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本科质量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3: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本科质量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本科质量管理论文

第1篇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米兰•菲根鲍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和程序逐渐发展完善而成的一种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新观念和新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质量是顾客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知的优良程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顾客”;“企业依存于‘顾客’”,企业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均受益,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质量管理的过程是目标实施建立的过程,不仅是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系统结构:质量管理过程是与质量目标相挂钩的,并且关注生产领域质量的结果;质量管理是对产品质量价值长时间的追加过程;质量管理赋予高层领导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确定权,同时提供培训;质量管理过程包括对于实际中产品的反馈及其信息收集,以改进目前的管理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强调顾客满意度;质量管理的过程建立在活动组织、产品、服务和文化全方位视野之上。作为一种组织战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业推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引入这一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有两个: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是让顾客满意。顾客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前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等外部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在学校内部依次接受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都是内部顾客,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面临市场竞争和挑战,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围绕“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做”,满足生产和服务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协调、提高质量的“做”。这一理论贯穿于教学系统中的所有活动,涉及到学校中的全体参与人员,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整体调控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过程。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质量管理目的是培养具有科研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产品”,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内大环境中的具体要求,实现高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因此,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全面质量管理,依托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对于不同阶段的质量或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实现高校质量和效益最优化非常有必要的。

三、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州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创办于1998年,2014年6月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建立了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结构体系,实施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多层次、多类型、多水平人才培养的教育要求,这类人才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具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从2009年开始,我院结合实际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6年的研究和探索,使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倡导系统过程管理的理论以及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按照计划、实施、检验、处理四个环节,我院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了有效、动态的全程监督和管理,达到了预期管理目标。计划阶段:结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标准及实施方案。实施阶段:各学科专业根据总体要求和标准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阶段:按照计划分为三阶段,检查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前期主要检查各学科专业指导教师的选派、选题、开题等情况;中期对教师指导论文情况、存在的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检查;后期检查答辩安排情况,如答辩组成员的资格、答辩记录、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及优秀论文评定等。处理阶段:检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对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根据检查结果总结成功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今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应该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赋予高校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我院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1.全面质量管理的宗旨就是要对消费者的兴趣、需要、要求和期望承担责任和义务。

毕业论文(设计)过程如同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管理过程。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受到专业实践训练,成为教育最直接的消费者和受益者,在社会中得到体现。根据各专业学科的特点和条件,我院研究建立了有效的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体系,完善了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鼓励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就学生专业知识系统科学的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以及团队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此外,我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实施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技术人才、研究设备等资源,结合实习内容完成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内容,提高实习基地的使用效率。

2.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中,质量是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标准的。

由一开始对顾客基本需求的一致认可,发展到顾客开始根据是否适合他们的需求和品位选择产品,到目前依据顾客的潜在需求来设计新的产品的服务。为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评审标准,我院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统一了开题报告格式、写作格式和装订格式,并根据各专业特点建立了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指标体系。各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本系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检查、监控及质量评估工作,对指导教师资格审查,论文选题、撰写、答辩、评分等提出统一规范和要求;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遇到的问题;向学院推荐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工作总结,及时检查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今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3.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原理决定了它的特点是“三全”模式,即全员、全过程、全范围的质量管理。

鉴于此,我院实行多层次质量评估和监控,一方面由指导教师评定学生考勤、学习工作态度、查阅资料水平、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工艺论证及设计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工程绘图技能、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由答辩小组对论文(设计)工作量、论文或计算正确性、设计方案先进性、推理严密性、图纸质量、数据处理、论文(设计)特色、独立见解与创新、文字表达、附件水平等进行评分。力图全员、全过程、全范围检查监督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全过程,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英国学者辛姆斯说:“全面质量管理关注每一个过程是如何改进的,并及时提出完善的目标、标准和评价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认识到不断改进对自己和整个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行动上,“不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不竭的功力之源。我院改变由单一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方法,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由高职称教师、中年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轮换相结合的办法,严格明确指导教师资格,各系选派讲师以上职称,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设计经验、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善于启发指导学生的人员担任。此外,鼓励各系聘请外单位具有相应职称、水平、能力的人员担任毕业论文(设计)导师,培养青年教师学习积累实践指导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模式,建立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5.为选拔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表彰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指导教师

我院每年将举行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表彰工作,并编印《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选编》,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获得者,由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以此激励教师更好地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通过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模式,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有效促进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持续提高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学生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应用的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学会调查、收集、加工、处理各种信息,培养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

四、结语

第2篇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顾名思义涉及到教育学、管理学和系统论三个方面,这三个学科的教育理论和中心思想就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

简单来说,教育学是通过教育过程中显示的现象,用来反映基础教育的规律的学科。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对教育过程中各种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进而解释教学质量管理的特殊的规律,实现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目的。很明显,教育学的科学理论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向导和管理依据。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教育学的一个“子细胞”。教学质量管理应该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以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对教学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对教学质量形成特定的管理体系。

(二)管理学

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管理的过程,向管理要收益是一个普遍的管理现象,因此,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之产生一定的收益,就是我们需要在管理学中借鉴相应的知识和理论。在研究型大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种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该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划,还应该对每个环节比如教学,学习等设定一定的标准,评价制度,反馈环节以及改进和提高机制以明确教学的目的,保证教学质量结果符合教学质量的要求,并达到相应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管理工作是围绕人来进行的,因此,在研究型大学制定其质量管理体系时,要注重因材施教,给学生和教师都留出充分的发挥空间,实行对教学过程的全方位控制,培养全面人才。

(三)系统论

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热情以及教学设施等因素。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论点,教学过程是系统整体,其他对教学质量进行影响的因素,各因素的特征,相互作用的方式等构成了教学系统的基本骨架,对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作用以及运行产生影响。教学系统理论的形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由于每个学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不同,所以教学系统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校都应该联系实际,对自身进行全方位定位。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研究型大学在对自身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学校本身的特色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但是,无论具体的情况怎么样,都要严格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研究型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具体的管理工作,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及人员共同努力、作用,才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认为: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主要有学校的管理部门来进行监督和鞭策以达到提高的目的,比如学院的指导员以及学校的教务处和相关的分管教学的部门来管理。但是,现代的教学管理理论认为,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但是却是不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不及时改正这种错误的片面思想,就会对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提供错误的导向。

(二)国际化原则

在现代社会,是多个国家接轨,共同发展,繁荣的社会。因此,研究型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与国际化接轨,那么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就要借鉴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案例,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借此来建立和完善有着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帮助研究型学校培养出全面实用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功能型人才。

三、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正处于探究和摸索阶段,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但是从国外的经验和初具模型的院校中,可以归纳出几点建设要求。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要规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教学质量体系也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使之的管理能够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制度的制定要避免产生负面效应,要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助益。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是为了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测和监督,及时纠正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和偏颇,以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服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04-02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后,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是对教师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1 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选题失误

选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一是论文题目不能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偏离专业方向。如有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为“论企业文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思考”、“论产品责任”等。二是所拟论文题目过大。例如“并购企业资产价值评估”、“盈余管理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知识,作为本科生掌握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有限,是难于驾驭的。三是选题重复性高。有很多学生选择相同的题目,且由于没有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导致大量论文雷同。例如2008年我学院毕业论文写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占到10.2%,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占3%,写企业成本管理的占2%。四是论文题目太小。例如“对徐工集团偿债能力分析”,涉及的专业知识太窄,论文内容没有深度,同时也缺乏普遍意义。

1.2 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基本写作能力弱。论文的语言应讲求学术性、严密的逻辑性。但学生在论述中缺乏专业的学术性语言,许多学生普遍使用描述性语言,用语不够科学、规范,且前后逻辑也不甚清晰。摘要和英文翻译也不规范,将摘要的内容写成论文的意义和目的,英文翻译大多是利用网上的免费翻译而成,语法错误严重且缺乏准确性。

(2)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弱。许多学生对论文中论述的问题只能进行简单的描述,不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和提升。

(3)实用性差。许多学生在论证中多采用主观推理,缺少实证支撑。有的学生为了尽快完成论文,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而是闭门造车,完全脱离客观实际。因而在论文中提出的建议、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是不切实际,缺乏实用价值的。

2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

2.1 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数量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扩招后,有些专业师生比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一个教师需要带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

(2)教师的业务水平差。有些教师对理论课程十分精通,但对相关的实践课程却不很熟悉,甚至连最基本的规范条文尚未搞清楚。有些教师平时很少写论文,实践经验也较少,缺乏指导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就无法胜任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工作。

(3)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有些指导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论文指导上,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从选题到学生交稿流于形式,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就得不到细致指导。

2.2 学生方面

(1)思想认识不正确。学生们普遍认为毕业论文的好坏与是否能毕业和就业关系不大,只要及格能毕业就行,对毕业论文只是敷衍了事,这是影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 一。

(2)就业压力大。学生撰写论文过程正是人才招聘会开始的时候,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因此,它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毕业分配中。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在第七学期忙于考研究生,还有的学生需利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时间补修其他课程来完成学分要求,这样造成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与精力严重不足。

(3)写作能力差。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论文写作技能和技巧。撰写提纲的层次不清,结构混乱、不完整;在撰写论文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都较差;因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造成论文没有深度;平时缺乏论文的写作训练,论文格式也不够规范。

2.3 其他方面

(1)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紧缺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得专业论文训练环节,如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认识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等被忽视,没有从管理制度、师资力量和评价方式上予以保证,导致学生缺少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大都在开始毕业设计(论文)时才了解其任务和内容,而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论文答辩,学生实际完成论文的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撰写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2)教学硬件资源存在问题。高校扩招后,不得不举债进行校园区扩建和校舍建设,学校的内涵建设相对趋缓。因此,导致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实验研究仪器设备不完备,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经费投入不足,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基地不能很好落实。

(3)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存在问题。有些学校存在着从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到最终的答辩全过程中教学管理文件不健全现象,而有些学校尽管文件健全,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并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对责任心差和强的教师无法判别,对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低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良莠难分。

3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配备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有效改善指导教师结构。一是整合和提升校内资源。聘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师和富有指导经验和熟悉专业的退休老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充分利用多种社会关系,从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相同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导师,建立起合作指导机制。

3.2 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各教学环节

(1)科学选题。科学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因为选题水平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选题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体现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点。②要联系实际,结合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研项目。③要体现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④要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

采用公布题目,双向选择,院系调整的做法,这样可以尽量满足学生个人选题意愿,并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为了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的矛盾,题目适宜于第七学期张榜公布并完成选题。

(2)加强开题监管。学生通过对开题报告的撰写,可以看到论文的脉络和基本观点,完成开题报告就等于完成了论文的总体构思、设计。开题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查阅国内外对论文涉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料,从而掌握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前沿文献资料,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掌握实际的数据,为将要撰写的论一个很好的铺垫,打下基础。因此,通过开题过程的监管,可以对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3)在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将平时对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写成论文,并将其对外投稿,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提高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3 强化全过程管理

一是要完善毕业设计环节的组织管理。学校、院、教研室应协调分工,明确职责。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监督,并不断修订和完善毕业设计文件和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具体工作由各院系组织领导,由专业教研室教师承担指导任务。二是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法。制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对论文的质量、写作过程平时表现、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对学生已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答辩委员会审定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后代替毕业设计(论文),并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奖励,使得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不流于形式,而具有真正的内容和价值。而对于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的学生将不能按期毕业,对指导教师将被扣减当年的教学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 性。

参考文献:

[1]曹成茂,李玉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2007(9):78-80.

[2]康星华.教育与职业[J].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2007(10):91-92.

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生 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实证研究

一、引言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巩固大学四年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毕业论文写作不但具有本科教学中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和检验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2012年3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强化育人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近年来,各高校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滑,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现状,笔者以本校英语专业2012级和2013级部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来分析探讨本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拟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对比研究

1.问卷设计。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在开展问卷调查之前,笔者所在课题小组成员对我校外语学院2012级论文指导教师(43名)开展访谈,并对指导教师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记录。基于前期的理论综述和指导教师反馈,本组成员将问卷调查设计为29个问题,其中前27个问题为选择题,后两个问题为开放式问答。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了论文撰写前的准备阶段,论文撰写过程阶段以及论文撰写后的评价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每个阶段涵盖不同的侧重点。论文撰写前,着重了解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了解学生选题出现的困难以及学生对于论文指导教师的评价。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论文撰写中的难点,主要存在于论文撰写时间、论文文献查找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三个方面。论文撰写后,着重了解学生对于论文的答辩管理评价、论文的评定管理评价以及论文的质量管理评价三个方面。

2.问卷实施。本问卷设计完成之后,本课题组5名指导教师首先抽取各自指导论文的2012级学生共计80进行了问卷调查,于答辩结束之后开展了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发下问卷调查8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本课题组成员针对问卷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学生对于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2)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研究方向相统一;(3)增加指导教师修改论文次数;(4)适当延长论文撰写时间;(5)提高文献查找能力;(6)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7)加强答辩过程的过程管理;(8)规范论文评定标准;(9)加强论文的质量管理。本课题组成员一致在2013级的论文指导工作中坚持这九项措施,在2013级的论文指导工作中严格要求。随后本组成员收集各自指导论文的2013级学生共计80进行了问卷调查,发下问卷调查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随后开展了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分别形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

3.问卷调查结果和讨论;经过两次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本组成员获得了数据,并对此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表1和表2收集的是论文撰写前学生准备撰写论文的数据对比。表1数据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对论文的重要性要明显提高,这组数据说明加强论文重要性教育是必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才能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2数据显示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在选题与教师一研究方向一致性有所提高,这也与本组指导教师在选题阶段与学生加强沟通有直接的关系。说明学生论文选题受指导教师影响较大。学生选题与教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性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专L,利于论文指导工作的展开。

表3至表6收集的是论文撰写过程中的撰写时间,修改次数以及学生存在主要的困难的数据对比。以上数据显示实验组教师修改学生论文次数明显高于实验组,这个结果在另外一项问题(你对你的指导教师是否满意)中也得到数据支持,学生对于教师的论文修改次数的提高有积极的评价。同时实验组比对照组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普遍长1到2周,该数据对比使老师在实验组加强论文指导和监督的结果,同时也是实验组学生重视论文撰写的体现。对于学生论文撰写中出现的困难,表5体现的论文撰写中查找文献途径受限,该数据对比表明实验组的上网查阅文献比例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完全不查阅文献的情况没有出现。反映出本组指导教师在实验组学生中加强文献检索指导,学生网上检索文献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表6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论文撰写中,语言组织一直是难点。不少学生习惯用翻译软件组织语言,致使全篇论文中式英语随处可见。该数据说明语言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语言基础决定了学生的语言组织,与指导教师的指导并无直接关联。

表6至表9收集的为论文撰写后学生对相关的评价数据对比。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对答辩过程、论文评定和论文质量管理方面的评价明显提高,说明本组指导教师对实验组的论文答辩、评定、管理三方面的改进与优化提高了学生对以上三项的结果评定。因此,规范论文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论文评价和管理体系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结论

通过对我院2012级和2013级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表明提高论文质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保障教师的论文指导时间。三是管理层要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监控,规范毕业论文评价和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由于问卷调查样本不够大,被调查者人数有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穆风英.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和与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4):138-142.

[3]杨宇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和反思[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8-112.

[4]张奕,王健.构建多维化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9):71-72.

[5]张春芳.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DOI]10.13939/ki.zgsc.2015.11.026

1 引 言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于就业率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评价指标,高校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就业上,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以企业需求为主进行教学体系研究。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校期间持续时间最长的动态教学过程,是总结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两极化”的认知态势,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sup>[1]</sup>。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sup>[2]</sup>。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对于学生每次论文阶段性答辩成绩的评价,考虑使用专家调查法进行评判,通过反复汇总不同教师的意见,得到六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1,0.1,0.2,0.3,0.2]。将该权重转为直接的表格,便于在阶段性答辩中进行统计和打分,表格所占的分值如表1所示:

从成绩结果来看,学生A的总分在三轮之后有所提高,从原来的平均分之下提高到了平均之上,说明提高了重视程度以及导师的指导力度。学生B的总分在第二轮答辩中有所下降,从分值来看,是与导师的互动性降低了,实际原因是该生在第一轮与第二轮答辩周期中忙于找工作,因此减少了论文工作的投入,在第三轮答辩中又恢复到了正常的毕业设计中了,所以总分又提高了。学生C的总分一直低于平均,从分值来看该生对于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工作量也不够,需要在后面的阶段加强进行管理。

由于采用的是多轮答辩进行评价,因此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跟踪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能够对比出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表现,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得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效果,有利于后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文超.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48-51.

第6篇

【关键词】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05-03

一、引 言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本科教学与实践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在于总结、消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也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综合思维能力及文字综合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现实情况是,在管理学科研究与实践中定量分析、数学模型运用越来越多,管理类本科生的数学分析能力逐渐增强的同时,其创新思维和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却越来越差,开题盲目,写作抄袭,答辩走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即以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为例,提出建立以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等3个维度为核心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3I”模型,从而加强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二、“3I”模型

毕业论文教学中过程的每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对最终的论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课题组多年来对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析,在指导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课题组对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从开题、撰写到答辩的诸多环节中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析,对若干典型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有效提高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除去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因素外,还有赖于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与此密切相关的各主体的共同努力。若将质量良好的管理类毕业论文看作是一只稳固的板凳的话,那么支撑其站立的三个腿柱则分别为学校提供的健全的制度(Institution)、导师提供的智力支持(Intellect)和企业所提供的理论切入实践的接口(Interface),这就构成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3I”板凳模型(见图1)。由此可见,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就必须从各环节中最典型的问题入手,建立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密切配合的多维立体化质量保障体系。

图1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3I板凳模型

三、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管理中典型的质量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由多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构成。为摸清和了解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于2010年6月份对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四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情况进行了调研。问卷通过邮件方式向学院6个班级毕业生发放,共回收问卷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4份。调研报告对选题来源、选题与企业接轨、学生和指导教师作用和态度以及论文答辩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了具体分析。

1.论文开题阶段的质量问题

开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龙头,一般包括毕业论文写作辅导、论文选题、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提纲,其中选题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起点。

(1)毕业论文选题原因。论文选题应能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大学本科生所学知识程度的承受能力,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没有一个思路清晰、可查相关资料充实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很难最终获得成功的。然而,根据图2,受调查者中,近1/3的学生认为选择自己毕业论文题目主要基于是否好写的角度出发的,同时,还有16%的学生选题居然是随便挑选的,选题随意性由此可见一斑(见图2)。

图2毕业论文选题原因

(2)选题与企业接轨情况。通常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时间和毕业实习是结合在一起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发现专业领域内有实际研究意义的论文选题,同时管理专业尤其要求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第一线,所以通过增加学生论文撰写中的企业实际实习环节是十分必要的。而根据调研结果(见图3),多数论文仅将所实习企业用作简单的例子来佐证论点(42%),而选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无关”的也达到25%。由此得知,当前学生论文撰写中,实习企业所提

* 本文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9sk147)、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ACJ YZD200902)的共同资助

供的研究素材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使得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图3实习企业在论文撰写中的作用

2.论文写作阶段的质量问题

从学生层面看,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独立学习、自觉学习和积极学习的自主化学习过程。从教师层面看毕业论文指导就是一个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过程。因此,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学生和老师对论文完成的态度。

(1)学生论文完成态度。据课题组成员了解,相当部分的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他们认为学校教学部门和指导教师并不会根据他们撰写论文的质量而给出差异较大的评判结果。这一点可以从调研结果中证实:69%的受访者对他们完成论文的评价是“闭门造车,网上搜集资料,东拼西凑完成”,甚至有11%的学生采用“交给他人完成”的方式来写毕业论文(见图4)。另外,从论文完成所用时间来看,在四周以内完成论文的比例达到82%,其中两周以内完成的比例也达到48%,可以看出,学生用在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短促的。

图4论文完成过程情况

(2)指导教师作用和态度。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羊式指导,也不能手把手进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选项的认知上,23%的学生认为其导师在指导论文上起到了严格监督,主动指导的作用;而31%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比较认真,能正确引导;只有13%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得过且过(见图5)。

图5学生对于教师主导作用评价情况

3.论文答辩阶段的质量问题

图6学生对教师答辩提问的评价情况

在答辩过程中,老师的答辩问题是考察论文的真实性、学生对选题的把握程度以及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老师答辩问题作用这一选项的认知上,48%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的答辩问题非常合适,能正确引导学生对论文的把握;2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答辩问题比较合适,对论文内容有一定了解;2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答辩问题过难,自己无法回答;9%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负责任,没有答辩问题(见图6)。

四、以“3I”体系为基础,加强论文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针对上述各环节典型的质量问题,最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基于全过程管理的“3I”质量保障体系,从学校、导师以及企业等3个维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与监控,形成最大合力,切实保障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学校制度保障。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不能只在布置上严格要求,而疏于过程管理,应对论文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具体要求,使论文管理更加规范。

在做毕业论文前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抄袭现象;在选题阶段,教学管理部门要精心安排师生见面会,组织好开题之前的毕业论文教学辅导,督促教师的认真指导、鼓励师生间的定期交流;在写作阶段,通过订立教学进度表和教师指导手册等规章让师生明晰相应时间节点,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期中检查,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马上令其改正,并检查整改效果;在答辩阶段,要规范答辩程序,必须成立毕业论文答辩指导委员会并实行论文指导教师回避制度、严格答辩程序、撰写答辩评语等。

2.加强引导作用,完善导师智力支持。

毕业论文指导是一个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既不能放羊式指导,也不能手把手进行。教师应明确各阶段的要求,检查进行情况,并及时将总结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

在选题阶段,教师要严把命题关,完善选题管理办法,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社会发展在本专业、本领域的情况,启发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确定论文题目;在写作阶段,教师应着力启发、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论文的观点,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形成研究思路,拟定论文提纲,制定写作计划,完成写作学习的任务;在答辩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正式答辩前,预先进行1~2次小范围的试讲,帮助学生熟悉答辩程序,克服紧张心理,教师要提前对答辩学生的论文仔细阅读,准备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选题,更准确的考核论文的真实性。

3.强调论文案例化,拓宽企业实践的接口。

由于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和技术推广第一线,因此,对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要求很高。而如果采用案例化的论文形式,将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论文研究的现实价值而不致选题空洞乏味,还有益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选题阶段,对于处在实习阶段的毕业生,要求其结合所在实习工作岗位特点和情况,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和具体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确定选题,整理并形成毕业设计;在写作阶段,鼓励学生在能力和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的收集、整理案例资料,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案例研究相关的数据测算;在答辩阶段,引导学生对其所写案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综上所述,提高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多维立体化的任务,必须敢于创新和改革,针对可能出现的典型的质量问题,从论文教学全过程出发,建立以学校制度安排、导师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实践接口等3个维度为核心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3I”模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文忠.对创新视角下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134~136

2 刘冬华、刘福成.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3I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09(6):176~178

第7篇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教育质量管理上显得后劲不足,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及评价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为目的,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置管理概述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最早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随后在日本快速发展并风靡全球。全面质量管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国际标准组织也对其作出了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人教育管理,进行教学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传人我国,80年代在教育领域开始实践,90年代部分中小学掀起全面教育质量管理热潮,21世纪部分高校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积极进行ISO认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三)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内涵

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发展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最早应用于生产型企业,要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被广泛应用,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起到了积极影响。

根据对全面质量管理定义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全国各个高等教育组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及社会满意和本组织内所有师生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必须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有利于教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1992年,我国政府就明确指出教育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但是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过相继出现教育经费不足、机构冗杂、专业设置冷门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一方面促进了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的和谐、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和谐、招生与就业的和谐、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和谐,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对教职工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此举能够让教职工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实现学生满意人才培养方式、社会满意人才培养质量的双赢,实现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符合社会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最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得到迅速推广,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服务意识也逐渐加强;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提升;学校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进,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结合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度。

(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是有很多高校不愿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学校都怀疑其可行性和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学校全面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学校不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不能很好地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同时,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没有涉及到学生,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之前也没有进行全面调查,没有分析出当前学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没有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范围和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重点,往往虎头蛇尾,?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国家层面上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要求,对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没有进行严格考核,导致了部分高校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开展质量整改工作。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学校的不重视。

四、实施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全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学生及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是各个高校的事情,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协调一致的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一)政府进行宏观层面的调控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推行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

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减少高等教育组织的行政管理机构,争取实现垂直领导,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机构’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机构的直接领导,加深对教育质量的监管;同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严格实行“教育质量工程”以及“本科教育达标考核”,提高高校教师准入要求,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制度,提高高等教育学生考核标准。通过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宏观上保障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教育部门要监督执行国家质量管理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但各学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必须担负起监督的职责,督促各个高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切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到各大高校了解教育质量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改正方向,要号召各高校进行质量管理认证,规范质量管理过程,对严重违反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高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二)高等教育组织进行质量改革

学校是教育管理的载体,学校内部质量管理对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从高等教育组织内部进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实现质量管理全程控制,要坚持正确的质量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质量保障、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的顺序进行管理。要落实质量保障,树立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质量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让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然后邀请专业的机构对学校教育管理质量是否达标进行测评并作出客观评价,学校根据这些评价以及学生、社会的多方建议进行不断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内部一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中,如何确保管理质量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合理使用人才。

既要强调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提高教育质量活动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教学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教师寻找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五、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5S管理;基础工作;效率;成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138-03

[Abstract] 5S management is a summary of 5 work steps: seiri, seiton, seisou, seiketsu, and shitsuke. Planned promotion of 5S management can specify job sites and goods, sort various kinds of materials, optimize foundation working process, improve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work efficiency of all resources. 5S management can also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of hospital, and improve experienc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effect of 5S management on improvement of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in hospital, and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5S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will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searchers.

[Key words] 5S management;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chievement; Study

5S管理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质教育(shitsuke)5个管理工作的简称[1]。5S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创造工作高效率和整洁的工作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素养[2]。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从基础工作、行业分工、单位特点角度考虑,从2015年1月至今,要求全院各科室从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开展5S管理,使基础工作能够流畅有序,各种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实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2015年1~12月的医院开展5S管理的工作成果。

1 推行5S管理工作步骤

1.1 组织和计划

(1)成立工作组织。院级层面,成立医院5S推行委员会,设立培训、宣传、品质等推行委员,负责组织全院5S管理的培训、宣传和检查等工作。科室层面,以各科室为单位,组建5S管理小组,要求全体人员参加。(2)制定工作计划。院级层面,制定医院5S管理工作方案,确定具体目标、工作计划、保障机制和工作要求。科室层面,依据医院5S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本科室5S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及时记录本科室5S管理的检查结果,定期总结,及时改进。

1.2 推行的流程

(1)组织5S管理培训。通过课堂培训、现场培训的方式对5S管理的内涵、推行5S管理的意义、医院对推行5S管理的态度、5S管理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有关的检查和奖励措施等进行培训,并对科室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促进科室5S管理工作的开展。(2)进行5S管理宣传。召开5S动员会,激发职工开展5S管理的热情,从意识上让全体职工,特别是管理层人员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推介会、宣传栏、网站、院刊等形式宣传5S管理理念、方法、效果,使全院职工从思想上对5S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3)规范5S管理内容。医院规范5S管理的内容主要从门诊环境、病房环境、行政办公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要求各科室从实际工作出发,规范本科室5S管理内容。下面以病房治疗室和行政办公区为例进行说明。(4)制定5S检查标准。根据各科室5S管理规范的内容,分别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仍以病房治疗室和行政办公区为例进行说明。通过5S管理,不论是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办公室,还是库房、值班室的物品都达到了分类放置、明确数量、标识醒目、使用方便的目的;卫生清洁,改善了工作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达到了优质、高效、安全的目的[3]。(5)开展评比和奖励。医院组织推行委员会成员,按照制定的检查标准,定期对各科室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评选优秀科室作为样板科室进行宣传。制定5S管理评比方案,根据检查打分结果评选出不同等次的奖励科室,组织召开表彰大会。(6)建立台账并改进。各科室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的管理方式,建立5S管理工作台账,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台账的形式进行管理,形成发现-解决-改进的良性循环模式,保障5S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见表1、2。

2 分析5S管理应用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查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以病房治疗室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取药差错率、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处理文件差错率为例进行说明。

2.1 考核指标与统计分析

(1)选取5S管理前后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取药差错率、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处理文件差错率进行考核。①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每周三上午调查护士在治疗室取放物品的情况,调查护士取放物品总数300人次,对前后随意取放数进行比较。②护士取药差错率统计:推行5S管理前一年时间某病区一年的住院患者总数1200例,护士取药发生差错11起;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时间该病区的住院患者总数1320例,护士取药发生差错4起。计算护士取药发生差错与住院患者数比。③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每周一下午调查行政人员在办公区取放物品的情况,调查行政人员取放物品总数200人次,对前后随意取放数进行比较。④行政人员处理文件差错率统计:推行5S管理前一年时间办公室一年的文件总数1050份,文件处理差错10份;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时间办公室文件总数1210份,文件处理差错4份。计算文件处理差错与文件总数比。(2)统计学分析:考核指标计量资料用(x±s)表示,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5S管理前后的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2 效果评价

5S管理是目前现场管理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6]。医院通过推行5S管理,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1)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现场的可视化程度:通过“整顿”工作,工作现场和操作台面变得井然有序,随时能取出想找的物品,节省了寻找物品的时间,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通过“整理”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物品,存储空间变得一目了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提高了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主动性:通过“素质教育”,提高了职工遵守既定规则的自觉性,如护士对病区的管理观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认为病区管理是护士长的责任转变为自觉参与到病区管理中[7]。(3)提高了职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规范工作现场,制定各种物品存放标准,保障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如将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归类保存,使其能处于随时备用的状态,并定时对其状态和质量进行检查,可为患者的抢救和诊治赢得时间,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以降低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率[8]。

随着5S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加快完善了医院“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学管理工作模式。

3 讨论

3.1 推行5S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医院在5S管理推行过程中应用了下列工作方法:(1)现场调查。以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来院访查后反馈的问题结果作为基础资料,同时收集推行5S管理前医院各科室工作现状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查阅文献。一是对国内外有关5S管理方法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包括5S管理的概念、理论、作用、工具、发展等,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二是掌握目前国内医院应用5S管理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3)问卷设计和调查。对5S管理推进工作进行阶段性的问卷设计和调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4)专家咨询。邀请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来院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邀请其他医院管理人员来院介绍5S管理经验和方法。(5)评分表分析。通过5S管理实施过中各节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定期检查的相关评分表的数据分析,掌握医院5S管理实施效果、工作效率等状况。

3.2 推行5S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医院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推行5S管理,对塑造医院形象、节省工作成本、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操作标准化、加强职工素养教育、创造令患者满意的就医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按照 5S 管理“三定”:定点、定量、定容和“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9]。医院通过5S管理为患者和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10]。

3.3 推行5S管理要抓住环节要点

努力提高人员的修养,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管理的核心[11];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将无法实施,也坚持不了;故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素质[12]。常态化要求日常工作中职工认真执行各区域 5S 整顿制度,讲究“人人5S,处处5S,时时5S”[13]。5S管理工作环节要点。1S整理,要区分出“要”与“不要”的物品,对“不要”的物品进行处理,节省空间,提高工作效率;2S整顿,要把必要的物品按规定定位,摆放整齐,明确标识;3S清扫,要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使不足、缺点明显化,保障工作质量;4S清洁,要将前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5S素养,要人人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人人养成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良好习惯[11]。

5S管理塑造了一流形象,激发员工士气,是从事组织再造,增进工作效率的法宝[14]。5S管理法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物品混乱、无序的状况,有效改善药品、物品、设备器械的规范管理,能方便医护操作,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制度标准化、流程合理化[15]。医院通过推行5S管理,规范了基础工作,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培养了职工良好的工作素养,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职工的重视程度、工作习惯的坚持、工作奖惩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是院领导对推行5S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开展工作前做好前期调研,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开展;三是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院职工持之以恒的坚持。

[参考文献]

[1] 越前行夫. 5S推进法[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0.

[2] 罗冠军,张彦梅. 浅谈5S 活动在门诊外科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 心理医生,2015,21(13):254.

[3] 刘素素. 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222-223.

[4] 陈锐群. 病区急救车管理创新[J]. 中国医学创新,2011, 8(4):170-171.

[5] 朱文珍. 5S管理法在病房及三室环境管理中的心得体会[J]. 医药前沿,2015,5(17):369-370.

[6] 杨宏强. 5S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实施[J]. 科技与管理,2011,13(3):101-104.

[7] 张小春. 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效果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2015,32(6): 63-65.

[8] 徐珊珊. 5S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161-162.

[9] 章冬梅,倪理琪. 5S 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3,13(6):121-122.

[10] 孙军连. 5S管理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8(10):239.

[11] 李家林. 5S精细化管理[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3.

[12] 叶远青,黄华,罗文沈,等. 5S管理在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3):260-261.

[13] 薛晨辉. 5S管理在医院设备科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3,26(11):50-51.

[14] 吴少珠,谭瑞珠,李铁花.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全科护理,2009,7(10):901-902.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教学秘书 压力现状 压力管理对策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担负着管理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工作任务很重,然而他们在薪酬、尊重、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引导高校教学秘书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需求分析

压力是指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生理反应。当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或者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急躁、逃避、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进而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管理的实质就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要对高校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先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压力源。作为知识型员工,教学秘书既有工作上的需求,又有经济和情感上的需求。总的来说,教学秘书比较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理的薪酬需求。一方面,教学秘书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年轻老师经济压力比较重,面临着结婚、买房、生子、赡养父母等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首先要有经济支撑,有较高的薪酬。另一方面,教学秘书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不管是与教学人员还是与社会上有些职业相比,薪酬还是比较低的。据我了解,具有科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秘书一年的总收入比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得多。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教学秘书就薪酬进行横向的比较,发现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与自己对付出的感觉比率(qp/ip)小于教学人员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人员,就会感觉不公平,结果可能会消极怠工。

2.合理的工作任务。教学秘书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比较倾向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中高层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实现依赖于其工作的优秀并被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合理的工作任务再加上教学秘书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些需求。

3.希望得到重视的需求。尽管教学秘书的工作很重要,但是教学秘书在高校不太受重视,比如,教学秘书这个岗位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也就是说学校招聘教学秘书的时候在学历、经验和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比较低;同样的学历,安置费等待遇却不如教学人员;学校很少给教学秘书提供进修和培训及参加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各种评奖评优方面对教学秘书的考虑比较少,等等。

4.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具有学术性。国内外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很快,比如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大学管理文化的建构与创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等。教学秘书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依赖自学,而且需要靠进修、职业培训和参加全国及省级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来实现。

5.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教学秘书是连接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及各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及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面对的是教务处领导和同事、本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及广大学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促进其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秘书比较重要和迫切的需求。

二、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现状分析

教学秘书的需求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压力感。根据我对本校和同城另一个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秘书全部认为自己有压力,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80%,认为一般的占15%,认为压力小的占5%。同时,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教学秘书的压力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内源压力和工作外源压力,前者包括工作任务、组织期望等方面,后者包括工作环境、科研任务、工作成就感和社会期望等方面。

1.工作重,责任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从协助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和实验大纲、学生注册、教学任务安排、教师课表、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考试管理到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及教学资料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基本上都有事做,有时候一天需要同时处理七八件事情,办公室做不完就晚上带回家做。另外,由于高校规模的急剧膨胀,二级学院的教师人数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教学秘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以我院为例,上学期全院教职工人数是75人,学生人数(含本三专业)是3134人,而教学秘书只有1人。教学秘书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担负着相应的责任。据调查资料显示,所有的教学秘书都认为最大的压力是责任太大,因为在目前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中教学秘书做出成绩是应该的,而一旦出了教学事故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2.科研任务重。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管理,有的还承担了少量的教学任务。单单教学管理工作就已经让教学秘书不堪重负了,然而,教学秘书跟教学人员一样需要评职称,评职称就得撰写和、申报科研课题、出专著等。教学秘书要做到管理、教学和科研三者同时兼顾,这无论在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是一种加倍的付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加倍的。

3.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大。教学秘书作为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需要处理多方面的关系,比如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有些是很难处理得让双方都满意的,比如排课,我们强调人性化管理,所以不少老师提出自己的排课要求,但是如果满足了老师的要求可能就会造成班级课表不合理,教务处会怪罪下来,或者满足了这个老师的要求就可能满足不了另一个老师的要求,那么另一个老师就会不高兴,毕竟能排课的时间就这么五天,而且有一些时间段是限制排课的。在我所做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觉得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压力”的时候,所有的教学秘书提到了人际关系不好处理,感觉自己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吃力不讨好。

4.低工作成就感。高校教学秘书作为知识型员工,对成就感的需求较普通员工要强烈一些,这种成就感体现在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及受学校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等方面。事实上,教学秘书是大学老师,工作算是体面,可是工作很累,收入却比同级别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也比社会上有些职业要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秘书并不像教学人员那样受学校重视。这严重打击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管理对策

有报告称工作压力已经变成“21世纪的流行性感冒”。高校教学秘书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对教学秘书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秘书的压力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组织(学校)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因此,对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可以从个人、组织(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实施。

        1.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时间管理能力缺乏、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第一,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坚持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比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遇事冷静思考、不急躁。

第二,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学秘书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通知,这些事情也不可能同时进行,必须先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再去做次重要的次紧急的事情。同时,养成总结经验和制订日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月计划的习惯,因为教学管理工作大多数是程序性工作,比如每个学期开学要补考,期中要准备下一学期的课务安排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要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等等,知道这么个程序那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多件事情集中到一起而应付不过来。

第三,客观评价自己。教学秘书是文化人,文化人大多数有自命清高、高估自己的习惯,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可能会产生急躁、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予以缓解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学秘书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制订人生目标。

2.从组织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组织(即学校)。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工作压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可以用倒u字形的压力曲线图来描述,如下图:

压力曲线图显示,在组织绩效达到最高之前压力是与绩效成正相关的,而超过最高绩效之后压力与绩效成负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缓解教学秘书的压力,使教学秘书的压力维持适当的水平。

第一,适当提高教学秘书的待遇水平。社会对大学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这个名称似乎就意味着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尽管从整体来说教学秘书的收入纵向比较有所提高,但是横向比较却相对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中小学老师和公务员加工资的幅度比较大,而不少大学至今连绩效工资都还没有兑现。

第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简化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很重,其实有些工作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是领导不想改变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或者怕承担责任而强加给教学秘书的。比如现在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新系统和教材管理新系统等网络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秘书的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事故。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务处还是要求交打印稿,打印完了又要找办公室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处长等人签字盖章,这样太繁琐了,其实教务处可以直接从系统将教材征订资料导出来,然后交给教材经销商订教材。二是改进领导方式。逐渐由当前集权式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式领导方式,当前的领导方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在这种领导方式下,教学秘书只是教学管理事务的执行者和“消防员”,教学秘书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也得不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释放和发挥。

第三,注重教学秘书的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对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学秘书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落后,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秘书的培养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鼓励教学秘书继续深造,比如目前只有专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本科,目前只有本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硕士,等等;二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教学秘书进行校内培训和指导,比如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培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开发培训等;三是每年或者每学期组织教学秘书去更高水平的学校参观学习;四是由学校出资让教学秘书参加省级的或者全国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议。

第四,为教学秘书提供压力疏通的渠道。教学秘书平时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必须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学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教学秘书缓解压力:一是学校教务处利用双休日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机会组织一些体育或娱乐活动,让教学秘书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结交朋友,缓解工作给其带来的压力;二是学校免费为教学秘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不少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其实,老师也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也可以让教学秘书的压力得到缓解。

3.从社会层面来说,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对教学秘书缓解压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大学老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导致教学秘书压力很大,其实老师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所以,社会应该首先把教学秘书当做普通人中的一员,然后给教学秘书以信任支持,同时尽力为教学秘书提供财力帮助、物资帮助和其他一些需要,比如由校友会提供资金设立一些“教学管理之星”、“服务之星”等奖励和基金。

参考文献:

[1]罗宏.压力管理之路如何走[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68-69.

[2]黎江.压力与压力管理[j].市场周刊,2005,(12)(下半月版):102-103.

[3]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86-88.

[4]吴新炎,李芙蓉.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19-120.

[5]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24.

[6]胡辑.论教学秘书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4).

[7]郭晟,王金洲.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新探析[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7,(1):23-2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