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打传票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8: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打传票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打传票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会计基本技能 高职 教学改革

一、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目前高职学校招生对象面向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学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年龄小、基础较差,初中刚刚毕业对数、知理、化、语文、英语等课程有一定的认识,而对经济领域的一些现象缺乏了解,社会知识也很贫乏,对专业学习缺乏动力,特别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的学习更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主观认为没有必要学基本技能,只要学好会计知识就行了。如何搞好会计基本技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想是每位从教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二、比较新旧《会计基本技能》教材的异同

《教育部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的: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通过几年的会计基本技能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与几所江苏省国示范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共同编写了教材《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本教材是根据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现状,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出发点,引入了项目教学法。介绍六个模块:会计字书写技术、珠算技术、点钞技术和小键盘操作技术(传票翻打)、电子计算器操作技术、电子收银机技术。本教材的课改目标是激发学生在会计基本技能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分组竞赛等方式展开对课程的学习,充分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新教材中,我们改革创新,引进“传票翻打”新技术。旧教材主要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这种方法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翰林提”传票翻打机的出现,不但具备计算器计算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五笔练习、传票翻打等功能。传票翻打,也称为传票算,是指在经济核算过程中,对各种单据、发票或凭证进行汇总计算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加减运算。它可以为会计核算、财会分析、统计报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数字,是财经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并被列入全国会计技能比赛的正式项目。我校利用“翰林提”传票翻打机为学生开设传票翻打的课程,让学生利用小键盘对准确、快速地录入数字,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全真模拟计算机实际操作,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满足财经类专业对财会技能的要求。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会计人员实现会计电算化与收银核算等岗位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学校财会技能学生的选拔奠定基础。

三、实施高职会计基本技能的方法

有了教材,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喜欢上这门课呢?下面根据笔者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首先,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搞好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其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搞好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关键。最后,开展多种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搞好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重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法

点钞和传票翻打、电子收银机技术等都是根据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和教学实际划分的若干个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术运用在模拟的会计工作中去。例如:

1.在教授完学生会计书写的基本规范后,我们就可以将平时要填制的记账凭证、支票、汇票、本票等内容运用所学习的书写规范来填制,学生不仅练习了会计书写,对本来不容易理解的票据和理解不透彻的实务题通过自己书写,加强理解和记忆。

2.电子计算器的使用,也不是单一练习书上的题目,可以在基础会计手工账实训的时候,进一步讲解计算器的使用,让每个学生在进行实务题计算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使用电子计算器,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会计手工账实训,又熟练了计算器的使用。

3.电子收银机技术和点钞、验钞技术可以在学生超市工学结合前的进行培训,利用学校的收银机实训室的设备,让学生实际操作不断练习,熟练掌握点钞、验钞、收银机使用,这样在超市进行收银工作的时候才能较快适应立即上岗的需要。

因此,不论哪项会计技能,只要能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又有实际的用途,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也能主动去练习掌握。

(二)小组竞赛法

技能课上既要组织有序,又要适当地调动气氛。比如珠算、点钞、计算器使用、传票翻打等训练可以组织小组进行竞赛,来检测学过的实操技能。有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担任评委进行评比,并归纳各组的长短处、优缺点。力争在竞争思想的推动下,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阶段考核法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科学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动手能力的会计类应用性人才的目的。

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结构要求,结合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及专业教师和专业设备的实际情况,我校财会教研室特制定对相关会计技能项目进行定期考核。各项技能的考核管理办法如下:

1.珠算。在高职一年级期末的时候请珠算协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珠算等级鉴定,要求财会专业学生毕业时获得珠算普通四级证书。

2.点钞。在高职三年级的时候学习点钞课程,要求财会专业学生毕业时采用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5分钟最少点对6把及格。

3.传票翻打。在高职三年级的时候学习小键盘技术,要求财会专业学生毕业时传票翻打10分钟20个每组,达到120分及格。重点考核的这三项也是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拔出优秀的技能选手,也为我们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工作奠定基础。会计书写、电子计算器和电子收银机的使用等技能在教授相应课程时会进行期末考核。

四、结语

职业学校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该是“重基础、重实务、重技能”。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的人员不花费岗前培训成本就能直接从事工作,而现在的毕业生不能达到一上班就能顶岗这一要求,从而形成用人单位想用不敢用的状况。而通过加强会计职业技能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才能较快适应立即上岗的需要。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永恒的主题。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观点,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进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以新课改催发新生机,努力开拓会计专业各项课改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12).

[2]肖满香.简析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技能教学策略[J].职业,2009(12).

[3]林萍.《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建设对践行高职教育理念的启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2).

[4]潘莉琴.对中职《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第2篇

关键词:中职;会计技能;大赛;对策

一、绪论

在2008年全国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教育部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号召,使职业教育真正有了全国性的技能展示平台。2011年教育部首次把中职会计技能比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连续三年全国中职会计技能竞赛在潍坊开赛,包括会计电算化、翻打传票和点钞三项内容的比赛。

大赛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通过大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各学校的技能教学成果和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和育人理念的确立。确保中职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指引下,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健康发展。通过多层次、全覆盖地举办技能大赛,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师生齐参与,全国有大赛”的局面,覆盖到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名学生,从而快速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但我区两次参加比赛从未取得过奖项,下面将从各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二、我区中职会计技能大赛的现状

(一)各级教育部门重视程度不足

一从我区的高考考试科目的设置上看,重理论轻技能。我区的高考是以文化课加专业综合共计750分,技能只是作为一考核课。全国像河北等一些省份,技能是做为分值很大的课程进行考试的,技能做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河北在高考总分中占220分,包括手工账和电算化。相比这下,我区技能被挤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也造就会计专业教师,重理论,轻技能。

二是体现在设备不能有效地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我区的现状确不然。学生实训一直是各中职学校的薄弱环节。会计专业尤其需要实践教学条件。但受资金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大赛指导教师往往会因为难以选拔好苗子、实训手段不足而烦恼。对于参赛学校,据调查购买正版畅捷通T3软件(营改增)的学校数量在2016年省赛时,只有2家,新软件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一直支撑我们中职会计专业发展的高考里并没有大分值的技能分,受此影响,多少年来,在我区会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理论型教师多,实践型教师少。而部分教师缺乏新课程的实施能力,缺乏实战经验。如畅捷通T3购销存模块是企业的最主要的日常业务,最重要的核算,但我们会计电算化日常教学的老师对它不熟悉,有的学校为了参赛是请企业的人来讲,有的没有条件的是自己摸索着学,师资的力量和水平亟待改善。

(三)现有的课程设计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高考总分中,实训分值很少,所以学校对于实训课程不是不开设,就是课时不够,或者处于一种替补的位置,有就课时就开,没有课时就不开,没有真正把会计技能纳入到一个固定的课程体系当中。

三、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优化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检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展示职业院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由于职业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会计专业建设新的内涵。

(一)提高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管理部门完善奖励制度和赛制的设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第一,增设赛后演讨会,即时总结经验,分享成功。

为什么在今年,已是自治区赛举办的第六年,有些学校依旧用着落后的训练教学方式,也不了解先进的理念。这就需要我们教育部门去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如果能在大赛后用半天的时间,举行一个演讨会,请参加国赛的学校老师和同学分享一些他们的心得和经验,分享一些先进的省市的做法和动态,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比赛的问题,它可以成为引进先进理念的一个平台,对我区的中职会计教育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扩大。

第二,增设和完善奖励制度,激发参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我区也曾有鼓励比赛的奖励制度,如我市(巴彦淖尔),学生如果参加市技能比赛取得名次,当年高考可以加20分(近两年已经将此项政策取消)。而我们的奖励制度比起南方的城市又有些逊色了。如江苏省,如果获得省赛一等奖可以直接保送本省的对口本科院校就读。这样比起来,我区在激励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上,还是要在下一番功夫的。

(二)应从学校开始层层选拔,形成以赛促教,人人参与的局面

竞赛要求选手综合能力强,专业知识技能扎实,会灵活变通。从学生中选择尖子,培养成才,非常不容易。像广州,参赛学校都是有校内选拔,更有甚者,是校内全体学生参加。我校也实行了全体二年级的学生都参加的选拔赛。并且把这个一直贯穿到整个的学习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选拔可以参加集训的学生中,点钞单指和多指上6把,翻打传票上200分,电算化(未涉及购销存)用国赛的考试题和判卷系统,均上70分,其中最高达95分,体现出良好的技能水平。为下一步集训提高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技能比赛引领会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

竞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竞赛的项目既反映了会计技术的先进水平,又引导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也应反映这些特点,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竞赛的水平。

一按照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组织选手的学习和训练。

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是面向中小企业,其学习和教学内容应当是中小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学习和训练内容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经常完成的会计事项。要针对竞赛内容要不时从各个渠道去采集全面、准确的竞赛信息,在训练时间上,决对不能打折扣,要保证训练时间,并且要在每一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测试,对辅导要跟进落实。有一些知识技能会影响全局,搞不好会导致满盘皆输。

二突出学生综合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促进全面发展。竞赛的规则、内容、方式、平台和评分等等要依据中职培养目标,要实现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的结合,达到竞赛内容与教学内容和工作内容的统一;在通过技能竞赛在提高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规范水平。

我们教师一定要用最良好的教学规范去培养学生具备最良好的会计职业规范,从日常的教学和训练抓起,培养选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我区若想在国赛中有所突破获得优异的成绩,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从制度是保障,学校要从设备上保障,教师和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在不断地提高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作者单位: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胡德加. 浅析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结点与策略[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22期

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一体化教学 模式 构建

这种模式既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培育制度在实践中广为运用。经过几年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搭建好一体化教学课改实施平台,注重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编著一体化教材,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重视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的评价。

1 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一体化教学充分实施的基础。首先是学校领导的重视。通过各种措施使一体化教学深入人心,并且要组织教学骨干去先进院校考察学习,实地观摩一体化教学流程。其次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为了改变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声势浩大的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氛围,指导大家深化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就业形式和企业需求,推进实施一体化教学。

2 搭建一体化课改实施平台

“教学一体化”意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做到“学用结合”,将“所教、所学、所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强调学生所学、企业所用、教师所教三个方面、三个主体、三个过程。从实际来看,要利用、建设好三大平台,为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创造良好条件。

2.1 专业实训室平台。组织建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手工账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开展所教、所学、所用相对接的教学实践活动。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主要承担会计数码字的书写、人民币的真伪鉴别、手工点验钞、机器点验钞技能、数字小键盘录入、翻打传票录入等技能实训教学任务。会计手工账实训室主要承担会计专业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主要承担初级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教学任务。

2.2 实习商店教改平台。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将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学校教学实践高度融合。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师傅;从学生的角色来说,既是学生,又是员工。由指导老师参与、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独立经营管理;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合格的保管员、收银员、出纳、会计等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会计从业人员。

2.3 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平台。利用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是学生毕业前的综合性实习。可由学院教师与企业师傅双重指导,也可由企业师傅单方指导,体现传帮带。这样,实习后期学生完全可以独自操作,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教学一体化要求的充分体现。

3 注重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具备了课改平台硬件的优势,教师这个软件能否跟得上,也是能否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非常重要。因此,会计一体化专业教师应该达到同时具备讲师和会计师的资格水平,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具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培养教师“教学、科研、考评、开发”能力,定期派教师去企业一线顶岗实习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才能使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一体化课改会让老师们学会思考和总结,促进专业成长。

4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

成功的一体化教改应该具备校企适合的课程。要通过在企业的调研了解课程设置需求。可以进行企业调研,发放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表和学生顶岗实习调查问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调查,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与构建。组织召开专家访谈会,选聘会计专业实践专家,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体系应开设的课程,完成专业工作任务初步分析报告。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参照企业专家意见,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压缩、合并、删减、添新,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模块,打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脉络,重构学习内容。

5 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

汇总整理课程开发环节所产生的成果资料,编制教学计划表,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课程设置、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按照职业发展阶段,确定一体化课程,明确学习任务,通盘考虑知识结构,整体规划课时。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6 编著一体化教材

对应一体化课程或某一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工具书、说明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或该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包。编写教材的目的在于两个方面:

6.1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一体化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书面资料,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工作流程与活动,以便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我们在教材的设计和书写中,以理论认知加实训操作的形式体现,将多门课程知识有机结合一体,融会贯通,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

6.2 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时也应体现教学的要求,为教师教学服务。因此,在设计时,要分析学情、体现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及其化解方法、精心组织学习任务教学组织流程——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体现为活动认知、活动操作与训练、学生成果展示与评价三个方面,避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操作相脱节。一体化课程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注重过程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时间讲授同一门课时,采用的标准、教学的流程是相同的,容易达到一致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共同研讨、更新观念、共同进步,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专业成长得会更快。

7 建立健全一体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体系基本上以期中、期末和毕业统考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来考核教学效果,注重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不过多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相差太远,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建立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是实现一体化课改目标、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保障。我们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转变:

7.1 考核方式 ①课程评价。一体化课程的许多活动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包括认知、操作、训练、成果展示与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②顶岗实习三方评价。顶岗实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体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合作双赢的结果。在评价阶段,实施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评价为好。a学生自评。实习学生按规定填写实习记录,上交实习笔记,实习结束,上交实结。b学校考评。由指导老师跟踪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状态,经常到实习场地实地检查,多与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傅和人力资源部门座谈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及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定期做好工作小结,汇总顶岗实习情况,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教学。c企业评价。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针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内的表现填写“校外实习场地学习鉴定表”,包括出勤情况、遵章守纪、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工作效果,对实习情况评定甲、乙、丙、丁四个等级。院方重视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赞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评优和奖励,鼓励实习单位提前录用顶岗实习学生,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7.2 考核内容,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结合 将学生实训与实习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职业习惯紧密关联的内容作为成绩记录。例如:会计数码字的书写、点验钞的速度、数字小键盘的录入、翻打传票的质量——体现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学生按工作流程实训或工作中会分析账务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分工协作与职业岗位能力;学生在工作现场的6S管理表现——体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实训或工作现场是否担任小组操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体现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等等,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茜.构建高职实用英语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J].价值工程,2011(22).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实践教学;国家政策

一、强化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师资队伍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职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在动手实践操作方面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比如,园艺专业教师,如果你在给学生讲解嫁接技术时,自己没有亲身嫁接的实践操作经历,在传授本节知识时,在示范嫁接这一环节时就没办法进行,可想而知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旅游专业教师,你没有在旅游企业工作和学习的亲身经历,就很难在教学实践环节给学生以具体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不可能有创新性的实践技能教给学生,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也就只有纯理论的知识,对于技能的学习,其只能在参加工作后自己去总结和摸索,这不是我们中职教育的目标。因此,中职学校应当积极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和途径,如:落实国家对中职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两个月实践的相关政策;为专业课教师搭建实践学习网络平台;提供外出实践学习的便利条件;制定提高实践学习的优惠措施等。只有不断提高中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的强烈意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强化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示范,达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

二、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性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技能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学以致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对中职学生社会地位的认可度普遍不高,这对中职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性实践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自身实践技能的提高也显得极其被动。因此,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积极参与各类学校活动和专业性实践活动中展示中职生的风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些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相应的方法。比如,园艺专业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下乡服务的形式,深入农村开展小型农业技术知识讲座、现场进行果树修剪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自愿参与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一门学科是翻打传票技能,平时练习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各类比赛中选手总分这一小环节,让有翻打传票技能的学生为比赛进行总分服务,通过总分来让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效果。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到旅游景点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到旅游单位参与策化活动等,感受旅游专业对应的各主要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能力要求以及旅游业发展走势、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总之,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在不断地实践锻炼中形成的,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真正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融入传统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现场实景教学、幻灯片演示、录像实景等正在不断代替传统的教学课堂,效果是极其明显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除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在传统课堂内引入实践教学,教学效果也是相当好的。在此我举几个实例来说明如何将实践教学融入传统教学课堂。如园艺专业讲解嫁接技术,教师提前准备枝、芽等教学用材,在授课中边讲解边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打破先学习后实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技能的提高提供捷径;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讲解五笔字输入法时,教师可将课程安排在实习计算机房,通过实操手段,完成字体拆解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如餐饮服务专业的摆台学习,可安排学生在实训室进行,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学生模拟演练完成学习过程,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由于专业不同,实践教学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我想通过这些做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职教同行发挥个人才智,不断创新,将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融入传统教学课堂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四、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真正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具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重大举措。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都是积极落实国家中职教育政策,有效提高学生技能的途径。只有不断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努力为学生技能的提高提供便利条件和场所,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理论型,实践操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于我们中职教育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为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工作。

第5篇

关键词 中职会计;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中职教育应重视技能教育:

(一)技能教学,符合社会需求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才”,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座右铭,全体师生也日益重视技能训练。评价一所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指标是学生的就业率、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就业率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中职校要想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学生要能够符合企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就能顶岗。

会计是一门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专业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操作性强。作为中职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因数学、英语成绩不好而无缘上普高。对于他们来说,会计的理论知识太抽象了。因此会计教学,除了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同时学生还应学会各项操作技能和技巧,两者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促进其实际技能的提高。

(二)提高技能,实现培养目标

会计学科的操作性要求高,仅仅依靠理论教学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会计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点钞和验钞技术,传票翻打技术,识别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整理和装订,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实践性教学训练方式,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弥补会计理论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中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技能教学应贯穿在会计课教学中:

财务会计岗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重要性、特殊性,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 ,学生利用顶岗实习来获取会计专业技能已变得不现实。但用人单位却越来越强调学生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他们理想的员工—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业务素质(熟练地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会计技能的较好方式,各个中职校已普遍新建了财经实训室,利用财经实训室进行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因此目前课堂仍然是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形成会计实践能力主要的阵地,在会计课中应贯穿技能教学。

(一) 提供实物,介绍会计核算流程

提到会计,人们就会联想到账房先生,会计不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会计的基本职能还是核算和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因此会计核算的学习还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上会计课伊始,就将我们的学生带到财经实训室参观,参观实训室的设备,高二的学长向学弟和学妹展示他们进行手工记账的工具(包括具体的文具、仿真的原始凭证、装订好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会计的工作的环境,对会计具体的工作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因为会计的相关信息需要借助这些实物载体得到实现,这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利用电算化软件工作。但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进入会计角色,无法顶岗的很重要原因是不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不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会计分工。因为在用友T3软件下,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的,如果记账凭证填制后没有审核是不能登账的,制单和审核不能是同一个人等等,(原因是刚毕业的学生不了解账证之间、账账之间以及账簿之间的关系)。从学生接触会计课开始,就可以清楚为学生介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会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理论和实践同步,提高技能

会计实训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借助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会计的实训课,我校开设的是《中小企业实训》,安排在基础会计课学习后,高二的时候才开设。主要是模拟工业企业一个月的40-50笔的经济业务来进行学习会计核算流程。这时候进行会计实训,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基本将高一学习的基础会计还给了老师,老师需要重新复习,唤起学生记忆后进行实训,效率低。因此,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时,我就对课程顺序进行重新整合,学习完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后,就开始学习经济业务的核算,此时主要是通过文字形式来介绍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进行学习,等学习到记账凭证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各种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填制方法进行传授,并提供真凭证让学生来识别经济业务,并对经济业务编制先会计分录,老师检查正确后,再填到记账凭证上,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使学生学会了填制凭证。老师还可以有针对性性选择一些错误的凭证让学生进行审核,引导学生找出凭证中出错的地方,如何填制才是正确的,并请学生更正。在如此的训练中学生对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很清楚,并且单证填制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中教学中,学完相应的知识点也就应该进行分阶段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等学生再学习中小企业实训时,主要就可以进行分岗位进行实训,进行集中实训。

(三) 实践课短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有情节的实践课短剧。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如实的进行反馈,而其提供的信息又会影响到相关信息使用者。因此在实践课设计情景剧时,主要利用会计岗位以及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设计,将会计岗位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将会计核算流程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现,设计不同的情节来展现会计岗位的工作。没有扮演的同学要负责点评扮演角色的同学表演是否到位,表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每次表演都要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点评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进行最后总结。原来抽象的流程图动了起来,学习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因为要扮演角色就会认真地学习会计核算流程,认真学习各会计岗位的职责。例如在学习“其他应收款”核算时,设计预借差旅费、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的短剧。短剧涉及到,学生要填写借据,找相应的主管审批后再到财务部门预支差旅费,出差回来,要对发票、车票等原始单据的整理,填写报销差旅费申请表,有关人员审批,报销差旅费,通过整个流程的表演,学生对各岗位会计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就熟记于心了。并且通过扮演个性色彩的会计人员,课堂活泼生动,寓教于乐。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水平,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分工协调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三、会计技能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改革考试评价标准:

1.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会计的培养目标已转化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目前会计考试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试卷中理论部分占绝对的比重,主要考核学生识记,不能检测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对原来的考试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改革,应将理论知识部分的比重缩小,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增加实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题不能只考会计分录了,需要考学生填凭证,登账、更改错账,结账,考核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2.注重过程性考核。原来的考试,平常成绩比例小,期末成绩占绝对的比重,学生平常不读书,期末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重点复习也就能顺利过关,这滋生了许多同学的惰性,打击了了平常努力用功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他们心里不平衡。要想考试过关,期末用功就够。因此,我校改革了会计课程的评价,采用综合性的评价,加强过程性考核。总分100分,包括过程性评价80分,包括(出勤评价10分,课堂表现20分,作业小测20分,模块评价考核30分);终结性评价20分(期末考核20分)。因为将80%考核比重将放在日常的检查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也开始重视平常学习过程,重视日常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终身学习。

(二)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专业知识的先行者。技能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可能给学生一杯水。21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也不例外。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实务越来越复杂。会计教师要及时充电,及时学习,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最适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2.教师下到企业去,拥有一线经验。大多会计教师经过高等教育,从大学直接到职业学校,是从校门到校门,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在教学中讲授会计实务时,凭借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为学生讲解会计实务,因为是纸上谈兵,难免会底气不足,教学效果欠佳。会计老师要走出校门,下企业实践,尽可能兼职。这样会计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会计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一线的经验,指导学生技能才会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总结

现在,各中职校都普遍重视会计的技能教学。如火如荼开展的中职校的技能赛,可以展现学校和学生的风采,学校可多利用技能赛的契机,了解企业的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变化,对各校的会计专业开设的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技能培训方面多投入些,实训室设备软件多完善些,培训的教材能更实用。要以应用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社会欢迎,企业喜欢。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将实训实践贯穿于会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

[2]陈立群.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几个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

[3]韩延林.中职会计技能培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2.(3).

[4]何堂飞.中职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标准及提高方法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

第6篇

[摘要]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会计教育质量与实际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而实践教学质量是提升高职会计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鉴于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文章从教学结构的设计、实践地点、实践条件、实践途径等方面探讨了实践教学“12345”的教学模式及其具体应用。

[

关键词 ]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会计类课程 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梁泉生(1968-),男,江西瑞金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高职教育。(江西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92-02

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结合科学的实践手段、运用合理的实践条件、运行恰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优化的、彰显实践教学性质的教学系统。而后再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突出简明、稳定和可行性特点,从根本上控制整个流程,尤其是注重对结构的把握。在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在整个教学中居于显著的地位。只有不断推进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强化实践能力。但是,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因此,高职院校要下大力气,制订一套可行的高职会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开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的主要标准是其具备的会计核算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会计类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的。虽然很多高职院校该专业的学生在核算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核算实践的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理论授课,而后进行实践操作,这就导致理论较为集中,与实践的进行有一定的时间差,很难实现二者的有效统一。第二,在安排实践的时候,在形式、项目和组织形式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第三,在实践过程中,主要的设置项目仍是会计做账,忽略财务工作中的财务管理、申报和监督等内容。第四,在实践中,主要的训练手段仍是手工会计,电算化没有被引起重视,导致与电算化课程相脱节。第五,校内开展的实践活动很难实现与企业实际的职业特征相统一。第六,理论教材、理论传授场地与实践教材、实践场地不统一。以上弊端的存在导致学生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和理论观点。一旦学生出现基础知识不牢固、技能不专业的情况,就很难将知识综合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的职业评判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就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为此,要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变,探索合理、有效的方式,这项工作迫在眉睫。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使他们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获取强大的长远发展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实践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推进,形成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全面支持教学方式的推进。目前,会计电算化的设计思路是:实践教学的范围要由校内向校外转变,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明确学生对基础能力一分项操作技能一整体业务水平的理解程度,掌握学生实践角色的转变规律,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实践教学系统。也就是说,在三个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由职业素质训练阶段向预就业阶段的过渡,即“3+2”实践教学体系。

三、“教学做一体化”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上主张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入联系,将学习与工作实践需要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上,要求会计电算化上达到实践与学习交替进行,对真实的财务进行账务操作。在“3+2”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具有全局化、层次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包含一个稳定的教学目标、两个具有层次和深度的层面、三个内容的一体化、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以及五个至关重要的实训,也就是“12345”的实践教学模式。

1.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对于未来财务工作者,应该是要既能手工操作,又具备电算化操作的水平,具有较强的会计理论,同时实际操作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新时期财务发展现状的综合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两个深入的发展层次。一方面,是在校内进行的实践与培训。在校内进行的实践和训练是整个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形式为会计模拟实验室、电算化实训室以及综合性的财务实训室。对真实业务进行仿真训练,制作会计凭证、报表,应用真实的财务和管理软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全过程模拟训练,实现对基本技能、审计知识、财务管理等知识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为进入真正的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是在校外进行的实践与培训。可以在校外成立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训练,主要是针对会计的基础教育、课题调研、职业素质以及毕业的相关设计活动。真正了解企业的经济行为,掌握真实的会计账务,对会计方面的处理方式和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实现学生职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三个内容一体化的实现。一是实现一体化的教室。对于一体化的教室,主要是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将某一企业的财务现场作为实践场地,这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建立财务文件以及财务制度,教室的一部分用作教学,一部分用作设备存放区,也可以将两部分改为四周和中间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备的分配,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财务部门,同时采取轮岗的制度。这种一体化教室,必须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相关的会计工具,以便进行实物的展示和训练,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气氛。在这种背景下,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顺利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是形成一体化的教师。会计学的教师肩负着普通教师与会计师的双重身份,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教师需要考取相应的会计师资格以及职业资格,实现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于教学实践,要选派专职教师,逐渐增加阅历以及经验,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于一体,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发展需要。

三是选用一体化的教材。要避免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的脱节,保证高度统一性。在采用文字进行知识阐述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实际例证,用会计载体来处理经济业务,应增加实践训练题、案例分析题等,实现理论与实践、规范与教材的一体化。

4.实现四个层面的结合。第一,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与育人、能力与素质的结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传授的同时,传达给学生与人相处、团结协作以及会计的职业道德。在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素养实训。通过训练,学生体会了企业的文化,培养了勤奋精神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观念,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第二,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会计工作岗位众多,具有多种分工,同时工作的方向也各不相同。但是,彼此之间是合作与分工相结合的关系。为此,在进行实际训练的时候,要推行每个岗位一个人,或者一个岗位流的形式。通过分岗,使学生对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能得到一定的训练。而通过综合实训,学生得以对多种岗位进行训练,独立操作一个企业的全盘账务,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

第三,手工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当前,手工账和电脑账处于同时存在的状态,因此,要对二者同样重视。手工账实训有助于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会计电算化实训使学生学到了如何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为此,要将两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对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与此同时,达到对财务软件的熟练应用,强化对财务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四,校内与校外模拟实训相结合。为了全面增强学生的竞争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采取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真账训练有机融合的方式。这样,既巩固了知识,也极大地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5.五个关键性实训方式。第一,课堂单项实训。课堂单项实训主要是指会计课程中涉及的单项技能训练。如会计书写、翻打传票、增值税纳税申报等。这种训练通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对专业素质的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实施分课综合实训的方式。在完成单项训练之后,要进行仿真的综合训练,实现分课与综合的有机集合。通过训练,可以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三,进行专业的综合实训。将“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岗位实物”等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技能。

第四,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战能力,适应职业长远发展,要将实践逐步扩展,由校内向校外拓展。在进行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时候,改变体验性的角色,养成职业习惯。有关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关于职业素养的实现。通过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运行,懂得了质量的重要性,增强了安全意识。同时,也掌握企业的运营模式,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二阶段为预就业的实习。通过这种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成为企业的预备员工。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高。

第五,形成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调查报告。在即将进入社会、走向职业生涯的前一个学期,教师要安排学生去做一些调查,设定具体范围,让学生带着目的去企业进行调查,形成报告,使学生将自己所需的知识综合性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具备探求真理的科学品质,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前,在“12345”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将单项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识水平,具有统筹思想,在实训过程中,接触了真实的会计核算,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同时,学生实现了全方位、系统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深层次领会会计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个体竞争力,对于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参考文献]

[1]凌世寿,石勤,“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高教论坛,2014(3).

[2]宋晓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华章,2011(33).

[3]周顾宇.论高职会计专业下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0(33).

第7篇

关键词:会计基本技能;高职;问题;对策

近年来,会计工作已进入智能化时代。会计工作的智能化对会计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也更高了。而现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不能满足会计工作智能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改进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工作,提升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会计工作智能化时需要的会计人才。

一、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更不能满足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

高职学生学业成绩普片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热衷与于技能课的学习,但是意志较薄弱、自信心不足、缺乏毅力。

当前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大多以珠算计算技术为主。珠算计算技术要达到满足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一般需要通过1至2年的严格训练。我们的学生是没有这个毅力的,所以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在会计工作的智能化时代,会计岗位群工作人员除了计算技能外,还需要诸如会计数字书写技能、点钞技能、小键盘录入技能、子计算器操作技能、会计凭证装订技能等,这些技能在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

2.教学方法不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

传统的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老师讲授、示范,学生按按照老师讲授的的内容进行机械的重复操作训练。由于学生缺乏毅力,教学效果往往欠佳。

3.缺乏专职会计基本技能课师资

会计基本技能能课的教学,对于教师的技能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近年来,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招生的快速增长,大多数院校会计基本技能能课教师缺口严重,只能让一些没有经过系统会计基本技能培训教师担任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

4.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缺少适应实际岗位需要的、科学合理考核方案。很多的学校的基本技能课的考核只进行珠算鉴定鉴定,达级就合格,就过关。而与会计岗位实际工作直接联系的会计字书写技术、点钞技术和小键盘操作技术(传票翻打)、电子计算器操作技术等会计基本技能等没有考核标准。

二、提升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升对会计基本技能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懂理论重操作。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应为度。重点突出会计基本技能培养,强化会计基本技能训练。教学工作的重心由注重理论教学转向为会计基本技能教学。

2.依据会计工作岗位工作技能的实际需要,完善会计基本能课程设计的内容

学以致用,是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之一。要围绕会计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来进行取舍、充实和完善。比如珠算计算技能,学生一般要通过1至2年的训练后才能满足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我们的学生由于意志较薄弱、缺乏毅力。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如果选择使用电子计算器或计算机小键盘,多数学生通过只要半个月的严格训练,就能达到会计工作岗位群对计算能力的要求。

在会计工作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就没有必要再将珠算计算技术作为高职会计的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2016年全国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全国60支参赛队中没有任何一支参赛队应用珠算进行进行汇总计算,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时代对数字键盘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将数字键盘的传票录入纳入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同时手工点钞、人民币真伪的识别技能也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另外,还应该加强会计金额数字的书写训练、电子计算器操作训练、会计凭证装订训练等。

3.加强技能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

会计基本技能授课的一般流程:教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教师示范演示 学生练习(实训)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课堂和课后训练 教师定期检查考核。

教师在会计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首先要讲清楚该项基本技能的相关理论知识。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

(2)演示法。对于有关操作技能,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在黑板上演示,在真实物品上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演练,以使其掌握操作要领,比如数码字的规范书写示范。也可以分小组分别演示,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操作要领,点钞方法的演示。

(3)分组讨论法。会计基本技能属于操作型课程,“知道”和“做到”是完全的两回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做到”。让小组成员对该组其他成员的操作进行评价,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总结规范操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每个学生学习会计基本技能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4)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比如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

(5)小组竞赛法

在教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会计基本技能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定期进行PK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6)建立立体式促学机制

会计基本技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的课后的日常训练。高职学生意志较薄弱、缺乏毅力,缺乏训练的主动性。班主任或辅导员参与到学生的技能训练督促中来,引导学生每天苦练技能;任课教师每周检验一次学生平时训练的成果;每月底进行一次专项技能考核;期末组织院级会计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易经》里讲了一个道理,“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是你跟最好的师傅学中等水平;你跟中等的师傅学下等水平。任课教师技能水平是影响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好的办法是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去了解会计岗位群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同时也学习到会计行业前沿最先进的技能,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5.制定会计基本技能各项目考核的具体方案

根据会计工作智能化时代实际工作岗位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要求,分别制定会计字书写技术、点钞技术和小键盘操作技术(传票翻打)、电子计算器操作技术、会计凭证装订技术等会计基本技能的具体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

总之,会计基本技能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易学难精的特点。作为会计基本技能的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高职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高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华 倩.高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年(2)

第8篇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目前国内所用教材内容大多也五花八门,但比较共性的就是包罗万象,《企业管理》教材由于过于注重学科的完整性,一般均涵盖了企业管理涉及的方方面面,不写全似乎就不是企业管理,写全的话难免就成为杂家,甚至有人戏称,企业管理就是“大杂烩”,这就造成有些章节难免编写得不够细致,读者很难从中掌握深层次的要义,学完了也只是一点皮毛。如此一来,就苦了一线教学的教师,能教多少是一大挑战,如何驾驭更是难上加难。一般学校是将该课程作为非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课时为30或40,对企业管理专业则是通过增加更多的理论学时和一部分实践学时完成。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想尽量少舍弃一些内容,每一章节都讲到,如果面面俱到,势必增加课程负担,因其课时分配的限制,一些章节只是浅尝辄止,没办法深入。再加上教学进度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其教学要求进行配合’这样也就趋向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与优化。所以,传统的企业管理课程只注意学生学习的量,而忽视学习的质。

(二)教学实践环节较少。因为学时有限,理论内容庞杂,理论课时多了,实践课时势必就少了。如果任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取舍和侧重,一味重理论,轻实践,结果是得不偿失的。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中很少能和企业实际相结合,结果给学生造成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可望而不可及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的印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和研宄本地区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话在实践环节让学生接触本地的一些企业,到企业中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所学的理论也就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学生会认为企业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从而提髙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由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拥有无限权威,学生在学习中只能无条件服从,所以学生只是在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死读书、读死书,缺乏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及知识创新的培养。

(四)教学不能与时俱进。企业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科领域本身发展变化也很快,过去那种依靠一本教材一教到底的做法,显然在这门学科是行不通的。教师需要在讲解企业管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随时增加一些新的有时效性的内容,以达到开阔学生的视野,补充新知识的目的。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

(一)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听转变成了主动参与。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经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科学组织,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真实、具体的企业管理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潜在的或待决策的管理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通过课程中设计的参与和互动来明确、强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实际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提升其管理思维和管理创新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半自学式教学模式。对于教材和大纲中相对难度不大,比较容易理解,非教学重点难点的部分可以适当放开让学生课下自学,同时,教师要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提供学习材料,待自学完成,教师要以课堂提问、讨论等形式对于自学效果进行检测,并且对所学内容进行答疑和总结。这种半自学式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安排课时,做到有主有次。

(三)基于创业模拟的视频+游戏教学模式。《企业管理》是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相关的所有知识,可以说其知识体系包罗万象并且极具实践指导性。传统的《企业管理》教学思路在于试图让学生通过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和掌握如何管理一个企业,但实际上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企业是什么样,它在哪里。因而学生的学习就只能用一个“虛”字来形容,所接触的知识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困境,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与其去教学生经营管理一个子虛鸟有的企业,还不如指导学生如何创立一个企业并投入经营,完全将创业作为主线。尤其对一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结合创业过程指导形成教学思路。

鉴于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ERP实验室,没有办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演练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现状,笔者提出把视频教学和游戏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增加创业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模拟创业的小游戏让学生得到演练: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5人,进行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等角色分配,每个小组还可扮演生产商、供应商、中间商等不同的组织角色。小组通过游戏进行竞争,模拟真实的商战,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学生强化了所学的概念。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学二者巧妙结合,是一种新颖的且收效显著的教学方法。

三、新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专业知识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在理论讲解之后强化课堂即堂练习的力度,及时有效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动作的错误和不足实现纠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强化课余时间的练习力度,并在教学活动中开展随堂测验,以选择具有专业技能的比赛选手,这就在具有明确目标得到指引下实现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性培养的建设,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摆脱了以往负面性的学习影响,而使得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组织与培养。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高校从招聘源头进行控制,在招聘教师时,尽量要根据应用型院校的特点,招聘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避免只重形式忽略内容。新型教学模式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但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学生能否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积极投入。因此,教师须鼓励和激发学生全员参与模拟活动,保证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工作分工,注重加强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避免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烈而忽视分析研宄能力的培养,偏离真正的教学目的,从而滑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实现竞赛要求同实训教学的融合。会计技能竞赛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操作的结合,能够同当下整体环境所要求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得到需求相一致,而且能够在教学活动的管理和指引下充分了解到出纳实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具体建设,并同当前具体的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现象相一致,使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实心对会计行业中出纳岗位的更深了解和认知。在技能竞赛活动中所实现得到理论与实践向结合的具体操作和管理技能能够体现整体行业内对于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和相关岗位的特性描述,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培养的认知,以推动在教学实训中的积极性和具体的操作实践,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和素养建设。

(四)将技能竞赛引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纳实训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动手操作性,在会计技能竞赛中,翻打传票和点钞占有极重比重,但是这两项反映到出纳实训教学活动中时又体现了操作和训练活动的枯燥乏味性,而且教师应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在会计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强化的基础上,体现了国家对于竞赛活动的支持,而且在此过程中企业也表现出了对于人才的需求,这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和极高的起点平台,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间宿舍有着极为有利的优势,使得学生对于技能大赛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将此类状态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强化实训教学活动的技能性

(五)实现将会计技能竞赛的标准同出纳实训的技能考核相融合。一般情况下,出纳实训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实践技能考核,考核的标准参考了历届的技能竞赛的获奖成绩,为学生创建一个高标准的考核要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且能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快速高效的同职位要求相融合,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专业技能水平,实现自身能力的有效完善和提升。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以赛带练;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折射出来的会计学课程教学问题

1.1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及内容设置不合理

第一,课程的开设及内容的设置缺乏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发展教慢,因此在课程设置及内容开设方面往往都会借鉴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课程体系,甚至部分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方面基本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我们知道,我国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有区别的。本科院校是以学术型和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而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为目标的。由于二者在目标定位上就存在着差异性,那么高职院校如果按照本科院校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开设及内容设置,那就必然会偏离其培养目标,而使得高职教育缺乏其应有的教育教学特色。第二,课程得开设及内容得设置方面也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去向。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会计主干课程的开设基本上还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而其他行业的会计知识只是作为辅助课程来进行讲授。根据我们的实际调查了解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以后,80%以上是分布在中小型商业、服务行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企业工作。所以,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所学到的课程内容与就业后所需知识的需要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工作后感觉到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不能到位

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大量调查,结果了解到90%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只能利用毕业的实践实习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实践实习必须要在单位的财务部门或相关专业岗位才可以实习到有关的专业知识,而财务部门的工作或相关专业岗位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一般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直接参与相关专业部门的核算工作流程,因此,毕业实践实习的这个环节并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要求。而实践实习能力的培养,更多还得依靠我们校内的实训场所来进行解决,这种现象是当今各类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全国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情况来看,也可以证实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的动手能力方面是很薄弱的,这与老师在平时教学当中,让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真正的实际训练是息息相关的。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践课程,但由于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完全仿真的会计实训基地及真实的会计实训资料,学生只能在教室里简单地看看及练习相关会计业务,而不能真正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结果使得学生对整个会计的实务操作只能是一知半解。

1.3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多数课程还是以传统的考试方式为主,而实用性强、新颖性高的考试模式比较欠缺。这样的考核和评价,只能使得学生以背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1.4高职院校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虽然人数在数量上来说是不断增长的,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教师只是考取了一个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而并没有真正的从事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所以,大多数的相关专业实训课程依然是教师参考各种版本的理论教材进行讲解,使实训课程演变成为会计理论知识的综合练习课,而多数的实训课程更是流于形式,这样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

2高职院校“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成效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主要是通过看书、做作业来掌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理论考试来评定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与行业所需知识的有机结合。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深层的改革。基于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认为,“以赛代练”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所谓“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和促进学生技能训练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会计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会计系鉴证国家、省级或行业等各种规范式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层次的技能比赛,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如下:一是针对点钞技术、小键盘录入、翻打传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宿舍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系部为单位开展个人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及小组形式的单项技能比赛和综合比赛;二是针对会计专业不同岗位课程的实训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会计岗位技能比赛;三是针对会计综合模拟、沙盘模拟、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ERP及其应用等混岗实训课程的要求,以小组及班级为单位组织趣味性的会计比赛,这样边赛边练、以赛带练,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获得了很好的收效。成果如下:在2012、2013、2014年、2015年、2016年全省高职高专会计技能大赛团体赛中连续荣获省级一等奖、国家二等奖;在2013、2014年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等;在2016年第十届“新道杯”会计人才技能大赛山西省赛区荣获第一名,国家二等奖。实践证明,“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第一,有助于高职院校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近几年来,各种竞赛中所体现出的对选手实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而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具有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和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教育教学的理念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第二,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技能大赛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参赛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对辅导教师要有很高的要求。辅导教师不但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提升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加强化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适应时展的合格人才。第三,有助于推动专业方向与课程内容的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是可以借鉴各种大赛项目的,因为各项大赛内容设置及技能要求是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所需的专业知识、内容的深度以及职业能力的要求。

3高职院校“以赛代练”教学模式对深化会计学课程改革的启发

3.1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理论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

(1)设置突出的实用型课程,力推特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将“强能力、高素质”作为核心目标。首先,在课程设置及内容修订中要注重增加实训类课程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及内容比例,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运用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及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更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会计学理论教学结构和内容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会计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整合课程所需内容,调整课程架构体系。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所教授的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合并和压缩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克服专业课程间的内容重复。同时依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一些新兴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会计、网上贸易实务、财务软件应用、外贸企业会计、营销策划等,使学生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能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3)改进教学教授方法,提升教育教学系统内容。高职院校应推进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兴趣性、积极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型能力。比如,教师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充分讨论思考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耐心的指导和系统的总结,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职业判断思辨能力、处理问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

3.2高职院校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来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构建包括规章制度设施、师资队伍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三方面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与学生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相关的政策。此外,依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目标层次进行定位,分别设立创新目标、创新活动、创新实践三个模块,而分层次、分模块化的创新培育方式,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实现路径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2)广泛地全方位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的综合实践。第一,通过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岗位的案例进行实战,再结合对企业的实地调查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会计学课程教学综合实践区别于会计学专业各门课程的传统单项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具体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利用两周至3周的时间给学生集中进行各项目实训,将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在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典型案例实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学习。学生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将其安排到一至两家企业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实习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实践实习学习过程中积极地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自主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第二,通过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所学专业的实际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践实习工作后,除对实践实习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后,应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实践性强的技术应用方案。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应该更多的结合自身顶岗实践实习的实际工作。目的使得学生在设计技术应用方案过程中加深对企业会计实践实际工作的认知,并能够对所实践实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全面的了解,针对发现的问题并能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杨星钊、刘世立.全方位、多模式地开展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3]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Z2).

[4]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