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3: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务工作汇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为讨论而讨论,有些讨论时间,学生关注的仍然只是自己,而不是整个小组合作和交流。此外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夸奖。这样太多的鼓励,学生都听腻了。长期下去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之处,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表扬。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未来怎么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呢?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性原则,才是富有魅力和价值的评价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整体情况及特点
(一)政务呼叫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的政务呼叫自年“148”法律服务专线开通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开通政务呼叫服务单位已达12家,其中具备短号码的6家,辐射范围达市辖七区九县,工作人员76人,成立至今已累计受理投诉30余万件,办结率平均95%以上,得到了市民的支持和认可。
自年以来,我市的政务呼叫系统已经发展到十余家,以城建为代表的呼叫系统已经形成了我市政务呼叫服务体系,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信息、提升政府形象,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地方政府对焦点问题的响应速度,加强居民与政府的联系,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政务呼叫机构在受理市民的投诉、申请、建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服务百姓、服务企业开辟了新的、便捷的沟通方式。
(二)我市的政务呼叫机构现状和特点
1、各部门领导重视到位,建立了完整的组织体系、清晰的运作流程、规范的管理制度;
我市的政务呼叫机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整个发展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亲自抓此项工作,选派了精兵强将担当角色。组成了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制定了运作程序、文明礼仪规范、报告制度、保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使政务呼叫运行渐趋规范化、制度化,基本形成了以市职能部门为政务呼叫为中心,以县区及相关单位为联动体系的呼叫网。
2、呼叫服务辐射范围广,受诉案件数量多、办结效率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市的政务呼叫内容不仅涵盖了关系百姓生活的建设、环保、工商、税务、物价、烟草、水利、市政、交通、等诸多方面,辐射范围达七区九县,并且个别部门已经与各县区建立了较为方便沟通的、完善的联动服务体系,能够做到即时接线,快速联动反映、限时办结。据统计,自政务呼叫热线累计受诉案件达12万余件,一桩桩、一件件关息百姓生活的事情得到了快速解决、困扰百姓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处理、过去无人问津的事件得到了答复,各政务呼叫部门案件办结率达95%以上。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饱含了他们多少汗水和艰辛,体现了百姓对他们有怎样的认可、评价和期待。
3、注重新闻宣传,与媒体形成有效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各政务呼叫职能部门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为尽快使呼叫号码、呼叫方式、呼叫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让广大百姓了解、熟知,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联合开辟了宣传专栏,联合互动,呼叫服务为媒体提供了新闻素材,媒体为呼叫服务提供了宣传阵地,使政务呼叫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社会的了解和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开通几年来不断为百姓排忧解难,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即时发生问题;改变了百姓过去存在不知找谁反映、怎么反映,问题反映了解决难等政务服务的盲区,使百姓切实感受到政府工作职能的转变,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关系,为我市实现经济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提供了社会环境基础。
4、呼叫服务单位创新意识强,能够不断探索政务呼叫有效的运行方式、方法和机制,发展空间巨大;
政务呼叫战线的同志们在做好正常案件受理工作的同时,注重在工作中积极创新、积极探索研究,建立了局长接待日,县区及相关单位监督联动网络体系、首问责任制、电话回访制度、会议决策制度、建立受诉档案,特别是如农网针对咨询问题的个性化、专业化组织了一些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强的专家组成了咨询组,随时对百姓咨询的个性化问题在线解答;如12319城建呼叫热线组成了快速联动反应大队,24小时设专人值班,15分钟可达现场解决百姓的燃眉问题;148法律服务热线针对百姓有事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找谁办的现象,选择了一批业界口碑比较好的律师组成了律师组,为百姓分忧,解惑。尽管如此,但是我市政务呼叫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市政务呼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是各级各类呼叫部门必须重视的首要工作,是关系为市政务呼叫发展的大事。据统计,年至今,各个呼叫部门年平均累计受理各类咨询投诉案件10万件,涉及电话消费3万余元,加之各类设备消费,具有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市十一个政务呼叫单位的走访、拨打政务呼叫电话、回访接受过服务的百姓,在接线、受理、转办、反馈一件件、一桩桩关系百姓生活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无不体现了工作在政务呼叫战线的人员的素质和精神。每当双休日、节假日大家都休息合家团圆时,政务呼叫战线的同志门依然监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千家万户的利益舍弃自己的休息和团聚;每当执行任务不被大家理解时,满头汗水的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每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协调,困扰百姓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时,他们脸上才露出最幸福的微笑;每当百姓要对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总是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婉言谢绝。他们敬业心、责任心、肯吃苦、乐奉献、基本功扎实真正体现了“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特点。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各政务呼叫部门独立运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协调。
政务呼叫在我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机制,但是,整体来说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没有形成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的管理模式,各自部门独立运行,在处理涉及本部门独立管理的事情时尚可正常运转,处理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公的事情时就难于协调,就会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不能使问题得以很好地处理,不能发挥现有资源整体作用,不能形成合力,建立一套合理的统一领导体系是发展的关键环节。
2、缺少信息网络平台支撑,方式单一,服务能力有限、监控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利用综合资源。
我市的政务呼叫仍处于热线电话阶段,尽管12315、148等搭建了网络平台,但只是表象的网络,完全没有具有网络的特点和技术优势,没有发挥网络的作用,而且是不能互联互通的“死网”。建立一套统一的网络平台,完善的数据后台,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是发展的必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和整合现有资源作用,而且可以减少人员负担,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使服务除了电话解答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动传真,语音答录系统等多种渠道提供信息解答和反馈,使不同要求的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方式满足咨询和投诉;可以使受理的各类案件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综合情况统计报告,便于为领导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材料。
3、缺少对呼叫问题的综合分析和社会通报。
政务呼叫不仅仅是问题发生了给予解决和补救,避免和减少问题发生是各级领导更应该考虑的问题,对群众反应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是关键环节。自政务呼叫开通至今,累计受理各类咨询投诉案件30余万件,内容涉及关系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涉及老百姓切身生活的“小大事”,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然而,各呼叫单位对群众反应的问题综合分析却很少、仅仅有数量等汇总,很不得法,有些部门甚至没有整体汇总,更不要谈到情况综合分析,难于对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行正确分析,难以给领导拿出做科学决策的依据。
另外,制定定时通报制度,及时、全面、真实地对社会普遍现象和敏感问题进行社会通报,是打造透明政府、诚信政府的需要,是增强百姓对党和政府信任度的
4、资金短缺,人力不足
将政府负责的,市热线、市长信箱、市长请求、投诉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记录,长录音输入电脑24小时受理市民的投诉、申请、意见、建议。呼叫中心政府机关,常年保持电话沟通,倾听市民心声。
提供7×24小时咨询解答,现在政务呼叫将分散在公检法等部门的咨询,集中到呼叫中心。内容包括有关政策法规城市指南,投资指南,申办资料,收费标准以及相关部门职能范围呼叫中心根据咨询者要求,进行人工解答、自动播放、自动传真等。
1、方便市民,提升政府形象
呼叫中心系统运行后,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7×24小时全天候的、规范的信息服务。市民拨打电话即可了解到各种信息、办事指南、办事程序、预备资料等。
2、方便政府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对电话反映出的大量问题和矛盾,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某一阶段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为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同时,呼叫中心加入政府部门的运作,既带来了多样化的交流手段,专业化的数据处理和电子化信息服务,又便于政务公开,是勤政廉政建设的措施。
3、提高服务自动化水平,是电子政府的补充
近年来,区市级政府都设置了信息中心,为办公自动化、信息多样化、办事程序化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呼叫中心将许多部门的咨询、投诉、服务功能集中整合,通过电话语音、电子邮件、传真、互联网访问等多种方式双向沟通,人机共享,是对"电子政府"工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现将教务处工作向您们汇报,我校围绕校长学期初提出的“招进来的是学生、送出去的是人才”的办学思路,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检查及大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以培养技能性人才为教育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训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我校办学特色是学历教育加技能教育,我们把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和实践课程六大类。其中核心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和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85%以上。我校每周总课时为46节课,除文化课外,专业技能课都是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先在课堂上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后马上针对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2,目的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能马上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为职业技能。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改的教学环节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备教批辅改是搞好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务处一直非常重视这些环节,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1、抓备课,从规范教案入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案规范格式》,教务处每周一次全面检查教案,检查结果直接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
2、抓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
我们不断深入课堂,并规定了讲课的大体时间配制,不得满堂灌,不得放羊教,教师上课全神贯注,精力集中,用良好的教态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用幽默、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不浪费课堂上一分一秒。
今年我校教务处在个别专业引入“35+10”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第一段35分钟,主要解决学生预习过的学案,以学生展示为主,老师主要是引导点拨。第二段为后10分钟,发下一课的预习学案,老师点拨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课后自我学习,为下一节课前35分钟的展示做准备。本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家长,延伸到网络。最大可能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即是教育资源最大化,每节课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链接,无限延伸......
3、抓好批辅考改
要求各科任老师成立班级学习小组,形成一帮一、一对红的良好班级学习氛围。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作业量适当。对学生辅导无论优差生都要热情耐心。学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各类考试,严抓考风考纪做到了出题严谨、紧贴统考;做题严肃、规范考试;改题苛刻、确保质量;析题严密、查漏补缺;规范监考、人性化监考。并要求老师对第次考试都做出试卷分析。
四、建立技能大赛制度,让学生体验成功
全面建立技能大赛制度,要求将技能大赛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转变,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面。我校每学期末举办一次大型的技能大赛,由各个学科带头人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策划组织,大赛当天邀请用人单位、学生家长、行业专家进行验收评比,这种技能大阅兵不仅能检验学生在本学期的专业技能拿握情况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认真教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教务处经过反复调研,全新推出ssre模式,ssre为四个英文的缩写,即stage(阶段性教学计划)我们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入门阶段、提高阶段、发挥阶段和实践阶段,step(循序渐进学习步骤)我们把学生都放在同一起跑线进行教学,由浅至深,由基础到拓展,real(全真项目演练)我们的实训采取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提前进入工作状态,employment(100%保障就业)。我们在学期结束前学生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作业,并装订成册做为学生去用人单位的应聘材料,我们还请资深专家为学生讲解应聘技巧和从业后的知识培训这样能使我们的学生不管从技能还是从综合素质上都强于其它竞争者。
四、将课堂搬出教室,将课堂延伸到单位
由专业老师带队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如建筑施工专业我们根据课程的进度让实训老师带领学生真正进入工地并根据课程现场进行授课。广告设计专业我们利用周六日让学生进入广告公司进行实际操作有学生实操后回来深有感触的说:“在广告公司待一天学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五天的还多”我们还利用五一、十一等大型节假日时间把旅游班学生直接送到旅行社里顶岗实习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校企合作、全面促进就业
首先,我代表**镇(2019年至2020年)新一轮驻惠来县仙庵镇、靖海镇扶贫工作队对您担任驻揭阳惠来县扶贫工作组组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您在百忙之中率先来到仙庵镇华清村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由我对仙庵、靖海两镇的前期扶贫对接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召开扶贫攻坚对接工作座谈会,确保工作有效对接
为了全面落实做好对接工作,5月13日,**镇扶贫驻村工作队在惠来县仙庵镇政府召开了扶贫攻坚对接工作座谈会。会议落实扶贫工作队员的岗位轮换和工作交接,明确驻村“第一书记”五项工作职责,要求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决胜战。**镇委副书记杨国梁、镇委委员苏惠英一行赴惠来参加座谈活动,同时,仙庵镇、靖海镇相关领导参加了座谈。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定点帮扶惠来县仙庵、靖海2个镇共10条村,经过此前3年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扶贫成效显著,为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一对一”专人工作交接,确保工作无缝对接
根据惠来县工作组要求,新一轮驻村工作队长全员到位后,**镇驻村工作队安排新老队长实行“一对一”工作无缝对接,主要完成了4项工作交接:1、人事交接。在前期,新一轮驻村队长在老队长的亲自带领下,各自拜访了仙庵、靖海两镇村领导及扶贫办。2、对象交接。一个月来,通过由驻村老队长带领新队长的方式,连续开展多日高强度、不间断式的逐户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基本情况。3、资金交接。这个月来,新老队长在走访空闲之余不断对资金使用、结余情况进行反复核对,一一核查,确保无误。4、工作交接。在交接过程中,**镇所以驻村老队长都对所驻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和三年以来开展的工作以及正在进行中的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交接,并合理地提出了2019-2020年到村引导资金项目规划意向,为新队长指明了方向。
三、落实“五清四交接”实物交接,确保工作精准对接
从*市教育局获悉,*市近期发出了《*-*学年度城镇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资金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助学金的通知》,全市约有2.6万名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将获得“两免一补”资助,同时,预计还有600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农民工子女获得义务教育助学金。
资助范围为6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
此次资助范围为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6区城区公办学校中,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居住在上述6区,具有非农业户口,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学,或因居住地不在户籍所在地、经现居住地区教育部门批准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具有民政部门签发并有效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享受资助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必须持有三种证明材料,即“三证”(暂住证、就业证明、借读证),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家庭人口平均每月经济收入相当或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成员有重病人,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父母或学生本人有残疾的,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因突发灾难造成家庭临时特别困难的(突发性灾难指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或人身伤害)。违背国家计划生育现行政策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家庭,不得申请市义务教育贫困学生助学金。
助学金评定每学年度开学初进行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是以人体为手段,以人体的动作、姿态为语汇,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动态的、表情的、表现性艺术。少儿舞蹈它包含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舞蹈基础训练部分。首先,从低年级的舞蹈基础训练课程开始就加进一些基础练习元素和律动,降低部分训练难度,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基础强化训练变得更为轻松活泼,及更为实用也更方便学生的掌握。并在音乐上也采用一些少儿律动性较强的音乐,使学生对今后学习、编排幼儿舞蹈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理解。其次,为了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在以往较为单一,更为注重学生动作完成质量的训练基础上,在组合中更多的加进一些方位、节奏变化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和表演能力。第三,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个动作或一个组合正反方向都教的细化教学,在授课时只教动作或组合的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把反方向动作或组合做出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舞蹈规律。既提高学生的舞蹈实际接受能力,又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民族民间舞部分。有选择的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及其民族韵律特点进行编排整理、组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舞蹈动作素材,拓宽舞蹈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和幼儿舞蹈创编开阔思路。同时,除了注重民间舞课程难易和实用的选择外,在对学生良好气质的培养上也加进了对学生不同气质舞蹈的训练,通过学习感受具有不同气质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如通过粗犷豪放的藏族和蒙族;细腻柔美的傣族;热情奔放,欢快活泼的维吾尔族等不同舞蹈气质特征的学习、掌握,来改变自身气质的不足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气质。
三、课后作业监督措施。在本学期中,我采用了作业监督措施。比较注重监督学生复习的回课情况,要求她们课后要把我课上所讲的舞蹈动作要领、重点要求和组合顺序记成笔记,并熟练的掌握课堂作业,规定每星期全班同学的复习次数不能少于两次。我在课堂上也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和小测,以此督促学生自觉的复习掌握每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有限,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消化、练习。因此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舞蹈基础较为扎实,舞蹈动作较为熟练规范,课堂的“教”与“学”相互促进,良性的循序渐进,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兑现服务承诺的基本情况
(一)立足实际,创新形式。围绕交通改革、发展、廉政这个主题,按照谋在“新”处、落在“实”处、用在“活”处的指导思想,一是从破解新形势下交通发展的难题出发,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体会交流会等方式,以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转变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二是结合部门实际,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一周局长”工作,解决了“怕”、“慢”、“满”、“浅”、“空”、“浮”、“乱”、“旧”、“懒”、“封闭”等问题,培养了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推进了部门的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建设;三是围绕“眼界不宽、胆子不大、办法不多、落实不够、发展不快”等开展创新活动,不断调整完善相关工作对策,理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设交通、发展交通的新思路、新措施,提高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力争使交通适应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为确保行业工作协调发展,我局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解放思想大讨论相结合。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交通发展目标,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和大行业、大系统的思路,转变部门职能,形成层级之间、岗位之间的责任链条,着力把政府职能转到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从加强机关效能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出发,按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着力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三是以开展部门软环境建设和“大接访,大下访”活动为契机,积极协调解决交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到目前为止,解决了6件涉及交通建设的来信来访问题,积极营造了一个高效务实、服务周到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行业环境;四是与交通项目规划建设相结合。根据“十一五”公路建设规划目标,结合“866工程”交通项目资金整合及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今年共下达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46条363.7公里,其中水泥路27条183.7公里,弹石路8条44.2公里,路基改建铺筑砂石路面10条135.8公里,补助资金总额达3737万元,确保了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与时俱进、务求发展。在活动中,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了管用、实用的部门首办责任制、服务事项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七项制度”,改变了束缚交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优化了部门科学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二是加大制度落实力度,督促部门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Xx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等多项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办理路政许可9件,办理施工图设计许可7件,办理施工许可6件;三是按照“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路网发展目标,务实创新、狠抓落实,今年力争全面完成128.8公里乡村水泥(弹石)路建设收尾工作,做好新开工建设的219.9公里乡村公路,努力完成130公里的村社公路建设任务,做好大水井、鲁布革等乡镇客运站的前期工作;四是强化行业管理。以打造“文明交通、文化交通、和谐交通、廉政交通”为目标,着力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养护和运输市场体系,坚持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热情服务,通过清理整顿道路、水路和建设市场秩序,交通行业的经营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市场监管有了明显加强,行业现象有了明显改观,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成效和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优化环境,紧扣主题,把握重点,结合起来,容纳进去,真学真用,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服务承诺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深知建立高效、优质、规范、一流的软环境是实现全县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和当务之急,工作中想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推进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汇聚了新的思想动力。
(二)精神面貌有了新改观。机关效能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多的干部职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放在发展上,放在千方百计为群众搞好服务上,与此同时,推进发展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人员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执法不严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机关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说不能办的越来越少,想怎么办、如何办事的人越来越多。
(四)强化了意识,建全了制度。按照优质、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强化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建全了行政审批、首办责任、公开承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把软环境建设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中。
(五)明年工作做到深谋划。通过解放思想,打开思想的牢笼,开阔了思路,打开了视野,以科学谋划推动科学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明年工作重点和着力点。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一是有些课题还没有做精做细,广度和深度欠缺;二是工作创新的方式方法上还不够完善,工作方法、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软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目前在制度、机制的建设上还不够健全等。
二、体会和打算
(一)为人民服务应成为永恒的主题。只有思想解放、更新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和工作机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健全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把“边学边查边改”体现到干事创业上,落实到岗位职责上来,达到切实改进工作的目标。
(三)树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理念。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行政,高效工作,文明办事,热情服务,自觉提高和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在下步工作中,按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奋发努力、创新局面”的要求,把服务承诺融入到软环境建设活动中,围绕“站在新起点,推动新发展”这一主题,把活动引向深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突出重点,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突出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
二是坚持上下联动,进一步对照检查,查找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是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制度建设和理论研讨,努力形成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长效机制。
中心成立之初,靠的是政府行政职能,吃的是政策饭,既无压力也无动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事行政职能的不断削弱,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了,人才中心原来的机关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促进其发展,就必须创新体制,才能真正使人才交流工作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09年,我们进行了大胆改革,一是将人才中心与局机关实行人、财、物分离,单独建帐,给中心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活力;二是充实力量,配备了一名专门档案管理人员;三是投资数万元对人才交流中心的办公条件进行彻底改造,对中心的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进行了重新配备。人才中心体制的改革,硬件设施的改善,增强了人才中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009年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拓展业务,人才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各种用工矛盾不断凸现。有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紧缩,但又不能聘用临时工;有的过去临时聘用人员一时难于退出现岗;有的因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富余人员难于分流。为了给这些有事要用人,有人难管理,多人无处去的单位和部门排忧解难,有效地整合社会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利用率,我们于2009年由人才中心按照《公司法》正式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五峰宏兴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人才派遣业务。这项业务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公司成立后,我们结合部分单位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与县电信公司签订了第一份派遣合同,紧接着与县国税局、工商局、县一中以及部分乡镇建立了业务联系,截止目前已派遣68人。2009年,县直单位的聘用合同制人员也将纳入派遣范围,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筹备之中。人才派遣业务的开展,形成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与“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以钱养事”的用人新机制的初步建立。在处理人事局机关、人才中心、人才服务公司三者的关系上,我们坚持各司其责,局机关主要是加强监管,并充分利用现有人事政策,为市场运行提供良好的“绿色通道”,各相关职能股室,不仅在政策和业务指导上予以支持,在具体工作中也积极配合;人才中心则不单纯以营利创收为目的,主要以公共服务为主体,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人才服务公司则可以放开搞活,建立经营目标责任制,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公司的成立,给人才中心逐渐削弱的职能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其服务领域得到有效拓展,市场潜力进一步扩大。
三、强化服务,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才交流中心各项工作以服务为宗旨,靠质量求发展,靠优质的服务去赢得更大的市场。
(一)人事工作已成规模。近几年来,人才中心结合我县实际,始终把人事工作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特色工作来抓,树立人事品牌意识,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丰富形式等措施,人事工作正在一年一个台阶迅速发展。为加强人事政策宣传,我们一是印发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单位各部门进行宣传;二是定期组织单位人事劳资负责人进行培训,加强人事相关政策的学习;三是在电视台开辟人事宣传专栏,宣传人事工作指南,努力扩大人事工作的社会影响。在拓展人事的服务领域上,我们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服务民营经济相结合。我们针对部分民营经济以盈利为目的、劳务关系混乱的特点,通过政策引导,监察监管等有效措施,将其纳入对象,既帮助单位理顺劳务关系,又维护了劳动者权益;二是与促进企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相结合。针对部分企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人事关系不好管理的特点,我们主动上门服务,将所有人员全部纳入人才中心,方便了用人单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三是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2009年我们以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改革人员200余人全部纳入了范围,积极帮助建立了养老保险。随着我县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事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机遇。
(二)努力拓展服务内容和领域。为扩大人事服务范围和领域,我们丰富形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个人与单位相结合,极大方便了用人单位及流动人员;二是部分与全员相结合;三是单项与多项相结合。灵活多样的形式,给人事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活力,操作性更强,为社会服务的水平更高。同时还开展形式和内容多样的服务,如积极开展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短信服务,开辟政策咨询热线电话,为人员提供就业、工资、职称、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全方位服务,所有人员的社会保险手册、工资关系、档案等全部由人才中心代管,特别是在处理劳务纠纷中,我们积极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宣讲政策,认真调解,积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截止目前,在县人才中心建立业务的单位102家,共1501人,“办,找人才”的良好社会形象已经树立。
(三)人才输出工作良性发展。在人才输出工作上,我们紧紧围绕“求职有服务,输出有市场,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的二十字方针,坚持服务社会各用人单位,服务各类求职人员。为了给求职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我们一是积极向外开辟就业市场,与宜昌伍家人才市场、深圳保安区三禾人才市场联姻,先后与省内外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近几年来共向省内外输出1000余人,与武钢物业总公司、武汉房地产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在输出过程中我们严把手续关、合同关、质量关,实行了输出服务“八项”承诺制,给务工人员及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二是在我县建立比较稳定的就业基地,积极与县内多家优秀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天宇等建立长期业务联系,积极向他们输送优秀人才,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在为企业提供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同时,加强了与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为开展其他业务带来了方便。三是与国家“阳光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输出培训工作。2009年3月,人才中心取得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资格,为人才输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才中心专门成立了阳光工程专班,并纳入单位目标考核责任制,同时在乡镇聘请了劳务信息员,聘请专门授课教师,通过培训提高了求职人员的工作技能,增强了就业能力。为维护广大求职人员的合法权益,我们建立了跟踪服务卡,积极协助处理务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劳务纠纷,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新的起点,必须要保持长期一贯的敬业奉献精神,坚持和发扬勇于吃苦、做事干练、悉心全面、有张有持,在总结提炼中有所创新的养成性工作习惯;坚持团结合作、踏实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补台的做事做人原则;立足本职、兼顾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之道。基于这样一种心态,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无和的行为。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负责对新进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学习指导,并对新教师学习情况进行验收。
2、组织了系部教学档案的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3、针对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分析》,力图从全局的角度、行业的视角,在对比分析中立足学院实际,把握我院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
4、先后组织了16院级教学专项研究立项及成果的补报和厅级10门精品课程、6个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工作;
5、组织了公共课教改情况研讨交流会,之前对承担公共课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对公共课施教进行了调研工作指导,为保证此项工作富有成效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对公共课研讨交流情况以会议纪要和简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
6、审核了41个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写成初步审核情况汇报,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在12月15日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交流,提出了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设想;
7、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航标,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经验,一方面,与高教所联合筹备、策划“高职教育论坛”,已举办三期,第四期正在组织中;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全院指导性教育理论、教学信息、教改经验等各类专题学习8次;
8、三次参与组织了院级和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和网站的评审推荐工作;6次参与年年研究生人才引进的听评课工作;
9、正在准备年8个教学专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和年年教学专项课题指南的初步拟订工作;
10、还分别到上海和南京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学习班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会后分别以内参资料和会议纪要的方式向有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学术研究与成果
1、调入学院后,年月尝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年度课题申报。以《高等职业教育双证制及其校本实施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尽管没有结果,但是为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年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类核心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87-1784、国内统一刊号cn54-1190/g,)《中国教育月刊》上发表题为《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并或论文一等奖。
3、圆满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审专家的好评,希望能将课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