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管理学学习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3: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管理学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管理学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系级行政;地位;特征;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系级教学管理的地位和特征

系级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所在,它既是学校整体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基础教学组织。

系级教学管理的地位既有从属性又相对独立。具体而言,其业务工作从属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上而言,系级教学管理是执行层,业务上接受教务处的指挥;对下,系级教学管理工作又是指挥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系级教学管理的范围涉及本系的学生和教师,管理的内容包含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是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以及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是确保学院教学管理各项措施得以实施的具体实施者。

服务性是系级教学的基本特征,管理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服务。作为基层具体执行的系级行政,构成教学管理的教与学、师与生都集中在了系里,因此系级教学管理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包括为教师服务,传达学校各项方针政策,以教学为中心,沟通了解教师的要求;为学生服务,协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教学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学院各项教学管理政策的落实。

系级教学管理具有时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作为独立学院,必须面向市场,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才能形成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色。因此,系级教学管理必须在学院宏观调控下,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专业、新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专业课程设置以及配套教材的选择上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

高效性是指系级教学管理应有较高水平和效率。系级教学管理工作为了紧跟时展步伐,从容应对面临的挑战,必须有效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系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中相对较新的一种办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其优势尽显的同时面对一些新情况,新挑战,系级教学管理也存在着以下几种新的问题,概括而言,具体包括:

1、教学管理权限不够明确

院级教务和系级教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参与和介入,但因相应的二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具体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责不明的状况。目前而言,系级教学管理经常出现被动接受工作,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各系与学院之间信息的沟通,更是阻碍了管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2、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教学管理制度是实施教学管理的依据,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及其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普遍较晚,多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沿用了母校的管理办法,而系级教学管理制度就更不完善。有的是直接将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拿来直接用,而这些规章制度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本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甚至有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据的管理制度,这样就使得系级教学管理工作随意性很强,势必造成教学管理工作局面混乱或效率低下 。

3、 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偏少,日常教学管理以经验为主

随着独立学院招生人数的急剧增长,教学管理的工作量也在急剧增加,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系级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偏少,因此面对非常庞杂的教学管理内容,许多工作都仅仅停留在表面,只能保证任务的按时、按质完成而难以顾及工作的创新。尤其是开学和期末这两个时间段,工作非常集中且强度较大,加班加点已成常事,因此,系级教学管理人员难免出现懈怠和抱怨情绪,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完成。加之系级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受培训的机会,缺乏知识储备更新,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造成了单单凭借经验办事,缺乏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三、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议

独立学院想要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实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是必然选择,也是由外延扩张至内涵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系级教学管理,才能达到系级教学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目的,最终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系级教学管理应该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出符合本系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使之便于操作,易于实施。系级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和具体化,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制定系级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其精神实质是整个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思想和方法上要体现尊重教师和学生,要以教师为主导,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要求,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要完备。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应该包括必备的教学基本文件、必要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合本专业特点的学生管理办法和其他管理制度,整个制度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第三,教学管理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要在实践中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所以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考虑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才会使得教学管理真正走上程序化、规范化的道路。

2、 提升系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培养

系级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系级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上一是要挑选素质好的人员担任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学校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为系级管理人员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包括学习教育管理理论,不断提高管理知识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学习现代技术手段,熟练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同行和兄弟院校的领导莅临来进行工作指导和交流。

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系级教学管理人员应积极开展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推动系级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如从管理机制及工作现状着手,积极有效地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系级教学管理工作发展。

3、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日常的管理中,不仅应该给予系级教学管理人员予以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同时在制定岗位时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管理工作。 竞争机制的引入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因此引导系级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合理的积极的竞争,奖励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应用经济系)

参考资料:

[1]王 毅.对高校系级教学管理规范化问题的思考.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04.第2期

第2篇

一.熟悉"大纲",完善复习的指导思想。

1.不超纲,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全面复习。

复习目的不全是为升学,更重要是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广,若基础不扎实,不灵活,是难以准确完成。因此必须系统复习,不能遗漏。

3.狠抓"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5.分类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按照知识的有机组合,以课本为依据,按大纲进行全面、扼要、系统的复习,并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比较法、提纲法、列表法、归纳法、竞赛法等形式进行。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形式。

复习切忌搞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和题海战术。在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式讲授、自学式的阅读和钻研,有题组式训练、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装,对结论进行论证等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重视"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我们通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谓"检验"就是要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实际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让教学的信息反馈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将历届学生在学习上曾出现过的疑难问题作讲解。每一节复习课都反映了"备学生"这一环节的连续性。也激发学生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积极性,愿意与教师合作。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

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焕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轻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输入学生头脑中和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贮存?哪些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4.通过形成性测验,检查复习效果。

在复习过程中,多次的测试是以化学知识系统为线索,将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的结果跟教学目标相对照,借以考察所达到的程度与差距,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工作中的缺陷,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找出原因,从而获得反馈信息和对学生作出评价--又称形成性测验。

我除了在每单元教学中,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讲试卷。并注意与不同层次学校的测验成绩对比。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知识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书面分析,寻找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期定下的目标更加吻合,做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三、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得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审题是解好题的前奏,"磨刀不误砍柴工"。

2.提高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会算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要求做到:字迹清晰,书写整齐,语言简炼、准确、严密;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

3.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信心、毅力、意志、情绪、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对学习有很大映响。因此在传授知识和教会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使其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4.注意心理训练。

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第3篇

一、精细化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制定计划并且落实计划

制定计划并且落实计划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当计划上交到上层管理部门后并没有检查或者认真检查计划制定和落实的状况,那么时间久了负责制定计划的相关人员就不肯再继续深入研究教材,也不再对学情进行详细分析,没有足够的智力投入,甚至每年的计划都是前一年度计划的完整复制,这样的计划完全是一纸空文,形式主义。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很多学校通过随意延长教学时间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低层次的运作局限于时间和汗水的投入,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教学规律,其实质上是受到了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评价关系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学管理未能实现精细化。

(三)教研教改的实效

学校的教研教改想要实现真正的效果,除了要有计划安排、保障措施以及实施方案之外,还需要对整个计划进行频繁的监督、检查和评比,确保可以及时进行反馈,并且确定成绩无误,对于出现的偏差要纠正,从而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是得到落实。

二、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确保教学过程的几个细化

首先是借助集体的智慧,充分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之见密切结合,然后基于集体备课进行二次备课,充分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可以更加契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其次是同时注重教学课前准备和教学课后反思。应当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可以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确保难度空间存在弹性,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课后想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寻找出其中教学不完善的地方,进而再度提高备课的质量。

(二)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精细化

在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时候,都应该以达到所期待的教学目的为前提。确保多做备课工作,尽可能多给予学生积极思维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时间,并且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内容都属于精品,所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属于精练,从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由原本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精细化教学的多向信息传播和交流,并且课堂教学中多注重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确保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生成都要认真关注,校方要借助听课评课等多种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一个较为深刻和准确的了解,并且及时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

(三)实现作业布置的精细化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具有层次、探究和开放的特点。此外对于作业的量也要确保适度,学生的厌学和抄袭作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所布置的作业量太大,通过适当控制作业量,可以让学生的负担显著降低,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作业量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精选习题,确保所布置的习题可以增强课堂指导的针对性。对于那些非基础类的学科,所布置的作业应当具有创造性;学生的作业书写以及教师的批阅都应当有系统的规定,让作业体现其反馈功能,同时借助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现学生管理的精细化

第4篇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用,完善内部结构与制度。

2、承办好上级下达的任务。

3、承办好文化艺术节的环保知识竞赛活动。(4月份)

4、组织好我系一学期一次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4月底)

5、承办沙盘模拟大赛,搞好管理系的品牌活动。(4月-5月)

6、针对05级全体学生举办首届大型模拟招聘会。(5月)

7、针对05,06级没过英语四、六级的同学组织英语四、六级冲刺班进行培训。(5月-6月)

8、学习经验交流会。(6月)

9、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

三、实施战略

1、每周按时参加系两委例会,并作好笔记,会上积极讨论,为系里为活动出谋划策。

2、认真对待院里开展的学生干部培训讲座,并在课后参与讨论,写好心得体会,对自身定位,自我价值,自身职责有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3、组织好每周部内的例会,完善内部结构与制度,与成员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合理分配人员,提高成员的积极性。

4、在环保知识竞赛中在系里作好人员选拔工作,强调参赛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记忆力。重视dv的制作和解说人员的配稿,从大局考虑认真组合答题小组,并认真检查他们的进展情况,后方组织好拉拉队,争取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5、在组织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时,采取分工合作,各部门配合的原则,借鉴以前举办该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前期做好策划,宣传工作,统计材料,确定嘉宾、教室、发言代表及到会的人员,在大会开始前模拟会议流程,确保大会顺利举行。争取做到在院里第一个举办的系。希望通过优秀学生表彰大会能让激发全系同学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6、沙盘比赛是管理系的一个品牌活动,我们尽量把他办得有特色。首先做好宣传,让同学们积极参与。与系企业经营模拟协会合作,帮助参赛选手进行一定的培训,实战模拟,提高参赛者的水平和竞争力,让活动办得更精彩。

7、首届大型模拟招聘会历时一个月,主要针对05级全体同学,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为就业知识讲座和第三阶段的现场面试。希望通过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积累就业简历制作的方法和面试技巧,为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8、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增加我系同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针对05、06级没过四、六级的同学举行一段时间的冲刺班,邀请老师从听力、快速阅读,翻译、写作等各板块有针对性的进行应考讲解和解题技巧与方法,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价值有用的备考信息。我们主要作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尽量满足广大同学的需求,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

第5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是要使学生在就业前,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在自己希望的就业领域和岗位进行全面系统的实习,以全面实际了解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熟悉具体岗位的业务工作,为就业和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

二、顶岗实习的任务与目标

1、了解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概况。

2、知道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3、熟悉具体部门和岗位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处理方法。

4、熟练掌握相应岗位的操作技能。

5、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去做,形成职业能力和初步养成职业素养。

6、具备初步的管理能力。

7、结合实习企业完成毕业论文(包括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等)。

三、顶岗实习的内容

1、在企业实习将在行政事务、文秘、营销管理、前台接待等岗位实习。

在岗位工作中要做到:

企业要求,熟悉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有哪些因素对安全构成威胁,应如何避免;

工作要求,知道某岗位的具体任务,要完成该岗位任务有哪些输入源(该岗位的前置岗位是哪几个,他们传过来什么资料或信息);对这些输入应该进行如何处理,应达到什么要求才完成处理;将处理结果传递给谁等;

2、在事业单位实习将在办公室、人才服务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行政事务、文秘和综合服务岗实习。

在岗位工作中要做到:

用人单位要求,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

安全要求,知道防火设备的使用,正确使用办公设备和网络系统,避免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

工作要求,知道实习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流程,要知道完成实习岗位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完成工作需要沟通的环节和方法,正确处理不同环境下的工作问题,在实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注:学生可以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安排,在上述1个岗位或几个岗位顶岗实习。

四、措施与要求

1、企业对学生要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学生亦要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来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2、企业指派兼职教师(师傅)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和进行管理;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指派兼职教师协助指导毕业论文。

3、学生要虚心认真接受企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的指点,积极、主动的完成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经常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每周要写不少于300字的实习周记,实习结束要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总结)。

4、实习结束后,企业或事业单位可以给学生出具实习鉴定成绩表和实习工作证明书(可能的话)。

5、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对符合企业要求,企业与学生双方同意,可正式签定就业协议,学生作为企业正式员工在企业就业。

6、学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是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的直接责任人,要经常与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联系及时进行协调、检查和指导,保证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就业的顺利完成。

五、成绩评定

1、企业由兼职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评定成绩。

2、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检查情况、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和实习成果评定成绩。

第6篇

我是一名办事处工作人员,已有两年的工作经历,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感觉自己还需要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一些性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我发展能力。我们每周都是双休日所以有不少的时间来学习。所以会尽力上好面授课,晚上在网上学习。我就针对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我的计划。

学习有三个很重要的环节:阅读理解、记忆过程和学习经验积累。要全面、正确的理解所学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是最有效的,其次就是同学之间对学习的内容展开认真的讨论,加深理解;再者就是自主学习。对于电大学生来说面授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有限的面授时间,老师主要对学生进行导学和助学。而电大开设的网上课堂,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或者要求大家讨论的内容在在线论坛上进行讨论,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现在我是电大的一位学员,对于电大的学习我充满了热情,电大的开放式教育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让我们都可以克服时间的限制共同学习,在这两年的电大学习中我结合实际为自己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

一、上好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和当堂课的笔记 电大以自学为主,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课,或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电大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疑惑进行点拨,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疑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将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并与自学文字教材时的笔记内容互相对照。  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自己对于难理解的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

二、合理分配时间,争取一次过关 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指点”,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充分利用时间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成立学习小组,解决学习困难 有了学习小组既可以避免拉下功课,又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在读中专时所学的专业,既要学习理论的知识,又要补充实际操作的能力,遇到的难题比较多,这样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四、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掌握学习内容 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有别于以面授为主的普通高校,各级电大都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备的学习材料(如多种媒体的教材等)、学习条件(如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网络教室等)和各种学习支持服务(如咨询答疑电话、语音信箱、网上教学平台、学习小组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尤其适应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我们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工作效力。

五、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 做作业和练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活动,它的目的是检查学过的知识能否及时消化,检查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核和独立操作,做到“做作业和考试一样,考试和平时做作业一样”。对于作业做错的原因,应认真分析,对症下药,直到弄明白为止;对于难题,应认真钻研,加深对难题的理解,直至问题解决。

六、做好课后复习,让知识提高和升华 复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预习和上课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09-02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一词意为“精致细密”。朱熹曾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象征着一种文化,同时也是社会分工、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必然要求。“精细化管理”源于汽车行业的“精益化生产模式”,经过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全新的管理学概念。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位管理者要尽职尽责,工作要切实到位,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占用、降低管理成本,最终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更侧重于实际的管理过程和方法。老子有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做细做透,细中见精,以小见大。精细化管理同样如此,要在常规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明确化、责任到人,从而追求高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近几年,高等学校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更加关注管理工作的细节,讲究精益求精。在工作安排方面,更加强调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工协作、追求效率。学校如同一颗大树,管理工作不仅要扶正主干,而且要注重每一个树枝长得好与不好,这些细小的树枝最终决定了大树的形状、轮廓,是否枝繁叶茂。学校管理要覆盖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小处着眼,精益求精,教书育人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

二、独立学院精细化管理的功能作用

1.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是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之举。精细化管理力求注重细节、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绩效,强调整个管理过程的高效率运作以及管理的质量。纵观国内外的一流大学,无不关注细节。依靠粗放式的管理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诸多拥有一流硬件的学校却未能成为一流的名校,究其根源在于学校管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对细节管理和内涵发展不够注重。对学院的教师进行了科学、明确的分工,细化了责任,形成了“点线面体”的管理体系[2]。

2.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种创新与实践。独立学院应该将精细化管理作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制订总体实施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并成立专门的督导小组,专门负责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和后续的监督考评。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战略目标的分解细化、重点实施。不遗漏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以提升细节为提升学院整体执行力的源动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师德风尚的培养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学生学习习惯、为人处事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精细化管理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规划和规章制度,重视教师的思想引领和经验分享,倡导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渗透和强化高校教学的理念。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量化和细化,要有针对性加强管理过程的某些环节,注重整个过程中的监督控制,并通过绩效考核严格约束教职工,设置严格的激励考核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为目标,以规范和效率为引擎,以精心细致的态度为保障,切实注重管理过程中的细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

三、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完善的系级管理规章制度,急需重建和改进。系级办公室是新的部门,同时也是执行系里政策指令和教学计划的部门、协调上下里外关系的部门,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学院和系里关系的作用,是系里展开工作的枢纽和协调中心,但是实际上在系级办公室刚起步的时候,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百废待兴的,非常的不完善,这对工作的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3]。

2.模糊的分工,不明确的权责。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生儿,与我国传统学院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原先的管理制度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我国新时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空前高涨,大量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发展,独立学院的规模快速增长,院系逐步完善,这直接导致独立学院内部的关系愈加复杂,难以管理,而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同部门工作因素强度压力不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这对于内部人际关系的团结和工作气氛的协调都是很不利的因素,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精简的工作人员,杂乱的工作内容。独立学院一般都是民营资本运营,管理者为了节省开销,减少运营成本,一般都不会设置太多的行政人员岗,所以这样相当于加倍了在职员工的任务量,而且工作内容复杂琐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而且系级办公室作为学院所有命令和政策的终端执行者,面对的是大批量的学生群体,真正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是难以预计的,还有这些工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大批量的任务加在有限的工作人员身上加大了出现失误的几率和恶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系级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树立新观念,制定新目标。首先要从大家的思想抓起,树立精细化的理念,让大家明白精细化并不是悬空的理论,它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能极大的提升学院的工作效率,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氛围,对学员和个人都有很正面的效应,是势在必行的理念,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其次要明确目标,就是要彻底把精细化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的每一个流程中,让每个人都可以直接的明确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和流程,从而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优化步骤,做好细节。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就是有条理性的做好目标分解,既要保证总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和小目标的可操作性,理念的贯彻还是要依赖于各级工作人员确切的工作内容的精细化程度。规范是精细管理的基础,也保证了目标的顺利达成。学校要有明确的规范来约束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各级工作人员也有有明确的认识规范的意义。而规范设立的基础就是方便改善师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人性化的爱。具体的细化管理单元包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教学管理精细化主要是指教学流程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科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加入对教师教学素质的考察和培训;在德育方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要抓细节,从坐立行走、课堂秩序、学习流程、礼仪规范等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各班的班级管理也要有精细化的工作要求;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卫生清洁,维修及时,安全有保障,对后勤物资做到及时合理的利用,无浪费闲置物品。

3.文化环境精细化,搭建有价值的平台。学校要从大的方面创建倡导精细化理念的文化氛围,让大家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精细化的巨大价值和实施的必要性,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保障师生合理有序生活学习的必要措施,要影响倡导人人想精细,能精细的工作作风,并且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好处和长期发展的巨大价值。让大家都能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靠实践精细化的理念和工作作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业绩考核体系精细化,形成体制。将考核体系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紧密联系,让考核体系能够深层次有效的服务督促员工精细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让他们从内心和精神层面都深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作风,将精细化管理与工作人员最在乎的奖励与晋升体制直接挂钩,为切实精细化管理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平台和更人性化的工作体验。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规范体制,让所有制度内的人都能受益。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格局,一条大道,当精细化管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修养时,他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以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影响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新华出版社,2013.

第8篇

一、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的最高境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它是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一种学习,应该是自愿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就变成了自己的事,学习起来也会是高效的。因此,从接手班级的第一天开始,我始终坚持师生平等这一原则,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找学生谈话,了解其性格、爱好、家庭情况及学习目标,平等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谈话的地点可以在办公室、教室走廊,也可利用自习时间把学生带到操场或长椅旁,地点变了,气氛变了,学生就会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这样,亲和力培养出来了,他们才会对你说出他的悄悄话,才会更自觉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学习和生活。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仅有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定会学无所获,兴趣骤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挫。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所带班级绝大部分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且参差不齐。于是,我经常性地利用班会和读报的时间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法指导,不断向学生渗透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加深拓宽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尤其是要有自主学习意识。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经常告诫他们:对知识的学习要系统化、条理化,攻弱补缺,回归课本;要加强答卷的规范性,做好基本题,拿足基本分;生活中要张驰有度,劳逸结合,保证白天的学习拥有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同时,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我也及时予以点拨。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探究科学的态度

第9篇

砍”变成了“锯”。同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和创新,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结合对信息化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要以实现“五化”为目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

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