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窃读记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1: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窃读记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窃读记教学反思

第1篇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训练”与“感悟”则是落实语文学习中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途径。其中“训练”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感悟”强调的则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

以前的语文教学,因对讲析式教学的批判,把“训练”重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机械训练的弊端,所以着重强调“感悟”,于是,“训练”似乎又在逐渐地淡出。然而语文教学要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只强调“训练”或“感悟”而丢弃另一方,都是有失偏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深入感悟、扎实训练。

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让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这是本文中要探讨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

首先,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涵义对如何处理“训练”与“感悟”两者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什么叫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那么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符合“语文”的定义的。教师的讲、说、指导就是“训”;学生反复、多次的操作就是“练”。“训”与“练”辨证统一,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方面是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情感的再体验的过程。重视能力培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准确处理“感悟”与“训练”的关系

“训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学习过程。“感悟”则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情感的体验过程。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处理好“训练”与“感悟”的关系,把握两者的“度”,才可能纠正语文教学中重“训练”而弃“感悟”、重“感悟”而忘“训练”这两种偏向,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浅谈如何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1、“训练”中促进“感悟”。

在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由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到能抓住重点的或有一定内涵的词和句,到能体会词句含着的意思,表达的情感,揣摩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如果把语文课中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知识技能的训练,显然是一种误解,语文训练理应建立在认知、情感的层面上,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来促进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我在执教《窃读记》一课中,课文有这样一句话:“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体会,这儿用了一个“饿狼”,一个“贪婪”,如果这两个词语单独列出来让你联想到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那再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就能得出:“饿狼”和“贪婪”我们平常都做贬义用,“贪婪”是形容一个人贪得无厌,不知道满足,是不好的品质;而用在这个句子中,写小姑娘读书如饿狼,对知识贪婪,则更能体现出她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贬义褒用,绝妙之极。”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有点睛意义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2、“感悟”中结合“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造成部分教师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造成语文教学的华而不实、浮躁空虚。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感悟”中结合“训练”,“训练”中加深“感悟”。

如我在执教《窃读记》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小女孩窃读时的惧怕心理,体会小女孩求知若渴的精神以及对书的热爱,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生自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小女孩窃读时的惧怕?

②、教师将小女孩在窃读时遇到的种种不便组成一组排比句,让学生说一说。幻灯片出示:

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 ;最令她开心的是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

③、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④、指名学生说,集体交流。

⑤、生齐读这组排比句。

第2篇

关于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的诠释最为难忘――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回味再三,感受良多。此话如果放在王老师身上,那是最应景的了,王老师每每在课堂中潇洒、顺畅、恰倒好处地引领学生相融无痕地进入文本塑造的境界,源于他在文本中潜心涵泳后的厚积薄发。然而我们呢?我能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美丽倒影吗?我们是否读懂了文本作者寄托在文本中的“良苦用心”了吗?我们是否仍以梦里懵懂的状态生涩地带着学生到文本中梦里懵懂、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昨天的旧船票登上了今天的客船”。你看我们仍以参考书为宝典,各类教案为捷径,匆匆翻阅之后,走进了课堂,窃以“权威”自居,驱赶着学生读课文了。如此的这般,我们能把学生引向何方?能把学生引入多深?

记得在一则新闻中听到总理在教育调研时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战略性观点。如何夯实教师这个“本”,以语文教师为例,大的方面不说,仅仅从个体来说,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不得不潜下心来,拾起文本这把“砍柴的刀”,非用心的打磨不可。宋朝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二》中说: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中说往日船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告诉我们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从教学这个角度来说“艨艟巨舰”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包含对文本的烂熟于胸,条分缕析之后的胸有成竹;包括对教学过程中跌宕起伏之间的游刃有余、轻车驾熟、挥洒自如。如能做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文本细读是基石,是起点。读什么?《小学语文教师》告诉我们要读文章,读时代背景,读作者,还要当今这个时代,也要读我们这个读者。读文章和作者为在把握文本作者的思想倾向;读当今这个时代反映文本在当今世界的价值取向;读我们自己这个读者,贵在反思我们对文本的解剖能力和与文本作者的思想是否已经达到无缝焊接的程度。但是文本细读有个读厚与读薄的取舍问题。当我们潜心细读时,会发现越读越觉得文本的广阔,即为读厚;于是此时我们要做好如何读薄的问题研究,即能在如此丰富的内涵或知识点中,理清教学的主线和最佳教学切入点。

从上看来,我们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师,不仅仅是读者,更是有些文艺评论家的味道了。王崧舟老师的每一堂语文课,总是让我们如浴春风,新风扑面,原因就在于他以一颗“文艺评论家”的眼光和心态要把文本穿凿,因此他的倒影在文本中是那样的美丽,甚至有些神话的味道,而我们呢?是否在退休以后仍不知语文教学为何物呢?倒影在文本中是那样模糊,文本在我们心中是隐隐约约的呢?

第3篇

一、从人物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也有许多名人名篇。能让学生认识如巴金、冰心、老舍等许多作家,也能让学生认识许多名人,如、鲁迅等等。要想深入了解一位人物,仅仅看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查找人物的生平、作品等自己感兴趣的资料,阅读该人物的其他作品,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物,让学生对他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主题单元之前,通过单元导学,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要认识的作家——林海音。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作者生平、重要著作等内容,便于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课文《窃读记》中主人公小林海音对书籍的热爱和窃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学习作者细致地描写及独特的写作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从背景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文章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内容,对现阶段小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七律·》、《圆明园的毁灭》等文章,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久远,历史背景复杂,理解和感悟上都有一定的障碍。课前,师生对历史背景的搜集和探究策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等含义深刻的词语,只要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对鲁迅当时从事的事业的了解则不难理解。课上,有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的时代背景,查找与课文相关联的鲁迅的资料,以及教师的有效拓展资料的补充,难点不攻自破,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激发,课堂教学也显得别出心裁。

三、从题目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扣住文章的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在出示题目时,能引导学生抓住题目进行拓展性阅读会更加“锦上添花”。例如:《詹天佑》、《少年闰土》等写人的文章,师生共同进行拓展性阅读,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在课文导入环节,交流这些资料,既减轻难度,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的信息分析人物,还原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个性化地理解和感悟。

四、从重点拓展

许多文章,往往可以找到可以统领全文的一个中心句,或关键词。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紧紧围绕一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不可估量”展开教学。她通过出示图片、文献资料等拓展材料,充分激发了作为一位中国公民的骄傲之情,用巧妙地引导朗读,把学生的情绪推向了一个个。但再到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的史料记载,揭开列强们的可恶行径时,随着老师一次一次地边擦去黑板上那些值得国人骄傲的国宝名称,一边沉痛地重复着“……没有了”时,学生内心的愤慨之火被立刻点燃。但这还不够。更为经典的,窦老师在这似乎整节课戛然而止之时,反问学生:“什么都没有了,但你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绝妙的拓展想象,再一次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绪,再一次激起了那份爱国情感。

第4篇

一、构建开放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老师的引导及鼓励,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实现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交流与沟通。构建轻松的开放型课堂,就需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那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得主动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氛围,而不是课堂死寂一片。实现师生互动,是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讲授,还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和学生讲几个古代类似的励志故事,如凿壁偷光等,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身边的故事,引出身边学生读书难的实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窃”的含义及背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很简单的领会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了,同时又可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改变常规课堂教学的定势模式,老师让位与学生,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指导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思考,使得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会大大的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领会和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进一步领会和内化,它重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达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准确的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的寓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自己做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在分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句话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作者的是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愉快心情,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访友的事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然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热情,为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小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事情,社会阅历非常浅薄,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所以,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如在学习课文《鲸》时,文章中讲解的很详细也很清楚,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鲸的理解,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鲸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听说到,但其实并不了解,文章中很多的词语或者关于鲸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筛选一段关于鲸的视屏解说,然后再用PPT展示鲸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在导入阶段就能清晰的了解到鲸的大概状况了,那对课文的理解就简单多了,这样就能很好的活化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5篇

一、借助示范,分类式整理

“交流平台”是对一个单元或学期教材的学习所学过的学法进行回顾、总结的板块。利用“交流平台”这一特性,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式整理学习,认真梳理编者所精心安排的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方法,整合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提出:“单元小结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做卡片,也可以列表格。在本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由于“做卡片”“列表格”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卡片和表格来分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回顾课文或课外书刊、习作中的例子,制作个性化的卡片或表格。最后让学生展示所制作的个性化卡片或表格,促进学生系统了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二、融合过程,链接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有的话题,指向本组相关课文课后面的“选做题”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交流话题跟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以合理链接――或链接课后的“选做题”,或链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以增强训练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教学时,可链接《窃读记》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来自由成立小组开展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或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或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开展哪些活动,订好计划,然后分头行动。在展示活动时,穿插学生采访、调查的故事,模仿中国好歌曲“导师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炼精读、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然后加以整理,以加深体验,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效性。

三、转换话题,“变脸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提供的话题,大多以指令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针对儿童喜欢游戏式问题这一特性,教学时可以将客观直白的话题来个360度的大转化,让话题充满童真童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提出:“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为了让学习充满情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话题――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的侧重描写语言,有的侧重描写动作,有的以描写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主;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梳理、归纳,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具体呈现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例句。最后让学生充当动漫人物,模拟动漫中的角色介绍,向大家汇报自己搜集、整理、制作的“人物描写葵花宝典”的具体内容。这样转换话题,进行变脸式整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整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加深认识,较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

四、课外延伸,拓展式整理

第6篇

作为一名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对现实教育问题不断反思,努力追求教育实效的探索者,郑杰校长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无味的,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教师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文本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利用课堂上短短四十分钟让学生收获颇丰,课前,教师得付出很大努力。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供语文素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语言文字,“工具”就无法成为工具,“工具”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巧抓文本切入点,追求教学省时高效

新教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以其充满灵性的文字精巧构思,抒发扣人心弦的内心情感,刻画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描绘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观……如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领悟文本之精妙?我认为:必须寻求一个精准的、合适的文本切入点,提纲契领地带动对全文各个部分的阅读感悟。如同开启文本的一扇窗户,可以深入文本的心灵,品悟文本展示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简洁明快、省时高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可带动全篇,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欣赏课文。

(一)紧扣文本题眼,开启心灵之窗。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定的,寄寓着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等丰富信息,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标题精彩纷呈,或意蕴深厚,或点睛之笔,或新颖独到,透过这双眼睛,认真审视、分析、探究,便能直达作者心里,更好地理解文本主题、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题目寻求切入点,提炼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文章的精美之处。

如有位老师执教《画家与牧童》,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时将画家写大一些,将牧童写小一些,让学生猜测为什么这么写?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从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而后抓住“大”感受画家戴嵩画技的高超和为人的谦虚宽容。而后问学生:“画家本事这么大,这么谦虚,可不可以再写大些,牧童再写小一点,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因为牧童很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再次读文感受牧童的人格魅力,这样抓住题目书写的不同作为研读的支点,学生不仅了解故事的大概,更从“大”与“小”感受人物的了不起。

(二)提携重点词句,激感脉搏。

从文章的关键词句入手,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教材中有不少作品,或开门见山,或承上启下,或总结归纳,或融重难点于一体,总能用一两个简洁有力的词句带动全文,点明主旨,凝聚情感,以此为切入点,就获取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走进文本的内核,仅需举手之劳。

如《窃读记》中:“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教学设计可紧紧扣住“很快乐”、“也很惧怕”实施切入突破。首先提出“读书快乐何在?读书为何快乐?”,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我”快乐的表现,再让学生交流评议作者对读书的感受,体会作者爱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之情。其次,用相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为何惧?惧怕什么?”最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原著,弄清楚作者“因贫困而无法随意读书,却难舍读书之乐,唯有窃读之苦”的感情,结合文本理解“窃”之本意无非就是爱读书,只看书不买书而已。这样教学紧扣重点,方法简便,就凭学生“读评议”,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实现简单教学却收之高效的目的。

(三)巧抓文本矛盾,破译信息密码。

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教材中不少课文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文本本身的“矛盾”处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貌似矛盾,实则统一。抓住文本“矛盾”处为切入点,如何寻求到破译文本信息的密码,走进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教学《自然之道》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的(第一次救龟),鼓励学生针对本段前后“矛盾”处大胆质疑,而后引导学生提炼出重点问题,向导既然知道自然之道,可他为什么还要极不情愿地救龟?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回归文本进行研究,明白是因为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在这呼喊声中,向导的理智被情感击垮,于是极不情愿地做出了救龟的决定。

学生在模拟现场同伴的呼喊声中,走进向导的内心,真正理解向导的“极不情愿”。抓出文本的“矛盾”处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展开有效研究,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有时,无知是一种罪过,意志不坚定也是一种罪过,自作聪明更是一种天大的罪过。明白了“人类永远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只有先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它”这一深刻道理。

(四)依托文本空白,感悟无穷诗意。

许多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某些情节不做详细叙述,但文章“词尽而意无穷”,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敏锐地捕捉文本关键的空白点,以此切入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有助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达到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我在教学《乡村四月》这首古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四月乡村的人们还会忙些什么?引导学生对“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又”进行大胆想象补白,学生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养鸡又养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种瓜又种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放牛又放羊……精彩纷呈的答案层出不穷。这样,在对文本的想象补白中,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乡村四月不仅景美,人更勤;感受到人们忙中有乐的情怀;领悟到诗歌锤炼语言的精妙。

好的切入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因为切入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更佳的课堂效益。“拈一叶而不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前提是教师应深入钻研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才能撷取教材的本质信息,重组一条帮助学生认识教材的“最短路程”,提炼出一条简洁明晰的主线,引领学生在课堂中遨游而不迷失方向。

三、使用艺术化语言,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艺术化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一堂平平淡淡的课加入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好比煲汤时加入了佐料,味道更鲜美,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发笑,在发笑时,不仅领悟文本的内涵,而且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

艺术化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还没接触课文时,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初读完课文后,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往往不会主动深入阅读课文。如果在这个时候运用艺术化语言“逗逗”学生,会激起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如《景阳冈》一课,课文内容较长,学生初读后了解了武松打虎的过程,感受到“武松好厉害哦”。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武松的智勇双全,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打虎片段。有位名师这样设计问题:“有人说武松打的那只虎患了骨质疏松症,以至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它。”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笑后立即加以反驳。老师说:“请找出老虎很凶猛的语句证明它并没有患骨质疏松症。”学生找出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等词。教师再次提问:“哪个男生读一读?”学生兴致极高,假如教师的问题改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的威猛?”也可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效果显然不如前者。又如《人物描写一组》中,王熙凤讨好贾母的语言,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有位老师这样设计问题:王熙凤是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对待贾母可谓是“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老师以哼小曲的形式道出流行歌曲。学生立即被逗乐了,进而模仿着悲伤与快乐的语调朗读对话片段,再如《金钱的魔力》指导朗读老板巴结“我”和训斥托德的话。教师说:“不是我要找钱,是钱要找我,看,百万英镑就在眼前,我怎能不把这富翁夸个天花乱坠?怎能不把托德骂个狗血淋头?”在此调动下,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对话,兴趣盎然。

四、巧用电教媒体,创设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学描绘的情境形象地、逼真地表现出来,用绚丽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到课文内容中,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学生对海底世界的美丽物产不太熟悉,无法理清海底的美丽与物产丰富之间的联系,课本上虽有对这地方美丽的描述,但缺乏具体的形象,学生在头脑中不能形成表象,不可能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学习兴趣不高。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的先导,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探究掌握知识。

通过浏览“动物世界”网站,屏幕上出现生动图像,音响里发出优美的音乐,逼真的动画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方法,领略到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然后回归课文进行相关学段研读,学生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对探究有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情感与主动性。教师再运用学法迁移,举一反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围绕海叁、梭子鱼、贝壳的活动特点展开讨论,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适时监控,有针对性地辅导,引导学生研读相关内容。

第7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向来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如“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但长期以来,对学生进行的阅读指导却总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悟体验,使得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脱节,造成了事倍功半的结果。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即是说,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应当用课内阅读的针,引课外阅读的线,让学生织绣出课外阅读的美丽画卷,开创学生阅读的新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利用课内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方式及方法的多样性,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下而我就这一方面的话题浅谈一些见解和做法。

一、补充式引导

用课内阅读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是要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阅读指导目标。补充式引导是指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查找与文中信息相关的资料来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查找、筛选、加工资料的能力,增大学生阅读的信息量。

1.补充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作者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作时期、写作目的等。我们知道,阅读追求的应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灵魂的相遇、精神的交流。但在学习某些课文时,文中并没有对背景资料有所交代;而脱离作品背景进行解读,则难免对作品原意理解不当甚至失之偏颇。此时,我们用补充背景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我在教授古诗《泊船瓜洲》时,曾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诗人作诗时的背景。学生通过查找背景资料,了解到王安石虽官复原职却忧心忡忡的原因,同时也把诗人“离家近”且“思家切”,却不回家看看的原因弄清楚了。

2.补充课文内容的空白

在课文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会涵盖进去,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这就是文章中的“空白”。这些“空白”就像话外之音,需要读者去查阅课外资料来填补,如此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如课文《自然之道》中提到了绿海龟,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说明绿海龟是珍稀动物。但到底绿海龟珍稀到什么程度呢,学生不了解;不了解的话,学生就会对后面作者和其他游人都要求向导救那只侦查龟的行为感到不理解,也无法体会后来作者因违反了自然规律导致大量幼龟死亡而产生的愧疚、自责的心理,更无法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于是,我在授课时补充介绍了绿海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到绿海龟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的物种名录之中,了解到“我国南海成年绿海龟不到2000只”。

二、对照式引导

1.与原文对照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在被选作课文时,已被编者作了一些改动。改动过的课文应该说是“删繁就简”。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文中的内容。但在被改动过的课文中,一些作者原本要交代的事情、一些隐含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被更改了。甚至被省略了,失去了“原汁原味”:这使学生读起来有时会摸不着头脑,无法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无法学习到作者优美的语言文字及独特的写作手法。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的同时,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原文,把课文和原文对照着读,充分利用两个文本,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拓宽他们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这不仅是一种阅读的方法,同时还包含着一种求真求实的思想以及对知识追根求源的精神。

如《窃读记》中,课文的编者刘原文进行了多处修改和删减。原文中有些被删减的部分正好是能够说明作者为什么要“窃读”而不是光明正大、心安理得地在书店看书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出示原文,让学生把课文与原文对照着读。一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二来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要向学生强调的是,课文与原文是双向比较的,并不是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也不是课文什么都比原义好。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式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能采取“一面倒”的阅读方法。

2.与相同题材文章对照

《语义课程标准》指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们就必须创造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课文与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让学生看到文章的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如在执教老舍写的《猫》这一课文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周而复和夏沔尊写猫的片断。老舍写猫,是通过抓住猫的性格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周而复通过描写猫的样子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夏沔尊则通过不同的人对猫的不同态度,同样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样是写猫,同样是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可不同的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效果。这样学生可从不同作家的作品中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手法,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也会相对提高。

让学生把相同题材的文章对对照着读,等于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为学生引入新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形成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

三、延伸式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义实践中掌握运用语义的规律。”所以,学生在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延伸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地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

1.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名著不同于畅销小说,它能够流经历史,沉淀下来,自然有其非同寻常的价值,它是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瑰宝。读文学名著,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到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我们可以通过教授课本中的一些名著节选,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名著,提高阅读的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了法布尔写的《蟋蟀的住宅》之后,我推荐他们去读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完《草船借箭》之后,我鼓励他们去读《三国演义》。对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可鼓励他们读文言版;对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可指导他们读白话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同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把学生从漫画、笑话等较狭小的阅读空间中解放出来,使其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

2.引导学生阅读名家作品

第8篇

(1)通过故事渲染,吸引读者好奇心

通过故事魅力渲染,逗引读者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去主动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西游记》中,我选取了“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这一情节。讲到师徒四人走到五庄观,听说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可以长生不老,观主镇元子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四人连夜逃走,谁知,正当他们急忙赶路之时,只见镇元子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期待下文之际,我戛然而止,随之告知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后面的会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文本。这种欲擒故纵,随时在精彩之处“卡壳”的吊胃口做法,迫使学生不得不去主动阅读文本。

(2)运用再写读,增强阅读能力

电视剧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运用特有的蒙太奇效果营造出特有的视觉感受,用电视语言表现了文字,但同时一部分文字独有的韵味也随之消失了。最后,通过再写读,把读书与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品,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只有将以上三者真正的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余秋雨曾用八个字来评价《西游记》的四位人物形象的:皮猴、憨猪、严师、忠僧,即顽皮机智的孙悟空、功利憨厚的猪八戒、严格执著的唐僧以及忠心耿耿的沙僧,当然这些都是从情节中体现出来的。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因此,在“话说西游取经人”这一活动中,我主要选取了四个典型的故事图片(注:大闹天宫、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三调芭蕉扇)依次顺序排列,让学生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去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由此,学生们对孙悟空谈得更多的依次是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明辨是非、忠心耿耿;敢作敢当;毅力顽强……看来,孙悟空在学生们心目中是美的化身,崇拜的英雄;但对他性格中的不足之处却说得很少,这时我就趁机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去评价一个人物形象。既能看到孙悟空身上的优点,又能摒弃他自身的缺点,如我抓住第七回他与如来佛祖打赌一事,让学生明白悟出他性格中狂妄、浮躁、喜欢炫耀的缺点。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教给学生正确认识评价他人,也正确地评价自己,最后达到知错能改,完善自我。

三、凝思西游文本,启示生活真谛

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故事,未尝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因而,我们来反思人生。人活着应该有理想,有追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哪怕会经历千难万险,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善于斗争,不管结果如何,但我们人生无悔。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是每个芸芸众生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

第9篇

一、案例介入,设计讨论环节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之一就是引入课堂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课题研究,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置讨论题,引入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案例有较大的要求,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与课文教学内容相适应,其次讨论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并且,在难度上难易要适中,这样才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引用和阐述上,应该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例如,可以参考教材中“白马非马”的著名的哲学命题,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入问题,形成讨论环节。提问“假如你是那位守关的士兵,你能阻止公孙龙牵马出关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说可以,教师则进一步拓展问“那你应该怎么说?”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讨论环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握那些抽象的概念、理论,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同时,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案例运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你们的印象里,还有什么例子与这个案例是相似的?”很多学生在思考之后,都会想到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进行辩驳,并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类似的错误观点进行反思,如许多法律意识淡薄的人会认为“小偷不算偷,大偷才是偷”,这些观念显然也违背了哲学的矛盾关系。

二、趣味先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的运用,一是为理论服务,二是为课堂服务。为理论服务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为课堂服务,就是运用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的解读中,教师与其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如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上进行这样的设置: “假如你携带着百宝箱去旅行,里面有金钱、地位、知识、友情、生命、道德……但是你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你必须要抛弃百宝箱中的一样东西,那么你最先抛弃哪一个?请同学们依次列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抛弃的是金钱,有的说是地位,有的说是知识……在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案例中,营造出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讨论后进行总结,最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扫清障碍。让学生远离拜金主义,远离利己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预留时间,给学生准备的时间

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不仅仅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包括对资料的准备和讨论的时间。因为,形成课堂讨论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如在前面的案例运用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讨论开始之前,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回忆自己拥有的相关知识储备,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理有据。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案例的运用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展开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否则,案例的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的有效途径。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案例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进步空间,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1]贾军.高中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