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林业专业技术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夏季移植全冠树木应急处理技术的应用
夏季移植全冠树木是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很多工程由于营造景观效果需全冠移植树木,而全冠移植树木的应急处理技术做不好,将影响移植树木的冠形、景观效果及成活率。本人在工程实践中摸索出应用全光喷雾技术为主的应急处理技术,有效地保留了树木的叶片,保持了树木的原有冠形和景观效果,明显提高了移植树木的成活率。
2、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
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是呼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在该工程14标段中担任技术员。本人从该工程的土地整理;定点放线;施工组织设计;树木选择与配置;小班划分与布置;施工技术规程的制定;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春秋季施工的技术措施;栽植技术及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和机械的现场配置和管理;苗木进场的检验检疫;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后期的养护管理;冬春季森林防火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全程进行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受到了监理和甲方的好评。
3、进行道路绿化和小区景观设计工作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一直相当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目的,需要加强对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以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满足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观赏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加强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
1播种育苗各环节技术概述
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按苗木生产过程可分为播种和育苗管理,也可以按照管理内容分为播种、育苗、苗圃管理以及土壤管理四大部分。以下分别按这些分类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1.1播种
除常规的播种繁殖外,苗木还可以通过插穗来完成,重点对插穗技术进行说明。首先,选择适用的枝梢。适用的枝梢会有效地提高播种的成功率,选用的枝梢基本要求呈现木质化。其次,要随插随剪。这是提高存活率的要求,在这一环节要注意操作时间和时机的选择,日照对一般的苗木插穗具有重要影响,上午是适宜的插穗时间,这一时段的日照一般较为充足。再次,插穗后要涂抹或浸泡相应的配比溶液进行扦插。最后,要注意播种地点的选择。大棚成本低,但存活率和苗木质量都相对较差;苗圃的投入较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选用。
1.2育苗管理
1.2.1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苗木有不同的特性,因此要根据不同苗木来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密度过大,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密度过小,则土地利用率不高,增加育苗成本。同时,还要考虑到生长情况,随着生长程度的不同要适时进行扩宽。除苗圃育苗外,有些苗木还可以采取盆栽的手段。
1.2.2加强用水管理
苗木有着各种类型,不同类型对水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强阳性树种,最怕积水,其不仅影响生长,还很容易产生病害,要针对性地确定浇水频次和用量,还要结合气候、季节等因素,合理控制水的供给。
1.2.3重视施肥
施肥的基本原则是“薄肥多施”,施肥一般是从育苗3个月开始,3个月后再次施行。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肥料成分,应当进行混合性施肥。对育苗来讲,穴施是基本的方法。施肥还要注意生长过程,不同肥料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要提高其针对性。
1.2.4清理杂草
田间杂草在育苗过程中会抢夺幼苗营养,影响苗木质量,这种影响在育苗第1年较为明显,随着苗木的快速生长,生长优势逐渐明显,这样就会抑制杂草生长。因此,应当在第1年增加消除杂草的频次,在这一期间进行操作还要注意保护幼苗,宜采用人工操作,或者喷洒除草剂[1]。
1.2.5抗病
苗木的种类不同,其易发生的病害也不同,而且在不同时节会发生不同的季节性病害,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主要是喷药。同时,要加强对枝叶的修剪,及时清除病枝、枯枝,枝叶的修剪是出于观赏要求,也可以采取攀扎等方式。
2提高育苗栽培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提高林业育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加强育苗试验、研究,再通过反复的实践验证来总结出一整套的技术规范和管理体系,才能形成成熟的技术成果,再在整个林业领域进行广泛推广。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业内的学习交流,通过各种会议和讲座等形式,来达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目的。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从原产地引入,进而结合本地情况进行改良,这些都是提高林业育苗人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2]。
2.2加强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育苗工作不仅是针对植株的专业技术问题,在育苗过程中还有大量属于工作管理的内容,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责任心对苗木培育质量的关系与影响直接而显著。如何调动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育苗管理中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是促进工作人员操作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如果有高质量的管理,就会促进工作人员主动地学习操作技术,进而全面提高育苗栽培的成效
上个星期,林业局大张旗鼓的召开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要求每个职工写出心得体会,林业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为国家保护森林,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林产业,让森林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总结起来也就是三件事: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二、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三、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所有的林业工作都是围绕这三项工作开展,这三件事看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就我做林业工作的心得来看,目前林业系统存在着很多困难,首先,虽然国家重视,但具体政策到基层执行起来就较困难,首先,第一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林业局内有很多科室都是属于作这一类工作的,如防火办、自然保护区管理所、野生动植物保护所、天保办、退耕还林办,病虫害防治防疫站等,还有森林公安也是为保护森林资源而设置,但这些科室大都各自为政,缺乏配合,也缺乏竞争机制,很多人以混过日子,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匮乏,有的甚至连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没有,可是鉴于大多数人都是有关系的,多数人已习以为常,谁也不敢提出这种问题,科室之间除了会自己的工作外,别的林业工作都不会,建议加强各科室之间联系,每年让一部分人调换岗位,让大家都能真正了解自已林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竞争机制,让人才资源发挥出来优势。
二、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在林业局内也有几个科室是属于这项工作范畴内的,如营林股、苗圃基地、农村能源和林业技术推广站,但在林业局内却弱化了林业技术推广的职能,应加强林业技术推广的功能,多培训一些专业人才,就林业工程项目的立项、申请及推广实施做一些工作。
三、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是目前重中之重,理顺林权,通过确权发证,依法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明晰和落实集体林木林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搞活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理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完善的林木林地流转机制和服务平台。但完成林改之后,后续性工作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观点,仅为本人一人观点,事实上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就我自已来说,也是忽略了学习,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很少主动要求去学自已工作以外的知识,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后,也要深刻体会到“学海无涯,不进则退”的道理,加强学习,积极主动的去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
关键词:林业调查及规划;存在的问题;建议
林业调查规划虽然是一项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的理论设计,但它的工作基点却是在实践中落实的,没有严谨求实的林业调查数据,林业调查规划就失去了参考依据,没有可行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林业调查及其规划是一个关联密切的整体,规划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没有规划,调查工作也会失去理论指导方向,力不从心。
1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意义
与林业有关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调查任务工作多在野外进行,受到很多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天气、季节、地形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拖延了林业调查的时间,调查完成不了,接下来的很多工作无法进行,连锁反应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阻碍了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林业建设工作环环相扣,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关联,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林业管理系统,确保林业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施开展。林业管理包含了调查、规划、监管、检测等多个分支,其中规划工作在林业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对林业的各项工程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理论指导作用,相关林业政策也需要经过细致的调查规划才能顺利落实。
在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多方面综合素养,它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同时,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多变的林区气候又考验着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体能耐力。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本身就是最有效的人才培训手段,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考量有着深刻意义。
2林业调查与规划中的问题
2.1相对落后的专业技术水平
林业调查需要用到地形图的判读、地物判读、地貌判读等各种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用到罗盘、GPS、测高仪、夹板等技术设备。任何一个概念的模糊混淆,任何调查仪器的操作失误,都会使得最终的数据不够精确。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尽管目前林业调查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有所提高,但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建设的需求。另外,调查规划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还没有及时更新,部分地区调查装备陈旧过时,甚至出现短缺。
2.2工资待遇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日渐强盛,社会各领域都急需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专业人才会给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人才的价值体现应该与之创造的经济效益成正比。林业调查规划作为一项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并且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艰苦的野外环境,衣食住行的条件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林业调查工作者理应有更好的工资待遇,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艰苦的工作条件,长期的野外作业,不高的工资待遇,致使林业建设中各种人才的流失。
2.3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
通俗点说,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离不开资金。人力物力的开支,仪器设备的开支以及在户外工作的各项日常生活开支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林业调查人员在工作中难以展开手脚,常常出现有技术、没设备的尴尬情况。另外,从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难看出,林业的调查规划,还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4缺少专业教育
一方面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针对林业调查的教育培训却几乎没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等,却没有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导致能担负起林业调查工作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对林业调查及规划不够了解,部分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不会轻易选择这项工作。
3林业调查与规划的建议
3.1调查工作的完整性
林业调查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的不同,调查项目和内容也不同。林业调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技术设备和仪器,加上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在调查时需要多次反复地测试对比,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和数据的准确。调查步骤和环节要完整,不能因为操作难就不调查。
3.2提高工资待遇
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理应得到尊重和善待,物质基础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前提,只有实实在在地提高林业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和生存压力,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事业中。
3.3更新技术装备
目前,一些地区用于林业调查工作的仪器设备等,依然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与目前很多林业建设工程严重脱节。由于设备的老套陈旧,加上年代久远难免会出现技术故障,极大限制了林业调查工作的进展速度。林业调查的资金投入和使用,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外,最主要的就是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林业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3.4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时代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开发新技术。林业调查人员在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借鉴和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理念,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结合,提炼出一套适合自身工作性质的技能方法。技术的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助于工作,有益于林业事业的发展,它就是创新。
3.5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的欠缺,会让林业调查工作陷入被动,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例如,不能仅凭所谓知情人的片面说辞,就因此确定林权的归属。调查工作要严谨求实,调查结果要有理有据。任何企业、任何员工都不愿意陷入法律纠纷中,在加强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习林业调查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3.6提升职业荣誉感
林业调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技术人员常年处于山区野外、风餐露宿、劳动强度大,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如果林业调查队伍没有高尚的精神支撑,就无法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常年累月地坚持工作。因此,针对林业调查工作的特殊性,要格外重视和关心调查人员的心理和生活健康,人文关怀同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素养,这应该纳入林业规划中。林业调查工作的质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只有林业调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我国的林业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
广安市广安区地处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西侧,幅员面积1536km2,林业用地面积4.17万hm2(其中有林地3.9万hm2),森林覆盖率(含四旁树)达36.6%。全区辖4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设1个区林业技术推广站、10个乡镇片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有技术推广人员92人。
2现状及问题
2.1重当前轻长远,林业科技意识不强
一些乡镇领导和农户认为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不高,对林业生产不够重视,加上受传统林业粗放经营思想的影响,缺乏林业科技意识,认为林业就是栽树,栽在不能种庄稼的地方,不用培育,自生自长。重造、轻管、轻投入,林木培育很少使用除草、松土、施肥、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低,低产低效林多,甚至年年造林不见林;中幼龄林抚育间伐以生产木材,获取近期收益为目的,采“优树”、拔“大毛”,不按科学经营森林。
2.2缺技术少投入,林业科技应用率低
桂兴镇桂花村优质核桃林,被天牛、白蚁为害,树干千疮百孔、大量落果。农户和乡镇林技人员没有对策,有人认为核桃虫多不愿发展。
退耕还林成片营造花椒2130hm2,产量低,效益差;新桥、枣山等乡镇栽的500hm2梨、桃、李和近年大力发展的2000hm2龙安柚、白市柚等,多数已到盛果期,有的只开花不结果或果小、口感差。特别是龙安柚,一方面仍在大面积发展栽植,另一方面因现有的品种混杂,培育管理技术措施缺乏等原因,导致质差、果小无人要。因此,形成政府热心发展,农户无心经营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河东华蓥山区桂兴等6个乡镇营造的5200多hm2马尾松速丰林;桂兴镇范围内国有和农户的白夹竹林;分布全区的慈竹以及1989年以来长防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营造的1.7万hm2柏木林等,大部分生长过密急需抚育间伐,有的已形成低产低效林需要改造,因资金和劳力投入大,而农户无力为之。
2.3林业技术力量弱,人员配置不合理
全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实有编制及在岗仅3人,全为林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林业工程师。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站在岗的89人中,林业及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23人(全日制5人、在职函授18人),占25.8%;林业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8人,占32.6%,助理工程师4人,占4.5%。
乡镇林技人员配置不合理。全区只配备1名林技推广员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占61%。悦来、石笋、观塘3个片区站,辖14个乡镇,林地6600多hm2,林技推广人员22人(林业大专学历1人,林业工程师2人),其中20人是2009年陆续从计生办、国土所、村建所、文化站等部门调入,未经专业技术培训且无林业工作经验;深丘重点林区蒲莲、郑山乡未配置人员;广福办事处,配本科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1名,服务38hm2普通林地;在林地面积2128hm2的丘陵区观塘镇、2508hm2的山区光辉乡,分别配备了3名和2名林技人员,且只在位1名、且缺乏专业知识(表1)。
2.4人员在岗不在位,有的在位非全职
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有2人被长期借调区林业局其它股室从事非林技推广工作,乡镇林技推广人员在岗不在位35人,占总人数的39.3%,他们有的长年专职担任乡镇驻矿、水陆交通安全管理员、协警等工作;有的多年借调到所在乡镇以外,从事其它工作。如:森林覆盖率占37%的前锋镇,7名林业技术推广员,只有2人(表1)从事林业工作,其余分别在镇党政、安全、城管、综治、调解中心办公室等工作。
全区林技推广员中70%的人都兼任了驻村干部,有的同时还兼任了乡上的协警、安全等工作;另外,因工作量少、待遇低、人员管理漏洞等诸因素,使部分在位林技推广人员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以外,自己的“第二职业”上。不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从事林业及技术推广工作。
2.5硬件不足、手段落后,科技项目无经费支撑
缺乏调查用测高器、生长锥、土壤分析仪等设备。科普宣传仍处在纸质宣传资料阶段,急需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手段和配备相关设备。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站大部分工作人员无专门办公室、文柜、桌、椅,甚至笔墨纸张等办公用品都无法保障。推广和开展科技实验工作无经费支撑。为带动农户科学种植,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拟在栽植有1333.3hm2花椒树的观塘镇搞花椒丰产示范基地,因没有可支配的科技项目金费,无法按技术方案开展工作,科技促进林业增产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3对策和建议
3.1落实领导责任,保障推广实施
一是制定和实施《林业科技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林业科技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二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都要召林业科技专题工作会议,加强领导、及时进行业务和技术指导;三是对县、乡林业科技及技术推广机构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切实有效支持。
3.2加强技术培训,合理配备人员
人才培养是林业科技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专业培训、技术交流、外出学习、参加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式,让全体从业人员每年都有学习、交流,提高业务水平和科技推广能力的机会。
在人员配备上,一是增加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林业专业技术力量,努力建成一个集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科技示范、引进推广、科技实验、技术服务于一体,功能完奋的县级林业技术推广机构;二是根据幅员大小、林地面积、资源状况及工作量等因素合理调配乡镇林技推广人员;三是优化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按照“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逐步将非林业专业或不愿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调离林技推广岗位;四是整合乡镇技术力量,将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片区站驻地所在乡镇,实行“人员片站统一使用,乡镇承担的部分补贴,由各乡镇按林地面积分摊”,解决目前乡镇之间力量不均、片区站“名存实亡”的问题;五是解决在编人员不从事本职工作、兼职工作与林技推广无关等问题;六是面向社会考试招聘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和培养林业新生技术力量。
3.3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科技推广设备
一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技术人员待遇,解决办公经费,稳定和吸纳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推广工作;二是给区及乡镇林业技术推广站配备必备的宣传、实验、检测、调查及交通、通讯设备;三是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保障每年有一定比例的财政专项经费用于林业科技工作;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多方吸纳社会资金对林业科技的投入。
3.4创新科普宣传模式,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探索、创新林业科普宣传模式。一是宣传对象要“有名有姓”。对本乡、本地熟知的人或单位,利用林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予以宣传;二是宣传要做到“有声有色”,通过录制VCD等音像节目进行播发;三是建好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用事实向社会展示科技的魅力。
将科技试范区建设作为新建林业工程项目的试验地和样板,提前1年以上先行实施,以总结经验和起到示范及带动作用,避免工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视工程规模,示范总面积不小于该项目工程量的1%-5%;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将“良种”、“良法”、“良效”作为工程建设成效的综合评价因子。
由林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相关林业科技人员,开展全区林业科技调研、技术咨询及指导工作。做好林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与推广工作。结合各种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引进适生、高效、安全、多益的林木新品种和栽培技术,通过区域试验、技术吸收和创新后大力推广应用。
对林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特别是一些投资大、见效快、效益高的林业产业项目,如巨桉工业原料林,花椒、龙安柚、核桃等经果林。香椿、香樟等珍贵用材林的培育,林下种植中药材、培殖食用菌等。
3.5鼓励科技下乡,促进科技应用
从政策上完善和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参与科技示范、重大工程、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和允许科技人员领办或兼职林业企业的技术顾问并从中获取报酬,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
建立以乡镇林技人员为核心,农村林业专业户、业主为骨干的林业技术协会,采取与职称挂钩、与利益捆绑,包技术、包产量、包赔偿的新型“挂包帮”合作形式,将“挂包帮”作为林技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让林农与林技人员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科技与应用、科技人员与林农的有机结合,提高科技的应用率。
在发展林业产业中,大力引进业主、扶持林业专业户,鼓励和引导应用林业实用技术,用林业产业带动林业科技发展,用林业科技进步促进全区林业产业提档升级。
现阶段,提高科技应用率要重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抓“短平快”项目,以速生丰产、生产木质原料为目的的巨桉组培、营养袋苗培育及巨桉、香椿丰产培育技术推广;二是做“价值高”文章,以质优价高、生产食用原料为目的的龙安柚、梨子、桃子、核桃、花椒的低改嫁接、疏花疏果、无公害培育技术应用;三是保“效益长”产业,以生产食用和材用原料并永续利用的慈竹、麻竹、白夹竹的施肥、提纯扶壮等技术措施的应用。
3.6加强履职管理,确保职称技术含量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要点
0 引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漫长的生长周期内,它会遭到火灾、病虫害、雪压、冻害、干旱、风沙、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乱砍滥伐、肆意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森林资料大幅度消减,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并使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其中,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着重讨论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1 导致林业病虫害的主要因素
1.1 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自1980年起至2010年,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增加近42%。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将近35%,两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1.3 人为传播加剧
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进口而传入的。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
1.4 不合理使用农药
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2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2.1 全面提高防治成效
认真总结杨树蛀干害虫、森林鼠害等防治经验,研究制订防治技术方案。组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防治第一线,解决防治难题,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力争每个工程在关键技术上都有新突破,在治理成效上有较大提高。按照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防治投入和责任新机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森防行业特点的防治责任新机制。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组织力量开展松材线虫病预防工程及杨树食叶害虫、松蚧虫等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的筹备工作。实现以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为龙头,分层次大力推进森林病虫害的工程治理。抓好面上防治工作,防止没有治理工程支撑地区其他病虫害的大发生。要宣传推广工程治理项目的成功经验,指导面上的防治工作。
2.2 建设监测预警体系
加大测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执行病虫情联系报告制度,适时辖区内的病虫鼠情预报。加强测报数据的质量管理,保证数字的准确性、传递的时效性。提高对危险性、潜在危险性和外来病虫害的监测,完成制订杨树食叶害虫等主要测报对象的测报点监测办法;组织制定森林病虫害灾害类型、灾害分级标准。
2.3 查找不利因素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害生物疫情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增加了林业病虫害防控的难度,当前,资金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财力投入机制和重大疫情资金储备机制还不够完善。专业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广大农村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虽然前期主管部门已组织过多期培训,但与基层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学防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物制剂和天敌应用面积虽在逐年提高,但因资金保障不足、生产规模小、成本较高,影响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林间天敌种群没有完全形成,还不能形成自然控制力,特别是在生物天敌繁育基地建设方面,由于受到资金不足、市场运行不畅等因素的影响,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预测预警网络有待进一步延伸,远程监控预测手段缺乏,现有装设备的预警、监控能力还仅限于某些重点区域,并且有些设备科技含量低、预测效果差。
2.4 创新防控机制
抓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不仅是保护林业资源、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而且对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林业部门要把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建立和完善防控兼备的体制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防控机制。从当前主要的防控手段来看,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广泛参与,仍是一项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防控工作,在防控第二代、第三代美国白蛾的战役中,形成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防控局面。加强专业培训,不断壮大基层专业骨干队伍。病虫害的种类不同,它们的生物特性和危害程度各不相同,与之对应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手段也不一样,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就容易出现病害和虫害不清、杀虫剂和杀菌剂混淆、防治时期不当等问题,甚至会因擅自使用剧毒农药造成树木损伤和环境污染,特别是更会造成大量生物天敌的死亡,严重破坏自然界的生物链,对今后的虫害防治留下隐患。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要把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作为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坚持科学防治,充分发挥生物天敌繁育基地的科研功能。在诸多虫害防治措施中,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由于具有生态防治特性,已在各地广泛运用,如天敌防治、黑光灯诱杀等,都是利用了害虫的某些生物特性来灭杀害虫,不仅解决了农药喷洒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成本低、用工少、效果好。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科研和推广力度,并扶持生物天敌繁育基地搞好后续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教学、防治、科研等多项功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治要以系统工程和可持续控制为指导,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除治与预防并重,防治与营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依法防治,倡导群防群治,依靠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分类指导,从调节生态环境入手,将林业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起来,以病虫害监测为基础,有机地协调林业措施、抗病虫品种、检疫、化学防治等各种防治手段,将病虫害的发生长期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期达到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效遏制其扩散蔓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绿化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而我县地处长江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干旱、洪涝等生态灾害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造林绿化工作还得加紧步伐,继续前行,加快我县环境改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从思想上重视,把绿化造林各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完成任务。
二、务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义务植树工作执行情况
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对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的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参与义务植树的自觉性。我县每年义务植树活动都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各单位及社会广大群众的支持。今年,我县动员全体干部职工集中义务植树共20.5万株,尽责率达到95%。
(二)、退耕还林工程
1.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省、州下达给我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共计7.9万亩,涉及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和退耕农户11588户、,49588人;涉及43457宗地块。1999-2000年40000亩;2001年10000亩;2002年12000亩;2003年15000亩;2004年1000亩;2006年1000亩。经检查验收全部达到国家相关验收标准。
2.后期管护落实及补植补种情况
自2000年以来,省、州下达给我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共计7.9万亩,涉及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和退耕农户11588户,49588人;涉及43457宗地块,为我县绿化造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泛宣传退耕还林后期抚育管护的重要性,禁止在已退耕还林地中从事滥采、乱挖和复耕、林粮间种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人员适时督促、检查退耕户对退耕还林地的围栏建设,并要求退耕户对退耕还林地实施杂草根除、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项抚育措施。根据我县退耕还林县级自查验收结果,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退耕还林补植补种的组织领导,认真动员和组织退耕农户开展补植补栽。今年四月对半扇门腊月山三村2010年配套荒山造林工程补栽补植5000余株。
3.检查验收情况
就今年四月对我县2009年度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0.5万亩接受省林业厅核查验收并顺利通过,核查结果为:面积保存率为100%;苗木保存率为98.8%。
(三)、苗木发放情况
为搞好我县林业绿化造林工作,加强林木种苗监管,创造良好的种苗验收、发放流通环境。经局务会研究,决定成立县林业局种苗现场验收、发放领导小组,发放苗木情况如下:
岷江柏:62000株;梨苗:20000株;月季花:40000株;爬山虎:10000株;栀子花:5000株;桃苗10000株;蜀葵10000株;四季杨:5000株;一串红:5000株;核桃:65000株。
(四)加快发展现代林业2015年林业产业核桃基地建设进展情况
2015年元月,我局按照我县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县实际,制定了本年度林业产业发展计划,首先在全县15个乡镇下发了要求发展产业的通知,再根据各乡村要求发展核桃基地所申请报告,拟定了我县发展1000亩核桃基地建设计划。2015年2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村进行了实地踏查,落实了地块、面积。与此同时,作好了种苗筹备工作。
2015年3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村进行了实地技术培训,发放了技术资料,并要求农户按照技术资料中建园标准,进行定值穴的开挖,农家肥的准备等前期工作。2015年4月,完成了种苗的发放、定值工作。
(五)、科技推广
进一步抓好对林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动态培训管理,大力培养懂科学、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林业实用人才,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速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六)、林农培训工作情况
绿化造林工作离不开林农,特别是近几年来,种植经济林木受到广大林农的推崇,发展经济林木,不仅能起到绿化造林的作用,还能为林农们带来经济收入。2015年我县结合绿化造林,特色林果建设,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加大对林农的使用技术培训。今年我县共培训林农0.2万人次,发放林农培训材料0.2万份。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我县种植经济林木的林农较多,分散偏远,介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很偏远地区的林农,技术指导未到位;二是现今社会信息发达,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很块,在栽培技术上,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和技术还很有限,所以,每一位技术人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接收新的技术信息,拓展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这样能更好地为广大林农群众服务,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发财致富的机会;三是由于我县地处干热干旱高山峡谷地带,肥水土涵养不足,造林地块也造完再难找造林地块;四是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活动开展起来很困难,取得的效果也不佳。
【关键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措施
我国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绩效评价体系已基本成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管理工作的一些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当前形势下,对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思路及原则
(一)全过程管理实施的思路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应将全过程绩效管理理念融入到专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涵盖林业项目计划至验收评价的各阶段,并做好管理的实时性及灵活性,在绩效导向下既要考虑事后绩效的评价,又要注重跟踪与控制事前、事中绩效状况。
(二)全过程管理实施的原则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涉及很多内容及问题,尤其只有在一些原则的指引下,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全过程管理作用,保证财政专项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及高效性。首先,遵守国家导向原则。实施全过程管理时应深入分析林业政策及国家财政管理政策,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关措施,确保专项资金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其次,遵守绩效目标导向原则。牢牢把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从整体及细节上全面部署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再次,遵守科学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应遵守科学性原则,实事求是,结合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状况,围绕科学的理论开展工作。最后,注重系统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强调各个环节间的紧密联系,整体性的看待林业投资项目,运用系统观点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另外,遵守可操作性原则。全过程绩效管理作用体现在可操作性上,即,确保实施过程明了、简单。
二、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保障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实施,影响因素较多,除明确开展思路及遵守的原则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保障条件,结合当前我国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际,全过程绩效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法律法规保障
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逐步深入背景下,国家林业局提高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应用行为,但围绕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以及评价的绩效管理制度仍不够健全。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林业局以及财政局颁布的相关文件,在绩效管理方面缺乏统一性,因此,为保证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职能部门应及时出台针对性、详细的法律、法规,弥补绩效管理工作实施中的法律法规空缺,为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健全的法律支撑。
(二)组织机构保障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涉及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给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实现需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支持,职能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责任人职权,以促进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更好的协调与实施。
(三)经费、技术、人员保障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应定期拨付专项资金,并健全人才引进制度,尤其通过在职专业技术培训给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同时,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应明确人员编制,完善相关福利,以留住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
三、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措施
为保证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稳步实施,圆满完成绩效管理各阶段任务,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全过程绩效管理意识
全过程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新理念与方法,一些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考虑到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渐进、复杂性工作,需现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高度配合,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管理主体全过程管理意识。首先,打破原有管理意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各级管理主体,应充分认识到当前管理工作的变化,意识到原有管理意识的弊端,尤其打破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管理意识,深刻认识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计划。其次,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知识学习。在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中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理论体系支撑,为此,管理主体应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全过程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定期召开全过程管理理论知识交流座谈会,鼓励各管理人员积极发言,阐述对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分项在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的经验方法等,使管理队伍对全过程绩效管理有个更加清晰的理解与认识。最后,积极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应用实践。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主体应积极鼓励管理人员将全过程绩效管理理念应用到实践中,要不怕出错,敢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方法与技巧。
(二)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
如上文所述,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需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在具体实施中与以往的绩效管理方法有所不同,因此,为保证各部门对全过程绩效管理的深入理解与认知,管理主体应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宣传工作,尤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采取措施:首先,明确宣传内容。管理主体应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情况,及全过程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在不同阶段明确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以及绩效管理人员接受程度,尤其应大力宣传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社会及经济意义,与此同时,要求管理人员掌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指导思想等,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注重宣传方式。为保证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质量,管理主体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多管齐下。例如,在员工主要通道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氛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做好宣传总结。全过程绩效管理宣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管理主体开展宣传工作时应做好宣传总结,评估宣传结果,优化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
(三)推进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涉及财政支出的各个环节,需考虑绩效标准、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因此,管理主体应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提高管理信息时效性及工作效率提供支撑。首先,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数据库建设。管理主体应立足当前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信息库,认真分析绩效管理信息特点,总结绩效管理工作规律,积极构建全过程绩效管理数据库,并通过配置不同访问权限,保证绩效管理信息安全性。同时,借助网络技术在智能部门实现数据库信息共享,为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全过程绩效管理情况提供便利。其次,应用智能化全过程绩效管理平台。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管理主体应认真分析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契合点,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为此,管理主体应购买或开发智能化绩效管理软件,借助管理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掌握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的实施情况,以及了解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管理人员分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林业财政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应用。最后,增加全过程绩效管理硬件投入。硬件投入是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管理主体应增加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及时更新陈旧的计算机设备,结合林业管理规模及管理人员队伍,配备合适数量、性能优良的硬件设施,为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四)建设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
林业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中,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管理主体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首先,构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机构。管理主体可结合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际,各级林业部门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辖区内资金支出的绩效管理,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及资金支出手续,定期将资金应用信息上报给主管部门,确保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财政专项资金应用情况。其次,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为保证管理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管理主体应加强管理人员思想教育,使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履行职责,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及支出的合理性。最后,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管理主体还应增加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投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召开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总结会议,为管理人员普及最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技巧等,并通过总结会议的召开,科学部署下阶段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
四、结论
林业在给社会发展提品的同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应通过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保证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运用,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因此,要求管理主体明确全过程绩效管理实施的目标及遵守的原则,加快完善相关保障条件,从管理意识、管理宣传、信息化建设、机构设置及人才队伍方面,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刘静.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2]马凯.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11,12:64-66.
关键词:林业;财会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各级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不断增加,林业事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际遇。在新形式下,管好、用好各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林业财会人员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不断提高林业财会人员的素质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1 林业财会人员素质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林业财会人员的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理论与实际脱钩。财会人员不深入生产实际了解林业生产的特性,导致财务管理理论与林业生产实际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使成本核算和预算定额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知识更新较慢,主动学习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能把现有的会计事项处理了就行,满足于现状,没有创新意识;计算机操作水平低下,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作用。
2 林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2.1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熟悉党的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掌握林业相关知识,贯彻执行《会计法》和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秉公办事。
2.2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财会人员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会计理论,在处理会计事项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断创新,使会计的各项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2.3 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当前实现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行,合格的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计算机来处理单位的日常核算,将财会人员从繁杂的会计数据整理加工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能针对本单位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编制程序、存储信息,并进行财务分析和编制报表等。
2.4 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通常需要编写年度财务预算、分析年终决算、进行工作总结,等等。这些都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便简捷、明快、准确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
2.5 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财会人员在工作中不仅需要面对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而且经常要与工商、 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打交道,只有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切实做好财务工作。
3 提高林业财会人员素质的途径
3.1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种追求,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无论何时,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是一名财会人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失去它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知法守法、廉洁自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财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依法办事。
3.2 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计量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尽快掌握新的会计准则。同时,还应树立创新意识,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林业而言,财会人员不仅要学好财务知识,还应该熟悉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每项林业工程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现代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电算化已成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运作最基本的形式,会计人员只有将计算机网络知识与会计知识相结合,才能满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要求。总之,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
3.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宽,必须具有会计理论、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业务处理中,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要体现出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对财会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方面对新制度、新业务等新知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进行分层次、分批培训,将新知识尽快传达给基层财会人员;另一方面,针对各级审计、财务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总结,利用会计例会等形式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另外,可组织本单位财会人员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取长补短,尽快提高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3.4 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
林业财会人员多为“半路出家”,财务基础知识和会计理论比较欠缺。各单位应鼓励财会人员参加财会专业的函授学习或自学考试以及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取得学历证书和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财会人员,要给予一定奖励。
3.5 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在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和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必免的。各单位应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每年安排会计人员参加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加,自觉更新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林芳.浅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途径[J].科技信息,2007:32.
[2]沈秀艳.提高林业财会人员素质的几点建议[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