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2: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孙权劝学中的成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设计文言文诵读活动
诵读法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复诵读体味,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例如,教学《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就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骈句整齐、朗朗上口的特点,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
读文言文还要遵循诵读的步骤和规律。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读懂文义;第三读出意境与情感。如学习《三峡》这种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因为在作品中作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所以更应注重诵读。可以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做到读通;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读懂;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读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读出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二、设计文言文积累活动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诵读的设计,还要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设计积累。学文言文,摘录积累尤其重要,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还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在摘录名言时,再做一点批注或点评,会更好。随着新课的学习,所学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对每篇文言词汇的整理积累就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
此外,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积累语言材料,效果可能就会好得多。比如:(1)我给大家诵美文。(2)我为大家唱经典。(3)我给经典配插图。(4)通过赛诗、对诗、以点带面诵诗句等形式背诵经典。
三、设计文言文赏析活动
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他的评价、见解、观点、思想的深度与准确度。文言文中的人物、描写、细节、作者的观点、情感、叙述的事件及现象、文章的语言、修辞、表达、结构等诸多元素,都是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元素设计恰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所谓的赏析能力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议、评、赏等方面的能力。议,即是议论、商议,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的学习任务共同探讨。评,主要是发表评论、评价,阐述观点看法,对文本中的人物、句段、细节、情景、作者的观点立场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赏,就是对文本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欣赏,如美句佳词、精彩句段、修辞、细节、场景、表现技法、情感、人物或文学形象等进行欣赏、分析、评论。
同时要注意赏析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喜新厌旧”是人类共同的最突出的审美心理特征,因而,在赏析活动的形式、方法、过程、内容等最好都能根据文章的特点时时推陈出新,以增强赏析活动的效果。
四、设计文言文拓展活动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鉴赏领悟之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拓展。我们认同古代典籍的博大精深,我们情愿拜倒在文化先贤的“石榴裙”下,我们更愿走近其生活,体会其内心。但由于年代的久远,生活的不同,很多思想、做法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内心和主张,我们可以在有一定文言文积累的基础上,适度地将古代典籍,不同的篇章加以“类比”或“对比”,从拓展中汲取他们的人生精华。例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旨,我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看似不相干的两课,但学生在思考中发现两文的相同之处就是文章的主旨: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两文写法差距很大,《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伤仲永》叙议结合;《孙权劝学》是正例,《伤仲永》是反例。学生在比较中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而且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凸显文章的主旨。这属于类比,还有对比,在分辨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别中,去感受不一样的心境。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老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殊不知学生的这种“好问”本性特质也是异常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和科学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转换角色,摒弃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者、领导者的守旧思想,“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微笑带进课堂,拿出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站在学生角度上,对学生提出的突发奇想,怪异问题、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不怕问”为“我敢问”。从而创设民主、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使他们体验到在提问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肯定敢于大胆发问,并用“好问”的精神打开知识的大门,从而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见“疑”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每一个时机,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止的状态,并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加入到想去发问的洪流中。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让大家欣赏了蓝天下,溪水边,一片桃花源沿溪流两岸生长,桃花飘落,鸟语花香的场面,伴着音乐,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叹,“哇塞,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美!”这时我顺势发问,“在我们接触的成语中有一个词语十分贴切的描绘了这个画面,谁知道是哪个成语?”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议论纷纷,就在这时有一位同学从美景中猛的发问:“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写的这篇文章,他写出这么美的景色,当时他内心怀着怎样的思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沿着同学们的发问,我顺势导入了新课。要想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桃花源记》一课,这时同学的兴趣高涨,很轻松愉快地进入了新课,就在这样创设情境的情况下,整堂课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整堂课教学迭起。
三、注重教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能“疑”会“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对此,教师平时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路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例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这一片段,我提问“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怎么样?”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数同学认为语气与人物的身份、场景部分不相符。这时有的同学就发问:“课文中的人物该用怎样的口吻说话?这样的口吻讲话有什么好处?”就这样的启发引导,激发了学生发问的热情,而且问的都非常的有深度。把问题不直接给出而是转弯式的提出。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将问题拐弯抹角、改头换面地提出,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对“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中的“且”字,没有直问其意,而是来了个曲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感到疑惑之余,悟出“且”是将近的意思,愚公没满九十岁。这样既使课堂妙趣横生,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找准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提问。如教《死海不死》一课时,我问学生:“题目中两个‘死’的含义是否相同?最后一句‘死海真的要死了’中,后一个‘死’又作何解释?”当学生对此问题作出合理解释时,教材的重点便把握住了。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
四、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有“疑”多“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开创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故此,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培养发散思维的习题,通过对比学习、探讨学习、仿写练习等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灵活地把握各知识点,进而达到知识迁移和巧解巧算之目的。在这样的变式练习下学生的问题自然会很多。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由此造就一批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可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中国古代文化就是指古代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古人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语文新课标对7~9年级学生提出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古诗文无不蕴含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显得有些散乱,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以利于学生的积累。
一、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
对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积累,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日常教学,二是中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要重视对课文注释的了解积累外,还要适当补充介绍该作家所代表的思想。如学习《〈论语〉十则》,就要补充介绍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孔子的“仁爱”、“礼义”思想;学习《〈孟子〉两章》,要补充介绍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等儒家思想;学习《公输》,要补充介绍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等墨家思想;学习《〈庄子〉故事两则》,要补充介绍庄子的“天道无为”的道家思想、朴素的辩证思维和唯心哲学;学习《智子疑邻》,要补充介绍韩非的以法为本,“法”、“术”、“势”三者结合,“好利恶害”的人性论等法家思想。同时要学生注意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比如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联系等。在课外拓展阅读时可以选择与这些代表人物有关的文言片段进行阅读,使学生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学说的了解。中考复习时,教师可按作家的思想文化倾向进行归类,如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并了解这些人物的共同思想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了解积累儒家的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等。也可按朝代分类,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潮,如“唐宋家”,不但要知晓“唐宋家”对散文的共同主张,尤其要了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散文的不同风格。“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从上古到近代,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甫的《石壕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葛亮的《出师表》、墨翟的《公输》等,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但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深深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教师在让学生积累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思想时,也需要让学生注意其时代的局限性,如诸葛亮的狭隘的忠君思想。
二、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学生的文化素养。现行中学教材古诗文中有许多成语和典故。据初步统计,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有: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怡然称快、夏蚊成雷(《童趣》);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历历在目(《山市》);磨刀霍霍、扑朔迷离(《木兰诗》);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孙权劝学》);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落英缤纷、与世隔绝、无人问津(《桃花源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 说》);水落石出、历历可数(《核舟记》);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老有所终(《大道之行》);如履平地(《观潮》);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游山西村》);不求甚解、环堵萧然(《五柳先生传》);犬牙差互(《小石潭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峰回路转、水落石出、山肴野蔌、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醉翁亭记》);汗流浃背(《满井游记》);鸿鹄之志、披坚执锐(《陈涉世家》);如鱼得水(《隆中对》);三顾茅庐、妄自菲薄(《出师表》);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一鼓作气、辙乱旗靡(《曹刿论战》);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有些古代寓言、神话故事或议论短文的题目就是一个成语,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夸父逐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等。对于这些成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其意思,学会运用;中考复习时,再加以系统整理。
在初中古诗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积累。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等等。对于典故,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领会运用典故的好处,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体现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民俗文化、礼仪文化等的了解和积累
1.古人纪日的方法和纪时的方法。
古人纪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纪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在《观潮》中就出现过“既望”一词。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古代的纪时法有“五更”纪时法: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3点)、五更(3-5点)。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现过“更定”一词:“是日更定矣” 。另外用“平明(清晨)”、“日中“(正午)、“日暮(黄昏)、“夜阑(深夜)”纪时,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传统的节日文化。
如“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写除夕、春节的,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元宵的,如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清明的,如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七夕的,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中秋的,如苏轼《水调歌头》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重阳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代的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有吉礼,主要指祭祀神和祖先的礼仪,如“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曹刿论战》中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有成人礼,有关个人成长的礼节,主要是“冠礼”和“笄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仪礼,男子20岁行冠礼。笄礼则指女子的成年仪礼,女子15岁行笄礼。《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环节一:以兴趣为指引,吸引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
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内驱力,促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上课前,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把传统的备课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唱歌、讲故事、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创设与所讲授的新课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知识探究的渴望。比如,我在教授《孙权劝学》时,先在黑板上写“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成语,接着,让学生自己用字典查找这两个成语的含义,说说谁是吴下阿蒙,后来又如何让人刮目相待。两个成语串起整篇课文的情节,很快就吸引了学生,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环节二:以理解为助手,鼓励学生从对字词句的理解延伸到对全文的理解
古今汉语虽然变化很大,但同一民族的语言毕竟是有传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很多古代汉语常用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如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在现代汉语里反复出现,如“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落英缤纷”等。换言之,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并非毫无根基。在教学中,凡是教师可以放手之处,都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教师只在关键处做些引导、点拨。教师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课前要求学生在不参考译文的情况下预习课文、翻译课文。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对一些重点的字词进行解释,疑难字词可以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再次,在理解并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先翻译句子。最后,教师应适当点拨文言现象和语法,并总结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总的来讲,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常用字词、特殊句式,目的是促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通过归纳总结,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
环节三:以诵读为依托,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本功
对于如何“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不能讲,而是要讲在关键处,也就是要做到“精讲”。怎么讲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新课之前讲明要求
学生在自主阅读或动手操作等活动前,教师要言简意赅地提出阅读要求、重点和方法,提示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如:对于一般性的课文,当老师布置自读课文时,一般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②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辅导书自行解决,也可通过问老师、同学或上网查询的方式来解决;③一边读、一边想:看看课文中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待上课时讨论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二、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要着重讲
教学中一般都有重点和难点部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教师要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阐述,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击中要害。因此,该挖掘的要挖掘、该品味的要品味、该讲深讲透的一定要讲深讲透,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对“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这个句子的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乐园”的解释;《孙权劝学》中必要的人物分析,“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理解,以及“博士”这个词的古今义的解释等等都是应该在学生学习时重点讲解的问题。
三、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背景分析也要讲
对于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背景分析教师还是要讲的,如学习《最后一课》,教师如不讲明普法战争,学生如不明白法国是战败国,普鲁士要求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而且还逼迫让这两个地方的学校改教德语的话,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小弗朗士这个人物思想的转变也不好理解,文中宣扬的爱国主题就必然要大打折扣。再如学习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一文,学生如不明白当时丹麦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就不会理解安徒生把讽刺的瞄头直接对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这在一般文章当中是很罕见的。
四、疑难问题明确讲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无从下手时,教师就要明确地讲,从而为学生解疑释惑,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领悟学习内容,真正做到指点迷津,疏导堵塞。如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你怎么理解?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许能回答一些,但总觉得不够深刻到位。由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它如果满足现状,缺乏追求,它就不知道自己是一只天鹅,永远也无法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它会永远生活在众人的嘲笑和辱骂当中,永远都不会抬起头来,这样看来最终解救它的还是它自己;第二,如果它不去追求,后来自然地成长为一只天鹅,因为那样的环境,它要想活着,只得忍受,变得逆来顺受,早已失去了自信,哪有白天鹅那种高贵的气质和神韵呢,充其量只是一只外表酷似天鹅的鸭子罢了。这样必要的讲解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五、合作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提示讲
参与式教学的呈现形式较多的是以生生互动或师生参与互动的形式展开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形式。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抓住要点进行有效合作甚至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及时作一些点拨或作一些提示性的讲解以进行干预或调控,使其回到既定轨道上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便使合作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便于分类指导。还可就学生在讨论交流当中产生的新的问题进行提示性解答,可不直接说出答案,教师只起启发诱导的桥梁作用,这样的问题在理科教学中尤为常见,这样的讲解,仍然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既简捷又实用,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提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抓住契机及时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位教师在教学的词《卜算子咏梅》时,当分析完课文时,巧妙地设问:“我们班有梅花吗?”学生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有啊,我们班的梅花就是王雪梅同学。”教师肯定后会心地一笑,“我希望我们班的这朵梅花也能像词中描写的梅花一样,能够凌寒傲雪开放。”一句简单的发问,包含着多少教育的契机啊!再如教师讲莫怀戚的《散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完课文后可这样发问:“如果现在你手上有一束花,那么你愿意送给文章中的谁呢?”教室里可能会议论纷纷,有说送给“母亲”的,有说送给“我”的,有说送给“儿子”的,也有说送给“妻子”的,对教师来讲,不论送给谁都是合理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对学生来说却受到了极好的思想教育。
七、重要的结论概括讲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78—01
阅读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读”和“感悟”呢?
一、掌握方法,以多读促进感悟
“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中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没有朗读、诵读而只有讨论、分析、对话的课不叫语文课。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词句,圈一圈初读中不懂的问题。启发学生据文想象,把语言文字变成画面,用心去感受。做到读书时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读感知环节中,可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自身的体会。
2.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初读时,给予学生感悟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时间;再读时给予学生反复揣摩词句、体验情感的时间;对课文有深入理解之后,给予学生以朗读抒发自己感悟的时间。如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言短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的,开始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又指名个别学生来读,然后教师范读一遍,学生齐读一遍,再由学生自由读三遍,要求边读边悟,加上课文理解过程中的穿插读,片断读,自读自悟,到最后的巩固读,整堂课设计安排学生的“读”是相当充分的。
3.指导有感情地读书,进行必要的情境体验。教师要把握、调控好朗读的基调,要成为课堂情感的主导。朗读之初就将学生融入文中,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情感加上技巧才是最有效的朗读。教师不但要将最基本的朗读技巧教给学生,如轻声、重音、节奏、长句的读法,还要充分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例如,可以根据课文体裁及表达情感的特点,采取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等。多变的朗读形式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使学生能从扎实的朗读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精讲巧悟,在揣摩中形成语感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读到“愤”“悱”之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精心设问,才能使学生有所“启”有所“发”。
1.抓住重点词句,以品词析句法来深入领悟文章主题。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这个句子的中心词,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此时,我就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词,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发出同样的疑问,并从“谈《水浒》、谈‘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领悟到伯父受到“爱戴”是因为他学习认真,痛恨社会黑暗,热爱人民,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
2.抓住精彩片断,增强语感训练。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写得很精彩的片断,这些片断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引人入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切感受的高度概括,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引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的回答在最后一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里有一个字“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全文,思考并讨论:作者让读者“看”什么?为什么“看”?这个“看”字用得好吗?
一.串讲故事 激发兴趣
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有许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热爱国家、信守诺言、尊老爱幼、忠于朋友、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等等,概括说来,就是汉民族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有不少是古今相通的,至今也还很有教育意义,因而人们至今还赞扬它们、提倡它们。这些精神在古书中大都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对话表现出来,言简意赅,感人至深。在教学中巧妙地将它们插入,就能收到既学习了古文,又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双重作用。
如在教学《世说新语》时,我没有急于教读课文,而是先讲了几篇短小精彩的有关古代聪颖少年的文言故事给学生听,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在学生被吸引住以后,再进行导入,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二.借助成语 激发兴趣
如每节课都利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讲成语故事,让学生知道成语是从古文演变而来的,在成语中就包含着大量文言知识点,让他们自觉地从学习和运用成语中掌握文言知识点。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已不自觉地掌握了知识点,而听的同学也都扩大了知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加强了。
三.诵读课文 激发兴趣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大多短而精,文章大都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宜于诵读。在教学古典诗、词、曲时,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先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大有帮助。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常在文章的结构段落及句式等方面的安排上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领读、分读、齐读等方式有感情朗读,能突出显示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诵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没有充分的朗读,没有教师恰当的引导,是很难理解,没有学生亲身的体会,没有音韵回旋于学生们的耳边,学生们是体会不到趣味的,没有趣味的教学对教师与学生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以读激趣也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之一。
四.采用表演 激发兴趣
现在的学生表演欲强,活泼好动。通过表演开展课堂教学,正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塞翁失马》《咏雪》等时,我都让学生改成课文剧,让他们演一演。在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五.巧问巧拨 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而新课标的精神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所以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唤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调动学习求知的内驱力,推动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关键词:学为中心 情境 教材 教法 课堂疑难
新课标程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其因有二,首先是由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决定的,学生要掌握语言文字这一技能性很强的工具,须靠自身的努力实践才行,谓之内因。其次,教师的指导是外因,真正要学好,用好,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因,但缺少了教师这一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之舟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引导学生入语文学习之门,学生自身想学、爱学、努力学,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对语文有正确的认识,有求知的兴趣,又努力实践,水平就可提高。因此,正如于漪老师所言:“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说,学生须是学习语文的主人。”[2]
因此,笔者以为“学为中心”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是以教师这一“外因”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自学,教与学和谐互动,让初中语文课堂绽放出高效而生态的语文学习之花。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明以“外因”催化“内因”为核心,分别从情境的创设、教材的研读、教法的选择、课堂疑难的处理四个方面谈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求教于方家。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引爱学态度
爱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是驱动学生探索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与学生认知情感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情境氛围,以此来引导学生迅速融入到学习中来。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喜欢活泼,拒绝枯燥,进取心和烦躁心共存。因此,如果我们不构建学习氛围,势必会造成语文课堂沉闷压抑,出现普遍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消极学习现象。这就要求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模式,创设“学为中心”的积极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将“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情绪转换成“我要学”的积极的爱学态度,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唯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节课导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敬畏自然》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去征服自然,而是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是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又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课与学过的课文在题材、内容及主题上存在着相似又相异之处。这样,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气氛之中,温故知新,以旧孕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对旧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敬畏自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我在上课时,利用新旧课文的交汇点,采用类比导入法切入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显得自然而有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3]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会常常使用“比较阅读法”,因为它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效促进知识情感的迁移提升。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学生爱学情境
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善于借助直观可感的形象,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完成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要兼顾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接受心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我在一线教学中就经常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倾向出发,揣摩他们的学习心理。如我在教学萧乾的《吆喝》一课时,认识到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吆喝”还是有点陌生的,更何况让江南人感受老北京城那特有的京腔京味的吆喝声的魅力。所以在上课前一个星期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学生上街或向父母亲、爷爷奶奶等去搜集、整理自己家乡的吆喝声。上课先让学生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最有蕴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吆喝的特点。然后跳读课文,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挑选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吆喝,且谈谈喜欢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吆喝一下。最后小组交流,推荐小组内吆喝最好的学生全班竞赛。各小组通过交流、揣摩,后展示,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北京城那简洁形象、具有浓浓的京味京腔的吆喝声,相互评价,遴选优秀奖。这样通过设置问题来唤起大家的探索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大家你追我赶,形成其乐融融的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合作与竞争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适宜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转变成爱学的基本态度,为培养乐学的精神奠定基础。
二、依托教材研读,培养乐学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爱学心态的充分表现,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习活动中,有乐学的精神才有探索的驱动力。众所周知,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隐性知识和素材,用文本中体现的积极思想来培养和感染学生积极进取的乐学精神。可以说,教师在文本研读上沉下去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乐起来。没有以教材深入研读为依托,学生的乐学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
(一)把握文本个性,促进学生乐学
教学思路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师的“教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路”,还得符合课文的“文路”。研究课文的特点,把握“文路”是确定教学思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深入地反复研读课文,才能把握文本个性,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理念。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课文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背影》一文,其标题很有特点。因为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于是,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确定了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启发思考:本文写到父亲的“背影”共有几次?(四次)
2.课文中写到的这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两个,一个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一个是父亲离去时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
3.课文中的这四次背影,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课文开头:思背影;买橘子时:望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找背影;结尾处:头脑中呈现背影。开头结尾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是略写,买橘子时的背影是详写。)
4.品读买橘子时的背影。思考:
A.为什么这里要详写?(因为这个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B.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动得落泪?(研读课文后明确:逆境;亲临――本可以不来,却亲自来了;年高,体胖。总之,父亲爱子之深,感动了作者。)
在这里,我抓住“背影”设计教学思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结构,明确课文写人时的虚实结合、详略结合的特点,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思路的方法,远不局限于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思路就一定能不断设计出来。在此设计之下,学生也将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二)挖掘文本内涵,培养乐学精神
严华银老师指出:“研读教材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4]只有研读透了,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本文美好的思想情感引领着学生向善、爱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比较头疼,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于是,每次备课时,我总要反复研读,力争自己要先读透,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教师自己读出了文化的魅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魅力。
于是,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就让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古人的谆谆教诲,来培养积极乐学的心态。在我的指导下,大家边揣摩边表演:孙权以非常严肃坚决的语气对吕蒙说“不可不学”是厚望是亟须;再说“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是孙权驳斥吕蒙的借口,现身说法来说明读书对人大有裨益。最后,吕蒙通过学习,见识大有长进,非常自豪地对鲁肃说:“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而鲁肃对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对读书大有长进的肯定。这样引导,巧妙借助文本渗透的劝学思想,让学生从吕蒙的转变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培养了乐学的积极心态,提升了课堂效率。
三、及时更新教法,培养会学技巧
教学实际中,我们只有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适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我在结合新课改要求和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生本原则,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溯清文理联系,调动主动学习
初中一线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来调动学生主动认知学习,通过诱导提问来引导学生溯清文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体验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掌握会学技巧。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我就诱导学生通过小弗朗士对一些反常情景的观察,学习作者是如何铺垫最后一课的感彩,然后再归纳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以及其他人的与以往不同的语气和表情,以及大家的一些反常表现来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的微妙变化过程,启迪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情感表达方式。这样引导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捋顺了知识脉络,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强化逻辑思辨,诱导正确认知
语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首先凸显在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上,即能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有一定的分析预见能力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对问题片面和绝对的认识,能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和认真分析作出预测性解答,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诱导正确认知。
譬如,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时,组织学生研习孔乙己的关键语言、动作等。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于是孔乙己这个可怜、可悲又有点可恨的形象逐渐在大家的讨论中完善和丰满起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由浅入深解读小说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揣摩文章中心,强化了逻辑思辨能力,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四、抓住学生疑难之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驱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发条。一般来说,学生的思考动机都是从疑问激起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教师分析疑难,进行解答,是常见的一种方式。这样做,有时效果较好,但有时浮于就事论事,对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学生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大起作用。疑难,最好在教师点拨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寻求解答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不仅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而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组织学生讨论疑难,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相互启发,大家受益。
在教学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预习,提出疑问,发现学生中普遍有这几个疑惑:为什么父亲不直接上去把“我”抱下来?为什么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儿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为什么其他小伙伴不但不帮我,反而嘲笑我?这些疑问我上课时暂时不做回答,而是让学生去揣摩、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切近文章中心进行思考,让学生学得认真,学得积极、有效。
另外,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有些教师就是舍不得课堂时间,唯恐学生讲得不对,讲得不完整,七扯八扯,浪费时间。其实,学生解答得不完善是正常的,理解错了也是常事,思考、讨论、辨别、判断,正是提高的有效途径。从不正确到正确,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学习的正常规律。学生只要真正投入,就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否则,何谈“学为中心”!
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尽自己的全力去培育去呵护这朵“娇嫩的花朵”。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只有想方设法强教师之外因,促学生之内因,才能让它永远绽放“生命和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键词:语文课;综合性学习;思维训练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才能真正学到手。无数的实践表明,把语文课当做活动课,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积极而广泛地开展语文活动,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是喜闻乐见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语文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有了实践语文的体验,有了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就不愁学不好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考虑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前提。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精辟论断。如果抓好语文课前三分钟思维训练,并且能持之以恒,得益的是学生,因为它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直接感受到自身识知能力的存在,从而获得“找到自我”的心理满足,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思维训练旨在通过积极轻松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具体的做法如下:
接龙:接龙演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敏捷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接龙训练的内容很多,有成语接龙、课文标题连缀、名人分类、诗文接龙等。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或同学开个头(如:课文标题连缀,我梦见《孔乙己》胸有成竹地用《大自然的语言》证明《死海不死》,《老王》在《天上的街市》兜售《羚羊木雕》,《狼》与《斑羚飞渡》《三峡》,望着他们一个个忙碌的《背影》,我想起了《我的叔叔于勒》,一边听《孙权劝学》一边表演《口技》。写完后,从准确、鲜明、情调等几个方面加以品评,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还有,如某同学接龙接不上,就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否则,活动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说名解字: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名,作者笔名,由每个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名字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同学间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咬文嚼字,刨根究底地理解字义,“名正言顺”树立自豪感。学生从自己名字中说出来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祖国文字的兴趣。
实用作文:即让学生写实用文。如就文具盒,写一则遗失启事和一则推销广告,其角度就不同。写实用文,能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乃“经世致用”之学,而非“无病”之辞。实用作文,强调作文的实用性,激发学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兴趣。
讲故事:鼓励学生参与其间,既可简单重复故事情节或续写故事,又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从点上突破,或者与同学合作探究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和独特感受,共同编演出自成一格的故事,先由小组演习、挑选,然后在全班展示。讲故事是脱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用生动传神的创造性再现故事内容。
时文欣赏:师生共同从报章杂志上精选一些较为短小的随笔、评论、通讯特写、微型小说和经典散文等“时文”。课前阅读、欣赏。这些文章针对性强,时代色彩浓;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笔清丽,用语新鲜,很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他们手中有了这些材料,经过阅读鉴赏,就会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思想境界,掌握新材料,丰富时代语言,领会写作技巧,从而培养出较强的语感能力。一个学期下来,装订成册,是很好的积累。
猜谜:这是一种古老却至今流行的思维训练方法,它可以调动人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如,字谜、成语、人名、地名、词语等。为减低难度,可担供选择答案,这种“猜”想法,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极大激发了他们的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
课前三分钟活动,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是一个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无论在内容上或形式上,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都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东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摸索,因地制宜,善于变通,综合运用。
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首先是综合性。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其次是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的方式来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合作交流。从实践的手段来看,可以让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调查访问,通过讨论、交流,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具体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实践的方式和手段都是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的。展开探究活动,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