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09:43: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初步感知诗意
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将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后,就会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二、领悟古诗意境
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地讲解。有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他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这样的结构模式的提出有两个理论依据:一、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的规律认为,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歌的艺术境界,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二、它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一般过程,即“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因而这种教学结构更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更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知诗意。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教师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全诗有关的概略性信息,初步地感知诗意。
1.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2.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就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所指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3.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古诗后,就会逐步储备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到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如《宿建德江》,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甚至对某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也可以暂时放一放,而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再来解决。
二、解诗句。学生对全诗大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接下来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对诗歌词、句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对全诗的理解,纠正初步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为体味诗情、进入诗歌意境做好准备。
解释诗句要围绕阅读目标进行,因而首先必须明确阅读目标。抓住诗歌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思维发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最后师生共同确立阅读目标。如《泊船瓜洲》的诗歌大意是诗人瓜洲夜泊时的所见所思,那么当时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这样一疑一思,诗歌的基本阅读目标就明确了。
接着,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操作来完成:
1.再现形象。诗歌其实是以形象来说话的,读诗也就是要把握住诗人创造的形象,再现于自己的头脑之中。基本方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想象实现语言符号到脑屏形象的转化,如“一枝红杏出墙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表现的形象。
2.填补丰富。诗歌语言是凝炼的、含蓄的、富有跳跃性的,诗人也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碎片”加工成诗,因而要再现诗歌形象,就要求读者作必要的补充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知识,把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内容挖掘出来,把“碎片”还原成完整的形象。如“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再如“独钓寒江雪”,应是老翁独自一人,在满天雪中,在凄寒的江上垂钓,理解时需要作调整和补充。
3.联想深化。联想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理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诗歌中的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就可以通过联想读到。如学生想象“四海无闲田”的景象后,接着引导他们联想,按诗歌所描写的,农夫们照理应该怎样?按常理,农夫应丰衣足食,但诗歌最后却写“农夫犹饿死”,启发学生通过对比,思考深化。
三、悟诗情。在逐一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的认识又较初步感知阶段深化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体会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或明确诗歌所表明的道理。例如,为什么诗人在泊船瓜洲时会在内心问自己:“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为什么看到庐山千变万幻的峰峦,诗人就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悟情明理,把古诗读懂读好读活。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依“象”悟情。即引导学生以第二环节通过诗句的想象形象为基础,进一步体验象中之意、象中之情。学了“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诗人为什么要特别描写一枝红杏?诗人看到这一枝出墙来的红杏,是怎样的心情?
2.读诵深化。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后,立即趁热打铁,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诗歌,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
四、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就直接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进入意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如诗人为什么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会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动情发问呢?进一步探究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是怎样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让学生体验,这是怎样的一个天地啊。在入诗境中我们可以借助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好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古诗教学,使儿童从小就接触祖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他们进入中学深入学习古文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更兼时代久远,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难度,可也不乏故事性强,文字简单,内容直白,使学生更易理解的优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解决学生学习古诗时的难度呢?我认为:多媒体教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创造性。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育手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一、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创设各种有利的条件环境。优秀的古诗作品中常在深处蕴含着绝妙的意境,给人以思维的启迪,如何培养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美呢?意境的创设具有启发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再现教材内容、环境、气氛等,使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教材,还可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如在教学 《江雪》这首诗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弄清“绝”、“径”、“灭”等词的意思后,放映“寒江独钓图”的幻灯片,学生边看图,边联系字词的意思,很快便能说出整首诗的意思。“在白雪皑皑的山上,不见一个飞鸟的影子,更不见一个行人。多么寂静啊!山脚下的江面上,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驾着一叶孤舟独自一人在垂钓。”在次基础上,教师问:画面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使学生体会孤独、寂寞、清高的环境氛围。然后教师讲解时代背景,继而请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很自然地,学生便能体会到柳宗元被贬官之后,那种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他那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顽强抗衡的坚强意志。另外,像在教学《锄禾》一诗前,教师可事先制作一个“炎炎烈日下,老农辛勤耕种”的课件,上课时将劳动场面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画面情景的渲染,真切地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艰辛和不易。课堂上学生被电脑画面互动情景深深吸引,知识理解起来则更加直观感性。生动、鲜明、逼真的动画情景把语文知识同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刺激学生多种器官,对诗意获得鲜明的感性认识。学生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灌注的教授法最要不得,他把接受文化的人当作天津鸭儿填・・・・・・学生和大众应该普遍的从灌注的教授里解放出来,跑到这种自由讨论的空场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晒一晒太阳光。可见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成为严重束缚现代教育的绊脚石。而多媒体教学却能打破陈规,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多媒体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其有巨大的表现力,它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宿建德江》一课时,学生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二句话产生疑惑,天为什么比树还低?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可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通过画面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思维初步明白了,所谓“天低树”并非指天真的比树低,而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低。学生再通过观察月亮倒影江中,所以月亮似乎与人接近了。这样,学生头脑中很自然地出现了一幅空旷、天清水碧、月影沉江的美妙动人夜景,从而顺利地突破学习重点。古诗大多生活气息浓郁,教师可利用课件、彩图为学生想象提供素材,指导学生多诵、多欣赏、多感受。
三、多媒体教学可更好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近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成,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课标》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的教育,还应重视美育。教学中的各种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的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材文字描述的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可以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如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教师可用电脑课件或幻灯投影辅助教学,让画面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幅美景;太阳正沿着远处层层山峦下落,霞光笼罩着沉静的原野,黄河水后浪推前浪,浪涛滚滚地从鹳雀楼的前方向东流去。这种落日、霞光、高山、大河,一远一近,有动有静,壮丽多娇的画面,使学生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宏伟壮美,借助画面渲染了诗人浓浓赞美祖国山河之情,也激发起学生对名楼的向往之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古诗教学,教师要因诗而异,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创造学生的想象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跳出框框去想,学生才能迸射出创造的火花。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古诗教学,形象、生动、直观且教学容量大,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又能有效提高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古诗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4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它能使“静态”变成“动态”,使“抽象”变为“直观”,使看不见的、摸不着的物象变得有“声”、有“色”、有“形”。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能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
一、优化“解题导入”环节――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语文课堂上,导读课文始于题目,因而“解题”是学文的第一步。而古诗的“解题”则又不同于其他文体。“解诗题,知诗人”是古诗“解题”的重要内容。有位教师在教学《草》这一课时,首先用多媒体画面放映出这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画像,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学生纷纷急切地举手,畅谈自己对这位诗人已有的了解。紧接着,教师播放了一段自己制作的动画片,配上画外音:白居易,人称少年才子,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时就能按照复杂的声韵来写格律体诗了。为了踏上仕途,十六岁的白居易带着诗稿,到了京都长安。有一天,他拿着自己的诗文《赋得古原草送别》去拜访当时颇有名望的老诗人顾况,顾况对其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赞不绝口。学生看到这儿,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去拜读这位大诗人所写的诗了。教师趁机“导入”,出示自己巧妙制作成的课件,画面是辽阔的草原,野草繁茂的景象。
二、优化“习得新知”环节――能探风雅无穷意
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且这些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把这些抽象知识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功能加以展示,能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释词句,明诗意”是古诗学习的第二步,学习时,最忌学生就字论字,而不能真正理解体会诗词的含意,利用电教媒体,就能让学生融入诗的美妙意境之中。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多媒体的“能探风雅无穷意”的效果是教师的口头讲解所不可比拟的。
三、优化“巩固延伸”环节―不及林间自在啼
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从阅读、理解到巩固、延伸,都应当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如在学生学完了《春晓》、《草》之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供几首孟浩然和白居易的其他作品,一方面巩固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迁移,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读古诗词,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由此教师可以挑选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送朱大人入秦》,白居易的《遗爱寺》和《大林寺桃花》,配上和古诗内容相应的画面做成课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诗,自由组合学习伙伴,进行迁移自学,让学生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形成“不及林间自在啼”的课堂学习气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古诗阅读鉴赏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优化“教学结课”环节――言已尽而意无穷
古诗文的学习在小学阶段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我感到古诗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的情况。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阅历的欠缺都导致他们难以深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很多老师停留在传统的表面讲读上,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感悟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我感到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与课堂,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营造古诗文教学的氛围。氛围是一种萦绕在学生周围的文化的渲染与熏陶,氛围是一种诗词语境静默无声却令人怦然心动的感觉与体验,只有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氛围,才等于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学习感受的立体空间内,那么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就不单单是牵强的追随老师生硬的讲解,死板的去背诵词义句意了。下面将我在古诗文教学中营造氛围的几点方法阐述如下。
一、巧用媒体,渲染气氛
古诗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古诗文描写的时代背景,毕竟与我们相隔了许多的年代,如果只是纠缠于文字,让学生一遍遍地诵读、感悟,学生一是会觉得枯燥,二来还是很难进入意境,加以体会。但如果能适时地出现与诗中意境相符的画面,就可以一下子缩短学生的时空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一共出现了六个画面,就是这六个画面,把学生带进了这恬淡、闲适的村居生活和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其乐融融。再看诗句,如同置身田野乡间,读诗学诗的同时也是心灵去旅游的过程。其次是音乐。几乎每一堂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都应该用到音乐,如在教学《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歌时,可用《思乡曲》,如泣如诉的箫声,最能体现诗人此刻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而在教学《从军行》、《出塞》这些诗文时,《十面埋伏》的慷慨激越,更能激起朗诵者的激情。又如在教学朋友之间的情谊类的诗词,那《高山流水》自然就是首选了。这就是古典音乐的力量,它能很自然地让学生沉浸到古诗文描述的意境中。教师一般习惯于用音乐来配合学生或老师的朗诵,其实老师还可以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的为学生讲解当时的背景与教师个人对诗词个性的感悟理解。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自然是想读、能悟、愿说。
二、诗意语言,再现意境
对古诗文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文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文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诗情画意地学古文。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再现意境是关键。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知诗的表现手法,我采用了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我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学生通过画,仿佛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对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领会。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学生先理解“绿”的本义是“绿色”。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用吹、到、入、满等词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绿”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此诗句中“绿”是“春天来到,万物生机勃勃。”的意思。引领学生欣赏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文教学与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风格应该大不相同的。用更诗意抒情的语言或华丽壮美的词汇来描绘美景或阐述诗意,这可以给整堂课的教学垫定一个基调。让我们来欣赏这样几段话:同学们,你们看哪,(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船、凉亭,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上波光粼粼,这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来这样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师出示了几张边塞的图片,同时合着凄凉的音乐介绍:远古的边塞,人烟稀少,这里有荒凉的大漠,这里有冷峻的雪山,这里有残破的孤城,更有四起的硝烟和血腥的屠杀……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远古边塞留下来的残垣断壁,土墙碎瓦。许多诗人就以边塞风光或边塞战事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边塞诗。
诗意的教学语言等于为学生架设了一座走进诗词意境的桥梁,当然这跟教师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们,心中满满的不能是死水,而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源头活水,多读书,多思考,才能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为学生抛砖引玉,运用我们富有个人魅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有花香有鸟鸣有刀光有剑影的古诗词世界中来。
三、授之于法,轻松学习。
在教学古诗文时,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这为今后学生的自学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不久前听一位老师执教的《学弈》,他将文言文的学法贯穿于对文言文重点语句和内容的理解之中,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他将学习古文的方法归纳为四点,分点呈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最后总结时全部点明,让学生在不由自主的学习中学到方法,学会运用。同时,他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在教学“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个重点句时,他能用这个句型造句,“某某,通班之善思者也。某某,通班之善说者也。”等等。学生很快就理解句子并学会运用。整堂课,他针对文言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带入动作,引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氛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学以致用,今后无论学习哪首古诗词,哪篇古文,都能如鱼得水,从而进入“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绝妙境界,真正做到自学古诗文,乐在其中。
四、适度拓展,加深修养。
关键词:经典诗文;诵读;语文素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26-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它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说起经典诗文的诵读,其实还有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呢!
一、生根——蓦然醒悟,传承华夏文化
2006年9月13日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了《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这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静心思考,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已迫在眉睫。然而学生手中的读物比较多,但是很多都不统一,而且年段不同,学生诵读的内容也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从学生人手一份的《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入手,因为这上面收集的大部分是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宿建德江》、《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鹿柴》……经典古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除此之外,利用每个假期让学生诵读适量的名著,如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传》等等。在这种经典诵读中,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语言文字的滋养,奠定雄厚的语文基础。
二、发芽——认准目标,引导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喜欢诵读经典,必须先培养他们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文最基础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在一开始的实践过程中,我便让学生自己诵读,能读准字音,古诗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诵读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对文章中字词的含义也能有所掌握。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是不会甘于这样枯燥的学习方式的,于是我就在班中开展诵读竞赛,谁读得好,读得棒,老师就给谁将有关诗词的故事。可以听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兴奋的。于是孩子们的诵读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学生听了故事后也更容易理解诗意。
2.指导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诵读的确是古诗教学的很好的方法,但是当诵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方法就显得有点不够聪明了,为此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于是在孩子们诵读的过程中我还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第一层次:学诗授法,理解内涵。就是以教材为范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了古诗教学的一般方法:①知诗人,解诗题;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入诗境,悟诗情。如教学本册古诗《江雪》时,教师就可以遵循这样的方法,先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以及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在教学古诗之前,可先请学生简单介绍诗人,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补充,之后揭示诗题,了解题目的意思。而后进入古诗的教学,先理解诗句中难懂的字词,明白每一句诗句的大概意思。随后,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再结合课始介绍的诗人柳宗元的历史背景,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古诗文内涵深刻,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只有通过很好地诵读与理解,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第二层次:触类旁通,补充悟法。就是学完课本中的一首古诗后,适当补充一首或几首与之有关联的古诗。如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就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等,并在课后吟诵起来。每每听到孩子们在课后吟诵这样的诗句,总是觉得无比欣慰。
第三层次:展示诵读,赏析积累。充分利用好黑板的作用,指定一名学生,每周在黑板上刊出一首古诗。全班利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进行诵读,教师只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稍作讲解。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古诗文越来越多,信手拈来就是几首,语言文字在无声无息中得到积淀,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引导背诵。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我便注重引导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古诗也需要掌握方法。有的可以记住每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有的可以联系画面,还有的可以抓住整首诗的关键字词。掌握了方法,背诵起来当然要简单得多。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背完诗后能够适当地联想拓展: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含有雪“字”的诗,表达思乡的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丰富积累。
但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些工作我主要放在早读课和课前2分钟完成,早读课时间比较长,可以对学生作适当的点拨,以助于学生的理解。课前2分钟主要是学生背古诗、检查背诵情况。后来又尽量寓教于乐,让活动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地利用班会课开展活动,如:“诗词大填空”,“古诗背诵竞赛”,“诗词记忆方法大PK”等,这既对前阶段的学习进行了巩固总结,又让学生参与了多彩的活动,真是一举多得,受益匪浅。
心理学研究表明,0-13岁是人的机械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东西,不光记得快,而且记得牢。阿拉伯谚语曰:“少小时学习如金子上的雕刻,志大时学习如沙土上的记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孩子们的记忆力是相当惊人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多学生读两三遍就会背了,慢的同学也只需五六遍。再加上孩子们几年来的积累,最多的能背诵90首,最少的也能背30来首(思维有障碍的除外),各人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自己探究最适合的方法,自得其乐乐无穷。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深度的文字,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既提高素养,又增强能力,真会使他们牢记终生,也受益终生。
三、开花——兴趣盎然,诵读水到渠成
那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体育课,看到孩子们正在跳绳,嘴巴里还不停地唱着什么。这个很偶然的机会使我看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新契机。我突发奇想,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不是一举两得,寓教于乐了吗?
于是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跳皮筋时原先的节拍也变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八字跳大绳”时背经典,背一句诗过一个人,还出现了古诗接龙的热闹景象;“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背得气势非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也诵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忧伤……总之,游戏与诵读相结合,提高了诵读经典的趣味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在乐中学着,在学中乐着,更能坚持下去。
四、结果——运用自如,积淀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