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募基金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公募基金经理;薪酬
进入2007年以来,伴随着中国股市的迅猛发展,中国基金行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慢慢的浮出水面,基金行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而在这许多问题中基金经理的跳槽成为目前的焦点问题。
一、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背景
2009年以来,基金经理“改换门庭”的消息不绝于耳。银河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1季度,中国341只基金中,发生基金经理变动72人次;4月份,193只开放式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22人次。这份研究报告还显示,虽然基金经理跳槽走向不好统计,但其中转投私募基金的不在少数。根据晨星中国的研究报告,2006年共有130只基金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其中104个公告属于基金经理离职,占295只基金总数的33.88%。这表明,2008有3成基金的基金经理由于各种原因调离职务,共涉及97人次;而在2005年,共有87位基金经理被公告调整岗位。由《关于基金管理公司专业人员流动情况的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基金经理离职后,54.7%的基金经理选择到其他基金公司任职,19.8%则流向了私募基金。
由此可见基金经理的流动性呈现加速性。而在这背后的是,基金经理的流动对于原来所属基金必然有冲击性,保持基金收益稳定,留住明星基金经理成为目前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基金经理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一)公募基金经理相对私募来说,压力与收入不成比例
基金经理的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市场针对基金的各种业绩排名。公募基金考核过于急功近利是目前业内普遍的事实。在海外,公募基金常常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业绩排名,而国内天天排名,导致压力很大。例如,有些基金公司要求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在同类所有基金排名中位列前1/3.如果连续几周排在后1/3,那么基金经理就要走人。其他压力则包括基金份额变动,工作的紧张和投资产品波动的不确定性,目前虽然中国的公募基金发展较晚,但是一些内部体制已经相对健全,由于中国体制的特殊性,目前的私募基金仍然处于法律和政策真空中。其发展的自由度大,承受的压力与公募相差无几,但是拿到的收入却远远大于公募基金。
(二)行业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短缺导致流动加剧
近两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从而带动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迅速发展,而基金经理的数量确实在有限。由此导致了对于基金经理的巨大需求,这从一些数据可以反应出来。在华尔街做研究员,3年内是不具备出具署名报告资格的,而在当前的中国基金行业,从业3年可能已经可以担当基金经理了。
(三)管理层对于公募基金经理个人投资的限制过于严格
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要受来自基金契约、监管部门等的严格限制。比如公募基金在作投资决策时,往往要面临复杂的审批制度,这种层层审批的制度使其效率不如私募,投资相对保守,看似减少风险,其实不然。而更多的制度性措施使基金经理们感到束缚,也成为其转投私募的助推器。
三、公募基金经理薪酬现状及激励措施
目前中国公募基金经理的薪酬较为单一,不同的基金公司在收入规则上有很大差别,总的来说都是“工资+奖金”模式,奖金一般是季奖,差别就是在奖金系数上,不同基金公司系数也不一样,根据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情况定相关系数。近两年基金经理的收入都随着市场的大幅上扬而获得了大幅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同基金经理所受到的压力相比,仍然算不上很大。并且在薪酬形式上较为单一,除了这种物质奖励外,基本没有其他形式的非物质奖励,如培训计划等。基金经理,作为知识型员工的典型代表,对其激励制度既有普通的知识型员工的一般性,但是也有其特殊性。对于中国公募基金经理流动性较大的现状,本文从薪酬角度提出下列激励措施来改变这种境况。
(一)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工资+奖金”模式
提高基本工资,可以固定的以基金份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基本工资,这方面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向私募基金看齐。
(二)短期激励薪酬
短期激励薪酬中短期激励主要有奖金、绩效加薪、年终分红和利润分享计划等形式,它们都属于绩效薪酬,是根据绩效对个人的薪酬提供补偿的一种激励制度,是将代表组织绩效的某种指标利润与个人薪酬挂钩的方式。这种报酬激励效果明显,并且这种报酬的支付不会成为基本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有两方面的潜在优势。一方面,它能够鼓励员工更多地从所有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会从更开阔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企业效率的问题,同时员工的合作精神和身份感、责任感会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所支付的报酬大多不进入基本工资,在经营困难时期,就可以不只是依靠解雇来渡过难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某种形式的绩效激励。奖金或劳动分红是基于知识型员工业绩的短期激励,是为了促使知识型员工达到企业年度目标而设立的。只有通过业绩考核,企业的效益达到了令人满。在短期激励薪酬方面,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本身的优势,奖金方面,公募私募基本无什么大的区别,而能够变动的恐怕就属于绩效加薪和年终分红了,对于基金行业以人才为中心的性质,在年末,把基金经理的本年收益与过去年份进行比较,然后对差额部分进行奖惩。同时根据本年度基金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的绩效进行评定然后加薪可以分档,排名越靠前,得到的绩效工资占的收入比例就越大,而且这个还要呈现出梯次性
(三)长期激励薪酬
基金经理属于知识型员工的一类,因此其也具有与其他知识型员工相同的特点,即其工作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为了解决这种工作与成果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激励知识型员工不断创新、进取,就要舍得给他们各种待遇,尤其是为他们提供带来希望和幻想的待遇,如期权和期股。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
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是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通过使员工拥有企业所有权,大大提高员工个人的努力程度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向员工让渡部分股权的一种形式。股票期权计划为员工提供一种按固定价格购买股票的机会。股票或股权的存量使得员工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分享企业的经营收益,属于变动收入,虽然在企业规模较大时,这种变动收益与员工个人的努力关联较弱,但可聚合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一致。股票或股权隐含可以预期的收入,而股权的分配与员工的业绩挂钩,所以股权可看作与员工业绩关联的变动收入,体现企业与员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激励思想。
目前由于基金经理的流动性问题,一些基金已经开始这但是鉴于政策法律上允许基金从业人员购买基金只是在本年中旬才开始实施,因此这方面的进程可能稍显慢。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日前在国内基金业内率先推出基金经理“持基”激励计划,该计划也是基金公司推出的首份内部人持有基金份额的激励计划。该激励计划以基金经理为激励对象,具体安排是鼓励基金经理购买一定金额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并长期持有。根据基金经理购买的基金份额,公司同时也以1∶1的比例以自有资本金投资和持有相应的基金份额,其投资收益最终归该基金经理所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方式已经多样化,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关于基金经理的长期激励薪酬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
(四)内在薪酬方式的选择
内在薪酬的构成可以按照所含因素的内在联系来划分,如工作激励、组织激励、文化激励以及情感激励。改变过去的根据按周排名从而衡量基金经理业绩的方法,适当的房款期限,如1个月。同时扩大基金经理的投资权限,使其能够在一定的投资范围内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但是真正能够起作用的是职业发展激励。知识型员工更注重个体的成长而非组织目标的需要。基于此,首先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本价值不断增值,从而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其次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个人发展机会,创造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让知识型员工随着企业成长而获得职位的升迁或新的事业契机。
通过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激励一方面可以带动知识型员工职业技能的提高从而提升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使同组织目标方向一致的员工个人脱颖而出,为培养组织高层经营、管理或技术人员提供人才储备。只有当员工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有机统一,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而且当一项工作与员工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甚至对生涯目标的实现有明显推动作用时,内心也会有一种内在满足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下,人们不再把工作当成任务或负担,而是直接当作一种可以使自己快速走向成功,实现事业梦想的机会。个体持有的这种机会期望,构成了强有力的“机会激励”。知识型员工受教育水平较高,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的目标有更高的定位,对生涯道路有自己的设计与规
划。与一般员工相比,他们更加重视目前工作与自己生涯目标的关系,也更加渴望拥有一份有助于生涯目标实现的工作。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烈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动机”。因此企业应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愿,应使他们目前的工作与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心理契约要求期望有一个“富于变化的职业生涯设计”。
所以组织要关心、帮助员工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前途,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组织的激励目的。由于公募有更多的比较优势,在这方面可以做出一些更大的改变来吸引基金经理。公募基金与世界很多大型基金有合作关系,而这时私募最为欠缺的,基金经理虽然可以在私募基金那里得到很高的报酬,但是在未来的成长性上明显逊于公募基金。
四、结束语
在目前状况下,不仅在外部薪酬上下功夫,更要在内部薪酬上求得突破,才能更大程度地相对私募基金而言吸引基金经理,从而减少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从而保证公募基金在整个基金行业上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整个基金行业中更多地吸引人才。虽然目前政策因素对于公募基金的发展限制较多,同时公募基金经理的激励措施尤其是薪酬方面的激励已经成为基金经理流动的主要原因,但是只要公募基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参考文献:
1、龚红。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激励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5.
2、(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燃气;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 TF083.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天津燃气集团基建项目上马众多,例如宝津大一、二期,蓟塘高压、112线、津沽高压及金钟组团还迁配套工程等,这些重点项目都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而在赶进度的同时如何注重安全也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就当前燃气行业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高危行业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由于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对地下管线缺乏规范管理,燃气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燃气是按一定工艺生产、制取、净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可燃气体,是天津市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它在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方便生活、促进和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供气用燃气设施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全社会对燃气安全缺乏足够的认识,燃气事故不断上升,近几年此类事故某城市一年中就发生了3次,造成了人员伤亡,城市大面积停气的发生。
2现行的管理机制造成燃气施工安全管理未达到应有的作用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安全的总管理方,管理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身安全的配备,也要“理”顺施工操作的基本安全程序。首先,对于施工工程,要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有哪些安全隐患。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孔洞应根据洞口尺寸的大小,合理选择遮盖方式,避免从预留孔洞中掉落的杂物伤人事件的发生。
3燃气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和危险,目前燃气施工安全体系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燃气施工安全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同时对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严格地执行和落实。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反应了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
4燃气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燃气这种高危行业的施工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天津市印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环节缺失 ,“四不放过”原则未落实,处罚条令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力度不够强硬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学习不够,安全检查出现走过场情况,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落实。
针对以上问题,要牢固树立燃气集团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4.1加强对个行各业进行燃气知识的宣传力度
燃气企业做为一个高位企业,要利用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向各行各业宣传,宣传正确使用燃气知识及燃气法规,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各行各业对燃气的安全意识,也让社会各界了解燃气事业,从而达到良性发展,保证社会安全稳定。
4.2加强燃气施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对安全意识的导入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首先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新进场的农民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在本岗位的操作范围内进行生产施工工作。不仅是新进农民工,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员都要不断地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强化安全思想意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安全意识支配着人的安全操作行为,应采用各种形式,消除人们心中的侥幸心理、懒惰心理、疏忽心理、无知心理、迟钝心理、习惯心理等,把安全隐患就会消除在萌芽状态。
4.3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完善各类燃气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实施安全生产各项具体工作的规范和依据。我们要以《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根据工地的实际状况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一级对一级负责。燃气行业也应完善燃气施工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应保证应急救援设施、装备齐全完善,救援物资储备充分、通讯畅通、人员保证24小时值班,不断加强演练、不足之处及时改进,确保实效。
4.4高度重视文明施工
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表现。安全工作需要整个项目部门共同完成,并且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安全责任意识,也更应该了解文明施工的重大意义。文明施工是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安全的真正价值所在。公司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已充分认识到,不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工作,而且行动上更要积极主动,防患于未然,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才能真正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集团 母子公司 财务管控 问题及改进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经济素质的提高和增强,主要源于市场上企业集团的高速发展所影响。我国企业集团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均以呈现规模,并在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今年来成为较普及的经济结构形式。在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结构中,母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而子公司在母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享有生产销售等经营权。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母公司追求的是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子公司是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利益之间产生了矛盾,在企业管理母子公司财务管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如何运用有效的财务管控措施,妥善处理好母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热点事件。
一、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组成结构
(一)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制度管控
企业集团开展的财务活动行为准则是依据财务权利和责任的内部财务制度,这也是企业集团实行科学财务管控的前提。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更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盈利成果,进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有序的运行,母公司还依照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结合了子公司特点的财务制度,规范子公司财务决策和财务处理的审批程序。
(二)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目标管控
母子公司财务目标管控包括三方面,即财务目标评价系统,它是以母公司制定的财务目标为基础贯彻子公司的评价系统;资金控制系统则包括了现金控制、筹资控制和投资控制系统等;收益控制系统是指企业集团整体的收益利润,它是母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收入及成本的分配比例结果。
(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信息管控
母子公司的财务信息管控可以利用网络电算化加强财务报告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财务报告包括事前报告和事后报告。子公司在进行重大决策前,要向母公司报告;而内部审计则是由审计部门负责,它不仅可以监督子公司的财务工作,还可以稽查评价内部管控是否完善合理及企业内部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
(四)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战略管控
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集团公司的财务和资产运营的战略规划,而各子公司则负责本公司的业务规划,并提出实现目标计划所需要的资源预算。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审批子公司的预算计划,通过后再由子公司执行。这种财务战略管控,对子公司业务关联度要求高,母公司则是平衡资源需求,督促完成计划目标。
二、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问题与矛盾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监管不到位
母子公司财务监督和管理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是母公司制定的财务政策子公司没有有效的进行执行,监管力度显现出弱势不足。与此同时,子公司为确保自身利益,在母公司所制定的规定总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面对,导致财务人员基本的监督和核算职能没能具体实施。而子公司的财务工作都依据子公司领导的意图开展,主观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工作,使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收到阻碍。
(二)母子公司财务目标存在分歧不统一
母子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基本是一致的,但在某个阶段会产生分歧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中所指的财务目标主要是财务控制目标,子公司一般情况都是单一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财务控制目标,很少与母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联系。母公司的高层领导对子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了解不及时、信息掌握不全面,因此母公司无法对子公司进行事中管控,这影响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目标,管控中左形同虚设。
(三)母子公司会计核算方式存在差异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经营行业不同或者所处区域的差异使得母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方式不能完全相同,子公司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实际环境制定适合自身的财务核算方式,这样导致了该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缺少统一性和可比性,财务管控工作难度剧增。为了能更好的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及经营结果,内部的关联业务要做相应抵消,多数母子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则与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许多不合适之处,工作难度随之增加。
(四)母子公司资源配置不合理协同效应差
企业集团的优势在于成规模的经济和之间的协同效应。但母子公司中,某些子公司相对其他子公司拥有富裕的现金流入,却缺少适合的投资机会,使得资金闲置和使用率低,而其他的子公司可能正有个适合的投资机会,但缺少内部资金,融资的风险又很高。如果企业集团可以依据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就能提升企业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母子公司之间都不会受到影响。
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中应对问题的改进
(一)提高企业集团母公司的管控能力
对于财务管控制并不全是企业集团财务部门和企业经营者的职责,而是投资人首要对企业财务做出全面综合监控。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实际上可以表现出法人完善的治理结构。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总公司来说,建立健全一个决策、管理和经营三权分立的财务管控机制,各层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集合各层智慧减小财务风险,是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战略的正确选择。
(二)积极创造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指的是加强或削弱特定的政策及程序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它反映了企业集团领导层和管理层对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重视程度,是企业内部一种氛围。它即能影响员工的管控意识,还能决定财务管控能否发挥其作用,对控制其他要素起到基础用作。内部控制环境直接影响了企业集团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实施。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集团信息系统
大部分企业集团的信息系统均包括集团财务信息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财务管控既需要集团财务信息系统提供企业相关财务方面信息,还需要集团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有助管控的非财务信息。信息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到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效率及效果,良好的信息系统可以使母公司更好的掌握子公司的运营情况。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这种结构,母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已形成了委托和的关系,它们之间即存在利益又存在矛盾。因此,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非常必要:如果子公司的经营行为有可能出现损害减少利益的情况时,要给与相应的约束;如果子公司的经营行为可能维护增加利益时,要得到相应的奖励。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发展不断壮大,但是由于母子公司间普遍存在财务管控不严谨的问题,加强管理和提出有效改善方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本文研究,对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构建,母公司可以建立快速及时的了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既能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是如何运用的,又能为母公司指引子公司的其他财务活动,是解决财务管控不严谨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勇强,田志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模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4)
关键词:大专院校图书馆,问题,工作走向
[摘 要]本文提示了目前大专院校图书馆在如何为教学工作服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设想。
我国的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工作在当今全民的科学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论文。它同我国的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体系。而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图书馆是大专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能配合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配合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又可配合国家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等等。应该说,它的这些职能在既往的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应用的发挥并取得了实际的成效。但是,无可否认,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要求,以及教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图书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或者说它既往的工作职责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大专院校教学发展的需要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本文就大专院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走向作一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辅助教学者的角色
在既往的工作中,我们时刻都在强调图书馆是大专院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配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配合国民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它却始终没有改变一个辅助者的地位和角色,无论在参与教学中的比重有多大,却始终无法让它从后台走向前台,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遗憾。
2、有限的施教空间
目前,无论我们怎样强调图书馆在大专院校的教学中起何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自身工作性质的决定,使其无法走出自己工作的狭小空间。也就是说,大专院校的图书馆目前还没有与社会各类图书馆进行互联。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大图馆的格局并没有真正形成。尽管目前图书馆配备电脑、也配备了宽带,但是网际间并没有做到互联,基本是处于相互隔绝,互不沟通的状态。当然,这一问题的存在,不是一两家图书馆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问题,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甚至全社会共同来参与。所以,图书馆目前施教的手段只能在本校本馆的狭小空间内来进行。
3、被动的施教手段
大专院校的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体现的仍然是以课堂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为主要修业对象,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其实这只是一种形式。而另一种形式应当是图书馆教育了。而目前图书馆教育也是在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自愿的原则下,利用课下的时间去阅读一些有关的图书资料。上述两种教育形式都是一种被动的教育手段。换言之,学生对图书馆知识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于教学内容的要求的,学生不能也不允许把图书馆当作第一课堂去阅读大量的图书资料文献来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问题。科技论文。另一方面,图书馆的被动教学的特性还体现在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以“守门待课”的形式来接待学生的。他们只是按学生的要求被动的来为学生提供一些图书资料,而不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第一线中去,与主讲教师一起安排教学课程,把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图书资料提供出来,编排到专业授课当中去,成为专业授课的内容之一,尽管目前要求图书馆参与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大,情况也多少有些改变,但传统的图书馆参与教学的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人改变,所以,它参与教学的能力当然也被大大地弱化了。
二、今后工作的基本走向
历史进入到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兴起,并在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一个融开放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制已经成为了这一教育模式的主体。在这一大好的形势下,大专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也发生重大的变化,它将由传统的图书馆走向数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图书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职化它的教育的主动性。使图书馆参与教学的能力大大加强,使它的工作从台后真正走到台前,这也就是图书馆工作走向的基本思路。
1、图书馆的教学功能要从被动的单一的模式走向主动和主体化
正如前所述,传统的大专院校图书馆教育是局限在一校一馆内的,而且处于被动地位,手段也是单一的,它的工作内涵是由图书馆资料的收集、咨询、借阅等工作流程来完成的,在简单的重复的劳动中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职能。但在今天,由于电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图书馆的内涵再丰富,技术手段再加强,今后的图书馆因有效借助这些优势,不再被动的向学生提供上图书馆文献信息,而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来获取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知识资源。这时学生将坐在图书馆里足不出户便可对自己所需求的图书资料信息瞬间获得。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高科技含量的全球化的图书资料信息共享,就是我们传统图书馆工作体系或者把被动在教育职能变成了主致力,把单一的工作变成了丰富而立体化。科技论文。当然,不能否认,在今天,某些图书馆的传统的工作流程在一定的时间内仍将被保留下来,但它只是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和主体。今后,总的趋势是大专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走向,就是学生可以自由利用图馆的电脑,通过互联网来检索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所藏的文献资源,而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图书馆资源被利用的多元化、立体化的格局的形成,既使得大专院校的教育职能从被动的单一的模式走向了丰富的立体化,它是在更广阔的空间更高意义上突现了图书馆教育的教学职能。
2、图书馆教育要走向开放式的教育
大专院校传统的图书馆教育对学生是有严格的时空限制的,如只有本校学生才能借阅,何时开馆借阅、借阅时间的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自由度,限制学生利用图书馆效率,使得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也就限制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随着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普及,图书馆不仅要把所藏的所有图书文献资料向本校学生开放,而且要向其它各类院校甚至全社会所有成员开放。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任何时间来访问图书馆,从而使图书馆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走向立体化的全方位开放的局面。
3、从辅助教育走向主导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随着大专院校教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大专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也将发生巨大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教育职能从辅而转变为主导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图书馆教育的一次革命。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转变具体体现在,首先,传统的课堂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被打破,课堂灌输式的教育受到极大的挑战,随之而来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却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图书馆将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积极参与,从台后走向台前,从配角走向主角,从辅助走向主导。课堂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奉行了几十年的教学宗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这种局面实际上仍然没有被全部打破,这当然有教育政策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更有认识的实践的问题。这种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的内容,听从老师的指挥,这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空间,其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从教学内容形式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课堂教育与图书馆教育处于一种并驾齐驱的地位,由此课堂教育的内容要移到图书馆去解决。图书馆不但是一个讲坛,而且还是一个论坛,是一个自由发表学术观点和看法的场所。其次,图书馆教育的主导性还表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工作的弱化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人内涵的增加。这就是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即由被动的管理者变为主动的施教者。课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大的降低而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影响却逐步扩大。当然,正如上述,这里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是一位既具有广博的知识又精通图书管理业务的人员。他不但要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图书资料,同时还要准确科学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学术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光是图书管理员、服务员,同时又是一名教师。
三、目前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大专院校图书馆工作职能的转变,实际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在新世纪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速建设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图书文献保证体系,丰富和扩大馆藏内涵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通过馆藏的图书文献资料来实现的。要把图书馆办成主导性的教育职能机构,首先必须建立图书文献的保证体系,不断的扩大和丰富馆藏内涵。这是实现图书馆主导教育职能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网,做到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在更大更广的时空范围内来扩大馆藏内涵。如此,图书馆的功能才被充分利用。
2、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教育、专业修养
学校课堂教育的多元化和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加强,必然要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知识提高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是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教育与修养问题。因为图书馆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成为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动眼能力大多数都要移到图书馆内来实现,所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兼有了图书管理员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课堂教师的一些工作任务就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图书馆理员来帮助解决。所以,图书馆理人员要必须有很高的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这也是实现图书馆教育主导职能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施强 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高标图书馆工作 2002.1
[2]喻文,何琳. 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对策与思路 [J]. 图书馆,2007,(1).
[3]丁传奉·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图书馆论坛.2001,(5).
本论文主要是阐述我国私募基金现阶段的运作状况及其合法化的研究,分别从五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通过与公募基金的对比来分析私募基金的特点及运作优势,从而显示私募基金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从私募基金在我国发展历程的角度来分析其产生的客观背景,从而说明私募基金是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第三部分,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及私募基金的特点和优势,来分析我国发展私募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从私募基金的利益保障和违规操作,来分析我国私募基金需要合法化;第五部分,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私募基金要如何合法化。
关键词:私募基金运作优势合法化
Abstract:Theemergenceofprivateenlistingfundinourcountryisnotonlyinaccordancewiththemacroeconomicsbackgroundofinhabitants’increasingfortune,butalsosatisfyingthoseinhabitantswholookforthewayofreproducingtheirfortune.Thiskindoffundwithstrongmarketfeatureshasgonethroughafrom-bottom-to-topway,whichdiffersfromthepublicenlistingfund.Hence,whenwedealwithsomeso-called“privateenlistingfund”incurrentmarket,weshouldtakeanattitudeofdeferringtorealismandhistory,tonormalizethosesothattheshocktothemarketcanbereduced.
[关键词]云南 基金会 绩效 评估
一、绪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各个国家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问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社会各类组织的功能也面临着新的调整和定位。在这种情形之下,政府部门有限的注意力以及资源已经无法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民众的需求,政府急切需要中介性的组织来帮助政府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从而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同时,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同其他组织和部门的合作,以基金会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的代表之一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社会提供公益,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志愿性等特征①。因此,这类组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得以参与解决公共问题,并吸引了政府和社会捐赠的财务。近年来,基金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更多的社会公众也积极投入基金会的活动项目中,基金会的活动因而也更受关注。
非营利性是基金会最典型的特征,决定了其强烈的“资源依赖性”,即基金会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和公众的捐赠财物。因此,非营利性的基金会能够持续运营必须获取持续稳定资金来源,而良好的社会公信度是基金会获得资金来源的的重要前提。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基金会评估对非营利基金会的整个运作情况进行考察,以及对非营利基金会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能够反映非营利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有助于帮助捐赠人将有责任的非营利基金会和那些没有公信度的组织区别开来,引导其捐赠行为;另一方面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服务外包体系中商的选择提够了可靠的依据。
因此,构建合理的非营利基金会评估模型,确立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非营利基金会运作情况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二、基金会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比,我国的基金会组织兴起时间较晚,始于1981年7月28日第一个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正式成立以来,基金会组织发展一直比较慢。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治体制也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许多原本属于政府领域的责任被剥离出来,这就为基金会等一些列非营利组织组织的进一步加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金会绩效评估一开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基金会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其绩效评估也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基金会管理也开始尝试引入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使得其绩效评估在实践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我国基金会组织绩效评估毕竟还是处在起步阶段,评估大多停留在评估标准的建立上,而缺乏对评估体系及评估权威形成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龚旭(2004)②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同行评议系统为研究对象,提供介绍同行评议的规范与制约、监督与评估、NSF资助环境与评议条件的改善等问题,突出NSF在同行评议制度建设上比较有特色的方面的介绍和分析,进而阐述对我国同行评议建设的启示与借鉴,为基金会同行评议拓展了新的内容。
冯亚波(2002)③以基金会为研究对象,借鉴某企业在战略中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BSC),通过对平衡计分卡的概述,应用于基金会业绩,基金会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等方面构建了基金会管理效益评估体系。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交流以及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业绩的。基金会应从上述四个方面来进行努力,展开战略策划,实现相应指标。姜忠辉、冯亚波(2003)④以某公益基金会对研究的对象,探讨了基金会平衡计分卡在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方面所起的作用,探讨了公益基金会管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而探讨基金会管理运行机制业绩评价。陶传进、赵小平、祝贺(2007)⑤将使用了现有的官方基金会评估指标(2007年民政部基于国家2004年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一致思路进行基金会评估的指标)的评估效果与汶川地震中某几个基金会的实质作用进行对比,试图构建一套新的评估体系。作者认为基金会真正的运作机制应当是国际上通行的社会选择模式,因而,基金会评估的核心点应在于基金会运作应该向社会的公开透明,这就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公开形式。
综上所述,关于基金会评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仅局限于构建评估框架,评估指标体系,至于如何因时因地的量化指标、怎样具体实施、评估结果及反馈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云南省基金会发展现状评估研究
(一)评估模型
【Abstract】For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under the double influence of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failure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sector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ettlement of social public affairs. Found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foundation, the foundation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push it to a strategic height. The paper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Ningxia foundation in western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ake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paper studies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Ningxia foundation.
【关键词】战略管理;宁夏地区基金会;战略发展规划
【Keywords】strategic management; Ningxia regional foundati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E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015-03
1 战略管理的内涵及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战略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组织的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1]。战略管理分为四个阶段: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基金会数量与非营利组织发展健全发达的一些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不少的缺陷:基金会数量少,我国13亿的人口数量拥有的基金会数量至今达到4117个,而美国不到3亿的人口数量却拥有3万多个,相比之下我拥有的基金会数量寥寥可数;基金会职能分工不明确,基金会本身是只参与募捐的活动,自身是不参加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但我国基金会职能分工不明确,即参与了募捐活动,同时又是活动的参与和组织者,这使得基金会的职能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将其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 宁夏地区基金会的战略分析及其选择
2.1 宁夏地区基金会发展态势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这四方面入手,本文对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全面地对基金会有一个更加清晰长远的认知。
SWOT分析有4种不同类型的组合:S-O组合(优势-机会)、W-O组合(劣势-机会)、S-T组合(优势-威胁)和W-T组合(劣势-威胁)。根据4种组合
逐一进行分析如下:
①S-O战略
S-O战略是增长型战略,即要求充分发挥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内部优势,利用外部环境的机遇,增加基金会在宁夏地区的竞争优势,将内部发展优势与外部环境机会相结合,这是最佳的一种战略发展状态,有利于为基金会的发展提升自信力,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源。
②W-O战略
W-O战略是转变型战略,即通过捕捉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遇来克服组织的内部劣势, 甚至可能将组织内部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该种模式下,是说明在基金会发展过程中虽然外部环境提供了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基金会内部的发展存在着人才短缺、组织能力弱、缺乏活动场所等内部缺陷,使得发展机遇存在缺陷。我们应该在积极利用外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大力引进外资、人才,争取做到弥补内部发展缺陷。
③S-T战略
S-T战略是多元化战略,是指组织通过最大发挥自身内部优势来弥补外部威胁带来的威胁。在这种战略条件下,组织外部的不良条件对其发展有很大影响,这时就应当大力发展组织内部优势,开发内部环境向多元化发展,努力弥补外在条件带来的威胁,争取通过内部优势来解决。
④W-T战略
W-T战略是防御型战略,在这种战略模型下,基金会应当尽量减少内部劣势的发展,回避外部威胁。此时,组织内部就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如果基金会陷入这种发展形势下,就可以考虑放弃发展,重新开始新形势,或者与其他基金会合并发展。
根据四种战略分析得出,S-O增长型战略方式是四种战略模式中的最佳策略。宁夏地区基金会现在还是处于一个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还在不断地进步,就应当大力发展自己的内外部优势来增强自身的发展潜力。
2.2 宁夏地区基金会面临的战略性问题
2.2.1 人民意识不强,资金筹集困难
宁夏地区基金会兴起时间较短,人民对于基金会的作用意识不强,同时全民的慈善意识也不强,个体主动参与捐赠比较少,而大型企业也还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基金会的资金尚短缺,资金来源不能保证基金会的长期运行。对于公募基金会来说,近年来非公募基金会的大力兴起致使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募集额大幅下降,公众也逐渐对于此类慈善组织等基金会产生不信任。“郭美美”等事件也影响了基金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使得历史较短的宁夏地区基金会发展进入一个举步维艰的阶段。
2.2.2 政府扶持力度仍需加强
宁夏地区的非营利组织的政府扶持力度目前来看都还有欠缺,相关的政策和机制还未及时补充,这一定程度上对于基金会的发展会有所牵制。如若政府购买组织服务,以服务来换取资金,加大对于基金会事业的支持,采取项目资助、合同委托、社会招标等方式来支持基金会的发展。基金会缺少政府的扶持,难以得到民众的信任,政府参与到基金会的组织和建设里去,很大程度上得到民众一定的信任,会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加到基金会的组建当中去。
2.2.3 基金会自身的增值问题
对于确保基金会资金来源的稳固,一方面是要吸引投资,但另一方面,基金会自身更要加强其增值业务,要学会自身“造血”功能,不能仅依靠外界的资助,自身要大力发展内部的功能,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加强增值业务。宁夏地区基金会起步时间晚,更是要积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才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与其他地区基金会同时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公募基金会增强自身的增值能力,减少对于社会的依赖。
3 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发展策略以及建议
根据战略分析手段阐述了宁夏地区基金会发展的方向和态势,通过SWOT分析方法细述的四种战略发展策略,以下对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发展提出几点战略性的发展建议。
3.1 大力发展多项目组合业务,吸引投资
宁夏地区基金会目前大多数属于刚兴起的基金会,发展时间短,但是发展类型多样。基于战略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处于增长型战略,内部优势明显,外部发展机会多样。对于目前宁夏地区基金会发展的目标来看,根据波士顿矩阵图,应大力开发“明星产品”,即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近年来不断增加。基于此种情况下,基金会内部不能拘泥于一种单一的业务发展,应发展多项目组合业务,同时开发多种业务来稳定资金来源。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来源相对固定,因此实现资金来源的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这类型的基金会就该多组织活动,创新形式,基金会本身也要不断地进行宣传,积极开展公益性活动,让大众了解其业务内容,为实现资金的稳定注入不断努力。
3.2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合作机制
随着近年来非公募基金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为维护募捐秩序,控制募捐市场上的竞争,减轻公众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好处的同时,也为公募基金会提供了新思路,新的发展方向。对于非公募基金会,由于它资金来源充裕、固定,基金会的运营状况又关系到捐赠人的声誉,因此非公募基金会往往运转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公募基金会会受到一定的冷落。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可以和一些企业开展合作,扩宽公募基金会的资金来源。如果一些基金会已经进入到W-T防御型发展阶段,也就是BCG中的“落水狗产品”阶段,就可以考虑放弃目前发展,及时转型成为非公募基金会。
3.3 加强基金会内部建设,克服外部威胁
面对宁夏大多数基金为新起步,发展不稳定,活动项目缺乏,自身组织能力不高等情况,对外来说应积极主动与政府进行沟通与联系,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将自身的一些公益项目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联系起来,加强与其的合作[2]。对内面对新发展起来的基金会,资金来源少,活动项目缺乏的情况,基金会就应大力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创新形式,多向基金会发展好的城市和地区学习,与他们沟通与交流,通过学习经验,不断地改进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发展现状。
4 总结
通过战略分析宁夏地区基金会的发展现状,基于SWOT分析法研究下,发现S-O战略发展模式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基金会的发展。同样,我国基金会总体处于一个起步和发展阶段,要大力发展自身优势,利用外部环境,加强与政府之间联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为社会公共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 禁毒基金会 社会组织 社会公益事业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基金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理念、制度和运行机制,基金会正不断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从1981年7月我国成立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基金会开始,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基金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解禁了社会公众捐资举办基金会的限制,我国基金会的数量迅猛增长,并涵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禁毒基金会的作用
禁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当前禁毒体制看,我国现阶段的禁毒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而地方财政不足导致禁毒经费紧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禁毒工作的向前发展。禁毒基金会是以从事禁毒公益事业为目的,利用捐赠的财产,依法成立的非盈利性法人组织。禁毒基金会作为组织募捐、接受捐赠的禁毒公益性社会组织,它主导着一些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倘若禁毒基金会将这些资源投入到禁毒工作中,禁毒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一)救助作用
基金会是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的,禁毒基金会作为专门从事禁毒领域的基金会,它的救助作用表现在慰问抚恤牺牲受伤禁毒人员 、资助涉毒人员子女教育以及其他禁毒公益项目上。
(二)弥补、辅助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政府已经不可能做到像以前一样事必躬亲,尤其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一些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地分担到社会组织身上。禁毒基金会可以在禁毒工作中对政府财政支出之外的经费起到很好的弥补和辅助作用。
(三)三次分配作用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的三次分配理论,人们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按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大小进行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手段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而进行的分配。禁毒基金会作为从事禁毒慈善事业的一种社会组织,它在组织筹集社会资源后对其进行再分配,实现社会资源向禁毒领域的流动,可以有效的促进禁毒事业的发展。
(四)媒介作用
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一旦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取得一定成就时,他们便开始追求社会价值和社会理想的实现,通过捐赠回报社会,在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禁毒基金会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媒介平台,让一些渴望在禁毒工作中有所贡献的人能够有所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有意捐赠到禁毒工作中的善款进入到禁毒领域。
二、我国禁毒基金会面临的发展困境
禁毒基金会作为专业从事禁毒领域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本应在禁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禁毒基金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在禁毒领域所起的作用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那样广泛。
(一)社会公益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基金会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运行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因而它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大。从目前捐赠来源情况看,很多基金会获得的境外捐赠比境内捐赠还要多,一些富人宁愿把多余的财富用来购买奢侈品或留给下一代也不用来捐赠,而多数普通民众碍于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因素,捐赠的也比较有限,这样使得一些基金会很难筹到理想的资金数目。我国社会公众的公益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社会公众公益意识还比较薄弱,同时由于人们对禁毒工作认识不足,禁毒基金会也因此很难筹集到资金。
(二)法制不健全
从1981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基金会到1988年国务院出台《基金会管理办法》,整整7年间基金会的运行都处在法律的真空地带。虽然在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基金会管理条例》,但与此同时,大量非公募基金会登上历史舞台,基金会运行环境的法制环境还是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整个基金会法制环境滞后的情况下,禁毒基金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三)发展后劲不足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我国的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对公募基金会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制度,对非公募基金会实行属地登记原则,同时还规定了公募基金会只能在登记区域内募集资金,非公募基金会不能开展募捐活动。这样的规定尽管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不利于基金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基金会数量突破的瓶颈,限制了基金会的发展。以禁毒基金会为例,尽管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禁毒基金会---中国禁毒基金会,但从整体上看,各地方的禁毒基金会总数还比较少,个别地方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非公募性质的禁毒基金会更是寥寥无几。由于我国的禁毒基金会受到政策、活动地域的限制,因此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有效地吸纳社会资源。
(四)公信力不高
禁毒基金会公信力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组织管理不规范,依照《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依法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禁毒基金会直到2007年11月才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禁毒基金会的理事会、监事会如同虚设,应有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不起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作为禁毒基金会的捐赠者在捐赠后对基金会的资金走向和财务运作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第三、财务透明度不高,如果捐赠者不知道自己的捐赠去向,这将严重影响捐赠者的捐赠积极性,使得公众对禁毒基金会产生信任危机。
(五)筹资能力弱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禁毒基金会在成立初期的原始注册基金是依靠财政拨款获得的,并且在人才、工作设施、服务项目,甚至在制度、规范、合法性等非实物性资源方面也得到了注册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离开注册地政府的支持,禁毒基金会的成立是不可能的。这些受政府支持成立的禁毒基金会自然也深受政府影响,它们实行机关式的管理方式,行政色彩浓厚,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如何去找关系、“讨要”捐赠上,而不是花在禁毒项目产品的运作上,这使得它们在社会公众中的筹款十分有限。
(六)专业人才匮乏
与其他行业一样禁毒基金会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禁毒基金会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但目前一些类似于禁毒基金会这样的公益组织由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低、行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影响,对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较低,致使一些本能够在禁毒基金会发挥重要作用的禁毒学等专业学生流入其他行业。在从事禁毒基金会工作中的一些大学生是抱着“积累经验,找跳板”的心态去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选择跳槽,造成人才流失。从当前禁毒基金会的人员构成上看,退居二线的领导和非专业人员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专业性人才匮乏。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禁毒工作的宣传,以增加公众对禁毒事业的热情和支持,通过聘任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名人明星,利用名人效应,拍摄禁毒电视和禁毒公益广告等,传播知识、引导公众对禁毒事业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禁毒英雄事迹的宣传,利用先进人物的事例感召社会公众对禁毒基金会的支持,提高民众的禁毒慈善意识,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知毒、抗毒、禁毒的良好氛围,为禁毒基金会的存在和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
(二)健全法制建设
面对禁毒基金会相关法制滞后、不健全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使其更具可操作性。特别是在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方面,尽管新的税法已规定向公益性、非营利性慈善组织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但还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措施,简化程序,为捐赠人办理免减手续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以激发民间企业捐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创新禁毒基金会管理方式,逐步变革分级、属地登记原则,打破地域限制,使禁毒基金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三)加强禁毒基金会内部管理
加强禁毒基金会的内部治理一方面要做到明确内部各机构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对利益相关方的透明机制并及时对公众公布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保证禁毒基金会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确保基金会使命的实现,进而提升禁毒基金会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逐步弱化政府在禁毒基金会成立初期产生的影响,培养和提高自主运作的能力,最终实现基金会相对独立地开展项目运作。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入民间非盈利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对禁毒基金会的监督,制定相关政策使捐赠人和社会公众对禁毒基金会的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
禁毒基金会应在现有基础条件上一方面鼓励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制定实施员工专业培训计划,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派遣部分优秀员工赴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相应地改善专业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留住现有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事退出和引入机制,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定期考核,淘汰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同时在社会上公开选聘一批年轻有为的专业人才以充实队伍。
(五)支持禁毒专项计划
禁毒基金会应继续加大对一些禁毒专项计划的支持,如继续加大对云南开远雨露社区和贵州阳光工程等成功戒毒模式的推广支持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以就业安置为重点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支持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戒毒康复人员重拾生活的信心。继续支持禁毒基层队伍建设,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禁毒基层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使他们更好地为禁毒服务。此外,继续做好禁毒慰问抚恤工作,对受伤及牺牲禁毒民警做好慰问抚恤工作,提高禁毒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六)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
1.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通过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由禁毒基金会提供服务产品,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以增加禁毒基金会的活动资金。
2.进一步加强与其它组织机构的合作。通过加强与其它组织机构在禁毒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它组织机构的优势,广泛吸收社会资源,为禁毒工作服务。
【关键词】 基金风险; 风险波动; VaR; 顺周期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8-0035-05
一、引言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国际监管当局普遍认识到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逐渐采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如2009年,美国和欧盟均宣布要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G20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作为全球宏观审慎监管国际组织;国际清算银行也呼吁各国及国际社会采取宏观审慎监管原则;我国央行也先后宣布在2010年启动宏观审慎监管、2011年着手建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2016年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以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由此,金融风险监管理念已从微观审慎监管转向宏观审慎监管,而在政策中增加逆周期要素是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防范金融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顺周期。
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基金业市场地位和影响也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8.4万亿元,较2014年增加3.9万亿元,年度增幅达85.27%;2015年12月末,货币基金资产规模达到44 443.4亿元,突破4万亿元,较11月末增长9 617.8亿元,创历史新高②。显然,目前基金业的规模对我国A股市场具有明显的影响。为了保证国内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基金业的发展现状对监管层的要求更高,现行监管体系亟待完善。因此,为了使得基金业风险监管也向宏观审慎监管方向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是研究基金业风险波动是否存在顺周期特征。虽然基金风险波动顺周期特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仅有周琼等[1]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特征进行实证检验,为对基金风险进行宏观审慎监管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本文以开放式基金为例,对基金业风险波动是否存在顺周期特征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选取和计算相关基金的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当作风险测度的评价标准;其次,在宏观和中观方面验证其风险波动是否具有顺周期性特征;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总结归纳。
二、文献回顾
目前不少学者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从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存在性和产生原因。存在性主要研究各金融体系中顺周期特征是否存在;产生原因则主要分析金融体系顺周期特征的产生根源和内在逻辑。
(一)顺周期特征的存在性
在理论研究方面,Asea et al.[2]提出银行的信贷标准会受到系统经济波动的影响;Peek et al.[3],Lown et al.[4]指出银行的信贷供应量会随着GDP变化而改变;Andersen[5]发现经济不景气时,《巴塞尔协议Ⅱ》要求的银行资本却有很大提高。国内也有相当多的学者验证了银行业的顺周期特征,如张宗新等[6]及冯科等[7],主要从银行的最低资本、贷款的损失准备、公允价格三个方面研究其顺周期性;杜朝运等[8]指出金融体系存在着内在的、外在的顺周期性。部分学者也对金融体系其他方面的顺周期特征进行了探讨,如周辉[9]发现货币政策会影响股票价格;周琼等[1]认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与GDP增长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顺周期特征的产生原因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对金融市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即金融体系具有顺周期特征。不少学者也证明了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那么这种顺周期特征是如何产生的呢?部分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阐述。在经济萧条期,由于货币供需方之g的信息不对称,投资效益好的项目可能得不到融资[10];也有学者指出在《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的条件下,银行的信贷监管会加强顺周期性[11-12]。国内学者则主要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缺陷[13]、银行业监管的外部规则[14]、银行业内部管理机制[15]、宏观经济政策和银行体系的监管[16]等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的原因。此外,宋科[17]也从金融体系的角度探讨顺周期性。
总体上,一方面国内外对于顺周期性效应的实证检验一般用研究对象的特定指标与总体金融指标(GDP、指数等)构建参数模型,探讨相关性;另一方面对于顺周期性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研究证券业尤其是基金业顺周期性效应不多,仅有部分学者[18-19]研究了证券业的周期性特征,周琼等[1]研究了开放式基金的顺周期性。因此,本文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数据为样本,使用VaR方法测算中国基金市场风险;其次进一步探讨我国公募基金风险、GDP增长率和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我国基金业是否存在顺周期性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助于监管层施行宏观审慎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另一方面有益于投资者构建最优决策组合。
三、数据处理
目前我国基金业主要包含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一方面,基金业中公募基金规模占主体地位。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进行测算,截至2015年12月底,私募基金的规模不到公募基金规模的一半;而公募基金中,封闭式基金规模仅为0.19万亿元,开放式基金规模达到8.2万亿元。由此可见开放式基金占基金业的绝对份额,可以作为基金业的当然代表。另一方面,开放式基金的数据可得性高、连续性强、可比性好。而私募基金的数据可得性不高,各私募基金品种业绩公布周期不一致也给私募基金间业绩比较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选择A股开放式基金作为我国基金业的代表,并选取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代表市场上开放式基金的总体绩效表现。同时,2014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A股市场波动过大,而创业板指数在2013年中期以后即呈现上升趋势。为避免这一段时期A股的波动对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 484组中证指数的日收盘价,时间跨度为2003年初到2013年第一季度,数据全部来源于锐思数据库。
(一)样本序列特征
从表3看出,0.6297
五、基金风险的周期性检验
为了便于顺周期性的验证,选择在5%显著水平上的中证基金指数VaR值,并取其绝对值。
(一)开放式基金风险波动与GDP增长率
由VaR季度均值和GDP的季度增长率,做出两者之间的时序图(图3),得到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表4左侧)。从中可得:(1)影响当期的VaR季度均值的变量有前一期的VaR季度均值和前一期的GDP的季度增长率,其中前一期的GDP的季度增长率的系数为0.99,t值在5%水平显著,表明GDP增长率与VaR值正相关性很强;(2)前一期而非当期的GDP增长率影响VaR值,可能是由于季度GDP增长率公布的滞后性引起的,不会改变两者的顺周期效应;(3)由于方程中存在被解释变量的一个滞后项,可能引起残差的自相关性。通过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后,发现残差序列服从MA(1),系数为0.78,对残差序列进行相关修正后,得到的方程回归结果如表4左侧所示,在5%显著水平上,残差检验中nR2和F统计量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此时不存在残差的序列相关。显然,基金风险波动在宏观层面上表现出顺周期性。
(二)开放式基金风险波动与上证指数涨跌幅
由VaR季度均值和上证指数涨跌幅,做出两者之间的时序图(图4),得到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表4右侧)。从中可得:(1)影响当期的VaR季度均值的变量有前一期的VaR季度均值和当期的上证指数同比涨跌幅,srt系数的t值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上证指数同比涨跌幅与VaR值存在正相关性;(2)由于方程中存在被解释变量的一个滞后项,可能引起残差的自相关性。通过拉格朗日乘数(LM)检验后,发现残差序列服从AR(2),系数为-0.57。对残差序列进行相关修正后,得到的方程回归结果如表4右侧所示,在5%显著水平上,残差检验中nR2和F统计量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此时不存在残差的序列相关,这进一步说明基金风险波动在中观层面的顺周期性十分明显。
从表4的两个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发现,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我国基金业风险波动在宏观、中观两个层面均表现出顺周期性。
六、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当期的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VaR值的季度均值既与前一期的GDP季度增长率正相关,又与上证指数同比涨跌幅正相关,我国基金业风险波动的确具有顺周期性。
1.基金风险波动受整个市场的波动影响。从数据测算结果来看,基金风险波动在绝大部分样本检验区间内较为稳定,但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存在明显的异常波动。基金风险波动受整个市场巨幅波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
2.基金风险波动具有自相关性。从实证的结果来看,VaR季度均值受到其自身前一期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仅系数明显大于0,t统计量也显示系数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显然基金风险波动的自相关性明显,基金风险波动具有趋势惯性,其顺周期性有自我强化可能。
3.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性表现显著。从宏观经济角度来分析,基金风险波动受到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从中观行业角度来看,基金风险波动受到上证指数涨跌幅的正向影响十分明显。总体而言,基金风险波动的顺周期特征表现十分明确。
正因为金融业顺周期将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所以对基金业实行逆周期监管将是我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平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降低对系统风险的推波助澜。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基金业逆周期调节机制,提升基金公司抵抗周期性风险能力。在市场低迷时,监管层应公募股票型基金适当降低最低仓位限制、扩大金融衍生品的投资上限等,使基金能够选择更为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抵御周期性风险。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作为专业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所带来的各类潜在投资机会,服务实体经济转型,促进产融结合,提升资源整合和逆周期运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琼,黄溪,周华.中国开放式基金风险测度及其顺周期性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5):118-123.
[2] ASEA P K, BLOMBERG S. Lending cycle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8,83(1-2):89-128.
[3] PEEK J, ROSENGREN E S, TOOTELL G MB. Identifying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 of loan supply shock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3(35): 931-946.
[4] LOWN C, MORGAN D P. The credit cycle and the business cycle: new findings using the loan officer opinion survey[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2006(38):1575-1597.
[5] ANDERSEN H. Procyclical implications of Basel II: Can the cyclicality of capital requirements be contained?[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11, 7(3): 138-154.
[6] 张宗新,玉.监管政策能否抑制商业银行亲周期行为――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2):36-43.
[7] 冯科,刘静平,何理.中国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及逆周期资本监管研究――基于宏观审慎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91-96.
[8] 杜朝运,毕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1):23-28.
[9] 周辉.货币政策、股票资产价格和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10(2):91-101.
[10] BORIO C, FURFINE C, LOWE P. Procyclicality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C].BIS Papers,2001(6):1-57.
[11] KASHYAP A K, STEIN J C. Cycl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Basel II capital standards[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4(28): 18-31.
[12] CATARINEU-RABELL E, JACKSON P, TSOMOCOS D P. Procyclicality and the new Basel accord:banks’ choice of loan rating system[J].Economic Theory,2005,26(3):537-557.
[13] 赵婷.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效应与风险度量方法x择[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2009(7):7-24.
[15] 周林.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3):28-29.
[16] 林欣.银行业顺周期性的影响因素与反周期监管研究[J].新金融,2014,310(12):45-49.
[17] 宋科.金融体系制度性顺周期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