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重点研发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21年“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
近期,科技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申报指南。
一、申报注意事项
1. 本次申报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首次试行无纸化申请,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平台网址:service.most.gov.cn/
2. 申报注意事项和申报资格,详见科技部通知,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和形式审查要求,详见通知网址:
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10329/4236.html
特别提醒:各专项对申报资格、课题设置和参加单位数量有不同要求,请仔细阅读各专项指南和形式审查要求。
3. 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
2021年3月30日8:00至5月20日16:00
二、我校申报工作安排
1. 申报权限开通
拟牵头申报项目的老师,请填写附件《拟申报项目清单》,于4月16日前发送到邮箱sunyuntao110@nuaa.edu.cn,以便在平台开通申报权限。
2. 联合协议用印
项目“联合申报协议”需加盖我校公章的,请尽早提交科研院会签,线下审批请到本部综合楼科研院603办公室审核、登记,线上审批请选择沈建新或孔祥浩会签;另外,联合申报协议中承诺配套经费的,请项目组务必说明配套资金来源。
3. 我校截止时间
我校牵头申报的项目需经工信部审核推荐,具体截止时间需等工信部通知。请申报人尽量于5月14日前完成网上填报。
4.如有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事项的疑问,请及时联系科研院高新技术办公室。
联系人: 孙运涛 84891663 15850595009
附件:《拟申报项目清单》
因为在上个世纪,随着金本位的解体,美国必须要建立一种新的货币体系,美国选择了石油,用石油与美元绑在一起,建立了新的信用。
同时全球经济发展都需要进口石油,而进口石油之前,需要获得美元,这样一来,全世界都在为美元而拼命打工。
这就是石油美元霸权的由来,当时的沙特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搞定了沙特,就基本奠定了石油美元的基础。
而随着伊朗和美国的对立,伊朗不断的在石油美元领域挑战美国,伊朗出口的石油都不用美元结算,而是使用人民币、欧元、卢布等。
但如果沙特受到冲击,一旦沙特也开始放弃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的话,那么美元的霸权就基本瓦解了。
因此,在沙特受到伊朗的威胁时,美国会竭尽全力保护沙特,维护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
而以色列担心伊朗的核武器研制成功,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核优势地位被打破,因此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伊朗核协议,伺机对伊朗进行打击。
现在的以色列因为拥有核武器,这是以色列在中东抗衡伊斯兰国家最大的武器,如果伊朗也有核武器的话,以色列的害怕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以色列就想方设法寻找伊朗研制核武器的证据,以此达到让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的目的。
以色列的特工为此在伊朗潜伏了好几年,终于将半吨重的资料偷出来,然后向全世界公布伊朗偷偷研制核武器的证据。
特朗普也因此非常兴奋,说他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更加要退出核协议,这正是特朗普需要的,而以色列也特别了解特朗普。
其实,以色列偷运出来的半吨伊朗核武器研发资料,绝大部分是真的,但是以色列为了让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也会悄悄做手脚。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2、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信息表
3、增加技术方向说明材料格式
4、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
术)重点项目建议表
(此页无正文)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附件2
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
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信息表
需求名称
需求单位
联系人
姓名
职务
电话
主要涉及领域
(交叉学科请多选)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前沿新材料
智能制造
高端装备与关键零部件
大数据与先进计算
未来网络与通信
智能网联汽车
先进工业软件
安全生产
其他
问题描述
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600字左右)
性能参数
对标产品及单位(型号)
如属于领跑技术,可不填写
关键技术指标及参数
研发意义
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展示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400字左右)
研发建议
(选填)
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400字左右)
附件3
增加技术方向说明材料格式
技术方向名称
一、重要意义
组织开展该重点技术方向研究的重要意义,如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关于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与该重点技术方向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与产品、国际研究前沿、我国我省当前具备的研究基础、与国际的差距以及我国开展该项研发任务的优势、创新点及产业化前景。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关于总体目标与任务部署的考虑,如着重在前沿部署、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部署、应用示范上开展部署,或者围绕任务目标开展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对各重点任务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作出专门说明。
四、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以及商业模式,重点要说明预期形成的产业、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附件4
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建议表
项目建议名称
所属技术方向
建议牵头单位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简介
课题设置建议(课题3-5个,同单位最多1个)
序号
课题建议名称
承担单位
1
2
3
4
5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工作是法规的盲区。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运作,财政部从1994年始至目前为止,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规章。但不少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无论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单位财务部门的财会人员尚不知道上面这些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规章。甚至有的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也不知道这些规章的存在,会计电算化的上马基本上是会计软件公司安装,帮助会计人员会操作就算了。因此,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违规了,但操作者不清楚,单位的领导也不知道,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更谈不上有部门监督管理了。
2.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3,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4.软件开发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会计软件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期。但是,“大多数软件开发商只注重会计软件、使用平台、开发工具、使用环境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提高,”而忽略会计功能的拓展。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处理与选择、在存在大量外币业务的企业里,对外币汇率的选择。以及存货计价的选择。新会计制度规定,这些方法一旦选定,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而现行会计软件中未设置本年度内不允许改动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得一些用户随意修改原先所确定的方法,甚至有的用户伙同软件开发商一起进行反结账、反记账等违反会计制度的活动。
5.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偏低。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6.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产生许多新的岗位,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必须跟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目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很多仍是模仿手工记账的管理办法,结果导致了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混乱,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思路
1.企业应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全面企业管理软件的财务管理模块或部分。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求从采购、销售、库存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管理软件作为管理工具,要保障软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数据方便地进行交换与重组,将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2.规范化管理电算化行为。一个国家的会计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颁布指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进行的。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会计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今天,用会计准则同样可以规范电算化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有:财务会计软件采用的标准、具体业务处理、人员职责等。财政部新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便是最好的体现。
3.实现财务信息网络化。财务信息的处理与输出要求迅速、高效、准确、安全、覆盖面广。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大量的海外公司的出现,迫切要求财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如果每个公司在因特网上都有自己的网址,就可以上网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供投资者浏览。同时,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只有那些经济效益好、财务状况佳、产品和市场极具潜力的公司,才能在网上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并筹集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财务信息网络化是知识经济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会计信息上网后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电子 竞技运动 产业化
一、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1、加入WTO给我国电子竞技运动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经营已现雏形。2002年4月,由中国游戏中心组织的首届时中国电子竞技大会(CIG),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在内的30多万电脑游戏爱好者参加。CIG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可以称之为现实意义上的中国电子竞技“城运会”。而于2004年第一季度举办的CEG则是国家认可的,名正言顺的“城运会”,它的体育色彩更浓,在比赛方式、赛制、规则、摄像上有更规范的要求,走的是一条创新的道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IT业和网络运营商的支持与参与,已呈现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的雏形,起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北美、韩国等国家成熟的电子竞技商业化运作为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参考。在国外,电子竞技作为体育概念的延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北美和韩国等电子竞技运动发达地区,即时战略竞技和射击竞技已发展到职业化程度,对单一运动队或俱乐部的赞助金额已经多达数十万美金;电子竞技在韩国不仅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并且成为韩国的国技,被列韩国三项最大体育竞技之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由韩国三星公司赞助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以“超越游戏”为口号,2003年已有55个国家参赛,直接参赛选手就达到了60万人,日本的电子竞技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产值远远超过汽车工业总体产值。并带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IT产业和电信网络产业的发展。国外电子竞技产业化的经营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电子竞技的产业化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与要求
电子竞技运动的兴起是中国人生产方式由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由劳动型生活方式转向休闲型生活方式的必然,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体现;电子竞技与电信业、IT业、广告业多位一体,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电子竞技的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此外,电子竞技产业投资回报率较高,附加值大,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能迅速回收资金,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这种增长的鲜明特点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近期与远期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同时,电子竞技又节约能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客观环境适合我国电子竞技的发展条件
我国目前实行的通货紧缩政策对作为“朝阳产业”新兴代表的电子竞技产业的效应是建设性的。按照经济规律对“夕阳产业”的清算,客观上会造成资金、技术和人才由“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流动,还会逼迫社会投资,尤其是非国有投资,这也在客观上为电子竞技产业扩充资本,引进技术和招募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电子竞技将会给我国学校体育注入新的活力
电子竞技与目前同样流行的网络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竞技运动旨在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这与学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相得益彰,符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方向。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里,电子竞技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了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不仅不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障碍,而且有助于给学校体育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电子竞技的产业化经营提供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
二、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趋势
1、中国电子经济产业的规模化
近十年来,我国依靠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通信设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推动了城市信息化,在摩尔定律的影响下,电脑芯片技术飞速发展,价格趋于平民化。电脑在社会的快速普及成为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最大推动力,而互联网则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电子竞技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跨越了时空,通过在游戏中的相互对抗,满足了人们对于在竞争中挑战自身极限的需要;电子竞技由于是利用网络进行,将体育由线下扩展到线上,由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世界,所以区域比赛和国际比赛的界限很小,使得玩家可以轻易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比赛中;电子竞技在各个层次都有着巨大的参与人群,它的基础就是众多的游戏玩家。因此,只要有游戏玩家的存在,电子竞技产业也必将存在。
电子竞技相对传统的体育竞技有以下两大优势:第一,对参与者的身体条件要求不高,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对身体素质大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未成年人与残疾人参加业余比赛的积极性和可靠性,至于参加职业比赛,则更为困难,而电子竞技偏重于智力对抗,对选手的身体条件要求低得多;第二,电子竞技运动的开展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大部分传统体育项目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的影响,而电子竞争技需要的只是符合游戏运行要求的电脑设备,且可异地举行。这两大优势决定了电子竞技产业可以很容易在普通人群中开展。
2、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体育化
电子竞技体育化,在于电子竞技市场化,而市场化的载体就是电子竞技比赛,因此,导入电子竞技比赛必然是撬动这一市场的有力杠杆。目前,中国电子竞技协会已制定和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比赛规则、竞赛规程、运动员注册、以及载判、俱乐部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发挥其导向作用,引领全国各级各类电子竞技运动比赛有序开展,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和比赛的和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净化、规范竞赛市场,打造中国电子竞技的赛事品牌。并计划拟订和建立一套完善、公正权威的电子竞技选手官方排名制度,以期对电子竞技选手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电子竞技专业运动水平。
3、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职业化
电子竞技的兴起与职业游戏运动密不可分,当业余的电子游戏爱好者把重点放在胜负上,并通过参加比赛,获得报酬可以维持生活时,便会有一部分人将电子竞技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相对于其它竞技项目来说,职业游戏玩家都是由普通的游戏爱好者发展而来,但本质上与其它职业运动员没有任何区别――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竞技体育的魅力大小在于它对观众的吸引程度,当电子竞技的比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充分展现其观赏价值后,便有了观众市场,从而利用比赛来获取利益成为可能。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的参与必将吸引赞助商,广告开发商、电信运营商,金融界及广大媒体的观注与投资,继而发展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规模。尽管目前职业电子竟技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职业化的实现是大势所趋。
4、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品牌化、多元化
当“政府支持、社团参与、企业经营”日趋成为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指导思想,市场越来越规范的时候,品牌化将成为电子竞技产业参与者独一无二的选择。品牌化的发展将重新划分各行业参与者在行业的地位与实力,机会目前还属于有准备的对象,但势必逐渐向资源控制者转移。就赛事来说,国内除WCG、CBI两项全国游戏大赛外,其它赛事还缺乏持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具有品牌效应。如何能在未来吸引游戏玩家注目与参与,在高密度的赛事中,抢得先机并保住市场,只可能和品牌化策略挂钩。毫无疑问,赛事品牌的打造和树立,将是首先成功的关键。
5、中国电子竞技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将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技能。电子竞技精采的游戏内容,新颖的比赛方式,对于在电气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天性好动,喜爱游戏,电脑游戏也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游戏方式。电子竞技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广大青少年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通过参与电子竞技运动培养的这种技能和广大青少年的兴趣是一致的。有调查表明,青少年中电子竞技的高手也大多是学习成绩的佼佼者,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立性都比较强。
我国目前参与电子竞技的爱好者主要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他们也将是未来职业游戏玩家的主力军。在校大学生具备参与电子竞技的一切必要条件:丰富的电脑软硬件知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以及相对较多的业余时间和充沛的精力。他们参与电子竞技不仅仅出于对电子游戏的爱好,更多的是集体荣誉感与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由于网络条件的成熟,在校大学生经常进行各种现场比赛与在线比赛,虚拟的网络竞技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竞争领域。可以说,高校依然是未来电子竞技繁荣的前沿阵地。
三、小结
电子竞技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不仅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08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良好的体育大环境等都为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另外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充满活力,包括微软在内的世界高科技企业,都将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中国市场。这一切都为中国电子竞技的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平台,也将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提供巨大的驱动力。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健仁.第三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56-358.
[2] 卢元镇.关于体育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J].体育科研,2001,(1):98-99.
[3] 张发强.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J].体育文史,1997,(2):106-107.
1.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的,常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形成感性认识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易理解的化学概念,首先要提供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其次要提供典型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要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2.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完之后,应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初中化学课本中,多数演示实验的操作都不太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做。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由于学生已具备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分析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细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及做个别必要指导。这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观看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溶液》一章,概念多,条件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给溶液计算的教学造成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演示实脸的教学方法:凡有关概念和计算的实验一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师只是恰当地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因为是自己发现的规律,所以学生理解掌握得比较深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对一些较难操作或有危险的演示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且又是可燃性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爆炸。这种实验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进行操作或不让学生进行操作。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实验让学生做。如我在讲授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改进,指导学生做了以下实验:先说明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处,由于酒精跟空气接触不充分,酒精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然后指导学生将钢丝在酒精灯外焰部位加热一会儿后,趁热移至酒精灯内焰或焰心处,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现象为铜丝在外焰加热时表面由亮红色变为黑色,移至内焰或焰心处又变成亮红色),并解释原因。这样就使学生牢固掌握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
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3.1生成问题,形成学习动机。
实验课的导入,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通过讲述化学故事、联系日常生活与生产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最新成果、实验演示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产生了猜想与假设后,要求学生充分地展示交流,允许学生有多种猜想与假设,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更加浓厚。
3.2设计方案,明晰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这一教学环节,首先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或教师提示等方式完成与设计方案有关的知识、方法准备和资料的收集工作,然后再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实验方案,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或班内展示确定本实验组的实验方案。在交流与展示方案时,要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不仅要列出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步骤等,还要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原因所在。
3.3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化学实验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实验,要求学生合理分组、分工合作、谨慎操作、如实记录。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注意避免不安全的操作。
3.4交流提高,合理评价。
学生通过分组、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展示情况进行讨论、评价,筛选出最佳方案,提炼学生探究过程生成的方法与情感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
3.5巩固提高,适当拓展。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完成有关知识与方法的训练,掌握有关的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拓宽学生的视野,这对于知识的巩固和后继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中华文学、文化、文明历史悠久且灿烂辉煌,作为文学基本表现形式的诗歌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经历了一个自觉、不自觉的自身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并由此反映出某一时代、某一群体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进一步概括古代诗歌的特点并探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古代诗歌;发展;特点;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文学一直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都是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可以看作是个体的喜怒哀乐情绪的宣泄或表达,可以看作是代表某一群体发出的呼声或控诉,也可以看作是一时代的缩影或聚焦,它与人们和那一个时代一起存在着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有悠久的诗歌传统,从远古时代的最初萌芽到唐代的成长巅峰到近现代的改革创新再到当代艰难的发展,它不断变化自己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大时代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坚守着固有的诗歌表达传统,这让一代代人们感受到诗歌精彩纷呈的表现力。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历程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曰:“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这既可以看出诗歌产生年代的古老久远,又可以感受到作为具有审美功能的样式之一的诗歌与人类和时代紧密相连。
周王朝为制作礼乐,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这就是《诗经》,它被看作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后由西汉刘向编集《楚辞》,而它被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起源。秦汉朝,朝廷的音乐机构“乐府”把所有采集来的民歌进行集中编集,这就是《乐府诗》,多以五言为主,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如《十五从军行》、《东门行》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古诗十九首》,这被看作是早期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典范,汉朝末年的三曹、“竹林七贤”的创作风格等更是曾被后世当作诗风革新的一个榜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看作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诗派,陶渊明被作为田园诗派的开创祖师,谢灵运被作为山水诗派的鼻祖,南北朝的诗歌艺术集大成者庾信在声律、结构上更加接近律诗、绝句等近体诗,被作为唐诗发展的先锋。
唐代可谓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唐为分界线,以前称为古体诗,以后为近体诗。初唐四杰的斗志昂扬,并且在诗歌理论上也有所发展,盛唐被誉为“双子星座”的李白和杜甫斐然文坛,中唐“韩孟”、“元白”、“刘柳”的诗歌创新和改革,晚唐“小李杜”的明丽清婉等都为诗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宋代与唐比起来,诗风更加的平时,这时期豪放派代表“苏辛”和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诗风各有自己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特征
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诗歌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等等。不同时代,诗歌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作为语词简练、结构紧凑跳跃、富有韵律性和节奏感的能够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并表达思想情感的诗歌,它的基本特征是不变的的,主要概括为: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凝练就是要用最少的字词表达出最全面的意义,这就需要诗人有功底,反复锤炼语言,如宋祁在《玉春楼》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极具斟酌,最终敲定“闹”字,使得简单的景物深化为满目的春色,顿时境界全盘而出。
跳跃性主要表现在诗歌的结构上,它没有严格遵守传统的思维模式、理性逻辑,经常会穿越时间和空间,造成一种朴素迷离、无法把握的神秘境界。如唐诗人李白在《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写到“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想象没有规律可循,变幻莫测,给人一种新奇之感。
节奏韵律性这是诗歌最为强调的一点,诗歌节奏性主要指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要有规律的起伏变化,使得诗歌能够抑扬顿挫,更加淋漓的表达感情。我国古代诗歌停顿有严格的限定,并且讲究平仄押韵。如五言律诗的平仄,有四个基本句式:(一)仄仄平平仄;(二)平平仄仄平;(三)平平平仄仄;(四)仄仄仄平平。像杜甫的《旅夜书怀》就严格遵守平仄要求。
三、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最初起源于远古时代,早期的诗歌的创作不难发现应该是人民性、集体性的,正如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给我们做的通俗化的解释,即那个叫“杭育杭育派”的诗派,这里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行动,减缓疲倦,交流情感和信息。当然,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的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击壤歌》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真实而具体的写出了早期人们的农耕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诗歌做最早的记录,当代人依旧可以看到很久之前先民们的生产、生活。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既描绘了诗人登上楼的情感体验,同时也给读者平添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一个“更”子让人回味无穷,它可以是主观的希望自己在某一时刻再一次的登上鹳雀楼,可以是登楼的的动作从低向高的增加,也可以是无论从动作还是数量都要不断地向上攀登。这里有了很多可以挖掘的意义,让人们体味到诗歌的魅力。杜甫《江汉》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这句仔细品读也可以有多重的理解,一句中的正反,意义可以相似却相反、完全相反或者本身只是在表一中存在的时空关系,总之也给读者多了多种解读,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含蕴其中。
结语
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给人类巨大的精神支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强大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本身经历的变迁和发展,始终都在记录着时代的面目,它本身固有的内容的凝练性、结构性跳跃性和本身字词的韵律节奏性,让它区别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而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古代诗歌更加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黄涛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五)〔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光文.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4;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实验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有意识地将实验带给学生的兴趣感逐步转化为对实验本质的研究方面,使其成为促进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根本动力,以保证学生认知兴趣的持久性。实验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增加实验技巧的难度,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规定实验以外,还要开放实验室,设计包含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最终导致实验失败或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教师一定要不责备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重新操作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学生实验成功时,要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将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当学生遭遇失败后,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新的经验,争取下一次取得成功。教师在进行考核时,一定要注重衡量学生设计实验的逻辑性、创造性、实验总结,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思维意识来观察与分析问题,最终发展兴趣、获取成功。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探究实验教学的内在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启迪学生思维;并为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为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
二、重视实验的探索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
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大部分的实验属于验证性试验。在验证特定物质的性质、提取方法以及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时,学生只需根据说明进行简单模仿即可完成,根本体现不出任何的创新之处。探索性试验则不同,它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教材中设计的各种实验与学生已掌握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更高意境和更新内容的操作实验,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让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更高的境界与高度上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努力探究新知,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获取新的成果,从各种角度、方法和层次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增强知识迁移与探究创新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创新灵感。以溶液配制的实验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有关溶液配制、容量计算等实验知识,有能力独立完成这类实验。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只需告知学生实验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准备,在学生开始实验操作时,教师也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只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指导即可。这样通过讨论甚至争论,再加上教师的精心点评和指导,最终会让学生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把化学实验向绿色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与环境污染练习最密切的当属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设计的各个实验,然后再增加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实验,针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现象进行探究实验,开展绿色化教学。还可以把一些实验改成微型实验来提升学生兴趣。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明确考试说明中化学实验的有关内容和能力要求
虽然我接触的很大一部分同学开始复习的时候认为《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枯燥无味,还不如去做一套试题呢。其实不然,只有认真阅读了考试说明才能了解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所以我用了6个课时的时间为我的学生对考试说明进行了认真解读,具体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我就不在重复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考试说明,我们在平常的实验复习中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中学化学教材中的试验知识为载体、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进行归纳和仿真,辨析有关概念,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挖掘教材内涵,化解难点,通过横向、纵向统摄整理,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这样在实验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训练,提高实验的基本素质
中学化学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实验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仪器分类、使用和洗涤,常用试剂的贮存和取用,以及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二是基本的实验操作;包括气体的制取、净化、收集,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以及有关的定量实验。就这两块内容来说,其本身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而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又是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有了综合运用和发挥的场所。因此只有注重实验复习中的“双基”训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规范性,才能提高实验设计,综合分析应用等各种能力,否则,实验能力和思维培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源。
三、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过程的分析、积累实验经验
高考实验并不是对书本现有知识的照搬照抄,更不是机械的记忆重复,而是综合实验能力的考察。由于目前的高考无法直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近几年高考均出现了通过对只有亲手做过实验才会引起注意的操作细节考察的试题,以达到间接考察动手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在善于观察的基础上并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若只注重操作的要点、关键和要求,而不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一些最基本最平常操作中的细节,易成为实验中的盲点,在高考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对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实验经验的积累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丰富实验经验,才能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这样既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也符合素质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联系实际,拓宽视野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防止中学生过早地分科、偏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化的要求日益被重视。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应“注意考察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所以作为总复习中充分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升华,提高科学素养与应试能力是总复习的最终目的,从学科角度看,化学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现代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化学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书本中的化学知识与自然现象,科学发展、医药、染料的生产过程以及日常生活等诸方面都可用于化学实验紧密相连,所以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五、分析研究试验试题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