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血压护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2: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血压护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血压护理论文

第1篇

1、药物治疗

1.1初始用药。

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因而选择的药物也应该有所不同,不能统一用一种药,应采取个体治疗为主要方式。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学会认为初始药的使用顺序应该为:利尿剂、β?阻滞剂、ACEI、CCB、α?阻滞剂。然而,有些机构却认为有所不同。如: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认为:如果患者的药物治疗没有其他症状,首选利尿剂或β阻滞剂,这是由于许多的临床治疗说明利尿剂或β阻滞剂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发病率甚至死亡率。如果患者病情对这两种药物没有反应或者效果不明显,然后再使用ACEI、CCB、α?阻滞剂。

1.2长效药物

在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提出长效制剂为1次/d,这样的好处在于其简便,一次治疗药物作用的时间长,还能够有效的对靶器官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避免患者因为服用短期药物而出现漏服,导致患者病情复发或者加重而导致心血管性猝死的现象发生。

1.3小剂量联合用药

一般情况下小剂量是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式,防止患者对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对于单一用药有反应,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样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用来治疗,导致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病情的治疗尤为重要,如果心理健康患者就能够及早的康复。因为高血压的发病因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在这些情况下会导致身体内的茶酚胺增多,从而出现血压升高,导致病情的恶化。所以,良好的心理对于患者来说很重要,因为平稳的情绪能防止血压的升高。在医生这方面来说,要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对于病情或其他方面的焦虑、烦恼等情绪。也可以对患者的家属说明高血压发生的一些诱因,让他们学会如何调节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紧张关系而导致患者病情的复发。患者通过了解高血压诱发的原因,可以有效的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最终能够有效的康复。

2、2健康知识指导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指导不仅包括病情的处理、服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还应该有高血压病诱因,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高血压病的诱因、注意事项、突况的治理等,可以帮助他们有效的建立高血压病的知识体系,让其认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对于高血压病的危害,建立起预防的意识。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状况等。根据病情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2、3合理饮食

饮食是另一个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上应以清淡、低脂肪、易消化、低热量的食物为主,保持少食多餐的习惯。在饮食的结构上以高纤维为主,即谷物和粗粮,如:多食粗纤维多的芹菜、大白菜、西红柿、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苹果、大米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盐的摄入量过多也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合理的饮食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2、4运动作息护理

适宜的运动对于高血压病很有疗效,应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跳舞等。因为强度大的运动方式可以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速,导致血压的升高,最终导致病情的复发。运动方式根据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强度和方式也有不同。比如:肥胖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加大运动的强度,这样可以防止突然运动后导致的血压升高而出现的意外。还有,运动中应该有同伴,这样当突发事件发生可以有人照顾。最后,在生活起居方面,因为清晨身体内的交感神经十分的活跃,导致血压搏动较大,所以患者可以在起床前躺一会,适当的参加家务活动,指导其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睡眠时间要足,以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合理的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第2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后心理护理,加强观察,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结果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医疗费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60例病人均有数年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14例。入院时血压140~225/90~130mmHg,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30min,最长72h,其中嗜睡31例,中度昏迷15例,深度昏迷14例。

1.2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出血部位位于外囊14例,内囊23例,脑室内出血13例,脑叶出血10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60例病人血肿量约为30~75ml,平均出血量53ml。

1.3手术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将头颅CT测量定位点作为靶点,摆好患者,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的功能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适当长度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钻透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后,去掉电钻,侧管连接引流管,拔掉盖帽,插入钝圆头塑料针芯,然后进行血肿穿刺,用20ml注射器,将液态部分血液抽出,一般首次抽吸50%,然后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态血肿,如遇有新鲜出血可用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100ml反复冲洗,待侧管排出液体澄清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剂配制为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25万U+肝素12500U,破入脑室者液化剂中不用肝素,每次注入液化剂3~5ml,保留4~6h后开放引流,2~3次/d,直到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清除90%以上时即可拔针。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防止并发症。

2结果

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2]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对疾病的预后有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转归有所了解。关心、爱护患者,主动热情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调整患者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予以吸氧、心电监护,每30min测呼吸、脉搏、血压一次,每4h测体温1次,血压控制在(109~150)/(71~90)mmHg,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血、脑水肿,常规头部置冰枕以减轻脑水肿。每1h观察意识瞳孔状态并记录,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情况。3.3微创引流的护理头部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严防躁动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搬动患者时,应先暂时夹管,以防逆行感染。更换接管、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畅通,严防引流管受压、成角、折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一般为血凝块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尿激酶冲洗。严密观测引流量及性质。术后引流液一般呈淡红色,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流出,要考虑再出血的可能,如血量减少后突然出现无色液体,要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4预防并发症①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意识障碍者予鼻饲,发生呕吐予侧卧,防误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②防止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血压及腹部情况,观察病人大小便颜色、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予持续胃肠减压及冰盐水洗胃或胃内注入冰生理盐水l00ml+去甲肾上腺素4mg。留置胃管者每次注入流质前抽取少许胃液,观察判断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经口进食者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③颅内感染的预防引流管置管一般为2~5天,不超过7天,以防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冲洗及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探视。④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病人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0.5%碘伏棉球擦试消毒外阴及尿道口,每日2次。

3.5早期康复护理[4]早期康复是缩短住院日,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昏迷病人应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加强主动练习,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4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凶险、死残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对病人内环境干扰小、清除血肿完全、易于引流等优点,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特别适合年老体衰或者合并严重心、肺、肾疾患的患者。术前、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业务水平、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急救意识及病情观察,评估及心理护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关键,应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接受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尽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如何配合治疗、疾病预后及自己的配合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等信息。患者对有关信息有了充分的知情认识,在治疗中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为病情好转,病人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创造可能,实现临床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l]赵继宗.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02

[2]邱然,罗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2002,5:657

第3篇

1.1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半年后,对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的依从性、临床终点事件(急性脑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血压控制良好标准:从入院治疗开始,血压监测连续1周控制在120~140/65~90mmHg,记录患者从入院治疗开始至达到上述血压控制良好的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由浙江大学翻译的中文版SF-36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包括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和精神健康(mentalhealth,MH);其中前4个维度反映生理健康,后4个维度反映心理健康情况。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的血压达标率及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5.3%,对照组为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7%,而对照组发生腔隙性脑梗死4例,脑出血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3.3%,对照组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F、RP、BP、GH、VT、SF、RE和M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较多危险因素,如果患者血压控制不达标,易导致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高血压患者因为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服药依从性差,血压控制达标率低,常出现病情反复,致使生活质量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血压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采用SF-36量表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在PF、RP、BP、GH、VT、SF、RE和MH得分显著低于血压正常者。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可能原因:

(1)由于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血管硬化和不等程度的血管腔狭窄,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而影响脏器功能;

(2)随着年龄增长,脏器功能呈现衰退趋势,对有些活动常力不从心;

第4篇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的248例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8例,女120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5.8±7.1)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0.0±1.2)年。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共收治了302例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其中男160例,女142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6.8±6.4)岁;病程3~27年,平均病程(11.0±1.4)年。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给予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情观察及护理

针对入院患者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评估患者头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和呕吐等症状:①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②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③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

1.2.2心理护理

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指导患者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并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做到对患者充分理解、宽容和安慰。

1.2.3饮食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6g以下;低胆固醇饮食,以进食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少吃动物脂肪,对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促进动脉硬化,戒烟少酒。此外,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摄入高钙食物能使2/3左右的人受到明显降压效果,含钙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和虾皮等。

1.2.4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如慢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初始为10~15min,一般为30min,3~5次/周,运动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宜。如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1.2.5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①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②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③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

1.2.6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特定的健康宣教册子:①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②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③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虫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戒烟限酒;④嘱咐患者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防止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晕厥;⑤嘱咐患者按时服药,适当参与活动;⑥嘱咐患者当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⑦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⑧定时进行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和教育,介绍高血压的发生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识别先兆并发症的方法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地认识到高血压用药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期让患者的家属监督患者服药,督促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⑩嘱咐患者定期复诊,低危或中危者,每1~3个月随诊1次,高危者,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1.3评价指标

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来评估血压的控制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情况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后,83.44%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89.07%的患者做到服药依从性,两者分别与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3%),与之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能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6亿,且每年还会增加300多万,相当于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只有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高品质护理服务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控制,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方式包括:①针对入院患者,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及入院护理;②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③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制定饮食套餐,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④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规划并督促患者进行适当运动;⑤指导并叮嘱患者正确服用药物;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特定的健康宣教册子。

4结语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老年女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家族史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特点以及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我院对168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168例,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按照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血压≥140 /90mmHg(1mmHg=0.133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有无家族史分为家族史阳性组和家族史阴性组,高血压家族史系指家族中父母至少1人,直系亲属中有1人或1人以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其中,家族史阳性组84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5.1岁;家族史阴性组84例护理论文,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指标检查 采集两组患者空腹12h的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血糖、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血压级别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家族史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较家族史阴性组患者小,差异显著(P<0.01);在血压级别比较中,1级和2级高血压的发生率家族史阴性组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但3级明显低于阳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和血压级别的比较(%,±s)

 

组别

n

发病年龄

高血压1级

高血压2级

高血压3级

家族史阳性组

84

41.2±10.2

25

16

43

家族史阴性组

84

47.3±11.4

38

28

18

x2或t

 

 

3.65

4.29

4.43

16.09

P

 

 

<0.01

<0.05

第6篇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科收治的248例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8例,女120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5.8±7.1)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0.0±1.2)年。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共收治了302例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其中男160例,女142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6.8±6.4)岁;病程3~27年,平均病程(11.0±1.4)年。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前组给予高血压患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和健康教育后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情观察及护理

针对入院患者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评估患者头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和呕吐等症状:①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注意有无脑病的前驱症状;②观察尿量及外周血管灌注情况,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③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

1.2.2心理护理

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指导患者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并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做到对患者充分理解、宽容和安慰。

1.2.3饮食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6g以下;低胆固醇饮食,以进食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少吃动物脂肪,对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促进动脉硬化,戒烟少酒。此外,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摄入高钙食物能使2/3左右的人受到明显降压效果,含钙食物很多,如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和虾皮等。

1.2.4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进行适当运动,如慢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间初始为10~15min,一般为30min,3~5次/周,运动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宜。如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1.2.5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①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②告知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副作用;③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

1.2.6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特定的健康宣教册子:①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②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③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虫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戒烟限酒;④嘱咐患者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防止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晕厥;⑤嘱咐患者按时服药,适当参与活动;⑥嘱咐患者当高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⑦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⑧定时进行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和教育,介绍高血压的发生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识别先兆并发症的方法和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地认识到高血压用药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期让患者的家属监督患者服药,督促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⑩嘱咐患者定期复诊,低危或中危者,每1~3个月随诊1次,高危者,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

1.3评价指标

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中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来评估血压的控制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及服药依从情况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干预后,83.44%的患者实现了血压控制,89.07%的患者做到服药依从性,两者分别与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前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3%),与之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能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6亿,且每年还会增加300多万,相当于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只有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高品质护理服务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控制,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方式包括:①针对入院患者,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进行病情观察和评估及入院护理;②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能够做到积极配合治疗;③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制定饮食套餐,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④根据患者的自身爱好和力所能及的运动量,规划并督促患者进行适当运动;⑤指导并叮嘱患者正确服用药物;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特定的健康宣教册子。

第7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就诊于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56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IHN组和常规组。IHN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7±1.8)岁。平均病程(3.8±1.1)年。常规组78例,男39例,女3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4±2.1)岁。平均病程(4.1±1.5)年。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提供舒适、安静的科室睡眠环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失眠状况严重的患者,可合理予以镇静剂,提高睡眠质量;叮嘱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吃药,向患者耐心讲解擅自停药或间断服药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配合依从性。对于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让其卧床休息,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并配合医生予以扩血管剂、降压、脱水药治疗。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水平及各化验指标,做好定期随访复查工作。IHN组同时给予IHN护理包括(1)心理:老年患者因年龄、身体、退休等原因,易产生孤单、失落、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引起血压升高,不利于血压控制。针对性与老人交谈,排解老人心理失落感,稳定情绪,控制血压;(2)饮食: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存在差异。详细了解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食物清单,搭配营养均衡、搭配清淡、少脂肪、多纤维食物,降低钠盐食入量;(3)健康教育:老人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高血压和自身疾病缺乏认识。针对性制定高血压健康图册,设计老人易于理解的图案,宣传高血压危害、预防、治疗,消除高血压认识的片面性;(4)生活:对患者加以开导,鼓励患者参加适当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我调整,改善睡眠质量。(5)巡视:早晨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其情绪调节,最大限度地预防相关并发症;(6)出院随访护理:出院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测量血压、饮食及运动需要的相关注意事项,消除老年患者的后顾之忧,出院后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监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BP、DBP的变化;(2)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指标采用SPSS18.0作统计学分析,血压采用(x±s)表示,t校验,并发症采用n(%)表示,χ2校验。分析统计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对比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显著下降(P<0.05);IHN组血压控制优于常规组(P<0.05)。

2.2并发症对比

IHN组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心绞痛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原发性指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继发性指病因明确且高血压只是临床症状之一。研究[4]发现只有少数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联合药物治愈,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难以治愈,因其致病因素较复杂,只有通过药物和饮食等来控制病情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应用IHN护理,IHN极具针对性,它既强调个体化,又重视人性化特点,个体化是指人有差异性,护理同样因人而异,用药、护理方式、服务模式等都不能墨守成规。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各方面特点入手,予以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人性化侧重于进行人文精神护理干预,以人为本,一切以服务患者为根本宗旨,满足患者需求为根本追求。IHN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更注重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护理中注意进行心理护理,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提高患者与护理工作者之间的信赖度,提高其治疗信心,这对慢性终身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5,6]。本文经IHN与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两组SBP、DBP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IHN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心绞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IHN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笔者总结出IHN优点有:(1)监测血液流动学,了解患者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稳定患者情绪,降低恐惧焦虑心理,稳定血压;(2)过量的钠盐摄入是高血压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钠盐引起收缩压升高,心脏左室负荷增加,心肌正常收缩舒张功能,诱发心力衰竭,控制饮食并治疗心功能,可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3)老年患者缺乏高血压健康知识,对自身病情及治疗状况了解欠佳,影响血压的控制。通过健康宣教,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度,掌握控制方法。

第8篇

方法: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应用Orem理论对高血压患者38例行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并发症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患者血压控制率。

结果:经过一年的Orem自理理论护理干预,患者行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发症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均显现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了Orem自理理论后能够显著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高血压。

关键词:社区护理 高血压 知识知晓率 自理理论 Orem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17-01

高血压是终身性、慢性疾病。因该病有着极高的致残、致死率,因此需要终身监控及预防。采用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现阶段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予有效缓解,还能够预防疾病的进展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本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应用Orem理论对高血压患者38例行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疾病监控和预防自觉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应用Orem理论对高血压患者38例行护理,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51岁至79岁,平均年龄64±8.87。患者舒张压在93mmHg~109 mmHg,平均101±5.43;收缩压在152 mmHg~186 mmHg,平均为168±11.01;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及并发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各1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例,中专及高中19例,初中文化程度13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调查的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高血压药物以及并发症知识。其中并发症知识又包括:高血压病与肾、脑、心损害的关系,药物副作用,停药和减药的标准,最佳服药时间和次数,降压药的种类。应选派3名护士负责调查,开始调查前,护士先Orem自理理论知识、社区护理知识、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等心血管内科专家专题培训、讲座,问卷于干预1d和干预一年后发放,可现场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填完后收回。对文化程度低者的填写予以帮助。

1.2.2 应用自理理论。评估自理能力和需求:自理需求,即健康偏理性自理需要、发展性自理需要、普遍性自理需要。评估高血压患者对自理态度以及健康、文化、社会、心理、生理状况。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包括:疾病对机体造成不适的感知能力、自身调节情绪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等。对患者需求和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3对生活方式和合理饮食知识等需求迫切患者29例,对药物副作用、换药前提、药物剂量和时间、药物的性能等知识需求迫切患者35例,认为有必要在社区开展关于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的患者38例,即全部患者。

辅助教育系统:针对患者根据其个性、文化、年龄特点进行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主要采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给予患者鼓励、启发、关怀,消除忧虑、紧张、焦虑的心理,帮助患者产生乐观态度。信息支持主要包括:给予患者生活方式的正确指导、治疗依从性及服药治疗指导、并发症相关预防知识讲解、高血压潜伏症状和发病诱因介绍等。对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或自护能力的患者,本研究中,采用完全补偿系统护理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1例患者,护理内容有清洁卫生、患者饮食的照顾、24h出入量的记录、高流量吸氧、对患者生命体征展开密切观察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经过一年的Orem自理理论护理干预,患者行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发症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均显现优于干预前,详情参照表所示。干预前后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Orem自理理论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自觉监控、自觉预防,最大限度促进对健康的维持和促进。要治疗高血压病,必须终身服药,对血压进行控制,与此同时,为了保持健康患者还应保持平衡心态、克服心理障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神经内分泌唤醒水平。

Orem自理理论要求护士将服务从医院转向社区,深入社区及家庭,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本研究中,社区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应用Orem理论对高血压患者38例行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并发症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患者血压控制率。经过一年的Orem自理理论护理干预,患者行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并发症知识知晓率、药物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均显现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社区高血压患者在应用了Orem自理理论后能够显著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高血压。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王馨,王文,陈伟伟,朱曼璐,胡盛寿,雷正龙,孔灵芝,刘力生.中国部分省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8(9):65-68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卡托普利致湿疹1例报告

1998年5月查出患原发性高血压病,开始服卡托普利,25mg,tid,控制血压。患者连续服药近1年时肛周及肛管内出现细密小丘疹,奇痒护理论文,破溃后渗液,继而外耳道、鼻孔内、咽部也出现上述情况,曾在皮肤科、耳鼻喉科、肛肠医院等多次就诊,诊断为“湿疹”,未明确引起湿疹原因,口服、外用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能好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患者服用卡托普利两年后遵医嘱,换其他降压药控制血压,停服卡托普利,约2个月后,湿疹渐减轻,约半年湿疹完全消退。2006年6月患者第二次服卡托普利25mg护理论文,tid,控制高血压,大约服用一个半月后又出现、外耳道、鼻腔、咽部湿疹,用多种药物治疗,均不能见效。服卡托普利约一年,因血压控制不理想,停服,两个月后患者湿疹渐减轻,约半年湿疹完全消退。2008年11月,患者第三次服卡托普利降压,用法同前,服药约一个月护理论文,又出现、外耳道、鼻腔、咽部湿疹,症状同前,患者意识到湿疹可能与口服卡托普利有关,遂到皮肤科就诊,确诊患者湿疹是服卡托普利引起,停药近半年患者湿疹完全消退。患者至今再未出现湿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讨论

卡托普利是近年来非常受重视的ACEI降压药,这类药物在稳定血压的同时还能逆转左室肥厚,增加冠脉储备,使外周血管阻力减轻,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护理论文,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关节痛、味觉障碍,个别有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减少及SGOT、SGPT升高、低血压、血钾升高等。皮疹发生机制可能是卡托普利所含巯基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6%[1]。皮疹一般发生在服卡托普利4周

摘要想到卡托普利有引起湿疹的可能,详细询问病史,尽早明确诊断,及早停药,避免湿疹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