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4: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材料

第1篇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通畅。作为培养小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在阅读教学之中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到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希望更好的促成我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日益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小学语文——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即是阅读教学。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在阅读教学之中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培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小学生要能够的“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等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到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笔者翻阅相关材料,并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以及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的指导

阅读,需要基于对于字、词、句、段、篇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小学生而言,许多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深度与小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具有着一定的程度差,同时,不同的小学生由于生活背景、自身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他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各不相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使小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笔者认为,在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处于重要的指导地位。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逐渐放弃了对于传统语文教学之中字、词、句、段的讲解,认为讲授阅读材料之中的生词、句子则就是传统教育。同时,在许多小学语文精品课程之中也对语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存在着忽视现象,很多观摩课堂,当让学生进行阅读时,学生们便会朗读的朗朗上口。但是,在实际的语文阅读课堂却很难出现此种景象。许多学生对于新的阅读材料的阅读往往是磕磕绊绊,存在着读音不准、断句不准等诸多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小学生阅读教学,应当注重语文教师的指导性。“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对小学生阅读中常见的问题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应当注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之中的作用,而不能够使学生放任自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开阔学生眼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材料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小学生通过大量材料的阅读,可以使他们更好的了解到除了他们生活环境之外的其他国家、地区所发生的诸多事件,进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材料进行归纳与总结。要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阅读材料的科学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积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积极的进行阅读指引,根据“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原则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跳一跳摘桃子”是指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学目标与学生的既有经验之间有一点的高度差,这种高度差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则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之中目标达到过于容易,他们会感觉到索然无味;过高,则会使学生丧失进一步学习的勇气。)通过大量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循序渐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必将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授之予渔”,保持其持久地学习性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即其不仅仅处于身体的快速发展期,其内在性格、习惯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从终身教育思想来看,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当在于促成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应当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的同时,应当要求学生进行持久的语文阅读,应当“授之予渔”。这就要求我们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于语文阅读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将一些具有着较强规律类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传授给学生。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持久性”。所谓“持久性”即是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应当立足于整个小学课堂,而是应当将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前面所说的“授之予渔”,目的在于“终身学习”,进而达到学生素质的持续性增长。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较,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过程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未来社会是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的。哪怕我们现在能够将世界上所有的既得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十年、五年、一年,甚至一天之后,学生们的知识与世界知识新需要也存在差异。要与世界同步,需要不断发努力学习。而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则在于阅读。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授之予渔”,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持久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能满足既有成就,而是应当不断进取,在阅读教学之中要求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持续下来便是成功。

【参考文献】

[1]姚丹.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1).

[2]魏胜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10,(12).

[3]程太坤.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共备同讲互评一节课”教研活动的感悟[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第2篇

互助式教学不仅重视学习小组的成绩,也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总的来说,互助式教学主要来源于合作学习理论,而合作学习理论则以学习小组的互相配合,来实现教育的目标,互助式教学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从总体上来看,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是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体意识唤醒,还能够促使学习小组为完成任务而合作。由此可见,互助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的能动、自主、互助为关键,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制定学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制定学案,使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变,进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调动起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詹天佑》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在课前发放的预习学案,将最理想的《詹天佑》学案制定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明确要求学生所制定的学案,不但要具备详细的文字材料,配备解说词,同时还应当有相应的图片资料,对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果教学条件允许,还可以制作影像材料。学生将学案上交后,教师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且重新组合材料,将其充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互助团结的意识,携手完成学案的制定,推动学案的落实。

2.加强课前预习

小学语文开展互助式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课前预习。借助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教材内容,将准备工作做好。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切实地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布置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预习作业,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与自身相适应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讨论和归纳,分析及总结学生的预习方法,将更恰当、更科学的预习方法选出来,从而加强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参照教材文本,将多样且丰富的预习学案设计出来,在课前将其发到学生的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按照预习学案展开自主互助式学习。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科学分工、团结协作,注意分析和讨论学生所整理的素材,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把互助学习推至更高层次。

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将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自主思考,推动互助式教学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是将结果或是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课文《青海高原的一株柳》举例,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可以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棵树是怎样神奇的?这棵树为什么令人望而生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对全文加以理解的基础上,标注出重要的语段,同时将自身的感悟写下来。学生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后,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讨论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且提出这样的问题:柳树是怎样努力和艰辛付出的?柳树是怎样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公的?课文对灞河的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出来,以推动互助式教学的开展。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拓展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大力的推广和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对阅读内容的进行拓展,为小学生营造出适当的阅读氛围,提升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阅读交流平台,强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主要方面

1.阅读内容的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和教学内容就是小学语文教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阅读的内容远不能满足各个年级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量,这样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是不行的,应深入拓展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内容,并语文教材阅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2.阅读空间的拓展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阅读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空间的拓展,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以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自主的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教师应拓展小生的阅读空间,让小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扩大阅读的范围,从而进一步学生的阅读效率。

3.阅读方式的拓展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发展下,课堂教学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组织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拓展文字、图片以及音像资料,提高阅读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阅读内容更为有趣具体的呈现给小学生,使小学生通过这种阅读形式,更加深入的理解阅读内容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内容拓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积累的比较少,缺乏一定的阅历和经验,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小学生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阅读的范围进行拓展,使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理解和掌握。通过对阅读材料背景的掌握,小学生在进行语文教材阅读时,就能够更加快速和深入的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和突破,以大量的拓展阅读锻炼学生,让小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材阅读内容,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教师也要注意阅读内容的趣味性,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能够引起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阅读内容,使小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层面的拓展以及综合的提升。

2.为小学生创设出适当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能够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例如在进行《春雨的色彩》这一课的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方式,让小学生融入到春天的氛围中,这样小学生既可以领略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又能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应以阅读内容为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小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活动中。

3.建立阅读交流平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学生建立各种不同的阅读交流平台,使小学生能够将自身的阅读成果进行展示,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想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规律,并且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交流的活动,组织小学生在阅读之后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或者以阅读的内容进行改编,通过话剧或者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小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思想的交流,使所有的小学生共同进步。通过这种阅读交流的方式,小学生不仅能够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也锻炼了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教育的意义。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深度,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效果的实现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江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第4篇

我国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条件,其中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也是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的关键。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课堂上,阅读教学是一项基础教学,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更能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正确理解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

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需要认清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需要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比如,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文字信息,去进行学习、工作等活动。因此,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使学生提高文字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顺利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虽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上却难以实施。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讲授书本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没有阅读实践的运用机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使小学生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下,小学生也没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阅读训练仅限于课堂,然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只占据了一部分模块,没有充足的阅读训练时间。另外,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材料较少,大多数的语文阅读材料都来源于课本内容,而课本的内容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很难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改革语文阅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语文阅读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开展适当的阅读训练活动,调动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课本的阅读材料也是有限的,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需要有充足的阅读训练时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增加课外阅读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最后,构建小学语文阅读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正确利用教学评价的作用,建多元化的语文阅读评价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语文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多采用激励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多关心学生、鼓舞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第5篇

(一)建立富有人文性的管理体系

1、专业的管理团队。

组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首先要考虑的是在研修内容、指导实习、后勤保障、沟通协调、摄影摄像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基本能独当一面的老师,这样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参训教师班级管理上,管理团队要及时和专家沟通,设计好课程方案,并及时反馈参训教师的建议,保证活动的成效

2、敬业的班组团队。

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参训教师和师范生的优势,以达成自我管理和共管的目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组班一定要打破地域的界限,把不同地域的学员分到同一小组,小组成员以5-10个为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理念、方法、习惯等产生互动、形成碰撞,最终擦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二)选择富有人文性的管理内容

1、学业管理。

学业管理的要求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训教师研修及学生顶岗的效果。首先,应开设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急需的课程,如留守儿童心理、农村教师心理调适等,这样才能使培训更切合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使培训效果最大化。其次,还要妥善解决好专家的研究领域与课程方案不一致的问题,例如,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占的分量比较重,不少一线的小学语文专家都对阅读教师有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在选择培训课程时基本趋同讲授阅读教学相关的课程。

2.学习成果的管理。

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管理团队都会提出一些具体的任务和要求,这些任务和要求通过作业的形式来物化,以形成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不但要求提交纸质版,同时要求学员和学生充分利用QQ、音像等现代媒体技术平台,部分作业要求在QQ群上完成,部分作业要求提高音像材料,这样便于成果的交流和保存。

(三)采取加强人文性的管理策略

1、专业敬业。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要取得成效,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必须是在人文性的基础上做到“专业、敬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团队的“专业”,一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管理上的专业,二是要求管理团队成员在研修项目上的专业。因为项目涉及到的单位和人员较多、较复杂,而项目的时间又较短,这就对管理团队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具备比较专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每个成员都必须能独立展开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以“学”为本。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应努力做到以“学”为本,才能确保项目得以有效实施。“以学为本”,其中的“学”包括学习、参训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参训教师还是顶岗学生,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培训学习,获得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项目的关键是培训学习方案和顶岗实习方案的制定,这些方案制定科学、合理,才能使培训和顶岗收到实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参训教师和顶岗学生,以他们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灵活处理各项管理事务,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结语

第6篇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把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其他的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差。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提倡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问题;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同时,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也逐渐被提出和运用。然而,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较低。因此,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造成语文教学成为“为考试而学习”的局面。而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一味地以自己的讲解为主,使得教学氛围沉闷,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效率较低。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违反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而小学语文教师采取严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致使教学效果较差。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讲解文章内容,忽视了传授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同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因此,在阅读教活动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利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书面成绩,严重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另外,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地位,极少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或者课外阅读质量不高,再加上课堂教学活动中,阅读材料不足,使得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阅读视野狭窄,从而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

1.3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等原因,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采用严格管理的方式,维护课堂秩序,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而给学生以后的阅读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2新课程理念下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措施

2.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书面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以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是学生的主动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播放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3]。

2.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会受到时间的限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书籍,让学生自主阅读。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新课程理念会逐渐深入和发展,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重视阅读教学的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4]。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99.

[2]张春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23.

[3]吴燕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4,10:179.

第7篇

一、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停留在表面

虽然集体备课被广泛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的备课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集体备课对自身发展以及教学效果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备课中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集体备课需在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备课活动一般由组长组织展开,教师轮流发言,共同探讨教学活动与教学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并不高,组长通常为核心发言人,其他教师不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被动地听从组长的意见,即使提出小组活动或备课任务,也仅由组长一人主动完成,其他教师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参与其中。长此以往,组长也会丧失集体备课的热情,当需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他们往往随便整理一些材料上交,从整体上来看,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好。

同时,由于小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担任班主任一职,需要处理小学生的很多琐碎事务,导致小学语文教师难以抽出时间真正投入到集体备课这一教学活动当中,故导致小学语文的集体备课停留于表面。

(二)集体备课方式较为陈旧

淇畏绞匠戮梢彩切в镂募体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使得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也应当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但是从目前实际的集体备课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方式仍然较为陈旧,具体来说,在备课中,教师要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与观看,然后听取彼此的意见,最后用笔进行记录。这个过程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兴趣与积极性,且备课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差距较大,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丰富与创新,因此备课研讨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相对单一

备课内容单一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具有多样性的,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才能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中,教师研究与讨论的内容固定单一,这使得备课过程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备课中准备的材料大多都是从网上下载或是从教案上抄录下来的,其内容相似,且较为死板,不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材料的依赖性较强,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来提出新的看法与见解,教师的思维得不到激发,这使得小学语文课堂也难以得到丰富与创新,未能达到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内容存在片面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将教学流程作为备课的重点,却忽略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课时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学期目标的要求,未能做出有效分析,也没有将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内容纳入备课体系,致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出现目标不清晰,缺少实效性与创新性等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落实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积极推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落实,这一要求不仅是针对小学生提出的,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展开探究、合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个人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集体备课讨论中,教师之间可以展开必要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学习,了解彼此教学中的优缺点,然后结合实际对自身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完善,从而在课堂上对学生予以有效的教学与引导,使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基本素养能够得到提升与发展,使新课程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同时在集体讨论中,小学教师们还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加深入与细致的探讨,从而加强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领悟,以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分析、感悟教材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高质量的集体备课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讨论,还需要对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在教学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或提出怎样的问题,然后集体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或尴尬的情况。集体备课可以集中老师的智慧,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创新,在讨论中教师可以有效设计课堂活动,把握好课堂节奏,保证备课的全面有效。这样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特殊情况,教师都可以及时做出应对,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有序进行。在集体智慧的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丰富灵活、生动愉悦,继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呈现给小学学生一个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三)有利于丰富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也在发生着转变,原有的课堂教学主要为文本教学,即让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逐渐向着体验教学转变,即让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应当首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内涵,获得独特的阅读体会。然而教师个人的体会是单一的、有限的,且不同能力、不同教学经验、不同年龄的小学语文教师所获得的情感感受也是具有差异性的,而集体备课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展开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深化彼此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发散思维,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并引导小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高质量地展开情感体验教学。

三、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有效方法

(一)集体对教材进行研读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中,教师应当集体对教材进行研读,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为了深入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教师对教材的印象,研读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第一是从整体上对小学教材进行研读与分析,在寒暑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分年级研读教材内容,主要分析教材编排的顺序与体例,深入探究编写者安排课文内容与顺序的主要目的,了解每一章、每一单元、每篇课文之间的关系,然后思考如何利用这种关系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学校应当为教师留有充足的自主思考与分析的时间,然后再进行集体的讨论,让教师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会。第二是对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化探究,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重点与难点,各备课组可以根据难点与重点知识的数量,再将备课组分为若干个探究小组,每个探究小组针对一个单元或两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讨,并设计初步的备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呈交自己的方案,并共同进行讨论。第三是落实备课方案,在对初步方案进行讨论后,备案组对方案进行完善与补充,并在假期内将全册教材的方案进行整合,统一打印,以供教师进行参考与学习。

(二)集体对教案进行研讨

在研读教材并提出初步备课方案后,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对方案展开研讨,不断对方案进行补充与创新,使之能够符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与创新性。在开学后,应当在某一个班级内进行试讲,根据初步备课方案展开教学工作,一名教师负责教学试讲,其他教师则要进行听课,并做好相关记录。试讲结束后,试讲教师要谈谈自己的体会,分析初步备案中存在哪些不足,而其他教师也应当踊跃提出意见,说说自己的听课感受,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探讨。在交流后,教师需要明确方案中哪些内容需要调整,如教W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课件等,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完善,推动课堂语文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展开《和时间赛跑》一课的试讲时,有些教师可能会发现,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不大,此时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如,利用课件创设情境等,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对课本内容产生兴趣以及情感共鸣。

(三)深入展开二次复备

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班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学习兴趣等各不相同,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语文班主任教师应当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展开二次复备,以提高备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要将集体研讨出的备课方案作为基础,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教师要掌握四点复备原则:

第一,集体研讨的备课方案主要针对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展开,而二次复备则应当针对学生展开,使教学工作能够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第二,在复备中应当重视预设,教师要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或疑惑进行思考,并准备好相应的答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学生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解答;

第三,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深化,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文章与资料引入课堂,并让学生能够对其思想情感、主体内容等进行自主分析,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练习题与作业,保证设计具有层次性,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深化,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有所得。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中国分类号:G623.2

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以及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提出了客观要求。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往往缺乏必要的声像、影像资料,课堂教学气氛低沉,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预期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刺激大脑皮层,能起到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因其教学资源丰富多变,能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简单化,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声像或影像资料来完成学习过程,这显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料,为小学生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在生动灵活的声像及影像资料的感官刺激下,帮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更高。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还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的小学课堂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都对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客观要求。多媒体教学因其资源丰富性、教学内容灵活多变性以及节约教学资源性而被广泛推广,但目前我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上的应用还存在以下误区。

(一)限制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简单具体化,它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知识。但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带有一定艺术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渲染氛围,但如果单纯依靠多媒体代替文字创造的意境,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易受多媒体构建的联想联结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机会较多。师生之间的交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学生的言语、肢体言语、非肢体言语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易造成师生之间缺乏必要互动。师生的注意力都从对方身上转移到了屏幕上,这既影响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还阻碍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降低了教学效能。

三、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很短,而多媒体呈现的丰富教学资源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在内容选择上不宜过度花哨,防止小学生一味欣赏多媒体资料而忽视学习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始终记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只是辅助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使用多媒体技术,且应分清主次,联合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树立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观念意识

“思维方式的改变决定行为的改变”,要想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者应先从观念上意识到两者实现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一来,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和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工作的开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因为教学资源陈腐死板,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定要考虑其使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时,要避免陷入屏幕上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的画面创设语文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起作者与学生之间感情的桥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及课堂掌控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用于传统讲授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操控。那么,这就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教师应合理规划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控制好教学进程。同时,还能避免教师因为自身教学能力不强、课堂掌控能力不够而造成的依靠多媒体照本宣科或是课堂纪律混乱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明显,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与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及小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相结合,避免使用盲目性,以期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整合。

参考文献:

[1]高蔚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J].学周刊B版,2011,(2)

第9篇

阅读习惯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充满信心和耐心。学生在犯错误后很可能还会反复,这就要求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甚至是反复犯错,要把学生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看作是学生成长的必然历程。同时,学生行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在重复中形成的。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不缺乏出色的创意,但是这些创意最终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长期坚持,没有持之恒地加以强化。小学语文教师经常将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停留在语文课堂的说教形式上,不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心有感触地理解到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没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化规范为行动。所以,良好行为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在行动中落实,在活动中强化与巩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前,落实阅读习惯培养计划,坚持严格执行。其实这种坚持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重复可以使行为得到强化,形成阅读习惯。但是学生往往会厌倦重复,小学语文教师也很容易在重复中懈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思路,在目标不变的提前下,通过变化形式,使行为阅读习惯得以养成。

二、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采用一系列富有系统化的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阅读的氛围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助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快乐阅读,海量阅读,用阅读激发内在的潜能,达到学生愿意学习的目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生命在于激趣、创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引路。”学生学习的好与坏,与教师息息相关。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有较强的内部动力驱使,就会积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另外,还可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游戏走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阅读质量,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展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尝试改变以往教学中冷淡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与于学生当中,深挖教材中的可操控内容,创设可激励学生的情境。另外,从课型上还可做一些不同程度的改革,如加入表演型、竞赛型、实践活动型课型,给学生创设了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随着人类社会大踏步的前进,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一直都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不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创立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四、发挥多元评价机制作用,给学生自信和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小学语文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学习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而获得成功,学习好则会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表扬,会感到自我价值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学习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就加强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敷衍了事,一笔带过。在评价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鼓励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学生得到负面的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出现怕上语文阅读教学课、厌学语文阅读教学等现象。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鼓励,给他们多一点爱心,相信他们,赞美他们。

五、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