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4: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可能性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设计者
杨太春
执教者
杨太春
课 型
新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节数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知道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不确定现象,讨论比较简单的用一个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具准备
大转盘、乒乓球和课件
教 学 流 程
调 控 措 施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长大以后想不想发大财,成为富翁呢?有同学可能会说我去买彩票,中大奖就能大财了。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讨一下,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摸球游戏。
教师:出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几号球?
(2)猜一猜。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或3号球。有3种可能的结果。
(3)分组试一试: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4)小组探究
(5)小组汇报
(6)小结: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大致相同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
2.继续摸球游戏。
教师:出示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数字1、2、3。3个标有数字5的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摸出几号球?
(1)猜一猜。
学生:可能摸出1号球、2号球、3号球或5号球。有4种可能的结果。
(2)分组试一试:验证每个号球出现的可能性。
(3)小组探究
(4).小组汇报
(5)小结:从袋中摸出1号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
摸出1号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摸出2号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摸出3号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摸出5号球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6)课堂活动第1题:游戏。
明确:取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接近,胜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获胜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6)教师小结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学例2。
(1)转盘游戏:出示一个大的转盘在讲台上(上面有2个区域,非白色区域占整个圆盘四分之三,白色占整个圆盘四分之一)。
(2)游戏:转动转盘,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大?你有什么方法具体表示出这个可能性的大小?
(3)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评议。
学生1:圆盘上的白色区域占整个圆盘的几分之几?
我们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这个分数来表示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可能性,所以说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四分之一。就是说当我们转动圆盘若干次,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有四分之一。
学生2:指针落在非色区域可能性是四分之三。因为……
(4)教师小结。
明确: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5)课堂活动第2题:议一议。
(6)教师小结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教师发提单给学生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互议,最后集体反馈、评价。
四、学生质疑,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 例1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例2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指针落在白色区域可能性是 四分之一
指针落在非色区域可能性是 四分之三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去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幸福生活要靠我们去劳动才能换来的。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1.练习:练十六第1~3题。2.收集关于可能性的事例。
板 书 设 计
可能性
例1从袋中摸出每个号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例2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
指针落在白色区域可能性是 四分之一
目标:1.让学生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重点:认识“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
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具准备:盒子,乒乓球,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老师手中有一盒白色的粉笔,从中抽取一支书写课题,你觉得会是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请一位同学用更准确的语言描述,你来。
生:一定是白色。(板书:一定)
师:有可能是红色的吗?有可能是其它颜色的吗?
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师:老师插入三支蓝色的,再随便抽一支,会是什么颜色?
生:可能是白色,也可能是蓝色。(板书:可能)
师:掌声送给他。哪种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白色的数量多,可能性大;蓝色的数量少,可能性小。(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数量少,可能性小)
师:到底是不是呢?我们这节课就通过摸球游戏来验证我们刚才猜想的数量与可能性的关系。(板书:摸球游戏---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究
1.布置活动任务。
师:在游戏前,我们先来看看游戏规则。
课件出示“4人小组合作”的规则:
(1)小组成员轮流摸球,摸球前摇一摇,不能偷看。
(2)摸出1个球记录1次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球放回盒里再摸。
小组长记录,白球用“√”表示,红球用“×”表示。
(3)小组交流:盒子里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摸球游戏记录单(一)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白球
红球
2.小组活动:各学习小组快速地摸球、记录、讨论。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结果。
3.汇报。
师:汇报一下各小组的摸球情况。师记录
摸球游戏记录单(二)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组8
组9
组10
白球
红球
师:盒子里藏着什么秘密?
生:白球多,红球少。
师:小组长打开盒子看看,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7个白球1个红球。
师:摸出白球的次数多,说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板书:白球)
生:大。
师:反过来说,摸出红球的次数少,说明——
生: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小。 (板书:红球)
师小结:这个游戏告诉大家,虽然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的。
4.试一试。
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个规律,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盒子,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哪个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不一样。因为白球的数量不一样,白球越多,摸出的可能性越大。 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还有信心吗?
生:有。
师:每个盒子放6个球,满足给定的要求。
生:第一盒白球比红球多······
三、设计转盘
1、抽奖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老师要给同学们进行抽奖,但是这抽奖没这么简单,要先回答问题。
有几种可能?
哪种可能性大?
老师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超市里也是这么设计的,大奖比较少。
师:你真是一个留心观察的小朋友。确实是这样,现实生活中都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第一位同学先上来抽奖。
师:第一位同学抽到红色,第二位同学也一定抽到红色吗?
生:不一定。
师:那就是---
生:可能。
师:剩下的同学下课再到老师这里抽奖。
2.设计转盘:
师:有一个超市要开业,请同学们帮忙设计抽奖游戏。
超市购物满200元即可抽奖,百分百中奖。
奖品有:电饭锅(300元);购物袋(1元)。
师:百分百中奖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
师:有几种可能?你想怎样设计?
师:同学们拿出卡纸开始设计。
生:我设计两种颜色,两种颜色所占区域不一样大 。
【关键词】有效问题;课堂教学;案例;电能教学
问题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走向物理知识再回到实际生活,本节课摒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采用了用问题引导学生“教”教师“学”的方法;目的是希望给学生建立信心,激发对电功率这一部分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电功率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次课堂教学,虽然只用了十个问题,但题题递进,既不繁琐,有紧密相连,让学生自己把整节知识掌握到位。
本节是第七章电功率的第一节电能,教材没有给出电能明确的定义,而是从社会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获得电能和使用电能的例子来引出电能和学习电能的,突出了科学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教材从电能的来龙去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电能。教材举了大量的例子,用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图片来说明电能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深刻地体味到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中起着的重要作用。然后从不同家庭使用电能多少的不同,电能有多少,来引入电能的单位,从而介绍单位的换算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电能的测量工具──电能表。介绍电能表的时候先说明怎样读数,再给出电能表铭牌上的一些参数及其意义,给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以一种途径和方法上的指导。然后紧跟时代步伐,介绍新型、现代化的电能表,把现代新技术及时地引进教科书。教材最后从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的角度给出功的概念。还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或消耗了多少电能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结果很自然的得出功的单位和能的单位一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
②知道电能的单位;
③会使用家庭电能表。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收集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各种应用的知识,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②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课堂踊跃发言,了解电能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各种应用来学习电能。
难点:电能表的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各种条件收集整理有关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各种应用的资料,收集家中电费通知单
五、教学流程
课前调查情景引入图片展示引导阅读自学讨论发言交流设疑、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引入电能表观察交流认识电能表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手边的一切资料,教材、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收集以下信息:1.电能有哪些来源?2.电能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3.收集家中电费通知单。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会学些什么内容,和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产生联系。在布置这个作业的时候,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谈起了高压电网、发电站、电费通知单,说到家里要用好多电,什么时候用得最多……已经明显的对和生活相关的“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课堂活动
播放关于电能的多媒体资料,引入新课教学。
师: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电能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章电功率的第一节电能。
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结合你们收集到的资料,能否说出这是什么发电,并说出它们分别是把什么能转换成什么能?
(此问题一是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二是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建构是否到位。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就热烈的讨论起了这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风力发电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师:风力发电是利用风的动能,不是风能,来发电的。
水力发电是把水的位能转换成电能的。
火力发电是把燃料燃烧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对第四个感到疑惑)
师:第四个是地热发电,它把地下的地热能转换成的电能。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发电呢?(学生交流后回答)
还有核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海水温差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师:电能的来源只有发电机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电池,比如:干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纽扣电池
【教师总结】1.电能的来源:发电机和电池;
2.电源的本质: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3.电能的优点:来源广泛,容易输送,使用方便
师:发电厂每天都发那么多电,这些电都到哪儿去了呀?(学生在下面回答,用电器消耗量)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适时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增强自信心。在这个环节中,明显感觉到学生自信起来,回答问题积极了许多)
生:电灯把电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电饭煲把电能转换成了热能,电风扇把电能转换成了动能。
师:4.用电器的实质: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1.电能的单位是什么?2.电能的不同单位间怎样换算?(学生阅读教材)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学生能力进一步得到老师肯定)
生:电能的单位有度,千瓦时,焦耳,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师:千瓦时是度的学名,是常用单位,而焦耳是国际单位。请同学们看一看大屏幕,了解一下一焦耳的电能和一度电能有些什么作用,并计算一下,一度电能让微波炉工作多久。(学生动手动脑)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抄下的你家的电能表铭牌上的信息,结合教材电能表的内容弄清:
1.电能表的作用和怎样读数?
2.你家的电能表的铭牌上各项内容的意思。
(生分组阅读、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电能表的作用和怎样读数。
生:电能表用来测量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生:电能表读数时的单位是度,也就是千瓦时,读数时要注意,上面所显示出来的数字的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生:电能表并不能直接显示消耗的电能,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是这一段时间前后两次电能表的读数的差。比如一个月消耗的电能,应该用这个月末电能表的读数减去这个月初的读数。
测量工具──电能表。
读数方法:一段时间内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去的电能。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再讨论电能表铭牌上各数据的含义。
(学生踊跃发言,师强调指出“600r/(kw·h)”的含义)
(请学生介绍新型的电能表,师尽可能鼓励、表扬、肯定学生的发言)
三、课堂小测(用投影)
1.小明家中的电能表月末的示数是3706,月初的示数是3646,这个月他家用去了多少电能?如果电费为0.45元/度。这个月他家应交多少电费?
2.我家的电能表铭牌上标有“3000r/(kw·h)”的字样,在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它的表盘转过了75r,问我家这段时间用了多少电能?
(培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
目前网络网络安全人才极其缺乏的现状,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学校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多学生在学完大学必修课程后,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的网络安全实践项目,自己的能力与公司用人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网络安全的实践内容脱节。
2)很多学生热衷于选择校外的培训班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培训(主要有IT行业的CISP认证、NCSE认证等),增长自己在网络安全某一方面的操作技能和项目经验。
IT行业认证对弥补基础网络安全人才不足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然较为实用,但是很多认证培训不规范,培训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知识。IT行业认证只能小批量、短期的培训,不能形成规模,无法填补网络安全人才的巨大缺口。因此,培养网络安全员、网络安全工程师等网络安全人才还得建立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在网络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必要并且必须借鉴IT行业认证一些优秀培训班的经验,结合网络安全或信息对抗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注重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教学,形成独有的实践教学特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网络安全人才。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实施
1实践教学目标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和其他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一样,在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时,应该考虑到教学的目标层次,图1是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1)会应用。第一个层次就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借助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某一具体功能和实例对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实际的项目练习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且依照课堂中讲的实例(或文档说明)把所要求的功能重新实现一遍,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
2)明其理。第二个层次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后,自己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不仅只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应用某一知识点,而且还要使学生深入地明其理,最后还能够触类旁通。
3)懂扩展。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最终使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和信心,并且能够胜任一定的项目开发工作。
2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尽量做到少讲多练,树立实践第一的原则。在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开设都与实际工程接轨,并组成系列化实践教学的模式,这些知识点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工程意识为主体的。在实验环节中,老师协助学生建立实验小组,确定具体的实验题目和内容,这样有利于建立互帮互学、积极探索的学风,并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和实训基地,让他们萌发以后从事IT行业的目标和动力。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知识点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
1基本知识点内容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知识点设计如表1所示。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知识点包括密码学及应用、主机安全、网络攻防、病毒攻防、安全协议、数据库安全等7大内容。设计知识点循序渐进,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学习有条理。有了这些基础后,再进入综合实验的阶段,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水到渠成。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述后都有相应的实验练习,通过实验练习来巩固知识点,达到“会应用、明其理”的教学目的。
2综合实验
在以上知识点教学完成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综合实验的锻炼。本课程设计包含文件安全传输、PKI证书应用、特洛伊木马、企业边界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火墙联动等5个综合实验,且都属于设计型以及编程实现型的实验。每个综合实验以3~6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学生自愿组合,每一个小组选定一个组长,来负责任务的分配和实验管理。在实验完成后,学生提交相应的文档让老师评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综合实验设计如表2所示。
结语
关键词:智能手机;网络安全;课堂教学改革
引言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现象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上课看手机,对老师的授课内容缺乏持续关注,只有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愿意抬头听讲。显然,上课看手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授课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学生往往只能学习或了解到部分知识点内容,难以全面系统地握课程体系架构和具体知识点内容。因而对于这个现象,多数人的观点都是采用禁止的态度。如有学校禁止手机进课堂,把手机储存在储物盒中,下课后在取回,或者规定手机不能带进课堂拒不上交将扣学分[1][2]。当然,这种只是堵的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大学课堂内容较多,用手机拍照记录笔记很方便。”、“可以利用手机录音老师的授课内容,便于课后复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立刻用手机进行搜索查询。”、“万一课堂上应聘企业或家人有急事找,手机不在身边怎么办?”等。这些提法和意见都有其合情合理之处,学校和老师不应当漠视。为了更好解决手机与授课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选择了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让冲突变为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文献[3]通过分析英语趣配音、微信这2种智能手机APP在高职英语语音课教学中的可行性、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使用智能手机APP以提升教学质量;文献[4]建议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应尝试将智能手机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多功能以增强理论课的参与度;文献[5]更是指出互联网进课堂将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目前,对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将探讨智能手机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多种应用场景。具体的,本文将从加密算法、网络安全协议和网络流量分析等三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实际应用,并分析其它的可能应用场景。应用效果表明在实际教学中,智能手机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帮助。
一、网络安全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网络安全课程具有内容涉及广泛、难度高、更新周期短和实践性强等特点[6],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压力较大、对许多内容不理解等问题。经总结,发现在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教学模式单一。现在一些本科院校在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时,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特性,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培养[7]。二是学生缺乏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直观认识。现实中,由于我国高校和电信网络有相对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及主流杀毒软件都提供免费个人版,大部分在校生很少有机会真正地接触到网络安全事件或是遭受严重的网络攻击。三是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网络安全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防火墙的配置和应用、黑客攻击与防范技术应用等。学生在学习网络安全课程之前,应熟练掌握编程、网络、操作系统等专业知识,并有好的数学功底。但绝大部分学生很难满足该要求。为此,亟需对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深入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智能手机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多种应用场景,为后续的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智能手机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密算法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
在网络安全教学中,密码学是其基础、核心,是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由于密码学涉及到众多数学知识和大量计算,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的,在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中,密码学是首先需要介绍的内容。因此,如果学生一开始便产生了恐惧、厌学的情绪,则对后面的课程教学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针对公钥加密算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相应教学改革。RSA和DH(Diffie-Hellman)算法是公钥加密算法的典型代表,在实际网络和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讲解RSA算法时,首先给出加密和解密的计算公式。加密过程如公式(1)所示,解密过程如公式(2)所示。C=Memodn(1)M=Cdmodn(2)然后,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实际演算,如M=88,e=7,d=23,n=187。若让学生直接887mod187的值,则计算困难。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科学计算器,能快速算出计算结果,使得学生对RSA算法的执行步骤有了直观认识。类似的,在学习DH算法时,需要计算公钥Ya、Yb以及共享密钥K的值,如公式(3)、(4)、(5)所示。Ya=αramodq(3)Yb=αrbmodq(4)K=(Ya)rbmodq=(Yb)ramodq(5)选择素数q=353,本原根α=3,随机数(私钥)ra=97,rb=233,利用智能手机上自带的科学计算器能快速算出公钥Y和共享密钥K的值。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携带自己的手机上黑板进行计算演示,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通过实际的计算,让学生对复杂的加密算法有了直观认识,也提升了其学习的成就感。
(二)网络安全协议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
在网络安全教学中,网络安全协议是另一项基础内容。网络安全协议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并不涉及数学计算,但一般的网络安全协议均包含多个步骤,过程抽象,学生难以理解。KerberosV4协议的要点在于:在消息(2)中,AS发送会话密钥Kc,tgs给客户端C,该密钥表示C和TGS共享的会话密钥,同时还包含时间戳(TS1)。然后再用用户口令生成的密钥Kc对整个消息进行加密。Tickettgs是票据授权票据。在消息(3)中,C发送了一条认证消息(Authenticatorc)包含用户ID、网络地址、时间戳,此认证消息的含义是“在TS3时刻,ADc使用Kc,tgs”,只使用一次且生命期很短,可以证明用户身份。在消息(5)中,C提供最终认证消息(Authenticatorc)。消息(6)表示客户端对服务器的认证,返回的时间戳为认证消息时间戳加1,并用会话密钥加密。为帮助学生理解上述协议,笔者在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方式,让4位同学分别担任客户端A、服务器V、认证服务器AS和票据授权服务器TGS。为模拟出其中的交互过程,使用智能手机为媒介,让不同手机表示不同的票据(Ticket),通过手机的传递,让学生直观了解到Kerberos协议的交互流程。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让学生两两配对,然后利用开源App[8],进行协议的交互执行与演示。
(三)网络流量分析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应用
网络安全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课,而且也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没有动手能力,不能现场展示,学生很难理解一些具体的网络安全技术,如网络流量分析等。为此,教师可以配置自己的电脑为Wifi热点,然后让学生的手机连接至教师电脑,进行现场演示教学。以网络分析SSL/TLS协议为例,教师配置笔记本(安装Ubuntu操作系统)为Wifi热点,学生手机连接至该热点,如图2所示。然后让学生连接HTTPS网站,教师在自己电脑上运行Wireshark等网络流量分析软件,现在展示学生手机的网络流量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什么是网络流量分析以及具体如何分析等。同时,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智能手机的其它应用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将智能手机应用于其它场景以提升教学效果。如:1.上网搜索。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联网功能,搜索具体的细节知识点,如字符的ASCII码,让学生理解如何将字符转化为数字以及二进制进行加解密运算。2.提前预习。上课前,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向授课班级发送此次课堂学习的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难点等,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3.碎片化教学。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教师通过浏览手机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内容,并将相关内容作为教学的案例发送给学生,使所授知识紧跟当前热点事件,让学生了解到身边的网络安全事件,增强其学习兴趣。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运算能力已经超过早期的PC机,因而实质上就是一台便携式电脑。网络安全课程涉及到众多数学计算和实际的网络流量分析(甚至攻击演示),如果充分利用好智能手机,则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怀志.智能手机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的冲击和启示[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04):148-150.
[2]谭春兰.利用手机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1):263-265.
[3]黄妍妍.智能手机APP应用于高职英语语音课教学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02):26-29.
[4]陈旭堂.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以理论课教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17-19.
[5]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04):14-21.
[6]林峰.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9):62-63.
目前,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语言输入量偏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上不去等等。写作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点。要想改变这些教学现状,不仅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应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学生及其活动;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使其天性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坚持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是一种关注与强调“实践”的课程理论。
【教材分析】
该版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阅读与该单元话题有关的具体阅读材料, 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发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所给的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用英语去做一件事,最后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常感到不知从何写起,对英语写作有畏惧的心理;习惯以汉语思维来写作,将要求写的内容生硬地翻译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文章,且语法错误较多;所写的内容单一,缺乏想象力;所用的句型和词汇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不敢大胆地使用新学的知识;忽视对习作的修改,也不重视教师的批改。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写作模式,完成一份介绍自己家乡的小册子
【教学案例】M6 U3 Project Making a reference book
Step1 Lead in:A culture quiz Which country is this?
1.People in this countr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eat dumpling as the typical food.
2.There are 50 states in the country. Rose is the national flower .
New York City is its largest city.
3. The country is famous for The Tower of London , Big Ben and many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 The country will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n 2012.
4. The country is called ‘the country of tulips’ and also ‘the country of windmills’.
5. Many countries have the festival of carnival(狂欢节). In which country is the celebration of carnival most famous?
Step2 Reading
Task1: Scan the four tours and answer:
In which countries do these ethnic groups live?
Task2: Careful reading
Fill in each blank within three words.
Ethnic group 1.____ Food2. ______ Specific events Inuit Canada Animals,3. ______ Animal spirits Join in 4. ______ake unusual pieces of jewellery AboriginesAustralia food from the bush like lizards and snakes5. ______ See Aboriginal ceremonies Learn about strange 6. ______ and weaponsMaoris 7. _____ fish and sweet potatoes Many gods Visit a traditional meeting house 8. ______American Indians The USA buffaloes roasted over an open fire The Great Spirit 9.______the Sun DanceWatch a 10.______ competition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ose tours?(回答词数不超过14个词)
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our 1”? (回答词数不超过10个词)
3.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lynesian culture?
(回答词数不超过 10个词)
Step 3: Discussion
Task1: Discussion: What topics should be mentioned when introducing a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Location; belief; places of interest; beautiful scenery; people and the life of people; history and culture; food
Task2: Discussion: Find out as many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a reference book as possible.
Brainstorming:Location: be located in/at ; lie in /on/at;
Belief: believe in ; It is believed that; hold the view
Places of interest: be famous for; a feast for the eyes;
beautifulscenery;behome to ;attractivePeople and the life of people:hardworking; friendly; warmheartedtake part in; make a living by; lead a … life; History and culture: celebrate festivals; date back to; long historyin celebration of Food: fast food; traditional food ; delicious; tasty
Task3 Group work:
Each group(4 students) work as a travel agency. Discuss and make a reference book about a one-day trip to our hometown by cooperation.
Then the group leader work as the tour guide to present your works.
For a tour guide:
Welcome to…
Let me introduce …
It’s a place where…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place because…
You can get the chance to…
…be well worth a visit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Step4 Presenting
Present your reference book to the class and judg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Possible samples: 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Dali City, and I'm sure you will enjoy a pleasant journey here.
Located in the west of Yunnan Province, Dali enjoys a long and splendid history. With pleasant climate, Dali offers a comfortable home for a large variety of natural plants. So Dali earns such fame as "the city of Flower". Dali has been widely praised for its attraction in natural beauty . Numerous ancient temples and towers are the proof of creativity of the Dali people.There will be more excitements waiting for you.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案例分析】首先阅读教材内容,结合高考湖南卷的阅读填空和阅读简答题,使学生对这一话题整体理解,了解文章的写作框架,理解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真实情境下的英语活动----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学中讨论了介绍一个地方所包含的不同方面以及可能要用到的短语和句型,为完成介绍家乡的活动做了有力的铺垫。
讨论活动紧密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进行。例如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挖掘有用的短语和句型。讨论后分组展示出来。接着分组展开介绍家乡的准备活动,制作和展示一个家乡一日游的旅行手册。
【案例反思】
1.在建构知识这座大厦的过程中,老师这座“支架”是建设的基础,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掌握和思考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自己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教师应为学生的讨论环节设计各种铺垫,使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开口说英语。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学有收获,收获有多少。所以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话题设计一个写作活动,将讨论和拓展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反思沉淀在大脑中,并运用于完成一个真实情境的写作任务,真正达到大量的输入和有效的输出,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原则。
可能性
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可能性定义
C不确定事件
T不确定事件概率
授课难点
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描述
——可
能
性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
3.初步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对一些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描述
1.太阳(
)从东方升起。
2.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3.时间永远(
)停止。
不确定事件
(1)不确定现象
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2)确定现象
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例题1:口袋中装有红黄两个颜色的球,闭着眼睛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去,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这样重复的摸50次,你发现什么?有什么体会?
结论:每次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每个球都有可能摸出。
试一试
1.在装有两个红色球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摸出哪个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如果口袋中只放了两个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
每次摸出的,不是这个红球就是那个红球,因此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
地球每天(
一定
)都在转动
3.
我从出生到现在(
不可能
)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
三天后(
可能
)下雨
5.
太阳(
不可能
)从西边升起
6.
花(
可能
)是香的
说一说
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生活中
的事情
例题2:把四张扑克牌红桃2
、3、4、5打乱顺序后反放在桌上,任意摸出一张,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每张扑克牌都有可能摸到,摸之前不能确定。摸出的可能是红桃2,也可能是红桃3,可能是红桃4或者红桃5,
如果把红桃5换成黑桃5,从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出的扑克牌中是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
红桃有3张,黑桃有1张,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
例题3:有三个口袋,第一个口袋(2黄球
1红球)
第二个口袋(2红球
1个蓝色球)
第三个口袋(3个黄球),从每个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球吗?从哪个口袋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试一试: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他被抛弃后落下来,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在同一条件下,把抛硬币的试验反复多次,结果会怎样?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课堂达标
1.从下面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
口袋1:(2红3黄)
口袋2:(3红2蓝)
口袋3:(5黄)
2.如图,一均匀的转盘被平均分成10等份,分别标0.1.2.3.4.5.6.7.8.9.这10个数字.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指针可能会转到数字6上面吗?转到哪个数字的可能性更大些?
3.连线.(从下面的六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
4.摸球游戏.
5.
6.小明和小刚一起玩掷骰子游戏,规则如下:若骰子正面朝上的数字为6,则小明得10分,若正面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小刚得10分,谁先得到100分谁就获胜,你认为公平吗?
7,如果你和象棋职业棋手下一盘棋,谁赢的可能性更大些?
8.
有一批成品西装,经质量检验,正品率达到98%,从这批西装中任意抽出一件,是正品的可能性大还是次品的可能性大?
9一个圆形游戏装盘,红黄蓝绿四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分别为90度
60度
90度
120度,让转盘自由转动,当转盘停止后,转盘转到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有可能性相等的情况吗?为什么?
聪明的你想一想
从以上事件可得出如下结论:
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所占的区域面积等)的多少有关
数量越多
(所占的区域面积越多)
可能性越大
数量越小
(所占的区域面积越多)
可能性越小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事件发生的条件来决定的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的特点。
2、能够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建立正确的概率意识。
能力目标:
1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要性。
2修改游戏规则是指符合指定要求
情感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可能发生的结果,逐步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活动一:
情境一: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球,4个白球1个黄色,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先任意摸出1个球。
情境二:随意抛出一个图钉,图钉落地。
情境四:明天是晴天还是阴雨天。
根据上面四个情境回答下面问题。
(1)说说上面每种情况下所有可能的结果。
(2)摸出每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活动二:
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要使他们的可能性相同,可以怎么做?
教师空间: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要使摸出的红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同,有多种思路,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应给予肯定。
二、小华统计了全班同学的鞋号,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鞋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人数
3
5
4
8
9
2
3
(1)从这个班中任选一位同学,他的鞋号为21号或22号的可能性比 (2)鞋号大于21号的可能性是
新课标第一网
活动三:
设计一个转盘,使转到3的可能性是 。你能设计出几种?
方案一、把转盘平均分成4份,每份上分别由数字1,2,3,4。
方案二、把转盘平均分成8份,有2份上标有数字3。
小明和小芳做抛硬币的游戏。
(1)小明前三次抛的结果都是正面朝上,第四次一定会使正面朝上吗?(2)小芳抛10次硬币,一定是5次正面朝上,5次方面朝上吗?
你怎么看以上两个问题
活动四:
数学游戏
三人或三人以上完这个游戏。
(1)每人秘密的在手中藏1颗或2颗豆子。
(2)每人试着猜出所有人手中豆子的总数,猜对了就算赢。
多做几次这个游戏,记录下每次的结果。你发现哪些数字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实际玩这个游戏。在多做几次试验后,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发现。对于3个人的游戏,每一次猜数活动,数字3出现的可能性为 ,数字4或5出现的可能性为 ,数学6的可能性为 。所以数字4或5出现的可能性大些。
1、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可能性事件中要注意哪些内容
一、填空题。
1、任意从装有10枚白子和12枚黑子里摸出1枚子,那么摸到(
)的可能性大,摸到(
)的可能性小。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明天(
)会下雨。
太阳(
)从东边落下。哈尔滨的冬天(
)会下雪。
这次测验我(
)会得100分。
3、1、从一副除去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是5的概率为
2、小华统计了全班同学的鞋号,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鞋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人数
3
5
4
8
9
2
3
(1)从这个班中任选一位同学,他的鞋号为21号或22号的可能性比(
);(2)鞋号大于21号的可能性是(
)。
二、判断题。
1、某地的天气预报中说:“明天的降水率是80%。”根据这个预报,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错误的“×”)
(1)明天一定下雨(
)
(2)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
(3)明天不可能下雨(
)
(3)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
小明这次考试是100分(
)
明天的报纸有36版()
济南的冬天会下雪()
袋子里有12个红球,任意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是白球()
玻璃杯从35层掉下不会摔碎()
蒸汽从上面往下飘()
三、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中,概率P=0的事件是(
)
A
某地10月16日刮西北风
B
当x是有理数时,
C
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D
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45%
2.下列事件中,概率P=1的事件是(
)
A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B
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
C
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
D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二、山东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一致)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重温】回顾已学乙醇的化学反应,从而总结乙醇的部分化学性质。
2.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结合前面的复习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氢氧键和碳氢键的断裂,根据醇的结构特点分析并总结乙醇的化学性质并能够熟练写出相关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3.结合前面的学习,能够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体会醇对环境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
(一)课标评价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4个教学任务,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历年考试试题评价
几乎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体现了乙醇的知识,重点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金属钠、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具体体现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2010(山东省)
22.(8分)现有下列四种有机物:
分析:考察消去反应。
2008(山东省)
6.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A.乙醇B.乙酸
C.水D.苯
分析:考察与金属钠的反应
23.(9分)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请根据乳酸的性质和上述信息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乳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乳酸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6H8O4的化学方程式:
;
(3)(II)的反应类型是。
分析:考察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2)高考试题
(2010山东)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分析:考察取代反应
(2012山东)
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休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分析:考察取代反应
2009(山东卷)
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BI的反应类型为。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结构简式为。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考察与羧酸反应酯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
(2012山东)
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分析:考察官能团和取代反应
五、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回顾,结合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2.结合资料介绍和生活实际能够列举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六、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及反应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推测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和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推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让他们用演绎法学习醇的性质并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处理
对于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醇的化学性质,从断键的角度推测产物,从而总结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三)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编排的位置:
两个版本都是在介绍了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为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代表物进行介绍的,呈现的位置基本相同。
知识上的比较:
人教版对于醇的介绍从整体上分析比鲁科版相对简单,具体体现:
1.几种常见醇:人教版主要介绍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共性之处,对于甲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没有介绍。
2.饱和一元醇:两个版本都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沸点以及水溶性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但两个版本的切入点不同,鲁科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3.醇的化学性质: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但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对于醇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只是在资料卡片上出现,鲁科版则注重从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断键上分析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结论: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知识):
1.乙二醇与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规律、沸点的规律
3.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的反应以及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规律。
七、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内容及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结构上简单区分醇和酚,但是从结构上对性质进行推测方面的能力还不太熟练,尤其对断键位置与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上不能很熟练区分。
八、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醇的结构推测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九、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学案导学)
根据已有知识和教材资料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醇与金属钠的取代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课堂探究:(交流、检测、讲解、练习相结合)
通过课堂小测和交流订正检查学生对乙醇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乙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有机物性质的重要性,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同时由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分别探讨1-丙醇或2-丙醇的性质,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对应训练巩固本节知识,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十、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重点要突出。
2.注意课本知识的整合。课本上是从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角度入手分析醇的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把此环节变为知识的总结来处理,学生掌握了醇的反应之后,再来看键的极性以及断键就更好理解了。
十一、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组织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的1、2
【投影】学习目标1、2
1.醇、酚的区别;认识几种常见的醇
2.总结饱和一元醇的通式、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订正答案,提出质疑。
【教师活动】【投影】【目标1评价】
1.醇酚的区别(填序号)
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属于酚类的是
【目标2评价】
2.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
下列每组物质的沸点高低比较不正确的是()
A.乙二醇高于2-丙醇B.丁烷高于丙烷
C.乙醇高于甲醇D.乙醇低于丁烷
3.【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010(山东省)
4.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
A.水 B.无水酒精 C.四氯化碳D.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活动】学习目标3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明确下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二、醇的化学性质
小组结合57页的【交流研讨】及以前的知识基础,以乙醇为例,预测醇能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反应时生成何种产物。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举出相应的实例,填写58页表格。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醇在不同部位断键发生反应的类型:
⑴与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
⑵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⑶消去反应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羟基中的取代反应:引导学生从反应进行的条件和反应过程中断键的角度来区分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巩固】写出1—丙醇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1.羟基的反应:
“教案教学法”是新课程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传统的“满堂灌”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借助于教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教案只是也只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教案”并不等同于“教案”,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既然如此,教案就不可能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尤其是语文教学。但是,在如今普遍采用教案教学的语文课堂上,又有多少教学被教案捆住了手脚?实事求是地说,语文教学中的“教案教学法”相比于数理化等理科而言,其实施的难度要更大一些,可操作性要相对弱一些,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操作不当等问题,甚至于有些时候还有可能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的是教案的功用到底是什么;而要弄清楚教案的功用,又必须首先明确教案到底是什么。
所谓教案,时下最通行的解释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即教案的实质其实就是“学习方案”,其实施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是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借助于教案,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先行一步”。教师借教案引导,学生借教案“先行”,这或许就是教案的价值所在。那么,教案的最大功用就在于一个“导”字。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案要充分体现出“导读”“导思”“导听”等“语文价值”。换言之,教案就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沟通课堂教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沟通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桥梁。因此,教案有时又可称为“导教案”。如果我们在教案编制的源头就能够突出教案“导”的功能,在“导”字上做文章,而不是像有些现行教案从作者介绍到文本解读、从教学的内容到教学的重点、从思考的问题到课后的练习那样包罗万象,试图面面俱到,结果却重点不明、难以操作,那么或许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被教案捆住手脚的可能性。
然而,情况不容乐观。“课前发教案,课上讲教案,课后做教案”可能是目前教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可能还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