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8: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学四年级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四年级数学实验小论文摘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教学兴趣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转换教师角色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新课程改革对教
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
四、猜测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表现为以教为中心,以教案为本,学围绕着教,就是你讲我听,你问我答,课堂气氛较沉闷。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按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欢听的,喜欢看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如教学12—9,由具体情景引入后,先让学生想,想不出来,就拿出学具来摆,摆明白之后再互相交流,在比较,吸收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会计算方法。在练习的初始阶段,也要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需要。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学问”,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二、创设情景,营造与人合作的学习氛围。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的一环。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
教学片段:得数是10的加法
师:同学们想不想分苹果比赛?
教师提要求:
A、每4个人一组(每组一捆“小棒”)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两个同学分别说怎样分两堆,一个负责记录。
B、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
师: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的情况。
52431
58679
师:我们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10分成8和2,你想到了什么算式?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可以自己发表见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的同学,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如:上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9+1=10,10—9=1。马上有学生补充说:还有1+9=10,10—1=9;接着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想到:8+2=10,2+8=10。老师接着问通过这些算式,你还想到什么算式?学生说:想到10+0=10,又有学生说,想到10—10=0,还有0+10=10。这种合作学习,增加了信息交流量,丰富了自己的见解。被同伴认可,一次认可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学生产生自信,学生获得自信,自我肯定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根据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的特点,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
教学片段:操场上(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生:我喜欢羽毛球;我喜欢体操;我喜欢跑步;我喜欢足球。
师: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
(出示场景图,并揭示课题:“操场上”)
师:根据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A男生有()人;B女生有()人;C一共有()人;D男生比女生多()人;E女生比男生少()人;F是女生多还是男生多?G带帽子比不带帽子的少()人……
没有牛顿对落地苹果观察和发现,如何产生“万有引力”定律,没有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的体验和发现,也不会有对浮力的认识。这些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想提的问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以人的发展为本,给学生留下学习与探索的时空
阳光雨露禾苗壮。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学生的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留足思维的时空,让学生自由的发展,想象就能张开翅膀,在学习的蓝天翱翔。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如教学片段:操场上(二)
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会解答吗?你是怎样解答的?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师:一共有()人,这个问题,哪个小组来回答?
生:一共有10人。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们这组是把男生的人数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的8+2=10。
师:男生比女生多()人,这个问题哪个小组来回答?
生:男生比女生多6人。
师:你们是怎样想的?能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生:我们是一个男生对一个女生,剩下的就是多的。
生:从图中这两个男生和这两个女生一比,剩下就是6个男生。
生:我们是算出来的,男生有8人,女生有2人,8—2=6。
生:我们是比出来的,8比2多6个。
生:女生人数只有男生中的一部分,一看就知道男生比女生多6人。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知识而言,把学习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同学,教师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简单数据调查和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得信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是相当可喜的。但是,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还要不要“接受式”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应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探究式”适合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水平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个性不同,所以,“探究”也好,“接受”也罢,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如果我们教师不顾实际,对于明明是简单而不需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那可能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2、教学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
教学“重过程”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随之而来,又一种声音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应当做的是改变过去轻“过程”甚至无“过程”的现象,不仅使学生“孤零零地掌握,记忆,再现”知识,而且是学生弄清知识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批判”知识。“结果”与“过程”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统一的关系。
3、追求“民主”,“开放”,还要不要“次序”、“规则”
努力n炼细腻、亲和、生动、高效的教学风格,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因为“以生为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有课堂教学本领的支撑。
【人物简介】
林玉平,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副校长,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多次获省、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应邀在省、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观摩课数十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数学论文十多篇。
参加“仓定志名师工作室”多年,经历了这个团队的发展全程,参与了团队几乎所有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在活动中的“纷争不断”。
争“理”
在团队的一次例行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老师把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中的例1和例2倒了个个儿,对这个问题,就争得不可开交。
“这样处理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从整节课的框架上看是合理的……”
“我反对,教材这样编排一定有它的道理,教者这样处理教材是对教材的误读,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在深入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教材虽然重要,但是立足学生的学情更加重要,很显然,相对于例1来说,例2更加简单易懂,而且也能很顺畅地从例2引到例1,这样的换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什么是‘以生为本’?既然想要‘以生为本’,何不更彻底一点?以大问题驱动的模式,让学生自己到课本中‘要’知识,至于例1、例2,让他们自学,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解决,岂不更好?”
……
磨课、研课是常有的事,这样的争论也就司空见惯,大到教学结构、设计思想,小到板书设计、语言面貌,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似乎提不出意见就显得没“水准”一样。而贯穿其中的是对教育旨归的理论追问,是对教学设计的理性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理智判断。教学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支撑,教师因争论而获得了“理”的滋养。
争“真”
在教学研究、学术讨论中有争论很正常,然而,在闲暇时间、茶余饭后,也常常“硝烟弥漫”。看似很小的一个问题、不经意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判断,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得大家“唇枪舌剑”一回。
“当下的课堂,到底应该多使用黑板还是强调使用多媒体?”这个话题发自一次集体活动之余的闲聊。
“当然是用黑板好,黑板挥洒起来尽兴,想在哪里添一句就添一句,想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灵活,方便!一支粉笔在手中,黑板就活了。可是,多媒体课件呢?做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太死板!我是坚决不用多媒体的!”
“你要知道,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一些课堂不易直观呈现的内容变得简单,比如长方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成圆柱体,你光说,学生能想象得出来吗?但是课件一演示,学生都明白了。多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想当年,多媒体还没有诞生的时候,不照样教学?不照样出人才?不照样出大师?没有这么玄。”
“我前阵子到南京听课,全省的赛课,结果课件卡了,得,从头再来,贻笑大方啊!”有人附和。
“把需要学生想象的内容呈现出来,是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相反?”继续质疑多媒体。
“最近,在一封贺信上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认为,如果教育改革不跟上信息技术科技革命的快车,教育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短板!这可是个大问题……”这个判断很唬人。
“课堂教学改革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那就应该让学生多讲、多说,老师退到一边。让学生来讲,你怎么用课件呢?还是得用黑板!”唬不住。
“说到底,当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基本上就是代替黑板、代替板书,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再说了,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是个问题,空把学生的视力给祸害了,你就饶了孩子们的眼睛吧!”打出情感牌。
“新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你说的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况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研究方兴未艾,我们要随着科技进步的潮流而动!走着瞧吧。”明显不服。
……
不管是这种率性而起的争论,还是围绕专题的讨论,求“真”成了“争”的基本思维方向: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正确的取向应该是什么?小学数学教学目前的实情因争论而“真”相大白,教学方式的选择面临的困惑因争论而“真”知层出,教学的有效性因争论而变“伪”为“真”,教学的生成性因争论而弄“假”成“真”。
争“明”
在2014年的“教海探航”征文活动中,我校青年教师田红梅荣获特等奖,并受邀在颁奖活动中执教一节示范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今年是苏教版新教材全面启用的第一年,《可能性》这节课新教材放在四年级上册,但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基本学过了,也就是说,这是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交接过程中出现交叉的一部分内容。既然学生已经学过了,那这节课到底教什么?
在这个方向性的问题上,参加研讨的团队成员们又“卯”上了。
“毫无疑问,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设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要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学生都会了,哪能还照着书上的教呢?”
“你要想一想,组委会让青年教师同课异构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给听课老师一些引导和启发,呈现一节类似‘样本课’的课来,还是只是想让大家看新奇?一味以学定教,脱离书本,会不会背离了展示这节课的初衷?”
两种意见,指向同一个问题:这节课的起点在哪里?
经过一番热烈的“民主协商”,基本形成统一战线: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所能达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尽管学生之前学过,对可能性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对随机现象的理解,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因此,教学应立足教材原本的呈现,兼顾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的思考和探究中逐步走向深入。
因争论,迷茫的方向变得清晰,模糊的思路变得明朗;因争论,非此即彼的两难找到了中间地带,模棱两可的判断找到了答题密码。有了团队无处不在的争论,教学思想定位、教学方法选择、专业发展规划……都逐渐变得明确、明白、明晰起来。
【关键词】STEM;数字科学家;自由的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7/08-0049-05
科学教育在继STS教育、Hands on教育、Minds on教育之后出现了STEM教育理念。STEM教育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强调综合性,涉及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四个领域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
在STEM教育理念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项华副教授及其团队创立了“数字科学家”课程与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在数字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情感激励工具和探索工具,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北京景山学校北校区从2011年3月开始实施“数字科学家”课程项目。期望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能够对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选用适当的科学手段进行解决,从而成为一名自由的探索者。下面将以“投票计数”为例,介绍我们的思考与做法。
教学任务分析
“投票计数”是初中阶段“数字科学家”选修课程的第一课,问题情境源于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学生要对过春节时是否有必要燃放烟花爆竹进行投票。
任务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低碳环保呢?请自主选择一个内容,制作投票计数器,让本班同学参与投票,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任务内容:1.根据问题情境,选择环保内容,编制成可以进行投票的问题与选项。2.利用Scratch软件平台的按键侦测功能,设计制作投票器。3.在全班进行投票,获取数据,将结果导出,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4.撰写研究报告,按小组交流展示。
学情分析
学生共11人,来自七年级的两个班级。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一个学期的Scratch学习、使用经验,具备了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悉Scratch的键盘按键事件,制作两个键响应的投票器。2.进一步熟悉Scratch动作模块里“移动多少步”程序块的功能与使用,利用画笔里的图章功能,制作投票数据的柱状统计图。3.了解Scratch中变量的定义、使用,记录输入不同选项时的投票数。4.了解分支选择结构和文字显示的功能,对投票结果进行判断和输出,直接得出投票结论。
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规划设计—制作—测试—修改完善”的过程,体会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出符合需要的投票器程序。包括程序的功能设计、角色与界面设计、变量设计、初始化设计及程序制作。2.初步协调小组成员的配合,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课任务涉及了数据的获取、导出、处理分析及结果的应用,渗透了“数字科学家”的课程理念。2.体验从问题情境中提炼出核心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规划设计投票器的功能。2.程序的测试与修改。
难点:1.投票器功能的规划与程序界面的设计。2.程序的测试与修改。3.对所获取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应用。
课程资源
Scratch 1.4软件平台;投票计数学案.doc;投票计数.ppt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基于问题的小组探究式学习,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的作用是:引出核心问题—指导学生设计—点评程序,提出改进意见。学生的活动流程为:分组协作、明确分工—规划设计、拟定功能—编写程序、调试应用—获取数据、撰写报告—评价反思、展示交流。
1. 引入新课(15分钟)。
教师介绍“数字科学家”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安排,并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确定组名与分工。
(教师用图片展示情境,引入项目)北京频繁出现雾霾天气;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不燃放烟花爆竹;四年级小同学在进行“我们的碳足迹”项目活动。
师: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否低碳环保呢?让我们制作投票器来进行投票,并对投票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
教师展示投票器示例画面,带领学生明确探究学习步骤:
(1)启动Scratch,设计制作问题背景和问题角色。
(2)编程制作投票器:按y键表示同意,n键表示不同意;数据的可视化(多种形式,如柱状图);统计结果的记录(变量或链表)。
(3)在小组内进行投票测试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
(4)导出数据并对投票后的程序界面进行截图。
(5)撰写本课研究报告。
2.学生分组探究学习(40分钟)。
研究报告格式:
主题:***环保生活方式调研
研究者:***小组 组员:
轮值主席:
调研目的:
程序流程图:
调试过程(出现问题,解决办法):
导出数据与分析:
环保生活方式建议:
体会:
3.小组展示交流与教师点评(25分钟)。
4. 教师小结及作品整理提交。
实践、反思与拓展
第一次实践:自选主题设计投票器
5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撰写出了研究报告,完成情况很好。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现象。
1. 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程序的制作和试运行过程中,学生发现“按住Y键不放时,会导致多次重复投票”,怎么办呢? 围绕这一问题,学生自己展开了讨论与尝试,各组都有不同的高招:
“TCYYY”组采用了直到按Y键结束前一直等待的程序模块。
“冯周”组采用了按Y键后进行广播,等待1秒后才能重新投票。
“燃烧军团”组采取了要求投票者填写身份和理由的方式,并在按键处也采用了直到按Y键结束前一直等待的程序模块。
“132425”组采用了“计数器”和“数学逻辑”的模块,实现2秒钟内不可重复投票。
从以上情况看出,学生能够在程序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宽松的研讨环境中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拓展,得出多种解决方案。学生们已经有了问题意识,有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能力。
2. 撰写研究报告,培养了学生记录探究过程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
下表是各小组对程序问题的部分调试记录。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各不相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但都把问题说清楚了,记录了自己思维和探究的过程。
3.从研究报告中的“导出数据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考虑问题角度的多元化和分析数据时思维的发散性。
4.学习评价要素与权重:轮值主席(10)、学习纪律(10)、小组合作(10)、程序功能(40)、研究报告(30)。
这是一次两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从最终效果看,还需要在学生开始自主制作之前进行讨论交流,明确程序的基本功能和程序设计的变量定义等,从而让学生的探究更有的放矢。
从学生选择的投票主题看,问题比较单一,在选题方面的思维不够发散。当学生把制作好的投票器给四年级“我们的碳足迹”项目负责老师用时,老师的一句话“我想问其他的问题怎么办呢?”就把学生问懵了。怎么办呢?我根据可以探究的新问题,对活动进行了延伸。于是,有了第二次实践。
第二次实践:万能投票器的制作
1.问题情境: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进行“我们的碳足迹”项目调研时,拿到了我们之前制作的投票器,发现我们5个小组的选题比较单一,想问其他问题却没有办法使用这些投票程序,怎么办呢?
2.讨论形成任务,明确程序功能。
通过讨论,学生提出制作能够让使用者问任何想要调研题目的投票器——万能投票器,即简易专家系统。
程序的功能:
通过人机交互可以生成任意想调研问题的投票器(要有相应按钮,在问题生成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开始设置问题)。
通过人机交互利用设定初值的程序进行投票(要有相应按钮,在投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开始投票,而不必重新设置问卷)。
通过人机交互生成投票结果并进行初步判定,得出结论。
3.分小组进行程序开发,并完成以下各项工作:(1)通过填表的方式,明确程序功能,并进行变量和链表设计。(2)编写程序。(3)发现程序问题,调试程序。(4)撰写反思与体会。(5)进行共享交流。
4.评价要素与权重:学习纪律(20)、小组合作(20)、程序功能(30)、研究报告(30)。
5.实践情况:每个小组都撰写了程序的开发说明,并完成了程序的制作。以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小组程序开发说明。
【小组名称】132425
【任务主题】制作任意题材,2~4个选项投票生成器。
【程序功能】先由提问者通过“回答”设计出问题,然后进入回答模式,再由计算机通过程序辨析,做出条状图。
【变量设计】No1:一号选项, No2:二号选项,No3:三号选项, No4:四号选项。
【链表设计】问题链表(用于记录问题),回答列表(可随时导出回答数据)。
【初始化】主角设置问题、选项个数与选项名,可随时停止设置问题。
【投票器使用】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选项。
由于时间关系,只有2个小组的程序做了应用演示,其他3个小组只写了开发说明,课后上交了制作好的程序。我在试运行学生的程序时发现,如果不猜的话,就不知道怎么使用他们的程序。怎么办呢?于是就诞生了第三次实践的问题,即如何使别人能够顺利使用自己开发制作的程序呢?
第三次实践:程序测试修改与编写使用说明
1.问题情境: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碳足迹”项目组的学生拿到了我们制作的万能投票器,在使用时又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怎么使用啊?我想导出投票数据怎么办呢?
一个软件开发完成后的第一项工作是测试、调试、修改,第二项工作是编写软件开发与使用说明,让后续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知道如何着手修改和完善程序,怎样能够正确使用。
2.讨论明确任务:(1)测试、调试、修改程序。(2)编写软件开发和使用说明。
3.按小组程序调试与修改,并准备自己软件的展示与宣传广告词。
4.评价要素与权重:学习纪律(20)、小组合作(20)、程序功能(20)、使用说明(20)、交流展示(20)、加分(10)。
5.实践情况:5个小组的学生都修改调试好了程序,特别是程序的初始化工作,编写了较为清楚、比较简明的使用说明。以下是一个小组编写的开发和使用说明。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数学;整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各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其特质就是能整合与超越多个学科的知识而进行的一项有效性的活动,所以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必需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已将"综合与实践"作为四大内容之一,显见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程整合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专职的数学教师,我十分关注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虽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了"综合与实践"内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
1、开展难度较大
综合实践学科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都较新,对综合实践课程理解较深的一般都是搞这方面科研的部分领导层及部分学校里面的极个别老师,这种以点带面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及普及并没能得到很好地落实。而很多学校都把综合实践课程安排给语文老师上,所以数学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更为肤浅,更不用谈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了,因此开展难度较大。
2、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理念比较新的地区都是些经济较好的城市,由于待遇较好,教师的流动也就少,所以这些城市对新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少,教师队伍中老龄的居多。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开来,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没能很好地转变过来,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把课本的知识学好,考个好的成绩就行,而在数学学习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耗时,而且还没能看出有多大的成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思想,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闻不问,对其与数学知识的整合更不予重视。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学科领域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必然的,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寻找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认识与重视
学校应成立一个除了吸纳语文老师、也同时吸纳数学等其他学科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加强对该教研组的行政管理,完善教科研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1、专家引领
由于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都还在摸索当中,所以这时需要聘请这方面的专家来引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实施。在专家的指导下,老师们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尝试--总结反思"这种循环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知识、综合素质及综合运用能力。
2、外出学习
在教师外出学习方面,学校要大力支持,让老师们到其他示范学校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并把经验带回来分享、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建更浓厚的综合实践学习氛围,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更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
(二)资源多元化的开发,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走向"常态化"
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除了教师这一主导元素外,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也是缺一不可的元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首先要以点带面,先培养活动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尝试开展活动,并向他们传播学习方法,其次是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进行细致的指导,实现"做中学"。我们还能利用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职业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我们要立足校本特色,通过资源多元化的开发,以数学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走向"常态化"。
(三)以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为载体,创建有效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数学学科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问题库",在数学学科中隐藏着大量与自然、社会、生活有关,值得研究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数学学科的教学,存在着"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型的教学活动,它打破知识界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吸取最新知识。所以我们要以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营养午餐》这一数学知识非常地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使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如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这样的数学课堂是实用的,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四)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制定对教师、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体的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组织好教师、家长、社会指导人员和学生之间的多元化评价。对实践活动小组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评价,档案评价,成效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学的准备、教学的方式、教学的态度、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评价机制,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这样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整合起来,实现了活动课程化,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搭起桥梁,让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长",为数学学科教学注入一股活水,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还是一门新的课程,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教材呈现】
原题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原题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原题3:先量出下面两根小棒的长度,再想一想,能和它们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原题4: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在实际教学中,逐一解决以上习题固然能巩固“三角形任意三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但是,总是以小棒为载体,运用结论进行判断和选择,学生始终感觉在进行数学训练,兴趣淡然,体会不到这一知识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此,我对练习进行了重新设计。
【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是大于第三边的。这个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可大着呢!不信,你看!
第一组:
师:木匠王师傅要找三根木料做一个三角形,他挑出了这样三根,能做出来吗?出示:
生: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小于第一根。
师:只判断这两根就确定啦?
生:我觉得只要有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边就肯定不行了。
师:那你为什么不先判断第一根加第二根,或者第一根加第三根呢?
生:第一根最长,再加一根更长,肯定大于第三根。
师:那能不能围成,最关键是看什么?
生:两条短一些的边加起来大于最长的边。
师:哦!难怪你们这么快,原来还有这个窍门啊!
第二组:
师:王师傅试了试,果然做不成三角形。无奈之下,换了一根。这回,能做起来吗?
出示:
生:还是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的和等于第一根,还是围不成。
师:为什么选7+3来判断?
生:因为7和3是较短的。这一组如果符合要求,其余的也一定符合要求!
师:说得真棒!
第三组:
师:王师傅两次都没做起来,有些不高兴了,他拿起锯子,把最长的一根锯掉了一段!这回,他成功了吗?
出示:
生(很失望):还是没有!
师:怎么又失败了呢?这最长的一根已经被锯短了呀!
生:不对,因为这一锯,让第二根成为最长的了,3厘米加3厘米小于7厘米,两条短边加起来小于最长的边,还是做不成!
第四组:
师:王师傅一气之下,把这根锯短的扔掉了,他决心重新寻找!你们能给王师傅一些建议?(取整数)
出示4:
生:5厘米。
师:可以吗?
生判断:3厘米+5厘米>7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生:8厘米也可以。
师:行吗?其他学生判断。
……
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道理!王师傅想,你们要是能给我个范围就好了!
生交流,汇报。
生:我认为只要大于4厘米小于10厘米都可以。
师:为什么?
生:如果正好是4厘米,那么3+4=7,围不成,所以要比4厘米多;如果正好是10厘米,那么3+7=10,也围不成,所以要比10厘米少。
师:看来,第三根的长度除了要比两根之和短,还有什么要求?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有了大家的建议,王师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木料!
生不禁欢呼……
第五组:
师:王师傅完成了任务!一看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家!
出示:
师:王师傅从木料场回家,有几条路可走?他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生:中间一条。
师:为什么?
生:两边的路是弯曲的,中间的是直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能解释吗?
生:中间一条路和两边的路合在一起,可以看作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又是大于第三边的,所以中间的路最近。
【设计思考】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孩子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孩子的美味?本节课,主要做了以下思考:
有“营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课前,我首先对教材中安排的4道习题进行了研究。题1是根据每组中3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强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知。题2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讨论第三边的长度所在的区间,并选择合适的第三边的长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发展空间观念。题3要求先测量长度,再判断能与之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寻求第三根小棒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差小于第三边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与理解。题4则是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以上习题的训练目标成为我练习设计的首要定位,即: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在的达成目标应该是既定不变予以落实的。
有“营养”,要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
教材习题是通过不同的要求,达成学习目标的,但每道题在独立练习时,目标指向性比较单一,一道题解决一个问题。而关于三边关系的知识,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三条边中任意一条边长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是否可以通过“变式”来沟通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转换中加深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这一想法成为练习设计的落脚点。于是梳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并有机串联,第一组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类型,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得出判断的简便方法,只要判断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第二组呈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形,用于巩固。第三组则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将最长的变为最短的,此举,从形式上来看,只是改变了一根小棒的长度,但从本质上讲,此时三角形三边的长短关系则发生了变化,较短边不再是前两组的7和3,而是3和3,这就促使学生重新审视三边长度整体把握后再作判断。第四组只给定两根小棒的长度,思考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区间,不仅考虑两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要考虑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一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此环节没有出示过多的习题与要求,只是在一组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变式,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吃”,要能激发儿童兴趣。
很多学生抱怨数学冰冷、枯燥、无趣,那往往是因为我们将原本鲜活的内容生硬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课堂上,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数学与生活成了两张皮,学生丝毫体会不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离开了课本在生活中能有何应用?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只有有趣的,才是他们愿意学的。激发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上述案例中,笔者反复思量,寻找与三边关系紧密结合的生活原型,创造性地设置出木匠王师傅做三角形的情境,学生在帮助王师傅寻找合适木料的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体会到了问题解决后的愉悦之情。
“好吃”,要站在儿童立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