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21: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思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量问世,成为俄罗斯传统生态文学的发起者和开拓者,并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俄罗斯的生态理论具有开创性和独创性,;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在良好的传统意识基础上普及到教育部门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教育;生态立法
中图分类号:K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270-02
收稿日期:2014-10-28
作者简介:杨军(1967-),男,吉林蛟河人,助研,研究方向:生态学。
按照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俄罗斯生态文化以其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呈现了极具个性的文化特征。在工业文明时代以前,多种族共同存在而形成不同的生态文化。在工业文明的高度和广度上创建生态文明,在吸收人类自诞生以来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
一、俄罗斯生态文学
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端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普希金起到了"开端的开端"的作用,他对俄罗斯文明的生存和走向起到启蒙和引领的作用。自由的生存方式是普希金的终生渴求。这就合乎逻辑产生了超前的生态伦理意识:面向大众,返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的笔下塑造的农奴纯真、自然的个性和品质,正是其对自己所向往的美好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在乡村,有恬静的溪流、牧场,有散发着野花幽香的丛林、山谷,有淳朴、厚道的人民,也道出了诗人返归自然、诗意地栖居于大自然之中的心声,而这种境界又恰恰与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
托尔斯泰则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探索回归自然的方式和途径,他向人们展现了原始的生态美,并赋予了自己诗意的人生,完成了对自然审美的超越。“人类心中一切恶的成分,一经和自然接触便应消灭,因为自然是美与善的最直接的表现。”[1]与托尔斯泰相比,屠格涅夫通过更加细腻地塑造了少女形象的自然美,表现了崇高而又朦胧的自然美,从而揭示出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
进入二十世纪的前苏联时期,俄罗斯生态文学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文化生态共同体的形成、引导和积累基础之上的集体人格创建的效应。多产的普里什文用人生、艺术、道德、历史的观点来诠释真、善、美和爱,不仅让人们了解大自然,也让人类了解真实的自己,在他笔下的大自然充满诗意和哲理。弗·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则表达了对平凡人的终极关怀,对普通人的生命的致以崇高的敬意。帕乌斯托夫斯基创作了一系列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号召人们保护森林的散文。他的“梅晓拉”系列,描绘出大自然的风光美和当地人纯朴的心灵。阿斯塔菲耶夫《陨星雨》、《最后的问候》、《牧童和牧女》、《鱼王》等,为人们谱写了一首首悲伤而又浪漫的现代田园诗。
俄罗斯生态文学题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反思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的过程中,呼吁人们以“亲人般的关注”面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将人生艺术化的“行为方式”。
二、俄罗斯的生态哲学思想
20世纪20年代,布哈林首先把平衡论作为认识生态问题的哲学基础。其主要观点是,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由互相联系着的各部分组成的整体或体系,周围都有自然界的其他要素即环境,二者之间存在着经常的联系,处于动态的平衡关系之中。“人类是自然的和自己的两重动物”,“生活和工作在生物圈中”。普列汉诺夫强调自然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人为环境”的概念,认为地理环境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对人产生的结果不同。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哲学界就罗马俱乐部的系列报告开展了深入讨论。从“人及生存环境”、“科学和现代全球问题”的角度加以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围绕“科学技术革命时代中的人、社会和自然”等一系列问题苏联的科学哲学工作者们提出了促进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生态化,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意识,保证人类的生存。生态问题的全球性也被首次提出,认为人、社会和自然高度相关。“生态意识”概念出现,主张由过去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转变为将人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容许的范围之内,运用生态思维进行生态活动。并在生物圈进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圈思想,生物圈正在向智慧圈转化,强调人的智慧(科学思想)对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生态活动”的概念,则指人、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生态效益的过程。
苏联学者对于科学技术解决生态问题持乐观态度。卡皮察认为,人类在原料消耗问题上主要囿于现有技术水平的极限。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几乎每种极限都能为新的技术所突破,人们使用能源的潜力伴随着技术潜能的开发而不断增长。过去生物圈控制着人类种群的动态,能够纠正我们的错误,现在人类摆脱了生物圈的控制。
学者们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人类利用技术文明对自然界的掌握和改造是绝对不能避免的,这个趋势不可改变。人们在利用技术条件创造满足社会的必需品时,不仅需要考虑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必须考虑随之而来的污染加剧等生态灾难的威胁,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依靠技术自然而然地解决。因此,必须把科学技术的利用,控制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教育
俄罗斯的生态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综合性,生态教育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大学后教育、专门人才的专业再培训和业务进修等教育类型。从学龄前开始,生态保护教育渗透到从小学、中学到职业教育、大学的课程教学之中。幼儿园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了解认识环境、认识自然。在职业技术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中,普遍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重视自己所将从事的职业中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在各高校开设“环境保护”公共必修课,使未来的专家了解环境、了解自然,认识自己的工作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职责,培养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在继续教育方面强化普及生态知识。首先对生态环境组织领导者和专家,尤其是对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经济活动负有决策责任的决策者,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培训。其次,发挥公共教育机构生态培训的主导作用。俄罗斯联邦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工具,以及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和旅游组织等培训主力机构,承担着生态保护宣传的主要任务。再次,生态教育的协助机构广泛吸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生态教育。国家自然保护协会、工会等群团组织举办自然保护讲习所,组织环保电视节目、电影观赏活动,开展自然保护知识竞赛,出版宣传杂志和书籍等,及时向居民通报环境保护立法和生态安全立法情况,广泛地吸收公众参加环境保护工作。
四、生态立法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紧跟世界主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俄罗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已形成并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成为全民的共同意识。
1.生态立法体系逐步完善
俄罗斯的生态立法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在古罗斯的法律规范中,就开始从个人财产角度立法保护一些植物和动物。当年,彼得大帝开疆拓土,需要木材,但规定每砍伐一棵树木,一定要补种两棵。1833年禁止在圣彼得堡市内设立对大气产生有害影响的企业。20世纪初期,颁布了“森林法”、“捕鱼法”等法令。1960年颁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然保护法》[2]。1977年把国家和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写入宪法。1986年开始进行国家生态鉴定。
俄罗斯法律确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及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宪法地位,创建了实现、遵守和保障公民生态权的法律机制,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生态民主权,生态保护社团的组织权、生态教育权及其他生态民主权力。
2.“环保优先原则”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在生态法领域确认和规定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应对其他自然客体和整体的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利益。保护生态利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赋予原本是利用自然资源或者影响自然环境状况的部门相应的环境管理职能。
3.推行生态税收制度
俄罗斯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综合特别税制、缴纳罚款、环境税等成功的经验,利用生态税收对环境保护的有效调节作用,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恢复环境生态功能。l991年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定征收自然环境污染税,1998年的《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正式定名为“生态税”。俄罗斯联邦主体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增加生态税收的社会发展目标。
4.推行生态保险制度
1991年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的有些规定过于严苛,操作性不强,被认为同俄罗斯现实严重脱钩,如果严格遵守该法,在俄罗斯至少需要关闭80%以上的国内企业。因此,俄罗斯不得不采取其他应对措施,减少和约束生态损害行为。
俄罗斯建立生态保险制度,设立生态保险基金,用以补偿突发生态事故给第三人或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生态保险制度增强了投保人的防范意识,以便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最小限度地减少保险赔偿的支出。
5.实施生态鉴定制度
生态鉴定是指,生态鉴定机关的成员依照俄罗斯环境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权威的论述、论著评定鉴定对象的环境影响和鉴定对象的合法性,以鉴定结论的形式说明鉴定对象是否符合生态规定。俄罗斯联邦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旨在查明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是否符合生态要求,是否获得实施许可,预防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的社会、经济及其他后果。
综上所述,俄罗斯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方面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孔子学说和天人合一影响较大,在生态教育和生态立法等方面大量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这种融贯东西、为我所用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
关键词: 阿诺德文化思想 中国教育 借鉴意义
一、理论背景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发展的进程正逐步加快。然而在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危机。随着时间的发展,“物质至上主义”在整个社会中盛行。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认为,“工具信仰”现象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人们过分迷信物质文明而忽略了人性和谐、完美地发展。此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迅速转型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危机,其中包括新社会和旧社会衔接问题。用阿诺德闻名于世的诗句来说,就是:“现代人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还无力诞生。”新旧秩序并存,使英国人出现了价值观与信仰的失衡。马修・阿诺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他的文化理论及教育思想,试图挽救整个社会,以实现完美的理想世界。
二、阿诺德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阿诺德文化思想中,“人生批评”论尤为著名。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精神在于不断扩展自身的能力和智慧,使自己趋于完美。要实现这一理想,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不仅致力于看清事物的本相,获得关于普遍秩序的知识,而且付诸实践,使其所构建的完美理念通行于天下,从而显示出文化的道德品格和社会品格。因此,他希望把科学精神和道德精神结合起来,促进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具体到诗歌领域,阿诺德提出了“诗歌是人生批评”的观点。阿诺德认为,首先,诗歌要具有思想性、批判性。诗人“应该理解人生和世界,然后在诗中处理它们。现代的人生与世界十分复杂,一位现代诗人的创造如果要具有很大价值的话,其中就必定包含一番巨大的批评功夫,否则它将成为一桩比较贫乏和生命短暂的事业了”。①其次,诗歌还要具道德性、严肃性。就是说,诗歌要提供人生的解释和评价,要反映生活的秩序和规则。“诗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将观念有力而美丽地应用到生活中,应用到怎样生活这样一个问题上”。②而怎样生活是个道德问题。因此,“违反道德观念的诗,就是违反生活的诗;对于道德漠不关心的诗,就是对生活漠不关心的诗”。③最后,诗歌还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人生批评必须与诗的真和诗的美这两条法则完美地结合起来。诗歌必须真实、严肃;“诗歌主张美、主张人性在一切方面均应臻至完善,这是诗歌的主旨”。④阿诺德认为:“最好的诗的题材与内容上的那种真实与严肃的优美特征,是和风格与表现手法上的那种词汇与行动的优美特征分不开的。这两种优美是密切结合着的,并且彼此是坚持着正比的。”⑤
除了“人生批评”,阿诺德还提出了关于文化教育的独特见解。马修・阿诺德认为,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着文明缺陷,是一个文化普遍缺失的时代。因此他提出只有文化才是解决社会混乱的有效手段。他希望通过教育使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从而使整个民族变得有文化,达到一种普遍完美的状态。马修・阿诺德眼中的文化,是一种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力量,它致力于人自身的、内在的转变。根据阿诺德的理解,文化是指“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手段,得到当前世界上所能了解的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使我们能做到尽最大可能接近事物之坚实的可知的规律,从而使我们的行动有根基,不至于那么混乱,使我们能达到比现在更全面的完美境界”。
在教育方面,阿诺德还大力倡导古典教育。马修・阿诺德生活的时代,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所带来的混乱使大众感到绝望、沮丧和倦怠。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精神信仰与价值观念的缺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马修阿诺德认为,为了使大众更好地理解当代生活的复杂性,需要从历史上寻找能提供人们以精神慰藉的精神养料。于是,阿诺德试图从古典文学中寻求解决方案,以拯救当时的整个社会。他曾指出,希腊精神在人类精神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马修・阿诺德极力主张为人们提供关于希腊精神的信仰及著作。古典名著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条途径,才能使大多数的人得以接触古希腊罗马的思想,进而实现思想道德各方面的提升。
三、阿诺德文化思想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伴随着“金钱至上”观念的盛行,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传统的美德与价值观念逐渐被抛到脑后。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显得极为重要。阿诺德提出的通过文化教育来实现人的知识、道德各方面完美的状态值得借鉴。只有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提高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地向前发展,才能实现完美的状态。在教育过程中,知识固然必不可少,但思想价值观念的养成更加重要,这便是阿诺德所说的文学的道德作用。
此外,阿诺德崇尚经典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当今,中国的四书五经、儒道释思想、唐诗宋词与四大名著渐渐被人们淡忘。因此,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必然要从阿诺德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
注释:
①②③LionelTrilling:ThePortableMatthewArnold,NewYork,TheVikingPress,1963:238,343,344.
④[英]马修・阿诺德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上海:三联书店,2002:16.
⑤张玉能.西方文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9-230.
参考文献:
[1]吕佩爱.马修・阿诺德的“人生批评”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柔性精神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遗存,是我国丰富的文化中蕴含民族精神最明显的一项,并且有着各个区域之间的舞蹈都具有着共通的神韵和风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式。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中,儒家文化思想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儒家文化思想的“柔性精神”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
一、在舞蹈中追溯文化源流和背景的重要性
在对舞蹈的学习中,对其文化源流和文化背景的追溯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舞蹈是一种以肢体语言来传达精神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对舞蹈理论的探讨也是不容忽视的;理论探讨,是使舞蹈者领略舞蹈内涵的重要依据,能够使舞者对舞蹈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虽说历年来出现了很多争议,但是不能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柔性精神”对舞蹈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在儒家文化中,无论是仁、义、礼、智还是忠、孝、廉、耻,都体现出了儒家文化的柔性思想。
从儒学文化的基本理念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阐述,其核心思想和文化精神都是围绕着伦理本质和守诚观念来展开的,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结构和以“仁”“礼”等思想构造出来的社会秩序,以上所提到的内容,都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这种柔性精神可以说贯穿在了整个儒家文化思想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柔性精神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主线,并且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古典舞中所展现出来的外柔内刚、刚柔相冲,以气韵为中心,就是儒家柔性精神的具体展现。通过将柔性精神结合到舞蹈中,从而使舞蹈的表现达到线条柔和,同时也包含了内在的力量,使我国古典舞蹈能够表现得更加唯美。可见,中国的舞蹈文化离不开中国儒家文化中柔性精神的影响,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舞蹈中存在的柔性思想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舞蹈的表演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二、舞蹈与儒家思想
舞蹈,是一门综合了多种艺术而产生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能够借着肢体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的都可以称之为舞蹈,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致的时候,已经无法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来表达的时候,舞蹈就成为了最好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舞蹈源自于生活,并且能够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占有显著的地位,儒家学说经过历代 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同时,在我国舞蹈文化中,儒家思想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从我国舞蹈的发展中看,无论是舞蹈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的含义,无一不透露了人对美的意境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深层次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我国的舞蹈文化从起源上就与儒家文化有着某种一致的地方,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随着儒家文化的深入而打上了儒家的烙印。由此可见,研究中国舞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三、柔性思想在中国舞蹈中的教育理念
在对舞蹈的演绎中,所要突出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撞击所产生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中国舞蹈中所突出表现的柔性之美,是一种以和谐、均衡、协调统一为特点的一种美的感受,是舞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使人感觉柔和、愉悦、舒适,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使舞蹈的本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中国古典舞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是在各个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创造和整理,并且加上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舞蹈。在我国古代的文论与画论之中,就有所谓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之分,这二者同样也适用于古典舞的艺术表现中,在柔性的飘逸动荡中,将内在的气韵和生命力充分的展现出来,如掌上舞的赵飞燕,在对古典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将柔性之美表现的可谓达到了淋漓尽致。正是将这种柔性之美恰如其分地融合在舞蹈的演绎中,才能使舞蹈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实现其艺术价值。
柔性之美对中国舞蹈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古典舞蹈,在民族舞蹈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也存在着对柔性美的标准,如人们常用描述自然形态的那种柔美来形容舞者高超的舞蹈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柔性美在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对民族民间舞蹈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可见,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将柔性精神合理的运用到中国的舞蹈文化中,能够在很大意义上将舞蹈美充分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舞蹈中,“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征,鉴于其对中国舞蹈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柔性精神充分地融入到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舞蹈学科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思想内蕴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柔性精神在中国舞蹈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玉.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2]黄葶.中国舞教学中的柔性精神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关键词:文人画;社会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9-1
东方绘画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早期社会文化思想儒家、道家、玄学、佛学思想都对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绘画表达的就是思想见识、文化认识。不同时代对不同文化思想的侧重,必然要影响到绘画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认识。
一、儒、道思想构成了两汉文人作画的审美基础
绘画发展到两汉时期,汉文帝以道家思想治国,汉文帝时代的绘画多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对绘画创作“解衣磐礴”的探讨提升了绘画的境界。到了汉武帝时,为了富国强兵,安定边疆,汉武帝积极吸收儒家“尚用”的思想,这时的绘画因儒家思想的提倡而具有了“历史之境”的作用,多以鉴戒为目的。
儒家对绘画艺术是从两个方面来肯定的,即一为对个人修身养性而言,一为对社会“明劝诫”而言。儒家主张亲近自然,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思想表现在为艺上,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山水,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既文雅又朴实的人,然后才能真正做到用“诚”去体会造物的内在精神,并在绘画创作中表现出“人性”,使作品表现出自然、朴实、文雅的审美面貌以及正派君子的气度,这样的作品才能起到劝诫的作用。
从思想对绘画的影响来看,道家的思想比儒家的思想对绘画贡献更大。儒家提倡积极入世,艺术只是“小道”,儒家认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不应该将太多时间用于绘画研究。道家从出世的认识论出发,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而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体,因而“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王弼著《老子五章注》)。与儒家相比,道家更注意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上主张重意轻形,强调“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由于“任自然”的影响,在审美上倾向于自然、天真、朴拙;由于重意轻形,其作品则表现为不重工巧而更注重人的感情和思想的表达。
儒、道两家虽然因思想主张和认识的出发点不同而在艺术主张上各有侧重,但在审美认识上都倾向于自然美、朴实美。两汉时期,儒、道都曾单独作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影响绘画。文人自汉以来参与画事,与儒、道两家对艺术是人的修养的一部分的提倡是不可分的。而对自然美、朴实美的追求构成了两汉文人作画的审美基础。
二、魏晋玄学、隋唐佛学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玄学兴起于汉、魏之际,此时社会动乱,文化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玄学以老庄思想为基础,调和了儒家的某些思想,把道家的自然无为更加绝对化、抽象化。玄学汲取了老庄“言不尽意”的思想,以言象为末,以意为本,重意轻言、轻象,这种“得意忘象”、“寄言出意”的思想发展到南北朝时的表现就是绘画理论上“取之象外”的审美原则的提出。谢郝在评画时提出“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于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这里所谓的“象外”则是指形似之外的神似。玄学对“言不尽意”中“意”的强调,对文艺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思想使绘画更加倾向于主观认识、主观精神活动的表达。中国的文人作画思想正是在老庄舍象求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取象方法,并在玄学的推动下,把表达思想与情感作为创作的指导原则。
随着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随着少数民族内迁而得到广泛传播,佛学思想的影响也日见扩大,到唐代,百丈禅师创建禅林制度,佛教在中国扎根,成为民族文化思想的一支。佛家的“神”和道家的“意”在绘画上更是不谋而合。在唐代佛教和佛学思想从两方面影响文人作画:一、禅定思想。佛法说禅、定、慧,什么叫定?就是禅者心静之澄静和安详。作画者只有先心境达到澄静和安详,才能使画面呈现出自然、静气,给人一种舒适的美感,如道家思想对真画者“解衣磐薄”的论述一样,只有心静达到澄静和安详才能在作画时得到“庖丁解牛”――“神遇”的境界。二、无象。禅门说无象,认为形器世间(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世人应该自觉截断物欲的诱惑,这样才能回归到那个形而上的道体,从写意的角度看,象就是客观景物的外形,或绘画的表现形式,本真就是画家的主观意识,即意。通常过份执著客观物象会相对减弱画家主观意识的表现。佛学还影响了绘画中对“形”“神”的探讨。佛家认为“神”是万物的本真,是万物的道体,认为形器世间(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这些认识使文人作画从“神”即主观与客观物体的道体出发去认识和表现形象,并侧重于主体精神的表达,既然万物各有道体,而这个“道体”又是主观的精神能认识的,那么在画面中就要表现佛家这一认识的过程,要通过自然万物的表达,表现天地的道体,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对这一道题的认识,王维水墨山水画的绘画形式就是用水墨表现“山水的道体”。
文人画是绘画在中国文化思想影响下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两汉文人在儒道思想影响下对自然美、朴实美的追求形成了两汉时期文人画的审美观;魏晋在老庄思想以及玄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了魏晋文人画以表达思想、情感为主的艺术指导原则;隋唐在佛学以及佛教影响下形成了文人作画从“神”即主观与客观物体的道体出发去认识和表现形象,并侧重于主体精神表达的艺术追求。早期社会文化思想如儒家、道家、玄学、佛学思想,都对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思政教学;实践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近些年来相关教育部门,开始强化茶文化思想在其教学中的渗透,通过茶文化这个平台,帮助大学生感受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格修养都会不断提升,他们会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物,茶文化也为思政实践教学创造了一个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亲近,教学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保障。
1茶文化思想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这些内涵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表现的,这些载体也就是茶道、茶艺等。茶文化的这些载体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们在这种茶文化的影响下,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得大学生们在精神上能够有所变化,比如,茶文化中的道德的展现,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茶文化中的内涵虽然具有多样性,但是却有一个中心的思想,就是静,这也是茶文化所给人带来的深刻含义。这种含义的传达使得原本简单的饮茶活动逐渐与人的处世原则相联系起来。进而使得人在处世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进而在茶文化下不断的衍生出新的文化。茶文化在人们眼中被赋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能够给人们带来情操和人格上的变化,使得人能够向好发展。同时他能够对人的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修身养性,使得人们能够在一个精神愉快的状态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品质。
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茶文化的形成是来自于各种各样的茶类活动,这与一般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茶文化具有的特色。茶文化中蕴含的这种博大与源远的精神能够体现出这种静的意境,而茶文化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具有更好的展现,这些元素将茶文化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茶文化中蕴含的这种重视道德以及诚实的精神思想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一个积极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之下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茶文化中的注重道德品质的这种精神内涵,是茶文化在德育方面所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能够守住道德的底线,人们才能够更好更和谐的相处,而这正与大学生所收到的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谋而合,茶文化的这种重德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进行人际关系时不断的树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大学生们之间能够进行和平相处之后,就开始追求大家的和平,也就是说大学生们在生活中所展现的各种自身的特点时,能够得到一个和谐的相处,因为大家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俭,这也是大学中学不断提倡的。学生能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树立自己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不断的践行下去。
1.3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大学生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能够不断的从茶文化中吸收一些内涵和精神,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也能够坚忍面对,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的领悟之后,就能够对自己的心理调节做一个正确的调节,使得茶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精神困扰以及生活难题,同时能够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形成一个新面貌,进而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1.4茶文化精神对于学生强化思想道德修养非常有利
在茶文化中,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奉献以及和谐为两个基本观点的一项文化内容,茶文化反对自私自利,反对见利忘义,更看重的是道德品质以及思想的素养,强调和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和相处。茶文化对于学生的心理调节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抛开一些世俗的功利心,使得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纯粹,对于自己所追求的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同时也会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能够冷静思考,面对问题。茶文化的这种思想能够在精神思想道德上对大学生产生一个有利的作用。
2基于茶文化思想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下面对茶文化思想下的思政实践课程进行具体分析:
2.1明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想要将茶文化能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有一个良好的融入,首先应该了解到茶文化在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目标和价值,这样,才知道如何入手,才能够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第一应该让大学生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并且能够认可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第二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茶文化进行传承的一个主体,并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这对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延续具有重要性的意义。在这些基础上,使得思政教育有所创新,能将茶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入,使得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能够将这种传统文化做好传承,除此之外,教育目标还包括在茶文化的传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进而能够发挥出大学生的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得茶文化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其价值。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时除了要明确其具有的教育目标之外还应该明确其的教育价值。因为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所产生的价值是具有可持续性和无偿性,这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一个正面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茶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在思政教育的学习中不再表现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使得能够通过思政教育的学习使得自身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得茶文化中所对思政教育发挥的价值能够对学生的人格道德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构建与完善传统茶文化教育制度
如果单纯的将茶文化添加到思政教育中,就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冲突,所以想要茶文化能够在思政教育中有一个良好的融合,就需要思政教育做出一些改变,使得在这个改革之后能够将茶文化充分的纳入到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同时在思政教育改革之后,茶文化融入进来之后,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就会发生一些改变,同时这些变化将使得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在高校中进行传播。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中开展了一些关于茶文化的课程,像《中国文化概论》,但是,这些类似的课程中关于茶文化的内容太少,不能够达到茶文化所应该传播的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进行一个关于茶文化的课堂的专门的设置,可以设置一些公共选修课程,同时利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进而使得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将其在思政教育中所要发挥出来的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2.3创新茶文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茶文化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非常的深厚,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讲解不能够将其所蕴涵的精神内容完全的展示,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形势的教学手段,使得茶文化的思政教育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比如,茶文化的故事比赛等,都可以作为一种思政教育方式,还可以将茶文化相关的图片制成动画进行播放,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茶文化进行了解,进而能够使得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更广的传播性。除了在思政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加入茶文化之外,还可以在一些相关的其他课程中添加茶文化,比如在心理课程中也可以引入茶文化的内容,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茶艺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实践课程中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这种魅力,进而能够加强茶文化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作用。老师还可以从专题课堂进行入手,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茶文化的教学,同时在能够帮助老师在心理教育的效果发挥出来。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践的活动来进行课程,比如以茶会友等专题辅导,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友情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能够变得积极健康。
2.4丰富高校传统茶文化文化活动
茶文化在与思政教育结合之后,在大学中进行传播的时候,不仅应该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传播,还应该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传播,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高对茶文化的兴趣以及自愿承担起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茶文化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好多种,比如交流型,这需要高校邀请一些茶文化方面有名的人来对茶文化进行讲解;文艺型活动,高校可以邀请一些社团针对茶文化的一些内容进行表演,使得学生能够在观看这种表演的时候受到震撼,进而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茶文化的相关的传播,使得学生能够在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能够对茶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结束语
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渗透性,能够牵引人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使人形成一种惯。优良的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会有积极的影响。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思想,对思政实践课程教学有巨大的帮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政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显得更加紧迫,接触茶文化这个平台,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思政实践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总之,茶文化思想下的思政实践课教学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研究参与到教研中去。
参考文献
[1]黄亚果.中国茶文化对国人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362-363.
[2]安绍强.基于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J].福建茶叶,2016(4):298-299.
[3]周庆,罗孝友,李菊顺.论茶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12):166-167.
[4]蒋艳.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12):227-228.
一、政治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主要部分是“礼”与“仁”,“礼”是以“仁”为基础的,仁礼融为一体。在治理国家的谋略方面,他的见解是“为政以德”,利用道德与礼教来处理或解决国家事务这样高超的治理国家之道。此种治理国家谋略既称作“德治”,又称作“礼治”。此种谋略把德以及礼施之于老百姓,即人民。也就是说,冲破了古代沿袭下来的对庶人不需要责求完礼的圭臬,消除了贵族与庶民之间已经形成的一条重大鸿沟。与此同时,孔子也强调“人伦”,即人和人之间的相干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以及合理的秩序。孔子的仁说,蕴含了人道主义精神;孔子的礼说,则蕴含了礼仪制度精神,也就是说与现代精神意义上合理的秩序与完善的制度是相一致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永续发展的主旨,无论哪一个社会,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个政府都是可以运用的,而秩序与制度恰恰是创建人类文明社会的根基。孔子这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整齐而有条理的秩序精神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思想根源的精髓。
二、经济文化思想根源
孔子的经济文化思想根源最重要的方面是“重情义轻利益”“见利益想道义”的义利观以及使人民富足的思想。孔子所说的“义”指社会道德准则,“利”指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在“义”和“利”两者之间的关联方面,孔子把“义”放在居首位置。他说:“见利思义”就是当人们见到物质利益时,首先要斟酌如何符合“义”,要做到“义然后取”,也就是说在符合“义”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考虑获得或摄取。《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对当时时代的为政者实行说服教育,认为为政者应该勤俭节约,不要挥霍浪费。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此句话体现了在经济领域里孔子“仁”的文化思想。
三、教育文化思想根源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是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来说明人的禀赋品质相近的先驱者,个性之间的差别是后天所受的教育、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指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的区分,人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享受教育。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礼”与“仁”,“礼”为道德表率,“仁”为高尚道德标准。“礼”是“仁”的格局,“仁”是“礼”的实质,“仁”的精神丰富了“礼”的内容。“学而知之”是他的教学思想中的核心,并同时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务必做到“学以致用”,将汲取的知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不要学非所用。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又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的伟大教育家,即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出言语、德行、文学、政事等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他不仅重视用言语来教导,更重视用自己的行动和模范行为来示范以及感化学生。他的教育活动既造就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又基于实践之上创新教育学说,并且为中国古代教育文化提供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四、道德文化思想根源
【关键词】中国墓葬;传统文化;风水学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38-01
1 中国古代传统墓葬风水学思想
中国古代墓葬的选址、埋葬体现出中国传统墓葬风水学的思想。风水术在汉代已相当流行,东汉以后已将墓地的好坏与生者的贫富贵贱联系起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地风水术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出现了大量风水术方面的著述,著名的如晋代大风水家郭璞的《葬书》。郭璞在《葬书》中曰:“气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乘生气的理论,是风水的中心主题。而“乘生气”、“藏风聚气”其实就是中国风水文化中对墓葬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环抱、流水环绕、主流支流交汇处的河漫滩及阶地并且人们在其上选址建城、建村、建宅是原因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墓葬风水术要求墓葬乘大自然之生气,并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寄托了逝者与对未来或死后美好生活的希冀追求和生者对逝者的哀悼,并期盼死者保护在世亲人,更好地荫益子孙后代。
我国古代墓葬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墓址的选择要看风水。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墓地的选择,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一是京城附近,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二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三是死亡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格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四是其他地方,如生前向往之地等。但是一般都要选择“前有照,后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过,后有山峰为靠,境内层峦叠翠,就是说墓地要枕山面水。
墓葬与风水发生关系,是先民们对灵魂不死文化观念认同的产物。由墓葬文化派生出的风水文化,又反作用于墓葬。这种反作用,不是制约了墓葬文化,而是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理念化,并溶入了“为了死者后代繁昌”的封建墓葬文化新内容。反过来,墓葬文化又成为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墓葬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墓葬文化罩上了挥之不去的封建迷信阴影,因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宗族观念强烈
中国墓葬与宗族伦理观念也是密切相关的,是宗族伦理观念的直观反映。墓主人安葬的地点、方式都严格地依据宗族血缘远近关系。宗族墓葬往往集中在一地,以墓葬群的方式出现,从而出现氏族公共墓地。
人死后要葬在一起,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而客死他乡者,也要设法将事故云回归葬。因而,氏族公共墓地实则象征灵魂世界的氏族聚落,也是史前以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各地区、个文化埋葬制度的共同原则。如西汉中山国国王刘胜死后葬在凤凰山(后改称陵山),周围山顶的十几个山包,则是刘氏子孙坟。
在当前农村地区,氏族公共墓地随处可见。氏族公共墓地只允许本氏族成员,是氏族埋葬制度的一项严格的规定,因此,氏族公共墓地埋葬的都是本村同宗的人。迁徙而来的外姓人员要另辟墓地,而他们也不愿死后葬在外姓墓地里。我姥爷家在村子里是外来王姓,本村王姓人员死后都葬在村前的公共墓地里,而我姥爷出殡是要到村后很远的自家的氏族墓地下葬。
3 鲜明的阶级性
中国古代墓葬礼仪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阶级性。《庄子?杂篇?天下》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墓葬坟丘的大小、墓室的性质与多少、棺椁重层的多少、随葬品的多少、墓前石刻规格等都与墓主生前的社会等级高低与权力的大小直接相关,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墓葬形制等级的高低实质上取决于墓主人社会等级的高低。
秦汉时期,与统治阶级陵墓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刑徒墓和贫民墓,它们反映了这时期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的情形。刑徒墓中的尸骨多有明显的劳损痕迹,除少数墓内有一两枚铜钱外,大多没有所葬品。而贫民墓中葬具都很简陋,有的用陶棺,有的仅用瓦片覆盖身体,也有的根本没有葬具。随葬品极为贫乏,仅有几件简陋的陶器或几枚铜钱。
4 “事死如事生”的表现形式
中国人有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伦理观念,《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有意识的营造象征死者的墓穴的葬俗。中国传统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仍将存活在“世”,并且可以荫庇子孙。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先前死者所用过的物品一般作为陪葬品埋在死者周围。从陪葬品也可以推测出死者生前的许多信息。在重视阳宅的同时,也重视阴宅的建筑和配置。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墓葬中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人鱼膏为烛”,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陪葬坑气势宏伟的兵马俑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乾隆墓中的“御书房”亦将这种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涉及十分广泛,在世界文化中享有崇高地位;其中墓葬文化独具魅力,是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这也是观察中国文化的一个角度。
参考文献
[1] 冉万里.汉唐考古学讲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82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72-02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语言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的记载、保存和传播也离不开语言的媒介作用。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则是影响该民族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就英语教学层面来看,在教学中重点考虑对中、英文化背景的对比和分析,并明确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平衡文化思想差异开展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需要明确的是,英语教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受到文化思想差异的影响和牵制。所以,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在课程中设计文化背景教学环节,在带领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合理引导其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程内涵,有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成离不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则无法真正掌握和应用该项语言。
一、文化思想的含义概述
由于“文化”一词含义较广、使用范围较大,属于高频词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文化”的解释也各有千秋,因此要统一“文化”的具体含义较为困难。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文化的本质含义是该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人情、风土、民族风俗、精神面貌等等。深入了解并有效掌握该国家的文化背景,能够为该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本国文化特色,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在此方面,当下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中关注英、汉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体现,突出文化差异对语言理解及语言交际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二、文化思想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联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内涵的载体,充分反映出了该民族的思想状态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其自身成为语言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内容。因此,仅从潜在意义上理解一门语言,学会一门语言的读法和写法,并不能从根本掌握该语言的内涵及应用方法。所以,在学习一项语言时,需要充分结合该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从英语教师的角度来讲,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语法、语音、词汇等一系列语言客体信息方面人手,更需要全面渗透英语文化背景,阐明英、汉文化差异以及该差异在语言交流和应用方面的影响,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英语文化,并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应用方法。
三、文化思想差异在英、汉语言交际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了解文化思想的差异对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方法逐渐被取缔,对“文化”也有了新的定义和阐释。就英语领域来讲“文化”主要是指该语言民族的价值观念、历史背景、行为规范、风土人情、地理、传统习惯、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该语言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能够深化学生对该语言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语境和语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能力,加强其语言交际能力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哑巴英语”现象。倘若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性,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确沟通,降低英语课程的实用价值,甚至在实际交流中产生误会。简而言之,当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所具备的汉语文化背景必将与英美文化背景产生冲突,并且直接阻碍实际交流和沟通。由此可见,中外文化思想差异对语言文化的教学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1.就日常交流中的感谢及答谢方面来讲,中国的含蓄表达与英语国家的坦荡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反映要求或者喜欢等情绪的时候,英语国家会直截了当的表述,而中国人的礼仪习惯则是先推脱一番,这一方面在接受礼物时有着突出体现,譬如:当中国人收到礼物时,首先会推辞然后再含蓄地表达谢意,但并不会当面拆开礼物。而英语国家的礼仪标准则是当面拆开礼物,并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I like it vervmuch.”或者是“Thank you for your beautiful present.”、“I likeit.”等等。另外,在英语国家中“Thank you.”是一个高频词汇,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会经常以此表达谢意,而在我们中国家庭的日常交流中使用“谢谢”则会造成距离感,不符合我国礼仪和语言习惯。
2.就日常交流中的称呼用语来讲,若是以中文表达习惯出现“I`m sorry to trouble you,Miss Jones.”这种表达道歉的语句是十分合乎情理的。然而,“Miss Jones”是中文中对人物的常用称呼,譬如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而在英语国家则通常直接称呼对方全名。另外,以中文表达习惯称呼年长的人为Auntie Li,也是符合语言逻辑的,但实质上是只是以中文思维硬套英语的错误表达方式。还有一种情况,在中文称谓表达中,对于亲属的称谓通常带有一定泛化倾向,突出体现在对非亲属对象的表达中,譬如:面对年龄相仿的对象时通常称呼其“哥哥”或“姐姐”,而面对较为辈分略高一级的对象时则通常称呼其“阿姨”或“叔叔”。而针对英语国家来讲,他们并不习惯与将亲属称谓应用于日常对话、交流中。假设在英语国家中将较为年长的人称呼为“Auntie Helen”或者“Uncle Ben”对方会觉得很突兀。对于英语文化及其表达习惯而言,只有对真正有亲属关系的人才会使用如Uncle等称谓,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亲属称谓后是不带其姓的,这一点与中文表达习惯也有较大出入。
3.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是英语国家文化中,尤其是美国人,极怕被称老。就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这在中国是极其平常且为人称道的,老人也乐意接受这样的帮助。但是在诸如美国这样的国家,你走上前去,笑容满面的对一老奶奶说May I help you?你可能会被老奶奶讨厌并遭到拒绝。
4.就日常交流中打招呼的习惯用语来讲,中国人习惯于以:“去哪里啊?”(Where would you go?)、“吃了吗?”(Do youeat dinner?)作为主要用于,如果在英语国家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他们认为你侵犯他们的隐私或者是想请他共进晚餐。在此方面,英语国家习惯于用体育、天气、健康状况、交通或者兴趣爱好作为打招呼的话题。
四、平衡文化思想差异有效展开英语教学的措施
(一)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遵循阶段性的原则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把握文化差异教学在整体课堂中的比例,严格遵循阶段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分段式文化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分段式教学应当结合学生年龄、年级和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充分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英语能力水平,以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为主要教学形式,辅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或典故展开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英语综合掌握能力。
(二)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遵循适度性的原则
就适度性原则来讲,主要是指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调配。从教学内容的适度性来看,教师应当科学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讲解之间的比例。而从教学方法的适度性来讲,教师需要掌握好文化知识的选择,不能单一追求教材内容的讲解与知识灌输,同时也不要过于倾向对语言文化背景的教育。在英语课堂中,如何合理安排英语教学内容、应用科学教学方法,取决对学生英语掌握程度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了解,根据科学的课程安排循序渐进的实施教学,避免出现贪多求滥及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