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返乡创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农民工刘汉平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农民工转型为家乡有名的汽车服务公司老板。
刘汉平,男,1971年9月出生在留坝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0年刘汉平高中毕业后,出外到太白金矿打工,没有任何技术的他在矿厂每天重复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工作,一月也挣不到几个钱。恶劣的生计环境,让刘汉平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让他明白要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必须要掌握一门技术。经过考察,刘汉平发现汽车修理虽然累些、脏些、可是收入高。于是1995年,刘汉平辞去矿厂的工作,回家乡后到本县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汽车修理技术。由于刘汉平聪明好学,不怕脏累,通过几年的学习,他成为修理厂的技术骨干。虽然收入高了,可是刘汉平觉得自己总不能给别人打一辈子工,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于是在一番深思熟虑后,2000年,他在银行贷款3万元开办了一个小型汽车修理厂。创业之初,由于修理厂规模小,资金短缺,没有几个员工,刘汉平是即当老板又当员工,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干脏活、累活。由于刘汉平的修理厂在经营中一直本着诚信经营、热情服务的理念,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单生意,使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初见成效的刘汉平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开拓创新。因此,他不仅自己不断学习获得了汽车维修技师的称号,而且每年都要派遣员工到西安、长春等地的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修理技术深造,不断提高员工的维修专业水平。在工作中提倡讲文明、讲质量、讲效益的严格制度,加强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源动力。在抓经营抓管理的同时,刘汉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心系职工,体察民情,干群同心,和谐创业。他在全公司强力落实了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并专门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职工综合宿舍楼,改善职工的住宿、餐饮条件。同时对成绩突出,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的岗位能手给予物资奖励。正是由于刘汉平心中装着职工,干群关系密切,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企业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呈现出浓厚的“以和共事、以和谋事”的和谐创业氛围。作为留坝县汽车服务行业的领军企业,刘汉平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极为注重社会效益。多年来,他一直扶贫助困,帮助弱势群体,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10余万元。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身边的青年朋友,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机会。公司吸收了很多下岗职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48名职工中,除了3名退伍军人和16名下岗失业人员,其余的都是返乡农民工,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经过十一年来的艰苦创业,刘汉平的修理厂也由最初的4个人,发展成现在的拥有48名员工,营业面积扩大到3900多平方米,年收入达500余万元的留坝县南城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能够提供汽车修理、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服务项目,已成为当地修车界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西省个体劳动者协会、陕西私营企业协会评为“光彩之星”、汉中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先进企业”等称号,刘汉平个人也被县公路管理段聘为路政行风监督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刘汉平将倍加珍惜这些荣誉,他将继续努力,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近几年来,在返乡农民企业家李勇的帮扶下,老君庙村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曾经贫困落后、偏僻闭塞的村落,如今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村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李勇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大力支持家乡经济建设的举动,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好评。
李勇十分关注家乡的留守老人,从2004年至今,他坚持每年春节出资20万给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一个200元的“红包”,以示尊老,目前已有450余位老人每年享受这项优待。
他不仅尊老敬老,对于患重病的家庭也关心备至。2006年11月24日,《新荣昌》报周末版刊登了消息《请救救我的双腿》,昌元镇螺罐村一组村民刘大学14岁的儿子刘志勇双腿烧伤无钱医治,切盼社会各界好心人伸援手。报道第二天,有一位神秘的好心人驱车前往刘志勇家,不仅亲自开车将刘志勇送往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还先后两次为他支付15000元的医疗费用,保住了刘志勇的双腿。后经刘家多方打听,才知道不愿留下姓名的好心人就是李勇。
“5・12汶川地震”后,李勇瞒着亲戚朋友驱车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捐款40万元,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2008年,在外地创业已小有名气的李勇听说家乡正在实施整村脱贫工作,于是决定要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建设做一些事。他经常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人民要致富,全靠政策和有路,有了通院路,大家好致富。”
2008年底,他向金佛社区10组、11组、17组共捐资3万元帮助修建“社社通”公路;2009年初,他又向本社区11组捐资8万元修建1公里泥结石公路。2009年,李勇主动提出两年内捐资300多万元为全社区修建新农村生产生活便道200多公里,实现通院石板路户户通,金佛社区3000余户11000人因此而受益。
李勇说:“人民的公路、大路、街道我来捐款修,修好公路、大路、街道为人民。人民满意,人民受益,我乐意。”家乡父老说:“李老板出钱给我们修路,实在是给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留传于后人。”
1 独资
湖南安乡青年周平,1994年从民办大学毕业后到广东一个插花厂工作,在厂里他虚心学习、勤奋努力,不到两年时间,就升为了管理副厂长。他不仅掌握了整个工艺流程,还学到了一些进出口方面的外贸知识。三年后,他辞去了月薪几千元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他投资近万元自己做起了老板。在家乡,劳动力成本不高,请周围的农村妇女插花,一月给几百元工资她们就很高兴了,因为她们同时还可照顾到家里,利用晚上的时间多插些。周平开厂一年多来,付给25位村民“员工”的工资仅几万元,而当年就实现纯利润10万元,一年就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周平认为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插花会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公平竞争,自己厂里生产的花同样可以拿到城市里的商场竞争。
2 合资
相对独资来说,合资是更多回乡创业的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返乡青年都有足够的钱自己开办实业,而选择合伙人集大家的钱做一件大家都愿意做的事,这样创业很多年轻人都乐意接受。来自重庆的刘珊向她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提出的收购快要破产的小型制衣厂的倡议,很快得到了朋友们的认同。于是每人出资5万、1万元不等,由8个股东把这个厂接过来了。她们分别按照各自的股份和特长,担任工厂的厂长、生产厂长、销售厂长等职务,担任生产厂长的刘珊说:“我在广东有6年的制衣厂车间主任经验,我的这帮朋友也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在制衣厂做过的,对这个行业很了解。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是会让这个厂起死回生的。”
3 转移 在广大回乡创业人群中,还有产业转移这种形式为大家所认同。因为家乡有政策支持,原来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三家小饭店的张复生,把这份产业全转让给了当地人后回家创业了。在家乡,他投资30万元。在市区开了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张复生这种回乡创业属于转移武。他说,“转移自己创业的目标,回到家乡创业。和在外地比。有许多优势,一个是人际关系熟悉,一个是各种成本也会降低。”
据工作人员介绍,来德源镇落脚的创业者,很多都是返乡创业者。这几年,有不少在北上广等地打拼的年轻人完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回到西部创业,但记者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对不少人来说,返乡创业也有着“青春期的烦恼”。
正是因为同一个行业西部地区跟北上广有差距,那些从东部回来的创业者才更有可能成为“鸡首”,因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创业者的尴尬
在光谷创业咖啡馆的二楼,记者见到了正尝试网上卖菜的蜀菜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房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房钰从浙江一家服饰公司辞职,回到成都创业,做机械产品,2015年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领域。
房钰返乡创业并没有预期顺利。“这里的客户对自动化、生产效率并不重视。”他发现,西部的企业家在决定要不要购买一套设备的时候,通常只计算直接成本,而不怎么考虑时间、机会等间接成本。如果给他们提供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建议,他们会说,“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成都五腾科技有限公司老板熊卫民对此也深有感触。
熊卫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2012年底回到成都创业,进入云数据管理领域。“我在成都卖IP时,不少客户习惯问‘多少钱一套’。他们把买IP当成一次性购买,而不是当做一种长期服务。”熊卫民说,他为客户提供的好多技术都是申请过专利的,但客户并不愿意为你的知识产权买单。由于客户的接受能力所限,他被迫多次降低服务价格。
从上海返回西部某地级市创办律师事务所的柳旭(化名)也遭遇了“水土不服”。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上海,律师跟客户谈业务时,一般都是围绕在一个圆桌前,像谈判一样,最多一分钟客套话,很快就直奔主题;而在当地则是大家一边抽烟一边谈,可能光客套话就得耗费半个小时,完了才开始谈正事。“在上海,案件的进展,常常是客户紧紧地催促着我们,而在这边,客户好像都不怎么着急似的,常常是我们催着客户要这要那。”
对于在上海待久了的律师来说,西部的“慢生活”成了“低效率”。
不过,创业者们也都明白,这些不适应只是暂时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都与西部的市场发育尚不充分、客户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理念有关,随着大环境的改变,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
行业发展的差距
除了与客户相处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不适应外,返乡创业者们还发现,自己所处的行业,跟北上广等地也有很大差距。
2013年,肖英(化名)从广州一家大型的广告公司辞职,回到老家重庆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
预期与现实的落差,让肖英有些后悔返乡创业。“重庆的广告行业处于初级阶段,或者根本称不上广告公司,而只能叫活动执行公司。”肖英说,在广东,企业非常重视创意,每年的竞标会就是一次创意展示,这对相关的广告公司而言是很大的市场机遇。而在重庆,一般的广告客户对广告的理解尚未达到传播的层面。
肖英举例,重庆的广告公司做的最多的就是在开业等庆典准备充气拱门、花篮、地贴吊牌,而品牌层面的创意传播被完全忽视了。“可不幸的是,我恰恰就是做创意的,所以常常无所适从。”肖英认为,重庆的广告行业,至少比广州落后5年。
上文中提到的熊卫民则发现,与欧洲和北京相比,在成都做云数据,有时会遇到“配套跟不上”的问题。
“你们做IT,不是只需要人才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配套?”面对记者的提问,熊卫民解释:“很多人都对软件企业有一个误解,认为我们只需要几个人在一起摆几台电脑就可以搞出来。其实现在做软件,就像做手机一样,需要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合作,比如数据是一家做,支付接口再找另外一家做。因为西部的IT业发展没有北上广早,我们很难找到合作企业,目前的几家配套企业都在深圳。”
不过,针对“行业差距给创业者带来困难”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正是因为同一个行业西部地区跟北上广有差距,那些从东部回来的创业者才更有可能成为“鸡首”,因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创业环境会越来越好
创业者并不光是跟市场打交道,他们还会时不时地跟政府有所接触。一些创业者发现,在西部地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显跟北上广不同。
采访中,一名在西部多个县市考察过创业环境的创业者提到,现在所提的“大众创业”,在个别地方是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地一看,可能是些空壳子,地方政府可能在玩概念;或者是,政府也真心实意地想支持创业,但又很迷茫。他去一些县市考察的时候,有的政府官员直接说“我给你钱,给你办公室,你来这创业,帮我们建个产业园,带动就业吧”。
熊卫民认为,创业的动机不应该是为了解决就业,而是要解决需求,“你不能老去补贴别人。别人明明没有需求,你去补贴,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还有创业者表示,在招揽创业者的孵化方面,沿海地区特别注重新企业的质量,一开始就会关注这个企业能否存活下来;而西部地区的政府则更讲究数量,一些创业扶持部门常用的做法是,先把创业者“忽悠”过来再说,这很容易造成双方的损失。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进城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在中国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尽管目前人数还不算多,但随着外出民工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回乡创业人数也必然增加,并成为农村一个新的群体。目前,累计有5000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此同时,有近20个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占到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为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坎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从昔日的打工仔到今日的创业者,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一个新现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新飞跃。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要类型
一是兴办“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农村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回乡创业人员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技能、资本或技术优势,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竞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了一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一条靠农村内生力量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新路子。
二是兴办配套配件产业。许多回乡创业人员利用在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工作过的经验和技术,抓住规模企业产业链条向前和向后延伸的机遇,主动接受大中型企业的辐射带动,积极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件配套企业,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合理分工。
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重要作用
(一)回乡创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农民工回乡创业在促进城镇经济和城镇化的同时,又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农民就地就近进入二三产业。据统计,一名回乡创业人员每兴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动50-60个人就业,全镇有近20个回乡创业人员,可以安排1200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每个人每年增收5000元左右的收入。
(二)回乡创业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
农民工回乡创业开发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培育了一大批企业家,造就了一大批新型产业工人,塑造了一批新型农民,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回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创业者通过吸纳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对农业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
(三)回乡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乡创业者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合伙、独资经营等形式,创办、领办企业,促使资金、先进技术等企业资源向农村地区集中。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市场这所“大学”培育出的农民创业者,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农村提供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其中的一些人已成长为现实的企业家。以这些人才为核心,以企业为载体,吸引了资源、资金等要素的就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县域的资源整合和集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回乡创业的制约性因素
(一)资金量小,缺乏金融服务
虽然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这点积蓄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政府和银行不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多数返乡民工根本无法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因为金融机构贷款约束变硬,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抓大放小”、或只收不贷,使之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二)负担太重,创业服务不到位
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和引导。农民工回乡创办小企业包括开办个体工商户,要辗转多个部门,办理包括场地证明,资金证明,环保评估,消防和安全许可,生产许可,卫生许可,建筑规划、设计,工商登记等多项手续,往往每道手续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成本。在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越是贫困、税源少的地方,越容易出现竭泽而渔的现象。
在外打拼多年,如今要回乡。城市,还是村庄?曾经外出打工的那个岔路口,又一次横在返乡农民工的面前。
难以想象,站在你面前的一个个披着风霜的农民工,背后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沿着大街小巷,数着天边寒星。尽管,曾经的村庄,无法种植他们的心愿,但如今乡愁在呼唤他们,自己的家乡等着他们重建,再次成为他们的责任地。
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农民”,有的懂技术,有的懂管理,有的卖点子,有的想创业……而家乡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舞台在哪里?梦想又能否在此发芽?
“项羽说,‘富贵不归家,如衣绣夜行’。我当年曾讨厌家乡生活的穷困,我是有野心的,当初出去打工那天我就想过,总有一天要当个大老板回来,是家乡把我培养成了个小老板,该是我反哺的时候了。”
——熊顺祥
虽说早已过了白露,重庆璧山的温度却超过了39度,宛如三伏,此时正是熊顺祥生意的淡季。贪凉的他起了个大早,去了趟重庆城里头看行情,路过海椒市场时,他看到了几个过去在朝天门一起干活的的棒棒朋友,依旧坐在地上,树个找活干的小牌子,抽烟、谈笑、打牌。而这一次,他没有上前去打招呼。
“我也曾是山城棒棒军”
“不当化学老师了,我要去重庆朝天门当棒棒。”
20多年前,当璧山大兴镇的民办老师熊顺祥做出这个艰难决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在他们眼中,瘦小的熊顺祥是怎么都吃不消码头边上那些苦力活的,在乡下当个老师虽然工资很少,但还是份体面的工作。
“我最早的工作是在重庆江边上‘洗沙’,就是周克华干过的那个活,从早上五六点干到晚上七八点,一天才1块多钱,你根本不能想象那是什么生活。后来当老师以为好点了,但当时教书匠不值钱啊,一个月的工资20块3,照样养不活一大家人。”熊顺祥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有点踌躇,任由烟蒂慢慢加长,“当时听人说去朝天门当棒棒每个月‘要赚很多钱’,家里又刚好缺钱盖房子,没有房子,都不好‘耍朋友’,于是我就出去了。”
这一出去,谁想竟是20多年。
最开始,熊顺祥在朝天门帮人搬货,每当有运载着海椒、花椒的大船到岸,棒棒们都会蜂拥到码头边争着“下货”,而他总是奋力冲刺在第一个。但他在搬起第一箱花椒,闻到第一缕麻香味的时候,绝没想过今后为了这些调味料,要耗尽自己一辈子的精力。
“我迷恋花椒的味道,那是一种刺激的味道。每次搬货,我都会大口嗅着那缕缕麻香,奇怪的是,它似乎会让我浑身上下劳累的每个毛孔都得到释放。”熊顺祥对花椒的深入认识,是不久后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旁帮着别人卖花椒。“那里的货源供应着整个重庆的麻辣烫,天长日久,我也摸索出一些门道。”
璧山县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县,过去在每年春节后,县里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工字不出头”就是这里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打工不能打一辈子,下苦力注定这只是吃青春饭的职业。
就是这样的生活,熊顺祥也坚持到自己成为了老板信任的人,带着他到处去进货,“当挣的钱也是少得可怜,老板是不管我们的生存的,我顶不住压力,就自己出来干了”。
十字路口,“一夜白头”
熊顺祥1963年出生,身材瘦小,岁月已经在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刻下了明显的痕迹,但一双眼睛却闪烁着刚毅自信,一言一行中流露出,这是个精细人。
“我在打工的时候就喜欢观察老板,我发现他们特别能吃苦,胆子很大敢冒风险,而且商业意识很强。对照自己,我觉得这三点都具备,为什么我不能成功?我省吃俭用每月能存一千多块钱,两年下来,就有了两万元的存款。”
熊顺祥有点得意,显然,他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但能省钱不等于能创业,他在憧憬中开始了在外的漂泊生涯。
他先是南下广西、广东,再一路北上到河南、山东、辽宁,基本上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做过很多种小生意,有时没钱了,运作不顺了,也偶尔打打零工。他不止一次遇到工商、税务甚至消防等部门“方方面面”的“刁难”,效益无法保证。“差不多是个部门就得‘打点’,否则就会以审核、调查的名义让我们停业整顿。”熊顺祥说,根源还是自己是个农民,没有多少社会上的硬关系。
他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坐长途火车的经历:“一般只能买到无座票,一上车就拿出一张报纸,往座位下面一铺,全身尽量缩小,以便可以躺进去,然后就是几十个小时浑浑噩噩。”
此时,他的父母已老,小孩也需要照顾,熊顺祥面临选择,漂泊还是定点。他带着走南闯北积攒下的10多万元,把落脚点放在了家乡,开始从云南等地运花椒回重庆卖。”
熊顺祥第一年拉了两车花椒回去,两万多斤花椒全部由他自己绑上大绳,扛到货车上,睡在花椒堆里两天多颠簸回到璧山,那两天至今被他认为是一种深刻的记忆。结果,运回来一分钱没赚到,还把本钱赔进去了不少。
“当时空有一腔热血,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他说,求爷爷告奶奶似的把前期工作都做完后,终于意识到在商场上人脉关系的重要。“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我没有业绩和独自当供货老板的经验,别的商家都不相信、不愿意与我合作。”
一年不行,第二年借钱再来,并且是直接办厂,“说是‘厂’,当时其实还只是个作坊,我看到喜欢吃火锅的人有那么多,觉得做火锅底料生意肯定有赚头。”熊顺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说服亲戚,连着自己的,又筹集了一批钱。钱到手后,说干就干,写申请办手续租房子招员工。
依然完败!同时,因为定位不准和市场已有企业排挤问题,导致熊顺祥的生意冷清,只有零星的火锅店打电话要货。
送!一件也亲自送!熊顺祥咬牙拍板,虽然他明白这样只会亏本,但他和他的产品的口碑却在与日俱增,熊顺祥的小厂也在摇晃中慢慢起步。
返乡创业潮中的三个开县弄潮儿
开县是重庆闻名全国的“打工第一县”,全县170万人口中,近7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十二五”期间,开县每年都有超过1万多名打工仔、打工妹返乡创事业,创办的经济实体已超过2.7万户,投资总额超过275亿元。
谢世洪:“成都小吃”店主玩转新科技
大多数北京人并不知道,京城800多家“成都小吃”,90%都是重庆市开县人开的。这些开县人中,相当比例是――或曾经是――农民工。今年46岁的谢世洪,就曾是“成都小吃”店主中的风云人物。而今,他早已鸟枪换炮,试图在高科技领域分得一杯羹。他和合作者创办的重庆开县特飞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航空特殊动力材料,得到国家发改委“高精度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获得了轻型航空发动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和应用等50多项发明、130余项外观设计、22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他们开发的双转子回转式容积泵,目前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1986年,初中毕业的谢世洪成为开县赵家镇长安村第一批“打工仔”之一。他一边为师傅放牛一边学中医,然后去建筑工地拉板车,再返乡结婚――刚步入社会的谢世洪,重复着与其他打工仔大同小异的故事。
看见别人当厨师能“半年前穿补丁衣服出去,半年后打领带回来”,新婚的谢世洪也去镇上学厨师,然后辗转漂泊10多个省打工。在成都锦江宾馆,经过一些类似于电影中“偷师学艺”桥段后,他成了大师的徒弟,成了厨师长,终于可以“打领带回来”了。
有一次,谢世洪出差到西安,走进一家小吃店吃午饭。他看着别人吃几元钱的小吃,而自己吃几十元的炒菜,还喝着酒,心里不免有点优越感。但小吃店老板却不高兴地埋怨:“你坐在这里慢悠悠地吃炒菜,起码让这张桌子少进账好几百元。”谢世洪有些生气,认为炒菜比小吃贵得多。但是老板却说:“这张桌子本来可以坐5个人,吃小吃都吃了几轮了。”谢世洪惊讶地了解到,这家小投入的路边小店,其实比很多大酒楼的利润高得多。
受到震撼的谢世洪,成为最早一批去北京开小吃店的开县人。
2002年,开县人陈代利在北京第一个以“成都小吃”开店并赚了钱,这让在北京的开县人备受鼓舞。谢世洪也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在北京西站附近开了家近100平方米的“成都小吃”。生意好的时候,每天流水有1万多元。
这一时期开“成都小吃”的开县人,80%都赚了钱,买房买车的都有。谢世洪却决定把钱用来开分店。他一边在北大进修MBA,一边管理着7家店――最大的店有700多平方米。
2007年8月,在京的800多个开县小吃店老板,加入新成立的开县商会。邓文忠任会长,谢世洪等任副会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谢世洪在一次接待中结识了程中云,两人在“做飞机项目”上一拍即合。他们合开的公司开发出世界首款超轻型、可折叠的水上动力冲浪板,已获得数十项专利和CE等多项专业认证。
:打工仔创办的鞋厂产品销到了国外
42岁的,这名曾经的开县“打工仔”,如今在家乡开县拥有一家鞋业公司的一半股权,而该公司的资产超过1亿元。
1991年,19岁的离开家乡,去福建晋江鞋厂打工,靠勤奋好学做到了销售经理,每月能有两三万元收入。他由此挣得第一桶金。在那个年代,七八十万元的积蓄已经足以为更大的梦想搭上起跑器。1998年,外出7年的回到家乡,希望从正在推进的三峡迁建中找到机会。他承包了开县橡塑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企业整体改制时,他和志同道合的下海青年杨勇一起,买下整个公司,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成立了勇华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老家,人脉、政策都有一定优势,比如有三峡后期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其中一些政策在沿海地区是无法享受的,土地价格也更低。”说,“这让我们能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是自己做。” 说,每年12月6日至次年1月6日,邀请销售商来公司开会,将来年需要的品种和数量确定下来,支付定金后,公司按计划生产,“经营风险也不大”。产品定位于中低端,每双鞋带来的利润很低,但积少成多,仍能累加出极其可观的数额。
几年发展下来,公司日渐壮大,现有资产1.0157亿元。去年生产了800多万双鞋,其中有一部分出售到西亚和东南亚国家。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纳税200多万元。
更大的意义在于,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公司现有员工686人,在农闲时的用工最高峰期间,有1029名工人在这里挣钱,其中以四五十岁的妇女为主。在开县,在鞋厂工作所得到的薪酬,足以让员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还能兼顾家庭。
曾汉宇:水里养的除了鱼,还有谋求上市的梦想
40岁的开县人曾汉宇,已跻身于重庆水产行业的最前沿方阵。
出生于开县厚坝镇大坝村8组的曾汉宇,1997年从合川水产学校淡水鱼专业毕业后,去师兄创办的通威集团打工。懂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进步神速,很年轻就成为片区经理,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当绝大多数人只能骑自行车时,这个农家子弟就开上了汽车。
曾汉宇发现,高温天气时,鱼的损耗非常大,侵蚀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如果能减少运输中转,仅仅是节省下来的损耗,就是非常可观的收入。“鱼场必须有规模,但也不能太集中,要靠近市场终端,假如有自己的鱼场就好了。”一个念头在曾汉宇心中腾起。
2009年,开县举办首届乡情会,出台了返乡创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曾汉宇听到这个好消息返回家乡,注册成立了重庆市飞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将厚坝镇闲置的3000亩山坪塘进行改造升级,让“死鱼塘”成了“聚宝盆”,还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在湖南,他也有2000亩养鱼基地。
“仅靠能吃苦还不够,科学养殖才是王道。”曾汉宇推行轮捕轮放的养鱼模式,每次放养的鱼种、大小、品类都很有讲究,实现了基地一年四季都有成品鱼销售。
2011年,曾汉宇又进行了“水上种蔬菜”的尝试,套养了珍珠蚌,提升了效益。
2012年,一场大洪水让曾汉宇的鱼跑光了。渡过难关后,他再一次加强了对基地的改造,2014年,他又投入七八百万元进行“小改大”“浅改深”的改造,“往后,还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喝着茶就能知道鱼是否缺氧”。
曾汉宇说,他在重庆的基地已经形成了年产量近千万斤的规模,去年的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虽然投入大,但利润也不少。”踌躇满志的曾汉宇说,重庆的水产品每年的市场总量在50万吨左右,而重庆的自产能力不到30万吨。“这是一个直接连结到老百姓菜篮子的行业,有很好的前景。”
曾汉宇的企业吸引了风投的关注,注资额以千万元计。而今,曾汉宇正积极筹备公司上市事宜。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连锁效应
过去,农民工“打工一人,致富一家”,对于社会的效应,被业界称为“做加法”。而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则成为业界口中的“做乘法”。从“加法”到“乘法”,返乡创业让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成为“全民创业”中一块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
在重庆,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究竟有多大?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重庆市累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809万人,“转移就业率超过95%,基本实现应转尽转。”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70.3万人。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勇说:“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不仅对自己有价值,对整个社会也具有价值。”黎勇介绍,截至2015年9月底,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规模,相当于市内农民工就业总量的40%。“全市每年返乡的30万农民工中,有近5万人在返乡创业企业就业。”他说,比如开县兴泰电子有限公司,450名员工中,从广东返乡的占80%以上。
“这些人创办的企业,为留守务农的农民而言,也带来了价值。”黎勇说,很多农业产业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和存量劳动力,既发展了农业,反哺了农村,更带动了农民增收创收,推动了精准脱贫。如云阳县红霖食品有限公司,与周边1000户养殖户签订长期养殖回收合同,仅养殖一项每年每户农民就能增收1.5万元。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返乡创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黎勇说,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创业形成的集聚效应优化了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配套和相关产业均得到了协同发展。如合川区农民工李万明创办的“石丫”鸡蛋品牌,产品远销西南各地,其蛋鸡饲料需求,带动了周边300农户发展种植玉米、蔬菜等饲料类配套产业。
忠县、奉节、秀山等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陆续打造了新型“淘宝村”,构建起云智网商城,将个人网商和数百家企业组织起来,在线下建立实体展示店,打造出覆盖县城、辐射乡镇的24小时物流配送体系。目前,这3个地方约有1万余名农户在家当起了供货商,形成了产业发展集群。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处处长张德祥介绍,出身农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并非一窝蜂地盯着农业领域创业。他们创办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承接了东部地区梯度转移产业,有的是整厂迁移,有的是部分产品生产基地迁移,有的是产销链条的一个环节迁移。“尤其是电子加工、服装生产、小五金等制造行业居多,形成了市内建厂、市外销售的互补发展模式。”而且农民工创业,“并非都是‘大老粗’,有相当部分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张德祥说,比如开县馗旭生物科技公司的实验室有博士14名,汇聚了5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成果。可见,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返乡创业农民工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推动力量。
“除了这些经济方面的效应外,我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农村社会问题。”黎勇说,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撂荒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据测算,全市约有9万留守儿童、11万空巢老人问题,因农民工返乡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效益非常突出”。
开县厚坝镇大坝村主任李远林说,村里的年轻人,70%倾向于留在本县打工,“这和以前真的不同了”。
重庆开全国先河出台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早在2008年,重庆就开全国先河,率先出台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文件,此后,13个省市先后前来学习经验。
为了让农民工创业扶持落到实处,重庆在行业准入、行政审批、税费减免、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政策上进行了细化。引人关注的是,微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三权抵押”等多项“干货”政策向农民工开放。农民工开办个体工商户,除经营建筑业、娱乐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行业外,其余均可享受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前几年,只有女性农民工才有资格享受小额担保贷款。重庆突破这一点,在2015年将贷款对象扩大到所有农民工。在贷款额度上,从2008年前的3万元逐步统一提高到15万元。
对于很多返乡创业农民工而言,工业园区门槛高、要求严、入驻难,他们只能望而却步。重庆则另辟蹊径,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市、区县、乡镇三级返乡创业园区(创业街)。在园区,推出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比如,吸纳农民工100人及以上就业一年以上的,可享受贷款利息补贴,最高可补贴60万元。近4年来,全市累计为156户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5500万元。
重庆还组建市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全市累计为8.9万农民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73.9亿元。
重庆将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参训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近年来累计对7.5万名农民工进行了创业培训。
市、区县两级组建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有300余名企业家、大学教授、科研院所专家、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咨询服务。
在返乡创业园区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有人力社保、税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为创业者提供行政代办、综合审批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如巫山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标准化厂房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第三年减半收费的优惠政策。征收的所得税,属于地方留存部分,实行先征后返。
一是扩大授信范围,搞好延伸服务。**县信用联社紧紧抓住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扩大授信范围,对中小企业、个体业主、工商大户、退伍军人、大中专学生、进城进镇商铺、摊点等进行授信,凡是符合条件的、愿意通过信用社贷款致富的客户均进行授信。
二是提高授信额度,搞好跟进服务。开年以来,该联社组织2个专题调查组,深入各乡镇了解农民工返乡情况,对返乡“能人”进行登记,对有创业意愿农民工的进行造册,通过县劳动就业局查找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采取跟进服务等措施,及时解决其资金需求;同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分别增加授信额度,公务员贷款授信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创业户可以通过公务员担保获取贷款;返乡创业业主贷款授信从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对中小企业实施最高额抵押,使不同层面的客户都能享受贷款的支持。1月份,对新星塑业、吉祥养殖场、雪王食品柜厂、义军油脂公司、饼干厂等15家返乡创业户,发放12**万元贷款支持。
三是创新信贷产品,搞好差别服务。该联社为支持好、服务好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在原有的金融产品基础上,重点开发了“企业联保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公务员消费贷款”、“便民致富贷款”、“公司+农户”贷款、“111工程”贷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等新的便民贷款。“企业联保贷款”可以实行强强联保,强弱联保,但不得弱弱联保;“公务员消费贷款”除了公务员自身贷款外,还可以为他人担保;“111工程”贷款是一项鼓励农民工返乡搞好小规模养殖的贷款,即鼓励每户养1头牛、10只羊、1**只鸡,信用社贷款在1-3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有5个社启动了“111工程”贷款,帮助返乡农民在家也能致富。
**诚镇青年陈凯外出务工学会了电子机柜箱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投资创办了**县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最高额抵押和企业联保等方式,及时从信用社获取信贷资金280万元,使其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该公司占地3**0平方米,资产总额近1**0万元,解决返乡民工60多人。**县屏山镇25岁的张见文利用在外务工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开办了**县峻林机械有限公司,信用社再度进行贷款支持,使该公司不断发展。目前该企业解决返乡人员70多人,年销售收入超过5**万元。
激发主体促创业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可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力提高。同时,通过创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因此,积极引导和大力推进包括返乡农民在内的农村创业活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低、增加难、增长慢,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难题之一。尽管中央提出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农业投资也逐年增长,但这些都属于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力量。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只有发掘农民的内在潜力,培育农民自立自主自强的创业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形成新农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展农村创业活动就是要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培养农民的创业技能,形成农村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培养创业型新农民、建设创业型新农村为核心,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由此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促进农民由被动待业向主动创业转变,促进所在地区由外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打开新的突破口。
出台政策扶创业
欠发达地区农民创业难,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受到资金、信息、渠道、政策等外部环境的限制。为充分激活农民创业潜能,提升农村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先后出台了多种鼓励和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积极的创业政策为农村自主创业营造了宽松、公平的成长环境。今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将“三农”作为扩大内需和财政投入的重点,并通过大幅增加农业补贴、提高粮价和促进农民工就业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无疑为农民主动投身创业提供了信心和保证。
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主动出台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新举措。江苏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环节人手,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激发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带动社会就业。又如,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带技术、资金返乡创业,泗洪县建立了500万元全民创业基金,制定了《泗洪县全民创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为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宏观形势,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全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泗洪县出台了《泗洪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对企业融资问题、配套服务等都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在《泗洪县2008年度高效农业奖励办法》中,对于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畜禽养殖、品牌化经营的奖励标准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此外,为传递先进创业理念,传播前沿创业信息,培养和造就泗洪本土企业家,泗洪县设立了“创业流动大课堂”,并于2008年隆重举办了“中国・泗洪首届农民创业论坛”。
组织培训帮创业
能否成功创业。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更为重要。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不仅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创业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谋生技能。在城市环境的熏陶下,农民工的文化科技素质得以迅速提高,他们在创业意识、权益意识、接受新生事物等方面也都在向城市居民进化。知识、技能与创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农民工返乡以后,必然成为农村及周边城市的新兴建设力量。
农民创业者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适当的创业培训很有必要。应根据不同创业者的特点及客观条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创业项目及所需业务技能,因人制宜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心理素质培训、科技文化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切实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创业能力。其中,技术能力是创业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资金等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其迅速提高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以及创业能力的关键,必须着重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