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会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政支农政策得到更好的宣传、贯彻和落实,促进村级财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二、指导思想
以财政部43号文件及省厅领导讲话精神为依据,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权明确、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培训,加大财政支农政策宣传和有效落实财政支农政策;提高全市农村财会人员业务技能,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管好用好财政涉农资金;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培训对象
根据我市行政村数量统计,此次培训对象为253名村会计和村干部,见《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分配表》。
四、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培训内容
1.财政支农政策概况。了解并熟悉相关财政支农政策的意义、内容及要求。特别是中央有关“三农”文件精神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三农”方面的政策。
2.财政支农政策具体操作。熟悉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能够解决财政支农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涉农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涉农法律法规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
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和财务管理。掌握农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的相关规范和操作,熟悉农村集体民主理财的形式、程序和职责。
5.农村财会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知识、财务管理知识和财会实务操作等。
6.经济管理知识。主要是税务、金融、统计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二)培训要求
1.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根据省、市培训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市下达的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并按省、市要求,定期汇报培训落实情况。
2.根据省市通知要求,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方案并形成培训的长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制定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
3.按照培训内容和规模要求,指派4-5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授课老师,提前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
4.由各镇财政所所长、农经中心主任带队,统一组织报名参加培训。
5.由各镇财政所负责采集培训人员的电子照片信息(像素分辨率在180×200以上)。各镇要及时将电子照片和报名登记表于11月21日之前上报至市财政局会计科。
五、时间安排
按照财政部、省厅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农村财会人员每年接受的培训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具体安排如下:
1、10月中旬,组织授课教师集中备课、试讲,以保证教学质量。
同志们:
正值春耕备耕农村工作处于最繁忙而紧张的时刻,我们集中全市的镇村农经财会人员在这里举行农村财会业务培训,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是继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一次,其目的也非常明确,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针对今年全市农村税费改革、村级区划调整的新情况,根据今年财务、统计、集体资产年报工作的新要求,及时组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明确新的工作要求,掌握新的技能规范,使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和职能的调整,为加速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农村财会人员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切实增强业务学习的紧迫感
今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村级区划调整、村民小组合并等重大农村改革的一年。这一系列改革调整和规范了农村分配制度和财务关系,使得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由过去的会计核算反映转向监督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有所调整,任务相对加重,要求明显提高。首先是要求通过会计核算的正确反映,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其次是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和指导,达到预期目标。再次就是要求通过会计人员的工作,对一切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分析、检查,以防止损失浪费。所以,一个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越重要”,我市农村工作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财会人员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日趋明显。当前,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正确、及时、规范的会计核算,如实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各项经济活动,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二是通过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积极筹集并管好用好各项资金;三是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和核算,搞好收益分配,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四是通过实行会计有效监督,不断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五是通过指导和帮助各承包单位和所属单位搞好财务会计工作,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得如何,我认为关键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的发挥,为此,市委农工办必须高度重视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想方设法为农村基层财会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按照会计职业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村级会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同时,全体财会工作人员要十分珍惜一切学习机会,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丰富、充实、提高自己,使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二、要十分明确新形势下农村会计人员的使命和职责,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务的专职人员。新的形势对农村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个合格的农村会计,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要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种技能包括会计业务、会计法规、珠算技术、会计电算化等基本知识;二是熟悉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能够对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作出正确判断;三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分析能力,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改进意见,能够较好地发挥财务会计的反映和监督作用。当然,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最基本准则。具备以上这些基本条件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和积累。从目前农村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农村财会人员所要履行的工作责职相当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参与本单位各项财务计划的编制,负责签订各项经济合同,参加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决策;二是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财务计划,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三是有权监督和检查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工作情况,搞好农村财务公开,指导民主理财活动。当前,会计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每个财会人员都要加强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文化水平低、业务底子薄的困难和矛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集中精力,虚心听讲,认真思考和讨论,真正弄懂弄通每一个问题。另外,无论是业务主管部门还是会计人员,今后都要注意研究培训和学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培训学习效果,我认为突出的是要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政策学习和业务学习相结合,二是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三是统一授课与研讨交流相结合。
三、要学以致用,狠抓当前,认真负责地做好今年的农经各项业务汇编工作
农经业务的年终汇编,是综合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时期内经营状况和成果的的综合性文件,是全年工作的总括和反映,农民收入状况及结构,农村财务的成果和构成,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和分布,只有通过年终汇编来显示。年度报表是各级、各层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的依据,更是各单位自身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依据。为此,希望大家学以致用,认真做好今年的农村各项业务汇编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汇编任务。具体业务要求将由市财务站的两位老师作辅导,最后x市长还要谈工作意见,在这里,我只想提三点原则要求:
第一,要坚持真实可靠的原则。各项业务报表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当地的农民收入、农村清欠、集体资产、村组财务等实际状况,必须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决不允许提供虚假的信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住处误导。
第二,要坚持全面完整的原则。农经业务报表必须全面反映农村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经营成果,充分满足各方面对资料信息的需要。各项指标的填列要力求全面完整。
关键词 财会人员 工作 实践
一、财会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内部对财务管理和素质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规模不断扩大。适应公司上市后财务工作量的增加和工作范围的扩大,这就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增值迅速。由于资产增加后如何实现保值增值,给财务管理及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营范围扩张。随着分公司相继成立,公司经营范围也从原来的经营模式不断扩张。随之而来的财务业务量增加、结算方式改变,对财务管理及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风险加大。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怎样战胜这样的困难,给财务管理及财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的财会队伍会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变化:首先是新手多,老手少。分配来的大学生占一半以上,虽然学习的是财会专业,但是没有实际工作经历,是财会新手。与此同时,一些从事财会工作多年的老财务人员相继退休,财会老手日渐减少。其次,不熟习业务的多,业务能力强的少。现有的财会人员大都习惯于老国企财务管理,对上市公司财会操作不熟悉。再者,现有财会人员构成,一般工作人员多,具有财务负责人经历的少,实行“委派制”后,财会负责人的候选人奇缺。
一方面,在公司实际需要上,对财会管理及财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财会人员的现状不管是整体、个体素质不能适应要求,强烈反差持续时间过长,对公司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引起公司高度重视,必须一致意见:第一,在积极引进财会人才的同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切实加大培训力度,用提高现有财会人员素质缓解当前不适应工作需要的矛盾。第二,创新培训工作,改变过去常规式培训模式,更快、更多地造就一支思想业务都过硬的德才兼备的财会队伍。我们在培训工作中,应该努力创新探索具有自己特点的培训路子。
二、创新财务培训的探索实践
(一)树立人本观念,强化人才强企意识。培训人员要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核心的观念,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本质特征,强化人才强企意识。我们应该随着“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教导,深刻领会“技术和资金只不过是工具,只有在能干高效的管理人员的恰当使用下才会更大发挥作用。建立这种管理人储备既是中国最大需要,也是中国最大机遇”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强大兴旺的根本。管理本质是人才的管理,培育人才是管理之精义。财会人才的培训,要立足自己,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是培训的基本出发点。而培训工作必须创新,打破常规,探索具有自己特点的培训模式。
(二)坚持创新,加快培训工作的转变。在财会人员培训实践过程中,我们既重视对过去行之有效培训方法的总结、传承,又重视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把传承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培训工作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培训指导思想由传统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把财务人员培训放在战略高度去认识,长远考虑,把人力资源开发转变成人力资本的叠加效应,通过人才培养增强企业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培训形式由传统注重学历培训转变为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减少外培和集中上课,增加自培和自学的比重。特别是加强自学的管理,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明确自学课程、内容,加强作业练习,严格考试,把过去放任自流的自学转变成有组织、有要求、有考核的学习形式。事实证明,这种自学方式学习有针对性,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
3.培训内容由传统的单一专业业务培训转变为重视德育的综合培训。目的是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如何做人和明辩事非标准的判断能力。
(三)培训内容创新是培训工作的突破。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财会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在增强个人的财务专业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在培训创新上,对培训内容大胆改革,收到明显效果。培训内容创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财会人员素质培训,既重视财会专业知识培训,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2.增加财会前沿知识。培训中加大当今前沿财会知识比重,让财会人员了解财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发展规律,树立超前意识。
3.新增内容。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实践论》、《矛盾论》以及“发展才是硬道理”、“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经典论述作为必修课,要求学懂、学透,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做对财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正确分析事物,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难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受到财会人员的欢迎。增加中华传统文化。为了增加财会人员文化底蕴,明白做人行事准则,汲取古代优良文化营养,促进德的修养。
三、创新财会人员培训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培训尤其培训内容创新,开创了财会人员创新的新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财会人员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素养有显著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增强,业务能力提升,形成了一支思想正、道德高、业务精、作风实的财会团队和能独当一面的财会优秀人才,适应了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其次,这支队伍在日常工作中恪守诚信,一方面完成了财会管理任务;另一方面顺应时代进步从对过去“利润最大化”、“市场竞争你死我活”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利润合理化”、“合作共赢”的新观念,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沿着正确轨道健康运行,增强了企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第二条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分校依据本办法考核评价各县区函授站或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所组织实施的培训工作。
第三条考核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计划实施”、“培训经费”、“培训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6项。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包括:
(一)组织领导
1、建立了培训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对培训工作有统一部署,组织有力。
2、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培训工作相关事宜(有专题会议纪录或纪要)。
3、有专门单位和专人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4、对各期培训工作有指导、检查和考评。
(二)计划实施
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
2、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计划完成率达100%。
(三)培训经费
1、根据培训规模、合理安排培训经费。
2、培训经费拨付及时、保障培训需要。
3、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四)培训管理
1、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教学实施计划。
2、与各方协调配合,工作开展顺利。
3、建立了学员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4、及时了解、掌握、检查、协调各期教学工作。
(五)质量控制
1、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校和分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及教研活动。
3、对本地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并结合培训需要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
4、及时组织开展教学情况调研,针对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5、制定了学员培训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6、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组织开展培训后的跟踪反馈和业务规范指导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工作。
(六)后勤保障
1、及时征订和下发培训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发放数与实际参训学员数相吻合。
2、及时检查和督导各培训点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条考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材料审核分析、座谈等方法进行。
第五条考评的主要环节
(一)自评
1、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及时按照本办法的相关标准进行自查。
2、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在培训年度结束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认真的总结。
3、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根据本办法“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按时将相关信息、资料上报分校。
4、自评资料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培训的相关文件,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表,完成情况汇总表,图片资料(开展培训现场的数码照片资料、培训班会标统一为“某某县某某年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培训工作总结等。
(二)考核
1、分校在培训开展期间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检。
2、分校在年度培训结束后,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考核。
3、分校对各县区考核的依据包括:“报告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采取相关抽查、考核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
(三)评价
1、分校根据考核意见对各县区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并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追踪检查。
2、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第六条各县区应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培训相关情况,确保整体培训工作信息畅通。
第七条报告的内容与时间要求
1、年度培训计划:于当年1月初报送。
2、年度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于次年1月初报送。
一、培训的组织实施
从*年开始,省财政厅每年将对自*年以来通过评审的在职高级会计师组织培训,并统一印制《*省高级会计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手册》,登记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年终对无故不参加培训的高级会计师进行通报,同时取消单位评选会计基础工作优胜单位的资格。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1、省财政厅会计处对自*年以来通过评审的、年龄在50岁以内、仍在我省工作的高级会计师进行培训,并负责在考核手册上进行登记,年终对全省情况进行汇总、通报,具体培训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省财政厅会计人员服务中心对自*年以来通过评审的、年龄在50-60岁、仍在我省工作的高级会计师进行培训,并将培训结果汇总报省财政厅会计处,由会计处在考核手册上进行登记,具体培训时间地点由省财政厅会计人员服务中心另行通知。
3、在我省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从业的高级会计师,由于行业内每年组织培训,不再参加省财政厅会计处和会计人员服务中心组织的培训,由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其参加行业内培训情况在考核手册上登记,年终将培训情况汇总报省财政厅会计处。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会计理论与实践,会计改革与发展,新及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度,会计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控制规范,现代会计管理方法,与会计相关的金融、证券、税务、法律等知识。
*年的培训重点是,新及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内容。
三、培训学时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高级会计师培训的时间每年不少于24小时。
高级会计师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和鼓励高级会计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为其创造条件。
四、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支农财政投入,支农惠农政策使得千家万户得以受益。如何使用好这笔支农资金对于村级财务管理十分重要,但就日前农村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规范性来说普遍较差,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差
因为农村地区较为偏远,相应的教育措施较为落后,教学水平无法满足财务工作的规范性要求,很多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没能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会计理论知识学习,导致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十分不熟练,对出台的会计政策不了解,无法通过会计理论知识解决一些日常事务,仅用比较简单的会计记账法来完成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导致财务工作效率低下。
2.财会工作人员管理缺位
农村财会工作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工作人员管理上的缺失,因为在农村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并未纳入《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导致了这部分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常规的监督管理,很多地方财务工作人员无证上岗,甚至存在部分地区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任人唯亲,频繁更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
3.财务管理工作没能体现监督职能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知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敬业爱岗,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基础上还要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严格的监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因为对新出台的会计方面的法律政策不了解,以及对业务的生疏导致了会计职能的缺失,村级支农资金管理单位公信度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重下降,还有可能导致民众的上访和纠纷,激化社会矛盾。
二、提高基层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主要措施
在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也是财会管理工作未来的工作重点,接下来针对如何提高财会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村级管理部门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财政支持
村级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通过增加培训资金的方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率。在财会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中要适当减免有关培训费用,降低农村财务工作培训负担,减少资金管理效率提高成本,为切实保障支农资金高效利用打好基础。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财会培训
通过多种形式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整体财会工作水平进行“技术交底”,通过考核等方式对会计工作队伍的年龄、职称、持证情况以及从业境况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在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实际操作教学,确保教学工作的目标性。在培训内容方面要确保会计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日前大多数会计教材篇幅较长,且通常是针对企业会计方面的,对于农村会计基层工作方面内容涉及较少。针对这一问题,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村务会计业务实际及有关特点编写教材及有关讲义,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农村经济需求。聘任教学经验丰富且拥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教师作为农村会计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切实把握实用实效这一原则,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员的专业技能会计知识进行普及,更要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进行积极的培养,同时充分引入农村会计中普遍性和针对性案例,根据这些案例给会计学员予以解答。在培训会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将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支农惠农政策进行积极地传达,使广大群众对于党的政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建立健全会计培训体系,促进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村委有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会计培训体系,将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管理培训工作系统化、常态化,为促进会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村委会要协调好教学管理部门和财经院校建立长期专用性培训机构,在机构内制定严格的培训管理办法,在教学方案、考核办法和教学制度管理上进行充分协商,建立类似“校企合作”模式的“校村合作”培训管理机构,实现人才的合理输入和输出,不仅解决了农村财务会计水平较低的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考勤、考核以及结业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纪律,并将严格管理作风带入工作环境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关键词:票据欺诈;防范对策;打击;会计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8-02
这里所指的票据是广义的票据,是指企事业单位运营中所有与财务相关的票证,包括财务部门日常管理、使用的票据,也包括其他人员使用的各种报销收据、运费收据及其他一些与财务相关的票证。由于各种票据涉及的用途广泛,欺诈手段也五花八门,任何凭据违规的使用都有可能造成单位资金的损失。票据欺诈是一种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使尚未成熟的经济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而且会导致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会计票据的欺诈行为。
一、会计票据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
1.票据的开具不符合会计制度。①多次复写收据,贪污差额。我们目前使用的会计收据一般为三联式,即一份存根联,一份收款单位入账联,一份为付款联。财会人员书写收据时,有的在复写纸下面放置废纸,进行假复写,有的多次复写,这样的结果是收款单位的存根联、入账联金额一致,但与付款联金额不一致,并且金额小于付款联金额,财会人员就是利用这种差额进行贪污。②伪造工资单,骗取工资。有的单位活动经费不够,为了使费用合理化、合法化,财务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下,编制虚假的工资表,虚报人数,骗取工资;有的单位内部人员已离职或死亡,已与单位脱离关系,此时单位应核销其工资。但是负责发放工资的财务人员在明知要核销的情况下,故意不予核销,向上级隐瞒事实,依旧领取这部分工资,占为己有。特别是目前普遍采用信息化工资管理的情况下,拥有权限的财务人员只要改动一下电子信息就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多报工资,从而贪污公款。③以白条代替发票,截留收入。白条是指行为人以单位或个人名义开具的,不符合财务要求和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凭证和收付款凭证。再有,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和某些企业利用其拥有的罚款或没收的权利,开具非正规收据,从而对收入进行截留。④虚造采购合同和虚假凭证,将虚拟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从而偷逃税款。一些企业假造采购合同,制造虚假的入库单、出库单、领用单,将虚存的原材料分批分期地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进而增大费用,减少企业利润,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⑤虚构销售合同,伪造凭证,增加企业业绩。企业往往与其关联方或与其他企业合谋签订购销合同,或制造虚假的购销合同,但实际上既不发货也不收款,伪造出库单和运输凭证,然后根据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这样在年度报告上就可以增加收入,完成其目标利润。等到财务报告公布后,再以商品质量不合格等理由,编制虚假的退货单,制造退货的假象。
2.利用开具合理的会计票据,进行财务欺诈。①采购中存在的财务欺诈。采购是任何单位都要进行的,特别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采购的原材料或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直接决定着生产成本和产成品的质量。虽然采购行为涉及金额往往很大,但许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采购体系,采购人员往往权力集中,缺少有效监督,财务欺诈也就不可避免。如采购人员在采购中,往往以次充好,故意买入质量低于要求的低价货品,而报账时仍上报原计划采购的高质量的货品的价格,从而贪污采购款。采购人员的这种欺诈行为严重危害了单位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②利用关联方交易增加利润或转移费用。对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资产转让、销售、采购、商标使用以及资金占用等,我们要特别关注其票据交易的价格和支付手段是否异常。企业为了完成目标利润,往往由其关联方大量购买该产品,并且往往高出市价,增加收入;或者以低于市价的价格从对方购入原材料,降低成本,最终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同时在本企业收益状况不好时,往往会寻找各种借口,签订协议,由对方高比例承担共同费用或全部承担自己的费用来操纵利润。此外,利用票据欺诈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盗用凭证,肆意贪污;销毁票据,侵吞公款;涂改凭证或发票金额,从而贪污差额;内外勾结,虚开汇票;以假单据、假发票报账,骗取款项等等。
二、防范会计票据欺诈的措施
近年来,票据欺诈已经成为金融犯罪中一个危害巨大的毒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进行欺诈的手段越来越狡猾,金额也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防范票据欺诈。
1.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具有实用性。但要注意,一定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说说或贴于墙上流于形式,而是要具体地按照制度的要求去执行。如建立严格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尤其是把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作为关键控制点。同时,单位应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防止空白票据的丢失和被盗用;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促进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
2.加强会计的国家监督,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财政、审计、税务等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加强会计监管工作。针对当前会计票据欺诈日趋严重的现象,应以真实性为基础,以打假治乱为重点,检查票据真实性、合法性,从而做出专业判断。再有,要加大惩戒力度,对严重会计造假者要通过司法途径予以处理,用刑事处罚替代行政处罚,加大对造假者民事赔偿的处罚力度,从而加大其造假成本,让造假者付出巨大代价。
3.加强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会计工作渗透到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道德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自觉地去遵法、守法,抵制造假,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从自我做起,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实话实说,不做假账,,以严明的态度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会计工作就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越多,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除了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让那些胆敢造假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杜绝会计票据欺诈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亚卓.真帐与假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窦喜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实务[M].2008.
关键词:快餐连锁 人才培训 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锁化经营成为行业的一大特点。快餐连锁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管理体系的支撑,人才培训是内部管理支撑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快餐连锁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必要性
2004年,我国全社会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营业网点超过400万个,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万,行业发展速度持续以较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占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从餐饮业年度百强企业来看,2002年度快餐企业入围12家,营业额占30.1%;2003年度18家,营业额占33.29%;2004年度餐饮百强企业快餐占33%左右。快餐业作为生力军和先锋军,成为现代餐饮发展的重要代表力量,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快餐业快速改变多年沿用的单店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络经营,在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多业态的餐馆、快餐连锁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为代表的现代快餐业加速替代传统餐饮业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快餐业连锁经营发展势头持续强劲,连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与独立的经营活动相比,快餐连锁经营通过经营模式的统一性,经营产品的大众化及独特性以及管理方式的规范性及管理手段的科学性,进行规模经营,实现了规模效益。
快餐连锁的最大优势是以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获得最佳的效益。然而实践表明,当连锁规模日益扩大后,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问题往往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有一批靠网点数量扩张取得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经营业绩不错,但也会因为连锁内涵发展缺乏进展而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企业的人才培训没有跟上企业规模的发展。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在实施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的有效运作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化技术设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大批作业熟练、操作有方的员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培训系统,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训出这方面的标准人才。如果企业培训系统不完善,缺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企业的增长必然会产生人才的不足,企业只能降低用人标准,使服务和管理达不到要求。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不仅是解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员工素质较低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由于连锁经营组织形式上的特殊性,使连锁企业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零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模式,因而要求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新课题。目前,快餐连锁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注重人才培训。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的特点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不同于单体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及要求,在构建人才培训体系时,必须对其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一)克隆式培训
一个快餐连锁企业内,各分店遵循统一标准,如服务标准、外观装饰、产品质量、价格等,每家分店就像从同一模型中复制出来的。因此,在整个系统内,对各种人员的要求并无区别。连锁企业在扩张发展时,培训人才的一条关键途径就是将新员工送到各家分店顶岗见习或将老店中有能力的员工派遣到新设的分店担任重要角色,指导和训练新员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连锁企业可以在企业系统内成功“克隆”出它的各级员工。
(二)周期性波动
快餐连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客流量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形成波动,从而对店面人员的需求有一定规律,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应根据这一周期性,来解决人才培训这一棘手问题。连锁企业可以利用客流量少的时间段,轮流组织部分员工和钟点工进行培训。一来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二来可以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人数。
(三)层次性差异
快餐连锁企业对不同职位的人才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快餐连锁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体现出人才培训的层次差异。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四)战略性投资
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工作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可见,人才培训不仅仅是为满足企业岗位空缺人员以及发展分店带来的人员需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服务于企业的长远战略。因此,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持续培训,对于专职培训人员可以经常提供“开眼界”和“充电”的机会。
构建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对策建议
为了搞好连锁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加强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
(一)建立快餐连锁企业的特定培训机构
根据快餐连锁经营不断进行规模扩张的特征,人员培训以及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快餐连锁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指定的或是自建的培训机构,已成为快餐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许多快餐连锁企业因种种原因尚未将人员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人员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的初级阶段,使人员培训无法制度化,更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等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才培训难”已成了快餐企业发展的阻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建立快餐连锁企业人才培训机构:
首先,可以由行业组织协调各会员企业的培训工作,不仅可有效地统一配置培训资源,也利于人员管理和输出。
其次,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人员培训是连锁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同时决定着一个企业长远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因而,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培训中心。
再次,连锁企业可以与大专院校等理论研究机构合作,起到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训的有效性和档次的作用。培训机构的建立,必将加快连锁企业前进的步伐。
(二)实现快餐连锁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
快餐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可以说是伴随着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只有实现企业人员培训的常规化,才能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基本上可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和自我教育。
职前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员工进行的,让员工了解工作流程、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现状、工作手册等,以此培训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帮助员工适应新的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在职培训可理解为边工作边接受培训,不脱离工作岗位,按照每个人的能力进行实践性教育并直到学会为止。
在职培训可通过职务转换和灌输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脱产培训指企业的员工暂时离开现职脱产到有关学术机构或学校以及别的企业参加为期较长的培训。其重要途径是把受训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理论的学习或送员工到外单位接受培训。因此,企业应当与大专院校建立稳定密切的长期关系,并展开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自我教育是企业鼓励员工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己学习。这是训练员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为员工创造一个容易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启发的良好环境,无疑更利于企业的再培训。很多企业把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和模糊,事实上,自我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有效地把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制度等内在的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使之在脑海中深深扎根。国际知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就是通过员工的培训构建了不凡的企业文化。连锁企业在人员培训中尤其要重视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能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从而加强企业凝聚力,为连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自我教育方式很多,可以采用的简单方法有,为员工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如征订一些报刊杂志、购买书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心得,甚至可以与物质利益挂钩;还可以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如上夜大、函授等,并给予学费上的支持等。
当然,对于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的企业,重视加盟店员工培训同样重要。另外,培训工作组织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效果,并关系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培训主管人员应该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否则,培训工作的效益将会明显下降,甚至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投入。因此,在对担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重任的培训主管人员,要有较高的标准,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或从内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将培训主管送到正规院校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惟有高素质的人才,方能造就高水准的连锁企业。
(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人才培训对快餐连锁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库的核心,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规划的基础。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员工现有的培训材料,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员工的培训计划,员工培训情况及结果备案。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是一份难度很大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否则,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总之,快餐连锁企业发展中,专业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建立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外来引进和自我培养相结合,树立以自我培养为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逐步建立起培训体系,形成人才的输送机能,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增强在岗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培训力度,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才能保证快餐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涛.连锁经营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郑灿朝.聚焦中国连锁业.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朱明侠.特许经营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杨寿松.对国内特许连锁经营的思考.现代管理科学,2003(7)
关键词:培训效果;成才步伐
培训是达成工作目的与效果最直接的办法,是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专业水平的最有效方式。自2003年系统导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全面开展学习创新型企业建设以来,沧州供电公司牢固树立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首要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只有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强化和完善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开发,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目标。沧州供电公司将新员工培训视为工作的领航者,重视新员工培养,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是企业培养人才、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环节。近些年,沧州供电公司许多入局几年的员工,经过工作锻炼,在省公司及国网公司比赛调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些已成为技术能手、拔尖人才、岗位标兵,成为沧州供电公司的有生力量。新员工之所以能得到较快成长和发展,与企业注重新员工培养和管理、建立培训常态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密不可分。
一、注重以人为本,建立培训常态机制
新员工进入公司,需要尽快转变角色,以最佳状态进入工作,这就需要培训工作在专业基础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并引导其增进企业归属感和职业使命感。在深入生产基层定岗实习期间,要求把实习新员工纳入班组管理,扎实、有效的开展专业培训,把岗位上是师傅,台上是讲师的互助式培训落到实处。通过对新员工一年实习期的日常培训,使其对生产作业现场具备初步了解,提高了员工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素质以及员工与企业的信任度。
二、创新培训方式,搭建人才储备平台
“3+1”培训: 本着让新员工多学知识,多提问题,公司针对新员工独创了“3+1”培训法。公司新员工上岗管理办法中规定:新员工岗位培训期满考试合格首次上岗,执行初始岗8级(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执行7级),以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理论或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上调1级,直到本专业工种规范岗级后才纳入正常的岗位管理。“3+1”培训机制的展开由工区培训主管会同专业主管和班组长为定岗的新员工制定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等学习计划,相应制定其3个月后应能达到的理论技能考试标准,并告知新员工。并组织相应培训,督促员工加强自学。每3个月末工区主导考试工作,并由工区主任、培训主管、专业主管组成考试考核小组实施考试,人资部派员全程监督。
通过此项培训方法,使得工区基层单位更加注重新员工的技能培训,同时也调动了新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背诵《安规》培训:公司在入职培训内容中,有项一雷打不动的培训内容,那就是背诵《安规》,背诵《安规》考核充分体现了远期培训的效果,在的工作中,员工们把《安规》铭记在心,活学活用,把安规当作启明星,指引安全工作。
青工专业技术比武:为加快培养青工技术人才,提升青工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深化培训效果。通过青工竞赛活动,公司内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推动了岗位培训、岗位练兵的蓬勃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队伍,达到以赛促培、以赛促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进人员跟踪培养闭环管理:为激励新人员成才步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证人才储备,公司出台了《沧 州 供 电 公 司新进人员跟踪培养闭环管理办法》,由公司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公司、各单位(部门)、班组三级管理体制,相互发挥作用,形成闭环。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在员工成才道路上的外因作用,激励员工自身的积极因素,达到促进其快速成才的目的。
同时,在日常培训中,公司统一制定新员工岗位工作学习记录本。新员工要在记录本上于每个工作日记录当日完成的工作任务、学习的内容、取得了哪些进步、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等;对一周、一月、一季度工作进行小结,分别交给班长和领导;并记录月度、季度和年度各级领导对自身评价的认识。
基层单位也根据自身特点,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新员工培训中的新方法。如运行工区通过“捆绑式”教学和导游式引导,双管齐下,提出“青工笔记现场评”的做法。该做法以“一评二测三绩效”三步走的程序开展,形成月度测评的常态机制,有效推进了工区新人员自学水平的提升。
三、健全激励机制,创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公司建立三级考核激励体系:一是对基层单位:新进人员跟踪培养工作,纳入各单位(班子)年度业绩考核。评选年度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对班组:评选年度新进人员跟踪培养先进班组,进行奖励。三是对新进员工:跟踪培养评价作为其今后发展的重要依据,公司每年评选年度新进人员模范奖和年度新进人员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