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市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历史人文区位于沙湖公园的东北区域,总用地约16.26公顷(不含水域),规划以沙湖历史大背景为依托,并以“沙湖居士”任桐构筑的“琴园”为历史主线,景观规划设计中,将建成具有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相结合的新“琴园”,其中包括了“泉亭松韵”“雁桥秋影”“琴堤水月”和“东山残碣”等“沙湖十景”中的四个景点。在交通流线上,景区沿线与福星路和秦园路等城市干道相接,游人进入此景区较为便捷,规划的滨湖堤岸形成步行环线道路,命名为“琴堤”,新琴园十多个开放景观空间由此环线串联为整体景观区域。2.市民休闲区此区域规划了“石壁龙湫”“兰岭香风”两个景点,沿滨水区布置了棋艺轩、水上运动服务中心两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临水建筑。雁山是市民休闲区的主要节点景观。规划设计了两种景观风格:临湖一侧,以自然亲水性,设计为古典园林风格;而临近城市一侧,设计了市民广场,为满足现代人的休闲需求而采用现代风格,但现代风格中还有少量传统文化的符号以体现过渡。3.文化艺术区该区域位于沙湖大桥南侧,因地理位置临近湖北省新图书馆,景观规划以文化为主题。文化艺术区包含了“沙湖放棹”“九峰晨钟”两个历史景点。作为沙湖公园与城市结合最为紧密的区域,文化艺术区设计了沙湖南入口广场、星光大道、喷泉广场、次入口广场、滨水休闲带、兰岭香风和沙湖放棹景点以及亲水平台等区域。4.生态湿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位于沙湖公园西侧,基地原本就是自然形成的湿地,出于生态需要保留原有湿地景观,并将生态湿地区西南角堆起一座1.4公顷的人工岛围合出一大一小两个内湖水面;公园西侧绿地景深较小,主要以大型乔木隔离空间并起到对旁边道路噪音、灰尘的屏蔽作用;公园北侧在舒缓的地形上布置植物花园,主要起到展示植物的多样性和科普功能;湖面西北角是多个大小不等的植物浮岛,以突出湿地景观特色。5.运动森林区位于沙湖公园北岸,沙湖大桥两侧。总用地面积24公顷。运动森林区以“体验乐趣,释放活力”为宗旨,主要设计了各种运动场地和游乐设施供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活动。
二、植物景观特色
沙湖公园植物选择形态美,观赏价值高,以一定景观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密切配合建筑、道路和地形进行配置,在栽植树量和分布上形成整体上的统一的同时,突出各区的特色。1.汲取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之精粹汲取江南园林精致婉约、小中见大的特色,利用本土文化传承赋予植物寓意来营造植物景观。“泉亭松韵”景点是在湖中心岛上以松科植物形成的松林;对面的小岛上则种植大面积水生植物芦苇;桃花林使人掩映在一片桃林之中,面对一池荷花,春赏桃、夏观荷;樱花林中设计了一座古典园林建筑“烟雨亭”,樱花开放季节,游人可以在亭中欣赏美景。2.大地景观文化艺术区是人流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设计主要体现林下空间的有机利用。结合广场、出入口等大面积铺装场地种植大型乔木,形成树阵广场,适应了武汉夏热冬冷型气候特征。同时,为了塑造城市的地域性,主广场种植了樱花、重阳木为主的大型乔木,绿化集中的区域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使绿化草地成为了市民的活动区域。另外,植物设计还结合地形与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比如,广场东侧的“宇宙思考花园”沿着地形高差种植了银杏、野黄桂、桂花等高大乔木,树种形式为环形结构;“智慧花园”则以草地造景为主,景观之间高低错落,视线交融形成了别具现代特色的大地景观。3.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滨水生态区结合原有植物采用桂树、银杏,并引入水杉、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如场地西侧以水杉为背景,将铁路等不良景观屏障;湿地岛屿间点缀荷花、睡莲、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心的岛屿以香樟、乌桕、棠梨、苦楝、红果冬青、木本绣球等鸟嗜植物为主,再配以落羽杉、池杉、垂柳、醉鱼草等吸引鸟类所需昆虫的植物,沿岸设计了雁鸭类、絎鹬类栖息的芦苇、金叶苔草、水葱等植物。
三、岸线调整设计
文化是社会历史长期积淀的产物,包括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也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城市文化区别的根本所在,具有其地域性与历史性特征,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其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域风貌孕育了徐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在经过了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了文化带给人们心灵的满足感.汉代是我国民族精神确立的时期,是民族自信力最为强盛的时代,雄浑豪放、民风纯朴、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是汉文化精髓之所在.汉代也是兼容并蓄的时代,注重文化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使得许多外来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开放也需要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感知自然之统一、阴阳之和谐,理解天人合一的重要性,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内心所缺少.“以文化建构城市,让历史服务于现代”[1]把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加以利用,展现汉文化主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打造“文化徐州”的品牌.
2徐州汉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四百多年的两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无比辉煌的一页.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汉文化的遗迹.除了汉墓、汉兵马俑与汉画像石以外,还有项羽的戏马台、刘邦的拔剑泉、子房山等.其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石雕、砖雕、玉器、金银器、漆器、陶器、建筑等.其中,很多属于国宝级文物,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这些是汉文化研究的物质基础,反映出距离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汉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是汉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从汉文化遗迹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浑厚豪放的汉代精神,这也是融入城市文化之中的精神力量之所在[2].对于徐州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发展可供研究与借鉴的实物,是延续城市文脉的源泉.在两汉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徐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建造了许多仿汉文化景观和以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作为传递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树立两汉文化品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文化景区的建设是徐州汉文化展示的一个亮点.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了两汉文化精髓.融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动漫展示与互动形式的融入增加了趣味性,使游客主动参与其中.建筑设计突出汉文化主题,以仿汉建筑为主,突出汉代建筑雄浑、大气的特点,这也是汉文化精神的一种直观展现.除此之外,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汉城等景点分散布局,以点带面,营造出城市的整体文化氛围.公共艺术方面的汉文化展现,主要体现在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作品.例如,三环路环岛的系列雕塑、云龙山隧道口的浮雕、泉山断崖壁画等.汉文化作为徐州现代城市设计之精髓,在建筑、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等方面都应有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个性与魅力,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去进行现代城市环境的构建,真正使城市精神与内涵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3].
3现代设计理念与徐州汉文化的结合策略
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当代设计从业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文化存在于精神,反映于物质.在现代城市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还是文化媒体的传播,都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外化体现.人们置身于城市文化氛围之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内涵.汉文化要以现代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现代与传统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徐州汉文化,就是要把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用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展现出来.
3.1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建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与公共艺术等,这是城市的大环境,是城市文化风貌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呈现,人们置身于其中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体验.汉代距今历史久远,留存下遗迹多为墓葬.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注重汉文化精神的融入.例如,简洁方正的整体风格的营造与自然材质、有代表性色彩的运用,都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汉文化中的古朴与庄重.要使汉文化能够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中,就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与整合,经过抽象与重构的过程,古为今用.例如,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的设计,融汉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方法为一体,既注重方正简洁,又不拘泥于讲求对称的汉代建筑形式,依山而建,运用古朴自然的浅色石材融于周围山水之中,建筑周围园林景观的设计洒脱而写意,使得建筑整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在建筑形式上以粗犷的直线条似刀削斧劈般建构出整体形态,体现出雄浑豪放的汉代精神,如图1所示.建图1徐州汉画像艺术馆新馆Fig.1Fig.1XuzhouMuseumofHanDynastyStoneRelief筑中既有代表汉文化特色的汉阙形态作为视觉符号,整体上充满时代感.建筑内部注重自然光线的运用,顶部及墙面大面积采用玻璃,增加透光性,使得内部空间通透而明亮,人们置身其中体验到汉文化与现代科技方法的完美融合.
3.2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CIS系统
城市CIS系统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挖掘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予城市准确定位.通过独具代表性的视觉形象,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更加具有个性与特色,从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4].城市CIS系统是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简练概括的视觉设计语言;突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展示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其中,既应包含传统文化内涵,又应反映时代气息与现代城市的精神风貌,又能通过简练而概括的符号语言;使人们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应,进而加深记忆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促进的目的[5].城市CIS系统的设计过程是城市文化整合的过程.对于徐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在进行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设计理念,构建城市标识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树立城市整体形象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应充分体现汉文化的内涵,使传统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现代设计形式之中.
3.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汉文化
汉文化品牌的传播离不开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以现代设计理念树立汉文化品牌,要依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和广告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必须打好文化牌,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产品形象包装上去.选择合适的品牌传播时机,采取平面、户外、展览会等形式的广告媒体和互联网、手机APP、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新兴广告媒体,以合理的搭配使徐州两汉文化的品牌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要在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上增加投入,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在品牌传播上,要借鉴外来成功品牌的经营理念,系统、科学地调整品牌推广方向和发展目标,让徐州的两汉文化品牌独树一帜,并逐渐成长为国际性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传播汉文化,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政府应建立有关城市形象及相关内容传播机构,对此进行统一规划、运作.要调动区域内媒体为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服务,尤其是对城市文化的内涵、驱动要素进行统一设计.要充分利用媒体,借助媒体平台推进城市文化的塑造、传播和汉文化的传承.
3.4运用现代设计方法推动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
汉文化艺术节作为徐州汉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调动各方力量,以汉文化作为载体,展示徐州文化底蕴与发展变化.以歌舞、民俗、餐饮等形式,共同营造文化气氛,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与推广,弘扬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利用舞台剧形式展现徐州汉文化特色.借鉴平遥古城的《一把酸枣》、云南昆明的《云南印象》、皖南宏村的《宏村•阿菊》等极具地方特色且制作精良的歌舞剧,以直观的展示与极富艺术感的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旅游商品开发亦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人们来到徐州不仅要看汉文化的遗迹遗址,领略地域历史特色的人文风俗,感受到独特的城市建筑设施,还应购买到特色旅游商品,感受到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徐州现有的旅游商品包括汉画像石拓片、金银箔礼品、线装书籍、兵马俑文物的仿制品等.近年来,不断开发出丝巾、领带、扑克牌、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从形式及内容上都过于陈旧与传统,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需要推陈出新,突破传统,把现代设计形式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对接与融合[6].
4结语
谈及大学文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先要从结构与功能的本质联系说起。辩证自然观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大规律。此后俄罗斯语言学家、结构符号学家雅各布森也提出过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定律,艺术界、社会学、伦理学,各种学科里面都渗透着结构决定功能这样一个规律范畴,由此可以推出大学文化结构决定大学文化功能这一本质规律。从理论结构维度看大学文化包涵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四个层面。大学环境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大学文化的表象层;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中居于中介层面,在整个大学文化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制度支撑,在大学文化中也处于中间层面;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大学文化的结构决定大学文化功能这一基本理论出发,从而能够更加深入探究大学文化结构层面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一)大学文化核心层———引导与凝聚力大学与人一样,都需要有精神才能有所区别,大学精神文化就是大学的精神,是不同大学异质的根源。其主要包括大学使命、大学办学理念、大学人体现出的治学风气、校风等,同时还能从校训、校歌中展现出大学的传统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其体现在大学的讲台上,大学人言行举止之中,存在于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是谙熟于每一个大学人的灵魂中。由于大学精神文化在大学文化结构中处于最顶层,这就决定了大学文化具有引导和凝聚功能。大学文化的引导功能指大学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学文化主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促使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凝聚功能是指大学文化能促使主体形成一种向心力,也同时促使大学和大学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精神主体的共同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引导与凝聚功能的本源,也是其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大学文化骨架层———约束与协调力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组织内的管理者制定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利益观念等一系列规范,也包括由此产生的制度体系和大学人对制度的理解与的态度。其主要包括国家制定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地方教育法规、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观念体系等。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规范和规则,能约束大学的办学和师生的治学、工作行为,而且也能为大学的正常运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制度文化处于大学文化结构的中间层面,因此决定了大学制度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协调功能。大学文化的约束功能体现在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规范作用,指运用精神、制度、舆论等手段来规范大学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这种规范作用是以大学制度文化为主,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自我约束为辅。协调功能也来源于大学的制度文化,大学处于社会系统中,因此不仅要处理好大学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大学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大学制度文化有助于解决大学组织内外的矛盾冲突,使得大学文化在不断协调中得到发展。而冲突孕育着大学的创新精神,衍生出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不仅对于学生和大学未来发展起到主导作用,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三)大学文化外显层———育人功能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显形式,也是一种与社会群体行为文化异质的特殊行为文化,包括大学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知识学习与科研、社会服务等行为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惯习模式。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中主要体现在大学文化主体的治学和生活两个方面。治学方面指的是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秉持的严谨风气,以及学生学习中坚持的认真态度。生活方面是大学教师、学生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他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大学文化结构中的每个层面都是为育人而服务的,但是大学行为文化是育人功能的核心体现而且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源于大学是人才培养组织,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更能影响或是改变学生思想意识。大学中形成的文化由其主体创造,反过来对大学文化主体行为产生影响,大学文化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大学主体知识,培养出在人格上独立、心灵上健康、头脑上丰富、道德上高尚的大学生,他们会将大学文化的烙印带入社会中,对社会文化发挥着引领、超越和辐射作用。
(四)大学文化物化层———依托性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形态,是大学人生活所依赖的物质环境,也是大学和大学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大学环境文化以外显方式影射着大学文化长期积淀下的精神,也是其他层面文化形态存在和作用的基础及前提。环境文化主要指大学以外的环境和大学内部环境。大学以外的环境是大学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说是地域环境对大学文化产生的影响;大学内部环境是指校园内建筑布置、人文景观、科研教学设施和各种办学所需的物质条件,也包括大学设置的课程和学科,教师队伍和校园网等有形无形的物质基础渗透出的文化气息。大学环境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决定大学文化的功能,但它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基础,也是它们的外在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大学文化结构层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
当今的大学已经不是中世纪所说的“象牙塔”了,其职能逐渐拓宽,从最初的传授知识到学术研究,再到今天的社会服务,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学是社会上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群人的聚集地,是社会精神文明也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根源,大学文化反映出的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时代的新气象,因此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效果毋庸置疑。大学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因子,更是每座城市文化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构大学文化,细致剖析其各个层面赋予大学文化的功能,进而明晰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吸收时代特征突显的大学文化,能够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一)大学精神文化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引导和凝聚功能是引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航标。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当代大学职能逐渐拓展,然而其对真理严谨的态度、对学术的自由及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是亘古不变的,这就促使大学精神文化成为城市寻找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目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城市形象、城市标识的开发在各大城市竞相展开,以大学精神做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参照并且担当城市精神发展风向标是现实可行的方案。
(二)大学制度文化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大学制度文化层面产生了大学文化的约束、协调功能,而协调功能衍生出大学文化的创新功能,这对城市文化建设影响深远。大学制度文化约束主体行为、协调大学组织中的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其推动了大学创新的诞生。大学文化创新能够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大学文化结构中制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重要影响。大学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和文化不断碰撞激起创意浪花的场所,因此他们身处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的顶端层次,他们拥有着高深知识,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创意的主体决策者,具有一般人并不具备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觉性,根据城市文化发展规划,以超凡的文化经营运作的能力,在知识创新领域的各个方向为每座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行为文化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大学行为文化结构决定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这对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知识和高尚情操的人才起主导性作用。今天大学与企业、城市的产学研模式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这种合作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社会一味注重大学给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大学与城市合作中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存在着目的不同、效益目标差异大等隔阂,追根溯源在于文化差异,大学人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活动,他们身上有大学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产学研这种新型模式,可以将大学人身上的大学文化辐射到城市中,城市文化逐渐受到高尚的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二者矛盾也能逐步消减,因此大学文化为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当代艺术与城市历史这个当然的文化载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历史中的民间文化更值得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出发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为艺术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民间文化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可以使市民和当地民众有更加温暖的亲和感。城市雕塑可以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征,文化背景相溶合。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人类历史的传承,传承城市历史的最好载体就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不仅能折射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承载者。在河南省济源市有一组《愚公移山》雕塑,就取材于济源市当地的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愚公坚持不懈开山劈路的民间神话传说为基础,将古人的传统精神和当代人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当地远古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刚毅、倔强的山民精神完美地呈现在雕塑之中。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雕塑很好的融合了济源的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展示了济源人民顽强拼搏,开创美好未来的新面貌。因此,不仅当地民众广泛接受这座雕塑,而且《愚公移山》雕塑已成为了人们记忆这座城市的特征。
二、城市气质应在城市雕塑中提炼
城市气质是城市社会生活几十年上百年约定俗成逐渐成形固定下来的,它贯穿了一座城市的整个历史。城市的面貌特征、文化传统、习惯习俗等也成为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一个城市有不一样的城市气质:北京庄严而稳重,上海智慧与包容,杭州精致而温柔,南京成熟与内敛。在城市雕塑中,要体现城市的气质,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大铁牛像,它象征着奋发进取、勤劳有为,代表着周口人民分发进取和辛勤劳作的精神,已经成为周口人精神与气质的象征。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已超越普通的美学价值。深圳市“深圳人的一天”城市雕塑组,活灵活现地呈现了“经理打电话、清洁工扫地、路人看报读书”等人物和场景,组成了深圳普通市民的一天。
三、地域民俗文化应在城市雕塑被挖掘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把它们融合到城市雕塑中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民俗文化不仅反映着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了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是传统精神与当代艺术、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种完美结合。将民俗文化中的神话题材融入到城市雕塑作品中,使人们看到雕塑就会通过联想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因此,充分挖掘蕴含当地民俗文化题材并在城市雕塑作品呈现,把当地民间传说及人文传统作为作品取意的基础和依据,使雕塑既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富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样,雕塑作品就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人人都能接受。例如兰州的热冬果、牛肉拉面等,天津的吹糖人、租界的马车、磨粉和面等雕塑。沿着天津五大道上建造了许多带有天津民俗风情的雕塑,这些雕塑很容易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老天津时代,人们喜闻乐道这些好的雕塑作品。
四、结语
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自1979年的387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17175元,整体上提高了44.4倍,年均增长比为14.32%。[5]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演变先后经历了由“粗放型消费”阶段向“集约型消费”阶段迈进,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文化消费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变化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支出、文化耐用消费品支出、教育费用支出、书报杂志支出及游园、看电影等在公共娱乐场所的消费支出尤为明显。根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的分析测算表明,在“十五”至“十一五”的近十年时间内,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和城乡人均文化消费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已从2000年的264.07元增长至2009年的826.88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13.52;全国乡村人均文化消费也从2000年的186.72元增长至2009年的340.56元,文化消费年均增长指数达到106.91。[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将会实现质的飞跃与突破。尽管我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全都呈现出增长态势,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区域文化消费极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需求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期全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增长远远高于乡村人均文化消费增长。有数据表明,自2000—2009年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从1.41扩大至2.43,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了71.68%。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我国中部和西部文化消费需求的城乡差距扩大态势十分严重。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西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扩大到了82.14%,而中部整体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也扩大到了76.90%。[6]其次,与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仍然存在文化消费规模偏低、文化消费总量不足、文化消费结构有欠优化等问题。据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总量约为9370亿元,其中用于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总量仅为4685亿元左右,而用于发展性和智能性的教育支出占到文化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7]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偏低,文化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仍然不足,文化市场发达程度不高。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的原因分析
制约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水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说,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其次,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供求矛盾制约着文化消费的发展水平。许多文化古迹、革命遗址、旅游胜地和民间传说等文化含量十分丰富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并不高。地方性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太慢,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特别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文化设施更加简陋;不同文化系统、产业的程度和规模有明显的差距。此外,由于创新性不足,当前我国文化产品本身与文化市场需求之间没有真正接轨,文化消费品的数量与质量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期待之间存在脱节,能供城镇居民消费的中高档文化产品相对较少,文化产品价格的虚高和文化市场的不规范使文化消费市场无法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各不相同,各地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也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文化消费也极不均衡。除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外,我国广大地区的音乐会、文艺演出、各种博物、科技展览、文化讲座等等,不仅数量上较少,而且在档次上也偏低。最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城镇居民欠缺文化消费传统,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文化消费欲望不强。我国城镇居民宁愿将较多的财富用于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的消费,而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比重相对较少。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
城市是人类文化必然的产物,是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们在共同感知的事物。城市的发展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并且是可以被视觉感知的。在人的感觉器官中,由于视觉感知是人们认识环境最基本也是最初始的通道,所以视觉化倾向的形成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对人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或潜移默化、或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也开始借助视觉这一信息传达手段展现自己的魅力。城市视觉形象是指城市的公共生活环境,即普通人能够在城市空间中体验到的城市景观。著名的社会学大师丹尔贝早在1976年曾说过:“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成了一种视觉美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在如今的城市中,这种“视觉文化”特点显得越来越突出。概念中城市视觉形象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客观物质文化的一面,如城市建筑的形态、空间的环境、公共设施、植被绿化的营造、户外广告的规划以及城市活动、事件等;二是指人们对这种城市物质形态转化为视觉形式的主观感知,如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特征、城市的亲和力、人们的归属感等。所以说城市视觉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是通过视觉要素的设计来完成的,其主要功能是传播城市信息。人们通过整合各种感官特别是视觉感知接收到的信息,便形成了关于这座城市形象的认知。这种认知把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且当这种认知与当地鲜明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时,城市的辨识度便会提高,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
二、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内容的组构
视觉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设计系统中最直观也是最为基础的视觉表现,是城市精神、内涵、个性等外在表达的重要载体,它将城市最具特色的因素集于一身,因此它就成为整个城市形象系统中内容组构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基于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器官能够直接感知这一因素,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组构主要包含有城市的建筑、景观、户外广告、广场、道路铺装、绿地、雕塑、公共设施、水景、照明设计以及城市形象标志、色彩、吉祥物等,这些视觉上的要素,主要是以构筑物为主体的人工环境为主,也是形成城市特色最为直接的因素。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吴良镛曾经说过:特色有地域的分界、是历史的构成、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凝结、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典型的表现。其中“地域、历史、文化、民族、一定时间、地点的典型事物”,每个词都反映出“地域文化”是创造特色的关键之所在。一座城市若没有自己的特色,便难引起公众的注意,城市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其有效的解决之道应当是以当地的地域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向公众迅速、准确地传达城市特征信息。
三、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特征迥异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本与灵魂。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当地域文化借助于某种视觉要素的载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城市的识别形象就容易形成,并且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历史延续和象征。从地域文化包含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看,地域文化与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体现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特定的地域文化对城市中各视觉要素的形态、空间、色彩、材质甚至尺度都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视觉要素的设计又会提高整个城市的识别度与品位,显示出个性特色。地域文化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地域文化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是城市文化观念的自然延伸。一切决定城市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的、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如重要历史建筑、艺术、人物、事件、诗词及考古挖掘的历史文物等,这些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蕴,代表了这座城市的风格和文化风貌。当今的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更需要有从“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这一理念,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元素进行保留与重现、对功能进行利用与置换,使得城市历史文脉在视觉形象的层面得到延续。在历史元素的保留与再现方面的,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堪称是典范。东京的银座是日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是许多百年老铺与本土品牌的发祥地,与巴黎的香谢丽大街,纽约的第五街齐名。其中始建于1881年的和光百货就位于银座繁华高级商业区的十字路口,建筑顶部的时钟塔一直是它的象征,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一直留存至今。可以想象,如果和光百货从银座消失了,银座的商业历史也就意味着中断。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彼得拉茨教授夫妇把废弃钢铁厂改造成颇具震撼力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公园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设计上作者遵循和利用了生态原则,深入挖掘了该场所的历史文化,通过改造与再利用和保留、置换的设计手法,延续了典型的前工业时代的历史画面,体现了尊重工业时代的历史延续和现状的设计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北京798艺术区的建设。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随着80年代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798厂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随着原有的工业外迁,需要在闲置的原址上有更适合城市发展和定位的新型产业。于是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纷纷入驻,在对原有朴实无华及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工业厂房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对工业厂房在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他们带来的是对于原建筑和新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尊重历史文化遗留,艺术区的名称仍沿用了原北京老厂区的名字798,并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悠闲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和个性特色的艺术聚落,成为了北京都市化进程中文化的新地标,在国内外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不仅是庞大的建筑,城市空间中任何一个细小的要素都可以成为保存城市历史与文脉的重要因素。如韩国庆州公园内的“缸状”垃圾筒、首尔仁寺洞木质的户外广告招牌、苏州老城市区灯笼样式的路灯等,都细致地向公众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2.地域特征的表达
如果说城市的历史文化代表了纵向时间层面的城市文脉,那么城市的地域特征则代表了横向地区层面的城市文脉。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恰当地表现出对古城苏州地域特征的充分研究与理解。新馆安静地嵌入于一片传统民居聚集区,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名园,所以在设计上借鉴了苏州传统民居与古典园林艺术的表现方式,以墙和小庭院围合的建筑群构成非对称布局,体量上“不高、不大、不突出”,与周围传统街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相互整合的观念是对于江南传统文化中内敛、含蓄的情感因素的表达和对周围民居的建筑特质与生活精神的反映,传统苏州园林独特的意境在设计师独具匠心的现代设计语言中得到了诠释。巴渝人有着“磐石般”坚强的性格,其文化中包含对“山”的描述和赞颂随处可见。从重庆市大型彩色浮雕“岩之魂”作品,可以透视到当地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浮雕采用不同的自然石材和硅酸盐石质加工材料,来呈现岩石和重庆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各种艺术处理手法,揭示重庆人和城市衍生及其发展的过程,成功地表现出地域特征和巴渝文明的渐进史。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以城市雕塑为载体得以传承和发展。作为地域特征的延伸,民俗是一个区域的集体记忆,是生活、文化与历史的统一体,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嵌入进一个城市的肌理中,具有自身的特色与魅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并加以维护。
3.彰显人文精神
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它的提炼需要尊重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积淀,通过标志性城市视觉形象的建立能够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认定。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岛国,地理资源环境单纯造就了日本人对自然景观敏感而细腻的表现,文化发展至今尚具有鲜明的特色。日本的城市景观设计平静、和谐、平衡,设计中他们将平凡的自然提炼出来,变换投射到精心组织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充分体现了日本禅宗的空灵、简单朴实、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的珍爱,也表达了他们传统而独特的审美意识。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设计的崎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在以距离地面7米的“空中之林”为主题的城市广场上,栽植了220棵榉树。营造出具有展望和商业功能的“森林的休闲廊”交流广场“、下沉式广场”“、草之广场”、座椅、屏障标志、台阶状跌水等空间。试图创造出一种与环境对话和“人与自然共生”的都市广场语言,将自然提炼与升华,与枯山水的意象一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使每位来这里的人都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共鸣。佐佐木叶二用这片极具生命张力的榉树林,表达了对自然的偏爱,也表达了日本人文精神中对于“真”的审美需求。当然,真正能够彰显人文精神的因素并非形式本身,而是来源于地域空间意境的感知蕴含了社会、文化、历史、自然及风土的内涵。如果对一个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没有很好的把握,就不可能对一个地域人文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地域性的人文精神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地域性的人文精神。
4.回归生态的理念传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传统,并以此来判定自身的归属。自古以来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蒙•得•瑞恩曾经说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不谋而合。“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一方面关注的是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对地域特色资源进行保护,设计上采用独特营造手段和技术、使之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如废弃地的改造、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地域特色的再现等。日本千叶市的家乡公园设计,设计师运用了地域性特征的符号:水车、风车、农舍、农作物等可以营造农业空间特征的元素,公园被设计成进行人与自然共存的环保教育的场所,使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合肥的环城公园,设计上以环绕护城河的绿色植物带为基础,顺应自然,采用敞式布局手法,形成了线带状敞开式公园。由于环城公园绿树成荫,环状的水系恰似一条碧绿的丝带束在新城与老城之间,被人们形象地誉为城市的“翡翠项链”。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密集居住的城市环境,人们与自然隔绝开来。嘈杂的街道、耀眼的户外招牌、灰冷的建筑物……,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设计”概念被日益重视,这也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结语
早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就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率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学界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同时由于对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的共识,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力度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如美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加版权保护,大力发展输出文化。“好莱坞文化”影响深远。日本1996年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政府设立公共支援制度,倾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首屈一指的成就当属其动漫产业的高度发展。我国台湾地区也将文化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发展,积极扶持创意文化产业。在我国以党的十六大为起点,也正积极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无疑为我们描绘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蓝图。
二、国内外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之比较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力度投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是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文化巨无霸”企业,最富有的400家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尤其注重文化产业输出,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43%的份额。法国的特点则是国家扶持和庇护文化产业发展。实行文化信贷、文化合同制等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链予以连续支持,甚至直接资助。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增长并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其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产业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近几年来,非洲国家如南非、摩洛哥等也逐步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而给予了一定重视,使得非洲的文化产业也逐步得到发展。我国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年来在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外,南京、青岛、大连等中等城市,也纷纷依托各自人才、区位及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像鄂尔多斯、攀枝花等小城市也充分结合城市特色积极发展各自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当前我国理论界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仍停留在局部探讨阶段,对文化产业的针对性政策理论分析较少,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这种一直以来理论研究的不足已经成为指导实践发展的“瓶颈”障碍。另一方面我国总体上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步调参差不齐,表现出大城市发展迅速,广大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东南部地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城市文化基础雄厚,但是发掘利用程度不够,城市文化产业仅处于起步阶段,文化资源浪费严重;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三、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之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首先,综观当今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我们可以看出,城市文化产业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带动着城市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也最恰当的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那么我们要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其次,我国当前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存在严重不足。第一,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实践中表现出资源极度分散和经济效益不突出的特点,使得城市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第二,我国城市文化产业的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矛盾突出。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表先出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竞争中优势难于发挥。第三,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文化的发展,这才是城市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是最能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但是在这一层面上更多的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要求。
(二)可行性分析
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城市的特色。一方面,城市景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它能够反映并培育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的灵魂,它能够不断改变和塑造城市景观,两者在一个反馈环中相互影响[1]。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作为两种客观存在,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需要通过人作为中介才能实现。(1)城市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尽管城市文化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元素出现,但它是能够被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这种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和理解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从而塑造着城市景观设计者、决策者及公众的意识形态方面,再以不同强度影响城市的格局、肌理和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迎合某一群体共同的使用需求与价值取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景观的影响有时候是温和渐进式的塑造,有时候则是疾风暴雨般的骤变。比如,罗马就是在渐进式的城市建设中延续着城市文化,因而留下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反映了罗马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而巴黎则是在19世纪经过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改造和重建后呈现出现在的景象,反映了19世纪工业发展对城市的功能需求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自身成就的标榜。(2)城市景观对于城市文化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需要借助于人来实现。人们不仅建造景观,而且还通过观赏和体验来理解景观,并且依据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人们对某个城市的文化最直观的感受通常来自于城市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场所,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所以能够成为人们脑海中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形象”,再通过群体的共识,便会发展成为大众对城市的文化认知[2]。人们对这些景观场所进行改造可能会增强或减弱其原有的文化特征,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文化氛围,再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积淀,又会孕育出新的城市文化。
2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2.1视觉符号化表达
通过视觉符号来表现城市文化是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文化表达方式。符号是可以为人类所感知的能够代表意义的载体形式,是联系物质和意识的桥梁,也是文化的产物[3]。人们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来代表或区分某种事物,是信息传播和交流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尤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形式使得许多城市身陷“千城一面”的危机时,景观视觉符号常以寓意深刻的形态语言展现城市的历史片段或民风民俗,成为人们认知、体验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4]。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就大量运用了体现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比如在色彩上,公园将红、黄、白、灰等最能表现皇城色彩的颜色作为基调色,反复运用在景观小品、铺地、植物和灯光色彩上,给人以极强的心理暗示,同时通过一系列分布于空间节点中的主题雕塑概括了北京城的历史和民俗风情。通过视觉符号来表达城市文化的时候要注意特定的时代、地域、社会背景及价值观等方面因素。比如,日本庭园的枯山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种意义是与其形成的时代、地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古典园林也有自己的文化渊源,如果把枯山水作为一种符号直接插入中国古典园林,势必与整体环境不和谐,其文化意义也会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景观视觉符号的选择上,必须紧扣城市的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放入恰当的城市环境中,才能引导欣赏者正确领悟其所要传达的内涵。在我国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存在一些对视觉符号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比如,有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对视觉符号生搬硬套,甚至直接复制,导致城市景观丧失特色。还有的城市想要吸引眼球,运用一些造型奇特而突兀的景观视觉符号,结果违背人们的审美偏好,也难以和城市的环境相和谐。这种对符号的不合理使用反映了部分城市建设者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理,不仅不能产生优秀的城市景观,还会损害城市形象。
2.2场景氛围的营造
处于城市文化结构中层的制度与行为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更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来源。但是,这个层面的城市文化仅仅依靠视觉符号来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场景来激发。实际上,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不仅仅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视觉观感,更重要的是它们凝聚了人的活动,体现出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新建的城市景观如何吸引人的参与,激发人的活动呢?阿摩斯•拉普卜特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提出了“场景”和“规则”的概念。场景和空间不同,空间是客观的存在,并不具有文化信息,而场景则由于融入了人的活动,从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并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5]。比如,欧洲街道和广场上会形成人们喝咖啡、聊天的场景,而中国街道和广场上则会呈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景。因此,城市景观设计不应该仅仅提供空洞单调的空间,而应该站在空间使用者的角度,营造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的“场景”。“场景”的营造离不开对“规则”的解读,这里的“规则”实际就是某种文化中经过长期积淀延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规则”形成了环境的性质,也限定了不同空间中人的行为和活动,使得空间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场景”。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之前,就应当对当地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理想环境的理解进行深入调研,将其中对今天生活有意义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促使新建景观对人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吸引力。比如在成都都江堰广场设计前,设计师了解到场地北侧原有的一些揽船用的水泥坑一直是是当地人玩牌、看牌的适宜场所,于是在广场设计时按照原来水泥坑的尺寸设计了一系列5m×5m见方的、由矮墙石凳围合成的小空间,空间内布置石桌石凳,给人们提供玩牌、看牌的场所,从而将当地人特有的生活习俗延续下来,形成了极富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6]。
2.3精神与心理的满足
城市景观设计除了通过提炼视觉符号、营造场景氛围的方式来表现城市文化,还应该注意传承和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的需要。实际上,富有文化含义的视觉符号、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场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但是要进一步表现一个地域的精神、价值观、审美趣味等,那就要上升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如前所述,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自古以来就受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北京紫禁城还是江南古镇民居,无论是北方皇家园林还是苏州私家园林,都体现了人顺应于天、与自然相融的天人思想。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7],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精神因素的集中体现。中国当代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的,因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必须深入研究传统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且解决好传统精神文化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不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简单复制或挪用,而是在认识传统精神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行分析、评估、扬弃及更新发展,将那些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提取出来,使其成为景观设计的新的创意和启发[8]。比如,中国传统景观艺术中蕴含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其毕竟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则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行为,所以在当代景观理想的探索过程中,应该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寻找其中的民族智慧。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营造出山环水抱、诗情画意的空间意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中的审美意趣,而且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让古老的城市轴线融入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9]。因此,优秀的城市景观应该是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赋予景观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