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收银员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02-02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其定位于培养从事现代连锁零售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从岗位升迁路径上看,绝大多数的连锁零售业基本遵循这样的路径,即:理货员、收银员、文员等柜组长、领班、主管店长、采购经理区域经理销售总监、营运总监等,几乎进入连锁零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如理货员、收银员的岗位实践,才有机会进入更高的职位。《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正是培养学生掌握超市门店经营管理中的理货、收银、盘点、防损及现场管理等标准化营运程序,并根据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变化来对门店经营进行定位,调整商品结构、卖场布局、商品采购、商品陈列、商品促销等工作岗位知识技能需要。《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学生吸收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岗位知识技能的目标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如何在该课程的建设改革中,改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实际,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二、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教学结合世界现代连锁企业的经营理念,紧紧把握了世界连锁经营管理的潮流,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第一,结构合理化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责设计,一个连锁店长应该具备基本素质要求都体现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课程的每一章都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第二,工学交替化进行,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对应着一段实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高度结合。学生进行边学边练。第三,任务引导式教学,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一项任务,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然后以完成该任务为学习目的。第四,讲练评相结合,本课程每一部分内容都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先讲,学生听后去练,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价。第五,理论与工作结合紧密,本课程的知识需结合现代连锁经营理念,围绕现代连锁门店的经营管理展开。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由偏向理论的教学转向偏重技术能力培养的转变,需要从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形成课程需求构建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向导的教学形式,以就业形式为动力,根据连锁门店营运作业过程组织授教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强化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注重课堂与实训地点的对接,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具体来说,教学环境与主体教材的创新共同构成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按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知识辅导等不同要求,使每个环节都可以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环境中运用相应教学资源顺利开展。
其次,基于工作过程分析、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契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要求,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着重教学内容所具有的针对、实用进行教学,以构成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结合顶岗实习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系统。理论教学实质强调内容的应用性,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实用、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则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模拟操作或真实运作,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高度重视过程考核,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纳入反馈、分析、纠错、落实的程序中来,及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做到教学用一体,围绕培养职业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为增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校企双方在充分分析大型连锁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岗位分析、任务分析和工作流程分析,根据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全面建立模块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建立“主体教材―实训教材―实体教材―辅助教材―延伸学习资料”立体化的主体教材,细化职业能力,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然后在“多媒体教室―连锁超市实训室―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等立体化的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再共同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原则上设置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随时随地积极思考,使工作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教导主要运用以下方法突出教学特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按照课程实质设计工作任务,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陈述讲解,而后对内容推演;学生按工作任务要求在指导中演习,最终师生交流归纳。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重要的是应用在课程分类学习模块的单项实训中。由导师进行示范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岗位作业流程、每日作业安排、作业规范及作业要领。继而由学生饰演岗位角色模仿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应操作,最后师生共同点评归纳。如理货操作过程训练中,由学生饰演理货员的角色,按门店的货仓经营和货品收发按原则的掌握要领,完成作业,摹拟由总部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和由供应商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如收银,客服演练操作过程中,由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和消费客户,模拟来访者投诉情境下怎样办理来访意见。
正式角色扮演教学法则应用在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的训练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分组进行真实职场环境下的正式角色化训练。教师分配实训责任人与训练方向,学生按照岗位要求,正式任职理货员、收银员、采购员、促销员、防损员、卖场管理员、店长等角色,进行顶岗训练,每个小组参与训练二个星期,小组成员轮岗训练,按实现的营业额、职责工作能力等完成份额和实训报告进行训练审核。
3.小组活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落实。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通过企业调研、网络搜素、项目操作等办法进行实际操作,之后进行小组集中讨论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修改意见对活动过程总结,编写总结报告。活动完成后由代表发言对师生提出的疑问解惑,在教师的指点下做出最后的任务完成书。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对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疏导、研究、总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彼此吸收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改革
围绕本课程进行现代教育技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资本的建立和应用。
1.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提高对知识需求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图片效果、声音导向、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案例平铺等进行教学。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了校园资源如:视频资源、教学平台、相关专业网站链接、专题评介、公开讲堂等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专业机房每周向学生开放40小时;在实训基地,运用POS系统软件对连锁经营进行模拟训练,实训内容根据公司实际运营方式进行模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3.利用校内实训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技能,商品的采购、设置、陈列、收银等,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实习训练室完成。再充分运用课内外训练时间对自身的配置能力进行科学的锻炼。将实训室作为现实生活中满足社会需求的事实超市对学生的行为能力进行培训。
(四)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将改变机械性的封闭式考试的处理方式和仅仅凭借试卷测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在专业的特殊性下创建符合学科特征的测评方式,力求科学合理、灵活多样。高职教育的考试的核心的理念必须以树立技能考试为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职业性的资格简历认证考核增加高职教育查体系内容。
四、总结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实施“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融于项目实践,并为课程项目授学的施行构建了基于工作情境的实际工作环境,能完成教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深度交融,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1,(3):88-9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0.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还没有脱离学科体制下的模式,培养目标的单一及学历层次偏低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的羁绊。根据行动导向职业教育理念,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应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新的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使其符合“做中教,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工作过程;课程设置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人才培养观念,在职业教育会计专业领域如何应用,这是我们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目前,高、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为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更多的学校还是延续学科体制下的教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及进行课程设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高度重视时间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教,做中学”职业教育理念,这给我们如何进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一条思路。在多年会计专业办学实践中,我们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培养目标定位已经脱离实际。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企业会计,课程设置也是以企业会计为主,而由于目前会计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普及和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正规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学历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在企业的会计岗位就业基本没有优势,因而很容易出现专业对口就业难局面,即使专业对口就业也多是会计领域的边缘相关岗位,如收银员、仓库保管员、出纳员等。二是课程设置上片面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忽视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由于会计知识的独特专业性,知识内容连贯性较强,造成教学内容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学生所学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技能,强调注重知识性,而弱化了技能性[1]。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借鉴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能力整合现有专业课程,抛却传统学科教学理念,转变观念,形成了新的办学思路。
一、拓宽培养目标,以会计员岗位为本位,向相关岗位辐射
针对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和相关岗位一线工作的专门人才,势必将会计岗位和相关岗位并重,学生毕业后才能有较宽的就业面。因为高、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唯一能考取的会计岗位资格证书是会计员,但是相关岗位面就较宽了,如收银员、出纳员、储蓄员、保管员等,这些都是和中职生相对应的岗位。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以会计员为主,辐射会计相关岗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和中职层次相吻合,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培养学生。
二、重新构建会计专业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
做为专业教师,我们在教学之余,不断深入企业,对本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在通过对若干中小企业会计岗位、流通企业、金融企业相关会计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归纳总结了会计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能力。运用工作过程理论对会计岗位群的划分及岗位能力的分析,让我们真正地明确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会计专业对应的岗位及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做了归纳,如表1所示。这样,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就拓宽了,也具体了,而对于课程的安排,如何能将行动领域职业能力转变为学习领域内容呢?下面是我们研究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归纳出的结果。
三、根据会计专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进而设置专业课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的精髓,便是根据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或任务,复制工作过程,归纳总结职业能力,称之为行动领域[3]。所以,我们在分析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过程后,以企业会计员为例总结了其职业能力为会计日常业务处理能力,现金、银行往来业务能力,库存管理能力,会计软件操作能力,固定及无形资产管理能力,纳税申报、财务管理能力,往来账项业务能力,共计七种能力,构成了会计岗位行动领域的主体。这些职业能力所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科体制下分别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基础、会计电算化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不过,这些课程设置,侧重的是理论教学,知识性较强,而实践动手能力与理论是割裂开的,理论课结束后,还需要单拿出若干周的课时进行会计模拟帐套的实习,这样,理论与实践不能完美结合,知识在实践中也显得不连贯或断档。经过我们的深入调研和不断探索,分析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对应关系,摒弃原来课程体系,重新建立学习领域的框架[4],以会计员岗位为例,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针对行动能力进行设置(如表2所示)。这样,在学习领域重置了专业课程,突出了岗位职业能力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与模拟实训结合,就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使教学过程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就可以更加具体化[6]。
四、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配置
会计专业是个非常特殊的专业,校企合作之间的合作切入点只能保持在参观层面,学生们无法在企业实际中实训、实习。这样,就要求学校应配备完善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模拟企业会计岗位,银行柜台办公环境,教师在教室教授理论知识,在实训室带领学生分组,学生轮流扮演会计工作角色,模拟会计工作程序进行实践教学,讲多少,做多少,让学生置身仿真会计工作环境中。这样能实现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也更能突出中职侧重技能培养的办学模式。运用行动导向理念重新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将完全脱离学科教育体制下的束缚,转变为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就能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让培养目标更贴近职业学校学生,让教师的课程内容更吸引学生,教学就会开展得更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周东黎.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设计[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90-94.
[2]韩玉竹,龚利森,杨镇.浅谈会计实践类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以《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商,2014(26):117.
[3]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6-145.
[4]王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99-100.
[5]蒋洪平,徐晓敏,刘秀丽.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8):141.
【关键词】技能,经验,服务社会,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绝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为例,就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服务社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以校内运营实体为平台,构建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和开创性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融合。
1、教师、学生全程参与式实体运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与本地的连锁企业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开办了天元长兴便利店,采用准实体化运营,教师和学生完成参与实体的运营过程,实体从选址、商圈调研、店面装修到商品采购、商品定价等运营的全过程,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全程化参与,容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教师的理论、科研成果在实体开办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并结合实体的运营情况,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并制定出了《天元长兴便利店》的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化的运营方式:为了解决学生上课和岗位实训相冲突的问题,实行学生倒班制;形成了特创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
2、以校内实训实体为平台,完成学生岗位轮换,为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训基地解决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轮岗,专业实习实训要解决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但校外实训基地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轮岗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实习内可以保障学生在收银员、理货员、店长助理、店长等岗位上完成岗位轮换。为学生未来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同时,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职业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就业给予恰当的引导,有助于一次就业率的提升。
3、实体运营,为学生的就业买单。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实体天元长兴便利店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为连锁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10年第一届连锁经营管理学生就业以来,通过三年的跟踪调查,在实体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在还没有毕业时就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得益于实训实体化运营模式,实体用真材实料让学生演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对真假货币的辨别就是从收假币开始的。我校的学生通过参与实体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训操作,就业时可以从事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一线基层岗位:收银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岗位;同时可作为店长助理、店长等职位的后备人选。可以说,连锁专业通过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二、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
自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曾与多家当地企业有过深度的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专业依托地方企业增强专业实力,企业依托学校谋求专业人才。2008年,我系5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在保龙仓(2010年与家乐福合并为家乐福﹒保龙仓)顶岗任职;2009年,60多名学生和老师参与保龙仓胜利店的整个开业准备工作和正式营运工作;2009年,与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办天元长兴便利店由学生独立运营;2009年,与河北展新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学生完成3个月的顶岗实习……今年,又引入了沃尔玛、麦当劳、乐仁堂、好利来等多家知名企业,在和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双方的互赢。一方面,专业可以依托当地连锁企业解决学生实习、专业能力实践的场所问题,开拓多种连锁业态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一定数量的教师放到企业中去,实现教师“双师型”培训中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教师在完成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帮助企业分析和探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再其次,当地企业可以在和学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干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真正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在跟学生的接触中可以优先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成长扩大了空间。学校成为企业的一个大人才库,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服务社会模式的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更有效的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服务功能。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深化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的融合,探索学生深入实体的经营管理,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管理型人才需求的培养遥
2、进一步开拓连锁多种业态,为不同业态的企业输送相关人才。由于自办实体经营场所和项目的限制,使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仅仅局限于一种业态。从中国连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员需求远远超过了人员的供给,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结构不平衡。
以上通过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一方面,总结了物流连锁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专业群服务社会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个人建议。
参考文献:
校企“双主体”是指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体的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通过上岗学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流程,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一切实践活动,边学习,边实践。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它是一种学生全面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体是指事物的属性、关系、运动变化的承担者和载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与客体通常作为相对应的范畴来考虑,相当于客体来讲,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从教育领域来讲,主体,通常是指学生和教师。本文探讨的“双主体”课程教学模式,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师生双主体概念,也不同于宏观办学层面上的双主体含义,而是微观教学活动中企业经营、教师教学的“双主体”,即通过真实的企业经营来教学,通过学生的实训来经营。
二、市场营销课程与校园超市合作实施双主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学校在校园内投资建设了一个近三百平米营业面积的校园超市,并引进广州市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广州市8字连锁店有限公司入驻独立经营,对超市实施规范化的连锁店管理,承担我校电子商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
(一)实训形式的确定
学生的实训形式分为三种:岗前培训、上岗见习、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主要是在专业指导老师(兼职副店长)的协调下,由企业经营方安排有经验的超市管理者对即将参加超市见习和实训的学生就经理(店长)、理货员、促销员、防损员、收银员及其他服务人员等岗位进行短期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以上人员到本企业的其他大型超市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为见习和顶岗实训打好基础。每次培训和现场观摩的学生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上岗见习主要是由校园实训超市的每一个正式员工分别带领1~3名学生上岗工作,正式员工指导安排学生了解和操作本岗位的工作流程。顶岗实习主要是按照校园实训超市的管理规章制度,接受部门管理人员和超市经理(店长)的管理,服从指导教师的训练安排,以正式员工的身份轮换制上岗履行职责,完成本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因是顶岗实习,经营方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支付工资)。顶岗实训的人数由店长和实训指导老师根据每天运营繁忙的高低谷合理安排,建议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交叉安排上班班次,即每个运营班次中正式员工与实训学生人数各占一半,或顶岗实训组学生和正式员工交替上班(具体安排双方协商确定)。这样既能最大程度保障超市的正常运营,又能兼顾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
(二)实训过程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园超市实训平台功能,让同学们在校园超市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各专业学生将逐步完成相应形式的实训要求,具体实施依据如下(以本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实务》36学时课程为例):
1.岗前培训
为更好地为学生实训做准备,岗前培训形式将围绕学生校园实训超市的实训内容展开,并融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理论知识。培训形式以多媒体录像展示(已录制校园超市后台软件公司培训录像、8字连锁超市运营培训共近30小时录像视频)实训指导教师讲解、市场营销实训网站学习为主。该学习形式与学生上岗见习同时进行,充分做到边学边练。
2.上岗见习
考虑到既不影响校园实训超市正常运营,又能不影响学生本学期其他课程的学习前提下,经过与超市协商,拟采取学生轮班、轮岗见习的形式安排会计电算化专业1-4班(208人)从第2周开始(第1周为准备过度期间)至第15周(17-18周为学生考前复习周,实训停止)安排学生进入超市上岗见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学分要求《市场营销实务》的校园实训超市实训占总体课程内容的一半比例(18学时)折算成时间为:18×45分钟/学时=13.5小时。因此每名上岗见习学生将以实训小组为单位,进入实训超市为期一周的轮班、轮岗实训教学任务。每天工作3小时,累计5天。(2)轮岗安排学生在校园实训超市进行的上岗见习是一个阶段性的技能实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实训的技能要求,采取停课2周集中实训的形式不仅影响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进程,既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训质量又会影响超市正常运营,因此考虑在不停课的情况下,学生采取分组轮班轮岗的形式进驻校园超市实训,每个学生要求实训时间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总学时的一半,折算成15小时。根据2010级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和校园实训超市每天所能容纳的合理限度,将学生分成39个实训小组和一个管理团队12人,每组5人。按照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的原则实行轮班、轮岗见习。(3)管理机构校园超市实训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将从2010级会计专业各个班级中均等产生,任期半年(系里发放聘书)。
3.顶岗实习
在上岗见习过程中,超市、实训指导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将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习考核评价,计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根据自愿的原则,下个学期接受报名。为校园超市提供有偿的顶岗实习或负责兼职的校园超市管理工作。
(三)实训内容的安排
本次实训为《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的实训部分。
(四)实训效果的评价
校园超市学生实训的考核采用考勤、录像、总结、报告、超市评价等“五维度”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为百分制:其中考勤为20分,完成实训录像30分,汇报总结30分,实习报告10分,超市评价10分。
1.考勤
缺勤一次扣10分,并且按旷课4节处理;迟到每次扣5分;一周实习出现2次缺勤或3次迟到/早退,直接为不及格。
2.实训录像
每名学生在实习周内必须完成三个录像内容:导购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收银视频(个人完成不超过2分钟)、指定超市内某品牌某商品的促销宣传或广告策划,并录制视频(小组或个人均可不超过5分钟)。
3.汇报总结
每名学生结合上述上岗见习内容撰写上岗见结;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实训PPT总结小组完成情况,播放前期制作的实训视频,实训指导教师、系里其它教师参加考核评价给予最终得分。奖励措施:校园实训超市经过最终的评价,将评出若干优秀实习生数名(人数不限),一旦实训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将由经贸系颁发“优秀收银员”,“优秀理货员”、“超市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以日志形式撰写,详细记录每天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的工作、掌握的技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对超市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5.超市评价
超市内每名正式员工作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最终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表现、工作质量给予考核评价。
三、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课程改革中“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
必须建立以教学企业为依托,完善的校企“双主体”生产性课程教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设备资金保障,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安排实训岗位,岗前培训,互利双赢。
(二)学生参与课程实训热情不高的问题
必须完善现有的实训机制,深入探讨现有的“传-帮-带”教学模式,设置分级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制定轮班轮岗的课程实训安排,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对学生合理分组,最大限度降低对其他课程影响;课程考核采用“五维度”的过程性考评机制,注重能力培养;对学生顶岗阶段给予适当补助和薪酬,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三)课程配套的教材、实训师资少的问题
改革的有效保障是制度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撰写面向企业生产工序课程的实训教材。要制定教师参与教学企业实训、指导的管理机制和分配办法。对于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给予充分认可,不断推动生产性实训课程改革的开发。
(四)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停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规范学生的操作
1.增强操作的直观性,再现情景,加深理解。在餐饮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将教学内容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演示,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边观察、边理解,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托盘是餐厅服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了解托盘的种类及功能,是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先将托盘发至学生手中,然后利用几幅幻灯片演示托盘的操作方法,同时介绍各种托盘的用途,这使各种托盘的功能及操作方式一目了然。对于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操作,先运用多媒体播放星级饭店服务员的规范服务,让学生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再进行真正的实训,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整个服务过程,比如说对客服务、点菜、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这样学生就能毫无阻碍地接受新知识。2.增强实训操作的正确性,强化学生实训操作的规范性。在餐饮服务操作课中,操作的项目内容多而细,采用多媒体技术对操作细节进行模拟,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与不正确的操作,再进行实习操作,更能提高学生操作的有效性。如上餐巾折花就可将每个折花步骤通过投影机展现,重难点的手法、技巧可较清楚地讲授。餐巾花的折叠方法众多,在九种基本的技法中,捏的动作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些细致的操作借助多媒体投影能够达到清晰的效果,学生可更直观地掌握实操内容,准确度更高。
实行合作和竞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组内互相指导操作。在教学上如果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为每个学生做指导,必然就会力不从心,而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学习上的表率作用,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之前,根据人数和操作室的规模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由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安排一名组长。当一位学生进行操作时,其他学生站在一旁观看,当发现不对之处为同学指出,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当他们有因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便为他们讲解或做示范,这样,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采用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互相协作的精神,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既增强了其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其学习的自觉性。2.采用小组竞赛教学法,通过竞赛巩固技能。学生在操作技能掌握到一定程度后,会想到与其他同学相比水平怎样,因此,在操作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性的操作竞赛,如斟酒竞赛、折花竞赛、摆台竞赛等。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一位参加的同学都尽全力表现得最好,为小组争光。评比时,让学生自己推荐评委,轮流当选,选出做得最好的组员做示范,让大家对他的操作进行详细的点评。获胜的小组都会为自己的出色表现感到高兴,而表现不佳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师带徒”的形式帮助做得不好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每隔一段时间评出一名“技术能手”,让他们有新的练习目标,学生为此争先恐后,在实操课上努力练习,希望做得比上一次好,比其他同学好,知识掌握得更扎实了。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技能技巧,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学设计 项目 经营专业
1. 概述
项目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吉尔伯特里克(Kilpatfiek)提出,若干文献给出了定义,但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派措尔德归纳了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应用中的三个要点:具体制作一个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产品处于项目教学的中心;享有充分自我组织管理的学习者团队;在一个社会性学习的、完整的跨专业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1]根据这三要点,结合经营专业的课程要求,笔者将我校经营专业英语项目课程进行设计。
2. 内容设计与课程目标
我校经营专业开设了《商务沟通与谈判》、《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市场营销》、《销售语言技巧与服务礼仪》等专业可,并要通过《初级电子收银员》证书考核。笔者根据这些专业课为参考,对现有校本教材商务专业部分做出重新设计。我校经营专业12级学生在校期间共开设了3个学期的英语课程,根据此实际情况,共设计三个模块的项目内容,包括商场经营销售的过程展示、系列商务活动的过程展示、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合同磋商及订立部分的往来书信。
2.1能力目标:能够用英语口语在商场中推销商品、在商务活动中与外商进行洽谈和签订合同、能够用商务信函来与外商进行合同磋商及订立。
2.1.1能够用英语与客户沟通,掌握如何迎宾、介绍商品、推销商品、结账及处理售后问题。
2.1.2能够用英语在商务活动中与外商进行约会与安排、拜访客户、展示商品及推销、谈判和签订合同。
2.1.3能够用能够以信函或电子信函的方式完成国际贸易流程中合同磋商及订立的过程,即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订立合同。
2.2知识目标:能够与相应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2.2.1掌握商场中商品的销售方式,要求在对话中体现出《商务沟通与谈判》、《销售语言技巧和服务礼仪》及《销售心理基础》等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
2.2.2掌握商务活动中与外商进行约会与安排、拜访客户、展示商品及推销、谈判和签订合同中的英文表达方式。
2.2.3掌握并熟悉合同磋商及订立的过程中,商务信函的书写表达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出信函的重要信息。
3. 项目设计
本课程根据2012级商品经营专业教学方案来进行设计。通过与专业部教师的沟通与了解,我校经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各类商业企业从事商品销售工作的中初级专业人员;业务范围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综合商厦、专业商店以及超级市场等各类商业企业,从事商品采购、推销、批发、零售等经营业务工作;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有关商品流通环节和柜组核算的知识。3.熟悉主要商品的性能、特点、产地、使用方法及养护方法。4.掌握关于顾客心理、广告、公共关系及推销等方面的知识。5.能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要求,熟练地为其提供咨询服务。6.具有对主要商品进行调试、组装的能力。7.能根据主要商品的特点进行陈列和介绍。8.具有柜组核算的能力,并能熟练地使用算盘和操作收银机。”结合经营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如:《商务谈判》、《商品知识》、《网络营销与策划》、《销售心理基础》、《销售语言技巧与服务礼仪》、《电子收银》、模拟企业实训、电子收银考证实训等,来设计学生的训练项目,在训练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在商务场合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教学任务需要进行三个学期,每个学期训练学生解决一类事务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训练项目设计为3个,每个大项目要分多次课和多个子项目来完成,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需要每个工作小组汇总将整个项目呈现出来,项目的考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
3.1项目1的设计:演示在综合商厦、专业商店以及超级市场等各类商业企业与客户进行交易的过程。此项目主要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项目可以分为迎宾、介绍商品、推销、结账及处理售后问题等5分子项目,这5个子项目最终汇成在商场或其他经营场所与客户进行交易的全过程。训练的方法和步骤:1观看有关商场购物的视频,创造情境让学生加以模仿;2教师对范例进行讲解,学生通过个人练习有用的表达方式,以掌握如何与客户沟通的语言技巧;3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的讨论,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即向客户销售何种商品的全过程;4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理分工,明确每位成员的任务,如:资料查找员需要查找相关产品的资料和有用的英文表达方式、文稿撰写员负责撰写项目需要展现的对话、设计者负责设计场景和对话模式、展示者必须要模拟商场交易的场景将对话展现出来、评价者需要对各组展示的项目成果仔细观察以做出客观的评价,组员通过如此的合作完成此项目;5学生的学习效果由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来评价,评价可通过表格来进行,评价可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三部分。
3.2项目2的设计:完成一系列的商务活动,最终促成一笔交易的完成。次项目也将通过口头表达和表演的形式呈现。项目分为5个子项目来进行,分别为:约会与安排、拜访客户、展示商品、谈判和签订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如何通过电话与客户进行沟通,怎样做预约,如何拜访客户、介绍商品,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客户进行谈判以及签订合同需要注意的问题。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步骤:1通过观看有关商务活动的英文影片,让学生了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2教师讲解对话,要求学生能够模拟电话预约、到公司拜访客户、向客户介绍并推销商品及协定和签订合同;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工合作,设计并展示出各个子项目的成果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具体项目;4学生讨论具体项目的细节,如何将各子项目汇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商务活动,以模拟情景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5同样通过小组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三部分来对小组的项目展示进行评估。
3.3项目3的设计:撰写在国际贸易流程中,合同磋商及订立过程,供货方和进货方贸易往来的书信。这个项目吗主要是以信函写作的形式来完成,但是成果的展示不止是信函的展示,还需要小组合作制作幻灯片,由发言人来对此次贸易的经过做出阐述。合同的磋商和订立需要经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订立合同等过程。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各个步骤的信函写作方法。训练的方法和步骤:1向学生展示商务信函,并观看与外商磋商和订立合同的视频;2教师对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和订立合同等商务信函做讲解,让学生这类商务信函的写作方法;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出写得最好的信函进行集体修改,展示子项目成果,并讨论最终的项目内容;4学生讨论如何展现最终成果,建议学生通过幻灯片的制作,将合同的磋商和订立过程中涉及到的商务信函展示出来,陈述者还需对所展示的成果做相应的介绍;5评价可以通过信函的格式、表达、幻灯片的制作技术、陈述者的表达和仪态等方面进行小组内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总结
本课程主要是按照12级经营专业课程要求来进行设计。通过与本校商务专业部教师、就业指导办公室和经营专业毕业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商场销售员、收银员、公司推销员等工作。课程的设计兼顾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经营专业学生未来从业打下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学生展示的项目成果可以体现出经营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困难主要来自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多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也找到集体协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34-36.
[2]藏杨梅,高职商务英语口语项目课程设计[J],文化教育,2009,36(1):260.
作者简介:陈丽敏,讲师,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TESOL。工作单位:广西机电工程学校
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安吉大道16号广西机电工程学校53000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推销实务课程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C-0059-02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同时具备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方式则是通过实训课的模拟训练。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教学效率高,但它更适合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企业定岗实习时把学生直接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在工作中学习,更适合以动手操作为主的职业训练。而实训课结合了两者的优势,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推销实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电子商务专业和商务文秘专业的主要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又要结合社会岗位需求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面对这样的情形,可选择运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推销实务课程的教学。
一次完整的项目教学往往是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好每个环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学生的课前准备)。在学生对旧知基本掌握的情况下,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并项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外出调研,将本小组的实训内容和解决项目中问题的方法写出来;每个小组根据销售员的岗位要求,分析顾客心理,拟定好推销的方案,按照本小组的方案模拟一次推销实务;本组自评,小组互评,写出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接下来教师可以推销实务课程中的一个项目“顾客异议处理”为例,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找准“项目”是项目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项目既要紧扣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又要切合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有所创新,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最重要的是,项目一定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去完成这个项目,并且能找到一个标准来评估学生对项目完成的情况。
商品贸易自古以来就有,但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商品贸易不同的内涵。现代社会中贸易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新贸易方式正在迅速占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随之而来的是传统贸易的萎缩。越是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推销员的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但也带来了不少诸如片面追求高业绩高回报、为了能卖出商品无所不用其极的弊端。例如,在推销商品过程中,只强调商品的优点,而不管商品是否符合顾客的需要等。因为这些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所以若教师选择“顾客异议处理”作为实训课项目,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响应并参与到项目中来,以此展开项目教学。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经管类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67-03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各高职院校纷纷在校内、校外大力开拓和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完成实践教学。本文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载体,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进行初步
探索。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
本校高职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类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技能训练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高达1∶1。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室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其一是难于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二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三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由此我们看到,仅依靠企业的实践条件和形式无法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急需一种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社会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验室,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分析
从人才素质模型中可以分析得出,企业对人才的关注,不仅在其知识、技能、行为,而且还包括员工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是取得绩效的关键,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更加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要侧重学生素质培养一般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可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如基本的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社会知识、计算机使用能力,日常英语交流能力等,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应是某一职业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及良好的商业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层的综合管理能力等。职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对人才的培养
(一)大学生超市的实训体系架构
本校大学生超市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并按照中小型超市实际经营的校内实训场所,提供完全真实的岗位——理货员、收银员、防损员、出纳、会计、采购、区域组长、主管、店长。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较小,超市受场地的限制只能接收较少的学生全程参与超市的经营管理。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校采取了两种形式来展开校内
实训。
1.阶梯式实训体系:即大学生超市在实训人员的管理上实行“三阶员工制”。即员工分三类:一是实训学员,以大一新生为主,在课堂学习之余完成超市相关经营活动的认知;二是兼职员工,大二学生在学习的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后,根据课程要求在超市完成相关专题实训项目,即在超市完成专业实践环节的学习;三是正式员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主要来自毕业班,相当于毕业前的“专职实习”。通过这种方式使超市在正常经营状况下,学生能够有目的,有阶段性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且兼顾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超市还长期聘请专业教师和业内人士对学员展开培训,使学生能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通过种种措施,保证了超市内人员的连贯性,也保证了超市的正常运行。老员工带新员工,使每个实训学生都纳入到超市的经营体系中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提早进行角色转化。
2.项目式实训体系:超市根据本校经管院设置的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五个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的专题实训项目。例如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就设计了市场营销调研、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目标市场策略(市场定位)、企业产品策略确定、企业产品价格策略制定、企业分销策略分析、企业促销组合策略制定、营销管理、营销策划等多项实训项目。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们则给在超市实习的学生布置了以下任务:一是了解超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设计和绘制超市的组织结构;三是制定(修订)超市的岗位职责(工作分析方案的制定、调查收集岗位资料、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四是开展超市人员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五是制订超市人员的招聘计划(招聘计划的实施、总结);六是制订超市人员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评估总结);七是做好超市人员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总结);八是做好超市的薪酬管理(薪酬方案的制定、实施)。
(二)大学生超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分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打破超市经营管理与学生实习实训的坚冰,构建了运行有效的实训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也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大学生超市这个“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经营型实训基地,具有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氛围,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引领、校验发挥了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市建立以来,每个学生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了解超市的筹建历史、经营理念,了解作为超市员工的职业精神和纪律要求,了解各岗位的职责,接受特定岗位的操作培训。在实习期间其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超市的“员工”,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区域主管、采购、理货员、防损员、收银员等。他们履行特定的岗位职责,服务对象是到超市购物的广大师生员工。他们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亲身体验自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不同满意度反映,不同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对工作造成的直接影响,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规程、各部门之间人员的协作对工作效果的意义,个人工作能力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等。经过“实习+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理解了什么是责任、纪律、服务、诚信、团结协作、职业道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职业精神的熏陶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增强了责任感、敬业精神等职业意识。
2.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地、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相关岗位往往涉及企业的机密,不少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实习,即使接收了学生实习,也只能让学生做一些杂活,达不到实习的真正目的。而超市这个“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经营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真实企业经营管理氛围的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学生在超市可以开展经管类如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等各项专题实训+实习。学生通过实习并参与超市的管理工作,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他们把专业知识运用于超市的经营管理中,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技能。
3.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及学生的特点,决定高职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有着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地方。我们将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的经营管理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利用阶段式和项目式培训,引导经管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根据不同的专题实训+实习,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职业技能,逐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领悟学习真谛,达到学习迁移的
目的。
4.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融入社会所需的综合能力大致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例如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学生在超市实习,其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将会有较大
提高。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超市实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较好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不仅需要与超市其他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必须与消费者有效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有的岗位还要经常与学院相关部门、校外供货商加强联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在“干”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2)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讲协作能力,就是要有共赢意识、沟通意识,要有团队意识、全局意识。一个企业正常运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大学生超市具有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它的正常运作同样需要各部门的协作。学生在这里实习,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履行特定的岗位职责,只有每个角色团结协作,才能使大学生超市正常运作,否则就会给超市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在真真切切的事实面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杜绝个人英雄主义,增加协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3)培养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事业单位目标,提高效率,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人才都在合适他们的位置上人尽其才。学生在超市中,无论其角色是总经理,还是部门经理,或是一般员工,他们都必须独立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工作任务,都涉及到如何利用或组织现有条件来完成工作任务的问题,他们通过工作实习和不断总结,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极大的增强。可以说,在大学期间,他们在超市的每个实习实训经历,都会为他们的求职简历重重地
加分。
(4)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超市正式“员工”实习和专题实训一般安排都在课余时间,他们完全跟其他同学一样要按时上课,课余时间到超市轮班,辛苦程度有所增加。另外,在超市实习直接面向消费者,工作出差错还会受到消费者的抱怨,工作协作不好,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转66页)(接68页)也会受到上司或同事的批评。能否经受得起实习的辛苦和受挫,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考验面前,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在超市的实习,学生经受住了一次心理的洗礼,他们在工作中学会承受辛苦,学会面对批评,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学会承认错误,学会改正错误,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
综上所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的指针。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的建设,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起着支撑作用。通过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的有效实施,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工作岗位中明了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主动积累和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延辉,张传军.建立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校企联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吉利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 全细珍,伍耿清.“学生为主体”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J].高教论坛,2011,(7).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30-03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流通业态,产生于美国。由于它不受区域、文化传统、商业习惯的限制,很快传遍了世界,在一切具备条件的地方和领域都产生了连锁经营。在沿海等发达地区,连锁业的超常规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据调查,39.29%的连锁企业需要营运、采购、收银、市场策划、防损、仓储物流等人才,有82.14%的企业需要中层管理人员,而且扩张越快的企业,人才缺口越大。这种矛盾不仅仅是体现在量上而且是体现在质上,作者所在学校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于2003年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该专业十几年的建设过程中,作者曾调查了解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很多用人单位反映普遍的问题是,人才缺口很大,但不缺少一线的员工,最缺乏的是中高级管理人才,而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成为中高级管理人才,所需过渡的时间比较长。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刚毕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零适应”,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教学。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分析
按照连锁经营管理职位分,连锁经营管理的初级职位有收货员、收银员、理货员、导购员等,中高层管理人员有品类经理、部门经理、店长、营运经理、采购经理等。各职位所要求的技能也不尽相同,具体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销售、促销、收银、收货、理货、盘点等技能,掌握了这些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稍微高层次的专业职业技能包括门店开发、商品陈列、物流配送、门店运营等技能,掌握了这些,学生既有了在基层工作的技能,又具备了向中高层管理岗位提升的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需要的众多技能足以说明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这些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只能靠实践教学来完成,实践教学必不可少。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按职业技能层次划分课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见图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图。)连锁专业的实践教学按其性质划分两部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其中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主要由校内实践教学部分完成,综合技能训练由校外实践教学部分完成。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实施过程
1.校内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1)制定教学计划。校内实践教学计划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和实践教学安排课表编制。主讲教师将校内实践教学计划(一式三份)于开课一周前送交专业教研室,审核后由教学科研处、教研室、主讲教师各存一份。(2)教学形式。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技能训练,其过程依次分为基本功训练、综合训练和独立操作三个阶段。(3)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过程分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现场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组织教学主讲教师要记录考勤,填写教学日志、实训室使用登记表、分组、岗位安排和纪律教育。入门指导阶段,由主讲教师明确实践任务和要求、主要的岗位技巧、工具和软件的使用等。巡回指导阶段,主讲教师应主动逐个工位检查学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场总结学生汇报操作情况和岗位技巧掌握情况等。(4)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从业能力,除了在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训练课题方面贴近职业化要求外,在实践教学全过程更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以下职业观念的教育:安全生产观念、吃苦耐劳观念、团结协作观念、努力创新观念和劳动纪律观念。(5)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包括实训课题名称、实训目的或实训原理、过程记录实训结论或体会、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等内容。实践报告由系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实践成绩登记表送教学科研处存档。
2.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1)校外实践教学方案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由学校“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共同制定实,教学内容按企业岗位需求设置,教学环节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并按企业需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岗位技能、技术规范、作业流程、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规范教育。(2)校外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顶岗实习和轮岗实习两种。顶岗实习时间是两个月,实习对象是本专业大二学生。每学期安排两个班学生到超市顶岗,助理店长和学生顶岗指导教师负责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实习学生都是从一线员工做起,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轮岗实习时间是一学期,安排在大三学生第一学期。进行岗位轮换。同时,采取阶梯式培训,对每一个岗位的训练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测评,合格后进入下一个岗位训练。根据学生训练情况,经过相关9个岗位测评,成绩优秀的学生岗位轮换可达到九个,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至少可轮换到六个岗位,充分体现企业通用的竞争上岗机制。(3)校外实践教学的具体执行。每学期结束前二级学院汇总下一学期实习计划,上报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和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审核通过之后,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汇总全校学期实习计划并编制经费预算并下发;指导教师提交实践教学任务书,教研室主任落实实习单位、填报实习执行计划报二级学院领导审批签字。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审批通过后,实习执行计划于实习前一个月报实践教学管理科,再由教务处汇总形成每学期全校实习执行计划;同样,指导教师也于实习前一个月向实习单位报送实纲、实习执行计划、学生名单,落实具体实习安排情况;领取实习文件、材料等;邀请二级学院领导、企业领导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企业培训等。实践教学指导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结束,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要指导学生完成学生实习报告,并对学生进行实习考核及给出成绩。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填写实习教学情况登记表,并由实习单位签署意见报二级学院和实践教学管理科,同时完成实践教学总结、教学指导资料归档、实习用品归还等工作。
三、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
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法是由教学的目标来决定的。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实践考核方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张试卷”的考核方法,我们是按以下评价原则来操作实训作业考核的。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结合起来,以技能考核为主。
1.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校内实训周内,实训教师在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定期主持布置阶段性实训任务,总结学生实训表现,进行典型问题剖析;校内实践教学成绩应以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参考实践报告和平时实践表现,分配比例为:6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