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项目成本监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检修项目有设备大修,抢修、维修,房屋、道路的维护等等,检修工程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工期短,技术难度大,边界条件复杂,施工条件不确定甚至内容也不能完全确定,“三边”工程(边准备、边设计、边施工)较多是检修工程目前不能回避的现状。多数无图纸检修工程造价完全依赖于签证,签证的工程量的大小决定了工程的造价。我们认为控制好检修工程造价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1合同和招投标的管理
合同管理是全过程、动态、全员的有效协调和统一的管理,应避免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竣工决算等部门各搞各的相互脱离,签合同的不招投标,招投标的不管施工,管施工的、管材料的不知合同内容,竣工结算的不知付款方式等现象,造成其内部管理相互脱节割裂,不能组成统一有效反应迅速准确的管理体系。招标是选择好的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招投标工作是合同管理的基础,也是合同订立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招投标法律的健全,市场的成熟,用招标的方法来选择质量优、信誉好、造价低的施工单位,已被广泛采用。招投标文件是合同的一部分,合同的内容主要在招投标中确定,因此招标中招标文件的编制显得非常重要。
1.2设计变更和签证的管理
检修工程有工期短,技术难度大,边界条件复杂,“三边”工程较多,施工条件不确定,有图纸和无图纸之分等特点,决定了检修工程设计变更、签证量较大。无图纸工程造价结算的依据大多数取决于工程量的签证,签证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直接影响检修工程的造价,为此,做好签证管理,提高签证质量,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图纸工程的变更应先算后变更,对节约投资降低造价的变更应支持。工程量变更不只是图纸内容的改变,如材料改变、设备参数修改、施工方法的改变、功能调整、尺寸变化都属于工程变更,对变更加以认真审核,免得落入变更的“圈套”。如施工单位在投标时,为了中标将某些子目报得很低,按此报价施工单位获利很少,甚至亏本,中标后,他会想方设法鼓动设计人员或建设单位改变原有做法,利用盈利的方法代替亏损的方法,以达到其盈利的目的甚至获取高额利润,引起投资增加。检修项目套用检修定额时,由于检修定额费用很高,在签证的工程量中一定要记录检修内容,以防未按规定内容完成,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如明敷穿线管子目工作内容包括测位、划线、打眼、埋螺栓、锯管、套丝、煨弯、配管、接地、刷漆等,若在施工中未刷漆,那么在签证时就应注明未刷漆;又如道路毛石垫层,该子目中包含铺毛石和碎石,施工单位会利用施工员不熟悉定额,在签证时会把毛石碎石分开签证;再如干包电缆头制作子目,施工单位往往压三四个接线端子,端子处缠一层胶带,接线,就算完成电缆头的制作,其实它包含了装手套、包缠绝缘、安装固定等工序,这是不规范的,签证时和施工时都要注意;又如电动机检查接线内容包括配合拆卸电机、检测绝缘电阻、测量气隙、调整电刷、电机干燥、空载试运行等内容,施工单位往往只做调整电刷、测绝缘电阻和空载试运行。上述事例都是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完成工程量的例子,在签证时应注明,在结算时扣除相关费用。当然,那些未按规范、技术要求施工的应在施工时及时指出并纠正或返工。
1.3工程材料和机具的管理
检修工程项目的主要材料多为甲方供应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备件、设备及其他安装主要材料。对于无图纸工程,这时的材料数量往往是一个估价数量,无法准确准备,加上现场可利用拆除的材料,对材料的管理是比较困难。这要求施工人员、材料人员在工程施工时,不仅要对材料的供应,分项目分施工单位建立领料台帐,详细记录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领料时间等,还要认真核实利旧材料,并在竣工结算时作为结算资料,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结算。建设单位不应提供辅助材料。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往往利用现场方便领取或拿取一些辅材,如螺栓、螺帽、破布、黄油、氧气、乙炔等等。若在抢修、维修工期较紧时,为了抢工期提供了辅材,应登记在册或办理领料手续,竣工验收时将作为决算资料,财务结算扣回这些辅材费用。由于检修工程是在已建成厂房,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施工单位经常会使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施工,如起重机械、电焊机、压缩空气等。此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记录各机械的使用台班,并作为决算资料,待决算审核时扣回这部分机械使用费用。在材料结算时应按定额消耗指标量作为结算基础,多供的材料应以市场价扣回或将多供材料退库。领用量小于指标量时应考虑施工时是否有利旧材料或工程量有错误,有无乙方自供材料(甲方事先认可),材料结算应做到定额指标量等于乙方领料量等于库房出库量。
1.4竣工结算管理
竣工结算是工程甲乙双方都十分重视的工作,要核对竣工资料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是否在合同范围之内,工程是否验收合格,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真实准确,有无重复签证。正确使用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和主材价格,优惠与承诺条件等,检查核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有无签证员签字。加强各专业、各造价人员之间的资料交流,防止施工单位将部分子目工程量既在土建中计算,又在安装中计算。为避免施工单位在结算过程中,用虚报工程量和高套定额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建设单位可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增加竣工结算核减量的比例限制条款,注明超过一定审减额度的一定限度时,对施工单位竣工结算胡编乱造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综合上述,检修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管理过程,只有在施工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控制检修工程成本,节约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二、造价工程师及其作用
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是项目造价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负责人,具有工程计量审核权、支付工程进度款审核权和工程造价审批权,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利益,维护监理单位自身权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项目立项决策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监理工作中,负责编制或审核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造价工程师作为投资控制组负责人,对总监负责,做好投资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防止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为完成投资控制的监理目标,必须完善投资控制的组织措施,建立健全监理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投资控制的责任。造价工程师在工程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中.应认真及时审核竣工结算,这是施工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重要的环节。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定额,工程计量规则和造价主管部门的调价规定进行编制。要根据合同、图纸、定额及预算书等,对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代换、甲方供应材料设备逐项审核,不重不漏。有疑问时,查看当时的施工日记,并进行现场校核,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造价的影响.不偏不倚,正确审核竣工结算,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预算控制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管理问题
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责任没落实,分工不到位。施工前没做到预算在先,或做了再算和边做边算等情况时有发生。到施工工完成后清盈亏时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所在。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有限,在强化责任制,目标成本分解,合同观念意识不强。还有就是项目各级的管理上勾通不到位,时常遇到不愿或有意拖的情况。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进度跟不上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甚至因没完善必要手续工序而收不回工程款。
(二)材料管理问题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没能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而没有余料回收,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的工程。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造成成本失控。
(三)成本核算问题
在项目成本核算时预结算员没有很好的把施工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和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等做比较,从而不能对项目施工指导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对哪些无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未按规定持证上岗,业务不熟悉,核算能力有限,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和工作的人员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约制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以防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损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个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低下,因此,要想方设计法提高项目承包班子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
(二)力度于项目成本核算管理和监督
建筑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拙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改革现行的成本核算员管理体制,由公司对各项目成本核算员实行统一委派,集中管理,不定期轮岗,定期或不定期学习、交流、考核、激励竞争上岗,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分离,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程序。
(三)深入成本预测预控和经济合同的履行
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项目工程签约后,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根据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四)劳务分承包商的使用和激励的关键性
选择一班信誉好、实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综合评议,定期考核,建立相对稳定的合格劳务分包商很关键。劳务分包应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司成立招标领小组,评委由项目经理、生产、劳资、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邀请二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资信等确定中标队伍,劳务分包从招标到签约自始至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从中还要积极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应激励制度,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把工程项目部建设成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优质低耗的施工队伍。还有就是要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很重要。项目部每月要对劳务队伍的当月完成工作量进行核算,汇总后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签字,报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根据劳务完成量与项目部报公司的已完成工作量表进行核对,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劳务分包合同核定拔付劳务费用的额度,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发生变更的劳务增加费,如无经济签证,公司不予确认。项目部尽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诸如时工、杂工等费用的发生。
(五)加在力度抓好材料管理
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成本中材料管理很为重要。从项目成本中比例,材料成本一般都占55%以上。我们(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99页)要做到把材料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那么在项目中标后,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预算。审批后的施工预算即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量计划和项目部对操作层限额领料的依据。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采购计划和企业的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额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原因,如属工程变更造成,必须有工程变更证明材料方可领用,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各项目部的施工预算中的主要材料由公司材料采购部门采购,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总量订货,分批采购”避免积压和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应使用委托书约定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
三、总结
经论述可见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筑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给项目成本带来损失。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管理,不但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合理预算控制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龚维丽主编.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1.1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
一般来说,建筑安装工程的项目成本指的是施工安装过程投入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工程项目的成本,以及按照相关规定应缴纳的利润及税金。
1.2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①成本定额控制法。对于直接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一般来说是使用成本定额控制法,一般采用消耗定额法及工程定额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对于材料定额控制则需要对材料的口消耗进行合理的测算。②机械设备的定机、定岗及定人控制法。主要是针对施工机械设各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控制,通过固定人、机,来保障机械设各的安全、使用、维护及保管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落实到每个人。③成本预算控制法。主要是通过对成本费用预算计划进行制定,来分析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以确定成本控制要求,编制详细的成本预算表。
2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实际工程安装,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人员的配置不到位,对于成本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掌握不到位。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程度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不利于形成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一些其他部门的员工,对于成本控制了解不够细致深入。
2.2管理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从整体的成本管理控制的意识来看,当前一些企业存在意识缺失的现象。这种管理成本控制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层面:其一,企业的管理者层面,没有从主观上重视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在制定一些管理政策和规划时,对成本管理控制考虑较少,这就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降低成本的环节,没有相应的成本管理控制策略;其二,项目的参与部门和一线负责人员对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控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比较分散,各自为政。一些个别的部门领导,没有大局意识,对下属员工约束力度不够。
2.3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控制不合理。
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要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可靠为前提,虽然项目施工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紧密相关,但是,建筑工程项目首先考虑的是其使用的安全性,在确保其质量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管理。不能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或者是不按设计进行安装。当前,一些工程安装企业,在实际安装项目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一些已经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经常会出现返修。
3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制建设。
建筑工程项目安装企业,要从管理体制建设上着手做起,提高成本管理体制运行的效率。要对成本管理的各个部门、岗位进行重新梳理,将成本管理控制的任务分配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负责人,并制定有力的监督措施,对于成本管理控制执行不到位的部门,进行责任追究。提高各部门之间在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协调性,充分调动资源,发挥整体协同作用。
3.2强化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管理控制意识是成本管理控制执行和重要指导思想。因此,要做好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工作,提高对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视。企业要从全方位提高对成本管理控制意识的宣传,在项目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转变观念,强化节约意识,提高安装工程的经济效益。在人才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方面,要提高培训力度,并定期展开思想教育活动,努力把基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激发,让他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从自身做起,干好身边的基础工作,按照施工安装的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3控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及质量。
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工程安装企业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于工程安装企业来说,在实际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对质量控制的科学性。项目工程的质量,对于业主来说,非常重要。在项目工程安装好之后,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认证和评估,对项目的质量负责到底。成本的管理控制,要按照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不能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损害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4结束语
规划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实现"事前控制"的关键,但有些院校由于调研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存在盲目攀比,超标准设计或设计过于保守,不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学校发展的需要,从长期来看这些都会造成投资的浪费,此外还存在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的现象,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较少,从根本上影响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招投标环节存在招标程序不合法,如“串标”“内定”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基建项目的完成期限要求一般较为严格,如不能按期交付,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的进度把控较紧,可能存在图纸设计深度不够就开始进行招标清单的编制,致使出现清单遗漏或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变更,增大投资风险。合同管理对任何一个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合同条款不完备,会给施工管理及后续的使用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施工过程中的扯皮现象,使用阶段的质量问题如没有提出明确的限期整改要求,产品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维修,都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施工阶段主要是签证问题。虽然学校基建项目一般规模不大,相对简单,但是它仍然涉及土建、安装、暖通、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各个专业,基建人员要做到“三管、三控、一协调”面面俱到。而一些普通院校基建管理人员却只有3-4个人,在管理的过程中,如稍有懈怠,就会遗留很多的问题,诸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工程变更未及时签证,或是只是口头允诺施工单位按要求施工完成后再给予结算,但是工程上的事情繁多,尤其在抢工期的紧要关头,若出现事后遗漏的情况,将给后续结算造成很大的困难。建设工程结算阶段可以全面系统地检查纠正预结算过程中是否存在漏算、多算、重算,是实施投资控制,实现投资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结算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设单位不能提供真实的送审资料、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及明确的工程变更说明等。[1]送审的资料完整真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工程签证时效性虽有明确约定,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抢工期或因工作人员做事不不严谨,最终拖延签证,遗漏签证或签证不规范,签证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数量不明的情况仍比比皆是。
2意见和建议
学校项目规划设计应对照事业发展和高校办学标准,确定建设项目内容和建设规模。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颁布已有20多年,有些规定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如完全按照此标准规划设计,将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参照此标准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此标准的限制,在立项、规划设计阶段积极地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最新规定。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规定“本专科生生均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6.5平方米,因为当时卫生间、盥洗室等均为集中设置、公共使用,现高校内学生宿舍的卫生间、盥洗室等为每室单独设置,如按此标准设计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基于此生均学生宿舍面积10平方米以内,已经得到了发改委等部门的许可。对于基建部门而言,要与使用部门充分沟通,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基建部门的提出的设计意向将决定项目的成败、投资的效果,其通过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使使用部门的需求在功能上、布局上得以表达。基建部门如若盲目设计建造,最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将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基建项目的需求调研尤为必要,它可以直接的获取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目标期望,可以让基建工作避免很多的弯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5年启动的学生宿舍扩建工程时,为避免由于设计造成的“先天不足”,后勤基建办高度重视前期设计工作,在对有关学院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建设规模,使用要求,在对宿舍楼的功能布局上,先后去“绍兴文理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调研考察,以借鉴其他高校建设经验,规避风险。此外,设计阶段在注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经济性,不能一味提高安全系数,要实现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及设备的选型,既要“先进适用”,又要“经济合理”。招投标阶段要在做好资格预审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招投标工作。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的成本控制影响重大,直接影响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招标人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重点把关招标文件中工程内容范围,承发包方式,工期、质量、报价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要全面了解建设工程的相关资料和现场情况,保证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尽量减少后续变更。工程项目内容划分要合理、明确,各分项工程之间界限要界定清晰,作业内容、方法和质量标准要明确,力争做到既方便计量,又便于报价,以有效避免投标人的不平衡报价。清单报价说明要全面清晰,特别是在招标文件中对建设工程现场施工条件的说明要详细准确,这样便于投标人在报价时能够充分考虑解施工现场情况,避免因实际施工条件不符而引起施工索赔。[2]施工阶段要严把变更签证。工程变更签证是否把关严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高校基建管理业主要认真审核变更的必要性、经济型和可行性,变更要经过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工程签证要按照高校基建管理程序签署意见,签证办理要及时,签证表述要准确、详细,附图要清晰。对于隐蔽部位的签证和事后无法复测的签证,要附上现场照片。对签证签署的意见要明确,明确同意工程量或同意单价或其他意见等,不能仅签署名字。变更签证由高校基建管理造价部及时审核,做到一单一算一存档,竣工结算时清晰明了。[3]高校基建部门的特殊性决定,基建管理人员管理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在目前管理体制下,要在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可聘请项目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强化对工程计量支付和设计变更的管理,做到事中多重控制管理。结算阶段,基建部门应递交完整、真实的结算材料,审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有关规定进行把控,以事实为依据,本着尊重事实,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审定。
总之,基建工程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范围广,涉及人员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的成本,尤其是前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成本控制的实施,如设计深度影响清单编制的准备性,招标文件及合同的完备性,又将进一步影响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签证影响后续的结算等。因此基建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的程序,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即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成本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昌华 万敬才 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俊东.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理论研究,2013(5).
我们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加强对其的管理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紧密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工程成本预算的编制
在很多建筑工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三超问题,主要是因为预算编制不到位,甚至不对预算进行编制。所以必须加强对其的改进。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切实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就应紧密结合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对其的经济性、科学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评价,从诸多的施工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为整个施工成本预算的编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结合制定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数量进行确定,并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环境污染治理费等纳入预算编制之中,对于波动幅度较大的原材料费用,应对其价格的预算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值,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预算编制的可促性和合理性。
1.2加强施工全程的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在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还应在整个施工全程实施成本核算,才能更好地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招投标阶段,作为施工企业就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有关标准对施工图进行预算,且在工程施工之前,结合所编制的施工预算确定项目的经济方案,这就需要加强对预算的审核和工程量的计算,并通过成本倒算对工期进行优化和完善。二是在施工阶段,首先就应对每个环节的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并通过实际的消耗量对成本进行核算,并为了确保精细化的核算,还应从基础开始,直到装修阶段,均应对其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才能更好地找出费用控制的重点,从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好地加强对其的控制。三是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均应始终采取动态的原则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尤其是竣工阶段,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往往被施工企业所忽视,所以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前功尽弃,特别是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必须注意竣工结算中将各种设计变更和签证带来的费用变更,否则就会因此失去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意义。
1.3切实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针对施工中经常出现以次充好和偷工减料的现象,作为施工企业必须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危害性,不仅会因此降低工程质量,而且在后期验收往往通不过,而不得不对此进行返工,而返工所花费的费用远比偷工减料所节约的成本要多,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一行为的制止,尤其是在隐蔽工程施工时,必须加强对其的控制,而应采取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技术,加强新型工艺技术设备的应用,尤其是应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虽然因此会增加投资,但是因此得到的利益可谓无穷,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看似因此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实际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不断提升的制胜法宝,所以必须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1.4不断强化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成本管理人员是整个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所以要想使得整个企业的施工成本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强化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其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在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作为成本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还要切实加强与基层施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的的传递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成本管理人员为主导,施工人员为主体的三级成本管理体系,从而在上下级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此外,还应在成本管理之前就应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确定,而且不得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及进度等换取企业的经济效益,否则最后将适得其反。因而这就需要施工对现有的目标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现有的奖惩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只有在企业全员的通力合作下,在业主的大力配合下,及时的处理好设计变更引发的成本控制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5加强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是随环境变化不断变化的动态管理活动。所以,成本控制在遵守动态控制的原则下,在人工、生产材料以及机器设备的投入方面,要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进行,还要结合在实际操作中人工、生产材料和机器设备的降耗空间。在项目的实际施工中,要定期对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收集,并与成本预算进行比较,检测二者之前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认清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不利和有利两种差异,要分析不利差异的原因,总结有利差异的经验。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和质量,而成本对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维持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结语
1.项目成本管理非系统化
项目成本管理并非是独立的某个环节的投入管理,而是整个项目工程中各个环节所需花费成本的总体管理,其中,包括项目成本的预算、项目施工计划的制定、项目进度的把控、项目实施方案的优化、项目活动分析及经济核算、项目成果与绩效考核等环节。这些环节的成本管理综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在这些环节中,若有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过分松散,如某个环节多个分包商同时工作,重点环节无人问津等,都有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发生变化,进而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2.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
任何项目的施工,都必须先构建一套完整的、规范的、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从而指导施工队伍积极工作。但目前,许多企业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简单采用提取比例法等不准确的定量方法来建立施工指标,从而导致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与成本预算无法同步,甚至出现很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因为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导致项目考核与员工赏罚缺乏具体的标准,甚至出现赏罚逆反现象,打击了项目施工各方面的积极性。
3.项目材料重采购缺管理
目前,在我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材料成本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重点难题。许多企业项目在选购材料时,多以采购为主,管理为辅,导致项目物资管理办法被闲置。而且,许多项目材料在采购过程中未透明化,无计划管理严重。有些项目材料在购进后甚至出现无人看管现象,导致材料消耗量大或材料丢失情况多发,致使材料成本远远超过项目最初预算,造就项目成本管理难题。
二、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缓解方案
1.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强化过程控制
为解决成本管理缺乏系统化管理的现象,企业项目部门需事先建立并完善当前各项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使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恰当运行,成本花费控制在预算之内。即使某环节实际施工出现成本问题,也能及时根据成本管理办法找出对应的缓解或解决方案,保障成本管理的正常进行。此外,为防止企业项目各施工环节出现重复施工或施工松散的现象,项目部还需定期派遣项目专员跟踪施工进程或实地考察,强化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从上一环节到下一环节,环环相扣,尤其是要稳住重点环节的建设,力求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到位,减少甚至消除项目成本管理的被动状态,掌握项目成本管理的主动权。
2.构建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标准
在上述难题分析中已提到,不规范、非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会打击项目施工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拖累项目成本管理的正常进行。因此,为保障项目成本管理到位,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化的定量指标体系。在该定量指标体系,必须根据实际项目施工情况对索赔次数、净收益、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劳务成本等作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形成系统化的定量指标体系,节省工程数量,尽可能在缩短工期的基础上节约成本花费。同时,还要积极完善项目施工各环节的成本管理考核,对项目有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而工作不积极或的员工,则据项目经济损失给予不同程度的惩罚,从而提高每个项目成员对成本的自觉把控,提高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3.实现项目材料的集中控制,环节材料轻管理现象
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不可避免的难题,高效率的材料成本把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本管理质量。但目前,由于项目施工材料多受制于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加之企业材料部门多选用采购方式来选购材料,导致材料成本难以透明化,计划变更频繁。针对这个现象,项目部门可设立自上而下的签名制,又项目总工程师自材料分包根据项目材料清单,层层确认材料选购与入仓管理情况,进而实现项目材料的集中管理。其次,部分物资设备与材料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供应者,从投标供应商中选择价格适当、产品质量优、进货速度快的供应商供货,减少中间环节与不必要的二次搬运费用,从而节约成本,促进成本管理的优化升级。同时,项目部门还需定期派遣人员对选购入仓的待用材料或已经安装的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材料损失,及时上报,减少材料无辜损失造成的预算外成本支付。
1.1成本管理内容片面
(1)目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仅仅注意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忽视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而忽视了投标报价、供应过程和经营管理成本的管理。
(2)只注意成本水平本身的高低,忽视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许多企业由于受“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的传统成本管理观的影响,仍然把成本的升降作为评价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片面强调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消耗和节约开支,忽视整体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影响了企业的信誉,为获取长期效益设置了障碍,又直接增加了企业的损失,有悖于降低成本的初衷。
(3)只注重节约,忽视工程索赔的管理。“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是现代成本管理应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国有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节约”、轻“开源”的倾向,特别是对作为“开源”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索赔管理重视不够。
1.2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建筑市场招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盲目揽任务,不惜赔血本中标,使企业陷入越干越亏的境地,有的企业不计成本盲目铺展,贷款垫资施工结果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缺乏最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成本管理作用弱化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数量轻质量、重局部轻全局、重具体轻宏观、重现象轻本质、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的弊病。有的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完成产值、扩大投资、谋求业主多计价来实现成本盈利,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及企业成本管理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2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意识不强,干活不算账
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企业虽然实行了施工项目管理,但对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程度差距较大。例如,项目管理层和作业层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只管干完活、干好活,怎么省事怎么干;有时由于管理层各职能部门的脱节,有预算没有核算,干了额外活没有变更,没有记录;有变更没有预算;虽有项目经济分析,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阶段的节超,哪个分部工程的节超。从而出现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经营、预算等部门工作脱节,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业主——总包——分包关系理解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或者因没较大切身利益关系,要钱不着急;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却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却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
2.2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的瓶颈,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对于项目,特别是小型项目,人们都有一种临时观念,组织结构不稳定,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工作质量低下、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项目也有责任制,但没有将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滋长了员工的消极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项目盈利了,人人有份,项目亏本了,人人有责,但没有处罚,还可以前后推诿,这正好成为一些不负责任者的借口。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却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一部分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建筑企业的急需人才。
3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加强项目部对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意识及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监督力度,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增强成本核算员自身的素质建设和工作责任感。
各工程项目部人员应自觉认真学习和严格贯彻执行企业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并保持自律,不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干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使施工成本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成本核算员要对施工生产中发生与施工成本相关的工程变更项及时收集整理并办理签证手续,定期向公司经营部门上报审核,以便及时准确地控制施工成本并掌握工程施工情况,防止给工程竣工结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司应制定相应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成本核算员行使职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作为职能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3)抓好成本预测、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项目成本的管理,首先必须抓好项目成本的预测预控。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应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责、权、利分明,双方按照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完成。
(4)选择、使用好劳务、分包和承包方,激励、用活企业操作层。随着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企业逐步精减队伍,优化结构。为了满足项目的劳动力需求,必须选择一定量的劳务队伍,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队伍进行综合评议,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劳务分包实行招投标制度,公司成立招标小组,评委由项目经理、生产、劳资、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邀请三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资信等确定中标队伍,劳务分包从招标到签约自始至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另外加强劳务资金的集中管理也很重要,项目部每月对劳务队伍的当月完成工作量进行核算,汇总后由项目经理进行审核、签字,报公司施工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根据劳务完成量与项目部报公司的已完成工作量表进行核对,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劳务分包合同核定拔付劳务费用的额度,报公司经理审批,工程发生变更的劳务增加费,如无经济签证,公司不予确认。项目部尽量避免分包合同以外的诸如临工、杂工等费用的发生。通过劳务分包的管理运作,逐步将市场机制引入本企业自身队伍操作层的管理,激活企业操作层的活力。
(5)加强现场材料管理,监督材料采购过程,严控材料耗用环节。资源消耗的减少,就等于成本费用的节约,控制了资源消耗,也等于是控制了成本费用。材料的管理重在采购环节和耗用环节,针对施工材料采购品种较多,价格不宜控制的问题,公司可以组织财务、材料人员,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近两年公司材料采购对比分析数据库,并随时添加最新数据,各项目部可以直接在网络中直接查询所需有关信息,比如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生产厂家等信息。这样采购人员可以很容易找到合格的供货商,采购监督人员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监督依据。在材料领用环节的控制过程中,应坚持定额领料原则,在项目开工以前,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按照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在施工生产中,对生产班组的任务安排,必须坚持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向生产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内容,应与施工预算完全相符,不允许无根据地更改施工预算,也不允许不按定额而胡乱估工。在现场发生估点工后,根据企业的各自特点,联系相关业务部门如计划、劳资、施工等部门共同进行零工的测定工作。为了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结算的正确性,要求生产班组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际发生的人工、消耗材料如实做好记录,相关业务部门应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
(6)提高项目承包班子的整体素质,培养优秀的管理团队。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个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项目管理团队素质低,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方设计法提高项目管理团队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积极组织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的施工管理和项目经营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促使整个项目管理日趋科学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应激励制度,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把工程项目班子建设成一支懂经营、善管理、优质低耗的现代管理团队。
总之,提高项目成本管理,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促使企业不断挖潜,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是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即针对工程建设中关系到公共利益的质量问题要求政府组织实施监督,国家实行建设工程监督既有政府进行一般产品质量监督的共性,又有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的特殊性;二是政府的监督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和部门,任何工程都不能妨碍其执法行为,针对违反水利工程质量法规的行为,政府有权检查并进行处理;三是政府要成为质量监督机构,政府作为依法监督行政和直接的技术责任主体,要始终处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领导者的地位;四是政府及其委托的监督机构要用科学的方法,将工程产品质量、建筑市场和现场均列入监督清单,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实现由单一实物质量监督向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拓展,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控力度;五是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制度改革要保证其不断完善,促使工程质量不断优化,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改革要稳中求进,监督体系思想不乱,监督机制有条不紊的运行,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稳步提高工程质量。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复杂,涉及内容非常多,实际工作量较大,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分水利部总站和流域机构分站以及各省中心站、地区、市质量监督站三级管理,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缺少专人负责行业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功能不完善,不利于其承担起监督质量管理的责任,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2.2监督管理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经费严重不足,这样就减少了检测开支以及必要的差旅费开支,不利于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阻碍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2.3监督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虽然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旧投资性质划分了职责范围,明确了各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自身存在的流域性、区域性、地域性的特点,在具体执行中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说,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相关部门比较多,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当水利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方面没有良好的长远规划,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总体质量的提高。2.4质量监督机构性质存在模糊性。目前质量监督机构由质量监督机构与其他机构合署办公的“松散形式”组织,且职员基本是兼职,也有“专职形式”的质量监督机构。前者因职能规划不清晰,职员不能深入了解,后者需要考虑经费的问题,否则就难以持续和发展,难以体现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威性。2.5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未得到足够。重视首先,由于缺乏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将质量监督机构和被监督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为雇佣关系或者是合同关系,不重视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的作用和地位;其次,部分人不理解质量监督的概念,将质量监督与质量检测混淆。
3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的建议
3.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应为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一是从水利工程项目利国利民,以兴利除害为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二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这一点在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中更为突出;三是水利工程一旦出现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财产和人身危害,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在从政府行政职能部分分离出来时,要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为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这样做有利于质量监督机构对受监督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3.2重新界定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职责。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地域性、流域性、区域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不再单纯的根据投资性质来划分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要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恢复行政执法主体地位之后,着重把精力投放在管理上;其次,要从根本上规范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从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职责界定上要维护部门规章的法定性和权威性,使流域分站、各省级中心站以及地区级监督站的职责界定分明,使行业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高。3.3加强工程开工前的质量监督。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水利工程开工前没有按照相关合同规定。因此,在工程开工之前,主要管理人员要积极担起责任,及时召开工程质量监督会议,要求管理人员熟悉相关的要求,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控制细则,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科学的制定管理方法,积极探讨有效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策略。3.4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大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是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的重要支撑,保持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制性,树立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经费,改变由于收取相关企业资金然后统一运用到质量监督管理上的传统资金管理模式,全额拨款,加强对水利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资金支撑。3.5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保证相关部门和职员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形成职责分明,权力明确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二是科学合理的开展施工技术,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三是在落实施工技术之后发现意外的问题要及时对施工技术做出调整,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3.6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要积极引进专业技术强的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要定期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职员进行培训和交流,促使职员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提高职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质量。
Keyword:software; engineering cost;engineering quantity;automatic calculation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项目成本管理领域,早已实现工程成本及造价计算过程中定额子目的自动套用、费用的自动计算及人、材、机的自动分析和汇总,但工程量的计算还未能完全实现自动化,各类具有自动算量能够功能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各种问题。
1. 当前项目造价(成本)领域软件应用的水平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当前项目造价(成本)领域软件应用发展的水平
当前,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的应用软件,主要在于实现自动讨价及工料分析。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对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几款软件都曾试用,总体来讲,上述软件具有准确率高、换算方便、速度快等优点,实现了报表输出的兼容性。也有部分软件对实现自动算量功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类软件均较好的解决了建模、自动算量、工程量的汇总及定额的套用等手工计算中费工费时的工作,有些更是具备了能直接调用电子图档的功能,省却了大量的建模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1.2.工程量自动计算的意义
传统的手工计算工程量,其基本过程无非是翻阅图纸、熟悉资料、列计算式、计算分项工程量、汇总工程量、套用单价。很显然,这极为费力费时,需要细心和极大的耐心,稍有不慎则容易出错,效率低下。
而工程量的自动计算基本过程如下:建模、校核、自动计算、自动套用定额子目或生成工程量清单项目。
工程量的软件计算最大的优越之处在于实现了工程量的自动化、智能化:
1)实现了构件交接处的自动扣减;
2)实现了工程量的自动分类汇总及报表输出;
3)建模时标准层可直接复制,非标准层可稍加修改,成倍的提高了工效。
相较于手工计算,用软件计算的功效是手工计算的至少4~5倍。笔者本人曾作过专门比较,同一栋框架结构宿舍楼,手工计算工程量到汇总得出分部分项工程量约需2~3天,而用软件计算从建模到输出工程量总共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工程量的自动计算,不仅是项目建设初期及竣工阶段造价(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需要。项目管理中经常要做到对部分楼层、部分构件或部分材料的分项汇总,用手工计算容易出现统计错误,而软件则可以在几十秒钟之内实现上述功能。不仅如此,在招投标领域实现快速投标、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能起到减少重复计算、提高功效的作用。正由于此,笔者认为,应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大力推广工程量的自动计算。
1.3.当前算量类软件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部分具备算量功能的软件的使用,总体感觉目前的此类软件普遍存在如下缺点:
1)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不高,需大量的人工干预,操作繁琐,容易出错;
2)对于建筑造型独特、不规则的建筑物建模有困难,如对墙面的一些非常规装饰不能方便的建模甚至无法建模;
3)计算公式的输出不规范,不符合人们的手工计算习惯,难以阅读,不便于核对和查错;
4)尽管部分软件声称具备能直接调用设计院的电子图档的功能,但实际应用中其效果并不理想;
5) 部分人士感觉其计算过程 “暗箱”化,对软件的计算结果不完全放心。
现实的情况就是,用传统的手工计算汇总工程量,然后手工录入套价软件。在其他的如工程技术设计领域早已解决的设计过程信息化,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还是未能实现。
转贴于
2. 当前项目造价(成本)领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信息化水平低、造价(成本)管理中工程量的自动计算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由于传统上对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的忽视和方法的失误,导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轻视“预决算”人员的倾向,造成长期以来工程造价类专业人士整体素质不高。尽管近年来国家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制度已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一现象,但现实中也的确存在部分民工或非“科班”出身的人士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预决算”,无疑他们的专业上的综合素养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甚至有排斥心理,导致造价类应用软件的推广受到极大的限制。
2.2由于算量类软件都需要建模——图形的输入,其操作较为繁琐。多数软件的建模依赖于设计绘图软件诸如PKPM、AutoCAD等图形平台软件的支持,而这一类软件对使用者的起点要求较高,限制了算量软件的广泛应用。
2.3有些声称能直接调用电子图档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其效果不尽理想。由于绘图类软件种类繁多,标准不一,数据接口规范不尽统一,导致造价算量类软件在读入图纸时错误频出、修改量大,使得其宣称的功能大打折扣,影响了软件的推广。
2.4由于算量软件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加之一些业务部门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认识有限,导致现实中对算量类软件的推广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应用范围非常为有限。销售量的有限导致了其开发和推广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此类软件的售价较高,又更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非良性循环。
3.对于推广算量类软件的几点思考
显然,当前我国项目造价(成本)领域计算机及软件应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做好造价管理中算量软件的推广和应用水平,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应加强引导和推广力度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界每一次大规模、深层次的变革均有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因此,在项目造价(成本)领域推广工程量的自动计算也有赖于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推动。各地的造价总站应在软件开发、软件推广、人员培训及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标准规范的制订和协调等方面为软件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比以前更大的支持力度。
3.2 加强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协作
众所周知,一个商业软件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所能实现的功能和兼容性、易用性、稳定性。如能实现算量软件和设计绘图软件之间数据的无缝链接,真正做到算量软件能直接调用电子图档,简化建模,无疑是功能和兼容性上的一大进步。但兼容性则不是某一家软件公司所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国家或行业协会等出面,在设计制图规范、数据接口等方面召集建筑、结构、设备及软件开发等方面专业人士协调,实现数据库规范标准的统一,将能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界信息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减少社会公共成本和重复成本,能极大的促进算量软件的推广和使用。
3.3促进部分软件开发商之间的横向合作
某些自动算量软件在开过程中和绘图软件开发商合作,实现了数据传递的无缝连接,但同一套软件在读入由其他绘图软件绘制的施工图时却需大量的人工干预,费时费力。在政府和管理部门暂时还不能实现对软件开发的协调的情况下,促进绘图类软件开发商和算量软件开发的横向联合,实现数据接口统一规范,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应鼓励有实力的绘图软件开发商在自身的图形平台上开发算量功能模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4.1当前,我国的项目造价(成本)领域的软件应用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远不能和其他领域相提并论;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还未能最终实现工程量的自动计算。
4.2解决上述存在问题,仅靠软件开发者或使用者自身是不够的,需要必要的政府或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实现绘图软件和算量软件、管理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接口规范,实现软件开发标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