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1:56: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教育硕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①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②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③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没有的占60%。
二、对农村中学选拔
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①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②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选择“其他”的占13.4。③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选择“责任心”的占86.7%,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5)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①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选择“很满意”的占20%,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选择“不满意”的占13.3%。②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认为“不适应”的占6.67%。③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三、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2)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订招生政策。(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4)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2)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3)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调查对像与方法。本文采取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及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6份,收回72份,有效问卷70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满意度调查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对目前实施的培养模式满意的占据7.14%,比较满意的占76.19%,不满意的占16.65%。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实施的培养模式不是十分满意,认为培养模式的某些方面需要改革。
2.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调查情况。(1)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情况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认为目前采用的课程设置很合理的占4.79%,基本合理的占78.57%,不合理的占16.65%。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有它的缺限和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待于不断修订和创新。(2)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的学位学分要求是否合理的调查情况。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农村教育硕士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占28学分,教育实习占8学分。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认为课程学分制要求很高的占7.14%,较高的占38.1%,合理的占54.7%,认为课程学分较低或很低的没有。这说明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位课程学分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学分要求太高,难度偏大。(3)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课程知识面的宽度情况调查。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认为课程知识面很宽的占4.76%,课程知识面较宽的占38.1%,课程知识面一般的占42.86%,认为课程知识面较窄的占4.76%,知识面很窄的占9.52%。这就说明课程设置在课程知识面方面有待拓宽。(4)对课程知识的前沿性的情况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7.14%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面的前沿性很强,28.57%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的前沿性较强,45.23%的研究生认为课程知识的前沿性一般,认为课程知识前沿性较弱或很弱的分别占到14.29%和4.76%,这反映出课程设置过程中课程知识面的前沿性有待加强。(5)对所在学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中的重复情况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译课程内容重复性很高的占11.9%,较高的占30.95%,较少的占52.38%,没有重复的占4.76%。这说明研究生阶段所开设的课程与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存在较大程度的重复性。
3.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教学情况调查。(1)所在专业研究生课程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况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到:选译“讲授式”的占64.29%,选择“启发式”的占11.9%,选择“讨论式”的占7.14%,选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占16.67%。这就反映出教师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授课所占比重较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比重较小。(2)安排教学内容应注意哪些方面情况调查。这是一题多选题,选择“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的占92.85%,选译“理论教学”的占9.52%,选译“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占80.95,选择“多安排一些学术讲座”占38.1%。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课程内容安排上能考虑它的实用性、前沿性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导师制度情况调查。(1)所接受的导师指导方式情况调查。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选择“单一导师制”的占76.19%,选译“双导师制”的占2.38%,选择“导师指导小组”的占21.43%。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单一导师制”,少数学生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导师指导小组”和“双导师制”。(2)学生喜欢的导师指导方式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选择“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分别占25%、42.43%和32.57%,这说明选择“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人数在增加,但还有1/3的人习惯接受“单一导师制”。(3)导师与学生讨论学习及学位论文等相关研究工作的频率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每周交流一次”的占21.43%,“两周交流一次”的占23.81%,“每月交流一次”的占42.86%,“很少交流的”11.9%。这说明导师跟学生每月交流一次的比较多,但还有部分导师很少跟学生联系交流,导师指导学生不到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5.有关教学管理情况调查。(1)所在学科是否存在合并上课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存在,两门以上”的占38.1%,选择“存在,一门”的占9.52%,选择“没有”的占52.38%。这说明不少学科存在合并上课情况。(2)农村教育硕士能否采取比较灵活的弹性学制情况调查。调查统计数据告诉我们,92.85%的学生选择“可以”,选择“不可以”的点3.38%,选择“不清楚”的占4.7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赞成采用弹性学制。(3)是否有必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情况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16.67%,认为“有必要”的占57.14%,认为“没必要”的占26.69%。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把“在期刊上发学术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一个条件,这也是学生科研能力的体现。(4)目前培养方案中哪些培养环节应该加强情况调查。这是一题多项选择。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反映出,选择“基础理论”的占21.43%,选择“校外实践研究”的占78.57%,选择“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的分别占35.7%、47.62%和23.8%。这说明学生很想加强的培养环节是“校外实践研究”,其次是“学术报告”。
二、启示和建议
本课题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其调查情况是真实可靠的。通过调查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这为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修订提供了事实依据。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情况了解到,学生对目前培养模式“满意”的占7.14%,“不满意”的占16.67%,这说明学生对目前的培养模式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师制度以及培养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立政策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规模。从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广西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两所高校可以招收农村教育硕士,目前招生规模太小,每年招生人数在10-20不等,这对相对于城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而显得庞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来说,由于其招生规模太小,这对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搞提高的影响并不大,也不可能解决农村地区师资溥弱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设立面向整个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政策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放宽农村教育硕士报考条件,不局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入学,各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也可报考。教育部可采取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影响,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植。这样才能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农村教育硕士在农村教师中的比例,对农村教育地区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起到真正提高作用。
(二)改革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设置。根据调查情况我们了解到,认为目前课程设置“很合理的”的只有4.79%,“不合理的”有16.67%。这说明课程设置有它的不合理性,特别是课程结构中教育学理论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而且政治理论课和教育理论课在本科阶段已学过了,有重复性开课情况。这就有必要对目前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使课程改革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在课型上课程设置要区别于学术型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减少理论性课程,并增加开发新的适合农村教育硕士的课程,以实践教育为核心,理论教育为基础,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课程设置必须从实践型目标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多开设一些专业性强而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型课程,力求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社会人才需求为目的。
(三)建立双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度。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实际接受“单一导师制”的占76.19%,接受“双导师制”的占2.38%;但按照学生意愿选择“单一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的分别占25%、42.43%和32.57%,说明更多学生希望接受的指导方式是“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由于高校导师缺乏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经验,所以针对农村教育硕士导师指导方式应以“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为主要指导方式,即安排高校教师同时再配备一位有中小学实际经验的教师共同担任农村教育硕士的导师。在导师指导制度上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导师指导方式应多样化,导师责任心有待加强。导师的指导方式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研究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应有所变化,可把多种指导方式融合在一起。从导师指导学生见面的频率调查情况来看,“每月交流一次”的占42.86%,“很少交流”的占11.9%。这说明有些导师对学生指导不到位或干脆撒手不管,对学生指导缺乏责任心,另一方面导师遴选时要坚持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只有那些品德高尚,学术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杜绝那些毫无责任心的教师混入导师队伍中来。
(五)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及知识前沿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学。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占64.29%,采用“启发式”的占11.9%,采用“讨论式”的占7.14%,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没有。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普遍采用“讲授式”,过多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师讲授形式,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开设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研讨会和实际教学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次,从“安排教学内容应注重哪些方面”情况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研究生首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别占92.85%和80.95%。这就告诉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前沿性,更要加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那种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经验的指导思想应摒弃。教学内容上要安排一些实践型课程,如“听课”“观摩教学”“说课训练”“中小学校长讲座”等等。
【关键词】“硕师计划”;体育教师;培养策略
1.选题背景
2004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 该计划是一项鼓励应届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初高中任教,以解决农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师资队伍匮乏的一项政策。河南省自2004实施“硕师计划”以来,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五所培养院校先后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1500多名,毕业生在我省44个贫困县进行教学,为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骨干师资力量。提高了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程度、综合素质,改善了农村教育总体水平、缓解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匮乏的窘境,创新了我省大学生多向的就业道路,弥补了我省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的不足。因此,强化体育学科农村师资的培养已经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研究更好的推动“硕师计划”政策可持续良性发展。
2.“硕师计划”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困局解读
2.1招生困境:我省“硕师计划”宣传力度不足,导致生源不足,学生报考资格不合理,门槛过高。“硕师计划”在河南省的推广也没有像“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那样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追捧,这项多赢的政策在河南省的推广出现困境。作为“硕师计划”中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在师资培养上同样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
2.2 选拔困境:选拔标准宽泛简单,学生参与动机失真。查阅文献发现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出现不公的现象,有的学校从内部宣传组织,学生“自我推荐”,学校把条件符合的学生确定为农村教育硕士生,一些学校把该项政策作为一种荣誉甚至福利分配某些学生,这也就造成学校招生人数不足,或者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基本持平的原因。
2.3 任教困境:教非所学所选,动机失真“硕师计划”政策执行涉及部门、人员较多,协调监管力度较大。根据“硕师计划”政策规定,硕师生在任教三年同时聘为特岗教师。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硕师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当地教育部门对该政策选择性执行或者曲解执行把资金用于其他空缺。特别是体育硕师生在学校中处于学科方面的劣势,其待遇明显低于其他学科硕师生,这是有悖于公平的。造成体育硕师生对这一政策的初衷表示怀疑,打消了毕业后留在本地任教的念头。体育硕师生普遍存在着把基层从教当做一种权宜之策的心态。
2.4 培养困境: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理论实践相脱节,培养环节衔接不畅,缺乏监管。“硕师计划”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包括从三年远程教育平台课程学习、寒暑假集中培训和任教教学实践到脱产学习一年中的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学位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硕师计划”一定程度提高当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程度,助推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改善农村体育教育总体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 培养困境:人才流失率比较高,与“硕师计划”预期的效益相差较大。其困境表现在体育硕师生的就职去向、回归单位的原因、体育硕师生离职原因等方面。
3.结论与建议
通过相关文献参考,对相关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提出以下建议:
3.1强化“硕师计划”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思想品德教育,发扬其投身农村教育建功立业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热情。
3.2严格程序,真实选材,各级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详细制定该政策的监控计划并有效执行。
3.3设立相关政策,激励体育教学开展。强化优惠政策的落实保障制度,加大对“硕师计划”体育学科专项资金的投入,切实保障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切身利益。
3.4开设凸显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特色的课程;加强对体育学科农村教育硕士的教学管理,学位论文的管理,落实双导师培养机制。
一、在课文教学中坚持说话训练
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鉴于此,我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比如:利用插图展开想象说话,利用板书复述课文,选择课文仿说句段,想象故事编写结局等。
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能帮助学生丰富词汇,提高口语的规范性,促进口头语言的进一步发展。观察插图时,先让学生按图的顺序逐一观察,大体说出图意,再让学生连起来,然后图文结合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插图的,自己哪些内容没有说好,应该怎样说。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逐渐把话说得具体、生动。如教《荷花》一课,在学生口述图意后,让他们再认真读课文,弄清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述荷叶、荷花的美,最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话。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色彩美丽、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说话能力。
根据课文运用电教,创设说话情境。电教媒体运用得合理、适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说话的素材,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丰富说话内容,调动学生说话积极性。例如,在上《第一场雪》一课,因为在我们这儿很少下雪,所以我通过播放一段录像,向学生展示北方下雪的情景、孩子的活动,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说话材料。我让学生在“堆雪人”“掷雪球”中任选一个画面来具体地说一说。这是一个扩展式的说话训练,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这里,我通过媒体展示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话说具体,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说得不仅连贯、完整,而且个别学生好句迭出,表现出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练习教学中加强训练
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口语交际”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教师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在教学第十册语文练习七的“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时,我设计播放一段农村夏收后农民严重焚烧稻秆的录像,然后让同学们针对这件事发表各自的看法。由于班里的同学有的来自农民家庭,有的是住在镇上的居民,站在各自的立场,大家神情激动地抒发自己和各自生活群体的看法。一些农家孩子觉得很委屈,认为城里人不理解农民的辛苦,要不是稻秆焚烧后产生钾肥,对改善农田土质有帮助,而且抢时间赶秋种,他们也不会自找苦吃;而住在镇上的同学则认为村民自私,素质差,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损人利己。此时,我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为这件事出出主意。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我为环保献良策”几个大字。我让同学们分角色扮演,想想他们应该怎样妥善处理这件事?话音一落,大家由敌意的争辩,变成了目标一致的讨论。于是“农民”陈述自己的苦衷,“居民”表示理解,“村长”叙述自己的无奈,“环卫局领导”表示联系企业家,让稻杆变废为宝做成其他产品……同学们则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训练,我看到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交际。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入说话训练
说话交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小学阶段学生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讲就是: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交际活动中会倾听、能表达、可应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也精心设置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培养小学生说话交流的能力,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农村的语文教师对学生说话交流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所重视,但还做的远远不够,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探讨,以期待引起更多关注。笔者长期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说话交流能力的培养,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转变教学理念
农村小学生目前“说”的现状,谁也不能说不是受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的结果。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的弊端,那就是重“文”轻“语”,强调学生读和写,而忽视了学生的说。现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们。主要表现为对现行语文教材设置的口语交际等说话交流训练活动,流行于形式,简单敷衍,意思意思就行,有的甚至直接跳过这一教学环节。这些情况很不利于对学生说话交流能力的培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让学生敢“说”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生不能参与说话交流活动,主要表现为:1、学生畏惧老师,在老师组织的说话交流活动中表现紧张,不能畅所欲言;2、学生胆小,害羞腼腆,不也当众大声讲话;3、担心说错,惹人笑话,干脆不说;4、不知道怎样说才能说明白自己的意思;5、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甚至自我封闭;6、可能是上课走神,没有弄清楚意思,一头雾水等等。
教师要怎么办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抓起:(一)教师要有亲和力、凝聚力。教师要走出在学生心中的“神坛”,建立民主、平等、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老师是尊敬他们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才能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增进了解,从而能想学生所想,使学生信任老师,愿和老师做“朋友”。学生接受了我们,就接受了我们的教学之“道”,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二)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只有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才会使学生消除紧张、害怕,增强安全感,从而乐于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主动参与说话交流的愿望,使他们敢说起来。
三、让学生能“说”
说话交流活动的开展,要密切结合小学生正处于少年儿童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才能有所成效。
1、话题(内容)选择。说话交流话题选择,办求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可以是自然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春花秋实、生活常识、劳动技能等;也可以是校园生活中的学习感悟、同学情谊、难忘比赛、校园热点等;还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乡场见闻、家乡变化、影视观感等;如此等等。
2、充分准备。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1)、教师方面。教师要对说话交流的活动过程精心梳理,优化流程结构;要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其它情况有所准备;还要精心设问,因为一个好的问题在活动中或能提纲挈领,或能给人启示,或能指明方向等等。(2)、学生方面。学生准备包括相关的调查访问、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记录、图片样品、数据统计等。只要准备充分,就能使说话交流活动顺利进行,达到活动预期目标,学生也会人人有所交流、有所认识。
3、组织实施。说话交流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首先,活动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在这种氛围环境中,能使学生投入活动,充分展现自我。第二,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说话交流活动可以在小组内及小组之间进行。在小组内,大家“志同道合”,话就多,交流整合充分;在小组之间,则会达到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摩擦出思辩的火花。
四、让学生会“说”
说话交流活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口语的方式交流信息,最终实现思想的互利,重点是要交流。为了能实现这一终极目标,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重对学生进行训练辅导。
第一、倾听、互动
学生说话交流活动中要努力实现双方或多方的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你说我听。要能够互动,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对方说话,获取话语所传递的信息,在头脑中第一时间对这些信息做出处理,然后组织语言即时性的做出回应。倾听好了,就能比较好的交流。随着小学生的成长,思维的发展,在倾听过程中,要训练、培养学生处理所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回应时力求说话内容的条理性,使说得清楚,听的明白。
第二、走向生活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的确是个难题,非常不容易。毕竟一个班级几十位孩子,几十位家长,众口难调。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本文从小学低段班主任的视角,以农村小学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摸索出班主任+ 模式,用“沟通”很好地架起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彩虹桥。
一、班主任+底数清
一是要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清。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校虽处城乡结合部,但生源基本上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离异增多,进而出现“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家长”。我校低年级情况:“留守儿童”占 39%;“单亲家庭”占20 %;“家长”占 39%。
二是家长类型清。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文化程度、职业种类、性格脾气、修养程度,每个家庭的组成结构非常的复杂而且很有“个性”。作为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情况、年龄、教育观念、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本班学生素质清。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爱好都不同,在家里都是小皇帝,从一个个小家庭汇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作为班主任要从学生踏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在言行举止、生活习性、身体状况方面掌握每个学生情况,了解跟他们有关的点点滴滴。
二、班主任+信认
一是时机把握好。作为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们刚进入小学生活,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也逐渐提高,唯恐自己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用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这时班主任就该紧紧地抓住家长的心,向他们宣传有效的教育知识,让家长积极主动 的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中来。二是氛围营造好。小家汇大家,为了让家长们放心、满意的让孩子们在学校中学习。我让孩子们用绿色植物来绿化教室并让孩子们用标签写上自己名字和植物名称,让孩子们和自己喜欢的绿色植物一起成长,营造出轻松,爱的环境;将孩子们的书画展示在学习园地,让每一个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们的成长。三是形象树好。为人师表,不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更要成为孩子们一言一行的榜样。班主任要用心去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们从最初的陌生到把你当成朋友式的老师,让每个学生接受您,佩服您。家长们一看,孩子这么快就接受了教师,一定会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
三、班主任+沟通
【关键词】立足教材 听说能力 输入和输出 实践研究
一、前言
1.问题的发现。我校是珠海市一所典型农村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在市内属中下层水平,且参差不齐,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了巨大困难,其中口语教学问题最多。我校近几年的高考听说考试成绩均在市平均分以下,以2014年为例,全省平均分为7.40(总分15分),我市平均分9.02分,我校平均分6.98分,可见城乡差距是相当的明显。
2.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口语问题成因,笔者在2013年10月随机选取高一的四个自然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经统计分析获得了以下信息:
80.1%学生认为口语重要,但只有28.2%学生喜欢开口说英语。57.3%学生在口语活动中总怕羞,怕出错,73.6%学生认为自己词汇量太少,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在教师教学上,67.3%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进行足够的口语训练,58.2%学生认为老师的问题或口语任务太难,57.3%学生对老师所选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这也导致了89.1%学生不知道提高口语的有效策略。
3.问题的确认。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如下:在个人意识上,学生认可口语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英语思维的灌输;从心理层面看,“面子”问题约束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害羞、怕难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自身素质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有效实现口语教学目的。因此,笔者将充分利用教材,采取“输入――吸收――输出”的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计划的制定。以任教的两个高一自然班为研究对象(其中9班为实验班,10班为对照班)笔者制定了20周的教学行动计划,决定按“输入――吸收――输出”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根据教材设计特定的口语训练,专门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行动方案的实施
(1)第一阶段(第1~4周)语音教学及胆量培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感兴趣,自然就“想说”,为此,笔者先从心理根源出发,解决学生因“面子”问题产生的“恐说”现象。因此,笔者第一阶段的内容就是语音教学,解决学生发音不准的实际问题,然后是训练学生胆量,让学生在“想说”的愿望下能“敢说”。
首先是语音教学,笔者提供规范地道的语音材料,要求学生结合精听和泛听,在模仿中感悟语音的真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如学唱英文歌,英语绕口令比赛,朗诵比赛,模仿电影对白等。其次培养兴趣和自信心是学生开口说英语关键的第一步,笔者先利用每单元的课前warming up部分和阅读课读后活动进行“开口说”的初步训练。根据单元话题设计出不同的口语活动,让学生保持兴趣,如头脑风暴,游戏竞赛等。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保护孩子自尊和培养孩子信心。
(2)第二阶段(第5周)比较汉英句式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思维方式。这主要是帮助学生摆脱汉式思维的束缚,走出中式英语的困境,而首要任务是认识和比较汉英句式的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笔者通过基本句型的学习,口头翻译,口头作文等手段,手把手地教学生,让学生在输入和吸收的过程中领悟正确的表达,说出地道的英语。
(3)第三阶段(第6~12周)灌输正确的口语学习策略。这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词汇、句型和课文的模仿朗读,文章中好词好句的口头模仿造句,以及角色扮演的对话训练,以“输入――吸收――输出”的教学模式,灌输有效的口语学习策略。
1)口头模仿。在模仿朗读方面须遵循“词―句―篇”的认知规律开展,重点模仿其中的语音规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单独发声,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听前活动:学生先划出重点短语/句子,试读;
听中活动:学生边听边标出重读、连读、停顿、语调等语音特点,然后边听边跟读,反复练习;
听后活动:教师抽样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模仿语篇则侧重朗读的流利程度。)
按这三步骤进行课文的模仿朗读课,不同的课文同样的步骤反复操练。形式上除了录音,还可通过视听材料增加学生模仿的兴趣。
2)角色对话。在常规阅读课教学中改变思路,把问题写成中文,让学生口译,然后用英语回答,让学生在问与答中提升自身的听说能力;在句型模仿当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口头模仿造句,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形成英式思维口译的技能。在阅读课前后的任务中多设置交互式的口语练习,多争取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4)第四阶段(第13~20周)复述训练。高考听说考试当中的难度最大的故事复述,主要要求学生具备三个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速记能力;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讲述能力。那么,笔者就这三个能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听写教材是笔者认为起点低但有效的训练方法。听写可以是短语(词块)、句子、段落等听写。经过一定的传统听写训练,笔者转“听写”为“听说”,即要求学生在听完后,口头重复听到的内容,甚至是口译老师说的中文句子。在“听说”句或篇的时候,笔者有意识地灌输学生速记的技巧,如记录实词,缩写,中文、符号等。
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训练可以灵活多样,重点是口头输出。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引导学生在连词成句的同时适当地使用过渡词,使篇章连贯。
在最后的三周,笔者开始完整地训练复述任务,即听取信息,速记,重组语言输出。每个单元都可以有选择性地训练,最好是故事类的短篇。听第一遍,要求学生理解大意,听第二遍下笔速记关键信息,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将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模式是简单的,关键是能持之以恒。
三、行动研究结果
1.实验前后学生口语水平对比情况。经过5个月实验教学,笔者按照广东高考“听说考试”的标准题型对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了实验前后的测试,具体数据如下:
学习成绩的变化
听说考试 Part A
Reading aloud Part B
Role play Part C
Story retelling 总分
满分 20分 16分 24分 60分
前
测 实验班/得分率 13.36/66.8% 6.03/37.69% 7.45/31.04% 26.84/44.73%
对照班/得分率 13.57/67.85% 5.69/35.56% 7.17/29.88% 26.43/44.05%
后
测 实验班/得分率 16.75/83.75% 7.91/49.44% 10.63/44.29% 35.29/58.82%
对照班/得分率 13.82/69.1% 5.78/36.13% 7.09/29.54% 26.67/44.45%
从上表看出,学生在听说考试中的进步还是明显的,总分得分率上升了12.42%。进步最快的是模仿朗读,由66.8%的得分率上升到83.75%,学生基本能掌握模仿朗读的技巧,发音比实验前准确,平调、漏词、节奏跟不上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故事复述也由原来的31.04%上升到40.13%,角色扮演也从37.69%上升到49.44%,学习效果还是可以肯定的。
2.教学经验总结
(1)有效的提问,鼓起学生开口说的勇气。在提问方面,笔者采取多层次提问的策略,即由简单的“Yes or No”问题开始到开放性问题,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地鼓起勇气“说”。提问难度的递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2)宽容的倾听,树立学生坚持说的信心。宽容的倾听,即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笔者坚持,流利比准确更重要,宽容的倾听也鼓励着学生大胆地说,放开地说。学生的信心往往就是在老师认可的一言一笑中逐渐形成的。
(3)真实的情境,点亮学生用情说的心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形式真实的情境,化虚为实,搭建有效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这就是笔者所谓的“用情”。有了情,就有了创造,笔者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话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用情说,然后能尽情说,从而达到创造说的升华。
四、行动研究的反思
本文探讨了农村高中英语课堂立足教材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实践研究,笔者主要是以教材为教学素材,充分提取其中的精华,转化成听说训练或口语教学的有效资源,采取“输入――吸收――输出”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实现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需要有计划性、连贯性和持久性,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的实践方法。而在农村中学,就更需要在落后的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莫惠芬.比较汉英句式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J].广东教育(高中),2014(1).
[2]黄丽.英语听说Part C 应试小窍门[J].广东教育,2014(3).
农村教育硕士对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的低学历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PCK是教师的核心知识,是区分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非师范院校农村物理教育硕士N的PCK发展研究显示:非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毕业之初的PCK贫乏,之后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其PCK的发展处于结构完善阶段。
关键词:
非师范院校;农村教育硕士;物理;PCK;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国家制定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免费攻读教育硕士。除了师范类院校外,部分非师范院校也有资格培养农村教育硕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之间教学水平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PCK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范式提出的,是教师将自身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个人教学经验整合的结果,是教师特有的知识,是区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标志性知识[1]。研究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PCK发展状况,有助于为相关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选择恰当的培养途径[2],促进其PCK的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986年,舒尔曼提出PCK的概念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对PCK内涵和结构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学科知识、学生知识和教学法知识[3]。笔者结合广大学者对PCK的结构认识及自身对PCK内涵的理解,建构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物理课程和教材知识、物理教学法知识、学生知识。物理课程和教材知识包括物理课程理论、课程计划、教材和教辅资料等。本研究主要分析研究对象关于特定主题的教学内容知识是不是围绕《课标》展开;对教材的把握、处理是否恰当;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内容的深度、广度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等。物理教学法知识包括中学物理教学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知识。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的分配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4]学生知识包括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学生学习特定课题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前概念知识,以及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会出现什么样的误解和错误等。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1名非师范院校物理专业毕业的农村教育硕士N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半年的教学跟踪,做了6节课堂实录。同时,进行了多次访谈。其中,有的访谈是课后针对课堂问题发现提出的,有的是事先拟好提纲进行的正式访谈。所有访谈内容都进行了录音,将录像和录音资料逐字记录,再进行梳理研究。
四、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PCK的初始表现
虽然N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物理系,但由于他在大学的成绩优秀,因此走上讲台时,信心十足、满怀教育的理想和抱负。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也没有经历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其PCK相当混乱,具体表现如下。
1.物理课程和教材知识
首先,N的教学内容知识来源于课本,但又不符合课标要求,导致预设目标没体现,重点不突出,难点更没有突破。其次对教材的把握、处理不够恰当,如《密度》一节的教学中,将托盘天平的使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对有些知识点理解不准确,他认为“物质是微观的,物体是宏观的,密度是物体的”,从而导致得出用空心且不是由同种物质构成的酒瓶盖的质量除以酒瓶盖所占空间的体积就是酒瓶盖密度的错误结论。
2.物理教学法知识
教学设计知识贫乏。物理教学目标知识比较准确和规范,但大多来源于网络的现成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而且教学过程设计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即出现了教学目标没有在教学过程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的现象。如:学校没有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器材,却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过程;设计了4个教学目标,却在课堂教学中只提到两个等。特定主题的物理教学策略知识陈旧而欠缺,常常是复习引入、讲授、举例;对知识的呈现含混不清,有些很简单的知识通过他的讲解学生却更加糊涂。如在《密度》导入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质量的概念,用了这样一段话:“在物理学中就是用质量这一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个空的墨水盒说明他所含物质应该最少,如果里面有一盒完整的墨水,说明它所含物质应该是较多的”。教学评价方面,N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明确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常常通过课堂提问特别是集体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诊断性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但通过交流发现,N的物理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匮乏,尽管在课前进行了学情分析,但由于教学设计来源于对网络资料的照搬照抄,导致所谓的学情中的学生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尽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但其答案就在问题中,学生只要张口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仍然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不能针对反馈信息,对讲解内容及时调整;布置作业的质量不高,反馈信息不佳,对教学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此外,该农村教育硕士在课堂的时间管理、学生管理方面能力也很低。
3.学生知识
N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了解;课前以准备教学内容为主,对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知识认识不够;对学生在特定内容的学习中出现的理解困难不了解。原因分析:首先N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及物理教学论教育,教育理论知识严重缺乏,教学目标知识匮乏,不懂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和意义,也不明白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其次,N刚走上讲台,缺乏实践经验,大学期间也没有经历见习、实习,没有体验过任何教学活动,所以教学活动中总有顾此失彼的现象;第三,虽然他大学时接受了许多物理基础知识的教育,但这些知识难以满足当下物理教学的需要。正如他自己所言:“在课前,我会通过各种方式去理解知识,选择表征知识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但课堂上仍觉得不尽人意”。可见,在教学的前两个月,其PCK结构极不完善且发展缓慢。
(二)PCK的建构
通过两个月的教学,N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建构和发展自己的PCK。
1.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强化对物理课程和教材知识的理解备课前,除了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外,还认真研读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帮助自己明确课程内容标准对具体知识点的要求,从而确定学习目标、了解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案。此外,还通过自学掌握了物理教材教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2.通过模仿与交流学习物理教学法知识
虚心向同事请教,加大对优秀物理教师的听课力度,学习对教材的处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表征,以及课堂的组织、管理等。交流、讨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积累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N在这一时期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主要通过模仿和交流学习课程、教材及教学法知识,特别关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他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使得他在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和发展,表现在他对教材的处理相对合理,符合课标要求,教学设计中没有多余目标,课堂讲解思路清晰,逻辑合理,但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造成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一言堂现象,即缺乏学生知识。
(三)PCK结构的完善
PCK的核心是教师将自身所理解的学术形态的学科知识,通过内化处理转化为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的、教学形态下的学科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对具体内容认知相关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有效的教学决策,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梁永平教授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理解相关的课程内容,灵活应用教学策略,会使用不同的教学评价反馈学生信息,这样他的PCK就能得到有效的发展”[5]。然而通过4个多月的教学,N农村教育硕士才发现,“我讲的内容与老教师相同,大部分教学方法是模仿甚至是直接引用,然而教学效果却差异很大”,通过比较发现,“我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太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真正体现;而且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情况各异,照搬照抄的方法好像不太适用”。于是,N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了解哪些知识容易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经常误解的;哪些知识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对知识产生误解、形成困难的原因何在;怎么表征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等。同时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的起点知识、前概念知识,学生关于新知识的兴趣、态度。尽管没有面面俱到,采用的方式也比较陈旧,但其具有了关注学生学习的意识,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其教学评价的方式有所增加,如课堂个别提问、分组讨论。可见,在N教学的4~6个月这一阶段,其PCK的结构趋于完善,且在学生知识方面有了明显突破。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的农村教育硕士在教学初期的PCK严重缺乏,但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其PCK迅速发展,表现在课程和教材知识日趋准确化、合理化,越来越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教学法理论知识增加,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学生知识方面,开始具有关注学生的意识。鉴于来自非师范院校的农村教育硕士缺乏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建议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训计划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将这些课程设置在第一个暑期,且增加课时数,并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此外,要备课、赛讲、优秀教师观摩课等集体活动,实施以老带新计划等。
作者:吕红平 单位: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
参考文献:
[2]侯新杰,王莹,栗素姣.优秀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3).
[3]廖妍.中学物理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