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老人与海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3: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老人与海教案

第1篇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

一、导入及情节梳理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

生:士为知己者死,只身赴秦,有勇有谋。如战国荆轲。

生: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情的人。如感动中国的普通人士。

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梁山好汉。

生:不以成败论英雄。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

生:为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如高中的我们。

师:说得都很好。英雄要勇敢和坚强,为目标永远努力,无畏挫折。每个人心中英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那么,海明威笔下的渔夫桑地亚哥老人是否符合你对英雄的定义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老人与海》。(板书)

师: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结尾部分。昨天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小说的情节。现在大家每6人为一小组,探讨屏幕上的学习任务。

1.描述故事概况,总结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经过。

2.试着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特点。

3.你从文本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走动询问小组的学习情况。5分钟。)

师:谁先来描述故事概况?

生:老渔夫桑地亚哥一天出远海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意料不到的是,在老人要把大鱼拖回去的过程中,大批的鲨鱼被吸引而来,争吃拖在船尾的大鱼。已经筋疲力尽的老人竭尽全力与鲨鱼搏斗,那条大鱼仍旧被成群的鱼咬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最后,老人把这副巨大的骨架拖回了岸边。

师:老人与鲨鱼斗争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生:课文写了老人与鲨鱼的五次斗争。

第一次:用鱼叉、绳子 老人手受伤 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次:刀子、桨 老人手伤严重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刀子、桨 手淌血 鱼半个身子被咬烂

第四次:短棍手痛得厉害 鱼的半个身子都给咬烂了

第五次:短棍、舵把 极为疲乏 大马林鱼仅剩残骸(生答完师投影显示)

二、人物形象分析

师:两位同学任务完成得很好,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故事的情节。下面请结合文本语句赏析老人的形象。

生:老人沉着、冷静,机智。“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眨也不眨的望着鲨鱼向前游来”,“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它的脑子”,“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生:老人的勇敢和坚持不懈。老人有两句话非常典型:“星鲨,来吧,星鲨”,“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师:你独具慧眼,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两句话的语气。

生:第一句有挑战的意味,第二句语气坚定。(该生表情朗读。学生鼓掌。)

生:“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由此可以看出,老人自信、坚强。

生:老人杀死鲨鱼后,还赞美了鲨鱼并且自责过,说明他承认强者,也很善良。

师:同学们读得细致,找得全面。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老人的形象。

生:老人是“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有着顽强、机智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师:塑造老人形象时,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小说还花了一定笔墨描写鲨鱼,从文中把这些段落语句找出来,说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生:这是一种侧面烘托描写。

生:鲨鱼越是强大、凶猛和残忍,越能衬托出老人的刚毅和顽强。

师:其实塑造人物形象,外貌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之一,但是课文节选部分却没有写到老人的外貌。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分析想象一下老人的外貌特征,并把它描述出来。

生:老人有宽大的肩膀和强健有力的手臂,身材魁梧,脸上写满沧桑。

生:老人的皮肤黝黑,常在阳光下暴晒;老人的手因海水浸泡而布满裂纹。

生:因为老人常年出海捕鱼,难免会受伤,他的脸上和身上应该布满伤痕。

生:就像海明威照片一样,深邃的眼睛,脸上布满皱纹,嘴边有一圈坚硬的胡碴。

师:大家想象丰富而且合理。我们一起看看原著中有关老人外貌的描写。(投影显示)

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

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

生:外貌很形象。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

生:“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写得很有特点,写出了老人坚强又乐观的性格。

师:写外貌贵在传神。“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愉快而不肯认输”,只此简洁两笔,人物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便跃然纸上。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四、文本价值中的情感教育

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老人拥有坚强、勇敢、乐观等许多美好品质;但是,面对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老人如此抗争下去有意义吗?

课本27页第2段写道:“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后来老人同鲨鱼拼得筋疲力尽,几近死亡,大马林鱼还是被吃得只剩下一副空空的骨架。老人这样做值得吗?请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生:很值得。虽然大马林鱼最后被吃得精光,但老人至少曾经为自己的目标奋斗过,败也无憾。我们不能做个懦弱者,遇到困难就立刻退缩。我喜欢一首歌《我曾有梦》。

生:我不赞成。老师说了,刚开始老人就意识到保住马林鱼的希望十分渺茫,徒劳的搏斗,没有多大意义。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生: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生:我也认为值得。从结果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捍卫了人的尊严,展示了人的勇气和毅力,是一位精神上的胜利者。

师:赫胥黎说过,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梦想可能变成现实;放弃,失败已经注定。老人在战斗后积累了经验,会变得更加坚强,谁能说失败一次一定是最终失败呢?

师:学习本课后,你对人生又有哪些感悟呢?

生:老人勇敢、坚强、执著的精神让我感动,我比不上他,我要向他学习。

生: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大多数名人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居里夫人便是典型。

生:莫以成败论英雄。只要为梦想付出过,失败者也算是英雄。

生:勇气和奋斗是梦想腾飞的翅膀。带上勇气和奋斗,人生的天空,我敢于搏击!

师:诗意盎然而又豪气万丈,真美!建议大家把它记下来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好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小说《老人与海》确实给予我们很多生活的营养。我摘录了小说中部分精彩的语句送给大家。(屏幕投影显示)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得简直发紫了。

5.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师:人生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打击,希望大家能从老人身上学到些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下课。

【研究选粹】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面对这样一部重要作品,我们今天怎么样来把握它,并且给学生真正生命的润泽,这是很需要考虑的。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这样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的。”[1]那么,在远离尘嚣的大海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老人桑地亚哥和鲨鱼的一场搏斗,何以会长久地占据人的心灵,并且成为“人的可能的场所”,成为人的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呢?

桑地亚哥形象分析

1.悲剧英雄:宿命的悲剧性和英雄精神是古希腊英雄内质的一种继承。这种英雄精神是一种在生活的艰辛中看到生存的意义,在战争的残酷中看到生命价值的精神。

2.生命英雄:海明威的写照。桑地亚哥同海明威一样用自己的精神向命运挑战,在这种勇敢的面对与考验里成为生命的强者,成为生命英雄。

3.精神贵族:拥有为了某种理想和信念而不畏险阻、不恤其身、拼搏到底的道德勇气和执著意志,他的个体魅力与崇高的悲剧美也就成为我们心中英雄的巅峰,成为最后的精神贵族。[2]

正是建立在桑地亚哥人物形象多层面的理解之上,小说的主题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复杂之美,如此才构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深刻和丰富。

小说主题

1.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这篇小说,是对于即使在物质的收获归于乌有时,仍然要坚持下去的战斗精神之赞歌,是在失败中获得道德上的胜利的赞词。”《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有关海明威的词条中写道:“《老人与海》主题思想是要人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些影响甚广,似成大多数读者阅读此文本的思维定式。

2.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老人与海》揭示的是人类的生存、命运与环境的冲突的主题。潜藏着海明威对自然、人类、社会诸种关系的深沉忧患和哲学思考。桑地亚哥的“硬汉”行为,只体现海明威的人生态度,并不能涵盖《老人与海》思想内容的全部。[3]

3.有研究者认为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年月正值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猖獗横行,民主与进步力量遭到疯狂的迫害,在政治高压面前,海明威用《老人与海》表达了他的立场。他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寓言式的人物桑地亚哥,将这个古怪的老渔夫置于远离人寰的大海上,让他驾着孤帆,沉思默想,独自感慨,表现出作者关于现实世界和人类命运的认识与思考,隐晦地表达了他对美国现实的极度悲观。[4]

4.西方女权主义评论家菲利普·扬的“负伤理论”认为“作家在一次大战中负伤而带来的损伤,一直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动力”。现代文明困境中,他们身为男儿在肉体和精神上备受挫伤却无能为力,只有在迷惘中逃离痛苦。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我们看到父权文化在走向衰落,传统意义上男人们专有的权威、尊严和荣誉的光晕在消失。但他们大多有勇敢顽强、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强烈个性,是一个凭着个体生命的全部勇气和力量来与命运抗争的个人主义英雄。[5]

当然,作为一部开创性的伟大作品,《老人与海》具有鲜明的特质,打上了海明威的烙印,赢得了无数作家的喜爱。

1.电报体语言风格。海明威一向长于运用简洁、干净、含蓄、凝练的语言叙述故事,“绝不矫饰”,“平易粗放、街头硬汉般的文风”。从主题思想的展示到具体的细节描写,他惜墨似金,省略到不能省略的程度,“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把亨利·詹姆斯以来附在英语文学上的“乱毛剪了个一干二净”。[6]

2.冰山理论。“冰山理论”则不仅仅是文体的简约、精练,更重要的是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中敢于“省略”。注重表现事件过程,大胆省略人物情感脉络,隐藏主题思想。海明威“冰山理论”对小说创作的最大贡献正在于此。[7]

3.现代心理叙事艺术。深刻的心理剖析,是海明威最擅长的手法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老人与海》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叙事艺术对桑地亚哥进行深刻的心理剖析,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英雄的内心世界。[8]

【观察者语】

陈老师这节课颇为流畅完整:“情节概述—形象分析—细节品读—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人生感悟”,师生对话、小组合作、表情朗读……手段丰富。师生融洽,课堂氛围亲切、轻松,显示了教师的功力和亲和力。只是,这“流畅”让我感觉有些“匆匆太匆匆”。陈老师似乎太容易被“硬汉”的主题所打动和诱惑,因为这个主题和我们的道德教化很合拍,打不败的英雄成为讨论或者说印证的核心,最后以张扬的“浪漫主义”激情终了。这多多少少也是当今很多小说教学的套路。问题是,海明威被简单化了。

作家马原说:“海明威的小说可以用一个‘瘦’来形容,他几乎就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就像骨架,像一棵不长树叶的树。”[9]这“瘦”自然来自海明威小说写作的“省略”艺术。“海明威的省略艺术也许不仅是省略了经验,而且也省略了思想。”“它更注重呈示初始的人生境遇,呈示原生故事,而正是这种原生情境中蕴涵了生活本来固有的复杂性、相对性和诸种可能性。”[10]

教学中需要好好抓住海明威的“瘦”,这是海明威小说的最核心的东西。它“瘦”在海明威的语言是电报体的风格,“瘦”在海明威的主题在冰山之下,甚至“瘦”在作者的情感都在叙述之外。

抓住了“瘦”,就抓住了《老人与海》的神。也就是说,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核心,抓住作品的骨架,品味语言,把无限丰富的内涵“泡”出来,让骨感的作品丰满起来,这可能是阅读海明威小说的不同之处。

而陈老师依然按照传统的小说教法,按部就班:故事概况,概括老人形象,老人是怎么塑造出来的,老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这样的课堂,势必淡化了海明威小说的巨大魅力。

在对老人形象的分析中,陈老师的教学也没能充分利用好老人深刻的心理剖析,深入到老人的心灵深处,把握住老人的精神气质;而只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术语式的粘贴,学生依然没有走进老人的心灵深处。

而且,最后文本价值的情感教育,这个环节与前面关系不大。很多时候,老师们受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影响,以为课堂上必须要有一块独立的情感教育。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其实,根本没有独立的过程和方法,也没有独立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就在文本之中,在对老人性格的剖析之中,老人身上的那种单纯、澄澈、温暖,还有孤独、寂寞、迷茫乃至沮丧和恐惧,会让我们心生亲近、悲悯而不仅仅是敬仰,或者正因为他的人生境遇和我们或远或近地相似,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和尊敬他的勇敢和坚持。从审美上来说,老人的失败不是凄美,而是壮美,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息。

我以为这就是情感教育,人物分析就是情感熏陶。

还有,老师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情感把握也有偏颇之处。看下面这段:

师:赫胥黎说过,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过程是痛苦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坚持,梦想可能变成现实;放弃,失败已经注定。老人在战斗后积累了经验,会变得更加坚强,谁能说失败一次一定是最终失败呢?

老人仅仅是积累了经验?难道老人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恰恰相反,老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不顾世俗的经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必然失败却抗争到底,这是老人身上的激荡人心之处。而且,老人也未必失败了,在更高的层面上他未尝不是一个胜利者,那个孩子不是又来了,并成为老人坚定的追随者?

最后,让学生探讨老人这样做值不值得。不少同学引入了很多熟语,这样的熟语势必消解了对文本的新鲜感受。而你对人生有哪些新的感受?又让学生走到了庸俗抒情的惯性之中,这个时候,课堂充满了宏大叙事,而老人离我们越来越远。

事实上,海明威的小说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图式,当然也不是一个粗暴的道德文本。海明威既呈现了生活的荒谬,又提示了我们重返人类精神之源的途径。从这个角度切入,大海、渔船、马林鱼以及鲨鱼等都有了复杂的、多重的、耐人寻味的意义,老人对它们的态度值得细细品读。在言语的冰山之下海明威小说其实很“丰腴”,不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把它变得索然寡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是害怕现代小说,尤其是外国现代小说的教学的。

海明威曾说:“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1]他的“冰山”理论影响了众多的作家。但这种理论又让我们茫然,我们似乎不能读到作者的情感好恶和价值取向。这是我们害怕现代小说教学的原因之一。

其实,换个角度,阅读海明威的小说也因而成为饶有兴味的挑战,更需要我们对文本细致而耐心地品读——这正是现代小说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也是我们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叙述、发挥创造能力的极好动因。比如,阅读《老人与海》的课本节选部分,和学生一同分析小说中桑地亚哥直接引语的“他说”,内心独白的“他想”和意识流直接呈现的“我想”,外显的“他说”的激情、勇敢甚至强悍,内隐的“他想”的矛盾、纠结、自我鼓励,而“我想”中时时一闪而过的沮丧迷茫让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海明威的身影,在现代小说“冷静”的零度感情的背后其实依然内含无限热力。

“面对小说,读者不应是被动的,而应处于创造者的地位。”[12]。按照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观点,一部作品的具体化都需要读者的想象发挥作用。而读者得以创造的前提是文本细读,因为语言(文本)是文学意义的载体。我们的文学阅读应该从对这个“真实”世界的打量开始,也就是从我们对文本的初读体验出发。在现代小说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文本细读。教师要有认真的初读体验,拒绝依据于“教条”的一元化解读,不要那么着急地去参考书中寻求解读的答案,再照搬给学生从而成为一名“掮客”。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何妨大胆引入《老人与海》的多元解读,如“研究选粹”中列举的四种主题、桑地亚哥的三种形象,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甚而互相辩驳,这比我们肤浅地停留在地球人都知道的层面之上的解读,意义要大得多。

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小说教学还大都停留在社会学批判的层面,关注作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作者自述的写作意图、批评家对其文本意义的阐述等等,其实这些只是对文学作品的外部研究,而对文本、对文学作品内在特征的研究明显不足,课堂教学也缺少那临门一脚的力量。课堂上依然沿用过去情节、人物、环境的所谓小说要素来解读小说,尤其是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因为我们还缺乏现代小说的阅读技巧和手段,在现代小说尤其是外国现代小说的阅读中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小说创作是有技巧的,而技巧才是一切创造的根本。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一些现代叙事学,了解现代小说的创作元素。

比如,现代小说的叙述牵涉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等。而速度控制在叙事学研究的实际操作中,通常分成五类,即:①省略,指文本时间无限小于故事时间;②概要:指文本时间小于故事时间;③场景,指文本时间约等于故事时间;④延缓,指文本时间大于故事时间;⑤停顿,指文本时间无限大于故事时间。[13]这种叙事学理论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读“冰山理论”下的《老人与海》。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去品读小说中的叙述会帮助我们发现文本的意蕴。

比如,省略和概略是小说家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概略是语言叙述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的粗略叙述。海明威曾说这部小说“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里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等的一切过程”。结果,小说却被作者浓缩到五万多字,那么这样的概述同样是节俭的表现,为的是突出桑地亚哥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而人物的悲怆也在一开始就确定了语调。课文小说节选部分的一开始“这时候是第一条鲨鱼朝他扑来的前一个钟头”以及第二次鲨鱼来袭前的“他知道倒霉透顶的事儿快要发生了”,这样简洁的概述使文本充满了张力,作家通过叙述有效地控制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而在课本节选文字的结尾,老渔夫离船登岸回到小屋的情节,作者采用了减速叙述的策略,吸引读者转向对故事中这一具体情境的关注,他详细描述了老渔夫扛着桅杆的细节,跌跌撞撞,几经挣扎,老人扛着桅杆行走的细节由此放大,与他回到小屋躺下时的“把毯子盖到肩上,又裹住脊背和两腿,就脸朝下躺在报纸上,手心朝上,两只胳膊伸得挺直的”形象勾连呼应,牵起我们对老渔夫与耶稣关联的联想,既是对老渔夫英雄气质的歌颂,也意味着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担当。

第2篇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第3篇

尤记得那日初到,面对着陌生的学校,陌生的面孔,心中忐忑不安。心中挑剔着这个不好,那个欠佳,不由自主地拿它和师大做比较。生活适应了安逸,突然将一负担子压到你身上,总会觉得想甩掉这个包袱。也许不止我一个,这大概是每个大学生的通病,毕竟大学是个舒适的摇篮,容易把我们养懒。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总是需要我们去面对。永远记住临来前老师说的那句话:“别忘了你是来干什么的 。”我们是来学习的,和那些学生一样,只不过他们是来学习如何当一名学生,我们是来学习怎样当好一名教师。既是学习,就不要怕困难,不经打磨,再锋锐的宝剑也会成为一把钝刀,不经磨砺,沙粒是不可能闪烁出珍珠的华光。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面对学生,心情难言,总怕自己讲不好耽误了他们,于是越发刻苦地写教案,备课,讲课。希望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这半年,我深感任重道远,不知半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总得问心无愧才好。在其位当谋其职,无论将来是否会以教师为职业,但我们应做好当下,把握现在,珍惜这半年的实习机会,我相信在将来它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里的学生成绩普遍偏低,分数在个位数字的大有人在。开始拿到他们的成绩单时,我简直难以置信,在我看来,语文成绩能考成这样,绝对是个奇迹!同一办公室的老师说我要让他们期末成绩都及格,这个要求太高了,根本不可能完成,顿时感觉如冷水浇头。那段时间我很茫然,感觉教了一群没有明天的孩子,找不到动力在哪里。看到他们上课时无所事事得样子,真想对他们吼:“你们到这是来干什么的。”但我忍住了,如果师生关系僵化那会更糟糕,我要做的是如何让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开始试图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方法,能够吸引住他们的注意,激发兴趣。在讲课的时候旁征博引,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看一些跟课文有关的视频。总之,凡是能想到的办法都去尝试一下。虽然少有成效,但更多的是他们对这些额外的话题很感兴趣,一进入正课便又开始恢复常态。

这种事实令我很苦恼,也许这问题的关键在我身上,最近指导老师听了我的课,说课件做的有些复杂,设计的问题偏难,以他们的水平是答不出来的。这或许是个极重要的因素,我的确不该用我的水平去衡量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尽量精简教案和课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施以教学,不知会不会有成效呢?以观后效吧。

这里的孩子虽然成绩欠佳,但人都很不错,用老师们的话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心不放在学习上。”总体而言,我们的关系处的还不错,有几个学生说我是他们最喜欢的实习老师,心中有几分窃喜,说不得意那是不可能的。[!]不舒服的时候他们会关心问候你,累的时候他们会体谅你。有一次我说了一句天气有些热,临近讲台的几个学生拿着本子要给我扇风,被我制止了,但心中有着莫名的感动。

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二者总是相连的。我坚信只要付出努力了,总会有收获。学校是个圣洁之地,孩子们有着纯真的心灵,哪怕偶尔淘淘气,惹点小麻烦,和他们相处总是心情愉快的。老师管得严了,他们会跟你诉苦,排演的节目没被学校选上会和你抱怨,可爱极了。我发现让他们喜欢你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第4篇

1 信息技术使备课更加充分

在以往的教学备课时,只是依据教学参考书,而教参上的资料繁杂,不利于形成一套完整的上课思路。如《孔乙己》这一课,教参上的参考资料多得没有头绪,这反而给年轻教师教授鲁迅的文章增加了难度。此时信息技术就显示了它的实用性,笔者从网上找到《孔乙己》的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步骤齐全,内容详实,教研时教师共同研讨这一设计,使备课不再迷惘。在学习《隆中对》时,笔者参考了易中天评“三国”的视频,对三国人物的雄才伟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群英会蒋干中计,孔明借箭用奇谋,黄盖上演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处处计谋奇功建,赤壁一战鼎足成。备课充分,上课游刃有余。

2 信息技术使新课导入兴趣盎然

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想学”的心理上展开,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江涛的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悟到愚公这一信念坚定、信心充足、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斗终生的伟大形象。再如《蒹葭》这首很有意境的诗,运用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歌曲导入,在优美的旋律中营造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朦胧意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

3 信息技术使课堂视听接合,提高了课堂效率

旧式课堂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主角,教师说,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只是调动了学生的一种感官――听觉器官,不利学生认识的提高,自从有了多媒体,笔者把课堂教学内容制成课件,非常直观地把问题摆到课件上,学生目标明确,带着问题去研讨课文。学生研讨的难点,也就是教师在备课中所需要给学生点拨的东西,也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便于识记,加深印象,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变色龙》这一课,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变化5次之多,这5次变化散落在课文多个段落之中,怎样让学生看得更直观?用课件直接展示,学生对主人公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一目了然。穿脱大衣的细节让学生学会了刻画人物时框定细描。

4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成了黑板的延伸

教师为了让学生把知识点看得更清楚,往往把它写到黑板上,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写得满满的。教师还得一边写一边说,真是口里唾液飞,身上笔沫飞。每一节课教师一身疲惫,学生擦黑板一个劲儿地抱怨。自从有了多媒体,投影仪成了黑板的延伸,尤其是学习文言文。文言文中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新授课要给学生点出来,复习课要检查巩固,用投影太方便了。写在教案上,新授复习一举两得,方便快捷,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课堂容量,投影仪真是教师上课的好帮手。如《公输》一课,笔者在备课时把教案写得非常明确,以投影为主,尤其投影显示墨子止楚攻宋的3个步骤,再是每一部分的重点词句,还有墨子的人格魅力,教师减少写板书之劳,学生减少擦黑板、吃粉笔灰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5 信息技术使名著阅读不再枯燥

中外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让每个学生都带着兴趣去阅读名著,受到经典文学的浸润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但是外文名著读起来描述性语言较多,学生看书时往往半途而废,不能对全书有个整体了解,感受不到小说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在初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多媒体帮了大忙。上阅读课时,笔者打开多媒体放映电影《简・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欣赏了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感悟到了简・爱虽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而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这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魅力!看了《老人与海》使学生和老人共同经历了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终于把大鱼刺死的惊喜,也经历了老人与鲨鱼的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的惊险与悲哀。咀嚼着老人的名言“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感悟到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他坚毅刚强,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投降,他是精神上的胜利者!每次观看经典都让学生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

6 信息技术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班里建立了QQ群,笔者也加入到学生的QQ群中,他们的一些心理动态、行为习惯,笔者在网上能及时了解,便于教学与管理。最近和学生聊天时了解到A生自我封闭,不合群,在小组学习中没一个愿意和他和在一起。怎么办?笔者要抓准切入点,敲开他的心灵之门。

不久,一年一度的年级篮球赛开始了。他在日记中曾写过很喜欢篮球,可平时特立独行惯了,没有人约他参加篮球比赛。笔者建议让他当替补队员,学生同意了。二班、八班打小组赛这天,当王钊上场时,“二班必胜”“王钊,你真棒”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他犹如一匹黑马在篮球场上奔跑跳跃。比赛结束后,学生都对他赞不绝口,纷纷在QQ上给他留言:“你像一道黑色的闪电,飞奔在球场上,篮球在你的手中抛出了一个漂亮的弧线,在篮筐上转动了两下,耶!进了。”“你今天棒极了,你激情飞扬,尽显我们二班风采,我力挺你。”此后他的学习成绩慢慢有了起色,脸上开始有了笑模样,渐渐融入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中来。笔者上课时看到他,他的眼神不再迷离,而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7 信息技术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

班里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制度,量化管理细则由班干部制定,经学生充分讨论修改生效。每个小组由4个学生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通常包括一名成绩习惯优异的学生,一名成绩不理想、习惯较差的学生,两名各个方面中等的学生。并且确定好4个角色:组织者(本组开展活动的核心人物);记录员(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计分员(按照班规记录组内每个成员的奖励分数,及时督促通报);发言人(作为本组的发言人,班会向全班汇报小组互助管理的情况)。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分组再优化。评价细则包括纪律、卫生、学习、课堂表现、学校活动等。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组长随时在网上发号施令,组员随时合作学习,记录员、计分员在工作表中开展工作。语文教学细节也融入合作学习评价中,具体由语文课代表设置评价表量化赋分。

不久,笔者在QQ上了第一期以“合作学习”为主题的新阳光班报,分4个板块,以“竞争激发热情,合作创造和谐”为宗旨,以“进步才是硬道理为理念”。第一板块阐明合作学习的意义,第二板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第三板块为进步红旗小组和优秀个人进步之星,第四板块是提高课堂幸福指数。在首轮合作学习中,涌现出许多进步小组和个人,这些小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实现了小组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第一次月考中全班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8 信息技术是学生展示成果的平台

不觉到了元旦,合作学习搞得热火朝天,语文学习气氛浓厚,笔者又发起了向同学祝福,以课件的形式描画新年愿景的活动。组长负责,组员共同制作。阅读课上,每个组做了展示。三组红灯笼造型,红红火火“福”字画在正中,组员的新年祝词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五组“新年新气象 携手见证成长”,八组“天道酬勤”,十二组“梦启航”,十三组“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点亮了学生的心灯。二组最具杀伤力,“与狼共舞”的宣言“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我有狼一样的血性、竞争、追赶是我的信条,同学们你们可要小心噢,我已经追上你们了”,激起学生的斗志。“狂奔的蜗牛”小组最具挑战性,寓意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走“认真,再认真”的路线,以自己的进步带动他人,逐步走向共同进步。他们认为世上没有白吃的苦,苦是撼天动地的惊雷,巨响过后,便是久盼的甘霖;苦是心灵的试剑石,反复打磨,心灵之剑才会变得锋利无比,为了自己的梦吃点苦算得了什么。这些课件,制作图文并茂,思想闪光,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平台。

第5篇

她的美不在面貌上,而是在风姿上,因此经久不衰,现在仍保有当初少女的丰采。她的态度亲切妩媚,目光十分温柔,嫣然一笑好像一个天使,她的嘴和我的嘴一般大小,美丽的灰发也是很少见的,她漫不经心地随便一梳,就增添了不少风韵。

(节选自卢梭《忏悔录》)

她穿着极讲究的晚礼服,颜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她发际插一朵红花,乌黑的鬈髻,垂在耳际。她的眼睛明媚动人,一种嘲讽的笑总挂在嘴角上。她时常露出一种倦怠的神情。

(节选自《日出》)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眼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得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她可爱。她的眼中的光会走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节选自海明威《老人与海》)

【借鉴点】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记住两类人的外貌。一类人长得“闭月羞花”,让人一见钟情,忍不住多看几眼;一类人长得“个性鲜明”,惨不忍睹,不由让你生出几分怜悯。如何才能将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呢?上面这几个片段里的几种技巧,值得借鉴。

一是细细观察,发现特点。如果我问你,老师的外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她的笑容,在你的印象中,她总是笑得那么灿烂;也许你会说是他的眉毛,在你的印象中,他的眉毛仿佛会说话一般。是啊,其实每一个人的外貌总有他独特的地方,抓住那个“点”刻画,人物才会与众不同。老舍《四世同堂》里的这个片段虽然只描写了人物的眼睛,《日出》里的这个片段虽然只是描写了人物的衣着,然而由于这些内容正是人物外貌最为夺目的地方,于是人物形象也就令人过目难忘了。

二是笔墨灵动,绘出亮点。写人的文章,不一定需要进行外貌描写;但如果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就得绘出人物的神韵。如何才能绘出人物的神韵呢?你可以雕琢细节,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可以巧作对比,甚至可以引用诗词。《忏悔录》里的片段,通过一“笑”一“梳”两个动作便让人物呼之欲出;《日出》片段里描写人物衣着时,“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这一比喻句,将人物光彩夺目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由此看来,外貌描写不仅能够绘出人物神韵,还能巧妙地展示非凡的才情。

三是结合生活,展示性情。写人的文章,还要学会透过外貌,巧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正如卢梭笔下描写的那位美女,当我们看到“嫣然一笑”“漫不经心”等词语时,便可以看出人物“温柔可爱”的特点;而海明威笔下的那位老人,就是另一种情形了。面容的消瘦与憔悴,脖颈上深深的皱纹,以及双手上留下的伤疤,形象地展示了老人“历尽沧桑”的人生命运。外貌出彩,人物才会如此丰满。

【挑战名家】

同学们终于稍稍放松了些,老师也开始陶醉在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里。不过,个别同学显然没有被老师的诗情画意所吸引,有人开始讲小话了。这怎么能够逃脱他的眼睛呢?他又沉下脸来,那严肃的眼神紧盯着他们,足足看了有十秒,那愤怒的眉毛气得撇向两边,粗大的鼻孔在不断翕动。那情形,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画面。全班顿时又陷入了一阵恐慌之中,教室也立刻恢复了安静。当他再次转过头来面向大家时,眉毛又如从前一样弯弯的,我们欣赏到的自然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般的温情。

(刘雨瑶《会变脸的老师》)

我的舞伴个头不高,比我所欣赏的个头高度(185厘米)矮了10厘米,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一身运动衫,一双鞋子灰不溜秋,均不知什么牌子。想想我周围的男孩总是一身Nike、Reebok、Adidas,脚上永远是八成新的“乔丹”,眼前这个男孩真是有点土。我笑说我不会跳的,你要带带我,他只浅浅一笑,点头却没有说话。

(王莹《那个男孩有点逗》)

我赶忙追了出去,却见爷爷那小小的身影在雪中慢慢地走着,走着……那黄色的旧军大衣、黑棉帽,再熟悉不过了。他缩着颈,佝偻着背,双手交叉伸在袖子里,双腿打着颤,每向前跨一步似乎都要费很大的力。大风卷着雪花呼啸着向他扑去,似乎想把他掀翻,而那越来越小的身影,却顽强地前进着,终于消失在那一片白茫茫的街巷中。

(张洁《雪地里的痛》)

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张脸:两颊肿胀得像刚出炉的面包,眼睛被挤得很小,鼻子两旁长满了雀斑,要说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但奇怪的是,我却觉得和她很亲近,仿佛早已经是好朋友了一样。

(何菲《我们一起走过》)

刘老师的面庞绯红起来,犹如我们受到老师表扬后的兴奋状,“人面桃花”的词语正好有了它恰当的位置。“谢谢同学们的鼓励,那咱们就奇文共欣赏吧!”哈——在同学们爽朗的笑声中,刘老师从教案中抽出一张稿笺,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来。霎时间,教室中犹如流淌着一泓清澈的山泉。

(李倩《数学老师的人文课》)

男生爬绳子荡秋千,她也要试试;男生踢球,她也要插上一脚。瞧,她还真成了足球队的一员猛将。每当在绿茵场上驰骋后,坐在我身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时,同桌那圆脸蛋上便会浮起一片如同云霞般艳丽的红晕,两道粗眉倔强地横挺着,随着呼吸声一上一下地跃动。我常被她这种健壮的美惊倒,情不自禁地赞叹“芳邻” 美不胜收。

(刘丹《我的同桌》)

第6篇

关键词:自主性;人文性;感性;体验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30-02

《现代汉语》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一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真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课堂才会有活力,学生才能愉快的学习,才能充分展现素质教育的优势。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阅读自主性

阅读是一个学生对文本(即文字以及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图表等)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文和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文本感受从哪里来?就是从学生的阅读中得来的。我们所强调的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容的能力,只能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培养;阅读应贯穿于教学教程的始终,应作为获取知识的最根本的途径。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陆蠡的《囚绿记》,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绿代表着什么?作者的情感体验有怎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绿”和作者如何结下情缘,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绿”象征着什么”时,学生无话可说。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感触深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有颇多收获和情感体验,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难能可贵的“碰撞”。这就是自主阅读带来的体验。

二、注重文本人文性

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不可相提并论,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老人与鲨鱼搏斗”这一情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次数以及力量的悬殊的对比。于是学生把这一情节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老人的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老师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老人,设想自己驾船出行,途遇鲨鱼,去品读这部分字,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关注老人的身体,有人侧重鲨鱼的强大,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挖掘学生与课本的联系性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探究。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身临其境,解读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泪珠与珍珠》一课时,对眼泪的感悟,一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一个学生刚好要送父母远行,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得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象进行感受。

(二)强化读写,加深人物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小狗包弟》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巴金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巴金先生,你真善良!”“巴金先生,你真善于反省自我!”,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你是主人,看见小狗迎接你回来,还给客人作揖讨糖吃,你会有啥情感体验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狗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巴金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狗。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三)亲身体验,活化课本内容

小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滥竽充数》历史故事《将相和》,小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三顾茅庐》,童话《狐狸和乌邪》、《公鸡的脸红了》……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白,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如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梁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第7篇

关键词:寓教于“趣”;寓教于“法”;寓教于“活动”;读好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05-01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

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

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

使学生读好书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学生兴趣盎然。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2)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读好书

帮助孩子确定要阅读的好书。让孩子独立阅读的书难度要适中,尽量选择那些配有一些有趣插图或图片的图书。当前适合小学生阅读中国名著有:少儿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名著有:少儿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呼啸山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等;三要遵循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读《镜泊湖奇观》、《迷人的张家界》;学习了《早》,可推荐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莫泊桑拜师》,可推荐《项链》或《羊脂球》;学习了《丑小鸭》,可推荐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品德课《文化巨人孔子》,可推荐读《论语》;学习了自然课《探索宇宙》,可推荐读《时代科技速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文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