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8 14:28: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 融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49-01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联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问题情境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最终达到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的目标。

1. 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用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已具备的一定生活经验,创设了开学发新书的情景。出示一包数学书36本,还有零散的9本,让学生帮忙算全班48人,每人一本,够吗?问题一提出,学生都积极的思考。

2. 还原“生活画面”,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加减混合计算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这样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模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更多的是配置生活原型。有些问题不能真切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通过创造性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如“相遇问题”应用题,让二位同学模拟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中途相遇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了相遇问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结构特征。

二、以“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是两者最佳的融合,它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催化作用,教师要巧妙地沟连两者。”教学时,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 返朴归真,创设生活情景化的的数学环境。我们必须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成为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调整、重组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2. 拓展延伸,教育时空体现广泛性。数学课堂学习不再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唯一场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延伸到社会“大课堂”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应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验、辨论反思、提升发展的场所。

3. 积极开展生活味的数学游戏。小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

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而忽视实际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思维训练“生活化”。打开数学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通过思维训练“生活化”,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2. 问题解决“生活化”。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应用题尽可能的变成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题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让学生紧紧地被问题所吸引,自觉的、全心的投入问题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在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构建。

第2篇

昨天,我跟妈妈去超市。

挑好了东西我和妈妈就来到付钱的地方算钱。我站着无聊,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只见营业员阿姨告诉妈妈一共187元,我看见妈妈分别把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递给阿姨。我看着这些钱,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脑子好像一下子开窍了明白了便告诉妈妈:“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开心极了,因为我解开了一道生活中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第3篇

在国庆节放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了趟老家,到了曲阳高速服务区的时候,我们休息了一会儿,也顺便给车加了一下油,要不然车就没油了。

不大一会儿,我们加完油,又开车上路了,突然爸爸问我:“看你平时数学学得不错,那我就考考你吧!咱们刚才加油,加1升油7。52元,咱们共加了50升油,是多少元?”我想了想说∶“应该用7。52×50=376〔元〕,咱们刚才加油一共花了376元,对不对?”“对,不错,别得意,我在考考你,如果10升油可以跑100公里,咱们加了50升油,油箱如果还剩60升油从石家庄到唐山老家有400公里,够不够?如果在从老家返回石家庄呢?够吗?”爸爸说。“呵!有两个问题,不过难不倒我,应该用50+60=110升,再用110除以10乘以100等于1100公里,1100大于400,第一问:够了,再看第二问,用1100减去400等于700,700大于400,返回石家庄也够了,怎么样,对不对?”“OK,完全正确,你数学学得不错,非常好!”

我想:还好数学学得不错,否则就打不上来了。其实,数学还有更多的问题和奥秘,只要我们一起去努力去探索、去学习,一定会成功的!

河北石家庄新华区国泰街小学六年级:张萌清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知识 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从中可以看出,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的数学教学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生学好数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理应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使学生感悟并发现数学的作用及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为此,数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利用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一、了解学生心中的数学学习需求,创设学生喜欢的数学生活情境。

了解学生的心中的愿望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等内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方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能力,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在小学阶段,学生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学生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还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学生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问题,“想”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小学一年级“对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分组交流每个学生家里有几口人,吃饭时需要准备几个碗和几根筷子。同学们交流的积极性很高,在交流中加深了相互了解,在交流中学会了数数,在交流中学会了比较(有同学发现筷子的数目比人数和碗数多一倍)。课后看到学生的喜悦表情,我心里明白,这节课成功了。坚持这样上课,学生的表现一定会更让我满意。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生活化。

教学方法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有关规律。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教师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最高阶段,就是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收集商品宣传单,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并计算出需要付多少钱,营造家庭购物的氛围。利用知识的迁移,开展实践活动,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化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教育学生在用好知识的同时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而且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在何处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而力求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过去的数学教材在每一个学段学完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数学知识我已经学完了,只不过如此而已,各个学段之间联系不大,没有引申和拓展”,严重影响了数学优等生的发展。因此也要处理好拓展知识和应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实践;数学能力;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并转化为适应生活的能力。

一、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从古至今仍流传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强调苦读,苦练,父母也常嘱咐要“用功”学习,放学回家则常问“上课能听懂吗”、“考了几分”之类的话。从不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解决了几个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流传之久,传播之广,实践之长,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中国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高,却掩盖了人们震惊的事实: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被教成了没有问题的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问题,需要人们从纷繁杂乱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连收集信息并从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可能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要求自己提出问题,列方程解答。很多学生已经懂得了列方程并解答,可就是没有问题,而自己却又不会提问,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高度重视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一过程。在城市小学,学生基础比较好,可能会对这一块也比较重视,学生通过多做练习,苦读、苦练后,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是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是代表他们解题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呢?

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方法

1、理清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怎样才算是解决了问题呢?一般是以通过列式计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标志。那么要想将问题解决掉,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要会列式,会计算等。

除了多做练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老师把握好方法,将题目讲透,并且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至少要渗透这个思想在里面。其次在解题时,一定要学生理清每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靠数量关系解决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生在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有时即使解出来了,让他说说是怎么解的,他就是说不出来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听听学生应用数量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的叙述,学生不能仅靠感觉列式计算,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列式解题之前让学生列出数量关系,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感悟到位、理解深刻、掌握牢固,这样才能找准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对“症”下药。

2、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理有据科学地整合教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厌倦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这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不会产生厌学状态。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教师应切实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促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沟通起来,为使学生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乐趣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时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到家,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3)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的同时获得了知识。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教学《平均数》时,例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老师分铅笔的一幅画面,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对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响。

4、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想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想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如在讲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知道面积公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多边形,然后在量一量数据,再计算,体会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因为学校比较小,学生每班的人数较少,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带他们去操场上,找一些多边形,计算他们的面积,让他们体会真正的学有所用。

第6篇

第一种方法(算术方法)

思维方法:这些树苗每人栽5棵后,剩下14棵,拿去于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再发给学生去栽。教师继而引导,后来每人栽7棵,多栽了几棵? (7―5)原来剩的14棵够吗?(缺少了4棵)那想想,每人由5棵到7棵,到底要多少棵才够? (14+4)教师继续引导:还是这些人,每人多栽2棵,要栽(14+4)树苗,那这个小组有多少人?列式:(14+4)÷(7-5)

第二种方法(算术方法)

思维方法:原来每人5棵到后来每人7棵,每人多栽了几棵?多的树苗从哪里来的? (原来每人5棵后剩的14棵)这14棵树苗到底能给几人?14÷(7-5)树苗没多,这14棵树苗够每人7棵吗?(缺少4棵)这4棵够几个人多栽?4÷(7―5)。列式:14÷(7―5)+4÷(7―5)

第三种方法(方程方法)

思维方法:本题小组人数和树苗的总数没变,只是每人栽7棵和每人栽5棵的总数有差别。抓住这个变化的量可以列出方程。解:设这个小组有x人。7x-5x=14+4

第四种方法(方程方法)

思维方法:抓住树苗的总数没变,每人5棵的总数加剩的14棵应该等于每人7棵的总数减去4棵。解:设这个小组有x人。 5x+14=7x-4

第五种方法(方程方法)

第7篇

关键词: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过程 数学情境

引言

数学是人们处理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我们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协助我们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开辟学生比较亲近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巧设一些适宜生活运用的问题,以便于让乏味枯燥的数学理论和数学过程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能更好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大家的探索数学的欲望,诱导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进而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掌握巧借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巧。

对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有文化的人而言,不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学习数学,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数学思想的深刻变革,已经把这门科学的核心部分引向高度抽象化的道路。由此看来,使数学教育生活化,就成为了一种当务之急。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学教材与教法,更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和教育对象,从更广阔的初中数学生活化的视角出发,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只有更深刻地了解学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1.设置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魅力

创设贴近生活和学生情感体验的数学情境是为了让大家从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充满兴致地探索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紧密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科学地调整学习内容,锁定周边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和联系点,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和数学元素,以此来引导他们借助生活中的固有经验和常识,切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前段时间大家耳熟能详的《泰坦尼克号》的情境故事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大家认识到海上航行要由纬线和经线组建的坐标来定位,这就是直角坐标系在现实中的应用。此外,军事战争中导弹也是靠坐标来锁定攻击目标。这样以情境切题涵盖了军事、科技以及影视等同学们都比较有兴趣的元素,使得学生对直角坐标的神奇功效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必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设置灵活的数学情境,有助于诱导同学们在活泼有趣的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积极奋进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掌握分类讨论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原理,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技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我们就要在课堂上引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或者模型,将乏味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相结合,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知识、探究原理的欲望,最终引导同学们百炼成精养成站在数学的角度解决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譬如,我在引导大家学习分类讨论思想时,就给学生讲了如下真实故事,让大家来商讨献策:黄老师想按揭一套房子,在锁定了条件差不多的两个小区后,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两个小区的情况如下:甲小区,首付 10 万元,月供 1550 元;乙小区,月供 1990 元,无首付。贷款时间都是:最低 3 年最高 30 年。这个问题就是从人们普遍比较感兴趣的房市切入,同学们的探讨兴趣一下就被激活了,大家根据自己亲朋买房时考虑问题的经验,商讨得详细周到,诸如;有人就问黄老师有首付 10 万的能力吗?要是没有只能选择乙小区;如果可以再分类探讨两个小区付费方式的优劣。通过让大家探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感受到学数学就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但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最终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挖掘数学教材,让学习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身边的数学,更关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果教师多加发掘,几乎处处都可以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比如,可以从以下几类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一是统计、概率类,如生活中涉及的降水概率、抽奖中奖、股票投资、分期付款等问题。可使学生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二是方程或不等式类,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数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如投资决策、人口控制、资源保护、生产规划、交通运输、水土流失等问题中涉及的有关数量问题,教学中可通过课件模拟实际,把它归结为方程或不等式求解。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从而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目的。如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入手,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通过贴近生活的活泼而有趣的教学情境,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生活,并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会平面图形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活数学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为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

总之,在教学设计时,我认为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同时要让学生自觉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鲍建生,王洁.聚焦课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教学方法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 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 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 “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 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 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这样,“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75 - 98 = 175 - 100 + 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 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 所以,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 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激发应用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告诉我们,适当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水池的容积等.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题。它包含事件、事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及其数量关系诸要素。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注意力往往被事件中非本质属性所迷惑,不能集中抓住题中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特征,使思维陷入误区,导致不能正确、迅速的解决问题。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实质上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将数学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日常生活问题,抓住应用题本质属性,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出应用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读好题,理解题意,揭示数量关系

“读”好像是语文的专利,其实不然。“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读好题,理解题意,才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迅速解答应用题。读分三步:1、理解应用题的事理。2、了解题中各种数量及其含义、关系。3、能用自己的话重复应用题。这时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学生才能有问必答,答必正确,跟上老师分析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美术小组做红花,小明做了10朵,比小亮多做了3朵,小亮做几朵?”这道逆向思维的应用题,有的学生见到“多”字就用加法。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然后提出问题:1、此题说了一件什么事?2、谁做的花多,谁做的花少?3、此题求谁做多少朵?是求多的还是求少的?然后指名说出加、减法各部分所表示的数的大小。这样一来,学生立刻想出:这题是求少的就用减法计算。

又如当学完一种类型的例题后,学生已掌握了例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面对很多的习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刚学完的应用题结构去读习题,并找出与例题结构完全相同的习题,并口述解题方法,不必计算;再找出与例题不同,稍加变动已知条件的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怎样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通过读题,使学生理清事理,用少量时间触类旁通,既解决了很多练习题,又获得大量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减负的快乐。

二、构造模型,理清思路,把握数量关系

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图形,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的思路。小学生的经验是有限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也不一样,实际问题不可能事事与本身的经历有直接联系,因而有些实际问题解答起来很困难。教师必须很据实际问题的情节创建模型,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正确理解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把握住问题的本质,把实际问题整体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数学问题,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希望小学修了一条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0.1米的三合土,再铺0.04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这种题目日常生活中常有,但是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不会解答。于是教师用实验的方法做给学生看,再把立体图形画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表示三合土和煤渣,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学生很快列出算式。

再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在学生做题的基础上,老师帮助画出线段图,就把抽象的实际问题变成了图形,使学生建立了表象,捕捉到:先求剩下多少件,再求剩下的每天要做多少套。

综上所述,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舍弃题目情节,构造模型,建立表象,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答应用题。

三、演示操作,弄清事理,概括数量关系

小学生生活知识经验浅薄,对应用题中蕴含于事件内的事理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深刻认识,不能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必然要经过感知的表象。因此,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操作,使生动具体的感知材料作用于大脑,对应用题的事理、数量关系的表象更鲜明、清晰,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

例如,在“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种问题虽然常见,但学生很难想象得到“两车在同一时间内从同一路程的两端相向而行到相遇所行路程就是甲乙两地的路程,”所以不能准确解答此题。在解题之前我做了一个可移动的相遇问题教具进行演示:1、同时拉动橡皮筋,使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它们之间距离越来越小,最后相遇,使学生清楚看到两辆汽车在同一时间内相向而行的路程正好是甲乙两地的距离。2、两车从一条线段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移动1小时作个标记,这样共3次两车相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演示教具上两车1小时所行路程和就是速度和,同一时间内共行3个速度和就是两地距离。这时已是水到渠成,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列出算式“速度和×时间=距离,”顺利的解答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数学问题要用一些实际手段来表象,建立表象,使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融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