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21: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关键词: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20-02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今艺术大发展大融合的形式下,很多的民族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彼此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形式。要开发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就需要我们首先对这门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剪纸艺术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以剪影作为形象表述的艺术形式,是在多种材料上运用雕刻、剪裁、镂空等手法创造的艺术,它是辽阔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是内蒙古流传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则认为其更为久远,这种剪影语言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

剪纸艺术人将这门贴近生活、扎根于人民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内蒙古的剪纸艺术极为丰富,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并延续了几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剪纸极具艺术特色,既有原始艺术特点浓厚的艺术作品,又有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现代剪纸形式。

一、蒙古族剪纸艺术题材

蒙古族剪纸艺术主要题材为人物鸟兽、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有的表达吉祥喜庆的,有反映生殖繁衍的,有的祈求消灾降福的,有表现草原文化风情、展现现代蒙族人快乐生活的。

一个地区剪纸样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历史、和图腾崇拜等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和林格尔民间剪纸,其影描较多,传承的是远古岩画和匈奴青铜镂空艺术。包头地区的剪纸也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包头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汇地,许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和更替中被传承下来。包头的汉墓中曾出土过用金箔剪制的各种动物形的贴饰,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纸类镂空艺术的历史见证。

二、蒙古族剪纸艺术造型语言特征

内蒙古地大物博,拥有辽阔的草原,养育了具有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脉络,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无论是艺术形态方面,还是文化内涵方面,蒙古族剪纸都蕴含着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形态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思想,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和审美学等多学科人文价值,被学界誉为“农耕与草原图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

(一)蒙古族剪纸的气质――粗犷与细腻

蒙古族剪纸在造型语言方面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细腻的一面。现在有一些蒙古族艺术家在剪纸的造型手法上追求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减法式的剪纸创作风格,用简洁的图形语言表达剪纸创作的内涵,努力体现草原人粗犷的不拘于细节的性格特征。像内蒙古民间剪纸艺术家萨仁老师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与动物的造型上都用的是简约的造型手法,努力追求画面的意象美,视觉造型语言简练而又不失其应有的美感。对蒙古族男人脸部刻画上,她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鼻子和嘴,用洗练的手法表现眼睛与耳朵,将蒙古族汉子的粗犷和对家庭的温柔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审美情趣也会相互影响,汉族剪纸的细腻性、复杂性也逐渐融入蒙古族剪纸当中。一些艺术家受此影响,在画面的造型语言上更趋细腻、唯美,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强调惟妙惟肖,表达的主题也更加隐晦。蒙古族剪纸艺术家荣凤敏的作品《盅碗舞》人物造型形象而有动感,造型手法上大气又不失细腻。尤其是在背景图形的处理上,将图底的疏密关系进行了强烈对比,主体人物形象并用大面积的实图,只是在头饰、衣角、裙边等地方做了花纹类的细节装饰,将蒙古族姑娘那种婀娜多姿、偏偏起舞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作品动感十足,细腻又不失大气。

(二)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的高度概括与传神特性

受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以善、伦理为主要的表达主题。当代的内蒙古艺术家在创作剪纸艺术时也受到这个理念的影响,在设计画面内容时,注重表达蒙古族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蒙古族剪纸同其他地区剪纸一样,都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炼来表达主题的。比如,用剪影的手法将蓝天、白云、蒙古包、人物、牛羊等事物共同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上;用阴阳纹理的处理方法,相断、相连的处理手法,来表现事物或人物鲜明的性格,既追求形似,又注重神似。当代的蒙古族剪纸艺术家的创作多以蒙古人为主体素材,在表现蒙古族特征的时候主要是从服饰特征人手。蒙古族有很丰富的服饰种类、复杂的帽式、精美的刺绣,剪纸艺术家抓住这些饰物的特征,几个简单的阴刻与阳刻处理,就将其表现的十分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图3中,艺术家将人物的头做横向处理,使脸部微微上扬,就传神地表达出蒙古族小姑娘和她小狗朋友之间的友谊。小姑娘手上还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使画面童趣盎然。作品既高度概括,又十分传神。

蒙古族剪纸艺术气质上乘,布局合理,气韵生动,与其他民间剪纸相比更具概括性,也更生活化。

(三)蒙古族剪纸造型艺术意象之美

第2篇

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

赤峰市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赤峰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赤峰的人文形象,提升赤峰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从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组成、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构想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开发。同时我们要在对赤峰自身民俗旅游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提基础下,对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为赤峰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赤峰。

[关键词] 民俗 民俗旅游 旅游开发 赤峰市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有意识地将民俗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研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探讨民俗如何介入旅游活动并为旅游事业发挥效益,才真正成为民俗学与旅游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旅游。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赤峰地区,在开展民俗旅游方面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发展概述

1.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由民间创造的,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为人们共同传承的物质文化生活,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饮食、居住、迁徙、岁时、婚丧礼仪以及工艺、农业、游艺等习俗。民俗也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99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995年,刘印其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进山朝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2](p.5-55) 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们在理论上对民俗旅游的逐渐认知与重视。

2.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刚刚推行开放政策,现代旅游业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首先从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开始起步。为吸引海外旅游者,当时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最著名的、品位和级别最高的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两个领域,民俗旅游的开发作为补充性产品还局限在比较狭窄的领域,无论是在开发的广度、还是在开发的深度方面,都没有展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民俗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民俗旅游曾被认为具有投入少和取之不竭的优越性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于是,民俗博物馆建起来了,民俗旅游村寨开放了,并移植、兴建了许多模拟的民俗风情园或民族文化村、民俗一条街等景点,还举办了各种各样名目的民俗节庆活动。所有这些确实在一定时期内给一些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应看到,许多打着民俗旅游招牌的旅游点或旅游活动项目其实展现给游客的并不全是真实的、健康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类所谓的民俗旅游非但不能给各族人民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相反,正破坏着民俗文化,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极为有害的影响。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赤峰的民俗旅游开发进行探讨,期望有益于赤峰的民俗旅游健康发展。

二、内蒙古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赤峰市位于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接壤。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因城区东北部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是赤峰的主体少数民族。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发现和命名最多的地区之一。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均发源于赤峰。因此,赤峰市在国内外享有“中国北方文化之源”的美誉。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市有美丽的草原风光。赤峰市有草原面积 4.7万平方公里,著名的草原有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巴林草原,统称为昭乌达草原。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赤峰发展民俗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赤峰发展前景广阔, 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 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1.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中国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的民俗学分类方法,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四大类:

(1)经济的民俗

生产习俗如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包括放鹰、设地箭、设陷井;特色捕鱼如兜网、旋网、叉鱼冬季“阿围”。

居住习俗如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典型的阿寅勒家居、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木刻楞、土窑子、桦皮棚、奥伦仙人柱、马架子、草房。

特色饮食如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包括全羊宴、烤全羊、九九全羊宴、蒙古八珍、手扒肉、全羊汤、诈玛宴:野味菜肴、奶食品、“瓦特”饼、“托古列”、苏子馅饼、饮驯鹿奶;兽肉独特烹饪:包括阿斯根、阿素、吊烧、灌血清、老考太、粹腌肉、桦树汁。

(2)社会的民俗

信仰民俗包括萨满教各类祭祀仪式、傩文化、藏传佛教信仰自然、崇拜动物、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特色婚礼包括迎娶式、送亲式、逃婚式、互迎互送式等。

(3)信仰的民俗

包括那达慕、祭成吉思汗、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吉祥节、米阔勒节、敖包会、奥米那楞大会。

(4)游艺的民俗

游戏竞技包括摔跤、赛马、射箭、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马术、棒打兔、滑雪、颈力、放爬犁、踢毽、围鹿棋。民间歌舞包括阿尔丁道兀、布吉格、珠吉格、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

2. 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赤峰市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美丽神奇的昭乌达草原养育了热情豪爽的 “ 马背上的民族 ”―― 蒙古族,他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神灵与礼拜祖先的程序,蒙古族婚礼、蒙古族服装服饰、民族歌舞、各种节庆活动和蒙古族饮食等民族文化所包容的内涵, 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赤峰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则是其典型代表,由于历史、地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其中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主要是以巴林蒙古族为代表的。

(1)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

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旧时牧区蒙古族男人多穿长袍,清代后,官宦知识家庭妇女多穿"旗袍",普通劳动妇女亦穿长衫,但不紧腰开歧;中老年妇女长衫蓝白色居多,宽松肥大,男女长衫都束腰。腰带多为丝绸或成幅红绿幅布。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品、奶食品为主。蒙古族游牧,骑马是蒙古民族一大特色。牧区迄今10~60岁不论男女外出、串亲、放牧都骑马。牧民另一行具是勒勒车,走敖特尔(牧场)、搬家、拉水、拉运东西均用勒勒车。

(2)待人接物的礼仪丰富多样

巴林蒙古族的主要礼俗为见面礼、祝寿礼、过本年、贺满月、过生日等。

见面礼:对见面礼,巴林蒙古族最为讲究。父母在,晚辈不可与长辈对面而坐,吃不同席,更不可与长辈同桌饮酒和抽烟。站坐须在其自己位置上,在长辈讲话时不许乱插话。外出回来先到祖辈、父辈面前请安问好。

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从60岁开始祝寿,以后逢十便祝寿,但父母在世,儿孙辈即使60岁以上也不为自己贺寿。一般过95岁就不计年龄。寿礼一般是牛、绵羊或皮、棉长袍、靴子、烟荷包、银钱等。

过本年:只老人过。届时,乡亲、朋友、亲戚齐聚,为其举行贺寿仪式。客人带酒和哈达及其他祝寿礼品,先满酒、献哈达、赠礼品,后由主家招待客人。满酒时一般满四、六、八碗,蒙语称“朱来”。祝寿完毕,主家赠给客人烟荷包、毛巾等。

贺满月:巴林蒙古族孩子满月时邀请邻居、亲朋为其庆贺。为使孩子长命百岁,要做“长寿面”食用。这天以奶食招待客人。

过生日:其礼节大体与给孩子贺满月相同。届时要给孩子剃发,戴帽子。宴席开始后,大人代孩子给每个前来祝贺者满酒叩头。

(3)信仰禁忌奇特神秘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 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 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 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闲人免进”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4)节庆多彩、民间演艺精湛

蒙古族除过春节(受汉族影响)外,还过“兴畜节”,蒙语“玛力新鲁勒乎”。无固定日期,正月至清明间择日举行。千盏灯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是为纪念燃灯佛诞辰和宗喀巴圆寂日,蒙古民族最注重的锅撑子节,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日。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三、 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1.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浓郁,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族服饰,特色鲜明的婚礼习俗,草原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已开发的喀喇沁蒙古族亲王府、白音敖包度假村、乌兰布统草原综合旅游区、巴林蒙古部落、翁根山旅游区、沙布台苏木查布湖旅游区、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格根好特民族乐园、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其中,喀喇沁旗依托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蒙古族亲王府国家AAAA级景区这一优势,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为游客服务意识,从而使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15.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1.12%;接待国内外游客21818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7.98% ,各项旅游指标再上新台阶,创历史新高。下表旅游者的年际变化和旅游收入变化揭示了赤峰市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从表中可见,赤峰近几年来旅游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04年随着克旗阿斯哈图石林旅游区、喀旗王府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克旗紫蒙山庄晋升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赤峰市进入中国特色城市200强行列之后,赤峰的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2. 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赤峰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赤峰旅游业起步晚,旅游市场规模小,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都还没有引进来,致使赤峰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民俗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要引起人们的观注,通过本人两个月的在景区实习和大量资料的查阅,确实发现了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整体水平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能很好的体现蒙古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孕育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但在各个景区景点却普遍缺少展示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个别的访问牧户活动,也严重商业化和形式化,特别是各景区景点的民族风情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更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只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2)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

赤峰市的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少数已开发的景点也仅限于现有资源的简单利用,文化含量和空间容量不足,缺乏应有的旅游容量。赤峰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除一部分不可利用的资源外,仍有相当的部分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但目前却基本没有开发,只对少部分资源进行了简单利用,规模小而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如巴林塔拉草原旅游区、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度假村等景区由于没有进行深度开发,本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可是事实上却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愿投入成本而放弃了对景区的深层次的开发,只局限在表面。像巴林蒙古部落这一景区,进入景区只能看见几个蒙古包,一片草原和几匹马,在景区里根本就感觉不到蒙古族那种豪放洒脱、驰骋草原的那种气概,纯粹是商业化的景区,所以无论是在旅游容量上,还是在文化涵量上,都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3)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有的景点在表现民族文化时,由于对民族文化理解不深,出现了歪曲的倾向,或往原始靠,挖掘了一些不成熟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已经抛弃了的习俗;或往繁华靠,挖掘了一些不属于该民族的文化,从而淡化了民族特点,掩盖了民族文化的实质。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中,不尊重历史事实,捕风捉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而使一些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缺乏事实根据,导致文化阐释不准确,甚至严重失实。

(4)大部分景区景点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单一,雷同现象明显

赤峰大部分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旅游基本上都是以被程式化了的蒙古族民俗为主,内容和形式上单一而又雷同。有人戏称内蒙古的民俗旅游是一片草原,一座蒙古包;一条哈达,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大部分景区景点千人一面,从形式到内容基本相同,给游人的印象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仅此而已,再无开发的余地,不仅游兴大减,而且对这里也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5)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民间性和可参与性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文化,是民众生活的体验,它的突出特点是淳朴性和乡土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照民俗原生态来展示,以凸现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或民族特色,从而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否则就成了所谓的“伪民俗”。而赤峰许多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开发正是缺少了这种应有的民间性,所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几乎都是程式化和形式化的表演项目,演者自演,观者自观,不仅给人以某种失真的感觉,而且还很难使游客参与其中,从而减弱了产品的吸引力。

(6)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对民俗文化和传统缺乏应有的理解

大多数旅游景点的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所知甚少,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对旅游景点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很难把握,曲解和歪曲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赤峰市民俗旅游开发设想

1. 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持本色,注重个性

民俗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这些特殊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求异、求奇”,所以历史氛围越重,文化差别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能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得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就是真实生活中的特色,个性的塑造与展示,取自生活,追求自然、朴实无华的生活内容蕴藏着无限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内涵,更易让游客理解和接受,得到悦目悦神的体验。

民俗旅游的发展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但“弘扬”是有个合理的度的,“过”和“不及”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要杜绝对民风民情的亵渎和歪曲,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旅游的发展和弘扬光大。

(2)要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旅游价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价值。不能用学术价值来衡量或代替旅游价值。有些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开发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但却很难开发成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审慎对待。

(3)产品开发注重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相结合

开发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或凭空杜撰,必须能给游客提供正确的知识。开发民俗文化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重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文化性、民间性和参与性原则,不能一味求“俗”求“异”。在表现手法上要现代,特别是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调动起游人参与的兴趣,让游客产生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要引导游人用现代审美观审视蒙古族民俗与历史文化,让现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4)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赤峰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草原牧场和森林,它们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华北、东北的气候。所以保持这里的生态平衡,意义深远。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环保工作应提上日程,要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不能只重开发不注意保护。

(5)各区和旗县紧密结合,注重精品开发

赤峰市下辖七旗二县三区,各旗县都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赤峰市民俗旅游具有大分散,小集点。从全市看,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但从局部看,却又很集中,形成了北、中、西三个空间组合体,也就是三个资源区,这样各区要注重协调,避免开发的重复性,紧密联系构建精品景区。

(6)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赤峰市民族众多,但最具有特色的和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还是蒙古族民俗,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开发巴林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习惯和蒙古贵族的习俗:如巴林蒙古族的经济民俗(如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居住习俗、服饰餐饮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买习俗等)、游艺民俗(如口承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俗)等;蒙古贵族的生活习俗也是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特色,应重点突出这一特色民俗。如欣赏王府雅乐,迎宾礼仪、生活习俗,观看王府婚庆典礼、公主下嫁仪式、清代服饰表演等活动。

(7)合理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每一个旅游地的规模及接待总量上有一个合理化的控制。在接待设施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优化筹资、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外地资金、本地私人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从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景点建设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及文化品位。

(8)重视对景区景点的大力宣传

全面设计主题形象,利用快捷、有效的宣传媒体,呈现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宣传口号,配以声文并茂的逼真图像,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里神秘而又传奇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民俗。满意的旅游过程必将提高旅游地的形象,间接的口碑将就会使宣传工作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9)加强综合治理,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健全各种法规条例。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协调、沟通,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导致的有利大家争,有问题互相推的严肃和法律性的管理经营现象。

其次,要保证旅游人力资源的供给,在数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基本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或适度超前,制定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再次,各部门的人员设置要合理。例如:在必要的景区要设置保安,根据旅游部门制定的约束和管理条例,保安应在旅游的全过程跟随游客在旅游地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有效地维护区景内的正常秩序。

(10)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开发民俗旅游无疑是对各民族、各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得当,必然会对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式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采取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是完全忽视本民族、本地区人民渴望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的需求和愿望,本质上是禁止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愿望,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习、发展的道路,即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要保护其原始形态不受破坏,体现它的“原汁原味”。在具体开发中,应时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他们的后代依旧世代过老祖宗的日子,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文化通过记述等形式保留下来,作为一代历史见证。年轻一代的摩梭人可以通过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义。在这一点上,摩梭文化旅游开发方式值得我们借鉴[3]。

2. 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

(1)草原马术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是人们对蒙古族草原的美好印象,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而赤峰市又是有大片的草原,精心策划,开发出以骏马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精品,例如可开发赛马、跑马、骑马、套马、马车、马术、马战表演等系列产品,充分反映辽阔大草原骑马民族英勇豪放的特质。如开发的好,这将成为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卖点。

(2)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一种民族和民族艺术象征,作为一种民俗的产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蒙古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把肉、马奶酒和各种香飘袭人的奶食品,以及他们那古老而美丽的饮食茶酒具,都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都是蒙古族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蒙古包,开展走入“浩特(自然村)”活动,“住牧民家,吃牧家饭,干牧家活,享牧家乐”。

(3)草原节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蒙古族民间习俗中,祭敖包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动。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它起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聚会,那达慕最初项目只有蒙古族传统的三项竞技活动:赛马、摔跤、射箭。充分挖掘那达慕的内涵,塑造那达慕品牌,不仅会增强赤峰草原旅游的魅力,而且还会促进商贸流通、物资交流、经济洽谈等活动。

(4)草原婚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以丰富有趣的蒙古族婚俗,开发草原婚庆旅游产品。比如,开发草原新婚游,以蓝天白云,辽阔草原为背景,配以浪漫的民族歌舞,广泛吸引海内外游客,提升赤峰旅游的知名度。

3. 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思路

(1)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区域协作

①毗邻京津

赤峰市毗邻京津,市区距我国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北京仅448公里,正处于北京的旅游辐射圈之内,是北京旅游旺季分流的理想旅游地。本区与北京有铁路、公路、航空联系,旅游通达条件较好,开发二者之间的区域旅游,条件十分便利。据悉,赴赤峰观光旅游的有一大部分是经北京方面来的。因此,临近京津,是本区旅游区位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利用这种地区优势发展我们的民俗旅游。

②近邻承德、秦皇岛

赤峰距承德旅游区160公里,距秦皇岛旅游区200公里。承德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完整的皇家行宫建筑群。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旅游胜地很多。这两区游人不断,可充分利用赤峰地区与之有利的旅游空间联系,发展区域旅游,以发挥他们在旅游开发上的互补增强效应,从而形成一条海滨风光、皇家园林、草原民情、蒙古贵族生活习俗旅游、北方文化的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承德、秦皇岛的窗口作用,把赤峰的旅游形象树立起来,提高在国内外的旅游声望。

③接邻东北辽宁

赤峰市东部邻接辽宁省,一段时间曾属辽宁管辖,经济、文化交往密切,有着和谐的地缘关系。它位于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和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的结合部上,可充分利用地缘关系发展互补旅游,随着赤峰与大连、沈阳、锦州乃至长春的频繁接触,必将为跨区域性的旅游创造条件。

④区内与通辽和锡林郭勒盟为邻

赤峰地区在自治区内与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为邻,可以充分调动三者之间地缘相近优势,发展一体旅游。这三区结合,以大兴安岭森林、科尔沁沙地景观、锡林郭勒草原风情为主,兼有赤峰特有的民俗旅游等众多的旅游产品,必将是一个旅游的切入点。

(2)发挥资源群体优势,组建全市拳头产品

赤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虽特色多,层次多,但大部分为小型拳头产品,规模不大,对广大潜在的旅游者缺乏吸引力。充分认识和利用已开放景区的小型拳头景观,加强合作开发,提高整体形象。抓住资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利用林东与克旗、喀旗与宁城及赤峰周边的团块优势,推出组合产品以吸引旅游者。本人认为应该是加强喀旗蒙古族亲王府的开发与管理,推出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来构建赤峰市最精华的民俗旅游产品。使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得到大力发展。

五、结论与前景展望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赤峰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赤峰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2005年,内蒙古赤峰市旅游行业以巩固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为动力,全面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赤峰草原水草丰美,风景如画,畜群如云。赤峰地区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富有传奇的魅力,与草原景观相融合,更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蒙古族文化是本区旅游资源的灵魂。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挖掘其深层内涵,充实旅游内容,是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利用的主题。赤峰市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涵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精品,塑造民俗旅游品牌,对于拉动赤峰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赤峰旅游业的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赤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尚意:中国民俗旅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

[2]陶立潘:民俗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6

[3]袁 利:从克林顿西安入城式想到的[J].民俗学研究. 1999,(4)

[4]马晓京: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民俗学研究.1999.(4)

[5]郭 颖:试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1,(3)

[6]吴忠军:民俗学的几个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1999,3

[7]色 音 乌 云: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8]王 迅: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10]叶 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

[11]徐世明:昭乌达风情[M].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 1991

[12]内蒙古资源大辞典[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3]周尚意 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 (2)

[14]郭玉坤: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4)

[15]董莉莉 杨文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 (3)

第4篇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随着成吉思汗征服各地方政权和远征国外,在继承几千年来北方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之优长,使蒙古族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喜欢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喜爱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于是,就把民族的情感、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汇于鹰和马的舞蹈形象上。草原民族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这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让牧民作好越冬的准备;当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在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洁美,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在从事狩猎民族的舞蹈中,还常出现熊、虎、鹿等形象。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来源于数千年草原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在继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与升华。

二、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

茫茫草原,人烟稀少,居住分散,远行人的饮食、住宿都需要得到同胞的帮助。于是,从很早的时候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客,就成了每个牧民自觉遵循的礼俗。敬茶、敬酒 、献哈达等都是蒙古族人们的热情待客的民风民俗。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根据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形象特征等特点,令我们清晰的知道了解蒙古族灿烂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间舞蹈是草原文化有的一支奇葩。由于有《牧马人》、《鄂尔多斯》、《筷子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雁舞》、《摔跤舞》、等作品的出现,使蒙古族舞蹈达到了真正的艺术境界,并影响和左右了原生态民间舞的发展走向,从而使蒙古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

三、蒙古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与风格

蒙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或推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政治上得需要,而各种宗教对蒙古族文化也产生一定影响。

沙吾尔登(萨吾尔登)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牧区文化的色彩。表演时以民间乐器“托布秀尔”(或译作“陶布修尔”)伴奏,由于乐曲多用“沙吾尔登”命名,所以这种舞蹈称作“沙吾尔登”或“托布秀尔乐舞”。

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可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库伦地区最为盛行。安代源于萨满跳神,是由萨满“唱白鹰”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过去以唱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群众舞蹈。

筷子舞与盅碗舞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农业区河套平原,所以当地的民间舞蹈自然会受到农耕文化影响。舞蹈中使用的筷子与盅碗道具,就都是农区常用的生活用具。然而在“筷子舞”、“盅碗舞”民族乐器伴奏、当地民歌伴唱声中,舞蹈的动态形象、技巧与表演风格,洋溢着浓郁的草原文化生活气息。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背景蕴育了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探讨蒙古族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不仅是印证文化遗址和文化分析,更重要的还是找出草原民族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第5篇

1.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是活动区教育的前提

(1)在民族教育主题活动中,环境的创设与主题相符合,师幼共同参与其中。如在《我是蒙古人》的主题下,我们在设计了“骄傲的蒙古人”“美丽的大草原”“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主题墙面,并在阅读区搜集、剪贴各行各业突出的蒙古族人的照片、草原美丽的风景图片、蒙古族服饰;在美工区画蒙古族花边、蒙古袍、蒙古帽等。这样一来,既发展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又让幼儿了解了蒙古艺术的魅力,同时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有的幼儿还把自己家的杂志、报纸、人物图片带到幼儿园剪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高了。

(2)充分利用空间环境,保持环境的动态性、民族性。为了让环境教育人,我们幼儿园在整体环境布置上,突出了蒙古族特点,如大厅的顶棚四周布置成富有蒙古族特色的云彩花边,吊灯处设计成吉祥三宝;班级的门设计成蒙古包形状;家园联系栏、主题栏的边框均设计成蒙古花边,走廊、楼梯墙壁悬挂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教师作品,等等,这些都突出了浓厚的民族氛围。

(3)创设专项民族游戏室。为了让蒙古族幼儿从小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了解蒙古族基本的待客礼仪、饮食起居、服装、文艺、体育等文化特点,我们创设了民族游戏室。让幼儿通过在草原上、蒙古包里、娜荷芽(蒙语)餐厅、乌兰(蒙语)小剧场中的各种游戏活动,体验蒙古族的生活起居、美味饮食、民俗民风,提高了幼儿蒙语会话能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制定民族活动区教育计划是活动区课程的基础

为了避免活动区活动的随意性,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园蒙古族语言教育计划制定活动区的教育计划,依据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区活动。

(1)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计划及各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制定活动区学期计划,且与课程计划同步制定,并根据情况注明哪些内容需要采用集体教育形式,哪些内容需要在区域中完成。

(2)根据学期计划制定活动区月计划和周计划,把学期计划分解到月计划和周计划中,并以表格形式体现,从而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避免盲目和随意地进行区域活动。

3.民族材料投放是活动区课程开展的有效保障

活动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1)发挥材料的高效利用。我们在健康区投放了达姆茹(蒙语)、弓箭、嘎拉哈(蒙语)、木马、马鞭等民族器械,我们不规定游戏的玩法,让幼儿根据材料自己探索。

(2)利用一切途径收集材料。①动员家长收集材料。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幼儿家庭的搜集。比如羊骨头、蒙古袍、蒙古棋、蒙古靴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感到很好奇,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②在商店中购买材料。幼儿园根据需要在商店、玩具店购买了一些生活中难于找到又很必要给幼儿提供的材料和图书。如具有蒙古族风味的奶酪、炒米、奶茶等食品,以及拼图、棋类,等等。③教师制作材料。为了体现蒙古族幼儿园的特色,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幼儿制作活动区材料,例如,为孩子们制作表演的头饰、布偶、幼儿民族服装,等等,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4.幼儿的活动是民族活动区教育活动的主体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在我园民族特色表演区——大草原上、乌兰剧场、蒙古包里,幼儿都非常愿意去玩。幼儿们自己坐到蒙古包里像模像样地喝起奶茶,几个小朋友自己排好队形欢快地跳起达木如(蒙语)舞蹈和筷子舞、挤奶舞……我们经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搅他们。

(2)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民族表演区活动中乐感强的幼儿可以选择跳难度较大的达姆茹舞蹈,能力稍差的孩子可以安排他们进行挤奶游戏或者是射箭、骑木马活动等。

第6篇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动律特点;民俗;重要性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它继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一种复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创作天赋。蒙古族人崇尚图腾,他们把对民族的感情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入到了图腾独特的舞蹈形象中,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情质朴豪放,心胸开阔坦荡。他们逐水而居,在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并在欢聚的喜悦里尽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饰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很繁复。他们大多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布条缠头,盛妆时还会戴金银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这些生活习俗也融入舞蹈语言当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从古至今,大草原给予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气质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来表现游牧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美好的情感。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舞蹈表现形式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发展为双手执筷。“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随着蒙古族舞蹈不断改革发展,现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现形式为舞者双手握筷,不时交替击打手、肩、腿等身体各部位,还可击打地面。这样不但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语汇,也借筷子的运用来抒发蒙古族人民热情、开朗、彪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2.2 蒙古族草原习俗形成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发扬和传承了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现出疾驰如风,松弛舒缓的形态,也表现出骏马狂奔,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以策马的不同形态为基础,塑造了蒙古族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而它优美的身法和韵律,使牧民们豪迈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体现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民淳朴、热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律特点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耸肩、双肩、绕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训练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肩部动作或连绵柔韧,或干脆弹性,能够准确传达各种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动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与腕的动律特点

臂的线条体现出“圆”的美感,从躯干至指尖,是一个整体弧线。手臂不同力度的运用,既可表现溪流的细腻,又可模仿图腾的形态。蒙古族女性舞蹈讲究端庄典雅,肢体具有细致、韧性、稳重、明朗的美感,表现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稳、内敛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而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的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手臂的形态,与臂的运动路线交相辉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脚步的动作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点步位、大点步位、踏步位、摇篮马步位等,每一个脚位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欢快敏捷、跳跃性强,体现出蒙古族民风的厚重、淳朴,感情热烈豪放。

4 结语

提及蒙古,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总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牛和羊,唱着悠扬民歌的牧羊人,当然也少不了或欢快热烈或舒缓优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历史符号,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草原人的心上,流动在每一个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更好地领会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刻地运用它、表现它、发展它,使它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3]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4]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第7篇

【关键词】新疆 卫拉特蒙古族 金银器 纹饰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民间流传也十分广泛,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审美意识的反映,是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历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沉淀而形成的一种民族艺术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价值。

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内容

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中,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它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理想信念、审美意识的具体艺术表现。每一种纹样都有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特定的风俗用途和传统象征意义。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无论是出现在银碗、蒙刀、茶壶,还是烟斗、鼻烟壶上都有惟妙惟肖的动物、植物图形和自然存在物即宗教图案等色彩浓郁的装饰纹样,都反映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劳动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的美好现象,也以此看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生命寓意

2.1 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

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之一。和许多原始民族一样,蒙古族原始图腾崇拜中对人体生殖器官的崇拜作为对人类生命力的探寻,同样潜隐地反映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之中。从最初的女性生殖崇拜的母系社会到后来男性生殖崇拜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体系,都体现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理念。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上看到莲花和万字纹的图形,就是以图形传达生命寓意,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思维形式,是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

2.2 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

宗教崇拜主要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就有的萨满教和1 3世纪时期传入的印度佛教、藏传佛教。受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纹样构成、色彩应用都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宗教色彩,如“吉祥八宝”纹样经常应用在银碗、蒙刀、打火镰等金银器上。

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的当代价值

3.1 市场价值

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市场对工艺美术的需求开始不断增长。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也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新疆卫拉特蒙古族质朴与率真的艺术风格也将旅游产品开发带到了一个工艺艺术形式多样的艺术世界,找到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与当代艺术相互交融、渗透的方法成为重中之重。

3.2 文化价值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体现

在很多方面。首先,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第二,其工艺的技术和艺术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第三,作为民族文化,它既是历史性的,又具有现代性,是现代生活文化的具体表现;第四,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形象大使。

3.3 艺术价值

在我们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可以在一些寺庙中和遗留的贵族家中看到很多历史悠久的珍贵金银器。通过研究这些传统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可以了解到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风民俗,不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也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结语

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生命的不断追求的过程,是一种内在需求的精神动力,这种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一种实际行为,是人类生命力的体现。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活动伴随着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活动而发展、传承。新疆维拉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不断延续与变化,揭示着生命意义和艺术价值,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价值就是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生命力的不断升华、意识活动不断丰富中而创新和提高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是生活里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都与民族审美、民族心理、民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献给我们的一份瑰丽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2]李飞.中国传统金银器艺术鉴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生活饮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02-02

一、引 言

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组采用一集一地、系统策划、长线拍摄编辑的一档大型纪实类电视节目。片中以出镜记者的边疆旅行为引导、选取多视角跟拍的纪录手法,采用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以广西防城港市为起点,穿越了(广西、云南、、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9个我国大陆版土内的边疆省份,在辽宁丹东结束行程。该系列节目顺时针拍摄记录下沿途见闻,深入130多个县市,贴近民众生活、零距离触及我国边疆地区的文化资源、地理环境、民俗民风,在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边疆形象之外,还用新的视野、新的表现手法对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进行了实地报道和直观性传播,并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社会、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电视节目涉及的内容和表达空间更加多元,收视率的争夺,激励了作品的优质化,口碑好的节目都有自身的特点。以《边疆行》为例,它策略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深度触碰到了我国大陆的边疆文化――因我国边疆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故《边疆行》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对这些边疆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生活饮食的探寻、观察,来客观反映我国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愈加牢固了观众对美丽中国的热爱。本文主要从《边疆行》节目对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饮食艺术的三个切入面来探讨该节目对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播,对爱国情感的隐匿宣泄,对主流媒介价值、使命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

《边疆行》是一档纪实类专题节目,采用记者出镜加画外解说,以边走边看的导游方式,来引导观众进行观影体验,这种简单的表现方式,从表面上看仿佛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边疆行》在本质上超越了此类单纯以风景、民俗为主线的旅游节目范畴,节目创作者真正担负起电视人应有的社会责任,立足地域文化,将所经之处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物用直观艺术的手法真实再现,使原本真实的故事更生动、更典型、更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使蕴藏了多种元素和表意的地域文化变得形象、通俗、易懂,且生动有趣,满足了人们渴望了解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探索发现异域风情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1]。

在《边疆行》节目中,观众们随同摄制组的记者一道,领略祖国边疆各民族灿烂绚丽、既迥异神秘又魅力无限的艺术文化。在广西境内可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天琴”弹奏出的天籁之音,在云南能见到唐代就有记载的德昂族独特服饰,由银子与藤蔑制做而成的花腰箍。尤其是《边疆行》节目播出的第70集叫《世外灵壤博乐》,摄制组来到了被清代大学士洪亮吉曾经形容过的“西来之异境 世外之灵壤”新疆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节目当中水草丰美的赛里木湖边,蒙古族牧民祭敖包的虔诚不仅打动了摄制组,同时感染了观众,仿佛切身也感受到了这个独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活动,尤其是祭敖包活动后牧民们弹奏的“江格尔”弹唱,是代代蒙古族牧民口头流传至今的一部英雄史诗,它与弹奏中所使用的乐器―― “拖甫秀尔” 一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的特有艺术,历史悠久。镜头里呈现的江格尔弹唱,朗朗上口、旋律优美、慷慨激扬,艺术感召力强,画面中的牧民们有的跟着弹唱节拍惬意地轻声合着、有的眯着眼睛感受着史诗中英雄的豪迈气概,使观众们通过具象的电视画面超越现实地理距离的限制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被画面中的气氛所感染。

三、风土人情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尤其是祖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对外界来说相对神秘、偏远。正因如此,其聚居地的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得以较好的留存,才能为我们在今天的目光饱览和精神遨游奠定难以复制的物质基础。《边疆行》就通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策划、实施,将这些少数民族的秀丽风光、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节目中挖掘、展现出来[2]。

在《边疆行》节目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壮美的来古冰川,见识到长白山采参人的放山习俗,还能探秘森林秘境察隅的\人部落。坐落于境内的察隅县是一座既普通又特殊的小城,说它普通是当地没有过多的藏族文化,相比其他藏区,这里人口涵盖了藏、汉、纳西、独龙、怒族等十个民族,要说其特殊是因为这里还生活着一个未识定的民族――\人,由于人数稀少全国只有1400多人 ,\人并没有被列入五十六个民族之内,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人部落的房屋多是木板房,屋外壁皆用小松木做装饰,但其样式有特别的讲究,房子上部用松木条拼贴成紧密三角形,其形状代表“山”,紧挨其下是一根长长的松木条,其形状代表“河”,房子下部又是呈竖状紧密排列的松树条,其形状代表“悬崖”,由大山、河流、悬崖峭壁构成的装饰图案,就把\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巧妙地描述了出来,这些象形图案也寓意着\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看完屋外构思巧妙的装饰,走入\人居住的屋内,会发现房屋木板都是整块竖起来装的,见不到一块横的木板,这是\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木制房屋建设标准,而屋内摆设的现代家具,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元素,这让整个房屋显得颇有特色,但具有\人民族特色则是屋内墙壁上挂满的各种牛头,据\人介绍这些牛头有牦牛、有犏牛、黄牛三种,为长久保存,牛头上不能刷漆,只能刷动物血,因动物血密封好,先将动物血液放上半年再刷上去,牛头就显得又黑又亮。在家里悬挂牛头是\人部落的民族传统,哪家牛头挂的多就说明哪家请客的次数多,牛头的多寡是有很深的意义,牛头,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权力的象征,是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的见证,\人部落以往每年头人选举,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宰杀牦牛的比富活动,以此竞选头人,竞选中砍下牛头最多者胜出,而这些牛头也就成为获胜者一生的荣耀。这是《边疆行》节目中非常有意义的一点,它详细、深入地接触、报道了这些独特的部族文化,让外界通过观看电视节目了解这些特殊的文化存在,理解这些文化,进而为保护这些文化贡献力量。

四、饮食文化

丰富的饮食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原理,食是处于最底层的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对于吃有着别样的情感,别样的诠释和要求,饮食文化最能体现出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特征。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美食琳琅满目,在食材、烹饪手法、口味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正如电视系列专题节目《边疆行》节目中解说词所说:“……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先要看看他们吃什么。”

跟随《边疆行》节目一路走下来,沿途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与风情、风光尽收眼底,而且摄制组搜索并筛选了各地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并将其中最能体现本地地域文化的挑选出来呈现给观众。在广西可吃到称斤卖的“龙州米粉”,到黑龙江品尝鄂伦春族特色家宴等,其中云南省富宁县人们吃的街坊美味“卷粉”,对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就有极大的诱惑力。通常来说,外地人会以为在云南本地“米线”最普遍,不过在富宁人们早餐吃的是卷粉(一种米制品),外观和做法类似广式肠粉,是用优质的纯白黏米磨制成浆,在蒸盘中蒸熟而成,但其吃法与肠粉完全不同(肠粉是盘装,由厨师上桌前浇好汤汁),一人一碗,其调料有十几种,根据个人口味放调料;此外,吃富宁“卷粉”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和“油炸米粑”组合,两者被当地人称为“天衣无缝的搭配”,它们原材料一样,口感各具特色,“卷粉”鲜嫩绵软,“油炸米粑”酥脆可口,卷粉的凉和油炸米粑的烫、卷粉的白和油炸米粑的金黄搭配在一起形成极佳的味觉享受,更有视觉上的美感,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在电视节目中表现一个地方的与众不同,只是扁平地念念解说词,就不够鲜活生动,影响观众观看的审美趣味,而《边疆行》节目通过切入最具体的一个点来细致地体现出边疆地区的特别之处,这种直观的现场感有助于观众生成审美印象和文化感观。

传统、历史、地方文化是《边疆行》系列节目的立足点,节目组多视角展现、多元素表达的表现方式,尤其是真实、生动的整体风格,在强化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传递爱祖国边疆继而爱中国的情感化叙事上使节目内容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价值[3]。

参考文献:

[1] (美)伯纳德.孙红云译.记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第9篇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进行描述。从狄奥尼索斯崇拜这一独特的角度,探寻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的相关特征,以及元代蒙古体育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 狄奥尼索斯崇拜 元代 蒙古族体育 体育活动

一、元代蒙古族体育

(一)概念界定

狄奥尼索斯崇拜:简言之,是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以“生命--复活”为主题、祈求葡萄丰产的祭典。

时间概念:蒙元时期(1206--1368年)160余年为时间段,以元世祖至元17年(1280年)元朝疆域最大化阶段的传统体育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

地域概念,元朝时期,蒙古人实现了亚欧大陆历史上最大范围的统一,疆域之辽阔,涉及到的蒙古族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都曾留下了蒙古族的痕迹。

(二)历史背景

蒙古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体育活动的发展与蒙古族漫长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其体育活动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民风民俗、生产劳动等特点相契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由外民族统治华夏。在此期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碰撞,使得元朝呈现出异于前朝的社会状态。蒙古族在享有自身种族的优势下,体育运动的相关活动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作为一等民族的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优越感,由于战乱平息,彪悍的蒙古族将体育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不得不说,统治阶级是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兴盛一时的坚实的后盾,为其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二、元代蒙古族体育的活动

(一)博克摔跤运动

博克运动在社会文明的熏陶下,改变了残暴的方式,在元朝时期随着政局的稳定逐渐发生了变化,野蛮残暴的成分消退,发展成为一项体力角逐的娱乐活动。博克运动是蒙古族人民勇敢与力量的象征,这项运动代表了蒙古族人对蒙古先祖的崇拜与敬畏。在狄奥尼索斯崇拜的仪式中,庄严地杀牲祭祀和集体大餐,是崇拜仪式的一部分。但是一些与日常举止规范相违背的边缘也混杂在其中,妇女的迷狂状态,人们高举生殖器模型的盛大游行,纵情饮酒和歌舞的狂欢等等现象。狄奥尼索斯崇拜仪式中让人匪夷所思的的妇女迷狂,蒙古族博克运动中残暴的厮杀现象,都可以理解为是人们最原始状态的狂欢,缺乏理性与道德底线的宣泄,最纯粹的欢笑与喜悦,虽然现在我们看来是荒谬怪诞的表现。

(二)骑射活动

据《金史》记载,女真族射柳成绩的标准为“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因此,参赛者必须是技艺高超、身手敏捷者。射柳这项具有竞技性的表演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它的存在不仅是武将炫耀技艺表演,而且将骑射活动推向了。击毯表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打马球,这项运动在元代时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得到了王公贵族的喜爱。“射草狗”是蒙古族人的一项祭祀活动,寓意着消灾解祸、保平安美好愿景,这项与民同乐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顺应历史潮流,骑射由军事战争需要转变为娱乐表演活动。骑射是蒙古族人共同体的一部分,也是蒙古族人民族性格的一种象征。骑射表演活动的象征意义,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将蒙古族人与其他种族的距离拉近。如同狄奥尼索斯崇拜,骑射表演活动的象征意义同样具有衔接平民与贵族和谐相处的作用,将民主精神中的兼容并包发挥到恰到好处。

(三)那达慕大会

元代时期,“那达慕”大会的名称为“诈马宴”,在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诈马宴”盛会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其规格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举行。狄奥尼索斯是一位被普遍信仰的神,但是“外来者”和“陌生人”(希腊语表达为“xenos”)是他的标签。在希腊,两个城邦之间在祭祀、集会、裁判等方面总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模式,这样就产生了xenos,但这种差异是城邦之间在大的文化背景下相互承认和接受的,只有来自于“分享着相同血缘、相同语言、共同的神庙和祭祀”的希腊世界的陌生人,才能被称为xenos;“外来的”或者是“他者”的概念表达的也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生活在一个城邦的人对另一个城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2]如同狄奥尼索斯崇拜的互动关系,诈马宴将广大民众与统治阶级连接起来,是一种二者之间联系的手段。

三、 小结

狄奥尼索斯崇拜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蒙古族体育活动仿佛是狄奥尼索斯崇拜的部分缩影。尤其是元代蒙古族人的体育活动特征,更加突出的表现了狄奥尼索斯崇拜中的相关因子。博克摔跤运动的野蛮粗暴,与狄奥尼索斯崇拜仪式中疯狂的妇女表现出来的热情,都是原始情感的释放;民众及统治者对于仪式的注重,是内心深处虔诚的信仰。骑射活动,是民族性格的象征,是日常生活中民众智慧的化身。诈马宴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最热闹的场景,将政治、宗教等冗杂在一起,其复杂性可比拟狄奥尼索斯崇拜在城邦之间的微妙关系。

狄奥尼索斯崇拜与元代蒙古族的体育活动有颇多相似之处,以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角度,对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进行分析,发现西方的文化现象,因社会背景、文化习俗不同,虽无一脉相承的渊源,但却相似。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殊途同归?以此,将传统的蒙古体育族不断推陈出新,融合西方文化元素,创新传统蒙古族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