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背景调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7 15:21: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背景调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背景调查报告

第1篇

在顺义区工作那几年,邱国远换过很多工作。他每天穿着体面,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却总觉得自己和城市格格不入。他喜欢夏天在自家院子里支起桌子吃饭,习惯走在街上遇到的都是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熟人。可是在城里,他甚至不知道隔壁的邻居是谁。

我就是一个农民。邱国远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回到顺义区北务镇北务村,和哥哥一起将养猪进行到底。

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将邱国远归类为农业青年。他们的年龄在16~35 岁之间,生活、居住、工作在北京乡村超过半年,直接从事第一产业。在北京,农业青年共有9.11万人,占北京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6.17%。

收入不再靠种粮

白天,邱国远在村子里几乎见不到同龄人。太阳下山之后,各家各户的小车才陆陆续续开进村子,载着从城市里放学、下班归来的年轻人。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近郊农村变为城镇,大量农民上楼,大量农村户籍青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选择在外就业或上学。农村青年外流趋势明显,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并呈现多重经济身份集于一身的特点,收入来源也越发多样化。

有些农业青年通过将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获得租金,成为土地出租者,有些青年参加村集体产业并获得股份分红,成为股东,有些青年将自有住房出租,成为房东,还有些青年开展农家乐等个体经营,成为私营企业主。

河北保定姑娘赵红敏是北京农业青年中少见的外地农业户籍。因为到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在城市里,没有人来农村。在北京市农业青年中,北京农村户籍占54.0%,北京非农户籍占38.4%,外地农业户籍占3.3%,外地非农户籍占4.3%。

大学毕业后,赵红敏被一纸工作在北京,管吃又管住的offer吸引到了延庆县北京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时,这片距县城46公里的纯山区让赵红敏很失望。6年过去,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成立了北京四季花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赵红敏担任经理。农村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关键要看个人努力。她说。

李佳雪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到房山区经营一家以生态教育、农工文化教育等为主旨的亲子生态农场。她介绍,房山区拥有十渡景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青年人大多选择从事旅游行业的相关工作,很少有人选择传统种植、养殖行业。

在农业青年致富途径中,农家乐排在首位(15.9%),传统粮食种植收入最低。

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

每个月没有了房租开销,回到村子里的邱国远生活压力骤降。自己院子里种点菜随便吃。他说,除了吃饭和孩子读书的开销,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不过,由于生活和劳动都在村里,农业青年的社会交往相对局限,他们最常交往的对象是本村村民(77.3%)。

农业青年在业余生活上也较为传统,每天上网时间为一小时及以下的占47.5%,从不上网的占6.8%,闲暇时间首选上网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类青年。而他们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是电话(38.7%)和面对面交流(26%),通过QQ、飞信、微信等网络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

邱国远也用微信,但只是打发无聊,从不用来谈正事。更多时候,他会选择打电话,或者更直接地把朋友叫到一起当面聊。

农业青年业余生活比较单调,闲暇时间的安排中,47.9%的被访青年选择上网,45.3%选择看电视,8%选择打牌打麻将等娱乐。

在乡愁中创业

大学毕业后,张庆回到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成为一名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员。经过两年的摸索努力,张庆管理的大棚蔬菜实现年25%增产。现在青年人不管有没有学历,留在农村的都很少,即使没有学历也会出去打工。张庆说,但有些人的思想意识也开始转变,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回到农村来创业。

不过,虽然42.8%的农业青年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对于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中,选择自己创业(21.4%)排在第一位,但只有4%的人有过实际的创业经历。缺乏资金、缺乏创业指导和缺乏技术支持是阻碍他们创业的三大门槛。

第2篇

首先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走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副村支书说: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我们村为中小学免费发放教科书和免杂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扩大我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范围,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免除杂费。“两免”标准为:小学每生每期80元,初中130元,特教95元。按照“一费制”标准,除中央财政负担的免费教科书资金外,其余资金由省、市两级财政各负担一半.2.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两免”资助范围内,对贫困寄宿生在校住宿期间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天补助1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可逐步落实,2005年受资助面要达到贫困寄宿生的80%,2006年达到100%,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第二个老百姓比较关注的就是免交农业税。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直到今天,“交公粮”一词,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在经济增长的“大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遭受着严重的“不公”。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农村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广大农民的税负长期高于城市居民。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农业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取消农业税,还在于它破除了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人民群众对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村民告诉我,他家有4口人,耕种3亩地、70株橄榄,还做些生意,年收入2万元左右。他说:“现在农民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我们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由衷地拥护!”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从2003年起,村民们免交“三提五统”,去年又免交种粮耕地农业税,今年起全面免交农业税,全村农民每年减轻负担38万元,基本达到“零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4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100元。这对我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农村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农民的就医问题。农民就医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我认为应当赶快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就医难主要表现在很多家庭看不起病,还有很多家庭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对此,各级政府也做了很大的工作和努力,也确实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定好位,找准位置,使其真正起到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功能;

第二、要建立农民看病的统筹制度,对于一些特困患者,政府应该考虑解决部分款项,减免他们的就医负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第三、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可以选派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高考分数较低的高中毕业生送医学院校进行培养,入学前与他们签定合同,毕业后回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有条件的县、市医院还可以定期为农村培养实用性医疗人才,进一步充实农村医疗队伍;

第3篇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XX年会分论坛“政商关系新生态”在海南博鳌召开。

新一届政府将高压反腐推向常态化,与之相伴的是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转化政府职能。政商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下称“北大社调中心”)新近完成了《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已经实施一年整的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简化注册程序,政府职能向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转化,这一改革正在重塑政商关系。”

显而易见的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仅成为“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新引擎的助推器,更站在了推动政府配套改革的“风口”上。

长期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北大社调中心主任李强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如果能够在商事制度改革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深化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将可能实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以来最具制度建设意义的突破,从根本上促进法治化、服务型现代政府的建设。

商改成果是否经得起检验?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xx在国家工商总局考察时强调,工商部门站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第一线,当前商事制度改革还在进行时,创业创新还有许多束缚,要持续发力,让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更加充分释放。

XX年3月1日,作为推动“双创”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商事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实施,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工商登记制度其他改革也将逐步展开。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

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等多项措施全面铺开。从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看,这一改革成效明显。

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成果是否经得起检验?北大社调中心历时4月交出了长达五万字的第三方评估报告。

调查组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00个区县,在这些区县XX年3月~XX年11月期间注册的XX万资本以内的企业和个体户中,随机抽取7026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组向《第一财经日报》提供的调查数据和资料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显着:商事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但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去年3月1日到年底,东部地区月均新增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52%;西部地区月均增加21%,中部地区月均增加9%。

同时,商事制度改革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简化企业注册程序,降低注册资本;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切实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XX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后,注册资本规模在1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与XX年同期相较,同比增长61%。可以看出,改革受益最大的是注册资本规模在1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这类企业改革后大量涌入市场,其增长幅度远远超出其他注册资本规模的市场主体。

与此同时,报告给出建议:要继续深化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经营许可审批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商事制度改革涉及到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综合改革的问题;继续深化推进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和信用公示监管制度;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切实推进相关政策落实;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的长效机制。

未来配套改革是关键

李强向本报记者介绍,调查中发现目前商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配套改革,形成统一的机制,统筹政府相关部门,协同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真正让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举例而言,“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是商改一项重要内容。

这项改革的作用在于: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这就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时间。

但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不仅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全面落实已出台的改革举措,也需要各种许可证的办理程序更为简捷透明。

“尽管工商管理部门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的进展比较平衡,但调查显示,企业办理各种许可证的难易程度在各地的状况并不平衡。如何能以制度化方式保障各种许可的审批和注册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是下一步改革需要综合设计和考虑的重点。”报告称。

商事制度改革已经一年,XX年要深化这项改革,实现“三证合一”是任务清单上重要的一项。被视为“硬骨头”的“三证合一”改革更将直接考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

辽宁省沈阳市是“三证合一”改革的试点地区之一。其试点的办法是建设全省统一的“三证合一”综合登记业务平台,由工商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内部流转到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

辽宁省工商行政局注册管理指导处处长李冰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过去工商、国税、地税的登记业务分别通过各自的信息化平台办理,而质监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则通过质监总局业务系统办理。

因此,如何实现“三证合一”综合登记业务系统与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业务系统、税务登记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自动转换,需要横向和纵向各层面的支持。

“目前,在辽宁试点地区几家单位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进入操作阶段。工商通过综合业务平台自动将数据发送至国、地税和质监部门,避免各部门再手动录入数据,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李冰介绍。

形成统一的机制,统筹政府相关部门是多地试点的共同选择。一些较早进行商事制度改革的地区通过成立“商改办”或“领导小组”等机制统筹商事制度诸方面的改革和监管制度的改革,探索出一些基层政府职能综合改革的经验。

比如在率先试点的广东东莞市设立了市属“商改办”,将政府30余个部门统筹在一起进行配套系统改革,对政府综合职能转变形成倒逼机制。

李强向本报记者坦言,商事制度改革效果与政府其他部门的改革配套措施息息相关。商事制度改革绝非孤立的工商部门改革,如果想切实收到改革成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改革红利,需要政府其他部门进行配套改革,特别是后置审批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附录:商改调查报道稿(北大)

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

—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XX年2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从XX年3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为了考察一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的情况及其对企业与社会的影响,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最近完成一项对商事制度改革与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在全国范围内从XX年3月-XX年11月期间注册的XX万资本以内的企业和个体户中随机抽取7026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改革前企业的接触样本量为2600个企业,改革后企业的接触样本量为2586个企业,改革前个体户的接触样本量为920个企业,改革后个体户的接触样本量为920个企业。问卷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注册体验、对商事制度改革的评价以及企业运行状况等。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调查组还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的工商管理局和小微企业业主举行座谈,了解基层商事制度改革的具体状况。实地调研地区既包括全国最早进行商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也包括与全国范围内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同步的地区。此外,调查组还将调查获得的数据与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求微观调查数据与宏观统计数据互相补充。

这些数据和资料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年多来效果显着。改革大大简化了企业注册程序,降低了企业注册所需的时间和各种费用;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调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探索出一些“宽进严管”相结合,发挥企业、行业、社会、政府作用的监管思路。这场改革已成为政府简政放权、转化职能改革的成功范例。如果能够在商事制度改革现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改革,深化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将可能实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以来最具制度建设意义的突破,从根本上促进法治化、服务型现代政府的建设。

一、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数据显示,XX年3月至11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04.71万户,同比增长16.65%,其中,新登记企业286.62万户,同比增长53.99%。

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商事制度改革对市场主体的增加有明显刺激作用,但地区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去年3月1日到年底,东部地区月均新增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52%;中部地区月均增加30%,西部地区月均增加21%。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各地推行商事制度改革的时间和进度有一定联系。特别是在作为改革试点先行试验商事制度改革的广东部分地区,效果更为明显。以调查组进行过专门实地调查的东莞市为例,自XX年5月开始实施商事制度改革试点以来,降低了准入门槛,激活了市场活力,商事登记改革前,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43万户,改革后市场主体数量出现爆发性增长,目前已突破60万户,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

市场主体的发展对促进就业贡献显着。根据统计,截至XX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亿人,比XX年底增加3117.66万人,增长14.26%。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以及服务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商事制度改革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在XX年3至11月之间全国新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数量分别为1.65万户、5.37万户、39.93万户,同比增长51.85%、5.3%、20.67%,第三产业的增幅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重分别上升了1.3%、0.5%、0.4%。

二、简化注册程序,重塑政商关系

此次调查以问卷的方式了解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注册体验,发现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了办理营业执照的程序和要求,大大缩短了市场主体获取营业执照的用时。调查数据显示,改革前注册的小微企业一个月内拿到营业执照的占63.86%,而在改革后,有87.45%的小微企业在一个月内拿到营业执照和其他许可证。个体工商户的状况也大致相似。改革前一个月内办齐所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占77.55%,而在改革后,这一比例达到90.17%。

这次商事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审批相分离,取得营业执照和办妥所有许可证或审批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调查显示,仅就办理营业执照而言,改革后所需的时间已大大缩短。根据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结果,近半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反映可以在5天内完成注册登记,绝大部分企业可以在三周内完成这一程序。

企业注册后获得相关审批和许可证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在一些较早进行商事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企业登记注册“一条龙”服务体系,由工商局牵头或设立专门机制统一协调企业注册和办理各种手续,极大地提高了登记注册效率,方便了企业注册。但在不少地区,各种许可证或审批手续的办理仍然复杂而费时,尤其是生产、加工、餐饮等门类的企业所需的环境、消防、卫生许可等证件,办理过程耗时费力,有时难度颇大。这里既有各部门监管的实际需求,也有各部门如何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的问题。

商事制度改革不仅缩短了注册时间,也降低了注册成本。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前注册的小微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所需的平均费用为723元,改革后的平均费用减少为272元。改革前小微企业不需支付费用就能办好营业执照的占53.76%,改革后这一比例增加到71.71%。个体工商户改革前不需付费即可办理营业执照的占42.81%,改革后占66.82%。

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看,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取消或后置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实现了工商管理部门的简政放权。政府将应由市场担负的职能交还给市场和企业主体,政府的职能向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转化。

政府职能的这种转变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改善了政府形象,提高了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在回答企业注册体验方面的问卷时,小微企业对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表示满意的比例从改革前的73.1%上升至改革后的84.1%,个体户的满意率从改革前的69.9%上升至82.8%,个体户对工作人员的不满意率从改革前的13.7%大幅度降至1.3%。同样的趋势也反映在对工作人员办事效率的评价上面,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对工作人员办事效率的认可满意比例从改革前的70.5%和70.3%上升至80.2%和79.3%。

三、转变监管思路,实行“宽进严管”

商事制度改革将工商管理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从注册前的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的严格监管,对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为了保障健康的市场秩序,工商管理部门正在探索对市场主体实行“宽进严管”相结合的新思路。

在新形势下加强“严管”的诸多举措中,最具制度创新意义的是强化信用约束机制。《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以后,《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及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构建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由于信用约束系统仍处于初期运作阶段,它在监管中的作用尚无法作出评估。不过,一些较早作为试点的地区已经借助政府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形成众多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机构监督的网络平台,在企业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目录,分为企业基本信息、审批许可资质信息、违法违规不良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类,建立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黑名单、信用分类监管和退出机制等信用约束制度,并由工商管理部门牵头,将信用约束制度推广至各监管部门。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分别出台标准,对未按规定履行信息公示义务或有其他轻微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纳入“黑名单”,明确相应的惩戒办法。

在调查问卷也设计了专门的问题,了解企业对于这些新监管措施的看法。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中,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年检”改为“年报”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自律。其中小微企业认为该项改革增强了企业自律的约有三分之一(37.05%),个体户则不到五分之一(17.15%)。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建立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设置“异常名录”、“黑名单”等信用管理方法能增强强企业的自律。其中44.82%的小微企业认为该项改革会增强企业自律,个体户的比例则为8.98%。此外,25.08%的小微企业和17.26%的个体户认为给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并要求企业在网络展示营业执照会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自律。

四、以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政府配套改革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商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配套改革,形成统一的机制,统筹政府相关部门,协同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真正让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不仅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一步全面推进已出台的改革举措,也需要各种许可证的办理程序更为简捷透明。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看,工商管理部门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的进展比较平衡,效果比较明显,但企业办理各种许可证的难易程度在各地的状况并不平衡。如何能以制度化方式保障各种许可的审批和注册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是下一步改革需要综合设计和考虑的重点。

第4篇

北京地区银行机构奥运金融服务现状

奥运服务渠道迅速拓展。大部分银行全面实施了营业网点的美化亮化改造工程,已达到无障碍建设改造标准的银行网点占网点总数的76%,其中奥运重点区域完成无障碍建改网点占重点区域网点总数的88.97%。此外,各家银行机构还加速推进电子渠道建设步伐,辖内银行离柜业务占比大幅上升,有效缓解了银行临柜服务“排长队”的状况。

奥运重点区域支付环境持续改善。一是特约商户普及率明显上升。截至2007年末,北京市奥运重点区域可受理人民币卡的商户平均普及率达到84.8%,可受理外卡商户平均普及率近68%。全市累计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8.47万户;特约商户普及率超过80%。二是银行卡受理机具数量快速增加。累计布放POS机具12.1万余台,ATM机具8388台,同比分别增长80.9%和32.8%。三是银行ATM机的外卡受理能力有所改善。截至2007年末,辖内中资银行已可通过银联网络受理包括VISA、MASTER等在内的8种外币卡。四是外币兑换功能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末,全市可进行外币兑换的银行网点达到1909家,占全市网点总数的92.7%(邮储和农商行除外);外币代兑点增至355家。五是经批准,中行推出了非居民法人“奥运临时账户”业务,满足奥运期间境外机构在奥运赛区账户和结算需要。

各家银行积极加快业务流程优化进程。中行北京分行针对奥运金融服务高效、便捷的特点,对临柜业务流程和产品进行了梳理,并正着力优化调整。工行北京分行梳理了个金和对公业务流程,对现有前台岗位进行简化重构,完成了90%以上的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工作。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了临柜业务流程规范和简化,加强了临柜服务考核力度。交通银行简化了外币兑换和旅行支票兑付流程,为奥运期间临柜服务质量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银行窗口涉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辖内银行普遍开展了一线柜员奥运临柜英语的培训及考试,加强对员工和客户经理的岗位培训。加大了城区具有英语服务能力的大堂引导人员的配备,各家银行均能保证在奥运重点区域网点内安排1-2名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办理业务的员工。在客户服务中心提供英语人工座席服务,努力提升涉外服务技能。部分银行已完成在营业网点和ATM及外币兑换机等自助机具上布设双语标识和操作提示的工作。

辖内各行均开展了信息系统备份切换测试。截止2007年末,辖内所有银行都建立了核心业务系统和相关通讯网络的双机备份,并按制度要求进行了切换测试,测试结果正常,部分银行针对信息系统的应急演练工作也已经完成。

当前奥运金融服务中需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

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工作需加快推进。一是辖内银行压力测试工作尚未开展。其他各类商业银行因为数据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在总行、压力测试工作将由总行负责实施,或因缺乏相关压力测试工具等原因,都还未安排或计划安排压力测试。二是系统故障状态下手工处理机制尚待建立和演练。多数中资商业银行临柜服务手工处理机制尚在建立之中,演练和落实还需加强。三是中行代办奥运门票存在信息系统风险隐患。开赛后,中行在全力做好大量中外游客的赛场内外银行服务的同时,仍继续承担着代售门票和办理取票业务,特别是中行在北京地区139家网点需88.74万张门票,给临柜和系统资源增添了很大压力,增大了信息系统风险。四是银行间跨行业务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尚未建立。银行间跨行业务系统故障或网络中断后各行和相关部门的报告路线、职责分工等尚不明确,不利于奥运期间对此类业务故障的快速反应和即时解决,系统隐患清除和突发问题应急处置工作亟待改进。

临柜资源紧张,“排长队”问题需继续改进。随着奥运会期间中外游客的大量进京,一些奥运重点区域的银行临柜服务需求将激增,特别是在养老金集中发放日或收费集中的时段,临柜资源紧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对国外消费者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应予加强。调查显示,多数来华的外国消费者对中国监管政策和银行内部管理及操作流程缺乏了解,由此产生的误解可能引发银行声誉风险。一是受外汇管理政策限制,外币不能在国内流通,外币代兑点只能单向兑出人民币,同时,由于小币种和外币辅币的存储量有限,都可能给国外消费者带来不便。二是在营业场所、ATM机和网银业务中绝大部分银行只能提供中英两种语言界面提示,缺乏法语等其他国际通行语言的提示和说明。三是一些外币业务的办理要求与境外银行有一定差距,易引起客户异议或投诉。如旅行支票兑付费率高于境外银行;又如银行网点集中办理外币兑换业务时,可能会造成外汇局外管信息系统登录速度降低,导致客户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

奥运期间相关特殊服务需求仍需及时解决。一是奥运临时服务网点设立问题。中行北京分行将在奥运村、媒体村等奥运区域设立5家直接为奥运会服务的临时网点,按奥运区域运行管理统一部署,5家网点的筹建开业时间很紧,不能严格按照行政许可制度要求提交申请,行政许可方面需要特殊监管政策予以支持。二是银行营业网点的延时服务相关制度配套问题。奥运期间有的银行网点延长服务时间,会出现系统关机后手工办理业务等系列问题,其中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三是一些临柜业务制度不能适应奥运期间快捷、便利的服务要求。如现行制度规定存折或密码挂失须在7天后才能补换存款凭证或更换密码,可能会给奥运期间中外游客带来不便。

支付环境建设尚需人民银行等部门合力推进。奥运支付环境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各方努力下,已有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除VISA、MASTER卡外的其他信用卡受理种类和分布有限,POS机和特约商户普及率主要集中在奥运重点地区而其他区域服务相对较弱等。

此外,奥运期间北京实行交通限行等特殊社会管理措施,对银行正常运营和应急处理工作可能带来影响,一定程度影响奥运金融服务质量。

推动奥运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的相关工作建议

为推进首都银行业奥运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北京银监局正在全面部署和有序推进奥运金融服务各项工作。为更好地协调解决辖内银行奥运期间面临的困难,建议:

督促各商业银行总行高度重视奥运金融服务工作,统一行动,有重点、多层次推进,促进服务质量有突破性提高。一是积极督促各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专门的奥运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以“服务奥运、支持奥运”为宗旨,全面做好奥运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求各商业银行总行根据奥运金融服务特点,以核心业务系统风险为重点,将对核心业务系统的容量评估和系统运行情况的持续监控和完善处理机制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各行尽早安排核心系统的压力测试。同时,要求现阶段各总行加强系统变更风险控制,防止奥运会前系统频繁变更埋下风险隐患。三是要求各总行加强对奥运期间大量占用系统和窗口服务资源的新产品发售的统一管理,各业务部门必须在新发基金、国债、理财产品等激增系统和窗口服务压力的零售产品前,进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窗口服务资源占用评估,合理安排发售时间,控制系统风险和减少“排长队”现象。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不仅要考虑北京地区及奥运参赛城市零售产品发售的影响,而且还要考虑全国其他地方此类产品发售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综合考虑总行业务系统运行压力。四是督促各商业银行结合奥运银行服务的特殊要求,对开辟“奥运绿色通道”、延时服务和有关临柜业务办理中不适应中外游客特殊需求的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优化业务流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五是督促各商业银行总行配合银行业协会加强银行知识宣传,在自己网站和网点加强银行相关业务知识的中英文披露和提示。

指导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牵头作用。指导银行业协会协调各银行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银行金融服务现状和知识的对外宣传活动。通过平面和网络媒体,广为介绍中国境内银行服务环境状况、主要外币业务的办理知识和咨询投诉渠道,做好外国游客的银行知识宣传和服务指导。同时,协调相关媒体,向国内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银行的了解和认同。集中各银行小语种服务优势,建立小语种后台支持服务小组,解决银行网点小语种需求困难。协调各会员行和相关单位建立奥运期间银行间跨行业务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确保奥运期间银行服务工作的安全平稳运转。

第5篇

她爱公益、爱行动、不爱冷漠,爱挑战、爱拼搏。在朋友圈里她会晒支教日记和孩子们的笑脸,最重要的是,从不晒包包。

志愿服务的北京范儿

被质疑志愿服务动机?肯定遇到过!曾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的元方告诉记者,上大学时就有人质疑她是为了加学分,工作后参与志愿服务被人说是好出风头,但真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听到我的经历都会说,好赞!

让元方感到骄傲的时刻通常出现在假期回老家,留在家乡的同学听她说起志愿服务经历时会点赞,但觉得不是一路人。甚至有同学在听她说喜欢做公益时回了句你手真巧。他以为是做工艺品啊,这在北京绝不会发生,感觉志愿服务挺普及的,因为它代表着北京范儿!

元方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参与过志愿服务,她曾和大学宿舍同学利用寒暑假去西部支教,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成为鸟巢的一名志愿者,用微笑共同打造了北京名片。根据团北京市委对3.5万多名在京青年调研数据显示,在问及你最希望参加哪些活动时,选择志愿公益活动位于前列;在问及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方面,选择同意的占79.8%;在问到是否认同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时,选择同意的占76.7%。

调研分析认为,首都青年高度认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度接受和认可志愿服务活动。这大概就是让黎肖乐觉得骄傲的北京范儿吧。

志愿服务遵从内心驱动

在很多对志愿服务持观望态度的人看来,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做志愿者是有钱有权的人才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针对北京青年志愿者的调研恰恰与以上结论相反。

非得是有权的人才能参与志愿服务吗?数据表明,工作职务方面,剔除在校学生数据,其中办事人员占26.9%,专业技术人员占22.3%,一线工作人员占18.8%,单位负责人仅有3.7%。

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年志愿者是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收入和职位不高。这与西方国家志愿者普遍有闲、有钱的情况有明显差异。

对于青年志愿者的非京籍青年所占比例,调研发现非京籍青年占34.1%。调研分析认为,志愿服务是外地青年融入北京、认知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途径。加强青年志愿者工作是推动社会融入、组织重构的有效途径。推动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融合,对于构建新型的青年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志愿者学历整体较高

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志愿者王英姿细细梳理了一下自己青春里的那些事儿:怀念青春时,绝对不能不提志愿服务。

真正参与志愿服务是在王英姿读大学时。去四川达州宣汉县支教,还成功举办了一台关爱留守儿童的晚会。大学里连续3年都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志愿者。本科毕业后加入研究生支教团,重返宣汉支教。这些志愿服务经历被她形容为到了80岁想起依然会微笑的事。

不管你来这个学校之前是否了解志愿服务,一进大学,最大的社团就是青年志愿者协会,周围会有一批参与志愿服务的小伙伴,你也会受到感染啊。王英姿告诉记者,在她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志愿服务经历是每个同学的必修课。

志愿者的参与经历大多是从中学和大学本科阶段开始,课题组分析认为,学校阶段是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发展注册志愿者队伍的关键时期。从另一角度也说明,针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青年,志愿工作的力度和覆盖面还有待加强。

像王英姿这样读了研究生依然对志愿服务抱有热情的青年群体不在少数。在调研中发现,拥有本科(含双学位)学历的占56.1%,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14.4%,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84.7%,青年志愿者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做志愿者不只是为点赞

调研组在问到参与的志愿服务涉及哪些领域时,全体受访者中有47%选择社区服务,有41%选择环境保护,39.1%选择大型赛会。调研组分析认为,北京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多元化特点。社区、环保、大型赛会等三类志愿服务参与率较高,这与北京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

在志愿服务培训形式方面,选择为所有岗位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理念为主的通用培训的占32.9%,选择针对具体志愿服务岗位进行岗位培训的占30.8%。调研发现,由于培训力度直接影响志愿者服务效果,广大青年志愿者对培训的需求反映强烈,亟须掌握助老、助残等方面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曾经的志愿者、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指导老师,于群也有自己的担忧:大多数孩子热情有余,但没有坚持。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只是一时冲动,是一次性的,体验一下就完事。

第6篇

1和40可以大致描述出张悦的生活轮廓。

白天,对于班里的40个孩子来说,张悦是那1个地地道道的“头儿”,她要统领他们在学校的全部生活,还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下午放学,当把每个孩子送到家长手上时,家长们总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对于这些孩子背后的40个家庭来说,她背负着40份“希望”。

到了晚上,张悦从面对40个人变成了面对1个人。她还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跟所有的妈妈一样,她要为孩子的晚饭操心,还要专门拿出时间花在孩子的学习上。

虽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但张悦常常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她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对那40个孩子和家庭,她还要读更多的书、还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她也知道要想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那1个孩子,她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至少晚饭不能经常吃速冻食品。

张悦是北京中小学青年教师中极为普通的一员。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XX年底,北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35周岁以下专任教师共有47926人。

那么,张悦这1名青年老师与那4万多名老师的生活状态是否相似呢?北京的年轻中小学教师究竟是什么样的?

XX年前后,共青团北京市委成立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课题组,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35周岁以下47926名专任教师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取样,16个区县总计发放问卷2396份。以16个区县为单位,每个区县抽样的总量即为中小学青年专任教师人数5%的总数。为确保取样全面,在确定全市抽样总数、各区县抽样总数的基础上,按照各区县不同学校类型随机抽取学校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244份,有效样本量总计2244个。

课题组的调查报告中的描述和分析主要基于本次大调研的样本数据,同时也结合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XX~XX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

工作是青年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 但62%的教师仍喜爱这个职业

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教师表示压力大,其中43.8%表示“压力较大”,13.1%表示“压力非常大”。

具体来说,调查显示,46.5%的受访教师表示,工作是其主要压力来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教育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清晰。现在改革的成败与效果与一线教师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了,而方案设计得再完美也需要由具体的操作者实现。不少教师的压力就源于此,“就拿减负来说,以前我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可以通过练习来迅速找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张悦说,现在市教委对作业量有了明确的规定,虽然批改作业的量小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个压力远比多判几份作业大得多。

调研显示,对于这样的压力,有些教师处于承受极限的边缘。调查中,11.5%的受访教师表示不太能承受,1.1%的受访教师表示根本承受不了。

虽然工作是让青年教师产生压力的最大原因,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喜爱,调查显示62.0%的受访教师表示喜爱这项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同时显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在降低。可以看出,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凸显出来,需要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朋友圈=同事+家人 青年教师的社交圈较为封闭

调查显示,在中小学青年教师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没有参加任何组织群体,而那些参加了组织群体的受访者中,有44.6%的受访教师从不参加活动,36.0%的受访教师表示偶尔参加活动。这表明,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日常不参加组织群体的活动。

那么他们的日常生活怎么过呢?

调研报告称,58%的受访者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的为27.6%,11小时以上的为17.8%。“我每天早上6点半就离开家了,而晚上一般在18点之后到家。”张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一直以来被誉为“园丁”和“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群体都是奉献精神的代表,在年轻一代的教师身上仍然能看到这种精神。

那么,离开学校后这些青年教师都做些什么呢?

调查显示,一半(50.5%)的受访者会在工作以外的时间上网,还有近三成的人会“带小孩/教育子女”(29.7%)、看电视(29.3%),“睡觉”(25.9%)和“做家务”(20.7%)的也不少。

课题组认为,无论受访者只做其中的一项还是做其中的几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青年教师是比较“宅”的,他们下班之后的活动主要是在家中完成的。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他们的“援手”也多是身边人,“家人及亲戚”给予的帮助最大,比例超过3/4(75.8%),其次为朋友(12.4%)和同学(5.6%)。由此,可以推知,北京的这些年轻教师们不仅比较宅,而且他们的“朋友圈”也不宽泛,青年教师通过实体组织进行社会交往的频率较低,而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互较为紧密。

“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活动主线,再加上熟人构成的朋友圈,可以说,中小学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是较为封闭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往往要分成“线下”和“线上”,中小学青年教师群体也不例外。

调查显示,受访教师中,每天上网时间在0.5~2个小时的最为集中,比例占61.4%。他们中有1/3(33.3%)会在朋友圈里疏缓情绪。有41.3%的受访教师有过在博客、论坛中所发文章或帖子被大量转载或回帖的经历,24.0%有过在微博中评论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吸引大量网友关注的经历;7.7%的受访教师表示自己制作的视频被大量下载或浏览。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交往相对封闭的青年教师,在网络中相对更加活跃些,他们往往会积极表达态度,且能够用公共行为准则进行自我约束,具有一定的网络影响力。

教师群体充满正能量 超八成相信“奋斗成就人生”

虽然不少青年教师抱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累”、“压力大”,但其实,他们的内心还是充满正能量的。

第7篇

西甜瓜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西甜瓜作为北京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牌突出,适宜设施栽培、休闲采摘等。随着北京农业更加注重生态、生活等服务功能以及为满足市场鲜活安全农产品和高端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对西甜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方向[1~5]。

为了保障北京市西甜瓜产业继续健康稳步发展、明确北京市西甜瓜育苗产业现状、摸清影响育苗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技术需求,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于2015年1~6月,经过调研策划、工作准备、人员培训、产业调查、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等一系列过程,完成了对北京市西甜瓜育苗产业现状的统一调研。调研样本采用随机抽样原则,范围涉及到8家西甜瓜产业园区和合作社、115个西甜瓜生产农户(主要分布在大兴、顺义、通州、延庆、房山、昌平和怀柔7个区县,18个西甜瓜主产村),调研资料采集方法包括小组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通过调研分析了北京市西甜瓜育苗产业现状的特点、存在问题、需求,并提出了全市西甜瓜育苗产业的工作重点。

1 调查样本类型

笔者将调查对象按种植户性质、设施类型和种植对象3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种植户性质中农户占93.50%,园区占6.50%;设施类型中大棚占81.31%,温室占18.69%;种植对象中小型西瓜占42.28%、中型西瓜占45.53%、薄皮甜瓜占7.32%、厚皮甜瓜占4.87%(表1)。

2 产业现状调查

2.1 种苗来源渠道

调查表明(表2),目前北京市西甜瓜种植户的种苗来源渠道主要有2个,一是自己育苗,二是外购种苗。从表2中可知,86.99%的样本户选择了自己育苗,13.01%的样本户选择了外购种苗。其中,园区完全自己育苗;厚皮甜瓜完全自己育苗;西瓜方面,小型西瓜自己育苗的百分比高于中型西瓜。

2.2 育苗基础条件

①育苗棚类型 调查表明(表3),温室育苗占据主流,60.75%的调查户采用砖混温室育苗,19.63%的调查户采用土墙温室育苗,13.08%的调查户采用简易温室育苗,只有6.54%的调查户采用大棚育苗。其中,园区更偏向于采用砖混温室育苗。

②棚膜类型 调查表明(表4),从总体样本来看,采用PE的占83.17%,有压倒性优势,为调查户选择的主体。从样本类型来看,农户侧重于PE棚膜,而园区PE膜和EVA膜均占较大比重,选择面更广。

③取暖措施 调查表明(表5),种植户均会采取一定的加温措施,以采暖炉、地热线和采光灯为主,3种措施结合进行。比较不同的样本类型,3种主要措施中,园区侧重于地热线取暖,而农户侧重于采暖炉取暖。

2.3 品种选择及成本分析

①育苗品种数量 调查表明(表6),49.50%的调查户只育1个品种,22.77%的调查户育2个品种,26.73%的调查户会育3个品种,采用4个品种的非常少,平均育1.79个品种。从种植户性质来看,园区偏向于1个或3个品种,农户偏向于 1个品种;从种植对象来看,小型西瓜品种个数较多,1个、2种、3种平均分布,中型西瓜和薄皮甜瓜一般只育1个品种,厚皮甜瓜1个品种和3个品种各占50%。反映出种植户为提高出苗率,丰富品种多样性,会采取多个品种并行的策略。

②品种选择种类 a.西甜瓜品种选择。调查表明(表7),调查户共种植西甜瓜品种30个。总体来看,中型西瓜品种华欣排在首位,占33.66%,小型西瓜品种超越梦想、L600和京颖排分别占29.70%、27.72%、9.90%。

从种植户类型来看,园区偏向于小型西瓜品种和厚皮甜瓜品种,如超越梦想、一特白等;而农户偏向于中型西瓜和小型西瓜品种,如华欣、超越梦想和L600。

b.砧木品种选择。调查表明(表8),调查户共选择砧木品种17个。总体来看,散籽南瓜是最主流的砧木品种,占54.88%;京欣砧4号占29.27%,京欣砧2号占15.85%,雪铁王子占9.76%,其余砧木品种所占比例很小。从种植对象来看,小型西瓜主要选择京欣砧4号作砧木,其次是散籽南瓜;中型西瓜及薄皮甜瓜砧木均以散籽南瓜为主;厚皮甜瓜砧木则全部选择散籽南瓜。

③种子成本 调查表明(表9),调查户的种子费用波动幅度很大,去掉极端值后得到其平均每667 m2种子费用为336.56元。从种植户类型来看,园区种子成本高于农户;从种植对象来看,甜瓜种子成本高于西瓜,小型西瓜种子成本明显高于中型西瓜,薄皮甜瓜种子成本高于厚皮甜瓜。

2.4 育苗与嫁接方式分析

①育苗方式分析 调查表明(表10),综合来看,大多调查户会采用营养钵育苗,其次为穴盘育苗;从种植户类型来看,农户以营养钵育苗为主,配合使用穴盘育苗、育苗块育苗,而园区则营养钵育苗和穴盘育苗结合进行,不采用其他育苗方式。

②嫁接方式分析 a.嫁接方法。综合来看,81.32%的调查户采用贴接法,13.19%的调查户采用靠接法;不管是农户还是园区均以贴接法为主。从种植对象来看,西瓜以贴接为主,零星采用其他嫁接方式,而甜瓜则全部采用贴接方式(表11)。

b.嫁接生理苗龄。调查户所育西甜瓜的平均嫁接生理苗龄为15.12 d,其中甜瓜的嫁接生理苗龄明显高于西瓜(表12)。

2.5 育苗过程中施肥、施药情况分析

①叶面肥施用情况 在育苗阶段,34.04%的调查户会采用叶面肥,其中农户使用叶面肥的比例远高于园区,中型西瓜使用叶面肥的比例高于小型西瓜,甜瓜使用叶面肥的比例高于西瓜(表13)。调查户一般使用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

②施药情况 在育苗阶段,53.47%的调查户会选择施药以防治病虫害,其中,园区施药比例高于农户,甜瓜施药比例高于西瓜(表13)。在农药品种上,主要使用百菌清、多菌灵、苗床净(吡虫啉)、普力克(霜霉威)等品牌农药,购买渠道主要是种子店、农资店和连锁店等。进一步对施药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种植户一般在育苗期间会施药1.37次,80.49%的种植户只施1次药,9.76%的种植户施2次药,7.32%的种植户施3次药,施药次数超过3次的仅占2.44%。

2.6 倒苗苗龄及次数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表14),调查户平均倒苗苗龄为18.68 d,其中农户的倒苗苗龄明显高于园区;西瓜倒苗苗龄大于甜瓜,中型西瓜>小型西瓜,厚皮甜瓜>薄皮甜瓜。

进一步调查倒苗次数发现,调查户倒苗次数范围为1~3次,平均倒苗1.37次。总体来看,大多数调查户倒苗1次;从种植户类型来看,农户多倒苗1次,而园区以倒苗3次居多;从种植对象来看,西瓜倒苗1次居多,而薄皮甜瓜倒苗1次和2次各为50%,厚皮甜瓜倒苗2次和3次各占50%。

3 产业问题与分析

3.1 优良砧木品种应用率低,品种更新换代慢

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尤其是西瓜嫁接砧木仍然使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选育的新土佐类型,且市场上砧木品种杂乱,例如选用散籽南瓜作砧木比例达54.88%,而一些质量佳的砧木品种如京欣砧4号、京欣砧2号等的应用比例却较低,说明北京地区西甜瓜砧木品种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不适应西甜瓜产业发展需求,应加强砧木品种的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尤其是专用抗病砧木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3.2 集约化育苗水平低,生产投入成本高

北京市西甜瓜种植户的种苗来源渠道主要有2个,一是自己育苗,二是外购种苗。86.99%的样本户选择了自己育苗,13.01%的样本户选择了外购种苗。通过调研,总结农户不买苗的主要原因是苗质量不好、价格太高和供应时间与种植时间不一致。

3.3 种子处理技术应用少,育苗标准化程度低

当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西甜瓜种子基本未进行种子处理或包衣,少部分种子即使进行过种子处理,育苗时也存在嫁接效率低、猝倒病普遍发生等问题;另外,商品苗还存在以次充好、大小不齐、带菌、价格较高等问题;集约化育苗规范和商品苗标准不统一。

4 产业发展建议

4.1 加快专用砧木品种的选育

不同品种西甜瓜对砧木要求不同,因此应根据西甜瓜的品种类型和栽培需求选育专用品种。除了抗枯萎病外,还应重点选育抗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的专用砧木。

4.2 推进健康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

健康种子是获得健康嫁接苗的前提。当前北京市西甜瓜产业应建立规范的健康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为嫁接苗生产提供健康种子;同时应加强简易种子处理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砧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4.3 改善育苗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

改善现有育苗条件,实现育苗棚温湿度的自动调控;研发集约化育苗技术,建立大型的集约化育苗场,降低育苗成本;开展嫁接育苗技术培训,重点是温湿度控制和贴接方法;加强小型机械的引进如嫁接机、播种机,提高机械化水平。

4.4 积极鼓励集约化育苗生产

集约化育苗厂的建设是今后提高北京市西甜瓜生产“三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应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集约化嫁接育苗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内容的研究;二是制定适合北京地区西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育苗工厂设计规范、嫁接育苗技术标准、种苗生产管理辅助系统。

参考文献

[1] 朱莉,曾剑波,李琳,等.北京市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及消费需求[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曾剑波,马超,李琳,等.设施西瓜实用栽培技术集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 曾剑波,朱莉,李琳,等.北京地区西瓜甜瓜栽培技术现状综述[J].中国瓜菜,2014,27(5):68-70.

第8篇

关键词:电视剧;收看偏好;收视需求;市场分层

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

四. 调查主题

北京市在读大学生对电视剧的收看偏好调查

二.调查目的

1. 通过该调查,分析并了解北京市在读大学生的电视剧收看习惯及偏好,为未来北京地区电视剧的引进、制作和播出提供参考。

2. 通过调查反馈情况,分析并总结目前北京地区电视剧市场运作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准确抓住受众脉搏,明确市场定位。

3.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北京市在读大学生对电视剧各层级、各方面的需求偏好,并由此探究未来电视剧领域的改进及发展方向。

三.调查对象

所有北京市在读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

一. 调查范围

北京市部分高校的在读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派调查员到北京市各区的各大高校走访调查,发放问卷。

六. 调查样本数量

印制2000份问卷,选取北京市2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每所高校100份问卷。

七.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该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1. 基础调查:包含1-5题。主要是对大学生收看电视剧的频率、时间、渠道和动机这四个基本问题进行调查。2. 内容调查:包含6-9题。主要对电视剧的地区、类型、长度及优势这四个方面进行调查。3. 偏好调查:包含10-17题。主要对收看电视剧的付费、及时性、忠诚度等问题进行调查。4. 个人信息调查:包含1-6题。主要是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采集。

第二部分 调查问卷设计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市场方向的研究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北京市在读大学生对电视剧收看偏好情况的调查。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这份问卷!在此我向您保证,本问卷仅供调查研究之用,您所填写的任何有关您个人的信息都将会严格保密,决不外泄。回答这份问卷将会占用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注:请您按照提示和说明回答问卷,并在您想选的选项上打“√”。)

一.基础调查

1. 您平时看电视剧吗?(单选)

A. 不看(请您终止调查,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B. 看(请您继续回答问题)

2. 若您看电视剧,那么您看的频率是?(单选)

A.几乎不看(请您终止调查,感谢您的参与和配合!)

B. 偶尔看(如:其他人看的时候跟着看一下,不会主动去看电视剧等情况)

C.有时看(如:遇到喜欢的电视剧就会看一下等情况)

D.经常看(如:会拿出部分课余时间用来看电视剧,会主动关注电视剧等情况)

E.不看不行(如:随时关注电视剧更新信息,每出新剧一定要看等情况)

3. 您每周看电视剧的时间大约是?(单选)

A.7小时及以下(平均每天1小时以下) B.8-14小时(平均每天1-2小时)

C.15-21小时(平均每天2-3小时)D.22-28小时(平均每天3-4小时)

E.29小时及以上(平均每天4小时以上)

4. 您看电视剧的主要渠道是?(可多选)

A.电视机 B.电脑 C.光碟(如DVD等) D.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等)

E.其他(请 注 明)

5. 您看电视剧的主要动机是?(可多选)

A.无聊,打发时间 B.获取谈资 C.娱乐和休息 D.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E.其他(请 注 明)

二.内容调查

6. 您最喜欢什么地区的电视剧?(可多选)

A.中国大陆电视剧(请 举 例)

B.中国香港电视剧(请 举 例)

C.中国台湾电视剧(请 举 例)

D.韩国电视剧(请 举 例)

E.日本电视剧(请 举 例)

F.印度电视剧(请 举 例)

G.泰国电视剧(请 举 例)

H.美国电视剧(请 举 例)

I.其他(请 注 明) ( 请 举 例)

7. 您对以下类型的电视剧持有什么看法?(请在最能准确描述您感受的那一栏里打“√”)

8. 您觉得一部电视剧多少集最合适?(可多选)

A.15集以下B.16-24集

C.25-40集 D.41集以上

9. 请将下列吸引你观看电视剧的因素,按影响你的重要程度打分。(请不要遗漏)

毫不重要 1 2 3 4 5 6 7 及其重要

A.宣传力度(请 打 分)

B.制作成本(请 打 分)

C.导演、编剧等幕后班底(请 打 分)

D.明星演员参演(请 打 分)

E.剧情架构(请 打 分)

F.背景音乐(请 打 分)

G.画面美感(请 打 分)

H.演员造型、服饰(请 打 分)

I.播出时段(请 打 分)

J.播出形式(请 打 分)

第9篇

关键词:动机 辅修及双学位 教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对英语重要性认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修读英语辅修及双学位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受到外语界专家、学者和外语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是,研究者们关注的往往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吕明才,2000)或者是参加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郭育红,2003;杨晓春,毛文静,2004)而对那些完成公共英语课程之后又选择英语辅修或双学位课程的学生群体关注较少。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大多数是学校从自身开设双学位的实践出发探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一定的经验。研究者都认为双学位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开展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可是,到底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如何具体表现,仅有个别学校基于自身状况稍为条目式的分析,并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得到的整体性描述。对辅修双学位学生在就业后的跟踪调查也很是不够。

本研究通过对英语辅修和双学位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重点调查:(1)学生们选择英语双学位的动机类型,(2)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试图帮助学生获得对自己英语学习状况的理性认识,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策略。调整学习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增强对英语辅修生实际学习状况的了解,针对他们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改进英语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选取样本是某大学选择英语双学位或辅修的本科生,共问卷调查144人。其中06级65人、05级41人、04级38人,文科生91人、理科生43人、本科(艺术、体育等)生10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选择修读英语辅修和双学位的学生进行调查。在编制问卷前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非结构式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编制问卷。

三、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一)学习动机

相当多的学生选择英语辅修或者双学位是出于继续学习英语的需要,最核心也最直接的目的是想给自己寻找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进而提高英语水平。在对其学习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后,内在动机(平均值为4.02)明显要强于外在动机(平均值为3.04),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选择通过双学位或者辅修来学习英语是出于内在的需要而非外在的刺激。

(二)英语学习状况

调查的第三部分包括英语学习的效果与年级的关系。

英语技能主要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英语学习效果的监测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这四方面的提高程度。调查显示,学生整体听力、阅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学生们普遍反映口语和写作水平提高不大。

二、三年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没有提高,但总体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们的口语水平提高程度越大。相对而言,口语教学还是收效甚微。听力水平普遍提高较大,其中二年级认为自己听力水平没有提高的人要多于三、四年级,而到了三、四年级,则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在辅修英语之后提高较大。阅读提高程度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尽管在二年级时经过半年的学习,仍然有将近半数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没有提高,但是到了三年级已有六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提高较大了。三、四年级间没有呈现明显的组间差异。可见,二年级是提高阅读和听力水平的关键阶段。学生们应该在这一年练就坚实的基本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写作随着年级的提高,写作水平提高的人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四年级,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较大。可见高年级开设了“高级写作”,对学生们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