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质量标准化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13 05:47: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质量标准化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质量标准化管理

第1篇

本文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内容,针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所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指的是矿井中采煤、机电、通风以及运输等环节以及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煤矿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煤矿安全工作通过了大量的努力,颁布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为煤矿企业进行质量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煤矿安全监察局也加强了执法力度,在煤炭工业协会的配合下推动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程。

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特点

首先,它具有强制性。它的内容主要是法律法规,涵盖了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监督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它采用标准化的形式明确规范了煤矿的所有工序,并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其次,它具有科学性,它是几十年煤矿工作实践得出的结论,它的制定背后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从而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容。其次,它具有可操作性,质量标准化一般被应用于工程验收阶段,主要是因为其有较高的量化程度,能够满足实际操作需求。然而质量标准化对于安全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定性观察,从而导致了其在操作上存在随意性和模糊性,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将安全和质量联系起来,可操作性得到极大保证。然后是可发展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实践理论的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最后是全面性,它不仅涵盖了矿井的所有生产环节,还包括了所有岗位。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内容

首先,要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到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统一指挥。其次,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因为煤矿矿井具有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另外,工作场所随时都在移动,因此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矿井的生产条件都存在差异,所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人员考核标准进行制定时,要结合具体矿场的实际特点,并且安全质量标准化要随着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而不断完善,以满足其可发展性的特点。再次,要提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目标。要应用目标管理法来有效规划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工作,将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将具体指标细化到基层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标准化目标的年度规划及措施,办公室要落实好标准化的规划和监管。然后,对标准化现场加强管理,煤矿要加强现场管理,不能存在临时应付检查的心态,要打造安全长效机制。最后,要定期考核和评级。对于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做好考核评级,标准化管理必须要结合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采用综合评定管理方式。按照矿井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按照地方标准进行评级。奖惩办法要落实到实处,要明确详细,发挥激励效果。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就问题来说。首先,部分煤矿企业并没有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他们为了利润,忽略安全生产,很多企业员工素质不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认识不足。其次,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不合理。标准化统一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落实,部门之间合作力度不够,存在标准间的交叉矛盾,员工难以适从。对标准的修订难以顺势而行,对国际标准制定没有积极响应。再次,标准化实施程度存在差异。因为各个煤矿企业生产环境和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标准实施的思路也各有千秋。然后,没有投入安全技术。很多企业并没有投入充分的安全资金和技术,造成了企业的生产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就建议措施来说。首先,重视安全培训和教育。广泛推进员工安全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对关键岗位重点培训。其次,完善标准化考核标准,对标准化内容的制定必须要结合企业实际,要充分符合企业的人员素质、自然条件以及生产力水平。再次,要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经验。然后,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各工序的装备水平,对井下安全检测系统及支护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改善。最后,各企业要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质量信息系统,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有效落实。

4结语

我国目前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了推广,成效显著。但是还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各煤矿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将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到实处。因为煤矿企业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安全质量标准化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化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

作者:王飞 王建东 单位:黄陵矿业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86-02

目前井工开采占煤矿生产的80%,受井下地质条件和环境制约,工作面回撤安装频繁,由于机电设备仍处于粗放式的凭经验操作,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滞后,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此,必须加强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改善生产现场管理,减少设备故障的影响时间,提高矿井经济效益。

一、设备安装质量问题分析

1.安装现场环境较差。井下安装现场环境复杂,大多处于倾斜巷道、顶板压力大,施工空间受限。施工时往往需要卧底刷扩巷道。加大了安装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了事故隐患和安全威胁。巷道漂浮的粉尘、顶板掉落的煤矸石等杂物易进入设备腔体,影响设备安装质量,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和失爆。安装作业空间狭小,使大型设备部件运输安装没有充足的作业空间,装卸困难增加了劳动强度,影响作业人员安全。综采设备安装回撤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周期在一个月左右,巷道因地质构造作用逐渐变形,运输轨道、支护条件和巷道高度的变化迫使不断进行巷修工作,加大了安全风险。

2.安装工具和设备落后。据资料显示,综采工艺应用以来,综采设备更新较快,由小吨位、小功率发展到大功率、自动化,但安装运输工具仍为绞车、导链、千斤顶等简单工具。以刮板输送机为例,功率提升了近10倍,安装运输绞车,仍沿用JD-11.4、JD-25、JM-14等型号的小功率、短行程绞车,运输能力滞后,加之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益,卡轨机、单轨吊等新型运输工具没有推广,部分大型矿井也在试用阶段。

3.工程质量管理和操作人员职业技能缺失。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盲目追求进度,应付接替。旬检一天紧,平时九天松,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靠突击,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滑坡。班队长重视生产进度,把规程措施当做开工“护照”。进度是硬指标,质量是软任务。管理上缺乏质量标准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煤炭产量大幅度增加,大量粗壮工涌入企业,一线职工队伍80%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10%是文盲或半文盲。大量招用新工人,造成新老工人比例失调,新工人现场作业经验不足,职业技能和安全质量意识低下。

二、设备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1.设备安装前质量管理。一是根据工作面设计和现场具体情况,编制作业规程,经技术部门和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不得无规程施工。作业规程内容应包括安装撤除数量、顺序和运输路线。设备安装的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二是加强设备开箱验收工作。检查外观包装,清点零部件、工具、附件备品、说明书和技术文件是否齐全。保护好搬运及吊装装置,防止损伤设备。做好检查记录,有关单位签字认证。三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检验机构,有自检互检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关措施,配齐施工质检人员。四是施工单位要接受工程质量检查部门检查监督。质量检查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质量技术标准,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把关。对违反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问题,及时下发停工整改通知。

2.设备调试和运输质量控制。一是严格进行设备地面安装调试,调试有问题或质量不过关的设备部件不得下井,确保部件安装合适、配合无误。液压支架、采煤机等设备经解体拆下的部件设备的安装顺序单独装车编号下井。二是设备运输应试运模型车,实测巷道高度和宽度,提前刷扩卧底保证巷道畅通。轨道应满足运输物件的质量要求,必要时加密轨枕或更换重型钢轨,确保运输安全。三是检查设备装车和封车情况,查看设备固定情况,无问题后方可运输。检查阀组、立柱和各种千斤顶、胶管等液压元件的进出口是否封堵好,仪表和易损坏部件要派专人运送,以免损坏丢失。四是检修绞车、平板车及其他矿车,并按绞车型号、运输设计长度缠绕好直径匹配、长度合适的钢丝绳。运送超长设备和液压支架,要使用特制连杆连车,车速不得超过2m/s,保持运行平稳,无特殊情况不准急刹车,防止碰撞。斜巷慢速行车,稳住重心防止偏移。五是井筒、斜巷、工作面运输巷中运行前,检查轨道、钢丝绳、绞车的连接装置、钩头装置、安全设施。配备专职绞车司机、把钩工和信号工。人员要躲避到安全地点。需要两台绞车接替运送时、更换钩头时要有可靠的挡车装置。车辆脱轨或设备倾斜时,要对车辆进行可靠的撑挡,再进行处理。六是平巷或起伏不平的小坡度巷道使用两台绞车对拉时,信号必须明确,两台绞车松、拉速度必须密切配合,严防断绳事故。人力推车要注意间距,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为10m;大于5‰时不小于30m。接近弯道、风门、硐室出口时要发出警号。淮南矿区某矿2009年“1·15” 机电运输事故,轨道不平,在矿车重心偏移,处理脱轨时发生事故。2009年“10·2”机电运输事故,安装支架时两台绞车松拉速度配合不够,钢丝绳张力导致支架移位发生事故。

第3篇

在建立一个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系统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该系统能够快捷方便地检索与煤矿安全有关的文献与条款,且能够随时查询各部门的奖惩、排名情况,从而为煤矿企业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方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情况。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让人易懂,这样就能使得该煤矿企业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且能够简单操作。

(3)开发的系统简单易变,能够随着各种动态信息及时更新,并时常处于一个比较活的状态。

(4)该系统具有安全储存、检索以及管理各个部门的文件资料,能够做到随用随取。在设计系统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一些可能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

2系统模式开发

目前,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系统采用的事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B/S模式,该系统采用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在安装和使用时更为简便。当煤矿企业在安装系统时,不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安装不同的程序,只需要安装通用的浏览器,打开浏览器就能够查询所需的信息,这样就简化了安装,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降低操作的难度,并能简单实现信息的。过去的C/S模式相对于现在的B/S模式,C/S模式要求煤矿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且这种模式无法实现信息的工作,这不仅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计算机能力的培训,还降低了效率。而现在的B/S模式只要求员工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3)该模式还能简化系统的开发。B/S模式只需要将系统所需要的功能转移到Web服务器上,使得每个用户都能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查询和使用各类资料。

3设计系统的流程

(1)先给需要使用系统信息的用户注册一个独立的属于个人的账号以及密码,然后由管理整个系统的管理员对每个账户的权限进行设置。

(2)对不同部门进行权限管理后,生产部门的管理者能够利用自己的权限,将每个规划都上传到系统中,让每个员工能够清楚每个月取得的成效。

(3)将生产规划到首页,让各个生产部门的领导者能够浏览与自己任务相关的信息,然后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工人去工作。制定一个合理的检查时间,及时对工作动态进行检查。针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将记录的信息保存在系统中。

4开发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要注意的问题

(1)提高对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在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系统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而加强工作人员对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视,让工作人员随时做好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准备。同时,让员工认识到在煤矿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可能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2)处理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同时,明确分配好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人员还要明确安排好分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以带动他们积极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在每一个工作岗位,安排合适的专业人员,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煤矿企业的运作效率。

第4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 服务质量标准化 数据包络分析法

引言

从某种意义来说,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改善就是进行服务质量标准化的过程。国内物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就是确保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按照一定的准则、章程进行管理,进而巩固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因此,中国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对企业自身的长久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指标

衡量物流业服务质量是国内物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点。从整体上说,物流质量主要从物流企业的响应性、可靠性、安全性、实体性、信息性这五个方面进行衡量。

1.响应性。是指物流企业是否及时、迅速地去完成客户的要求。主要包含订单处理的速度以及处理投诉问题的及时性等。

2.可靠性。主要是指物流企业能够准确可无误地履行承诺的物流服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能够依据客户要求正确配送货物,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能够在指定交货时间内将货物送至客户。

3.安全性。是指物流企业在接到客户订单的时候,要确保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性,确保运输物资的完整性,能够完好无损到达目的地。

4.实体性。是指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企业中呈现在客户面前的形象,主要是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实物情况。比如说物流企业具体的服务设施设备,服务人员的亲和力以及整体素质。

5.信息性。是指物流企业及时反映给客户的相关货物的具体信息状况,比如说发货时间和到达位置等一些重要信息。

(二)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模式

物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按照物流企业服务过程的发展规律,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经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制定服务质量的标准,然后选用经济的方法去付诸于实践,然后进行协调以及合理控制的过程。由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指标主要包含了五个要素,因此,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需要以这些要素为主导,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的具体模式可以总结为:服务响应标准化、服务可靠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服务实体标准化以及信息管理标准化五个方面。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绩效评价模型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运用(DEA)数学模型去探求企业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经济效益。具体构建的C2R模型是在企业规模效益恒定的情况下,核算出相对的DMU标准化管理效率。C2R模型主要是将投入和产出要素较多的情况转换为单式投入与产出的情况,投入与产出的每一个变量都得到最有益的权重指标,确保得到最大的DMU标准化管理的效率。具体公式为:

(1)

公式(1)中yvj和xij是指DMUj第v项产出值与第i项的投入值,sv和ti分别为yvj和xij的权重,依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DMU的标准化效率值。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将C2R模型进行对偶性规划:

(2)

假设物流企业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的最优解为μ′,μi′-,μv′+与θ′,于是有:

当θ′=1,此时DMU0是微DEA有效;反之亦如此。

当θ′=1,且μi′-=0,μv′+=0,此时DMU0是DEA有效;反之亦如此。

当θ′

(二)评价体系的选择

评价体系的选择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界定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主要结合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的五个维度,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基础上选择了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如表1)。

由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投入很难具体描述出来进行核算,为了确保计算的科学合理性,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投入指标选取虚拟变量即常数变量1,投入指标也就是1,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产出指标为服务响应标准化水平、服务可靠标准化水平;服务实体标准化水平;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五项指标,这五项标准化产出指标全面地阐释了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绩效水平。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产出指标可以量化,因此可以进行问卷调查法获取相关数据,选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量化产出指标。具体的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绩效评价模式如图1所示:

实证分析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分析检验

本文主要选择的是辽宁省14家大商物流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选用LRE (local retail enterprise)对企业编码。问卷主要包括受访者的一般特性,以及受访者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感知,服务质量标准化测量维度分为23个问项进行测量,主要从物流企业是实体性、可靠性、人员互动、问题解决与公司政策五个层面进行评价,问卷的受访者一部分为大商集团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另一部分为经验丰富的专家、相关研究者以及普通的消费群体。将搜集上来的数据进行(DEA)计算,具体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为了便于理解回收数据DEA核算结果,可以对DEA结果进行分类,包括有效、部分有效、部分无效、无效四个区间,将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绩效效率的阀值设定为0.6,具体的结果分类如表3所示。

(二)结果检验

本文探讨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绩效的目的是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确定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要素,才可以更好的改善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依据回收数据DEA核算结果可以看出: 服务实体标准化水平、服务可靠标准化水平、服务互动标准化水平、解决问题标准化水平、服务政策标准化水平权重之和分别为:21.337、4.924、2.092、3.745、3.701、1.874。

由模型DEA核算结果可以看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平均绩效值与方差是0.695、0.173,可以看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在辽宁省14家物流企业样本中只有3家DEA有效,可见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同时还有一些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DEA部分有效、部分无效与无效DEA,说明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空间还比较大。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在激烈的物流竞争环境中,物流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服务质量标准化对于物流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根据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服务响应标准化水平权重总计最高为4.924,其次是服务实体、安全管理与服务可靠,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权重总计最低为1.874,可见服务响应标准化在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影响作用最大,而信息管理标准化的影响作用最小,由此可知物流企业在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在五要素均衡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服务响应的标准化管理。

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为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突出服务响应标准化管理。具体上讲就是物流企业要做到及时回应客户要求,同时迅速地去完成,在客户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系统需要及时反馈并予以解决。

其次,加强服务实体标准化水平与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在服务实体标准化管理方面需要改善服务环境,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运用到物流运输体系,提高物流运输的实效性;安全管理标准化方面需要统筹安全监督体系的管理,在讲究运输时效的同时,要加强货物安全质量的管理。

再次,不断提升服务可靠标准化水平与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服务可靠标准化方面需要及时提供许诺的服务,对利益相关者讲究诚信。信息管理标准化方面的措施主要是指及时提供客户的物资运输信息和在线查询系统,及时做好更新信息,赢得客户满意。

参考文献:

1.赵辉.物流业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7,6

2.杨颖,汤万金,高晓红.浅析宏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标准科学,2009,3

3.薄湘平,张慧.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化问题探析[J].企业经济,2005,5

4.陈莹,卓骏.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服务标准化程度与服务质量的关系研究设计[A].国际会议,2012.4

第5篇

企业生产企业生产物资采购管理就是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机电产品等)的选择购买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二、企业生产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1.中标价格低,无法保障采购质量

当今一些企业不断地加强对生产物资采购的监督,关于物资企业的采购他们经常进行价格上的性价比较,不仅仅是市场价格还有历史上的价格的简简单单的统一进行汇总对比,以至于大部分采购的机构总是选择性价比最低而进行的一系列的采购。然而,企业生产物资的采购都是以最低的价格没收入到企业当中,这对采购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让供应商获得利润遭到了限制,所以这些供应商运用了许多方法来设法使生产成本降低,不再考虑生产物资的质量,而是一味的索取利润。一次次在较低的价格中中标以至于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不被人们所重视了。而这是最致命的伤害对于这些生产物资企业。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采购质量越来越差。

2.企业生产物资采购机构不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上的设置

随着企业的不断变大,生产物资的采购也越来越被需要,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给采购的人员带来了任务上的麻烦,不仅仅失去了这个任务而且还可能会失去物资,与此同时带给企业的也会是更多生产物资采购上的质量日趋下降。另外,每个企业在企业生产物资的采购上的工作的成绩,制度上的不完善使这些人员对采购的质量并不重视,不完善的组织上的设置也就无法培育出具有这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3.企业生产物资采购的人员没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企业普遍都会认为,这些采购的工作人员就知道花销,然后签上合同就觉得万事大吉了,不知道一些专业的知识也不知道一些市场上的行情,生产物资的采购方面的工作也有点艰难。而在现实的企业中,采购的人员在企业的生产上对这些生产采购的特点、生产物资方面的需求、国内外的生产物资市场上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在生产物资采购上却不尽人意,难以完成在采购方向上的质量要求任务,无法满足企业的标准任务。

(四)物资库存管理工作薄弱,清仓工作滞后

物资库存管理工作薄弱,清仓工作滞后,致使库存物资积压和浪费严重。主要原因包括:一,物资验收入库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手续进行检查验收;二,物资养护没有根据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体积大小等分别加以妥善保管;三、仓库管理不到位,缺乏科学管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对库存物资品种、规格不清楚,同时,对每份合同需要的原料品种、数量计算不准,使之原料剩余,长期堆放不用,造成浪费;四,仓库保管员和会计不能及时对账和盘库,物资明细账出现差错,没有能认真地查找原因与及时处理、长期堆积,造成物资长期账物不符,影响了差异的正常分配,从而影响当期损益的真实性。五,预验入库物资长期挂账,不开票结算造成虚假成本嫌疑,人为调节利润。

三、企业生产物资采购的质量标准化的管理

企业生产物资采购管理机构在质量上做了以下标准化的决定,一方面是对质量进行保证,另一方面是对质量构成体系加强监督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且重中之重是在供应商上做出明确而标准化的判断,供应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生产物资的检验以及验收。

1.设立生产物资采购质量的管理标准化制度

企业在生产物资采购质量上应给予非常大的决策,设立企业生产物资采购质量的管理制度,一步步地将采购质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质量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这些采购生产物资的机构安置一些专职人员来负责生产物资的采购,还有对质量进行明确的监督,保障各个采购的环节准确无误。

2.对供应商进行标准化的严格要求

在选择这些生产物资采购的供应商时,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3.加强对质量标准化的监督

每天每周对生产物资的采购质量进行一系列的监督,不仅仅是检查制造方面还有巡回的检查,第一时间后的最新报告,避免不必要的质量检查问题,在制造的过程当中将由监督机构把这些质量问题一一排除从而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任务,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对质量进行肯定保障了企业的名誉。

4.加强各方面标准化的检验

首先对生产物资要有统一的集合,一一进行检查,不丢三落四,与此同时还要有适宜的设备相匹配,不断的利用非常优秀的专业机构来进行检查,进一步加强生产物资的检验,将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生产物资排除清理干净,以此来更好地完成各方面的检验。

5.设立有效的质量标准化的监督机构

一方面对这些常规进行生产物资采购的企业进行质量问题的全方位的监督构成一个机构,另一方面在企业生产物资管理的方面进行检查宴般的制度而构成另一个机构,这样大大地处理好了企业生产物资的质量标准化的问题而且逐步地消减在生产物资质量上的问题所存在的隐患。

6.按计划做好物资采购工作

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需要,更是堵住企业经营“成本漏洞”和消除利润隐形流失的需要。在实施物资采购过程中,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有能力的高素质采购人员,以采购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物资采购的质量。

2)加强对物资供应商的管理,降低采购风险。物资供应部门应建立客户档案,并根据其资信程度、生产能力、供货价格、供货质量、售后服务等实行分类管理。选择信誉好、配合能力好、价格适宜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及时供应。

3)控制价格。对采购物资应本着“质比三家、货比三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一般采购制定“比价管理”制度,避免盲目选择供应商造成损失,杜绝暗箱操作。

4)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建立合同台账、做好合同汇总是加强合同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and housing prices rising, people's cost consciousness, quality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on concern.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he parties to a construction quality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leve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e your colleague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针对住宅工程质量屡次有投诉、上访等事件见诸新闻报道,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了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等。本文根据青岛市2011年实行得“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并结合笔者所在工程实践所取得的经验,论述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监理作用。

本工程为“欧美世纪花园三期工程”,共有1栋11层、2栋18层、5栋30层住宅楼,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为确保工程质量并落实青岛市实行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监理部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做好质量标准化预控管理

在监理规划中体现并编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专项实施细则,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编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此期间,就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发生的费用提前与建设单位做好沟通,取得建设单位的认可、支持;

做好图纸会审,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要求土建与安装专业共同审图,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避免在今后的施工中返工,造成损失。我个人认为图纸的二次深化设计相当关键,如在本工程中提前发现并解决以下问题:(1)部分门的开启方向与消防立管冲突,我们经过图纸会审采取的措施是:针对分户门,在不影响门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增加门垛,避开消防立管;针对楼梯间防火门,采取增加门吸的措施;(2)消防喷淋方向在车库内按原设计上喷施工,在网点内,考虑到住户装修需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后,将喷淋方向该为下喷;(3)水、电管冲突是安装过程中常有的事情,我们坚持“排水、通风优先,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对各个有交叉冲突的节点逐个设计好解决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

要求施工单位对每一道工序的作业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达到的标准,并对每个节点绘制简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交底,解决施工中的通病问题。为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要求班组长及操作工人均应在技术交底上签字,并明确奖罚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建立材料样品室,封样存放各种材料、设备样品。本工程在甲方办公室专门划出一间房间作为样品室,对现场用到的钢筋、保温板、SBS卷材、聚氨酯、分户门、防火门、铝合金门窗、阳台及楼梯护栏、电线电缆、配电箱、水暖管材管件、暖气片等材料及设备样品,进行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确认意见等,作为大批量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依据;

设置工程样板。为确保工程质量、创建优质工程,通过样板引路重点解决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资源调配等,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只有在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施工单位大面积铺开施工。具体要求有(1)对外墙保温、涂料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在外墙局部位置做实务样板墙;(2)对内墙抹灰、腻子、分户门、阳台及卫生间防水等,要求做样板户;(3)对铝合金门窗、窗台及阳台护栏等,由于本工程户型较多,特别是30层的高层住宅楼,同层上户型均不一样,飘窗较多,窗大小也不一致,要求做样板层;(4)水电分项工程选择一个系统做样板;

统一各专业平面与高程基准,解决施工尺寸冲突问题。为有效解决施工现场各专业工序因交叉施工产生的诸多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每层墙上弹出建筑1000mm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控制点;

标识水电设备位置、功能、走向,确保使用功能。在主体施工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层墙上控制线,找准水、电、暖设备位置,喷涂颜色标识位置,贴字标识功能,弹墨线标识管线走向等;

标识检查验收记录,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在本工程主体阶段,混凝土拆模后,及时测量墙、柱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截面尺寸等;在装修阶段抹灰完成后,重点测量房间净高、开间、进深、墙面垂直度及平整度。房间净高测量每个房间在距墙角(纵横墙交界处)500mm处及房间几何中心处共设5个测量点,并用油漆标明测量点,便于今后复查。测量人员、施工单位质检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测量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将测试结果张贴在相应部位。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相互检查、总监理工程师不定时抽查测量记录,杜绝弄虚作假。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后重新测量;

从源头重点控制,消除外墙渗漏。(1)地下室外墙模板拆除后,将外墙止水螺杆两端挡模片剔出,用气焊将外漏螺杆割除,然后用防水砂浆抹平,待砂浆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2)地上楼层外墙对拉螺栓孔,先用电锤将塑料套管钻出,清理干净孔后采用无机发泡灌实,外侧用防水砂浆抹平,待砂浆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3)针对空调孔,要求根据墙厚、抹灰厚度及保温板厚度,综合考虑预留套管长度并考虑排水坡度,做完外墙保温后,套管与保温板周边发泡密封,防止雨水倒灌;(4)针对外窗渗漏,把好材料关与制作关,严格控制组角胶质量及预留窗洞口尺寸,做到窗框内外发泡、打胶到位、密实;

控制填充墙的砌筑质量和抹灰质量,预防墙体开裂。本工程中在砌筑填充墙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每道墙体绘制排砖图,并将排砖图张贴在相应部位(排砖图包括:底部下垫高度、构造柱和圈梁位置、顶端斜砌或塞缝高度、植筋位置、木砖位置、灰缝宽度等)。根据砌块高度算好模数画出拉结筋位置进行植筋,植筋长度为不小于700mm且不小于1/5墙长,拉结筋拉拔试验合格后才允许砌筑墙体。填充墙砌筑至梁底30-50mm时,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塞,先钉入防腐木楔子(间距600mm),顶紧砌块和梁底,再采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填充墙与砼构件接缝处、墙面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口两侧等易开裂部位,加设钢丝网片抵抗墙体裂缝。钢丝网片与基体搭接宽度≥100mm。热镀锌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20mmх20mm,钢丝直径为1.2mm。钢丝网采用钢钉或射钉每200mm-300mm加铁片固定,挂网做到平整、牢固。

加强成品保护。结构施工混凝土墙角、柱角全部采用50mm宽1.8m高的板条包裹防护;楼梯踏步采用护棱角铁上下联通固定;门口推车易碰部位,在小车车轴的高度钉防护条;管道采用缠绕塑料布保护;地漏采用塑料布缠绕保护。

三、在工程验收阶段,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着重控制使用功能验收和外窗、外墙淋水试验。

第7篇

关键词:标准化体系;建筑施工管理

一、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施工企业应该针对各部门以及人员,制定出相对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的话,目标考核管理才能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的各部门以及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话,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就必须要制定出来,工作的目标需要有所明确,并且还要配合其他机构和部门,只有这样,各部门之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样的局面才是最和谐的,在安全管理中也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

2、可以有效地调动有关部门及人员的积极性。在施工单位中的每个部门,安全职责的规定都是存在其中的,究竟要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履行这种责任,制度和管理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很好地提升,这样的话,在安全中,各级人员都能够参与,并且对其引起重视。

3、考核与经济挂钩。考核各部门以及人员责任的履行状况,还要检验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要结合工资和奖金,只有这样,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才能被激发出来,将企业的安全工作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若是大家都能够对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就会逐渐减少。

4、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使企业所有人员都有自我安全荣誉感和参与感。若是能够很好地实现安全目标,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就会随之增长起来,全体人员的安全工作热情也被激发出来,这样的话,违章、隐患、事故的出现就会减少很多。

二、建立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建立以专门安全管理机构为核心的全员参与的模式,建设部于2008年5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通知》(建质[2008]91号),明确了安全机构的专门化、权威化。同时要求施工项目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了施工项目的安全组织保障。

建筑施工点多面广, 安全生产管理时效性强,施工生产存在临时性。要抓好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机构必须要切实履行职责,把企业安全的管理制度落实到项目及工人, 真正地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落到实处。通过努力,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在保障能力建设的同时,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特别是法人代表的安全意识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当重要。领导重视也是施工企业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本条件。因为,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机构、人员、资金、技术、层级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领导的协调及决策。因此,领导的重视程度, 对施工企业是否能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安全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保障。

三、建立双层管理双层约束的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制约机制

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并不是很强,这样看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效能也就不会很强,通过分析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筑工地的从业人员对于安全意识并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严重的是根本没有这项工作的能力,反而还要继续做这份工作,在上岗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岗前培训。因此,在现场中施工的人员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就成为出现最严重的现象。通过调查施工生产安全施工,我们发现出现事故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违规现象造成的,这就说明,当前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的最主要也是最多的原因就是人员没有对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将安全意识灌输到自己脑中,使安全生产文化意识、劳动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双层约束管理方式在建设安全管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即:主抓项目对班组及工人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机构的组织管理。做到双管双落实。把安全工作沉到项目、沉到班组、沉到工人。这样的话,全体人员才能都被调动起来,上面的违章现象也才不会再发生,杜绝麻痹侥幸思想,使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现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真正地完善了建筑施工安全保障制度,体现了安全施工的核心理念。

四、建立激励安全措施管理体系,强化经济制约手段

目前施工企业的安全激励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经济手段。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手段不失为有效的安全激励手段。但仔细分析还可看出,安全激励方式还存在重罚轻奖,以罚代管的问题。奖励和处罚的目的一致, 都是通过对后果的强化来改变人的行为。前者通过对人的鼓励强化安全行为,后者通过对人的负刺激来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但若二者使用不均衡,则效果不会等价。目前尽管很多施工企业也进行安全奖励, 但奖励的力度和频度都无法和处罚相比,这样不能激励工人的积极性。所以经常的奖励和对违规的处罚对保持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已形成的安全行为也有可能逐步退化。

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激励手段方面,提出奖惩均衡的激励模式,即使奖励的效果和惩罚的效果等效,也可简称为“等效”安全激励模式。

参考资料:

[1] 韩联峰,李海鹏.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 2010(27).

[2] 李占云,赵国安,范秀蓉.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J].现代职业安全. 2009(08).

第8篇

(一)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

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是企业在竞争的营销环境中,为了谋取持续营销优势,运用和创新各种营销资源,在满足顾客“多元价值诉求”要求、实现顾客满意过程最大化的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

(二)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与核心地位

1.企业是其营销的主体。在竞争市场环境当中,企业是基础性的竞争主体,也是最基本的营销主体。企业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领域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营销活动。因此,对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营销质量观,构筑高效能的营销发展框架,促进企业取得持续营销优势;另一方面也将为企业的营销质量标准化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2.企业营销的内在价值。营销标准化问题可能千差万别,甚至迥然不同,营销的内容、标准、过程及最终结果也可能互有侧重,但企业共同的核心目标——追求“顾客满意”是永恒不变。因此,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在营销质量研究中具有毋庸置疑的基础与核心地位。

二、我国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管理中的问题

(一)营销思维:缺乏系统性、整合性

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思维还很不成熟,突出表现为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这导致我国企业的营销思考呈现出明显的“离散性”特征,即点思考替代了面思考。在企业营销质量上的表现就是各要素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二)营销执行:重视营销要素,忽视关系要素

在营销执行中,我国企业对营销要素的重视程度要远甚于对要素间关系的关注。我国企业通常倾向于对产品的推广、品牌的发展、价格竞争、服务完善进行巨额投入;而在有关关系要素质量的维护和提升上则缺乏相应的意识。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企业在关系要素质量的表现上还能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的营销短视。

(三)营销效果:重视最终业绩,忽视营销过程

在我国企业的营销效果评价中,以“最终业绩评价优劣”的倾向极为明显。但是,仅仅或者是主要依靠营销最终业绩就希望对企业的营销效果实现科学的全面评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用营销业绩作为营销效果评价的全部,极易导致企业营销建设的“短期”导向,一切活动围绕短期利益转,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竹篮打水一场空”。以这样的评价结果作为发展企业营销质量的基础,只会将企业带向“伪营销质量”的歧途。

三、提升我国企业营销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对策

(一)营销执行:重视提升关系要素质量

在营销质量的提升中,我国企业要注意确立“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的营销战略思维,将关系要素质量与营销要素质量结合起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由于我国企业目前还普遍存在规模小、竞争实力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平台还是国内市场。那么如何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竞争态势下,提升我国企业的营销质量呢?提升关系要素质量,应该成为我国企业的首要选择。因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内在文化统一性(即不存在国外竞争对手必须要面对的跨文化管理的难题),为关系要素质量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但要真正获得高关系要素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营销效果:最终业绩考核与营销过程考核相结合,提升考核效果

营销最终业绩考核,是营销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在实施最终业绩考核的基础上,企业还应将营销过程考核考虑进来。由于人是营销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所以对员工在营销过程中表现的衡量就成为营销过程考核的核心。笔者认为,员工的营销涉入度较为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表现。因此,应将员工营销涉入度作为重要的考核变量一并列入营销效果考核体系。所谓员工的营销涉入度,是指员工对企业营销战略、策略的参与程度、认同程度及主动(创造性)执行程度,是员工与企业营销之间距离的一种衡量。实施员工营销涉入度评价,将丰富企业的营销评价框架,也有利于企业对营销质量形成更加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

(三)营销环境:规范营销环境利用与非规范营销环境利用相结合,提升利用效率

企业要提升自身营销质量,仅仅是被动适应营销环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创造性的充分利用甚至是引导营销环境的发展,为自身的营销发展增添更强的主导力。根据企业对营销环境影响力的大小,可将营销环境划分为两类:规范的营销环境和非规范的营销环境。所谓规范营销环境,主要是指那些比较条理化、可以预期的、企业难以施加影响的营销环境变量。对于规范的营销环境,企业应做的就是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把握,并遵循营销环境的特点进行利用;对于非规范的营销环境,企业除了要进行深入的把握,还应探究哪些变量是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市场行为加以影响和改变的等等,以促进企业达到借营销环境之力来提升营销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毓霜.《质量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第9篇

1.1应用标准化可以有效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引入标准化,可以使得生产的规模和性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得企业的生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优化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利于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就企业产品的出口来说,所要出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出口。而要想使得出口的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就需要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将企业产品生产标准进行全面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能够为进口国家所接受,以保障产品出口的顺利。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保障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统一的标准,优化工艺流程,在每个生产环节上都要进行规范化处理,每一生产工序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工作,只有保障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才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信任,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1.2有利于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益循环。标准化的应用为质量安全管理建立了目标,只有质量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平稳发展。标准化的应用不仅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标准化理论贯穿质量安全管理的始终,将标准化理论全面的融合到质量安全管理中,有利于实现质量安全管理的有益循环。另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标准化,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也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标准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应用

的几点对策。就我国目前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来说,标准化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想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的质量安全,就需要不断对标准化理论的应用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完善标准化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完善法律来对标准化管理进行有效的保障。我国针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也颁布了诸多的法律和法规,通过所建立的法律和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初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项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不足也逐渐现象出来,其无法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就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标准法律体系,利用法律来实施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监督,以服务便民为宗旨,优化质量安全管理,从而使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这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将形成有效的推动。

2.2提高工作的标准意识,加大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要想使得标准化得到充分的利用,就先要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意识,使得企业能够对标准化的重要性做到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相关部门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大力发展。另外,要注意加大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得标准化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提升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利用标准化来实现对企业相关机构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能够利用标准化来对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有效的制定,保障企业员工的待遇,合理的对企业的发展经费进行安排,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

2.3健全体制,提高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力。要增强标准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必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构建合理、适用的安全标准体系,发挥系统论中的系统优势,不但能够对性质、功能各异的安全标准进行有机组合,切实指导质量安全管理建设,还能够为确定未来相关标准的发展趋势,为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规范基础。

2.4引入ISO标准,推进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用标准化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领域,是一种科学实用的管理方法模式。在经济发展中,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为顾客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