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美育心得体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育魅力》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魅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处时,教师的学识品格能力情绪志向等综合因素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教师教育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人格、学识、举止风度、音容笑貌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一定要经过时间的历练,正因为如此,魅力才有着很强的个性才值得品味。
当一位教师将教育事业视为天职,教师和名字一样,成为个人最自豪的部分。并把这份事业和人生的理想高度融合,并流淌在生命的长河中,那这个教师是拥有教育魅力的。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因而志当存高远成为千古以来,做人立身颠覆不破的真理,人要仰望天空,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又要脚踏实地直面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坚韧与执着,不断开拓新境界。
中国科学家院士北大教授姜伯驹就是这样彰显教育魅力的教授,他始终活跃在北京大学的讲台上,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她怀着让数学服务于民族振兴与国计民生的理想,站立讲台50余载,直到70岁,还坚持查阅学生作业。在姜伯驹的课堂里,学生感到。数学并非孤立而超拔的,而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闪烁着自由的光芒的充满迷人的魅力。
于漪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即使他数十载的身体力行,也是他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悟出的为师之道。他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身上必须有时代的年轮,将是要克服浮躁,不为功利所裹挟,应坚守育人的使命,登高望远,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直到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把生命融入使命之中,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在学生心目中,于漪老师是一个谦和、善解人意的师长,在同事眼中,于老师是一位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好校长,好老师。理想规定了人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人的心理意志和精神状态。我们能从于老师身上感受到使命意识和理想色彩的高度统一,因而它不断地超越自身,是无私和充满教育魅力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在教书育人楷模中,徐英杰老师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学术魅力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汪金权老师面对高薪的诱惑,毅然选择返乡,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决心实现贫困地区学生求学求知的梦想。为更多学生提供平等就学的机会。学生愿意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因为它是如此坚定,他的步伐又是如此有力。《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教学故事鼓舞了许多教师。也让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雷夫曾在2012年的年初来到中国,带着他和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说了这样一件事。起初,在他的班里,总有一些顽劣的孩子。以破坏学校公物为豪。雷夫见到教室内的桌椅,破烂不堪就在放学后用心整理不料,第二天修好的椅子又成了淘气孩子的玩具,又被无情的损坏了。雷夫日复一日的修理,孩子们惯性似的进行破坏。终于有一天,修理过程中雷夫的手被钉子划伤了,泪水流了下来。他不明白学生为什么还不摒弃陋习,还学不会爱惜。这一幕恰好被班里的一个孩子王目睹。从那时起,桌椅就再也没有遭到孩子们的恶劣对待。
雷夫无声的坚持终于见效了,一遍又一遍,重复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能通过话语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有时候就是无言的举动,同样会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心灵的共鸣,所谓春风化雨,是教育的感化,一个都不能少。
【关键词】心得;兴趣;效率;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化,也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英语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英语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在使用多媒体时,也存在着利与弊。
首先,谈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 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就是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积极、自觉的去学习,把学习当作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教学方法上偏重于语法知识的讲授,忽视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通过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创设和模拟真实生活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逼真的学习平台和使用语言的学习环境,这可以使枯燥抽象的语言内容显得形声并茂,生动活泼。比如学生刚接触英语的每堂课初始,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动画歌曲,就比单纯的清唱或跟伴奏带唱更能引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优美的画面,有趣的情节也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体会旋律,对学生的语感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有关“Festival”这个单元时,我制作的课件里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一些民族节日以及国外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泼水节、火把节、美国的万圣节、复活节、日本的盂兰盆节等,并用文字说明展示节日的名称、日期、来历、意义以及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和习俗。我在教Where’s your pen pal from?这一单元时,文中出现了一些国家名, 城市名。若平时在教室里上这节课,无非是弄一幅世界地图挂在墙上。然后指出那些国家和城市所处的位置而已。而我在做此课件时,将每个国家的详细地图和国旗及它的典型的建筑物或植物等等找出来,如伦敦的典型的建筑物是大本钟,巴黎的典型建筑物是艾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等等。像英国的“米”字旗,和也含有“米”字旗图案的一起找出来,例如:Australia, New Zealand 等。,学生顿时兴趣浓厚,学习兴趣达到了。人人都下决心要学好英语,将来有机会出去看世界,领略世界各地不同的风光。有的还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上哈佛、剑桥等名校深造。
2.多媒体让教学节奏加快,让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传统的英语教学理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惟一的信息源,而学生则是客体,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教师授课的基本固定模式是:讲解、练习、提问、得到反馈,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是重复讲解、重复练习还是结束教学。有了多媒体以后,学生在同计算机进行人机交流时,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唤起学生思考愿望,不断思考、探讨、快速呈现、快速练习、快速反馈等,同时,多媒体教学通过把有关文字、图形、声音、音乐、语言等按一定的逻辑次序,根据预先的安排或现场反馈把这些资源逐步呈现给学生的方法,使英语课“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得到极大的改观。
3.多媒体的运用可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
由于黑板空间较小,仅能容纳有限的板书,导致传统的英语教学容量不足。利用网络课件能可以迅速地展示许多内容,同时输送视与听的信息,信息流量大而快,可取代教师口述几句甚至几十句,可以让学生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学习效率较高。初中阶段主要的七种时态和两种语态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在复习阶段可能也得花三、四个课时才能讲完,学生还不能充分理解。但是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快捷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的优势,运用生动的例句来展现各种时态形式,运用图片及声音展现语态的运用,还把各种时态与语态设计成幻灯片并辅以相应的练习,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也很活跃,师生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教师既省去了许多板书和出题的时间,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本该几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只用了一节课就学完了。整节课虽然节奏快、容量大,师生都感觉轻松,效果还很不错。在上复习课时,多媒体的优势体现得尤为显著,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多种题型的练习,教师可以随机给出答案,幻灯片可以随意调动,操作也很方便。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和延伸,可以进一步强调。如此大的课堂容量,如此高的课堂效率,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的。
4.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
学习英语的第一大难关就是背单词。利用多媒体,可以使这一难关变得轻松起来。我们知道,背诵要眼、口、耳、手等共同训练,才会达到良好的背诵效果。只背不写、只背不说、只背不用心去看都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而学生多犯这样的毛病。多媒体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把单词加上声音、图像、动画等让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例如:在记忆实物单词时,就可以利用一些实物图像,让学生从课件中既听到了单词的读法,又看到了实物,记忆起来更快。在记忆有关天气的单词时,学生可从课件上边看图片边记忆,记得快,而且兴趣更高。
5.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通用性
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了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这样的课件与其它的课或课件没有连贯性,也不适于其他的老师用。而我制作课件时,与整个初一年级组的其他几位位老师共同商量,把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开始在一个成绩较好的班级使用,感觉良好。后来在别的班级使用时,感觉“信息量大,效率低”,我后来就剪辑内容,有时候一个单元做四五个课件才能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最开始是两个班一起上大课,每个老师负责自己班的课堂上的练习,对话的演练,后来学生提意见,要求每次只上一个班级,我们进行了改革。我们上完第一次课后,马上进行必要的修改,然后其他的老师独立操作,效果好多了。这样全校初一五个班级几乎用同一个课件使每个单元上了多媒体课,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使我的课件赋有通用性了。
其次,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 学生笔记有困难。
很多学生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素材丰富的时候,还是对吸收知识的效果流露出担心的情绪。因为人脑毕竟不如电脑,电脑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量大,变化快,有时学生很难跟上课件的速度,想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有一定难度,想记笔记,有时时间又来不及,找不到重点,或者记录不全面。在多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班级中有的学生拿着笔和笔记本,看着屏幕,很茫然的样子,一堂课下来,似懂非懂。
2.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
尽管教师有时会让二人小组或四人小组活动,让学生几人围在一起讨论并完成课件上布置的任务,但学生会抱怨这样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大家只是跟着电脑转,同学之间交流的相对较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也较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但同时会议营销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首先是大量媒体会议的出现让广告客户疲于奔命。每年,特别是下半年,各个电视媒体都在一些中心城市纷纷召开自己的媒介推广或广告招商会,有时同一天就有几个会议同时召开,弄得客户跟赶场似的,还没参加完这家的会议便又急匆匆地赶到下一个会场,会议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是会议同质化现象严重,基本形式雷同。不同的只是电视台不同、演讲内容不同。再者大多数会议内容面面俱到,在短短的会议时间内作为主办方的媒体恨不得什么都说,结果让客户在参加完会议之后很是茫然,会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广大广告客户的参会热情,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会议效果却每况愈下,与媒体原先的期望值愈来愈远。不可否认会议营销曾经为、现在为、将来也会为媒体的广告经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如何继续维持、提高媒体会议营销的效果,如何在会议的策划、实施上创新,值得我们深思。
一、 尊重客户需求、关注价值实现
诚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顾客永远是唯一的利润中心”,所以在策划会议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这个事实:会议对象是我们的广告客户,因此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并且充分尊重客户的需求是组织一切会议内容的前提。因此,在会议营销策划之前,我们必须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会议是为谁开的?会议的参加者是谁?他们希望通过会议能够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对会议有何需求等等。
那么如何挖掘客户的需求呢?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会议营销方案出台之前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到市场中去、到客户中去,在和客户的接触、沟通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安徽卫视2007年广告征订会所提出的“承诺”主题,就是在和客户的沟通中,发现在当今变化急遽的媒体环境中,客户对广告投播的效果最为担心,如何降低投播风险成为客户的最大需求,据此安徽卫视果断提出“承诺”概念,以实际的行动保障客户的广告投放利益,结果在客户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广告销售工作。
对于媒体的广告经营来说,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永远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有价值的投播载体,帮助客户的产品拓展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客户的市场开发推波助澜,是媒体广告营销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个基石,一切营销手段就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明晰会议目的、聚焦核心诉求
随着会议营销的逐渐发展,媒体每年召开的会议次数也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多。有以招商为主的广告征订、有以联络客户感情为主的客户联谊会、有以开发区域市场为目的的媒体区域推广会、还有行业研讨峰会等等。面对如此繁多的会议类型,我们首要任务便是一定要明确会议目的,这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也非常普通,但真正落实到执行上的时候,能够做好的便不多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想说的东西实在太多,在内容上难以割舍。如广告招商会,主要目的在于招商,让客户预定明年的广告时段与相关节目。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媒体首要做的,也是广大客户最为关心的是你明年的频道节目运营计划以及一些具体的广告投放载体,如电视剧、栏目或者活动,此外还有优惠征订政策的解读等等;再如客户联谊会,主要就是以答谢客户、促进友谊为主,只要明确这个目的,那么在形式上的创新便容易许多。
如果把策划一场营销会议比喻成研发一个新产品的话,那么“核心诉求”就是产品能给客户带来最大价值的“核心利益点”了。你不能奢望参会的客户全部记住你的会议内容,得将客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达成会议目的的那个最重要的内容诉求上,也就是会议的“核心诉求”上。如果整场会议开下来,大家能够记住你想重点传递给他们的那几点,那么你的目的也就基本上达到了。再以安徽卫视2007年广告征订会为例,这次会议的诉求点为“承诺”,并且提出一个“承诺、八重保障”的概念。整场会议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利益点进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来阐述、表现“承诺”及其给广大客户带来的利益,从而将“承诺”这个核心诉求深深地烙在参会者的心中,取得了会议的预期效果。
三、 创新沟通形式、制造鲜明差异
对于会议营销来说,创新是形成差异化的最有效的利器。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各台的会议营销基本都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如安徽卫视的专业、大气,湖南卫视的娱乐、热闹等,这种风格一旦得到客户认可,便不能轻易更改,就如同产品定位。但即便如此,创新依然是当今国内媒体营销会议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只有创新才能形成鲜明的差异化,只有创新才能牢牢锁定参会者的注意力,从而使得会议营销变得更富实效。
那么究竟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首先作为媒体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只有领导者注重创新,并且将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贯彻到整个组织架构之中,得到所有成员的认同时,创新才有可能得到实施;其次,在组织内部时,要鼓励创新思维,群策群力,经常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大家畅所欲言,进行脑力激荡,将各种新奇的思想放在一起碰撞,就能擦出奇妙的火花;在创新的运用上,可以运用“问题罗列法”、“流程分析法”以及“对象意愿法”等具体方法,全方位地梳理会议的各项环节,罗列各种创新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新想法,不要马上予以否认,没准一个好的创意就蕴涵其中。
四、 注重细节管理、强化流程控制
在专业的会议公司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魔鬼来自细节”。注重细节管理,其实指的就是执行层面的事情。当你有了很好的会议诉求与形式时,如何正确实施就成为决定会议成败的关键,而其中的细节管理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因为营销会议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牵涉的部门与人员很广,所以实施的细节也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
【摘 要】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生产与消费逻辑进行了批判,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消费过程的符号价值。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媒体迷群呈现了丰富的文本积极消费、展演的样态,并以积极参与生产的方式,与学者对其的“病态”、“狂热”等表征的描摹进行对抗和重新诠释。
【关键词】商品;符号消费;迷群;表征
迷研究在西方已经持续了近30年,本世纪初随着一些相关资料的翻译和引进,研究“狂热的参与者”才以一种文化的姿态为国内学界所察觉并逐渐热衷。
我对“迷”基于粉丝和偶像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性的定义:在某一时期内,持续性对某事物产生强烈喜爱的情感,多次数地大量集中消费、互动及创作的阅听人。查阅国内关于迷文化研究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基于以上定义涉及的范畴进行研究。然而,如果从广义上对迷进行重新的构建和认识,它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偶像崇拜的粉丝群体,而应该包括所有在社会生活中“对某一商品符号进行大量集中消费的人群”。这样的群体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粉丝,保持着相似的存在形态,但在性质和表现形态上有所差异。
如果说在媒体中,“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媒体文本的迷恋和大量的集中消费,那么消费本身就是一个深入了解“迷”的切入口。如果说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迷对媒体文本涉入感情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集结成群的状态的描述上,现在我更希望尝试对迷在消费文本过程中与符号系统互动所形成的意义进行仔细阐述。
大多数学者认为迷是“病态的”、“不理智的”。例如如下这段对迷的描述:“媒介迷是一群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他们的一些心理和行为甚至于呈现出病态的特征,并对其本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对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1]引用詹森对这种见解权宜之解嘲,将粉都分为“伪装的”、“合法的粉都”[2]129和相对应的“不加粉饰的”、“非法的粉都”。“非法的粉都”即是那些狂热程度为学者难以忍受的迷文化;而所谓“合法的粉都”则是用来描述那些以“收藏家、爱好者、赞助者”自居的人的行为,这些名号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加体面和“合法”。
“合法的迷”的消费表征较“非法的迷”而言表面上显得不那么激进和带有危险性。按照消费对象来分大致为三类:一、对某一类物品的集中消费,并建立起与它的特殊情感;二、集中从事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同时带有显著的商品消费的特征;三、对某类生产活动的集中投入(包括学术性行为,但我们常常用专业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以上三种都可以被纳入时下网络流行的“……控(意指强烈喜欢某种事物)”这个词语结构中。比如“微博控”、“格子控”、“制服控”。然而这样的群体行为早已被社会学、经济学或符号学的研究者纳入研究对象中,尚没有引起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研究者在提到迷时,很难平心静气地使用客观的语气进行描述。希尔斯为自己《迷文化》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无不担忧地指出学术界常会粗暴地对“迷”作出政治性的二元论断,贬低“迷”所应有的地位,以及迷对他们而言很难成为一个中立的表达或单一的指涉。他在书中进一步加强了迷内心对主流文化对抗、抵制的说明。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迷已经从边缘逐渐趋向中心,以至于我们很难辨识各自较劲的文化规则,哪一个更为主流或边缘。一目了然的判断标准恰恰是,那些能够形成大规模视听、使用、情感涉入、文本再生产的商品必将悄然成为主流文化,无论它是否符合先前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或理性的审美情感。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这些具有典型迷特征的行为如果都被指作“负面”,那么“负面”会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危险。由此,社会也会被粗暴地割裂成两类:迷和把迷视为“想象的他者”(希尔斯原著中为an imagined other)的研究者。这种想象把研究者纳入到了“反迷”文化的阵营中。
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迷群”和“迷们”。“迷群”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群体存在的说法,在研究者眼里具备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Bon)分析的某些“群体”特征,顺理成章地被描述成“集体无意识”的“群氓”,从而再一次将迷送向无知、病态、非理性的绞刑架。我更愿意视迷为复数单个的集合体——“迷们”——以观察其独立的形态特征、个人的重复消费行为以及由此营造的与“被迷对象”的私密共享空间。研究者如果带着这样的情怀接近迷,“迷们”活泼、敏感、脆弱且深情的生动形象便跃入眼帘。
詹森对学者和批评家们高姿态的习惯和实践提出质疑,直指他们的活动是“基于对公共生活的精英主义的不恭的信条”,而试图将迷与研究者本人以及“对某些领域的人物和方面展示兴趣、情感”的“(名声更好的)赞助者、爱好者和收藏家区分开”[2]133。詹森自我解嘲式地称呼自己是对哲学充满感情的学者,对詹姆士、杜威、芒福德的喜爱和热衷是一种“合法的粉都”。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商品拜物教造成了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鲍德里亚对此进行了批判,将符号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他提出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在马克思的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双重价值观上,叠加了“符号价值”。他的消费异化思想重视符号的能指性,漠视符号的所指,淡化了“作为符号的物品”的功能性和使用性。因此在他看来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功能,而是它的符号价值。
商品拜物教新形式——符号拜物教理论由此产生。社会成员很难在碎片化的当代社会和特定的社会群体中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人们只能通过消费来与社会客体世界建立关系,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和建构意义”。尽管迷的大量消费、过度涉入被研究者们不失时机地冠以“病态”,戴上“不理智”、“危险”的帽子,然而鲍德里亚对生产与消费的次序关系的重新解读指出,消费作为生产活动的要素及主导型逻辑,其本身为商品的生产及文本的制造给出了合理性解释。
“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到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把自己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3]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驱动力。一方面,对于迷而言,他们对于媒体文本的接近和消费,本质上是为了弥补社会身份认同的缺失,并集结成社群以建构价值和归属的共同意义。另一方面,对象源起媒介深谙利用迷的这种心理缺失之道,通过符号制造、包装和宣传向迷承诺接近文本的满足感,迎合了迷使用该文本的预期需求。
符号学取向的消费文化意识到,符号操纵消费的根本目的是显示差异和阶级性。布迪厄将消费看成是一种区分阶级的手段。不同的消费模式带来的是符号价值的差别,而非使用价值的差别,这直接体现了阶级之间的差异。鲍德里亚由此认为,消费是为了获取随差异而来的身份意义。
迷对对象源起媒介的选择性接近,直接体现了他的消费水平、审美品位和价值需求。对某一媒介文本消费程度的差别,也直接影响了迷在社群中的受关注程度和地位。正是因为商品消费的符号意义远大于其实践意义,因此,对于迷而言,经济地位的悬殊并不能完全阻隔他们对文本消费所获得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相反的,“迷们”正是尽力通过消费文本,试图打破这种阶级差异,抑或更加强调这种差异。
从这个层面上说,粉都文化是反商品消费主义的。以偶像崇拜迷为例,我实在难以将一位猫王的歌迷获得偶像亲笔签名唱片时的喜悦与他在家中扮演猫王自弹自唱的陶醉所刺激的肾上腺素分泌多寡分个高下。因此,对象源起媒介要获得更高利润,不能只关注媒介文本的生产和招揽生意的叫卖,而是要尽可能地赋予商品以顾客需要的符号意义,通过符号意义系统的构建向其中那些狂热的顾客兜售弥补身份认同缺失,复合碎片的美好,并通过持续的、大量的、集中的文本生产维持这种美好。另一方面,符号的需求和满足感与商品使用价值带来的满足感相比,很难有确定的衡量标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迷们很难达到心理满足的上限,从而持续地、无限度地对文本投入情感、时间、财力和智力。
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迷的身份是消费者,也是构建身份认同意义的生产者。那些称迷为“文化的受骗者”的说法过度强调了对象源起媒介在符号生产过程中的预谋,漠视了迷主动性的意义,将迷描摹为“被动”、“蒙在鼓里”的角色。Cavicchi认为,迷持久的消费习惯能够被文化工业的生产预估到,并为之所用,那么迷应该被认为是“理想的消费者”[4]62。这种对符码的解码过程是促进生产活动的积极动因。
迷文化的价值核心在于迷对于商品的忠诚度和狂热性。迷对于商品的忠诚度,取决于消费符号活动所获得的价值认同和身份归属的持续和强烈程度。
迷的狂热性进一步表现在对文本的延续性展演和生产性消费。杰金斯认为“媒体迷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既是读者,也是创作者;既参与其中,也冷眼旁观。”[5]48这个论断呼应了费斯克言下的“迷”——生产性受众——这一名词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产性受众能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群体特征等解读文本,并生产出自己个体的意义。[6]费斯克对大众文化总结所认识到的“迷”的“辨识力”和“创造力”,在新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得到了体现和发挥,“迷”们用再生产文本的方式表示对于符号意义系统的效忠和致敬。
同时,迷对媒体文本的再创造和生产表现出了强烈的“去中心化”意愿,其在获取文本过程所获得的维持着其抵抗等级秩序和权威控制的决心和勇气。但同时迷又陷入了对“对象源起媒体”中心文本的“挪用”、“盗猎”的尴尬境地。
以美剧字幕组为例,“伊甸园”是具影响力的美剧论坛,“伊甸园字幕组”对美剧进行下载、翻译、合成、压缩、等一系列的文本再生产。而这种民间非营利性志愿行为是出于迷消费文本后获得的满足感体验,从而激发了对文本再创造的热情,这种对文本的欢喜之情将通过延续性的展演和生产性的消费传递给迷群同伴,并实践着“传播、免费、共享”的网络精神。相比官方渠道的美国引进剧字幕,字幕组的翻译在美剧迷看来更加生动,富含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理解。有迷认为“粉丝看粉丝的翻译字幕,最心领神会,相顾莞尔”[7]。
从前的我没有接触过健美操,一直以为健美操仅仅是让人健康、美丽,别无其他。可当我有幸慢慢走近它时,我才发现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
健美操能磨练人的意志力,起初接触它的人,会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在你手脚舞动时,一切都变得一团糟,谁都会有四肢不听使唤的感觉。这个初级阶段会维持一段时间,被称为"入门"阶段,若没有一定的毅力与恒心,就过不了这一关。自动选择放弃了。而我不是那种人,因为我想看看接下来他还会怎样"折磨"我。于是我走到今天,让我看到了他的全部美丽。
健美操能让人更自信。过了那个"入门"阶段,每个动作学起来都不会太难,可做起来有非常拘禁,想做又不敢做。我称此为"完善"阶段,就是将健美操的每一个动作练熟之后,让他美观、大方,当一套赏心悦目的健美操展现在人们面前时,谁都不会怀疑表演者有多么自信。
与健美操"相处"的过程中,他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财富:学会思索-------在思索后做动作;学会搜索-----在搜索中达到近乎完美的顶峰;学会探索------在探索中创造更完美的肢体语言┉┉
我爱健美操,就是如此。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小学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0-01
在新媒体的时代下,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作为基础,还有电脑、手机等一些方面的信息传播服务在新媒体技术下,迅速得到了发展。而在一个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者们的工作难度逐渐增大。因此,现时代,教育工作着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并了解当前新媒体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影响,如果能够将新媒体和小学品德教学有效的相结合起来,开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品德教育,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1.在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问题分析
它其实是具有虚拟的性质和隐匿性的特点,它让学生对信息的了解与获得的方式变得更加的自由,但是,这也会使在对信息进行了解接收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让学生走到人生中的误区去。而且,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学生,因为经历很少,各个方面都还不太承受,所以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得影响,在这些不良信息得影响下,就会造成对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造成重大的影响。另外,新媒体中信息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且越来越不好控制,在新媒体传统的海量信息中,那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有道德观,造成极其重大的影响,在这些信息的长期"熏陶"下,学生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如果小学品德的教育工作们不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正确的辨别,同时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那就很难保证品德教育的有效工作。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着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对品德工作进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新媒体环境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结合的有效性
2.1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媒体在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老师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中的音乐或者是录视频等一些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生活性,与社会接轨,让学生们更容易的去理解里面的知识内容。这就是将理论用事实表达出来,让课本与学生的距离更近,将课本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课本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化使学生更易了解。
2.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他们还处于一种好玩、好动,不愿意被拘束的一个阶段,传统式课本教学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吸引他们的眼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会使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根据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分析,从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学习。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手段,比如说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教学,这样也能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谢谢你,平凡的劳动者》这一章节时,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人为我们服务,共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教育工作者们为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学习,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可以利用 PPT 来进行创设情境,让学生们从中思考,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这些人的存在,那我们的生活,又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让同学们自己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医院,没有医生和护士们,那我们生病了,就没有办法得到治疗;有学的生说,如果没有警察,那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多的坏人,生活的秩序就会被打乱,可能出个门都要担心受怕,或许家里都不是安全的;有的学生说,如果没有清洁工叔叔阿姨,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会变得臭气熏天。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基于新媒体下,如何促进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诉,我们对新媒体与小学品德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为促进小学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展,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对培养目标加以完善,并且要增强针对性教育,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平台、有效完善监督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始。
3.1 完善培养目标。总的来说,小学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帮助小学生们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教师们应该加以培养学生们的心智问题;第三,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的理解道德观念,从而让他们成长成一个健康的人。第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素质,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3.2 增强教育针对性。另外,老师们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应该加强针对性教育,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将新媒体和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效的相结合,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应该积极的交流,老师们应该要了解学生们的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状态,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其广泛关注的话题进行收集,要积极的去了解学生正确的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能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并且能够真正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3.3 完善监督机制。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且,网络上所显示的信息错综复杂多样化,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使教师们的教育工作更加的难以实施。因此,这就更需要加强信息传播方式,对信息内容等方面进行监督,抵御那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但这单一地依靠学生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通力合作。所以,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与交流,将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共同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督与管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智能接受到和获取到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4.总结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工作越来越有难度,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新媒体的应用,应用新媒体对品德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对教育模式不断更新,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娟.新媒体时代下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新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194-194.
[2] 刘辉.新媒体环境对小学品德教学的影响探究[J].神州(中旬刊),2015,(11):82-82.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社会化;社会主体;挑战
一、新媒体的含义和特征
“新媒体”一词最先是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提出,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流传到全世界,是指相对于书信、广播、电话、报刊、电影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依托现代高科技术,新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基于宽带、高速通信网等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还通过提供个体生活通用现代智能工具(手机、电脑)快速“占领”我们的生活,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等,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种类多样,主要包括: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广播电视、手机游戏、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网络文学、网络漫画、移动电视等新的媒体形式、媒体软件、媒体硬件和媒体信息服务方式。
二、青少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主体之一
1995年12月14日联合国第50届会议通过的《到2000及其后世界青少年行动纲领》中把青少年规定为15-24岁年龄组(含15、24岁),这也较为符合国内对青少年年龄组的划分。新媒体以其快捷性、便利性的特点,把传统信息的“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生动丰富的信息、引人入胜的游戏,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1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46.3%;中国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也表现的非常活跃,在社交网站(62%)和博客(74.1%)上的使用率分别高于整体网民的10.6%和9.7%。可见,中国网民的结构性特点是年轻人占据相当比例。随着新媒体使用的广泛扩散,年轻人所占比例可能还会增加。处于这一年龄时期的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识别网络中出现的碎片化不良信息,新媒体给青少年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危险。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内部分学校和阅读文献发现,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也给学校管理和家长的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三、当下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来年,国内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在社会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领域都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新媒体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好处,包括开阔青少年的眼界,为青少年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崭新的生活空间和全新的娱乐方式等。2.新媒体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传播信息的多元化,夹杂不良信息,包括暴力、信息,必然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新媒体的超时空性和虚拟性,容易使青少年产生现实和心理的矛盾,使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偏离社会现实,追求刺激、物质人生;新媒体声情并茂的变现方式,容易使青少年成迷网络,淡化现实生活的存在。3.研究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实例和数据的支撑。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虽然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系统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程度和范围缺少实证和科学地研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变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新环境变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如何按照社会的要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规范自身行为,传承社会文化,维系社会结构。基于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背景,需要亟待弄清楚的问题包括: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青少年社会化内容和场所带了哪些影响和变化,包括家庭、学校在内的社会化主要场所又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以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四、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
传统社会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媒介和同辈群体,新媒体的出现正在快速改变传统社会化场所的原有的内容、角色和重要性,也表明社区组织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家庭都是青少年社会化第一场所,父母自身的性格、行为和态度等因素都会成为青少年的生活指南。时代的发展对父母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挑战,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新文化元素的传播,强调彼此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此对家庭文化的要求更高,比如:父母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进行识别,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跟上青少年的思想发展,才能与青少年进行良好的互动。父母还要时刻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参与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信息的内容千奇百怪,其他人群的社会态度、社会关系也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冲击,如果父母不是及时把握,容易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甚至误入歧途。父母更应该不断调整与青少年的相处方式,新媒体的使用,知识面的扩大,平等意识的传播,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更加活跃,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粗暴的打骂和简单的说理都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个体受教育年限在不断增加,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也逐渐增加。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学校、老师对知识的垄断,知识边界的消失,学校和老师也不再是绝对真理的象征,任何观点、言论、评价和看法都可以进入到青少年的眼帘,青少年也从对知识的被动的获得者变成了主动的选择者。学校老师除了走下“神坛”,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以外,最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识别真实有效的内容,不轻信、不盲从,正确对待网络中的消极影响,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存在明显的亚文化特征,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实际生活中的青少年同辈群体规模、数量在不断缩小和下降。网络同辈群体数量增加,各类社交群体隐蔽性更强 ,随意性和不固定性也都有所增强,交流虽频繁但情感依赖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少数成员的影响出现问题。有关学者经过研究认为,青少年依赖网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自身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尤其是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感到孤独、不安,因而只能在网络中寻求安慰。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减少青少年和网络的接触,监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现代社会社会流动频繁改变了传统社会社会关系的基础,个体原子化趋势明显。西方工业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社区支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邻里互助提供新的社会支持模式,社区成为个人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很多专业社会组织入驻社区以后,为社区儿童、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开展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加深社会伙伴之间的了解,充实课余生活,分散青少年注意力,帮助青少年从虚拟网络中脱离出来,满足青少年情感需要。
少年的社会化不但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综上,本文认为传统研究认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其中又以家庭最为重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仍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但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角色内容和责任分工出现变化。因此,为了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建构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五位一体的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和机制,强调把政府和社区同时纳入青少年社会化网络体系中,积极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作用,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其次,对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真实把握新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内容、方式和程度,收集量化数据,为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提供事实依据。第三,还要理清新媒体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分工。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和方式出现新特征和新挑战,社会各主体要密切配合,积极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泰来,新媒体: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基于和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多彩世界有多彩新闻,但有些人为了使新闻多彩便进行不光彩的虚假包装。面对报纸杂志日益激烈的竞争,某些编辑和记者为了提高报刊的发行量,坐在电脑前想新闻,以风花雪月的所谓独家报道添油加醋哗众取宠,迎合某些看客的浮躁心态,为图一时之快而放弃职业道德。但此举在享受读者廉价的注目礼时,丧失的却是无价的媒体诚信,最终遭受的是读者的摒弃。
新闻媒介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也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当新闻媒介的报道到位时,很快就会引来喝彩;当新闻媒介的报道错位或越位时,很快也会得到全社会的反馈和监督,应该说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那么,既然是新闻媒介来监督社会,那么,由谁来监督媒介的“错位”和“越位”行为呢?当然要靠社会监督、法律监督,但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介从业人员谨遵职业操守和道德自律,正确认识媒介自身的社会责任。
首先,媒介的低俗之风不可助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竞争十分激烈,但这决不能成为迎合低俗之风的借口。渲染明星隐私、畸形婚恋、暴力黑暗等等,过分追求“卖点”,对社会来说是极其有害的。新闻媒介要发展,必须走正路,绝不能牺牲社会效益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其次,媒介不能损害自身公信力。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会受到挑战。当正反对立、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时,作为新闻媒介的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价值观念的正确抉择。尤其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或本媒介的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就可以置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而不顾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一时的个人或媒介自身私利,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媒介的社会公信力。
作为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理应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如果放弃社会责任,漠视新闻传播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漠视公众利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然导致新闻传播公信力的下降,从而影响新闻媒介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俗话说,“民无信不立”,应用到新闻领域,则是新闻媒体无信而不立。换句话说,只有新闻媒体作风正派、牢记职业道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誉,获得受众的信任。
媒体加强自律以肩负社会责任
完善自律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个人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媒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单位人事系统一致的个人道德自律档案,把本单位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的职业道德自律状况以一定的时间为期记录在案,以备随时查阅。
二是建立和完善新闻事业社会联合征信系统。以全行业或者地区为中心,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可以使新闻行业内部的有关新闻职业道德自律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样,新闻媒介可以随时查阅自己和其他媒体及其工作者的道德自律状况,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三是设立新闻道德自律评价制度。新闻道德自律不是个单方面的问题,它应该接受回应式的检验,即对新闻道德自律状况进行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针对某个媒体,也可以针对媒体的个别新闻工作者。需要有关人士根据实情,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评价制度。
四是实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新闻道德自律是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对模范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树立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针对媒介或个人的不当行为,予以相应的处罚。如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信条的人根据情况暂扣记者证等惩罚措施。
关键词:数字绘画;模拟;数字化
新媒体语境可以分解成“新媒体”和“语境”两个关键词,“语境”这个词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的简称。马林洛夫斯基曾提出,语言和它所存在的环境关系密切,要了解语言就要了解它所产生的环境。这个语言环境简单地说就是言语产生的时间、地点、话题等,再深入则涉及文化、社会、语言等等综合因素。最先提出“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是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彼得卡尔・戈德・马克。他在1967年第一次使用了“新媒体”(new media)―词。[1]从出现到现在,“新媒体”概念的界定一直难以明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这样定义“新媒体”: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今天的网络又是新媒体。[2]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说:“新媒体能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传播者和接受者对等交流的媒体。”[3]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动态的,不固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技术的角度看,“新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移动数据通信技术,还有互联网络技术。从传播的角度看,“新媒体”的出现将人的交际行为由现实世界延伸到了网络世界,构造了交互性、即时性、大众化的新兴媒介环境,打破了原来交流的时空限制,使人们交流的方式由原来的被动转变为主动。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新媒体语境是相对以往媒体语境而言的,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而慢慢形成的新的语境形态。
新媒体又叫做数字化新媒体,数字化就是把图像、文字、声音、虚拟现实等复杂的信息分解成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字、数据,再建立数字化模型,然后把这些数字化模型转化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最后用计算机统一处理这些二进制代码,这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就完成了。数字技术也被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计算机的一切运作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计算机技术。在淘宝搜索“数字”,共出来82.91万个数字产品,有玩具、服饰、家用电器、办公器材等等各个领域。在搜索引擎搜索“数字”二字,出来很多名词,有数字电影、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数字城市、数字奥运等等。今天,我们的社交、工作、生活、娱乐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数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
在新媒体语境下,数字化涉及各个领域,传统的绘画艺术也受到巨大影响,“艺术的数字化将构成21世纪美术变革的主流发展趋势,数字绘画即是艺术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3]传统视觉表现形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种新的绘画创作形式由此产生,那就是数字绘画。新兴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那么简单,要经历和旧事物的磨合期、接受适应期等阶段,数字绘画也经历了由开始的被怀疑、试探到最后慢慢被接受的过程。数字绘画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传统绘画的形式。
虽然“电脑美术无需向哪一个艺术门类靠拢和模仿,而应以其鲜明的文化和时代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个相当有活力的不可替代的美术种类”,[4]但是把数字绘画当作一种全新的现代绘画画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不大合适。
把现实的绘画作品转化成数字、数据存储,使它可以被再现和展示,如我国的“数字敦煌”项目,还有网上的那些世界各大美术展览馆。虽然把这些正在衰变的艺术瑰宝用数字摄影技术或者立体扫描技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数字图像并不涉及绘画创作的任何因素,只是把艺术作品数字化了,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储活动。数字绘画创作的相关应用软件目前已经有400多种,其中包括静态效果的应用软件和动态效果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都拥有图形图像的基本编辑功能,可以绘制出与传统绘画相似的艺术效果。例如,painter中的水彩笔、油画棒、粉笔等等自然媒介效果,计算机技术作为数字绘画的创作媒介,还是需要借助着这些“绘画”模拟功能,再搭配一些专业的外设,如压感笔、手绘板等来实现。这种对传统绘画艺术效果的模仿功能,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复制,虽然不是具体复制某一个作品,而是模拟了其中的视觉形象特征,这种模拟可以说是把现实中的绘画形式语言数字化了,等于是一种数字化的绘画。
计算机技术虽然能逼真地模仿传统绘画的视觉形式特征,而且拥有传统绘画很难达到的方便快捷,但是这些都很难使创作者进入一种忘我的、愉快的、挥洒自如的创作状态。作为数字绘画的媒介材料,计算机技术鲜少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特征,因而也难以划分画种门类。有人说数字绘画要细分为数码油画、数码水墨等等,但是这些油画、水墨画除了让人惊叹它的逼真外,难以有更深的体验和共鸣。数字绘画作品会随着电光的消失而消失,即使用印刷技术输出也没有传统绘画的那种生气和韵味。
在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数字绘画也许能够打破自身的局限成为一种全新的画种,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利用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好的方式。数字绘画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媒体是绘画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平台,它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绘画艺术。目前,我国的数字绘画艺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数字绘画的发展还需要大批新型专业人才:既要有传统绘画的传承、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了解新媒体技术、熟悉电脑技术,同时还要抱有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如何将数字技术手段合理而又更好地和传统绘画创作相结合,这已经是当代绘画艺术领域中最受人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对这些改变做进一步的探索实验,这要求绘画艺术创作者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背景。
综上所述,数字绘画现在虽然无法被称为一种全新的画种,但是和传统绘画不同,它具有多维化、动态化、大众化和互动化的特点,它早已经是艺术创作的便捷手段。数字绘画不应该局限于作为模仿传统绘画的视觉语言,而应该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数字技术赋予它的超强的表现力和技术美。
参考文献:
[1] 朱强.新媒体技术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75.
[2] 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DB/OL] . .2004.
[3] 杨伟光.新媒体要成为主流媒体[DB/OL] .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