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2: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礼仪心得体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第1篇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更深一部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这样就会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教师礼仪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它具有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和深远性。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我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首先是发型,我几乎从不披散着,一贯梳成马尾辫,简洁而利落。其次是衣着,我总会保持得又干净又整齐,衣服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污渍,隔两三天便会及时更换清洗;另外,服装的式样也能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由于自己学过美术,所以在色彩的搭配上有时也会考虑的多一些,就向金教授说的全身的颜色一般不超过三种。以前我对教师穿无袖无领的衣服一直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夏天都捂着,多热呀。现在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对这一点有了新的认识。最后一点是在化妆和佩戴饰品方面,每天我都要化妆,但从不把妆化得很浓,首饰也是稍作点缀即可,而且能考虑到各种首饰的材质,其它的饰物与服装的搭配也注意要使之相互协调。总之,今后的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二、举止。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它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在我看来,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每当穿正装的时候,我绝不随意坐,走起路来也是稳稳当当的;而穿正装时间长了总觉得有些累,所以间隔一段时间我就会穿两天休闲一点的衣服,在穿休闲服的时候,适时放松一下,有点随意感,但也绝非肆无忌惮的去说、去坐。

三、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开学初,我便在学生中同时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既然是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的,我想教师必定就要起好带头用,给学生做出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里提出的“四个一”都是待人接物非常基本的礼仪常规,就说不是在学校里,对于一个一般的人来说也是应该具备的。

做教师的人,他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二

暑假期间,我有幸倾听了唐雁凌教授主讲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使我对教师文明礼仪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做法。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唐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唐教授的讲座还让我意识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三

为了加强我们教师的师德风范,学校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礼仪教育,专门从深圳请来了礼仪讲师李世源先生为我们讲座,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现代的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把我们国家的这项传统美德传扬下去,要知道教师形象重于生命,教师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着装非常重要。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不能让学生接受异常,不能让家长议论纷纷,更不能让社会上的人对你“刮目相看”。教师着装应“简洁”,“简洁可以理解成“简单,洁净”但不是保守,落后。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要过分张扬。另外,作为一名女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发型。“凡事从头开始”,一个人头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干净、又要整齐、利落,不能蓬头垢面,也不能发式怪异,一定要给人稳重、大方的感觉。

2、举止要稳重端庄。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必定要在举止、姿态方面反映出来,作为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公众形象。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和举动,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大方;在社会上更要成为遵守文明规约的典范,为他人做出榜样,不能给教师丢人。

3、教师之间相遇,一般都应主动热情地招呼对方。早晨相见,道声“早”;课间相见,可互相点头微笑;临下班则互道声“再见”!这样,会使大家感到好似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青年教师和学生相处,因为年龄差距短,态度可以随和一些,也可以主动招呼学生。这样有利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有利于教学工作。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仪表,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信任以及社会的敬重。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四

学校作为一个既严肃又活泼,既庄严又亲切,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与此相适应,就要求必须有合适的礼仪规范,这不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也是学生养成良好教养以便于融入社会的要求。

我们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举手投足之间是否拥有礼仪,能否讲文明、懂礼貌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文明修养的尺度。所以,当我们想让社会、家长和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的老师是一群好老师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向他们展示我们良好的学校教师形象,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他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我认为: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礼仪。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使用文明语言,不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师生之间的感情。

好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总之,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五

古往今来,礼仪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孔子曰:礼,敬也。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仪即表现。形于外,成于式。教师礼仪即教师尊重自己,尊重学生的规范的表现形式。

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师礼仪光盘之后,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我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美,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金教授主要从教师的师德、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装饰、教师的仪表、教师的课堂礼仪、教师的校园礼仪等几个方面来谈教师礼仪。礼仪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需要善解人意,摆正位置,在交往中以对方为中心。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金教授说在社交礼仪中交往是以对方为主的,例如吃饭:你请某君吃饭就不能光点自己爱吃的饭菜,首先应先考虑对方的口味,否则就失去这顿饭的意义了。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1、师德

金教授认为一个有合格的教师必须是具备四大方面:师德、师资、师表、师心。其中,师德是首要的要求。一个有师德的教师必须是善解人意,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在交往中以对方为中心的,能够容人、容事、容不同的学科、容不同的学校要求、容不同的学生。今后我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师德,摆正教师与社会不同层面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严于律己,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

2、形象。

教师要有真知,有广博的知识,爱护学生、要有正义感,注意教师的教养与形体给学生的整体感觉。今后在着装和修饰自己还要特别注重,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举止方面,我认为应该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自己。在我看来,教师仅仅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是在坐、立、行方面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所以,我今后要求自己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努力做好学生的榜样。

3、语言。

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要讲普通话,要讲文明话,要有现代感,要有礼貌,而且声音要美,语言要美。在教学中我会努力运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上进心,把知识和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后,再指导其行为,以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

金教授讲了课堂礼仪和校园礼仪两大方面。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在课堂讲授中应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符合教学目标,有方法地指导学生,注意课堂互动。在校园里,要努力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努力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基本,不管在哪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身教重于言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个尊重自己,尊重学生的老师。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六

时值盛夏,我们全体教师不畏酷暑,在校领导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现浅谈如下:

首先,注重礼仪修养是前提。也许有人认为,教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但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教师不但要注重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因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成长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工作态度、创新精神、人格魅力等,无不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只有教师注重礼仪修养,才会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人师表,塑造出良好的师德形象。正如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可见教师注重礼仪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施展礼仪修养是核心。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教师礼仪应从以下几点体现:作为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应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工作责任心强,有进取精神;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断钻研业务,不断完善自身形象。

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师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党和国家,不同对象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自然就会对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形象的要求也要从多方入手。在学生眼里,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老师是最好的;在家长眼里,书教的好,对待孩子有慈母心的老师是最好的;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或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教师只有明确各方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恰到好处的施展教师礼仪,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第2篇

暑假期间,我有幸倾听了唐雁凌教授主讲的教师文明礼仪教育,使我对教师文明礼仪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做法。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唐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唐教授的讲座还让我意识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是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第3篇

其中,教师的职业礼仪部分给了我较深刻的触动。教师作为一份特殊的职业,也有着其特殊的职业礼仪,主要有:

(1)、表情礼仪。

微笑:是善良、友好、赞美的表示,能迅速缩小彼此间心理距离,创造出沟通得良好氛围。“smile,smile,smile等于成功,”目光:教师的眼睛是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目光是:慈爱、鼓励、祥和和期待;不喜欢看到老师的目光是:瞪眼、盯视、责怪、蔑视和斜视。

(2)、语言礼仪。

教师语言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的礼貌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的效果如何。而在教师语言礼仪中提到了:教师的音量要适中,称谓要得当;语言要简洁,表达要准确;温文而雅,持重沉稳;切忌不要偏激、炫耀、挖苦、谩骂和清高。

(3)、手势礼仪。

教师的手势礼仪要幅度恰当,自然亲切,适量适时,简洁准确。

(4)、师生礼仪。

与孩子交谈时要提前通知,热情迎候,神情专注,语言简洁,注意场合,耐心倾听和适当反馈。禁忌随意打断,讽刺挖苦,长篇鸿论,居高临下。

(5)、与家长沟通的礼仪。

又包括家长会礼仪、家访礼仪和电话礼仪。教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要做到问候先行、语气友善、语言简洁,平等协商。

第4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做中观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讲座”心得体会学生时,就有对老师的基本印象。加入教师这一行业后,总是力求用一个教师的标准来规范自己。近来,学校举行教师礼仪讲座,组织教师学习金正昆教授主讲的礼仪,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社会,只有学校这片天空纯净。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同于社会的一般人,教师应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把礼仪规范、道德高尚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他们常把师德高尚的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有的学生甚至还模仿老师的为人态度、情趣爱好、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

在教学中,我认识这样一个语文教师,上课风趣,为人正直,深得学生的喜爱。一段时间后,我们在进行学生作业展览时,发现他的学生的字体笔迹竟和这位老师相仿。这一点让我很震惊,原来老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可以说,教师专业素质重要,道德素养更是不可忽视。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强调教师的自省自律,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要为学生做出表率。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觉得上课时用清晰条理的板书、正楷刚劲的粉笔字是必要的。所以上课时,我总是很认真的去做好这个“表面”工作,一笔一画的写,并且告诉学生,“写好方块字,培养正直品格。”

第5篇

一、学习和深刻领会执法为民理念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检察实践中,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恪尽职守,预防和惩治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反贪部门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预防和惩治犯罪的工作,使犯罪分子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益诉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2、一切依靠人民

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检察工作仍然需要走群众路线。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才能使检察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检察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无论你的侦查设备多先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警力、无论你有多充足的经费,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支持、不配合,检察工作就耳不聪、目不明,就无法解决破案难、取证难、追逃难等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发生犯罪案件,无人报案、无人作证、无人提供线索,于是一些干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群众工作不好做,甚至抱怨群众觉悟低。这说明我们的一些干警还没有真正掌握走群众路线的方法和本领,没有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没有把群众工作做到位。我们的干警在接待当事人时,一要注意态度,二要注意方法,要将心比心,认真考虑群众的立场、观点和利益。

二、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检察干警要真正落实执法为民的各项要求,要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要作到立足本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1、严格执法,实事求是

要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念,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检察工作中,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希望什么,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指向什么;人民群众对哪些方面不满意,我们就重点整改哪些方面的问题。

2、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文明执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执法工作遇到大量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当事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检察干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工作做到位,多数当事人都能自觉接受和履行处理决定。反过来,即使案件处理结论是公正的,只是由于干警的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也往往会引起当事人的怀疑和不信任,从而引发上诉、申诉甚至形成上访。更有甚者,有的干警在工作中,粗暴对待当事人,不但没有实现执法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群众不满,影响了执法机关的形象。所以,文明执法,事关重大、意义重大。干警对待人民群众说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办事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考虑要细致。要多给群众提供便利,不给群众增添麻烦。要注意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对待当事人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讽,对当事人要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申辩和申诉,不能因自己的主观好恶而影响对当事人的态度。

3、清正廉洁

第6篇

这几年的教学管理,使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都经受了锻炼,现就当好班主任所需的条件和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自觉性很差,凡事总得有老师在旁看着。所以我把工作重点就放在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首先是利用品德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养成一些写作业、读书的习惯。比如:每天中午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养成先做作业再去玩的习惯。另外我利用班级

2、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一年级的学生实际,通过每天的品德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在校的一日常规,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经常给他们讲讲班级的集体荣誉,比如:让他们看看流动红旗,哪个班级最多,我们班做得怎么样,哪些地方不足,是谁损害了我们班级的荣誉,我们应该向哪个班级学习等等,使学生形成热爱班级的感情,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3、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拔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强的也不多,所以我着重培养了班干3个班干部: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除了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我还在每天的值日生中选了一个值日组长,他负责管理当天的卫生打扫以及眼保健操的检查,这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锻炼他们的能力。班级管理

4、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第7篇

【关键词】激发合作探究创新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材;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本人认为学生能做的演示实验尽可能让给学生来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教材中的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与自主性学习,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比重将大大的提高加强。本人就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1 学生能做的演示实验让给学生自己来做,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演示实验是教师演示学生看,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果学生能做的演示实验让给学生来做,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报告。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上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2 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材注重科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我们在学生分组实验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去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大小都与那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落实以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甚至有的组提出改进实验操作方案:在实验操作中(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可以将拉动弹簧测力计变为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这样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弥补了拉弹簧测力计不易控制匀速的不足。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引导和鼓励,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操作性方面,长木板可以是变速的。误差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分组合理、分工明确(可轮换);②组长相当于小老师,一定要培训好;③教师扮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④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信心与激情。

3 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教材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例如:在做有关大气压作用的实验时,上课一开始,我用一个空矿泉水瓶,预先用针在空矿泉水瓶底部刺一个很小的孔(学生不知道),然后,用食指堵住小孔,把空矿泉水瓶装满水,在水里倒过来,矿泉水瓶里的水仍然是满的,说明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再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我做的实验,由于矿泉水瓶的底部有一个很小的孔,这样学生演示的结果跟我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在讲授概念、规律时,让学生分组探究,或在讲授过程中,进行演示实验,穿插随堂小实验. 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4 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第8篇

一、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具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香港》时,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展示当时香港的伟大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历史、感受并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极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活动情景,学生充分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如下几种:分组讨论、小组搜集资料、课堂表扬及其他课堂活动形式。有时还可以把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好。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册18课《三国鼎立》中教授两次重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书本知识相结合来讲述事情的经过,评价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等,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评价人物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人,而不是压抑地、死气沉沉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用传统的观念去控制课堂,毫无疑问,学生的心理安全与自由将受到严重威胁,不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创新的意识也必将被扼杀在摇篮里。为此,教师的角色要从“传授型”向“导向型”转变,改变“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的好奇心、独创性和独立性得到全面保护。最后,教师可以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学生年龄小,有一些抽象的历史概念理解不了,教师可以先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讲给学生,让学生头脑中有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再具体讲述每一个阶段的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第9篇

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是检察干部人员在执法实践中日益积累形成的指导思想,观念和心态的总和。比如:检察机关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工作主题,"以人为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对整个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就始终起着指导、支配和决定作用。

然而,作为检察职能具体承载者的检察人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统领检查实践,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曾这样说:"在检察活动中,能力固然重要,没有本事,不懂法律,愿望再好也完不成法律监督任务。但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执法观,有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能力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挥,能力的提高才会有不尽的动力"。可见,执法理念是执法活动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目前,一些地方之所以不愿办案,不敢办案,工作力度不大,办案质量不高,一些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利益面前,分不清私利与大义的界限,以手中的执法权力谋取私利,忘记执法为民的本职要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或不完全是工作能力问题,而关键是一些干警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执法理念。

执法理念既然反映着执法人员思想修养,蕴含着执法人员的觉悟,那么,反映执法理念的外在活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阶段,检察机关究竟在执法理念上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呢。调查显示,一是重打击、轻保护的价值观;二是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观念;三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执法观;四是重口供,轻证据的执法观念;五是以权谋私和官本位的权力观。六是暗箱操作的执法观念等。上述这些错误的执法理念虽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