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19: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一建复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由于目前医院已经签约了多家集团化的下属医院,包括9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以第一附属医院为管理控制顶层,多家二级医院为医疗服务中层,多家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卫生健康基层的集团化布局。我们希望通过组建集团化医院,能够加强与远城区社区的紧密化合作,积极探索城乡医疗融合发展的模式,强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托管工作,促进分级诊疗机制的落实,并且扩大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最终建立一个智慧的集团化医院,为区域内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打造一个智慧型的集团化医院,首先在于创造医院间的新型医疗协同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借助一些新技术,例如云计算与大数据,将以往单个医院的信息技术推向平台化,让集团医院内部的资源可以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形成一个资源池,让所有的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还有社区医院都可以使用,并对患者展开统一的服务。其理念就是各级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服务。为此,医院计划建设一个统一的医疗集团信息化平台,接入所有的下属机构。
在集团化医院的战略中,最基本的就是全集团化医院的高度协同,在协同的基础上开展移动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并且要建立一种新的运营管控模式,可以实现整个集团化人才物紧密的、集中的管控,最终实现决策与管理的精细化。
要在医院集团内部实现医疗协同,首先需要实现双向转诊,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双向转诊使得在集团内部就可以实时看到患者的转诊情况,并且可实现上下级医院的医生预约,优化了集团医院就诊流程,加强了内部的管理。第二步要实现检验协同和诊断协同,通过把集团内一些使用频率比较低的设备统一放到临建中心,或者在社区做检查检验后将结果拿到大医院做诊断,在提高了社区诊疗水平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这一全过程是可以实时追踪的,方便了集团医院的管理。第三步就是要实现统一预约,将所有资源统一起来管理,并且提供像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预约方式。第四步就是实现预缴金通存通用,对于医院来说,有利于财务的统一管理,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在集团医院任何一家医院充值缴费后,在其他医药机构都可以通用。最后我们要实现的是掌上医院和微信平台,让患者在手机上可以进行医疗服务过程的整个操作。
一、依结构,推性质,实现结构体现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相互依托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如何把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学好有高中机化学的基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一些官能团的特点,抓住一些常见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以及能发生的相关反应,构成官能团相互转化网络体系,便于复习和理解.
例如甲酸虽然属于羧酸类,具有羧基,羧酸的一切所有性质,但是从结构上看甲酸除了羧基以外还有醛基,因此甲酸具有醛基和羧基的双重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羧酸.因此我们在掌握该有机物具有的性质的时候,不是看所属的类别,更重要的是根据该有机物具有什么样的官能团,然后再去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我们的学生不要感觉该有机物的结构复杂繁琐而感到胆怯,其实再复杂的有机物都是由一些我们熟悉的官能团所组成,要透过现象的表面看透该结构中真正所含有的官能团,理清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变化和区别,而其性质也就变得清晰了很多.
二、理透机理,环比迁移,发散解题新思维.
在有机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中,一些学生往往不是靠死记硬背,就是照搬照抄,其实不然,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牢牢掌握发生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即反应机理)是最为关键.何处断键?何处成键?反应条件是什么?官能团如何转化?反应类型是什么?性质有何改变等等.只有通过真正理解有机反应转化之机理,然后运用类比迁移模拟等一系列的思维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如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酯基的形成在于乙酸和乙醇的如何断键,通过对同位素的标记,其实质就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的反应.理清究竟哪里实现酯基的构成,以及酯形成的反应条件等等.下次碰到同样类似问题也就简单了许多,例如硝酸与甘油形成三硝酸甘油酯的反应,其实也就是如何形成酯的过程.掌握了化学反应规律和转化的机理,解题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复习的效率也就随之大幅度的上升,在有机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做到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果.
三、养成归纳,理解相互转化的习惯,沉淀记忆.
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而在高考中常见的题型就是有机推断与合成.因此我们学生要在充分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相互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有机物的有效转化.譬如我们要想合成一种聚合物,就要以寻找该聚合物单体为目标,依据该单体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递变.一般官能团转化的路线为烯烃卤代烃醇醛酸酯,只要我们的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些官能团相互间的转化,有机物间的物质转化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因此,我们在有机化学复习的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要求学生记忆官能团转化的一般路线并加以一定的灵活应变,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之目的,也对我们解决有机题大大提供了捷径.在有机化学学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再进行归纳与总结,比较与记忆,最后一些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和常见转化要不断沉淀.在此基础上还可借鉴一些有机巧记法,如: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四项基本原则”、四类平面结构、四类取代反应.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分析,寓知识记忆于趣味之中,也让学生感觉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其实并不辛苦.
四、讲练结合,学会前后对照比较的思想.
在有机化学题中合成推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我们学生往往感到较为头疼或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失分较多.其实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减少失分的关键在于我们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对照比较为宗旨,仔细观察两者有机物在转化前后中的区别,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抓住本质,这个官能团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利用我们的现有的有机基础知识充分解决内在的关系.由难变易,由繁变简,充分培养学生的解题应答能力,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五、有效针对训练,寻找突破,实现自主学习.
理想课堂的主题在于我们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被动学习回归到自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的追求高分,从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必将导致教学的悲哀.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自主分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训练,以练带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寻求学习有机化学教学的捷径,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勤观察,勤思考,勤比较,勤记忆,寻求突破口.摆脱以往的“题海战术”、“填鸭式”,其实也是对我们教学的负责任.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体系广度,又要注重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更要追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训练试题的选择性上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力求做到答一疑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例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服务;关键技术;分析
移动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的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具有非常强大的优势。本文针对目前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基础、体系结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阐述了目前的应用现状,对移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
1 图书馆移动化服务关键技术
1.1 和资源整合
技术是用来解决用户IP归属的问题,很多图书馆都使用了技术来实现数字和资源的远程访问。资源整合也是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关键技术之一,资源整合在图书馆的统一资源揭示中,是构成数字资源统一管理平台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开放链接、资源导航以及个性化服务等。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用户认证以及全县管理等,最后通过对元数据的收割、存储和管理等,达成最后的资源整合为图书馆移动化服务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满足用户阅读权限的获取和资源的需求。
1.2 文档的转换
文档转换利用文档库的技术进行非结构化的文档转换。在进行了文档转换之后,移动图书馆就可以向读者呈现出想要阅读的文章,内容可以使文字形式也可以使图片形式。文档转换器是在图书馆的内部网络,并且有图书馆各种资源的访问权限,这样才能够从数据库中获取文章并且进行文档转换,成为可供各类移动终端阅读的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文档转换服务器必须为读者提供移动终端内容的公共IP地址,这样才能与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器进行交互。
1.3 移动中间件
移动中间件是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并且有助于分布式体系交媾的发展,可以很好的支持分布式程序的应用,可以将复杂的程度有效的进行简化。移动引擎套件是其中的一种中间件,可以对模块进行处理,封装复杂的移动通信应用和协议,为图书馆移动服务提供易于操作的应用平台,实现服务标准统一化和简单化,可以与应用系统无缝连接和整合,对应用进行快速部署,从而完成对原功能的转化和对接。
1.4 URL重写
重写技术是为了获取网络的请求,并且将请求定向到其他的URL,这一过程中用户需要通过访问经过重写规则的处理之后获得虚拟的访问网页资源,从而改变页面中的URL,要想真实的反映出URL,必须执行特殊的重写功能。用户在进行访问时,浏览器可以进行自动跳转,并且进行自动换算,转向制定的目标网站和移动用户端。
2 四种主流技术的对比
2.1 技术基础
资源整合的基础基础是对数据进行收割以及存储管理,并且对元数据进行查处和排序的优化处理,从而为读者提供全线的搜索体验。对元数据的管理可以及时的进行存储和更新,还可以让工具之间相互协同。文档的转化技术是采用非结构化的文档库技术进行处理的,可以实现文档的转化和共享,运用转化技术结构化的数据模型,通过操作标准,实现对文档信息的分布操作,解决文档处理的操作问题。通过接口对文档进行转化和模型的构建。移动中间基础是来源于中间的概率,其技术的基础是为了实现系统的开放性和中间的整合性。通过透明以及浏览器的配置等,完成服务器的方式。地址重写技术的基础也是基础,需要对网络地址进行变换,以便让多个移动终端能够采用相同的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2 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将各层次的应用以及数据整合到同一个平台。在系统的平台上对资源进行分类以及关联,全面加深资源的整体性,优化用户的搜索功能。用户能够感受到系统平台的整体性,而不是零散的信息。为了使读者能够查询到更多的文献,不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反复进行搜索,而是整合在一起,极大程度节约了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移动终端的信息访问对象转移到资源整合的平台中,有资源整合的服务器来完成,移动阅读可以顺利的与资源整合平台进行对接。
2.3 适用性
资源整合的技术还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并且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资源整合的技术基础是对技术的有效移动,以便适应移动阅读的习惯。对资源进行整合需要结合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移动阅读的PC环境需要具备硬件处理的能力,避免移动终端处理能力弱的问题,从而能够处理相对复杂的技术问题;两一方面是需要经过资源整合达成一站式的管理功能,能够一站式获取全文链接和资源。
3 应用现状分析
3.1 标准不统一
国内的移动图书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其不能够支持样式和图像的综合处理能力。移动标记性语言,能够很好的对图像和文字进行处理,具有数据库易操作的特点。这些技术在移动阅读服务中被广泛应用,针对目前的鏖战趋势,在新的移动网络的建设中,将会使用HEML5作为建设的技术标准。
3.2 产品繁多
移动图书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其移动阅读功能吸引了很多用户,让很多企业和公司加入到了市场竞争中,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提供了移动阅读的服务。除此之外,在移动图书馆中还加入了很多广告和类似应用向读者进行推送。亚马逊推出的kindle阅读器系列产品,就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并且可以进行无线WIFI和3G两种上网模式,可以不用热点进行无线的访问,通过阅读器还可以方便的选购自己喜爱的图书,订阅报刊和杂志。
3.3 移动应用占据主导
图书馆的移动端中手机应用占了很大一部分的位置,因为手机应用非常的方便快捷。手机应用是采用移动终端作为传感器的,在手机应用上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功能的开发,给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硬件和软件具有最大程度的耦合性。手机应用的服务内容很多,可以进行通知、揭示、多媒体以及个性化服务,目前图书馆移动阅读手机应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这也反应了移动阅读用户的关注趋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环境下,移动图书馆必须兼顾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管理和共享的功能。这些服务和功能是未来移动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移动图书馆应该将用户的体验放在首位,充分的利用好移动阅读碎片化、随身性等特征,让阅读无处不在,满足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的阅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鄢小燕,张苏闽,谢黎. 基于移动阅读特征分析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12,05:130-133+93.
[2]侯爱花. 移动化图书馆服务及成效评估[J]. 兰台世界,2012,32:86-87.
[3]孙翌,李鲍,高春玲. 微信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 图书情报工作,2014,05:35-40.
让学生学会应用,逐步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知识的过程,概括起来就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的应用过程。其中知识的迁移是学以致用的关键,是连接学与用的桥梁。因此,化学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迁移分为正迁移与逆迁移。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流畅而序的迁移能力,避免思维的盲目性,快速实现问题的解决。具体来说,复习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多举一些诱发学生迁移的例题,以思考题为主,培养他们的迁移惯性,让他们自觉、自发、自主的迁移;2)多给一些信息给予题,让学生通过现场自学所得信息,培养学生迁移的灵敏性,让他们准确、快速实现迁移;3)要求学生学会把解题所得,包括解题方法、解题经验、解题规律,逆迁贮存。这对备考的学生十分关键,也是让学生走出题海的有效的办法。
在再读课本中培养自学能力
在复习教学中,用好课本意义十分重大:1)书本所列知识就是考试的“纲”,以书为本,不会离纲走题;2)复习中重温课本,可以拾遗补缺,温习课本就是对过去教与学疏漏进行补堵;3)阅读课本,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选择,不仅复习了旧知,又使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以课本为本,特别是第一轮复习,要按教材编排顺序一章一章过关,绝不能脱离课本而进行所谓的系统或归类。要求学生配合复习内容对课本进行2~3次的认真研读,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学生认真阅读高中试验修订本教材。
在解题中培养自学能力
化学信息题是考查考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题型。综合考试题中的材料题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对考生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学生临场最大程度地发挥,解答好材料题,平时必须进行针对性训练,即通过进行信息题的集中训练,达到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有针对性选择一些思考容量大、有价值、信息给予形式多样的信息题,进行先练后评的训练。特别要介绍自学信息材料和以不同表述形式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突出自学的有效性与迁移的准确性。还应注意:此举不是检测,而是以信息题为载体进行自学能力培养训练。注重的首先是自学效果。另外,在平时的单元测验中,也要注重对信息题进行训练与考查。
有针对性地进行以自学能力培养为内容的训练
除了在解题中培养自学能力之外,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内容的训练也十分必要。为了节省时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选择一些关系到当前人类生活、生存、生命的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西部开发问题等科普读物、学术论文论著为阅读材料,让学生结合教师精心编制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思考题进行阅读,有目的地训练自学能力及与自学能力有关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为当前综合考试之所需,也是学生将来求生的看家本领。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面临选择,学生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判断时,教师或同伴已经告诉了结果,不仅是对学生选择权利的剥夺,也容易使学生失去选择的信心,产生依赖性。因此,复习教学中必须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与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与判断。如在设问时不要过早地给出结果,要控制课堂教学节奏与教学气氛,让每个人都能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选择。
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
选择能力差,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或不全面,就会在做出选择时难以判断。因此,提高选择能力的根本是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对基础知识进行扎扎实实地、疏而不漏地、有计划地系统复习,特别要强化第一轮复习的复习效果。当然,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注重学生选择能力培养,其意义远不在提高考生的解答能力,而在于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全面提高考生的选择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考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突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一、方法
中、后进生要想在最后一年的复习中尽可能弥补过去三年的亏空,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下大功夫、大力气的同时,方式方法的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如下:
1.方向选准,学会放弃
高考化学涉及两本必修,一本必选,三本选修。在此不能面面俱到,应与取舍。除必修和必选外,对于选修专攻一本――《有机》即可。其它两本主动放弃。此外,对于平时习题中的一些偏、怪、难的题目及高考不考的题型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学会放弃,否则既浪费精力又伤害自信,得不偿失。
2.配合教师,谦虚耐心
有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与任课教师的思路不一致:嫌其快或慢,难或易,不跟教师走,自己看或找人辅导,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1)再弱的教师其对《教材》的理解、对《考纲》的把握是高于学生的。(2)找人补课或辅导仅仅是对知识掌握的一种弥补。正所谓:人靠每日三餐才能维持生命,靠输营养液只能解一时之急。每次化学课均应认真听、详细记、仔细“嚼”,逐渐积累均会有益。
3.加强锻炼,劳逸结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高考复习有效时间也就270多天,要保证经常有好的状态,就该注重适当锻炼身体、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劳逸结合。争取少生病或不生病。
4.注重效率,避免“内耗”
学一小时要有一小时的作用。当学不下去或不想学、无状态时,可以适时停止,看看其他科目,想睡就干脆休息,避免一种“耗”、“熬”的境地。
5.协调发展,统筹把握
高考化学,从《考纲》出发,各章节从基础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出发,先死记硬背后逐渐应用,最后达到理解掌握。应把上述四本教材当做一个整体来学,避免厚此薄彼。
二、心态
心态决定成败。要保证一年复习成效显著,心态至关重要。
1.自信
对于中、后进生要在不到一年的高考复习中使化学成绩有所突破,难度是有的。但千万不能头顶一个“难”字度过一年,要克服“愁”的心理、克服恐惧的状态。别人能学好,我为什么不行?无怪乎四本书,400多页汉字写的东西嘛。决心下大了,背也能背会,更何况该死记硬背的累加起来也不过八开纸单面四页罢了。
2.上进心
没有投入不可能有回报,不要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于中、后进生,我们已经落后别人了,要在一年复习中有收获、有成效,就必须要敢于付出更多,要下大决心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言行一致,把想法、口号付诸实施,强迫自己去干!(1)勤。勤是一种态度。要完成这项重任,它是前提。(2)动。动手,不能光看看、听听就行了。拿起笔去推导、演算、写出来、画一下,直至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是方式。(3)思。总结、反思。要有质量、有效率的进步,就要有“脑子”。反思就是一种长“脑子”的有效途径。(4)巩。巩固。虽有四本教材,但每隔三周左右应把前面复习过再巩固一下,避免时间长了形成夹生饭或全生饭现象。
对于上进心,必须且必要。好好投入还要看效果怎样,没有投入根本不可能有回报。这项是整个策略的核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定要付诸实施,确保言行一致。
3.自欺欺人
在精力够用,身心还行的情况下当学习遇到难度、不想学、不想做的时候,就要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自己哄自己:听听老师讲的课,做做讨厌的习题。再不行,还要硬着头皮顶下去,逼着自己去行动。
上述是从“软件”上提的一些策略。“硬件”方面应该具备的具体行动如下:
三、一轮垫底
高考化学一轮复约180多天,是整个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基础,决定整个备考的成败。在复习中应注意:
1.扎实基础,确保入门
将四本教材中的基本化学方程式、概念、公式、原理自己动手摘抄、整理,强化记忆。对这部分内容,别无他法,必须记,必须会。可适当参考教师意见,把握重点。
2.细过课本,系统整理
对于中、后进生,四本教材可能量大。要善于从中汲取,整理体系。教材虽然看的细,但其框架、核心、精髓有限。教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整理,忌东拉西扯。
3.配套练习,应用巩固
掌握的如何,理解与否,练一下就知道了。练习不单是检验知识掌握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此关键是:(1)保证练到位,动手参与。(2)习题选好。量不在多而在精,题不在难而在恰。有的放矢,讲啥练啥。其题型、问法也争取与高考一致。
四、二轮提升
1.自己归纳,由厚到薄
在一轮的基础上,若各项落实到位,中、后进生是会有很大进步的。为进一步提升能力和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提倡中、后进生自己从教材中归纳,将主干知识梳理出来,由厚到薄。
2.模拟演练,真题强化
整个二轮复习,也就60天左右,与高考愈来愈近。其习题也应贴近高考,注重精选,举一反三。在练的同时,注意时间、正确率、得分率,逐渐与高考贴近。对于一些好的真题,部分中、后进生可能不完全理解。对于这部分学生,不能在题目的数量上有所要求,争取讲一道会一道。在此,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一种提法。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学生也有个体差异性,不可能整齐划一。一轮时,可以统一要求。但到二轮,特别是二轮的习题,应该分层次要求:该突分的突分、该上线的上线,只要保证有效,不磨洋工即可。
五、考前回归,查漏补缺
关键词:复习 对策 建议
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的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呢?就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1.回归教材,强化复习的基础性
如今,不少学校搞“题海战术”,不断地进行着机械的解题训练。结果呢?很多同学是“广种薄收”,而且产生着“思维定式”。还有的学校,盲目加大复习的难度,使很多同学忧心忡忡,丧失信心。
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赋分值的70%左右,且在考点和题型上是相当稳定的。这里的“考点”就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然而,不少学生在中考前曾做过那么多的题目,包括大量的难题,但在中考时,面对大量的基础题,却常常是眼高手低,平地失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所谓的“能力题”时,各种错误自然也多了起来。所以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开始阶段,有必要认真回归教材。
2.严格训练,强化解题的功底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自我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规范”的功底。
3.优化思维、强化解题的规律性
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定式。
4.认清特点,强化学科的实验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们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势、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二、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
1.要有自信心
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之外,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失掉自信。”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样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
2.要倍加细心
中考时,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包括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请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具有同等的“遗憾度”,有些同学的粗心已成了不良习惯,那怎么办呢?中考时,可加一道“防线”:复查。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3.要扬长避短,具有答题理智。
关键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技术创新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多元化,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最重要的课题是服务贸易竞争力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较大的金融、保险、咨询、IT服务、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我国服务贸易则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文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视角讨论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的优化路径相关问题,以期为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又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要靠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该理论通过研究一国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与政策在产业竞争优势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一个国家可以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诸多因素,认为国家和国家环境是支撑企业和产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基础,一个国家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基本要素包括: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及行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要素是指机遇与政府。据此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的分析框架。
波特是在反思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菱形模型,就是“钻石模型”。在波特看来,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项: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在一国的许多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那些国内“四因素”环境对其特别有利的那些行业。因此,“四因素”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来源。这四个因素也是本文所基于的一个立脚点。
二、关于“钻石模型”修正的理论综述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是在归纳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虽然其重视分析国内要素的培育,但是并没有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有许多专家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得“钻石模型”具有更强、更广泛的解释力,如能更好地解释小国、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Cartwright构建了多因素钻石模型,在保留波特钻石模型中6大要素的基础上,增添了5个新的海外变量:海外要素创造能力、与在海外环境中的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的联系、满足海外顾客需求的途径、海外市场的竞争以及该产业在多大程度上有面向国际的目标和结构。他认为这一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小国经济、出口依赖工业国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Dunning等引入了“跨国经营”这一要素。认为跨国公司在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可以获得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等,带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对本国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本国企业要注重从跨国公司中学习技术、注重通过技术的积累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RugmanandMoon等构建了一般化“双钻石模型”,这一模型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国内钻石,也来源于国际钻石。
AnilNail和Zeller等将政府作为第5个关键因素引入,发现土耳其重点产业的成长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核心作用,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也提出,“人力要素”是推动韩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三、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实际的“钻石模型”修正
通过对上述“钻石模型”修正的研究成果的回顾很容易发现,不同的专家在考虑一国产业竞争力时考虑的重点有所不同,如果能结合一国的具体国情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特定的因素引入模型,则能更好地指导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培育。通过多年的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必须正视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特定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技术与高层次人才,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但需求层次低等。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在运用“钻石模型”研究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跨国经济的影响,重视技术创新,重视高层次人才与政府的作用等。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修正:引入了跨国公司、国际环境两个要素,并将专业人才从要素禀赋中提出,作为一个专门的重要要素列出,将政府从辅助要素调整到基本要素中,从而形成了由两个关键要素、五个基本要素与两个辅助要素相结合的新的多要素模型。专业人才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发动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得以维持的基本保障,因此,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构成了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四、服务贸易关键性要素质量优化路径
在现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要素质量,尤其是要做好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的优化。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业发展的智力资源支持
现代服务业以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为显著特征,其发展不仅需要大量拥有普通技能的人才,更加需要高素质、高技能、有先进理念、敢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队伍,就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引进与留住相结合。
1.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服务贸易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精通国际金融、国际运输、国际商法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建立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基地,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业务开展,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通过学校、社会与企业多层次、全方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人才培养中,重点要做好人才的结构性需求调查,突出解决当前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抓好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各类各层次培训跟踪调查,确保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是服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避免形式主义。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留学人员回国鼓励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留学人才,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商务中介等行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带动服务业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服务业管理的高层次外国专家,聘请外国专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讲学任教及工作任职等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我国创业、发展,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支持服务业人才出国留学、进修,接受国外系统服务理论与技能的培训,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拓宽与海外交流合作渠道。外国语在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尤其是服务外包中的语音服务、咨询服务等,加强基础外语教育,让更多外国人来我国旅游、度假、工作,让更多人能“走出去”,创造一个良好的多语言应用国家,这将对于我国未来服务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加紧完善与人事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知识产权、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等,建立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立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与主体地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增强对人才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做到“人才培养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彻底解决服务贸易人才短缺问题。
(二)促进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与服务贸易良性循环
汪琦(2006)对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又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形成互动性良性循环。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制定服务贸易创新体系时,将服务贸易技术创新置于战略发展的高度。
其次,加大对服务贸易技术研发的投入,优化投资比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技投入增长率应同步于或略高于服务贸易增长率。投入方向上,既要重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投入,又要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同时攻关若干重大专项,既确保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一批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与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
第四,强化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积极机制,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制,激励创新,并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激励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一个激励自主创新的微观机制。
第五,促进外商投资向更高技术领域发展,吸引世界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进入,引导服务业产业集聚,鼓励内资服务企业嵌入其产业链,鼓励员工流动,充分扩大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服务贸易技术进步。
第六,加大对服务贸易领域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新型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服务贸易领域重大技术引进项目及相关的技术改造应提供贷款贴息支持,对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活动应提供研发资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符合规定的应享受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在政府采购中,应优先支持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软件等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
第七,畅通科技转化渠道,提高科技转化率。深化科技体制转化改革,把科技市场与市场改革联系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与外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医联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正在建设中的卫生信息化项目,同时对该项目的信息系统监理服务的流程及规范作了探索和归纳。
【关键词】卫生信息 信息化建设 监理服务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自2006年起启动上海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简称“上海市医联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覆盖全市38家市级医院,实现了患者诊疗档案的信息共享,同时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
1 上海市医联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信息系统监理服务的保驾护航下,上海市医联工程项目建成了国内接入医院最大的临床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建立了患者电子诊疗档案数据库实现了患者就诊信息的跨院共享。推出了电话及网上预约、跨院一站式付费、检验检查报告网上查询等便民利民的服务。在服务的同时还不断的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通过不断完善医院的HIS、LIS、PACS等系统,并相继建设医院的病案数据采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辅助系统。
2 上海市医联工程信息化建设下区域性临床路径应用服务系统的建设
2.1 简述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是一种综合整合医疗的工作模式,是由医生、护士对特定的诊断或手术采取最佳的治疗、用药及时间规划并编制一条对应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由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路径接受治疗,以此可以减少病患的康复时间和缓解资源浪费的情况。此举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降低了医疗成本,治疗流程的透明化使患者感觉到更人性化的服务,医院方面又规范了医疗流程。临床路径的广泛实施已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的一种有效的应用。
临床路径的定义有很多,但却有着共同的内涵:多专业的协作、有时间顺序的控制,改善医疗品质,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规划,这些都是临床路径设计的关键所在。
临床路径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对疾病指南深入研究、遵循医学的进展调整路径的实施规则,继而给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最优的治疗方案。
2.2 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及特点
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的统一建设,加强了临床路径信息采集和数据交互共享,加强对市级医院的临床路径执行过程的监管,促进了各医院临床诊疗行为的规范,加强了医院间的协同诊疗,推进了医院的临床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并合理控制了医疗费用,继而整体提高了医疗水平。
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可以规避在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治疗方案的情况。避免了因其他外界因素而导致的随意诊疗,费用提高等可能产生医患纠纷的情况。
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架构特性如下:
开放性:系统设计以开放性为原则,通过定义公共接口,实现公司内部产品和外部软件系统间的集成,并支持产品客户定制功能的开发。
灵活性:系统具有灵活性,能支持不同的软硬件环境。产品组件可以灵活装配,对于不同的需求能够装配出合适版本的产品。
低耦合度:系统设计保证模块间的低耦合度和独立性,某一模块的调整不影响其它的模块。
可靠性:系统将是7×24小时服务,系统设计包含产品可靠性方面的考虑。
安全性:保证系统数据以及在网络上传输数据的保密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只有相应权限才能处理访问系统的请求。
易用性:用户界面符合用户系统的操作方式以及符合实际环境的使用流程。
3 信息系统监理在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项目中的应用
3.1 信息系统监理的服务范围
信息系统监理服务对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项目在设计开发、实施、试运行、验收、质保等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等全方位的监督。
在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为建设方提供必要的专业咨询服务和建议,协助建设方完善系统功能、优化系统设计。
在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项目完成验收后,监理方最后整理一套完整的过程性监理文档提交给建设单位。项目交付物列表如表1:
3.2 信息系统监理的工作目标及流程
根据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项目的现状,监理工作流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工作流程、项目准备阶段工作程序、项目实施阶段工作程序、项目验收阶段工作程序、项目质保阶段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3.3 软件项目监理服务规范定义的监理的每个阶段工作
3.3.1 软件工程招标阶段的监理
需求认定阶段:通过了解业主单位的业务目标和系统需求,确定监理目标,编制监理规划。
招标准备阶段:促使招标书与工程的需求、目标和范围相符合。
招标阶段:协助业主单位选定合适的承建单位。
合同准备、签订:促使承建合同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有效。
3.3.2 软件工程设计阶段的监理
工程准备阶段:确定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方所需要共同遵守的原则框架。
工程计划阶段:按照承建合同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建设内容、工期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条款的约定条件下,编制工程的实施计划。
系统需求调研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
3.3.3 工程实施阶段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经监理机构签认的“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由业主单位组织进行确认。
软件结构设计阶段:“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编写完毕并且经业主单位签发确认。“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写完毕,并且评价通过。
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监理机构监督承建单位解决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并提出监理意见。
软件编码和测试:承建单位提交“软件编码和单元测试过程的实施详细计划”,监理单位按计划督促承建单位开展软件结构设计活动。
软件集成阶段:监理单位按计划督促承建单位开展软件集成活动。
3.3.4 项目验收阶段
初步验收阶段:承建单位提供初验申请,由业主和监理审批并同意初验。
试运行阶段:承建单位对用户进行培训,监理方做好试运行问题记录和跟踪。
最终验收阶段:在试运行期间,督促承建单位完成用户反馈的问题整改;完成用户提出的新的合理需求增加。
4 结束语
区域性临床路径服务系统通过中心端和医院端的共同建设,带动了上海市临床路径体系的整体发展,为上海市医联工程的数据共享、交换、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同时在信息系统监理服务的有效监督管理下,该项目的的建设与应用工作,最终通过软件测评、安全测评,达到项目建设要求。
当今,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系统监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监理的监督保障下,医联平台深化应用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继而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诊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及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子明.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
[2]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Z].信息工程项目监理,2011.
作者简介
杨烨(1986-),女,学士学位。现为上海软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及研究领域为信息系统工程。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一直把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以下简称“两业”)联动发展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提高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两业联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2008年,经济运行调节局又在青岛举办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训班,用典型案例和专家讲座引导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主动对接。与此同时,广东、福建、上海、江苏、山东、沈阳、青岛等地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本地区两业联动发展,我国两业联动的市场环境正逐步形成,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成功的联动案例。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主要任务,并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九项重点工程之一。这是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机遇,也对本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两业”发展状况
物流业是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回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业的长足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运作效率大幅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改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0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8%下降到2010年的17.1%。但当前物流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既限制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业服务能力的理一步提高,也阻碍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扩大物流需求成为当前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物流业和生产性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现代物流理念、管理技术逐步推广,但是它仍然是我国物流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企业,没有转化为社会化的需求,物流运作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专业化物流的发展受到制约,适应制造企业需要的物流服务能力不高。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制造企业不放心物流企业的供应服务能力,物流企业不了解制造企业的真实需求,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应能力不够并存的矛盾。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2010年制造业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88.8%。因此,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对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两大产业振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为加强物流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协调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解决和制定了大量物流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地方开展物流工作。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指出将物流业作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一,明确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鼓励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促进双方战略合作,不仅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物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产业自身的调整和发展,也有利于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三、推动“两业”一体化发展建议
制造业物流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改善制造业物流投入不足、成本较高的现象,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强强联合。一方面是促使制造企业实施流程再造,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实行专业化运作,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是促使物流企业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运作,可以通过服务功能的整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一体化物流管理能力,通过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的物流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推动物流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目前两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联动性分析,运用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发挥物流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建设物流企业仓储基地
物流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与制造业相关的地理位置,同时分析运营成本、网络资源、覆盖范围等因素,选取合适场地建设物流专业仓储基地,仓储范围覆盖发货、存储、退货、打包、封发等作业环节,并配置输送系统等软件设施,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技术,建立机械化、专业化仓储基地,具备专业化、高标准的货物仓储服务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集仓储、订单管理、运输、理货等多项物流服务。
仓储服务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仓储作业及运营效率,仓储信息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可实时快速的传递给制造企业,方便企业及时查询到货物在所在仓库的库存情况、货物进出仓情况、通过Internet或手机短信方式接收到相关货物库存和进出仓通知,建立高效科学的库存管理机制。
2.搭建全方位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全方位物流信息平台,集成管理、协调和调度等物流配送有关的物流活动,及时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等系统交换信息,并执行ERP系统所下达的采购计划、配送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进行物流配送跟踪等,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相关信息。
3.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运输配送服务
物流企业依托覆盖范围内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为客户真正实现急需的跨区域门到门快货服务,为制造、分销企业提供面向零售企业的末端配送,确保货物走得更快、更准、更远。依托物流仓储配送平台和信息平台,项目提供从货物入库到配送终点的全程物流配送及跟踪服务,具体包括“运输—入库—保管—捡货—分拣—暂存—出库—配送”等一站式服务,重点满足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的产品分销物流需求,实现实物与信息同步运行管理,减少企业物流成本,以可靠的时效与服务质量将逐步占领中、高端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
4.建设一体化物流结算中心
物流企业可以综合利用代收货款服务优势,为制造企业提供资金回款服务。代收货款服务是综合利用物流业务现有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求而推出的一项物流业务延伸服务项目,是物流企业为各类邮购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商贸企业等单位提供快速传递实物、代收货款并代为统一结算的一种特殊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