完善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德”、“才”标准,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党员首先是品德高尚的人,这在大学生中也有普遍认识。在对“您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一题的回答中,44.6%的学生选择“思想和学习都要特别好”,47.3%的学生选择“关键是思想好,学习一般以上就行”,二者相加达到91.9%。相反,只有1.4%和6.8%的学生选择“学习要很好,思想无所谓”和“差不多就行”。相对于“才”的考察来说,“德”的考察似乎更难进行。课题组建议,应通过经常化的考察来克服这一难题。具体而言,应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学生“德”的考察,按照班级进行投票,评选本班品德好的学生,将平时考察结果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在吸收入党时才进行“德”的考察。

第二,应总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入党的数量和比例,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在大学生入党过程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以及入党的数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样的区别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探寻规律性,在不违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克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应做好充分动员和规范工作,切实发扬入党关键环节的民主。解决入党的两个关键环节上民主不真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之前的动员和活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首先,应在两个关键环节举行之前的一定时间(至少一周以前)召开动员会,使学生都知晓此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应在举行两个关键环节时,向学生说明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其出以公心,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再次,应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意见和举报,经过详细调查,严肃处理存在的问题,创造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入党环境。

3.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思想上入党

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骨干、生活上的榜样。[2]因此,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本课题组的建议是:首先,党课和入党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向预备党员延伸。在预备期内,应继续上党课和参加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还能够对想入党的学生和入党过程中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其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责任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和党员的重大责任。

总之,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其中的问题,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释

①身份包括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五种情况。

参考文献

第7篇

2008年4月20日终于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在那一瞬间无形中多了一份莫名的责任,不再是对父母,也不再是对自己,而是对同学对党支部对党对国家的一份责任。原以为这学期党支部不会有任何大型的活动,但是2008年4月26日就有了预党转正的会议,在那些转正的预党的话语中,明白了很多自己以前很多无法明白的事情,也明白了很多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知晓的事情,明白了很多应该需要明白的事情。

想想,这学期应该不会再有像预党转正这样让人受益匪浅的活动吧!往往世界就是让人无法意料,何况我们党支部,当然会有很多意料不到的活动啦!

“两会”学习活动,当宣布这个活动时,自己霎时傻了,因为自己真的没有关注多少,在两会热点话题上自己也说不上几个,在那一刻真的觉得很自责,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却那么不关注时事。但在同时也感谢党支部可以让我有一个机会去了解“两会”,在“两会”学习活动中获得在平时活动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与体会。原以为这个活动会很严肃沉闷,可一切却不是如此,而是欢乐与幸福不断。

在众多的两会热点话题中,我们四个小组分别选了住房问题、医疗改革、物价调控、就业问题这四个热点话题。确定了各个小组的讨论话题后,每个小组都竭尽全力地努力找资料,激烈地讨论,认真地找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

当然我们小组也不例外了。一确定了话题,每个人都努力地回去地找资料,因为这是学习的第一个任务,不了解如何讨论呢?可找资料面临的问题可真是不可小看呀,先说说个自在茫茫的网络海洋中寻找再总结,在众多的报道、文章、文件等中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释的事呀。我的电脑因为无法承受着地毯式地搜寻,最后崩溃了,在最关键的时候完全罢工,对于我这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来可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呀。没办法,又把它送到了高手的手中,把它救活,然后当然是让它继续在爆炸的信息中奋战了!

资料收集经过两次的会议,最后终于选定了相应的材料。经过第二次会议,决定了相应的资料,也决定了PPT的制作者——陈嘉磷同学。唉,那次把重任交给他的会议,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去,不然肯定好好替他加加油了。

除了PPT,我们小组当然还有更精彩的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了。不过这个方式还真折腾人呀,先不要说摆动作的问题吧,就说那个包扎就弄得我们小组不知所措,因为不会包。不过困难最终还是会解决的,嘉磷又发挥了他的作用,找到专业人士指导,这个包扎问题就此解决了。

可那些展示动作还是让人够呛的,好在最后取消了我和RADIO的那个肯定让人惊叫的动作,哈哈,好险呀,不然一生就会因此而被毁。杰民与锦玲,我和仕琴,肄聪与佩璇,最后就是这样三对上了场,燕了护士后,回去休息了,护士要休假。嘉敏另有活动安排,嘉磷不就在讲台上看我们表演。

当然还有更出色的方式-话剧,我在其中,是个举牌的,就那样匆匆而过。仕琴那个医生,扮得真够凶的,应该是她有生以来最凶的一次了,演得真不错,嘉敏与燕文这两个护士也演得真到位的了,哈哈,我要是病人也不会去看病了。当然杰民与锦玲这对夫妻也还真够夫妻的了。

其他三个小组的表演与学习成果,也让人学习了很多,住房问题、物价问题、就业问题,这些话题,清楚地摆在了眼前。住房与就业问题不得不让人觉得现在加紧努力提升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物价问题的严峻也不得不让人该好好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当然从中学到的远远不至这些。然而他们学习过程当中的精彩片段,也只有让他们各自精彩学说了。

经过这次“两会”活动,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两会”的知识,还增强了我们党支部的凝聚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团结与互助是那么地重要,在最后展示活动中,彼此的认可又显得如此地不可缺少。

最后的特别环节,对于月莲,对雄,对于我,对于大家,或许感受到更多的是快乐与幸福。经济管理学院2006、2007级学生第二党支部,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大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感谢您!

第8篇

【关键词】制度化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1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每方面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作风建设是主要环节。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要切实加强并落实到实处,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制度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把党建设好的关键与保障。

党支部的制度建设包括:“”制度;党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报告工作制度;党支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党支部保密制度;党支部请示汇报制度;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八个方面,在目前高校党支部建设过程中,这八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渗透于党支部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实践赋予它们更多新的内涵,以便使党支部的制度化建设更适应于党建工作的发展。

党支部的建设中处处需要制度建设作为保证,保证支部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我们分为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培养发展工作制度、作用发挥考评制度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党支部的制度化建设的内容,除去日常工作中程序性较强的如党课“推优”制度、政治审查制度、发展党员票决制度、组织员谈话制度等方面,我们选取党支部制度化建设中创新的特色内容加以介绍:

1 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1.1 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培养制度

随着我院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党员作为培养人的培养任务也日益加剧,党员的课余时间和精力不能做到与培养时间较短、尚不够成熟的入党积极分子一对一培养,所以建立了集体培养制度,即在学生党员较多的班级进行班级内部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培养的方法,选取一个好的培养内容,集体培养,让每个积极分子表达看法,畅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并可以相互交流,省时、高质、高效的完成培养工作。

1.2 网络学习交流制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面的讲授和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要求,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更及时、更便捷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于是,我支部创建了党支部博客,开设了理论学习专栏,将支部指定的理论学习内容和网站公布在理论学习专栏,要求学生党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完毕,并上交学习体会,支部选取优秀的学习体会登载在博客上,共学生党员相互交流、学习,同时,把这些优秀的体会结集成册,做以总结,以供后来的学生党员参考学习。

2 培养发展工作制度

2.1“三公示”制度和群众意见反馈制度

公示制度是党支部组织制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党内的公平和民主,我们继承并发展了公示制度,并命名为“三公示”制度。“三公示”制度即在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前、确定党员发展对象党委预审前及预备党员转正党委审批前进行全院范围内的公示,同时完善了公示程序规范化制度、实名举报制度、公示结果公开反馈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制度等保障制度,精心设计了包括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工作表现、群众基础、自律意识等方面的公示表格,确保公示制度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同。

在各学生支部加强了群众意见反馈制度,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重点培养对象的不足,由培养联系人负责整理汇总,并由各学生支部的书记找到相关入党积极分子,反馈出群众意见反映出的缺点不足,并进行谈话,强化了学生党员对于不足改正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今后的培养工作。

2.1“三公示”制度和群众意见反馈制度

公示制度是党支部组织制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党内的公平和民主,我们继承并发展了公示制度,并命名为“三公示”制度。“三公示”制度即在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前、确定党员发展对象党委预审前及预备党员转正党委审批前进行全院范围内的公示,同时完善了公示程序规范化制度、实名举报制度、公示结果公开反馈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制度等保障制度,精心设计了包括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工作表现、群众基础、自律意识等方面的公示表格,确保公示制度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同。

在各学生支部加强了群众意见反馈制度,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重点培养对象的不足,由培养联系人负责整理汇总,并由各学生支部的书记找到相关入党积极分子,反馈出群众意见反映出的缺点不足,并进行谈话,强化了学生党员对于不足改正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今后的培养工作。

2.2 党员发展材料审核责任制

入党材料的整理是党员发展过程中,培养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党员发展材料将跟随学生档案,伴随党员一生,体现了学院对于党员的培养过程,也反映了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水平,理论学习水平等方面,因此,学院十分重视党员培养过程,细化每一个步骤,分层次把好党员发展材料质量关。党员材料的整理审核分为:党员培养联系人-学生支部委员-支部书记-院党委预审-组织员-组织部备案六个层次。为了严把材料审核关,支部编写并修订了《材料审核标准》,印发给每一个培养人,并召开专题讲解会,向培养人讲解并强调材料中注意事项,保证培养人清楚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对上交的材料负责。

通过以上程序,我们尽可能的在把材料给组织员审看、谈话以前,保证党员材料的完整、充分、准确。

2.3 党委预审环节中的副书记谈话制度

院党委预审是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各学生支部党员发展时间安排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发展人数和时间较为分散,于是,我院增加了党委预审时的副书记谈话制度,使发展对象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前,及早树立党员意识,更清楚的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使党委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发展对象的个人情况,从全局的角度把握学院党员发展工作。

3 作用发挥考评制度

3.1 党员助理班主任岗位实践制度

制定学生党员联系班级、宿舍,担任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是学生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为了确保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我们制定了《学生党员助理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求学生党员协助各班班主任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入党程序解释工作、班级特色建设工作等,定期召开会议汇报近期工作情况,并在党员助理班主任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增强了党员责任和服务意识,也锻炼了党员队伍,提高了党员的工作能力。

3.2 党员考核评议制度

细化征求群众意见调查问卷,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征求群众意见中,真实反映被征求对象入党动机以及各方面表现情况,明确地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分析并尽快地改正。

实行支部大会答辩制度和转正会述职答辩制度,向其他党员展示自己的工作效果,增加党员间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机会,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制定《文学院学生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并坚持《文学院学生党员手册》的填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党员提出要求。

通过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培养发展工作制度、作用发挥考评制度,来创新党支部制度化建设,使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发展。

整理

参考文献

[1] 杜军.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2] 长才君.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体系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

[3] 杜杰,王达.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第9篇

1、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党(总)支部开展重温活动,对党员进行测试。

2、全乡各党(总)支部认认真真的开一次高质量的支部大会,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上一堂党课。重点学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下发的学习资料,所有积极分子共同参加此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结束后,撰写学习心得,每个党(总)支部不得少于15篇。

3、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开展讨论,畅谈感想,书写建议等形式,解放思想,提升自我。

4、结合全乡“手牵手家园行动”要求全乡有活动能力的党员都要牵手一户贫困户,帮助其解决实际需求,研究致富出路。

5、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访谈、约谈等形式,各包村干部与各村班子成员、各村班子成员与全村党员进行谈心谈话,谈心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走好群众路线,怎样能够更好的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对本人的意见建议。

6、全乡各党(总)支部召开支部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充实调整积极分子队伍。

7、在各党(总)支部选树一至两名党员典型,各单位积极推荐优秀党员,并指派相关工作人员撰写优秀党员的简要先进事迹材料。

8、慰问贫困老党员活动。结合手牵手家园行动,各包村干部与各村班子成员再次对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在全乡兴起尊敬老党员、关心老党员的良好风气。

9、各党(总)支部结合本支部实际,对本单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相关材料。

二、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党(总)支部要正确认识纪念建党庆祝活动的重大意义,及时召开支部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党(总)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各单位的纪念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指定专人组织实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实事求是,合理安排部署。各党(总)支部在听取党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目前的中心工作和实际情况,安排活动内容,并上报乡党政办审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