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四年级体育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18: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四年级体育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四年级体育教学

第1篇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为9~10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四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三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5、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6、四年级学生的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小于高年级,因此,不易进行过分剧烈或耐久性过大的练习活动。

7、四年级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逐渐占有主要地位,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的五大领域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男女生之间开始出现界限,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站队时的间距都比低年级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第2篇

现将本期的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2、每一堂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3、讲解动作要领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保护方法,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4、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将《健康体质达标》中的项目合理的搭配到教学环节中去。

5、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在室内授课时,主要向学生介绍体育小常识,各种运动的练习方法;与他们一起讨论各种运动的知识、规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从而产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

第3篇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改革大势愈加明显,现代化的教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基于体育本体论而言,“快乐体育”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体的体育本体教育方式,注重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推动体育本体教育的教学发展,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优良成果,本文将介绍其教学理念,并进行反思,以帮助“快乐体育”教学更好的实施。

1快乐体育教学理念

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德国和日本,强调通过情感教学入手,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层的心理或成功感,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是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对我国解决体育厌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相较于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悟体育学习的的乐趣,从而领悟体育的魅力,培养他们自身的体育能力与个性。

2体育教学本体论

体育教育本体论指的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教学理论是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认知系统,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新学校体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从而引?l人们对体育教学本质的思考。体育教学本体论是一切体育教学的根本,只有明白体育教学的本质,才能够充分地实施体育教学。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本职工作,体育教育理念是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学校的体育教学理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自身的特色,我国注重青少年教学,认为身体是革命之本,体育教学对学生锻炼身体有着显著影响,故而体育教学本体在本文中的定义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教会学生体育运动从而强身健体。

3体育本体论下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

就体育本体论可看出,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本职工作,而体育教学理念是为了体育教育而服务的理论工具。自我国上世纪从日德引进“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以来,为了能够有效的实施且改善我国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对“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许多调整与改进。究其本质而言,快乐体育注重的是在快乐中进行体育教育,这就说明体育教育是有快乐与不快乐两面的。总的来说,体育本体与“快乐教学”教学理念是一个矛盾且统一的对立体。

4基于体育本体论下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

4.1体育乐趣与意志

人们通常都会说寓教于乐是让孩子学习的最佳教学方式,快乐体育也是看中如此,讲究将体育学习的乐趣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验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学习自然就有学习的动力,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但实际上,体育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教授他们运动技巧,让他们能够明白体育精神,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诚然,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是十分出色的,但却忘记了体育并不是一门充满乐趣的课程,体育更注重的是身体的锻炼以及精神的陶冶,而且其学习过程也是需要经过长久的锻炼,而乐趣只是一时的,就体育乐趣而言,还不足以能够让学生坚持长久艰苦的训练。体育教育更应该注重意志的培养,坚毅的意志才是体育教育应该贯彻给学生的,这一点无论是在运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都比乐趣来的重要。乐趣能够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但时效并不能够保证。而坚毅的意志却能够持久,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精神层面上的提升,更能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这恰恰是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中所不具备的,却是教育者需要明确教授的!

4.2教与学的颠覆――精神传承

现代教育改革中,不断地提升对教师的要求,却放松了学生,对学生更加照顾。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也是如此,激发学生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教学最后的结果,必定是愈加助长了学生的厌学风,只有感兴趣才学,那不感兴趣的是否就不学了。这与体育教学本体相反!体育精神中最注重的就是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建议向前,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下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将这些传承下去,学生更注重情感层面上的满足,又怎么能明白体育精神的内涵,如何领略这些精神的魅力。此外,体育运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经过长久训练的,快乐体育注重乐趣的体验必定难以让教师进行教学传授,这更加颠覆了教学。

第4篇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而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示、体现自我。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情境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已逐步成为体育教师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案例介绍

1.学习内容

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有:知道“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做到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能积极参与,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3.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生在故事中扮演角色,在情境中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充分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同时在锻炼身体、激活思维、拓展能力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4.片段介绍

组织:老师事先在地上画好两个大大的同心圆,老师站在圆心,学生成圆形站在外圆。情境设置,小游戏导入。

师问:同学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老师话音刚落,有同学一边“呱、呱”地叫着,一边在原地蹦跳,有的则手舞足蹈的一会儿跳起,一会儿四肢着地趴在地上,气氛非常活跃。

老师又问:如果遇到危险,青蛙还像你们这样跳,行吗?

这时有的学生站在原地一边摇头,一边不知所措的看着老师,有的说快跑。旁边的人马上反驳:“你是青蛙怎么跑啊!”

老师提醒,青蛙遇到危险,只有跳得又高又远来逃跑啊,只有跳到圆内才安全啊!

学生一起站在圆外,随着老师的口令,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如此反复,只有连得强壮、跳得远,才不怕危险。老师把学生带到事先准备好的场地,学生站成田径纵队。

5.做法

情境导入:今天天气很好,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一玩,可是河很宽,小青蛙怎么过河呢?

原来河面有很多美丽的荷叶,小青蛙借助荷叶就能跳到对岸去。老师示范小青蛙过河,从一片片荷叶上跳过起,安全到达对岸,跳得时候要注意做到双脚同时跳起来和同时轻落地的动作。就在老师示范讲解的时候,有个别男生已经抢着跳了起来,因为跳得太急,虽然跳得很好,但还是不小心掉下河,因为不想打乱课的秩序,我装着没看见。

让学生像老师这样试一试,同时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掉到河里,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指导学生四人一组同时过河,边提醒,不要求太快,一定要稳,同时设疑,如果不充分跳起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

组织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老师请做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演,进行评价。

集体练习。

三、分析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通过“看、试、练、说”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利用场地布置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第5篇

关键词:立体引学式教学;思想品德教学

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实施“引”与“学”的立体化。作为一名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一线教师如何运用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学习,这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通过多年的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和对立体引学式教学理念的认识,笔者认为,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体现教材特点,先学后引

新旧教材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旧教材称为教本,是以教师的教为主,那么,新教材就是学本,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许多教师将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位置颠倒,把学生当作自己课堂教学表演的工具。新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同学都变成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自主学习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实现立体引学式教学的目标。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先学,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

课前预习,即传统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在上新课前,学生先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看几遍,并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生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课中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再次自学课文,对看不懂的内容学生相互讨论,把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老师。

(二)后引,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在课前、课中预习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纳,然后巧妙地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使他们在相互质疑、探究中不断解惑。

二、深入浅出,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概念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专业术语较多、抽象。个别术语教材中没有界定,而它又是打开某一章节课文内容的一把钥匙。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科学地阐述概念的科学内涵,又要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教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框题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教材中对什么是生产力没有做具体说明,生产力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很难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1)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应该干什么?(3)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的课堂讨论达成了共识——(1)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问题。(2)从事生产劳动。(3)人们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越强。最后我启发引导学生小结:人类为了适应自然而改造自然(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叫做生产力。结合教材中内容,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概念。

三、围绕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每册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这条主线是教材和教学的灵魂,也是教材和教学的重点。把握好这条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四个单元贯穿“责任与使命”这一核心价值观,凸显“承担社会责任,迎接希望明天”这一主题。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材共分四单元十课。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感悟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从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负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使命与第一单元相承接,启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也是从责任与使命切入的,具体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三方面做介绍,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启发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有所作为,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自觉的结合在一起。

四、拓展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特点之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教材对涉及内容介绍简单。虽然教材中插有“相关链接”、阅读材料、图片,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应运于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整合相邻学科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有关内容;在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涉及到法律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等。如果教师不善于整合相邻学科知识,那么,学生可能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要应运于生活实际很困难。另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把多种教学方法加以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具有可行性。

五、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体育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237-02

1 教学方法“多样化”

1.1游戏法

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适当贯穿游戏来配合教学,就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可进行多种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报数游戏、击掌游戏、看看谁是木头人,猜拳游戏、抓手指等等,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迅速集中起来。这些小游戏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2趣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有兴趣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去学习和锻炼,学生注意力就能集中。例如:在练习双脚并脚跳短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用前脚掌跳”这一动作,教师用粉笔在地面上画上半个小脚丫,并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学生“这就是你的前脚掌,跳动时,只有这个部位碰到地面”。这样,学生才会跃跃欲试,产生浓厚兴趣,同时对跳短绳动作要领牢记不忘。又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可以运用“追打球”、“螺旋形跑”、“S形跑”、“喊数抱团”等游戏进行耐久跑的练习。由于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不觉得累和讨厌,从而积极参与。

1.3创新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主要教育目的之一。在课中要鼓励学生多思善问,能“玩”、会“玩”,并能创造性地“玩”,不拘一格,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如在课中让学生自编操,创编有新意的游戏等。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故事进行联想,创编游戏。学生根据“小猴子下山”、“龟兔赛跑”、“白雪公主”等故事自编了游戏。学生练习时身临其境,活灵活现,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在《纸趣》这节课中,学生利用报纸创编出了多种游戏:如做成纸炮进行甩炮练习;折成纸飞机进行掷飞机比远;把报纸卷成筒状做摸尾巴游戏;报纸放在地上做抢座位的游戏;将报纸做成剑两人对练击剑;将报纸做成魔棒,成为《哈利・波特》中的魔天扫帚;将报纸揉成纸团:有的做打雪仗的游戏、有的用它当足球进行踢足球练习、有的进行掷远比赛、有的用它进行抛接练习;有的同学两人一组把报纸放在胸前进行奔跑,比那个的报纸不落地;还有的同学用报纸做踏石过河的游戏等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1.4激励法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爱表扬的特点,从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采用的“比一比看谁红花多”的激励形式中受到启发,课中采用成功激趣法,尝试设立了“体育之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其能力相符的目标,分设了“进步星”、“创新星”、“健身星”、“安全星”等,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即“跳一跳,摘到桃”。学生就会享受到因自己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动力定型为体育兴趣“体育之星”的实施给学生营造了学习竞争的氛围,满足了他们体验成功的需要,激发了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教学效益。学生为了获得星,期待着上体育课,对体育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学生整队时站得又快又齐,练习时积极主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动作敏捷,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当有个别学生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时,教师的一个手势、姿态、眼神就能暗示他立刻集中注意力、纠正错误,“体育之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 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2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也可以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进行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 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3.1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3.2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3.3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一幅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4听觉的变换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体育游戏 思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乐于参加各项活动,特别是趣味性强的游戏。这种天性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组织一些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教学目的。当然,我们还要在游戏时进行恰当的选择和精心的组织,打造活泼生动的体育课堂,最终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依照知识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要想收到好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体育课中可以设计一些必要的游戏环节,或者将游戏贯穿整个课堂。事实上,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有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索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更好地体会、认识生活。

如游戏《小青蛙过马路》,游戏者头戴头饰站在起点线后,看对面主持人手上的红绿黄灯行动:绿灯行,红灯停,遇到黄灯“叫呱呱”。在行进中遇见交通标志,或继续前进,或左转弯、右转弯绕标志物一圈。行动时将双手撑在膝部做双足蹲跳,做错者由扮演警察叔叔的同学先敬礼,指出后再继续重做,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这个游戏就是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小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增强文明出行、注意安全的意识。

(二)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体育之所以加入游戏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提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提出疑问,让孩子们去思考、创造。

如在游戏《电流》中,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主持人邀请一位学生居于圆心进行观察。游戏开始时,主持人通过左手或右手发出信号,如用右手紧捏三下排二的左手,排二则要立即用同样的方式进行传递,直至一周后反馈给主持人。与此同时,观察者要根据众人的表情、体态的细微变化,迅速判断出电流的位置在哪儿,说对则得分,说错三次则罚小节目。每当主持人接到反馈,发现有误时,就要马上追查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接着请他担任观察者。如果传递信息无误,则可变化信号再游戏。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一些渗透品德教育的游戏,则可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游戏《齐心协力》中,两名参赛运动员面对面用身体将一个排球夹住,每人双手在背后交握,侧跑完成规定赛段,如果球落地,则要在球离开身体处由裁判重新放球继续赛程。游戏的成功需要对队友的信任、理解、配合和支持,而这正是如今许多独生子女缺乏的齐心协力的合作意识,这个游戏就有意识地训练了孩子的这种品质。

二、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游戏教学的选用原则

选择游戏会受到学生、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的制约。如何选用合理的游戏,从而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建议组织游戏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在7~8岁之间,这时期的孩子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正处在过渡期,他们不喜欢空洞的模式化的活动,而比较喜欢感性的形象的活动。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如果在体育课上,一味地强调教材理论是没有多大效果的。比如在教学跳跃类内容时,可以用龟兔赛跑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乌龟和小白兔进行练习,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摆臂、蹬腿、落地这种枯燥机械的练习。活动过后让他们谈谈自我得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既满足了好动心理,又满足了好胜心,同时还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游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于不顾,要根据具体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可以采用30米的迎面接力、往返接力、负重跑等方式;在练习跳跃类项目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连续跳跃鞋盒、跳跃不同高度的鞋盒、头顶鞋盒等活动。总之组织的游戏活动要围绕主教材开展。

三、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游戏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保证体育游戏生动活泼,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除了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内容之外,在组织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强调游戏过程中的纪律

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纪律要求。一堂好的课必须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体育课本身就有空间开放性强的特点,因此上课时更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运用游戏方法时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在游戏活动前,迅速排列整齐队伍,然后宣读游戏的规则,分队分组时应合理审慎,落实好每组小组长的职责。特别是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投掷项目,一定要强调规则,一旦纪律松散或不按规则进行,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或造成混乱局面。

(二)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低年级学生是很情绪化的。游戏有趣时,他们会忘形,而当游戏的趣味性不是很强时,他们又会低沉。学生在游戏中情绪如何,也是衡量游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功的游戏,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因此,要提高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此外,教师应保持好学生的兴趣与体力的平衡,过度的兴奋使学生不惜体力,很容易疲劳,影响下节课,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的情绪不高,游戏就失去了意义,也没有达到上课目。

(三)注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就极易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体育老师应该注意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使用的场地要平坦,器材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活动性较大和运动负荷大的游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游戏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和掌握学生体力的变化情况,当他们对游戏感到心满意足,并且不感到疲劳时,就是停止游戏的最好时机。

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之一,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作用,把游戏教学方式利用好,以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章进.小学体育课中如何贯穿游戏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6).

[2]吴元君.你游戏,我快乐——体育课中游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8).

[3]赵梅.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0(32).

[4]王玉芳.谈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J].合肥教院学报,1998(04).

第8篇

最近几年,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以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写字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是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写字教学再次受到重视。然而,从笔者调查的8所小学的24个低年级教学班来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写字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写字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一:“双姿指导”中的执笔姿势指导不到位

低年级语文教师“双姿指导”统计表

从以上表格不难看出,80%以上的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写字坐姿的指导。我发现很多教师在学生写字之前,先提醒学生摆好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并提醒学生注意“三个一”,即眼离桌子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待全体学生的坐姿正确之后才开始写字。这样做的确对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大有裨益,但不能仅限于此。听课中,我发现很多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执笔姿势上非常简单,除了“手离笔尖一寸”以外,再无其他指导。以致60%以上的学生执笔姿势不正确:他们或手指捏笔太死,拇指和食指之间没有缝隙,虎口狭小;或笔杆直直的,大拇指将笔杆环抱起来;或手腕朝怀里拐,笔尖朝自己的胸口……

教小学生写字,首先要教执笔姿势,这是写好字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打好,以后下再大工夫也是枉然。

对策

1.教师示范,细致指导。教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是学生掌握正确执笔姿势的关键。但真正做到“细致”二字却不容易,很多教师不是不想“细”,而是不知如何“细”。在这里,我将自己教一年级学生执笔姿势的做法向大家介绍,诚望给教师一些启发。

首先,按照从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顺序,我让学生伸出手来和我一起数写字这只手的五根手指:一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然后,告诉学生哪里是虎口。之所以不讲“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概念,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很难区分食指和无名指,没有必要为他们增加记忆的难度,日后告之为时不晚。之后,我和学生每人拿起一支铅笔,我一边示范,一边带领他们按照以下儿歌执笔,效果非常好。

执笔儿歌

一指二指捏住笔,

两指之间留缝隙。

三指下抵四五收,

虎口托住笔斜倚。

指实掌虚虎口圆,

正确执笔要牢记。

其次,抓住关键期,反复操练。学生学会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并不等于永远都能执笔正确。要达到无须他人提醒、自然而成的地步,就必须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记忆试验,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大约需要21天。因此,小学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期。教师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成头等大事来抓。要反复抓,抓反复,千万不能为了追求知识量和教学进度,忽略了习惯的培养。一旦错过了关键期,日后就要花数倍的时间纠正、弥补。即便如此,也未必有效。

问题二:缺少归类意识,前后教学没有联系

在我听到的24节低年级语文课中有一个共同问题:教师指导一节课一个部首的字,就只指导这节课这个部首的字,不知道把本课的写字知识和之前的写字知识联系起来。很多课,我看不出新授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是如何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节一节的写字课是孤立的,没有连续性、系统性。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一课,一位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写“休”和“伸”两个生字的:

屏幕出示:

师:你们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单人旁的字。

师:写单人旁的字要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宽。

师:对,左窄右宽,看老师写这两个字。

(教师板书“休”和“伸”两个字。)

师: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同学们打开书,在生字表里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

(学生书写“休”和“伸”两个字。)

(学生写完,教师将一个写得比较好的学生的语文书放到投影仪上。)

师:你们看,他写得怎么样?

生:他写得很端正。

生:他写得左窄右宽。

师:同桌互相看看,互相评一评。

……

第9篇

关键词:教学技能 多媒体 教学手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育人为本。教师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专家,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青年教师将历史地、必然地成为教师队伍的未来,成为教育的未来。使青年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是深化教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谁抓住了青年教师,谁就赢得了教育的未来;谁抓住了青年教师,谁就有了办一流教育的基础。而课堂教学又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结合,以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1. 关于授课内容和信息量

授课内容要充实,信息量要恰当,概念要准确、科学。首先,必须作到概念准确科学,否则其他一切都是空的。讲课中要尽量避免“似是而非”的概念。这就要求在备课时要仔细消化教材内容,不放过每一个问题。以严谨的态度来做学问,对教师自己来说,既是优良的教风,也是优良的学风;同时,也能给学生树立典范,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信息量不应太大,尤其是在五十分钟的短暂时间里,更要注意此问题,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信息量过大,成了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很难消化。

2. 关于讲授方法

必须要做到“语言精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注意启发诱导”。因此要特别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1)问题的提出。要做到目的明确,吸引力强。(2)问题的展开。即分析、公式推导等等。(3)问题的结论。以上过程都应该注意启发诱导,最好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里,要强调引导,反对灌输,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授课中用到的一些方法有在讲授中有停顿、有引导,有生动的事例,有贴切的比喻等等,这些都属于启发诱导。(4)问题的扩展。就是说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问题要讲“透”,但不要讲“死”。总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去思考甚至去质疑。采用在网上讨论的方法,是值得探讨和学习的。

3. 关于教学手段

只有合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只用了多媒体,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手段。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教师把全部文字、公式都用多媒体罗列出来,然后只顾点鼠标,照着念,完全忽视了讲授。

实际上,所谓“讲课”,核心在“讲”,要面对学生“讲”,要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这时,形体语言(身形、手势、表情、眼神)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怎样使用多媒体要根据讲授内容而定。基本原则是:一要用,二要用好。“好”的标准就是课堂总体效果好。

据了解,以后必修课都要求使用多媒体,那么高等数学等课程如何使用多媒体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 关于授课特色

在授课中,如能做到有创新意识,内容有新意;能介绍本学科新进展,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关于创新:在讲授方法方面应有创新,有独到之处,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其二,关于学科新进展:应在

讲课中提到“正在研究的问题”,即本学科的进展或前沿。

5. 关于讲课的精神状态

教师精力饱满激情飞扬,必然给学生以感染,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首先能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讲课的感染力来自于对讲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恰如其分的表述。理工科课程主要靠逻辑的力量,即逻辑美。在理工类课程中,往往是由复杂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综合得出简明的结论、简洁的公式,使人豁然开朗,这就是逻辑美。不能提倡空洞的说教,而是要把做人的道理融会于讲授的内容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6. 幻灯片的制作和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幻灯片上搞一些可动的小卡通窗口或一些多余的装饰,这样会冲淡讲授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有些图片屏幕制作单调,缺少生机;有的文字图形与背景色调对比度较差;有的大段文字显现在同一画面,效果不好。

(3)使用一些课件、动画的画面应该可动可静,可放大可缩小。目前使用的比较呆板,同一画面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效果。

(4)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为了节省片数,同一画面多次利用,只做了一页,使用起来反复翻页,搞得学生眼花缭乱,效果不佳。

(5)教师不会或不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比如鼠标、电子教鞭、无线鼠标、扩音设备、灯光的调配等,使多媒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7. 关于“双语教学”

(1)提倡“双语教学”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但从较深的层面上讲,教师使用英语来解释和说明概念是在加强学生再认识的过程。这是因为学生在记忆事物之前,一定要经过从认识到再认识的过程。另外,许多科学术语都来自于外语,又多为英语,所以,使用英语来再次认识事物或概念会使得学习的过程更直接、更准确,继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榜样和典范。敢于开口讲英语就是成功,非英语专业人士讲英语时不必太在意语音和语调。对他们来说,英语是工具。国外教育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同英语的广泛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8. 关于教师的素质

(1)教师教每堂课前要进行课程设计,有目的、有目标,课后要进行反思,以取得长足发展。

(2)每堂课的关键不在于教多少或教什么,而在于怎么教。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终身学习”对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会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水平。教师的学习态度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9. 几点建议

(1)建议教师培训部门,对教师开设“课件制作课程”,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

(2)制作高品位的多媒体课件,工作量巨大,含金量高,是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学校应在统筹的情况下,给予教师评估、审核和必要的设备及资金支持。

(3)建议引进知名院校优秀教材配套的课件,并加强课件制作上的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三慧.大学物理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柏新.多媒体教学是顺应时代的教学创新之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10-111.

[3]程守洙,江之永.普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4]Hecht.物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