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生礼仪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7 07:47: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生礼仪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生礼仪

第1篇

1.礼仪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素质的缩影。现在的中学生,将来必将是社会的一员,教育就是为社会筑基,在广大的中学生中进行礼仪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优化社会风气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2.礼仪教育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教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怎么交往。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必须懂得交往中的一般礼仪。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又在不同程度地彰显着一个人的素质,而在整体素质的构成中,礼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小到家庭生活,比如“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大到安身立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在社会交往中不懂礼仪,则会被视为没有文化,没有教养,说严重点,甚至会影响到自己事业的成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礼仪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礼仪

教育的迫切性为了能在中学阶段开好礼仪教育的课程,我们“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精心组织编制了《中学生文明礼仪调查问卷》,一共40道题。在高一全年级展开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部分内容:(1)文明礼仪现状不容乐观。例如有70%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睡觉、听音乐、吃零食、玩手机等行为;所有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话带脏字等不文明的行为;有40%的学生有过或偶尔有过考试时作弊、抄袭行为;有69%的学生在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不唱国歌;有49%的学生有在上网时发表过攻击他人或者不文明的言语;有33%的学生有过在墙壁、课桌等公共场所留下涂鸦之作的行为。(2)很多学生不知礼,尤其是对社交礼仪缺少必要的认知;或者懂得礼仪,但因为社会大环境而不能付诸实践。有53%的学生上下楼梯时,没有靠右侧通行,而是哪边人少走哪边;有17%的学生认为个人卫生不属于礼仪;有30%的学生认为衣着容貌在交际过程中不怎么重要。(3)家庭礼仪教育不到位或者缺失。很多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有63%的学生偶尔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只有40%的学生每天都会主动和父母打招呼。有87%的老师认为当前中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

二、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可行性

1.礼仪教育是可行的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事实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的内容陈旧,手法老套,学生认可度很低。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走上社会后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具备的常识,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次调查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地在班上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了《中学生礼仪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以期礼仪教育尽快地进入课堂。从对一些家长的走访问卷中可以看出,家长对礼仪教育进课堂也是非常欢迎的。从家长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礼仪教育课题,不但可行,而且是迫在眉睫。

2.礼仪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第2篇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公共礼仪

(一)与人交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三、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第3篇

文明谦和,礼仪周全;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诚信,一诺千金;文明帮扶,爱心无限;文明纯洁,一尘不染;文明节义,宁折不弯;文明前程,光辉灿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礼仪礼貌故事,供大家参考。

礼仪礼貌故事1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仪。这本书就是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礼仪方面的小故事。

个人礼仪篇我学会了:小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这样才能体现出新世纪小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遇到了老师、同学或亲朋好友一定要主动打招呼。生活礼仪篇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学习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在家里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礼仪篇教会我们,进入校园时,我们应缓步慢行、轻声细语,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靠右走,懂得礼让他人,不抢道。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如果有矛盾,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待人。这样才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社会礼仪篇告诉我过马路时,不乱闯红灯、不横翻护栏、不在马路上玩耍。集会时要按时入场,不迟到、不随便议论,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礼仪传承篇我懂得了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习俗的形成过程。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风俗习惯悠远的流传下去。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其它很多礼仪:如电话礼仪、倾听礼仪、家庭礼仪等。

文明礼仪其实都是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行为态度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今后我一定要尊重他人、讲文明,懂礼貌。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争取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礼仪礼貌故事2礼貌是什么?我觉得礼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礼貌是什么?礼貌是可以让人相处愉快的处方药;礼貌是什么?礼貌既是位魔术师,又是位预言家,可以把许多东西变出来,猜出来,以下有两个正反例---

“早安!”一句早安可能对我们来说只是素昧平生,但这个“早安”却温暖了我的心……

这时的我,正行色匆匆的准备出门,于是我向警卫点点了头,警卫便很有活力的答道:“早安!”,我也回了警卫伯伯早安。这句早安看似平凡,但,这句早安不但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还像个暖呼呼的暖炉,温暖了我的心。

礼貌真的很重要吗?这个问题令我回想起了去年的暑假期间…

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参加夏令营,当时因为太自大,不想再认识其他人,所以就以很没有礼貌的态度去对待其他人,但经过了几天之后,我霍然发现,这几天的心情都闷闷不乐的,一点也不开心,于是我便敞开心胸,去接纳那些朋友,果然,我变得开心不已,礼貌把我的心情从万丈深渊拉了起来,所以说礼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重要!

礼貌,是什么?礼貌是天涯若比邻的,我们只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要实践到“礼貌”这一点并不困难,可以先这么做:看到人要主动问好、以好言好语对待他人……等各方面去实践,即使你长得没有很漂亮、很帅气,却能用礼貌的言语展现你的气度、内涵、真正的“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厚道,不言词锋利、不咄咄逼人的礼貌小天使吧!

礼仪礼貌故事3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讲文明礼貌要养成习惯”的话题。

你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座位上;你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讲出“他妈的”之类的粗话;你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理不睬便扬长而去。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这些糊涂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这样的状况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认为和别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讲究礼貌,它比智慧,常识都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貌造就文明人。因此,必须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老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慢慢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张贴着“不准随地吐痰”标语的公共场所里,照样有人不时地大口吐痰。光靠张贴标语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必要的。

同学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时候,培养每个人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很重要。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抓紧培养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今天我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因为要想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让我们都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

礼仪礼貌故事4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明礼貌的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一天,两位客人来到一家商店。其中一位大汉还没踏进商店的门就朝里面大喊:“老板,快给俺拿两瓶冰啤来,快点!”可是老板见他态度粗暴,并没有做出反应。这时,另一位客人走进商店,他先走到服务台前,礼貌地问:“您好,请问放饮料的柜子在哪?”老板见这位客人彬彬有礼,也礼貌地回答:“放冰饮料的冰柜在门口那边,不冰的在前面的架子上。”旁边的大汉见了这一场景,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貌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宽容的语言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有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一所著名大学观察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当他经过食堂时,一位女同学因为紧张把酸奶洒到了奥巴马的鞋子上,她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脸上的表情很尴尬。可奥巴马并没有因这种事而责怪她,还幽默地说了一句:“你差点就要因为把酸奶洒到总统身上而出名了。”这句宽容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当时尴尬的气氛,还体现出奥巴马的绅士风度。

这样的故事在19世纪中也并不少见。一天,当时的著名作家萧伯纳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上,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连忙道歉。这一撞显然撞得不轻,但萧伯纳并没有过多地责怪小伙子,而是开玩笑似地对他说:“你差点就要因为撞死一位大作家而名垂青史了。”萧伯纳对小伙子笑了笑,化解了矛盾。通过这两个名人事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化解了矛盾,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礼仪礼貌故事5中国有句民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意思是说,善意的话语即使在冬天也能让人心里暖暖的,恶毒的话语虽然在夏天却让人心里阵阵寒意。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句良言拯救了一个堕落沉沦的灵魂。

有一个犯人,他在服刑期间捡到一些钱,上交给狱官,但狱官却轻视他,认为犯人是为了讨好他好减刑,还恶毒地攻击犯人。犯人心灰意冷,当晚越狱出逃。逃亡途中他以抢劫放火来报复社会。一次他在街头游荡时,遇见一个孩子,孩子亲切地问候了他,并礼貌地向他问路。望着孩子天真无邪的面孔,犯人的心颤抖了,和孩子告别后他就去投案自首了。由此可见,一句礼貌的问候,往往能唤醒人们沉寂空洞的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温特所说:“礼貌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还有一次,我去上学的路上目睹了这一场景,那天刮大风,三楼上一户人家摆放在阳台上的一盆花掉了下来,差点砸中一位路人。主人知道后,赶忙跑下楼,向路人连连道歉。路人笑了一下,“没关系”。一次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这样化解了,可见相互理解,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宽容、谅解、礼貌铸就的是人们对你的敬爱!

第4篇

礼仪教育是教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怎么交往。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必须懂得交往中的一般礼仪。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又在不同程度地彰显着一个人的素质,而在整体素质的构成中,礼仪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小到家庭生活,比如“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大到安身立命,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在社会交往中不懂礼仪,则会被视为没有文化,没有教养,说严重点,甚至会影响到自己事业的成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礼仪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礼仪教育的迫切性

为了能在中学阶段开好礼仪教育的课程,我们“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精心组织编制了《中学生文明礼仪调查问卷》,一共40道题。在高一全年级展开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部分内容:(1)文明礼仪现状不容乐观。例如有70%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睡觉、听音乐、吃零食、玩手机等行为;所有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话带脏字等不文明的行为;有40%的学生有过或偶尔有过考试时作弊、抄袭行为;有69%的学生在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不唱国歌;有49%的学生有在上网时发表过攻击他人或者不文明的言语;有33%的学生有过在墙壁、课桌等公共场所留下涂鸦之作的行为。(2)很多学生不知礼,尤其是对社交礼仪缺少必要的认知;或者懂得礼仪,但因为社会大环境而不能付诸实践。有53%的学生上下楼梯时,没有靠右侧通行,而是哪边人少走哪边;有17%的学生认为个人卫生不属于礼仪;有30%的学生认为衣着容貌在交际过程中不怎么重要。(3)家庭礼仪教育不到位或者缺失。很多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有63%的学生偶尔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只有40%的学生每天都会主动和父母打招呼。有87%的老师认为当前中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

三、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可行性

1.礼仪教育是可行的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事实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的内容陈旧,手法老套,学生认可度很低。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走上社会后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具备的常识,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次调查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地在班上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了《中学生礼仪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以期礼仪教育尽快地进入课堂。从对一些家长的走访问卷中可以看出,家长对礼仪教育进课堂也是非常欢迎的。从家长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礼仪教育课题,不但可行,而且是迫在眉睫。

2.礼仪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第5篇

关键词:校园文明;仪容仪表;交谈礼仪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87-01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中学生的校园文明礼仪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进行:

一、仪容仪表仪态、礼仪

仪容仪表仪态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它包括人的形体、容貌、健康状况、姿态、举止、服饰、风度等方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这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文明礼仪。

1.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手上不戴戒指、手链、手镯,耳朵上、脖子上不带耳环、耳钉、项链。要经常洗头,及时理发。

2.着装整洁、大方,周一至周五统一穿校服。校服要保持整洁、不丢失,拉链拉到胸前。

中学生穿校服,可以增强团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便于学校统一管理,防止在校园中出现不符学生身份的奇装异服;可以消除学生攀比心理,减少校园中的贫富差距;可以培养大家衣着朴素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佩戴好胸卡。胸卡是学校发给学生的能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学生要小心保管、细心爱护,每天佩戴,不能随便损坏或丢弃。穿校服、戴胸卡是一种爱校荣校的表现,是中学生非常重要的日常礼仪。

4.举止文明,杜绝说脏话、骂人、打架等不文明言行。掌握一些基本的与人致意打招呼的礼节,包括:

鞠躬:这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握手: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握手前起身站立,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过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孕、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要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5.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渣,不乱扔废弃物。教室、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要全天保持整洁。

二、升国旗、唱国歌的礼仪

国旗、国徽、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对国旗、国徽、国歌的尊重,是一个人热爱自己国家的最起码的表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明确规定:“维护国家荣誉,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在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过程中,要求大家做到的升国旗礼仪是:

1.集合时队伍整齐、安静,进退场时有序、安全,不说笑、不打闹。

2.着装整洁、规范,统一穿校服。

3.升旗时全体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4.唱国歌时严肃、准确,声音洪亮、整齐。

5.聆听“国旗下讲话”时,要做到神情专注,适时适度鼓掌。

6.有特殊原因,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国歌声响起时要原地肃立,参加升旗仪式。

三、与人交谈的礼仪

美国著名的语言心理学家多罗西・萨尔诺夫曾说:“说话艺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与人交谈。”在校园里,交谈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消除隔阂、协调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交谈礼仪就是在与人交谈时应当遵循的各种规范和惯例。

1.积极自信。在与人交谈时,无论是同学或老师,都要坦率诚恳,充满自信。这是和人沟通的首要条件。

2.话题恰当。中学生与人交谈,应当选择文明、高雅的话题。避免庸俗、下流的话题。

3.礼貌用语。学生礼貌用语是展示一个人心灵世界的一扇窗,是一个人文明程度、文明素养提高的标志。懂得赞美别人的人,最招人喜欢;得到他人帮助后,知道及时表示感谢的人最有礼貌;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心灵最美丽。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的同学就是一位好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最基本要求是:真诚友善,谈吐文雅,语言轻柔,词语亲切,音量适中,讲究语言艺术。常用的礼貌用语有:您好、早晨好、下午好、老师好、谢谢、没美系、打扰了、请原谅、对不起等。

4.善于倾听。外国有句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和人交谈时,不仅需要交谈应答,还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说话。用心倾听,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别人感受到被欣赏,从而自己也获得同样的真诚的回报。

四、师生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老师的辛勤滋润,才有校园里一朵朵美丽开放的花朵。所以,学生对教师应虚心诚实,言行有礼,在行动上应按规范认真做到:

1.早晨见到老师,不管是否给自己上课,应行礼问早、问好。平日在校内与老师相遇,亦应打招呼问好。如遇环境狭窄,在楼道、走廊等应向旁边跨出一步,给老师让道。

2.上课时,教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声音要洪亮有力。全体学生应立即起立站直,向老师行注目礼,待教师回礼后再坐下。

3.在课堂上学生要衣着整洁,姿势端正。夏天不能赤脚或穿拖鞋,不能穿无袖背心,也不能敞胸露怀,听讲时不能扇扇子。冬天课堂上不应戴帽子,戴手套或口罩。课堂上不能随便下位子走动,吃东西,嚼口香糖,听录音机。

4.迟到的同学应先在教室门外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入教室,未经允许,不可直接推门而人。

第6篇

大家好!

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个永恒的话题------礼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让自己徒然地活着》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心灰意冷的青年人,因为遭受了巨大挫折,决定自杀。在临死之前,他努力回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想到自己读中学时的一件事情。那是一节美术课,他画了一棵风中的杨树。这时他的同桌羡慕的对他说:“多么挺拔伟岸的一棵杨树!你也许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呢!”老师也走过来,对他的画评价很高。多年过去了,自己竟然也忘记了继续画画,毕业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同桌。他决定活下来,感谢他的同桌对他的鼓励,成为一名画家。几年后,他果然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画家。

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可是你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我们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入手,自觉遵守文明礼仪。

当你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学校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些经常手拿扫帚,埋头辛苦扫地的同学;当你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漫步徜徉的时候,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干净的墙壁,留下各种笔迹和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呢?你怎么可以背着老师、家长私自出校门、出家门,全然不顾他们的感受呢?难道你没有察觉到师长眼神中那一丝担心、那一屡疲惫。同学们,美丽的校园不仅仅需要每个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呀!

第7篇

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罗曼 罗兰也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提高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才能学好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合格中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汉若夫所说的“道德的基础并不是对个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体的幸福,即对部落、民族、阶级、人类的幸福的追求。”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人民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在他心中默默的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仪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使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文,却只懂得说,不会做的大人要强上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礼仪。如果一个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礼仪的人,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就像宣永光所说的那样“无道德,是狗材。无知识无道德,是弃材。既无知识又无道德反自以为有知识有道德,是杀材。”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已经不在是一个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断多了,甚至已超过了一些大人。当然,我们就更应该懂法律、爱祖国、尊师长、礼待人。所以,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场所,都不要忘记礼仪。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而一个不讲文明礼仪的人,也将跟不上潮流,被社会所淘汰。在学校,我们应该做到尊敬师长,认真听讲,和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回到家应该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场所应该讲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生命。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

第8篇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第9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的50人中,有36人习惯优秀,在他们之中,我们对其中的8人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标志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道德修养的高尚。

文明礼仪习惯一般的有85人,所占比例较高,我们与其中的13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虚假的,不必太注重,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因此说话做事很随便。

文明礼仪习惯差的中学生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少。我们从中抽出了人采访。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培养的习惯。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跟本就不懂怎们做才对。对于文明礼仪习惯这个问题,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耻,而反此为荣,觉得自己很酷。

三、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1、增加对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次数。

2、召开讲文明懂礼仪主题班会。

3、向团支部建议,在广播时多宣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

4、班主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出模范班级。

(二)给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制止,给孩子做个榜样。

3、千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任由其发展。

(三)给学生的建议

1、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来年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使用文明用语,对任何人恭敬有礼。

3、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4、一定要端正对文明礼仪习惯的态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