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6: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报告

第1篇

由我代表经理层向各位董事作上海歆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17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请予审议、表决。

本公司委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总所对2017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主要财务情况如下:

一、歆华租赁主要财务指标及资产、负债明细

表一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行次

科目

2017年

2016年

2017比较2016

一、资产类

1

总资产 合计

137257.37

138118.53

-861.16

1.1

货币资金

17224.27

5400.69

11823.58

1.2

其他应收款

9124.36

9696.56

-572.2

1.3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

1865

8208.09

-6343.09

1.4

长期应收款

108973.83

114771.56

-5797.73

1.5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

69.92

42.63

27.29

二、负债类

2

总负债 合计

108238.83

112616.8

-4377.97

2.1

应付职工薪酬

255.98

300.53

-44.55

2.2

应交税费

1093.36

1923.47

-830.11

2.3

其他应付款

1924.49

4712.79

-2788.3

2.4

长期借款

104965

105680

-715

三、权益类

3

所有者权益 合计

29018.53

25501.73

3516.8

3.1

实收资本

18442.5

18442.5

3.2

盈余公积

1057.6

705.92

351.68

3.3

未分配利润

9518.43

6353.31

3165.12

四、损益类

5

营业收入

27127.95

32140.98

-5013.03

6

营业成本

22208.2

14317.26

7890.94

7

税金及附加

48.4

37.28

11.12

8

管理费用

809.17

783.37

25.8

9

财务费用

-273.71

-125.47

-148.24

10

资产减值损失

736.64

9716

-8979.36

11

投资收益

265.86

70.31

195.55

12

营业外收入

1080.76

111.27

969.49

13

营业外支出

14

所得税费用

1422.82

1944.89

-522.07

15

净利润

3516.8

5649.23

-2132.43

二、歆华租赁经营情况

表二 各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17年实际

2017年预算

实际较预算增(-减)

 

 

 

新增业务规模

218751.39

330000

-111248.61

其中:资金业务

10000

-10000

      通道业务

217560

300000

-82440

      汽车业务

1191.39

20000

-18808.61

主营业务收入

27127.95

16472.77

10655.18

主营业务成本

22208.2

12999.04

9209.16

营业税金及附加

48.4

14.59

33.81

管理费用

809.17

958.88

-149.71

财务费用

-273.71

-273.71

利润总额

4939.62

2500

2439.62

所得税

1422.82

625

797.82

净利润

3516.8

1875.19

1641.61

第2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会计

一、财务报告的重要作用

财务报告作为对外报告,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成果,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报告十分重要。

(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护谁的经济利益

这既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也是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因此,需要清楚界定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具有哪些特征,进行什么样的经济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等。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按需定产”,为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和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决策水平与质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二)财务报告决定着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

财务会计作为反映经济交易或者事项的一门科学,从来都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化的,尤其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加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为未来财务会计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三、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利润分配能力等。

(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

(三)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情况。

(四)附注是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出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企业编制附注的目的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本身作补充说明,以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全貌,从而有助于向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但是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财务报告还应当包括其他相关信息,具体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外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

四、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

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构成的现成财务报告,虽能基本满足使用者对企业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目前看它也是有弊端的。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前瞻性不强

现行财务报告是在传统的财务报告基本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是在历史交易基础上的有关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及其结果的信息,即使现金流量信息也是过去经营的结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大部分滞后,前瞻性不强。所以,就其相关性来说,这种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也就较小。再者,现行财务报告过于重视利润数据,而且利润还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是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基础上的概念,所以它并不代表企业收益的真实情况。

(二)现行财务报告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用户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同时,用户对信息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财务报告应当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充分披露这些风险信息。但按现行财务报告的指标及计量原则,是无法充分揭示企业面临的未来风险和各种不确定的。

(三)现行财务报告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在现行制度下,企业通常被短期利益所驱动,往往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来求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甚至逃避社会责任。现在的社会公众不仅关注企业财务责任履行情况,而且也关注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利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资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和结果。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只追求自身利益,不能反映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五、对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随着时代步入21世纪,应在基本肯定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前提下,讨论其进一步改进,以求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此,本文将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时报告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知识经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因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就大大缩短。可以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

(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这些信息一般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三)编制全面收益报告

第3篇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期财务报告问题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与兴趣。尽管西方个别国家实行中期财务报告制度已有多年,但多数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会计界是近年才开始对此议题感兴趣并将其列入议事日程的。有人认为对中期财务报告感兴趣的浪潮,源于认识到了关于中期财务报告基本目的的两种观点(下文将会论及),实际也就是注意到了中期财务报告区别于年报的一些特殊问题。

美国是实行中期财务报告制度较早的国家。最初提出报送中期资料,是1934年证券交易条例后,证券管理委员会(SEC)要求上市公司当某一年有某种特殊事项发生时,填报含有中期资料的8K表;1945年SEC开始要求公司采用8K表提供例行的季度报告资料;1949年8K表转为9K表,以后历经了几次变化,到1970开始以包括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在内的10Q表代替9K表。直到1973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才了涉及中期财务报告会计计量原则的第28号意见书(APB28),1974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又了对APB28某些段落进行修正的第三号财务会计准则(FAS3)。

英国的中期财务报告制度也是从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开始的。会计界的首次介入是1993年9月,英格兰和威尔士执业会计师协会发表了一分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咨询报告,此后,该项目转给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起草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制度始自1994年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此后该准则于1996年和1998历经了两次修改。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尚未,正在拟定之中。我国传统上编制的会计月报、季报实际上也是一种中期财务报告,但从其编制的目的、依据的理论基础、确认计量的原则以及编制的方法等方面来看,都与本文所论及的中期财务报告有所不同。

—、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及由此引发的理论问题

为什么要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其目的主要是什么?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认为,中报的目的与年报一样,是为了提供一个特定期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差别不过是缩短了期间,加快了报告的频率。在这种认识下,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着眼于过去,着重如何真实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客观性、可靠性和反映经济现实。另外一种认识认为,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其预测企业年度内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中期财务报告信息应着眼于未来,着重如何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对企业的未来作出正确的分析,强调的是相关性和提供预测信息。

不同的目的导致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与方法。较具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独立观(discreteview)和一体观(integralview,有人称之为“包容观”)。

独立观是将每一中期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中期终了,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其会计估计、成本费用分配、递延和应计项目的处理等基本采用与编制年度报告相一致的原则和标准,不对有关费用进行均衡化。这种观点是与上述对中期财务报告目的的第一种认识相联系的。以这种方法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优点是其所反映的企业业绩资料较具可靠性,不容易控;缺点是容易导致中期收入与费用的不合理配比,影响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和预测,误导投资决策和股价表现。

一体观是将每一中期视为会计年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会计估计、成本费用分配、递延和应计项目的处理等须考虑对全年经营成果所作判断的影响,有关费用需以适当的标准和方式在各中期期间进行分配。这种观点是与上述对中期财务报告目的的第二种认识相联系的。以这种方法编制中报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因划小会计期间而导致的年度内各期间收益的非正常波动,使收入与费用得到合理配比,提高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以及在预测、决策方面的有用性;缺点是这种对中期收益的平滑化,容易导致对收益的操纵,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IASC是倾向于采用独立观的。从所研究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情况来看,侧重于采用独立观的国家或地区较多,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美国和我国台湾倾向于采用一体观。不过综观各国准则的实际内容,很少有纯粹采用一种观念的做法,大多是二者的融合,只不过各有侧重。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哪些项目以独立观处理、哪些项目以一体观处理较为妥当。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组成

IAS34对中期财务报告的基本组成作了规定,即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包括:简化资产负债表、简化利润表、反映权益变动或与业主的资本交易和给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以外的权益变动的简明报表、简化现金流量表以及选择的说明性附注。从所了解的儿个主要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的情况来看,各国中期财务报告的组成大同小异,一般均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基本报表和有关辅助资料,例如报表附注或其他有关说明。我国证监会1998年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要求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那些按规定其中期财务报告须经审计的公司,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完整与简化

中期财务报告是应同年报一样完整,还是可以简化呢?看法上见仁见智,各国规定也不尽相同。IAS34将中期财务报告的最基本内容界定为包括简化的财务报表和选择的说明性附注,主要是考虑了及时和成本效益原则,也可避免重复以前已报告过的信息。但该准则同时表明决不禁止或阻拦企业提供完整报表。所了解的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简化报表,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我国证监会于1994年的和1996年修改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可以是简化的报表,也可以是完整的报表。但证监会在1998年对上述文件再次进行修订时,将简化报表的选择取消了,规定公司应编制、披露、报送完整的中期会计报表。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监管部门认为简化报表的有用性不如完整报表,不利于投资者的分析和投资决策。版权所有

(三)中期财务报告编报的频率及列报的期间

关于多长时间编报一次中期财务报告,是按月、按季还是按年,各国规定不尽一致。IAS34对以何种频率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未作强制规定,认为这应由各国政府、证券监管机构或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作出规定。但该准则提出,鼓励股票公开交易的企业至少提供截至财务年度前丰年末的中期财务报告。就所研究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尚未发现有要求按月编报的。按季编报的有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等;按半年编报的有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我国香港和内地。

中期财务报告通常要求提供前期可比资料。IAS34要求列报的期间为,资产负债表:本中期末和上年末;利润表:本中期、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间;现金流量表: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间;权益变动表:本年初至今和上年可比期间。有些国家要求得比这少些,有些国家则比这要求得更多些,例如有些国家还要求提供上年可比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但总的来看大同小异。

四、中期财务报告需要特别考虑的儿个问题

(一)季节性问题

很明显,对于某些季节性很强的企业(例如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某些燃料供应企业及某些零售业等)来说,其季节性收入以及成本费用在中期的确认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假设一个企业的主要收入发生在年度内的某一个中期,另外的中期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如果按照收入发生时确认的原则,就可能会对年度内收入或利润的预测产生误导。然而如果不遵循发生时确认收入的原则,又如何来分配这收入呢?极端的一体论者建议对年收入进行预计并分配在中期。这显然很难被多数会计人员所接受,即便是象美国这样侧重于一体观的国家,也认为预计收入并不恰当,而规定收入确认应与年报采用一致的原则。IAS34第37、38段对季节性收入的确认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如果企业年末对年度内季节性收入进行预计或递延不合适的话,则在中期财务报告日也不应对此种收入进行预计或递延,这种收入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这显然体现了独立观点。从各国准则情况来看,对于季节性收入的确认,大家认识基本一致。为消除季节性因素对预测的影响,有些国家规定中期财务报告中应对季节性活动的实质予以披露,并补充提供中期财务报告日前12个月的相关信息。IAS34第21段也作了类似规定,鼓励那些经营具有高度季节性的企业提供截至中期财务报告日前十二个月以及前一个十二个月的比较信息。

至于季节性成本的分配,有人主张应以业绩(业务量)为基础(体现的是一体观),而不应以时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的分配体现的是独立观),从而解决季节性收入波动情况下的不合理配比,增强预测性。但是,可能是考虑到这种方法的不确定性太强,各国很少采纳,基本都是以表外披露来解决季节性问题,IASC也不例外。

(二)年度中不均匀或不重复发生的费用

有些费用是在年度中间不均匀地发生的,例如周期性发生的年度大修理费用,有些费用是不重复发生的,例如重组费用。在独立观点下,如果这类费用在编制年报时不能预计或递延,则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也不应预计或递延,而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在一体观点下,如果这类费用受益期超过一个中期,就应在受益的各中期之间进行分配。在此问题上,IASC和英国坚持了独立观,美国和我国台湾则采用了一体观。后者同时在其准则中补充了一点:如果无法确认受益中期,就在发生的中期确认。

(三)资产减值产生的损失

各国会计准则一般都规定,资产减值产生的损失在年度报告中应予确认,例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核算的存货,期末由于可变现净值或重置成本低于成本而发生的损失;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长期资产的价值减损产生的损失等。对这类资产的估价或损失的确认通常都是在年底进行的。问题是,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是否应对此予以考虑。

按照独立观点,中期是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既然编制年报时需要对这些资产的价值进行重新审核,并确认相关损失,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自然也应采用相同的原则。按照一体观点,为使中报信息具有更好的预测性,似乎也应在中期对这些资产重新审核并确认相关损失。问题在于,如果某资产在中期财务报告日市价下跌,但能够合理预计其价值将在年报日前回升,在这种情况下,中期财务报告是否还应确认下跌损失,按照独立观点,应当确认;按照一体观点,则不应确认。

IASC在此问题上坚持了独立观点,要求在资产估价和损失确认问题上中期财务报告与年报采用一致的标准,对于中期后、年底前资产价值可能回升的情况不予考虑。英国的作法与IASC规定的作法大体一致。

美国和台湾的准则在此问题上就体现了一体的观点,规定存货市价下跌损失在发生的中期加以确认,但如果存货市价下跌是暂时的,企业能够合理预计下跌将在年度报告日前回升,便不应在中期确认损失,这显然考虑了年度内以后期间的情况。许多人认为这种考虑是合理的,因为确实有些产品在上半年价格的下跌只是反映了其季节性,到了下半年其价格很可能是回升的。

关于某些准备提取,与上述问题大体类似。IAS34附录二中提到,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日应采用与年末相同的标准确认准备。

(四)中期所得税

第4篇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新晨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第5篇

财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公司财务报告的功能在于以货币形式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义务以及影响它们经济活动的连续记录。这些项目及其任何变化按照编制报表日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加以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及时、相关、可靠的量化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关系到高级管理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公司战略、与股东的关系、公司股价、股利政策及资本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获得公司全面、准确的内部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比较缺乏,分析公司财务报告就成为较佳的信息获取手段。

一、注意阅读审计报告

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会附有一份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对整个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总体评价,一般有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发表审计意见。这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注册会计师将对其提出不利意见的决定作出必要的说明。与财务报表一起的审计报告必须与报表一起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不利意见,尽量剔除引发这些不利意见的错误根源所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财务会计和披露决策反映了许多基本惯例或概念,它们或多或少地被接受并用于指导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在实务中,会计惯例多是功利主义的,它们之所以被接受源于它们有助于涉及会计数据的决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经理人员被允许作出许多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判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理解、会计规则的选择、科目调整、格式选择和计量判断等。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对交易和事项加以确认、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单位选择会计政策、估计的程序是: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三、全面分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表与表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了解全面的。因此,将报表与报表分裂开来分析是得不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的,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确地分析应是全面和系统的,如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单看利润表上的销售收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的收入都已变成“真金白银”,这时分析销售收入就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则更佳。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寻找报告中的关键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分析报告时的重要技巧,不可轻视和忽略。一拿到报告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和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样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前看后忘,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片面和零乱的。一般来说,拿到报告后,先审阅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几个反映总体方面的关键性的数字,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如债权人更关心收益质量和资产的安全性,而投资人则更关心成长性方面的数据。将上述数字与本企业上年指标相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等,寻找其中正常的或可能异常的迹象,便于在具体分析时能够把握大局,抓住重点,使具体分析更具针对性,提高分析效率,增强分析的准确性。在作财务报告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对报表附注的分析,因为许多在报表中未能反映的信息往往通过附注予以披露,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账户余额详细说明、表外负债及风险、或有负债等信息。在分析会计数字之前必须先阅读附注。

四、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解释财务报表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它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比率分析旨在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保持。财务比率分析应根据公司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对分析公司及其所属行业有用的线索。包括:将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比率对比;将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比率对比。财务比率分为四类:一是流动性比率;二是偿债能力比率;三是资金管理能力比率;四是盈利能力比率。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分析时,应就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类型,然后计算那些最能达到目的的比率。在分析时,要将一定时段内的某一比率与标准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最好从多角度来对多种比率进行比较,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但要注意,财务比率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一是财务数据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大影响。二是比率分析只反映数量性的信息,对诸如管理层道德观、能力等质量性因素未考虑。三是因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公司间比率的比较可能有误导性。四是孤立的一项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五是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情况。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不要被其误导,只有灵活使用,才能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五、重视收益质量与成长率分析

在为一个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益水平和收益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来作出评价,这项研究和评价称之为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着重进行两项评价:一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绝对水平;二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相对变化。绝对收益质量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格收益倍数;收益质量变化体现了公司经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营业环境或财务环境的变化或者前景变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做如下解释:高质量收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低质量收益指标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了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收益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可见,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因而可称之为实质性分析。要分析收益质量应特别注意识别“会计红旗”。会计红旗表示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等等。“会计红旗”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或者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2.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也包括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无论是收益质量分析或成长率分析,都要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仔细地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收益质量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虽然收益增加了,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六、参考其他重要的信息

第6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是社会的各方面对于资本信息的掌握要求的加剧,使得人们对于财务报告的分析看的越来越重,因此本文就重点阐述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以及作用。

1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1.1 财务报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对于财务报告分析的研究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财务报告分析的发源地是美国,最初是由美国的银行对于借款人信用和贷款偿还能力的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公司制的形成,不断有投资者、债权人对公司的规模等进行分析,进而人们开始意识到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20世纪中后期财务报告分析的规则以及相关内容等基本上有了统一,使得财务报告分析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也变的多样性。

1.2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告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规范的体现,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出了要依据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资料以外还要依据企业的日常会计资料、财务情况说明书、统计资料等。因此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主要有: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过去以及现在。财务报告分析是对企业的过去财务以及现在财务的分析,通过报表可以及时的得出企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及时的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测。财务报告就是将企业的各项分析内容和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此确定企业的财务发展情况;财务报告分析还可以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进而得知企业的财务赢利、经营效率等,同时还可以推测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成长能力。

2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及分析目的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主要有:

2.1 经营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受到委托者对企业的法人财产进行经营管理进行的分析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为了行驶自己的职责他们必须要及时的关注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债务偿还能力以及企业的赢利情况。可以说企业的经营者对于财务的报告分析要从综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以此能够保证自己准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经营者可以说是对企业的业务以及财务状况了解最多的分析主体,它对于企业的情况掌握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说财务报告分析对于经营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全面的把握企业的发展,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措施。

2.2 投资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企业的出资者以及市场上潜在的出资者,可见企业的投资者对于财务报告分析具有积极地作用,他们十分的看重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因为企业的财务情况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等的关注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考量企业的赢利情况,因为企业的赢利是保证企业能够给予投资者红利的基础。总之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使得投资者能够评价管理者的也能,同时财务报告也是为企业制定薪酬的重要依据,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中投资者侧重于对于企业赢利性和成长性的分析。

2.3 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债权人的利益是由企业支付的,但是在企业的经营中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追求更大的投资收益,他们对于企业的利益不能实情的告诉债权人,因为存在着这些利害关系使得债权人更加注重对于财务报告的分析。

2.4 其他有关方面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财务报告关系着许多部门的利益,其中包括企业的供应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的员工,他们对于报告的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以此获得自身利益的可能,无论如何财务的报告分析最终是为了获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分析适应各种企业有关的信息需求者。

3 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第7篇

观察者可能都会认为,转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纯粹是技术性的会计事务,但其实此举令财务报告的方法彻底改变。这个推动多个国际会计准则的原理,与很多公司和其投资者惯用的大相径庭。不太技术性地看,在新准则之下,“公允价值”取代了“实际成本”会计,相关性和可靠性间的平衡亦已改变。与此同时,财务报告的焦点从交易转到资产和负债的计算;利润与产生现金之间较以前更趋分离。事实上亦有人忧虑新的财务报告会逐渐迫使公司改变其运作方式。

新准则对商业的冲击不能低估,IFRS对英国上市公司的真正冲击,目前仍不太清楚。要看清IFRS如何影响财务报告和找出公司可能面对的困难,最好是参考以下几间经已用IFRS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包括药厂AstraZeneca和GlaxoSmithKline及医疗科技集团Smith&Nephew。比较各个公告,提供的资料、已认定的调节项目和审计确实性的水平皆有分别。不过在几个我们关切的范畴中,这仍是一个有用的纲要。显示引进IFRS明显不只影响到公司的记账员,管理人员和投资者关系部门也需要决定如何应用IFRS,制定相关信息传播策略和解释提供的调节项目。

二、使用国际财务报告(IFRS)的选择权

IFRS一直很希望会获得国际接纳,并大大改善对公司资料披露的质素和可比较性。但在短期而言,可比较性方面会比较令人失望,而且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以前更为减少。其原因有:

(一)国际财务报告(IFRS)仍是未定的目标

我们必须理解现时IFRS仍然是未定的目标。当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其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时,许多人希望IASC一轮大动作、完成一套完整的标准后,会有一阵子的相对平静;相反,IASB开展了一项野心勃勃的标准制定程序。虽然IASB架构了一个“稳定的平台”——一套在2005年采用IFRS的公司可用的标准——就在其自定的限期2004年3月31日之前,这个平台并非如理想中的稳定。IASB自此发出了十多个意见稿,建议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此外,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亦再发出了十一份解释稿。这些意见稿和解释稿现在已有不同的完成程度,其中某些仍须IASB批准,其它已被批准的则有待欧盟背书。此举其实并不妥当,因为欧洲公司只有在新准则获背书之后,方会被许可采用。结果,公布IFRS信息的公司须要小心谨慎地描述它们采用的IFRS版本。例如,GlaxoSmithKline声明该公司的IFRS财务资料“根据IASB发出、供2005年报告应用的所有IFRS,与常设解释委员会和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之解释而编制成”。AstraZeneca亦披露了近似的资料,但补充说该公司假设就欧盟版本IAS39,IAS39之修订本及修订之意见稿的修改建议,将会被纳入IFRS并获欧盟背书。这些假设既合理亦理性,但须知并非所有IFRS都是相同的。此外,一些公司就未来修订和准则背书的假设,日后很可能会证明为错误,因为准则和解释有可能未能及时背书,或者在获批准前已在字眼上作了重大改变。

(二)国际财务报告(IFRS)1之豁免

IFRS1对于首次采用IFRS的国际准则,让公司按意愿选择追溯运用部份的国际准则,以尽量方便这个转变过程。这个做法的主要缺点,是各公司采用不同IFRS的起步点,其财务报告可能难以比较。可是,即使现行和可比较的财务报告期间亦有难以比较的地方。譬如说,AstraZeneca完全套用了可追溯既往的财务准则,GlaxoSmithKline和Smith&Nephew则只会在今后的现行财务报告中套用。结果,本来在采用英国公认会计原则(UKGAAP)之下可以比较的公司,初使用IFRS时便变得较难比较。同样地,股权支付的准则亦毋须全面追溯。有公司(如蚬壳集团)不追溯性采用该准则,亦有追溯性采用者(如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

(三)鼓励及早采用

历来IASB都鼓励公司及早应用其新准则。现时已有不少准则可用,但公司可自行选择,而非必须及早采用。在这方面IFRS似乎又有多个版本。使用者需要小心阅读财务报告,方能确定一项准则或解释是否已被及早应用。例如,在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的IFRS声明中,几间公司于申报期比较是否应用了IFRS5(关于用所销售的资产及停止经营业务)并不明确。

三、实际应用

为了减省可避免的成本和功夫而首次采用准则,需取得准许首次实际应用IFRS的豁免,此做法不足为怪。无可避免地,首次采用准则者的选项范围,令类似的公司做出的IFRS财务报告大相径庭。于下表的一些项目中,这个情况显而易见。

AstraGlaxoSmith&蚬壳

ZenecaSmithKlineNephew集团

转变时间2003200320032004

追溯应用IFRS2是是是否

退休金:已应用走廊法否是否是

重报于2005年前采用IAS39是否否否

现非根据英国公认会计原则作报告

表1

期望不同公司的首个IFRS财务报告可作完整比较,从来都不切实际。即使如此,从前可作比较的部份,现在却出现了分歧,始终令人失望;幸而大部分对转变期豁免的影响,都会很快消失,五年、十年后,比较财务报告的困难都会成往事了,只余下不同会计政策间的差异。

(一)国际财务报告(IFRS)的讯息传播策略

虽然IFRS对公司首份IFRS财务报告和涉及该公司首个IFRS申报期的中期报告,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披露规则,但是对首份IFRS财务报告前的IFRS资料提交,却没有给予指引。欧洲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为填补这个空隙,遂发表了一项建议,以鼓励欧洲的上市公司在从当地会计准则至IFRS的转变期间,向市场提供适当、有用的资料;但CESR的建议实际上影响甚微。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公司的IFRS声明会有多种不同形式,如表2所示。

公司发表的资料

Scottish&

Newcastle受IFRS影响范围的总结

简介受IFRS影响范围的报告

蚬壳集团IFRS对股东资金之影响的高层次总结

Smith&IFRS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

NephewIFRS详细收益及股东资金之调整

Glaxo-IFRS资料报告的基础

SmithKlineIFRS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

权益变动调整

所有主要财务报告调整至IFRS的

关于与GAAP之分别的详细叙述式讨论

AstraZenecaIFRS资料报告的基础

IFRS会计政策

IFRS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

已确认盈亏报表

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调整至IFRS

关于与GAAP之分别的详细叙述式讨论

核数建议

表2

如表2所示,IFRS资料现时以许多不同方式公布,更坏的是,至今未见有标准或最佳做法出现。须知道如公司还未发表2004年年结前的详细资料,须要在发表2005年首个年中报告前发表。由于大部分公司都会想小心计算公布IFRS资料的时间,以免与公布年结财务资料和股东大会的时间重叠,这对不少公司而言都颇有挑战性。以Smith&Nephew的IFRS时间表为例。

日期资料

2004年11月17日提交2003年及2004年第三季为止的IFRS

量化分析予投资者

2005年2月3日以UKGAAP计算的2004年业绩初步公告

提交2004年业绩的IFRS量化分析

2005年3月印发小册子包括:

IFRS修订后的会计政策

UKGAAP及IFRS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之2003

及2004年调整

重报2003及2004年,包括季度之损益表及资

产负债表

2005年5月发表2005年第一季度采用IFRS之业绩

表3

由于时间限制,很多以十二月作年结的公司,都计划在三月中发表IFRS公告。

(二)审计保证

审计业界一直在努力研究,IFRS公告中应包括何种审计保证。本来很多审计师都认为IFRS公告中不可能作出审计报告,因为IFRS尚在修订之中,加上公告并非完全跟从IFRS标准。于是审计师都向管理层提交了协议程序报告。

2004年8月,国际审计与认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出了一份答问文件,为首次采用IFRS报告之事宜向审计师给予指引。该份文件澄清,作为管理层经已选择及于期初资产负债表,适当地应用了IFRS会计准则的证据,一份审查委托似乎并不足够。但是,审计师可以在国际审计标准容许之下,接受特定审核委托。IAASB的文件并没有平息何种审计保证才是可用或合适的争论,目前很多细节仍在商讨之中。

从表2可见,只有AstraZeneca的IFRS公告包括了特定审核报告,而该报告的用词大异于一般的审计报告。GlaxoSmithKIina和蚬壳集团则特别提到报告中的数字未经审计。在类似个案中,审计师往往都只会向管理层提交一份审计报告。

(三)调整项目

从用UKGAAP准则转变为用IFRS的公司,可以预期它们的调整差别列表会大同小异。当然,其中亦会因公司规模、组织方式和经营行业而有所差异。

表4是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及Smith&Nephew报告的调整项目总览。从中可以看到,股权支付、商业合并、递延所得税、雇员福利和金融工具都会是英国上市公司的主要IFRS调整项目。

报告的调整项目AstraZenecaGlaxoSmithKlineSmith&Nephew

IFRS2股权支付×××

IFRS3商业合并×××

IAS10应计股利-××

IAS12递延所得税×××

IAS17租赁会计--×

IAS18确认收入-×-

IAS19雇员福利×××

IAS28从合伙人

而来之利润

IAS32/39金融工具×(1)(1)

以上三家公司由于不同的潜在原因,报告了某些调整差别。无论如何,上表也列出了公司应要努力的各方面,是一个有用的撮要。随着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可采用的IFRS调整,财务报告使用者将可把个别公司与其它公司对照,并比较它们报告的调整项目;事实上,这亦是欧洲及其它地区几个会计管理组织所宣布的工作目标。

第8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 表外信息 担保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44-02

会计这个信息系统要求会计信息经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满足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生成财务报告。由于财务报告关系到各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所以财务报告要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编制。信息使用者通过对财务报告的评价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趋势、经营风险、偿债能力等信息进行判断。信用担保机构在审核申保企业资信时,对其财务状况的评价也需要使用企业的财务报告。而当前报表使用者在使用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对财务报告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企业财务信息报告以历史信息为主,缺少企业未来经营成果的相关预测信息

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于企业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而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则通过根深蒂固的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将其排斥在财务报告之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从我国财务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如资产定义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信息只反映企业的过去,而缺少关于企业未来的信息。其实,担保公司的业务人员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需要通过报表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判断,以有助于业务人员作出是否进行担保的决策。

财务报告模式仅仅重视历史信息,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本身已包含了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环节。现行财务报告重视企业过去财务资源和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而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和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企业未来的行业发展能力及市场经营环境等对使用者进行决策非常重要的信息。

二、企业财务报告的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主,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资源的价值

由于要素确认是建立在过去的交易事项情况的基础上,历史成本必然成为了主要的计量属性。现行财务报告计量体系是在以历史成本属性为主的前提下建立的,由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构成的计量体系。目前我国对现行实务中有关核心资产、负债仍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予以计量,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负债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优点是能使投资者正确了解企业现有权益价值,符合及时性原则,但总体上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相关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1.资产和负债的现实市场价值会与其账面价值有很大不同。一项资产很可能不能按其账面价值售出,并且如果一项资产不能按其账面价值售出,也不可能按这个价值买入,因此报废资产的重置成本也可能与其账面价值不同。同时资产的已取得时间、通货膨胀、资产流动性和资产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流动性差的资产出售时需要较高的交易费用,所以出售净所得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流动性差的资产的现时市场价值会更大地偏离其账面价值。例如,比较股票和生产线,股票是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因为它容易变现,实际上,由于存在活跃的资本市场,它的价值很容易确定。而生产线和股票相比,如果这一生产线是领先的生产技术,它的价值可能会大大高于其账面价值。如果另一种技术使它过时,它可能会一文不值。但不管哪种情况,要合理及时确定其市场价值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没有一个已经建立的二手生产线市场。资产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是影响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可能有重大差异的重要因素。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加易变,无形资产可能非常值钱,也可能分文不值。企业的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也与财务困难、剩余期限等多种因素有关。若企业面临财务困难,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必然低于其账面价值,因为企业有可能不能偿还债务的事实。

2.财务报告要素确认是交易观还是事项观也影响到了财务报告对客观实际的反映。现行财务报告进行确认的前提条件是交易观,但这限制了企业信息的相关性,如有些项目虽未发生交易,但其价值已经发生变化,如持有收益或损失。试想10年前的房价和现在的房价。由于通货膨胀、市场的变化等外在原因,其历史成本与现行的公允价值相差很大。比如企业拥有某一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准备用于生产经营,由于市政交通道路工程建设,其地价已经有巨大的升值,但由于现行财务报告确认的限制,是不能将市场价值进行确认的。这样财务报告会局限于历史的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资源价值。

3.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只允许对在购买与合并时形成的商誉予以计量报告,而对那些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超过正常报酬率而形成的自创商誉,不能在现行财务报告中予以计量反映,从而使得不少拥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公司的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也影响到了财务报告的对企业价值信息的真实反映。业务人员会由于现行会计报告中没有反映此类重要信息,就会通过其他渠道寻找相关的信息,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企业财务报告中的表外信息披露太少

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其披露的范围也只局限于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交易和事项。会计报表附注现阶段主要侧重于对表内项目的解释,而对于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表外融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太少。企业的许多重要信息由于准则的限制并没有体现出来,而企业的经营环境、筹资能力、研发能力、竞争能力、社会责任等等这些信息都是评价企业的重要内容,企业的未来经营能力、市场风险、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趋势等财务报告中所没有的一些信息,对担保公司业务人员的决策和判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产品的质量问题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也应及时披露,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总之,财务报告提供了企业一定的经营信息,但不是全部。往往财务报告以外的信息比财务报告本身要重要得多,只有在实际中工作中知道财务报告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才能结合其他信息作出合理的财务评价。但由于市场的变化往往不是人们所能预测的,那么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客观地了解企业的上下游关系,分析企业未来的市场机会,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一个大致的预期,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理解也就更容易了。

基于此,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在突破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限制的条件下,拓宽信息披露的范围,不仅揭示财务信息,还应扩大到非财务信息。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财务报告固有的缺陷,对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项目”也能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拓宽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量。应当鼓励企业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以及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产品、未来销售、市场竞争、人力资源价值等方面的信息,这对增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问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得出尽量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做到去糟而取精,用表不唯表,使财务报告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第9篇

第二部分说明段,是对公司运营及财务现状的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适当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公司当前运作上的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公司在不同阶段、不同月份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所需要的财务分析重点也不同。如公司正进行新产品的投产、市场开发,则公司各阶层需要对新产品的成本、回款、利润数据进行分析的财务分析报告。

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四部分评价段。作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财务评价不能运用似是而非,可进可退,左右摇摆等不负责任的语言,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