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6: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企信息化监理工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处在分散、平面化的阶段。大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只能在财务管理部门内部进行,内部不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财务管理业务与业务之间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财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存在限制,这从根本上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设计思路
信息化协同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现,主要依靠在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增加系统模块来实现。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模块分别是“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和“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这两个系统能够在企业原有财务管理系统的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基础上,形成一个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信息的协同系统。这种协同系统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接口,在不同企业内部应用,企业主体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构成企业之间财务管理信息的协同体系。[1]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特点
(1)开放性。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模式是在协同的前提下设计的,所以其本身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其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完成好财务管理内部的协同和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而且能够借助现代互联网与其他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系统关系,这种开放性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协同效率。
(2)实时性。实效性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最为推崇的一个观点,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因为现代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任何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都会牵动投资者的心,都可能会对投资者的资产造成影响,所以财务管理信息公布的及时性至关重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的披露系统,企业主体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借助财务管理信息传递与共享系统将已发生的企业经济交易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而相应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借助“财务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随时从网上获取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2]
(3)标准性。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的效率,管理主体对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信息进行了格式的统一。要求所有系统都适用XBRL语言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标准语言,这一语言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料共享。
(4)决策性。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综合了更多的企业运营信息,能够统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呈现给管理人员,为其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财务管理的这一协同模式带有鲜明的决策性。[3]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中财务信息的协同方式
(1)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是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在这一方式中企业自身是财务管理信息的提供者,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并通过企业的门户网站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公布这些财务管理信息,以供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应的管理决策。这种信息协同方式内只有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两个主体,所以不存在泄密的问题,安全且规范化。但是主动式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执行的标准和成本较高,比较适合大型企业或者上市企业应用。
(2)基于ASP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方式。在ASP基础上建立的财务管理信息协同方式,是一种借助第三方实现的信息协同方式。在这一方式中企业主体并不直接收集和生产财务管理信息,而是由ASP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处于内部竞争的原因,ASP往往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评价,而其公平、客观的评价也会受到利益相关的肯定和回报,从而促使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
五、实施财务信息化协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的准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涉及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综合性项目,所以在实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之前,企业主体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实施并不是简单安装几台电脑的问题,会涉及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在制度上和技术上做好准备,必然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应用的效果。
(2)建立严格的监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交互模式,其本身在为企业主体带来财务管理效率提升利益的同时,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带来泄露的风险。所以在网络安全风险较高的今天应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企业主体,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企业的协同机构和协同模式进行监督。监督机构应该由企业的内部监督组织和软件的提供商咨询机构共同组成,其中企业内部监督机构主要对财务管理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运营商咨询部门则主要对财务管理部门信息化协同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3)处理好人、技术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是一种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其本身囊括了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技术和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主体应该重视统一模式下的人、技术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完全依赖人对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管理的协调作用。只有重视人、技术和管理的集成,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的协同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六、结论
随着通信工程行业增长速度的放缓,通信工程监理行业整体业务量也随之减少,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不断降低。文章主要阐述了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及传统工作模式的弊端,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运用IT生产管理系统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通信工程监理行业;IT生产管理系统
“互联网+”概念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从消费领域渗透到各行各业,改变了工作方式,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对于通信工程监理行业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通信工程监理行业整体利润率降低且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监理收费过低,面对如此环境,只有通过提高交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传统的通信工程监理工作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1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现状
监理行业最早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对我国的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与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通信工程的分支领域,通信工程监理行业也随之崛起,为通信运营商分担了项目管理的任务,保障了通信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整个通信行业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众多投资者跻身这一行业,通信工程监理行业在短短几年之内实现了迅速的发展,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通信领域的前期过度发展,市场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通信行业整体出现经济下滑的趋势,各大运营商之间展开了持续的价格战,监理行业的收费也逐渐降低。通信工程监理行业随之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行业市场混乱不堪,在招投标工作上均不按规范行事,相互压制价格,中标的价格根本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后期监理工作中人力、物力都极度缺乏,不能对建设工程实现很好的监督,损害了工程建设业主方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面对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的低价竞争局面,单靠个别企业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这一困境的。各通信工程监理企业要想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只有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交付率、控制企业成本才能实现。我公司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研发出了IT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很好进行交付与成本控制,并且能够提供以“项目为核心的透明化监理服务体系”,保障业主的利益[2]。
2通信工程监理行业传统工作模式的弊端
由于通信建设工程往往具有投资小、点多面广、工期短、位置偏僻等特点,因此中标的监理行业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往往对在建工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非常缺乏,但是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又涉及到大量的资料,包括合同、建筑资料、技术基础资料、采购价格、供应商信息、建设进度等等,监理资源的匮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传统的通信工程监理工作模式主要依靠资料员进行信息的收集、记录、整理及汇报,整个工作进度缓慢、耗时长、信息不公开,业主方和监理企业管理层获得信息的时间都非常滞后,无法及时了解建设工程最新状态,不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除此之外,资料的保管、归档、查阅都成为难题,主要依靠人工的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枯燥、繁杂,难免不会出错,信息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更加加剧了监理资源的匮乏。[3]
3IT生产管理系统对于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这也为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日趋大型化、分散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行业利润的不断降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行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工程监理行业也要学会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建工程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深圳市都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根据项目管理的特点,以透明化监理服务为目标,自主研发了适用于监理行业的IT生产管理系统,创新了监理项目管理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监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4]。
3.1IT生产管理系统的特点IT生产管理系统以透明化服务为目标,所有数据都由现场一线员工直接传递到系统,由系统进行基础数据的累积和存储,监理方和建设方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现场工程建设情况,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一线员工通过拍照等手段及时记录数据、及时向上级进行现场求助,建设方、业主及监理公司可以直接快速的将需求传递到一线,系统还能自动生成二维码存档合同,方便查阅和管理。
3.2IT生产管理系统对于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的重要性第一,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IT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和传递,施工现场的监理日志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存储,无需进行纸质打印;各项工程资料,也能利用IT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存储和共享,不用专门购买存储硬盘或者进行纸质打印保存;同时,通过IT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人机互动,公司可以通过系统对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工作人员进行远程培训,开展视频教学和资料教学,能极大程度的节约培训成本。第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监理行业传统工作模式下数据收集主要依靠人工制作手抄报表,工作量十分巨大,存在信息汇总不及时、数据容易失真、浪费人力资源等问题,不能及时的了解施工一线的工作情况和进度。IT生产管理系统由一线员工在授权范围内直接将数据传入系统,所有人员都可以第一时间查看数据,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数据来源也真实可靠。除此之外,通过系统,还能实现办公管理,除了数据的汇总外,还能进行公告通知、文件审批、资料归档等工作,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有利于及时监控工程动态。由于IT生产管理系统能实现工程现场的信息采集、汇总、存储功能,监理公司和建设公司都能通过要求一线员工每天上传数据掌握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当监理项目非常分散时,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就能很好的实现对各个项目监理点的监控,进行有效的管理。第四,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中由超过65%的企业对于信息技术的投资远远大于对生产设备投资,他们对于企业网络建设投资的回报率往往高达10倍以上。同样的,对于通信工程监理行业而言,也需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以前的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了,IT生产管理系统可以让监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能让各项业务流程标准化,实现报表、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能极大程度的提高监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必要手段。第五,有利于与国际国内行业接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也要遵守国际管理规则。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监理活动是国际市场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在国外通信同程监理行业早已被广泛使用,贯穿监理活动的始终、覆盖监理活动的各个方位,在国内虽然没有实现普及,但是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应用与否、应用得好坏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公司研发的IT生产管理系统是在对国内外已有监理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研发出来的,实现了与国际国内行业惯例的接轨,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并肩前进。
4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工程监理行业要学会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工具,将其深入应用到监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收集、汇总、分析数据,实行数据化的工作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曲鑫.我国通信工程监理行业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2]甘姚锐.通信监理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关键词:完善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还会对经济的平稳运行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增长不断很快,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加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这些新的形势都对国企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让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广泛、丰富。作为国企的管理者而言,必须要不断研究新形势、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促进财务管理与时俱进,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新发展。
一、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国企运营效率很低
因为国企在制度上的缺陷,这就使得本该由国家所控制的企业,实际上却为政府官员所控制,而这些政府官员又不很好地实施控制和监督,这就导致了经营者因缺乏控制权,而丧失积极性,国企运营效率自然也就低下。因为没有任何法人,也不属于承包经营,这使得政府和企业无法分开,从而使得国企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国企没有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
一是国企内部缺乏对财务的有效监督,尤其缺乏对经营管理者重要财务决策的监督,重大财务决策会议中,有监理会成员参加,但他们没有投票权,不能起到财务监督作用;二是社会也缺乏对国企的监督,除上市国企外,其它国企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很少向外界公开,也让社会大众很难去监督,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三是经营管理者们的个人的收入不够透明,国家也对公款消费没有制定明确的规范,从而使得国企的财富为少数管理者所挥霍,用于各类畸形消费中。
3.国企对于资金的管理较为散乱
一是国企缺乏完善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而国企财务风险的高低程度,对我国的经济状况有较大的影响,也决定了国家的风险程度。然而现在许多国企横行,管理者们私自挪用、转移企业的资金、基金,肆意侵吞国企业资产,从而使得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二是国企对于资金的管理,如筹资、投资各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约束,有的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并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自不量力,没有发展目标,盲目地进行投资,导致严重的失误,损失惨重,最终使得企业资金困难,入不敷出;三是国企的股权高度集中, “一股独大”的国有股,使得中小股东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二、对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的几点建议
1.须要对国企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进行建设和强化
一是重视审计部门和稽核部门的建立。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假账,虚假利润或亏损,有没有销毁过会计凭证、账薄和财务报告等关于企业财务的信息,是否存在着利用职权进行侵占的行为、和贪污行为。而稽核部门应经常地检查一下会计业务,看会计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有没有违纪违法现象的存在,是否违规操作。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牵制连锁制度,在关于财物和现金的收付结算时,必须由两个以上的人分开管理,使他们能够相互制约。仅这样还不够,应让更多的会计人员连锁负责,这种连锁制约制度的建立,可以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心,让他们能够相互核对和监督、防止舞弊和差错的产生。三是应建立财务总监制。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实行这一制度,以强化对企业财务的监督,维护投资者利益。国业应派出财务总监到其属下的全资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并让他们进入其董事会,监督管理层,以防止内部人为控制问题的发生。
2.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一要注重建设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能够跟得上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加强其应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二要加快对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进度。国企一定要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合理使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使财务信息化在一体化财务业务、财务预算的管理、运营成本费用的管控及重大事项的监控等各项工作中都能得到广泛使用,以此来提高国企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已在使用财务信息化的国企,要让管理标准化,具有预算、资金、购销管理功能,并支持会计集中核算和决策。对于还没有使用财务信息化的国企,要制定好的规划和方案,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并对财务信息化进行建设。
3.降低国企的运营资金成本
要时刻注意现金流量的变化,掌握流量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资金的调度,财务风险的防范,合理地使用资金。企业在筹资时,不能只向银行贷款,要学会使用其它金融方式,比如吸引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这样做,可有效降低成本,减少支出,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还要对市场主体地位进行强化,规范企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在开始新的投资项目之前,都要先进行科学论证,详细地预测,并以市场主体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收到良好的效果,减少浪费,避免贪污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及时对投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投资报酬率,以及资金的回转。
4.强化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想要控制财务管理工作,就得依靠企业内的审计部门。让他们控制好公司的财务活动,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控制,并在每次的内部审计报告中,对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不要只将目光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要强化监事会的作用,通过向企业派遣财务总监等方式,以监督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还应该主动与其它机构,如税务、审计以及中介机构密切配合,定期沟通,分工协作,以提高对企业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只有全面提高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才能够为居民提高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上充斥着许多豆腐渣工程,这些工程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为此必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理,通过各种监理措施的全面贯彻与落实,保障我国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对我国建筑工程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1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1监理单位应具备招投标工作的能力
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好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主能否选择到优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如果监理单位能从施工招投标阶段就介入建设项目,则它对工程建设项目就很了解,对业主选定的承包商也很了解,对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很熟悉,它的监理工作很容易开展和实施。
1.2 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最终所要做的就是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根据国际和国内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只有熟悉合同文件,才能管好工程,使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监理现状及特点
2.1监理行业没有完全市场化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没有进行完全的市场开发,具有区域性的保护垄断色彩,限制封锁外来企业,例如部分地区利用监理单位要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注册的规定,来刻意限制刁难外来的监理单位,只对当地的监理单位开绿灯,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
2.2监理行业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致使目前监理单位职能趋于单一化的发展局面,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然而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策划、决策分析、投资控制、工期控制、合同管理、项目运营很少干预和涉及,不能做到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控制工作,致使我国目前的监理行业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2.3监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来自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或跳槽人员,致使监理队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现象,他们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技术监理管理培训,由于他们大都只是懂技术,而缺乏专业的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常会出现,无理索取,甚至欺骗业主的现象,对工程项目施工不能起到真正的监理作用。
2.4监理工作缺乏规范性施工指导
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缺乏正确规范的施工指导,无法使施工人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防微杜渐;并且在进行施工监督过程中,监理人员对于施工事故的处理不够得当,对于造成的人员伤亡的特大事件,应该没有及时落实到个人,针对由于单个人员的错误施工造成的事件,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没有严格按照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对于施工中各项基础的建设不够重视,无法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5监理单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监理行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首先,造成目前我国监理单位在监理费用收取上存在竞相压价的不良性竞争行为,导致监理费用过低,致使监理单位生存艰难,从某种意义上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良性发展;其次,目前市场上监理单位的形式各异,有出租资质的,有挂靠单位的,导致了监理单位缺乏诚信基础,致使业主无法将对物资采购、建设队伍的选择、施工款的拨放等一系列管理事宜交给监理单位,因此,不利于建立行业的长足发展。
3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3.1 建设工程监理向规范化、法制化发展
虽然我国目前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尤其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施工阶段的监理行为进行了规范。但是,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而且监理企业合同管理意识不强,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现象屡有发生。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的水平还较低,监理行为也较不规范,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工程监理必须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3.2 由单纯的施工监理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建设工程监理是工程监理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因此,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都可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提供管理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以施工阶段的监理为主,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监理和工期控制,对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起到的作用有限。然而,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出发,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项目的投资、质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非常需要专业的管理服务,而且不仅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还需要工期控制和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等多方面服务。所以,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监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3.3 工程监理企业结构向多层次发展
工程监理行业的企业结构向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结构发展。按工作内容分,逐渐建立起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按工作阶段分,建立起能承担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的大型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型监理企业和只提供旁站监理劳务的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从而使各类监理企业都能有适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4 监理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目前我国从业的监理工程师均接受监理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学习并通过国家或地方的考试才允许执业。但是,相当多的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知识仍然无法胜任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工作。监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低,已经成为工程监理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应加强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引导监理工程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发展,学习管理和合同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促使其业务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3.5 建设工程监理向国际化发展
我国逐渐向国际市场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建设工程,同时,我国的企业也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然而,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不熟悉国际惯例,执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要想在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向国际化发展,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经验,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监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结语
随着建设市场日趋规范,工程监理已经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在我国监理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不够成熟,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与社会期望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来搞好建筑工程监理,使之成为建设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阶段监理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8(21).
[2]俞国伟.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科技资讯,2009(01).
[3]朱玉华.关于完善建设工程建立制度问题的研究[J].重庆科技资讯,2007(09).
[4]黄朝晖,刘小慧,张燕.工程建设监理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建设监理,2008(08).
[5]武永乐.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监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6]徐佳峰.工程监理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12).
关键词:工程管理建设企业信息化
1信息化的建设和进程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数以万计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能赢得企业新的生存的发展空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企业的应用和需求入手,需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以改善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围绕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市场和服务客户为宗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与物质、能源正成为支撑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手段。
1.1 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信息化就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化过程。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为企业建立一套适应外界多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它的直接的效果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间接效果则是潜在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
信息化应该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为依托,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来调整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信息化的建设具有如下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可以用四个A来表示:anywhere,anytime,anyone,any device,函盖了企业管理和业务建设的各个方面;
(2)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内在需求。传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追求着规模生产以带来最大化利润,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信息的开以利用成为迫切之需;
(3)人力资源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成败。新技术的推动和应用,其核心动力就是人力资源,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推动速度特别快,是因为这些国家这些区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在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信息化推动的速度较快,原因也就是在于人力资源在这几个领域配置较好;
(4)信息化要与传统产业结合。过去,我们把新经济捧得很高,便泡沫破裂后新经济从天落地,这告诉我们,新的技术实现需要与传统产业结合,互动发展;
(5)隐性的冲击力,因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对现有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组织格局和收入分配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巨大的震动使得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1.2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应用;企业内部网、外部网的建立和互联网的连接;产品设计制造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应用;生产流通等业务中信息系统的应用;企业综合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的应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建立等。
信息化的重点是实现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信息化,表现在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强度减轻、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的规范化程度提高等。这才能够使管理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甚至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等,为企业的深层次发展把握方向。
2 企业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由于历史的发展制约,以及其自身的复杂性,信息化建设进程较为缓慢。而在国外的一些大型工程企业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包括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文档管理和监理控制等方面。
回顾国内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工程管理而言,推进信息化要克服的障碍包括:管理流程规范化;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应用出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高技术,而是为了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益。目前工程行业内大多使用了计算机,但往往是报表和文字处理等工作,还有的也仅是单项业务和单机版的工具软件,这些信息的“孤岛”,远远没有发挥出新技术的优势,缺乏基于项目的业务信息交流。
工程管理侧重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部分的信息化手段的简单的堆积并不能优化现有的管理方法,随着国外大型承包公司和工程公司的市场进入,对工程管理模式将会有较大的冲击,必须加快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尽早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工程建设行业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调整过程中,对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例如政府的监督、业主的监控、方式单位的管理、监理的过程管理等都需要最为快捷的一手信息,如项目投资信息、设备材料信息、合作信息等,与相关业务单位进行在线合作、业务交流、数据传输等,远程管理工程的质量、进度、材料、设备环节等等。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所带来的就是以业务数据为中心,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提高运作效率。
当前,其他行业主流企业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通过内部ERP系统实现企业间商务自动流转的新阶段,如果再不加紧实施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将面临着被主流市场摒弃的威胁。
3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息管理的结合
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就是对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而建立的,以用户需求分析为指导,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系统的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将数据存储到关系或对象数库中,通过建立组件和分布式模型,实现不同物理位置和网络下的运行。系统建模过程见图1。
其中,可行性分析是建立的基础,要充分考虑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工期、代价和实现方式;功能模型精化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系统的功能反复进行确定和细化的过程,设计精化是对系统结构进行不断求精的规划和设计,确立对象、模块、组件、数据模型、存储结构和开发环境等;实现阶段是对源代码的编写和完善;测试阶段用以校验是否满足全部的需求和期望的结果;部署和交付阶段是系统的最终实现,同时包含了文档说明和培训。
在工程信息管理中,业主、监理、承包商构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主体,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目标,大多是些专用的软件完成的,例如Project、P3、Openplan等,这些软件单项应用功能很强,但缺乏集成化的网络化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必须构造企业的综合信息化的平台,才能形成这种以项目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集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迅技能和WEB技术、数据库技术为一体,以各类工程业务数据为中心,完成各相关业务单位间往来业务信息的自动处理,协助工程管理者和业务人员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实现全面信息化的业务管理,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要针对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需求,为此将工程管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模型: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处理,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设定的功能目标则不同(见图2)。其中,操作层是定期(每天)要重复的操作过程,通常是利用简单事务处理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和查询模块产生,如进度报表、监理日报月报等单项数据处理系统;管理层及时统计汇总各种管理信息,上传下达,并提供了管理活动中用于控制和制定的各项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就是对各类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项目管理系统则对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管理监控;决策层除及时了解所需综合信息外,还需要利用数据达到计算机辅助的判断和决策。
4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1 准备工作
强化工程企业决策层对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以企业信息主管为核心的信息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方案,做好资金、技术和人才准备,避免“面子工程”,讲求实效。
4.2 注重系统的“集成性”
如果前期没有注重“集成性”,建设信息化体系将极有可能出现混乱,难以相互兼容;各个业务系统不能衔接,数据不能共享,各个业务环节间的连接不能流畅,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这就将对企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投资造成巨大的浪费,进入信息化的误区。
4.3 企业基础数据是信息化的源泉
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以及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实时性是信息化建设的源头。对基础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信息化建设中有一句老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
传统的工程管理缺乏对基础数据有效管理和分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就要从强化基础管理和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信息化建设在更高阶段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4.4 管理模式的转变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地使用一套软件,它以企业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信息化的过程是将企业的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等各种资源整合的过程,系统最终集成应用的效果,取决于实施阶段是否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工程管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实施信息化建设伴随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以此加强企业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4.5 人员素质的培训
注重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为了让每个管理人员都很熟练地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是很重要的环节。
4.6 效益评价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综合经小夜曲效益研究工作。长期以来,我国缺少行之有效方便实用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工程窨给企业创造多大效益难以得出比较科学、令人信服的结论。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尽快建立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综合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4.7 建立安全保障系统
2008年全国政府采购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国库司司长詹静涛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当前,国际上对电子化政府采购非常关注和重视,并且认为电子化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电子化政府采购,是指政府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公共部门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一种采购形式,核心内容是通过电子系统打破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采购信息透明度,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便利。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通常由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组成,具体有: 网上管理审批、电子认证、专家库和供应商库、合同签订管理、监控系统、信息系统、采购文件上传下载、网上开标评标、电子招标系统、电子合同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等。
电子化政府采购可降低价格和成本,缩短招标准备时间,提高了采购的准确性和质量,同时打破地域限制。财政部将认真研究国际上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先进经验,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研究进度,尽快启动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建设工作,推动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网)
■中央国家机关发出最新招标公告
2008年3月3日,中央国家机关了2008年计算机等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项目招标公告,采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网络交换机等40余类设备。并且明确表示,本国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自主创新的产品、进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投标产品、进入《无线局域网认证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投标产品、进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投标产品、预装正版软件的投标产品以及中小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以下或企业总人数少于500人)将在评标时获得竞争优势。(许)
■太极解决方案中心落成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 会计工作 现状 对策
作为财务工作的基石,会计基础工作需扎实做好,否则,不论利润如何高,此种短暂性的成就依旧无法掩饰实际工作中的弊端,且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大量的事实证明会计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均是由一些简单且为大家忽略的小问题导致,立足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次主要总结出对应的策略,以期解决或改善会计规范化工作中的问题,进而使会计工作的管理更加突出优越性与规范化。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
我国财会基础工作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但随着经济建设与市场经济化的不断跟进,我国企业同样在不断完善并加强自身的建设,并且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其本身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只有合理客观分析此类弊端,予以有效及时的措施加以解决,方能使我国企业财会工作更加规范化。
(一)管理体制的缺乏
当下会计基础性的工作主要是由相关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且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完成的,其带有极强的主观意识,缺乏具体的章法作为依据,因此未形成成熟的管理体制,同时,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无引导,且无健全制度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监管的力度不强
诸多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会计工作规范化方面的管理,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形式化现象太严重;还有一些管理者仅在口头上对会计工作的情况稍稍询问,并未依照企业所规定的具体建立内容来执行监管。因此,监管力度的缺乏,使得会计工作的实施具有随意性。
(三)认识偏差的存在
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内部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均对会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常将会计工作定义为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活动,不够重视企业会计的规范化管理,在思想观念上仅认定会计工作有专业会计人员担任即可,管理方面可不比大费周章,因此,企业的会计工作因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了其工作的随意性,再加上未按照我国所规定的程序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使此类工作常出现混乱情况,即会计工作中漏洞较为普遍,不仅对企业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还使企业自身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不高
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互联网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中会计工作亦不例外,核算、审计以及数据处理等工作均需要通过电脑来完成。但部分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岁数较大,不熟悉电脑操作,进而使财务工作的进度受到影响;年龄较小的会计人员又缺乏手工记账的相关经验,对电脑的依赖性过高,一旦出现大量的会计工作,常因无法应付而手忙脚乱。因此,新旧会计员工自身的不足均为会计工作规范化中的问题所在。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策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其会计工作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对单位的经济运行与管理造成影响,如何准确分析出会计工作中较薄弱的环节,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以此提升会计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对会计工作基础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一)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
若想使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得以实现,必须制定具体的制度规章,规矩对一个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只有健全的体制方能使会计工作顺利实施。对企业来说,管理制度的监理可从审核程序或者报表的编制入手,还可结合其发展的特点,将《会计基本工作规范》与企业相结合,进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体制,确保企业财会工作有效顺利完成。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企业若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由于当下社会已为信息化所覆盖,财会工作大部分是依靠电脑来实施,这便要求会计人员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规范化管理会计工作时,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信息化的管理更加高效化与规范化;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熟练掌握法律法规;预测企业发展的前景,提出有效决策方案,制定出合理的经济规划。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者还可提供给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与素质提升的机会,通过培训,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进而高效且规范化管理企业的财会工作,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管理者还需继承传统财会管理的优势,并于当下财务管理的内容相结合,因此顺应社会经济市场下企业长久发展的目的。
(三)提高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力度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在财会管理工作中,为使企业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其必须要高度重视会计工作,并将此种管理工作归纳进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并划分至个人管理工作中来,明晰职权。还可在企业内部人员中挑选出财会经验较丰富的人员管理财会工作,让其把关日常财会工作,有效防止会计工作中的疏漏,保障企业财产安全,使企业持续发展。
(四)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
企业管理者可将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归为年度考核指标中去,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让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会计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方向,在日常操作中能够做到贯彻落实,此外,还可通过考核来提升管理者工作中的积极性,有益于促进会计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同时还可具体划分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内容至其企业内部人员的职权中,实施有效管理,如此做法可使各个人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持负责任的态度,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有效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工作因责任重大,且不容忽视,因此实施会计工作时容不得半点松懈,只有有效预防会计工作中潜在或者已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方能在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终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颖.关于工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探讨分析[J].财经界,2014,28(33):157-158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贸委制定了《设备监理管理暂行办法》,随后相继制定了《设备监理单位资格管理办法》《注册设备监理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等文件,为设备监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1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重大设备监理工作,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和环保等9大行业、35个设备专业的重大设备或关键设备,被列入首批国家鼓励实施设备监理的重大设备目录,为设备监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带来重大机遇,给设备监理企业带来新的市场和挑战。监理企业要紧紧抓住设备监理行业深入发展的机遇,能否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挑战中谋发展,在设备监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其经营管理模式向大型工程设备监理的转型,设备监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髙。
安徽万纬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的一个工程管理部门,2005年3月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从中国石化整体剥离后,以企业改制为契机,以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为动力,以设备监理为主线,结合公司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管理的特点,向大型石油化工工程设备监理转型发展。
2.管理模式的改革
公司改制后进行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以大型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设备监理为主业,优化组织结构,理顺业务流程,完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各项目部的设备监理能力和各职能部门的经营管理职能,促进公司转型。
2.1调整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
公司首先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压缩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调整后的组织结构分为3层:第一层为决策层,由原公司领导担任;第二层为管理层,由各职能部门承担,公司将职能部门整合为市场部、工程技术部、财务部和综合管理部4个部门;第三层为设备监理层,以项目部为经营单位,作为公司经营业务的责任主体,对项目的HSE、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控制和管理,项目部经理、总监由公司法人代表授权任命。
新的组织机构理顺了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和项目部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工作程序和职责,强化了项目部在公司经营业务中的地位,加强了职能部门对项目的指导和监督,构建了一个科学的、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实行项目部的设备监理与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相结合的设备监理模式。
2.2 理顺业务流程,建立管控制度
公司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将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相结合,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奖惩机制作为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保障。统一和规范设备监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激励和约束设备监理行为,理顺公司的经营业务流程。
新的业务流程明确了项目部和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对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建立公司内部审查(内审)制度,并对项目部和职能部门与业务流程的衔接进行明确的规定。加强内部沟通,确保业务流程的畅通,严格管控业务流程每个环节,按照业务流程做好项目的设备监理,提高工程质量和运营效率。
2.3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监理水平
职能部门是公司经营业务的管理者,对公司经营机制的有效运行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协调的作用。通过对项目部的指导和监督,促使其按规定、按流程完成设备监理目标。例如,工程技术部是项目部的主要管理者,发挥其全盘统筹、平衡协调的作用。对监理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关键流程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督,注重设备监理目标的分解落实及日常跟踪,完善公司经营管理机制。
项目部是设备监理业务的实施者,应明确其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快捷、髙效的设备监理方式,以强化项目部责任主体来促进设备监理工作有效开展。具体体现在:
(1)提髙项目部设备监理工作实施能力,加强项目部对公司制度和程序文件的执行力,充分发挥项目部团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 充分利用项目部管控平台,做好项目资源优化组合,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专业调整和资源配置。
(3) 完善和深化项目部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
(4) 加强项目部对设备监理过程控制和管理作用,提髙设备监理水平。
3.转型发展的措施
在改革后的管理模式下,公司从目标管理、责任分工、管理体系和检查考核等方面促进设备监理的转型发展。
3.1确定设备监理目标
公司以项目为对象组建项目部,确定设备监理目标,将项目部的利益与设备监理目标直接挂钩。项目部按目标完成项目的HSE管理和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个层次的分目标。项目经理、总监、监理人员层层明确监理目标,步步落实工作职责,不仅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同时提高了设备监理工作效率。
3.2合理配备监理人员
公司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配备每个项目部的监理人员,制定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每个设备监理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最大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对项目进行设备监理。
例如: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安庆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化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油品质量升级的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90多亿元,于2010年1月开始建设,2013年9月建成投产。公司承担了该项目I联合装置的设备监理,成立了项目经理部,以区域划分为新区监理项目部和老区PMC(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代业主管理)项目管理部,按给排水、动设备、静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焊接、无损检测专业配置设备监理工程师和管理人员,适时调配公司专业技术骨干,共调配各类监理人员80多人,其中注册监理师17人,中石化注册监理工程师23人,国家安全工程师4人。各专业设备监理人员配备齐全,不同岗位有不同的监理目标和岗位职责,实现全员参与、分工协作,人力资源合理利用达到最大化,对该项目进行设备监理。
3.3 制定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部按照“三控、四管、五协调”(三控: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四管:安全、信息、合同、资料管理;五协调: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制定设备监理管理体系,编制监理规划,每个设备专业编制设备监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管理细则,依据国家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和监理程序文件,通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及组织协调来进行设备监理,实现设备监理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目标。
例如:安庆炼化一体化项目经理部编制了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安全管理细则、重大设备或关键设备监理措施90多份(册),完成了PMC14个项目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审工作。这些文件与公司原有监理程序文件、管理细则、台账模板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了安庆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设备监理目标、措施和关键质量控制点,有的放矢地对该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指导设备监理工作。
3.4按照目标检查考核
设备监理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注重个人目标与公司总体目标的整合,对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以项目部进行分解和分层化管理,促使项目部按规范规定、业务流程和监理程序文件履行监理职责,激发全体员工完成各级分层目标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形成“人人有目标、事事有责任、时时有监督、处处有考核”的良好氛围,把设备监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时段、每一个责任人,逐级进行检査与考核,直至各级分层目标的实现。
例如:安庆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监理目标按新区监理项目部和老区PMC项目管理部进行分解,前者再按常减压蒸馏、重油加氢、柴油加氢、系统工程4个监理组分层,逐级分解到总监、总监代表、HSE、合同和信息档案管理工程师以及各专业设备监理工程师;后者按炼油和化工I、热电和化工n、老区系统和港贮3个区域监理部分层,再逐级分解到经理、总监、各管理工程师和各专业设备监理工程师。每项分目标均与利益和效益挂沟,使个人利益、项目部利益、公司经济效益三者息息相关。工程技术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对分解后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按签订的监理目标逐级进行检査和考核,确保了该项目按照进度网络计划节点按期、保质完成和投产。
4.转型后的成果
公司通过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向大型工程设备监理转型,拓展了经营业务,打造了精品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1拓展了经营业务
公司改制后,经营业务除了大型石油化工工程设备监理为主业外,还开展了造价咨询、招标、工程咨询等综合性业务,承接工程项目500余项。其中承担了投资38.2亿元的福建炼油乙烯项目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装置和投资34多亿元的安庆炼化一体化项目I联合装置的设备监理,参与了中国石化武汉80万t乙烯项目、中化泉州1200t炼油项目、淮南煤气化项目、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项目等大型工程设备监理,实现了向大型石油化工工程设备监理企业的发展。
4.2打造了精品项目
公司所承接的项目获得众多奖项,其中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国家鲁班奖3项、省(部)优质工程奖20余项。例如公司承担的中化格力(珠海)二期项目获得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最髙荣誉奖励——“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该项目2011年投产当年即实现满负荷运转,达到了创建“精品工程”目标。
4.3 提升了经济效益
经营业务的拓展和精品项目的打造提髙了公司的设备监理市场竞争力,使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各项财务指标提升,持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由管理模式改革促进设备监理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
5.结束语
关键词:公路工程 工程监理 工程质量 监理职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公路工程监理就是对公路工程建设有关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它包括咨询、顾问、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涵义,是一项目标性很明确的具体行为。它不同于一般性的宏观监督与管理,而是一个以严密的制度构成为显著特征的综合管理行为,通过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督导和评价,并采取各种相应的管理手段,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确保工程建设各项目标(费用、进度、质量)按计划实现,并确保工程建设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2.监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监理在工作管理不够全面。在公路工程的监理工作进行中,其管理不全面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在公路建设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赋予监理人员相应的权利,进而限制了监理人员的业务活动范围。也就是说在工程监理任务没有得到合理发挥的背景下,其监理工作在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就无法达到实际需求。从当前我国的公路建设情况来分析看,监理工作主要负责的是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而和公路工程息息相关的工程进度、工程合同、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投资情况都是不属于监理单位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在监理工作的开展中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在这种监理工作不全被的情况下,不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成本。
(二)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在公路施工的监理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着年龄分布、素质低以及不稳定三个要素。首先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监理人员的领导者都是由国企领导退休后返聘回来的,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信息化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年龄较大的领导者跟不上我国公路建设所发展的脚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进而无法和手下的监理职员进行很好的沟通。同时,在年轻的监理职员方面,虽然他们具有创新的意识,但是对他们的职业素质进行调查后可以看出存在着素质较低的现象。监理工作在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那么监理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公路需求逐渐增大的背景下,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公路工程的监理部门为了满足人员数量的需求,就大量的招收的监理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展现出他们所存在的缺陷,不但耽误了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对整体的素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由于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为了减少其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在人员的配备方面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聘任制的方式来运行的,那么必然会出现人员流动性强的显现,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必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来提升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过分注重眼前利益。最后,由于公路的施工成本较大,因此监理单位存在着过分注重眼前利益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够重视监理队伍的人才培养以及施工的质量问题。可以说公路工程的监理工作是一种高科技的任务,而公路的安全问题取决于监理队伍是否能够满足监理业务的需求。施工监理企业不能够为了眼前的利益节省监理人员的培训费用而放弃对员工进一步的教育。同时,还应该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程师的聘用,即使聘用大学生也应该在掌握工程建设经济、工程建设法律的基础上,对其附属知识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
3. 提高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对策研究
作者认为当前公路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监理制度引入中国的建设市场时间短,一些制度还不完善,以前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对当前市场经济下社会化的监理模式还有冲击。要想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3.1完善公路工程监理市场制度。公路工程监理工作需要有严格的制度指导,这不仅指单位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是指市场制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与监理单位积极协调,在制定严格的市场制度基础上,指导监理单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为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基础。
3.2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监理人员进行监理工作,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技术之外,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监理工作,促进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监理人员形成正确的监理观念与学习习惯,并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3.3结合国情执行FIDIC条款。采用FIDIC合同条款,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合理地控制工程费用和工期将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市场还不太规范,国内部分公路工程前期工作时间相当紧张,招标前对承包商的实力考查往往不够充分,在工程开工后发现有的承包商的实力明显不足,甚至发现单靠承包商的力量根本无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这种情况下仅靠监理人员的努力是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必须请求(业主)进行行政干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4不断创新监理工作技术与方法。要想提高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创新的技术与方法是必须的。因此,监理单位必须积极地引进先进的建立技术,创新监理方法,并结合实际监理情况,选择适宜的监理手段,以提高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
3.5加大对质量、成本、进度的监理力度。(1)质量控制:监理单位做好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需要监理人员有效掌握公路工程建设的相关规范要求、技术方法等,并主动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明确每一个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现场监督、指导的力度,同时在发现问题时,必须及时提出并解决,以保证工程质量。(2)成本控制:监理单位控制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花费需要与工程管理人员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完成,因此,可以通过计量支付的方法来管理工程成本。但是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超前支付、滞后支付的情况发生,以免影响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3)进度控制:对公路工程进度的控制,监理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的规划将工程按时间分解成周进度、月进度等,以便细化工程进度监理工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络化管理,实时查询工程进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监理人员还需要与工程业主进行良好沟通,以保证工程能够在业主的要求下保质、按时、顺利完成。
4. 结语
通过分析当前公路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相应对策的研究,希望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程监理制度提供一些思路,加强和完善建设工作的立法,进一步规范业主的行为。抛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将招投标制真正做到法律化、合同化,保证招投标的公正性。并加大投入培养和建立一批过硬的工程监理队伍,提高监理工作准入门槛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监理制度落到实处与世界接轨,从而适应市场经济下公路工程建设需要,使工程建设的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琼益.公路建设工程监理综述[J].科技信息,2008(18).
[2]王化平.浅谈公路工程强化质量管理的措施[J].甘肃科技,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