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4: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值周制;组长培训;小组评比;小组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83-01
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我发现团体意识的建立非常重要,团体的力量也非常大。学生在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学生需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的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这些对学生获益良多。
军训结束后我积极的将新课改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如何实施,制定符合我校及我班的管理制度。
我班是高一年级最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学生自我管理的。以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11个合作学习小组。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形式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与管理,一学年下来,我班学习成绩一致在进步,考到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均有得奖,获得了11面锦旗,为本年级获奖最多的班级。
我班管理措施具体包括:
一、以小组值周制为形式实行班级岗位责任制
1、采用小组值周制,每小组负责当周班级事务(主要是纪律和卫生方面),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把班集体当成自己的家般爱护,增强学生班级荣誉感。
2、采用值周班长制。值周班长有每组组长担任,任务重点是管理值周小组负责当周班级各项工作,写《班级日志》。这样班长、值周班长和值周小组三者捆绑负责班级日常工作。
3、值周小组根据值周发现的班级问题,找寻解决方案,并针对班级问题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达到教育目的,形式须多元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班在大家共同参与下,开展过“感恩母爱班会”,“励志演讲会”“我的精彩—才艺展示”。效果都非常好,增加了班级凝聚力,丰富了课余生活。
二、对组长进行培训上岗制——组长职责培训
参与班级管理的人必须进行先培训后上岗,并且进行职责教育与培训,这样才不至于学习小组流于形式。一个好的负责任的小组长,对本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能够真正帮班主任分忧。
1、对学习小组长进行责任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能够用心工作,创造性的去工作。
2、对学习小组长进行制度约束,制定“学习小组长公约”,要求学习小组长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制定本组集体学习计划与制度,并监督小组成员完成,每周组内开会一次,自我检查与改进。每两周组长开会一次,交流经验教训。在组内形成互助小组(由优秀学生集中对本学科疑难问题在本组内进行讲解)。
三、设定评比栏,11个小组每两周在考勤、卫生、自主、合作及其它六个方面进行星级评比。
每两周评选一次,两周平均分第一、第二、第三为优秀学习小组,组长为优秀组长。对优秀组长与优秀小组提出表彰和奖励。得分最低小组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整顿。
每一个月,全班评选优秀学习小组3组。优秀学生若干,分别授予下列光荣称号:“团队之星”,“进步之星”。发现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并有很好的带动性。其他学生想这些明星学生看齐,形成了学风浓,学风正的班集体。
四、以小组形式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在学校活动中充分利用小组分工以及相互竞争,活动效果更佳,反过来小组在各种活动中历练也更加团结,增强了班级荣誉感。
如上学期曾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背课文大赛,我班以每小组集中考察,鼓励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你追我赶。我班也因此获得了背课文大赛一等奖,以及本学期篮球比赛中,论实力我班不是很强,但是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小组分工辅助,有的小组负责后勤,有的小组负责啦啦队,有的小组负责请人进行技术指导。最后我们获得年级第三的好成绩。这都是通过小组将同学们联系在一起,班集体再把小组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班级。
【关键词】初三英语 两极分化 合作学习 学习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现象A: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弱。经过两年或更长时间英语的学习,部分学生慢慢失去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和热情。因为长时间得不到学习成就感的支持,久而久之,兴趣淡化,积极性减退,甚至完全丧失。
现象B:学生学习策略不当。本学年,笔者所任教班级是初三时重新编班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仍非常努力刻苦。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不当。如在记单词时,尽管笔者不断地在授课过程中灌输:根据读音记单词。可是有一大部分学生因已养成习惯,很难改正,在单词拼写中把first写成frist,froze写成forze的现象屡见不鲜。句式表达时Chinglish 现象非常普遍。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学习策略的缺乏,根本无法使我们基础教育阶段这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为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活动,改变以往只注重全班教学,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而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这一局面,调动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笔者认为,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很有必要。
三、基础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成员合理分工,互相促进的策略。在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的任务就是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完成老师在限定时间内分配的学习任务,但学习任务必须由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各有具体的分工,有计时员,提醒同伴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有答疑员,由一名学习好的学生担任,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使会话完成得快,正确率又高,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与差一点的学生积极配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Role play表演中改变了以往上课只是几个好学生能完成会话表演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础差的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原来上课张不开嘴,现在能在课堂上自编对话并流利交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收获是改变了课堂教学人数多的格局,通过分组把班级看做是由几个组组成的个体,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以组为单位,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大幅度提高学习成绩。
2.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的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核心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积极因素。爱玩、爱唱爱跳、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多采用游戏和活动教育法,让他们在又说又跳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他们就必然会热情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3.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策略。合作学习小组在英语课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各小组成员为了达到互相督促、互相帮助的目的,进行合作评价也是必要的,可以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信心。所以,根据《JEFC》中考复纲,要求合作学习小组在每个阶段(3周左右)进行一次合作性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策略(检测学生是否逐渐形成学习兴趣的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参与课内、课外英语学习活动,并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以及课堂表现(检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包括课文复述、单词听写、单词或句子朗读、准交际活动、遵守课堂纪律情况)。口语表达能力(检测学生朗读单词、背诵课文、讲英文故事、参加准交际活动等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作业(检测学生是否规范完整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以及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能否根据图片或提示写出完整的小短文)。由组长主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评价,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对学习伙伴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评价结果根据评定标准以等级制(A优、B良、C及格)记入评价表。最后教师对记录表进行汇总,记录在全班平时成绩记录表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的过程即是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过程,也是学生从学习伙伴的评价中修正自我评价,发展自我监控能力的过程。
总之,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有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上课时学生可以随时得到同组人员的特别帮助,课后他们同样可以互相切磋、彼此交流、相互促进。差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过程中同样表现得很积极,真正做到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教师运用合理的策略促进学生合作(合作学习和合作评价),调动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体会
我校在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员,我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自己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反思,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方法。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针对我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容、操练的需要,我采用了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模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以下是我采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
1.合理分组。我班36人,共分9组,每组4人,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学优生,一个中等生和两个学困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并精心编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保持相对均衡。
2.分工协作。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各一名,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副组长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如,对于新的单词,每个成员应该先独立拼读,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不会读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去问老师,最后由小组发言人去教会其他3个成员。
4.评价。我先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指标(作业、测试、背诵、课堂、纪律)印发给全班同学学习。再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给各组组长。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引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消除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
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
2.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3.认真倾听的习惯。
4.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议论和争吵。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合作课前预习。(1)合作预习新单词、预习对话或课文。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先独立拼读、学习新单词、预习对话或课文及语法要点,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不会读的单词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问老师,最后由小组发言人教会其他3个成员。(2)合作学习同步练习册。每周三和周五,我会讲评同步练习册,我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所以我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出不会的题目,上课时我再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2.合作课中学习。(1)合作表演对话,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我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合作归纳知识。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本节将学的短语或词组的用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及小组讨论后发现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3.合作课后复习。(1)合作完成作业。我让组长给其他3个组员听写单词、句子,科代表给9个组长听写。这些作业可以个别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2)合作订正错误。每次周练、月考后,我会讲评试卷,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试卷上的错误。
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我班学生发生了三大改变:第一,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训练了他们的胆识。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思维能力,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和为集体争光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四、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英语课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如下问题。
1.学生合作不主动。我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出现“冷清”场面,主要原因是我的设计和引导不恰当,另一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合作技能。
2.学生的合作不充分。有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个别小组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我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3.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度远远低于优生,存在会的积极性高,不会的应付了事的现象。
4.角色落实不到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总结人,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考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格外重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习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事,必须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学生是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提供展示与进行互补的平台。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增强,还淡化了教师的权威和促进了教师主导性角色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它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了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学习任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由过去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的关系。因此小
组合作学习能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理论依据
1.课前深度预习,提出质疑。
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更没有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预习的动员工作和指导工作,这一环节相当重要。我要求学生所有课型都要提前预习。预习时,先反复阅读文本,争取做到对预习内容“胸中有全局”,然后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大胆质疑,最后完成预习学案。
2.课上合作释疑,展示互评。
上课时,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个人预习时提出的质疑,老师此时要关注各组的讨论情况,思考水平,特别关注学优生和学困生。然后教师把甲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乙组,乙组完成不了的问题交给丙组,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选出主讲人,完成板书,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其它组的同学专心听,认真看,积极评,并做好记录。教师此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点评,并有预见性提出新问题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将学习内容引向深入。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发现评讲者的问题,教育学生如何评价和对待其他学生的发言,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不同的课型上课流程略有不同,但这一环节始终是教学设计时的主体。
3.当堂测试,检测效果。
根据不同的课型,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要设计部分达标训练题,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课堂检测要像考试一样,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要将所有学生的当堂测试题认真批改,做好记录,小组评比。这样,教师就能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搜集、提炼历史上与“合作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合作学习”理论,改进自己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二)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三)调查法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现状,为编定合作学习小组和事实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提供方向。
(四)实验法:
选定实验班,根据研究目标,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变量做出分析和控制,从而找出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几种有效的策略。
(五)其它方法:
其它还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初步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2、建立和谐的合作学习关系。
3、探索和总结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
4、指导教师掌握并应用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
五、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收集与分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因素。
3、指导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4、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
5、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
新课改的实施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蓬勃发展的舞台,前人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早已成了体系。本人平时长期坚持理论学习,敢于实践,能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成员,并多次承担市、区、校教学研究公开课任务。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1、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方案、结题报告,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等。
2、进行公开教学研究活动,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召开学生座谈会,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3、展示个人博客主页,呈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过程材料。
4、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小组编排方案。
5、不同类型学生的评价标准。
6、不同学生的发展目标。
八、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6月)
(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2)理论学习。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3)制定方案
(4)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1)教学观察。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深入课堂听课、观察、总结、反思。找出当前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教学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收集整理案例。每个月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和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进行阶段性总结。
(4)撰写论文。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2年7月)
(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作用的。
(2)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的。因此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一种科学的学习指导模式,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进一步推动我镇教育教学改革。
二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目的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实验与研究,给教师创造一个参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评价学生的平台。
三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意义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等教育教学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课题实验与研究人员
1.花沟镇研究人员:组长*
主要成员****
2.实验与研究人员分工
*理论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与研究报告的撰写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1)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和日常材料积累(2)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验中数据的整理与收集
五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查阅报刊资料,上网搜索等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研究内容,内化吸收,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作好理论准备。
2.理论指导实践。
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我们采取了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方法。实验教师作为首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注意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并及时把经验汇总,传递给第二批实验教师,使第二批教师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来。
六、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内容
1.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①将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及时对小组长提出要求,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程序。
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实践与论证,总结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营造合作氛围——明确合作目标——指导合作过程——汇报合作成果——评价合作结果。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学评价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中,重点做了如下几点:①在评价态度上,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②在评价内容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③在评价的视角上,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④在评价的标准上,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⑤在评价的公正上,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⑥在评价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成长记录袋等。
七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20*.1——20*.6)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第二步:(20*.9——20*.6)在总结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时,我们创造性构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
第三步:(20*.9——20*.6)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了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扩大范围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满意效果。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模式被广大师生所采用,初中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也不可或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们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 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本人相关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的阐述和分析.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了对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从而带给了每个成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可以实现共同分担,在集思广益和各抒己见的同时,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愉快,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知识、沟通感情、互相勉励、互相鼓励.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在帮助他人、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对方的优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伙伴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被大大地激发.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把每个初中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旁观者演变成为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参与者. 它主张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无形当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显著地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不恰当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些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随意性很强,盲目性很大,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而将一些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设定在教学过程中,从而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分散了本应集中的教学内容.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的分组不科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分组的问题上,往往为了方便、快捷,会在分组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座位因素,将临近座位的学生或者前后排的学生进行组合分组. 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没有从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角度考虑进行分组,很容易忽略学生数学知识与水平上的差异,从而无法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最终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有误
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现状分析,有的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成为了旁观者. 整个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数学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讨论,不指导小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三、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数学课教学实践开展的对策和措施
1. 科学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和内容
在强化记忆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比如一些公理、定理、公式等),可以在两人小组中开展互助检查式记忆,这样效果非常好;在一题多解时(如解方程),可以选用4人小组尝试对同一道题运用4种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劣.
2. 坚持科学的小组划分原则
在进行合作小组分组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等,但是在组织开展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论根据什么原则都要首先考虑外在的其他因素,考虑到合作的目标.
3. 科学合理地定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组织者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单纯的教学组织者已经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多重角色、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对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教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以上的建议和意见是结合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还需要通过教师实践的检验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维梅. 小组合作紧抓教材重视拓展提高能力: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浅析[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9):122.
[2]孙丽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新课程,2012(6):102-103.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注重合作学习。一些老师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而且课堂秩序会被打乱,或者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把活动作为自己玩的时间,活动中一些问题老师也没有发现,更没有结束之后的反思与总结。这样的小组合作除了浪费时间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在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高效的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实践中总结的高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组建合作小组有窍门
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小组成员要合理搭配,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成效。
对于小组的组建,我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同桌的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第二种方法,由前后桌的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这种方法我在教学活动中最常用,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第三种方法,学生自由组合。组内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这种组合在期末复习、班级活动的时候非常好用。
小组组建好后,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号,并做好分工,比如: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三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在小组合作时,我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如:小组内发言时要按照次序,要学会聆听,要礼貌用语,各司其职。当然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一般在一个月之后,我会调换他们的分工,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员的下次当记录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四人小组的成员缺一不可,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小组合作内容有目的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进了课堂信息交流,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如学生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引导学生比较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时,让学生小组探究,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和倾听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时机要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如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在学生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复习梳理知识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小组合作过程有计划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确定了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操作过程,即“明确目标指导合作引导讨论交流评价”。
明确目标,是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指导合作是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对组员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使学生逐渐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生生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交流评价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作出判断的过程,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增强学习动力,进一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将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概括为:引导、合作、参与和交流。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丰富文本和自我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分子)、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五、小组合作成果有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生本课堂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①组内指定一个同学发言。②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③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④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认真倾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时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
关键词:宣传引导 激励机制 团队意识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怎样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实在发人深思。本人在这几年的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实践,切身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颖的、有效的学习形式,它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被教师运用到课堂中。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有其缺点:教师过于滥用、实施过程流于形式、课堂实效性不高。如何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农村初级中学思品课堂中开展得更有实效性,更具持久性,使课堂变得更精彩,本人在农村初级中学的思品课中作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索,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宣传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种很新鲜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开展此学习模式产一定要做好宣传引导。例如:采取讲述方式,向学生说清楚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的不同点、如何操作?如何量化?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等。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片段视频或者下载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访谈的视频,进一步去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渴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以后,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课,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讨论:我们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更精彩?通过以上各种各样的宣传引导手法,让学生初步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期望值更高。
二、教师扮演角色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个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等。
三、建立激励机制,树立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树立一种小组内合作,小组外竞争的意识,这样才能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也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有实效性。所以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机制要以学科的特点、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阶段性学习任务、班级的情况等因素考虑。本人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加扣分规则》。详细地罗列了小组每次做练习、背书、堂上回答问题、每次小测、课外调查活动等的加扣分情况都作了详细规定,对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了记录和存档。教师不仅要对小组进行集体评价,还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个体评价。评价中,要照顾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评价后,个人、同组、外组成员,教师还应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据此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实行强弱搭配,增强团队意识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还要车头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成员搭配是教师要细心、慎重考虑的问题。由于班级内各成员的学习情况各有差异,所以教师在分组时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性别等方面进行考虑,坚持均衡分配、合理分配原则,实行强弱搭配,尽量使每一个小组的实力较平均,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局面。
同时,组内各小组长如果长期让某一名智优生担任,这样容易造成了“生与生”之间的不平等。为此,教师不能只盯着几个智优生,而应平等地对待其他学生。让中等生、学困生参与竞争、施展其才干,体会到教师的关爱,消除他们的失落感、惆怅感。实行组长轮流制有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
小组内没有分工,就没有真正的合作。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就被抹杀了。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中,可以实行这样的分工:专人设计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让访谈、记录、拍照、搜集、整理资料、撰写、汇总报告各有其人,最后集体交流报告。这样有利于锻炼每个人的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应该要求小组内制定活动规则,例如:讨论前(各人搜集材料、小组成员自主探究、书写想法)——讨论中(分别说出想法,其他人倾听、组员间争论)——讨论后(组长总结,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更易发现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会促使优秀学生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受到别人的感染,对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加上初中学生自尊心较强,不想总是被别人瞧不起,在优秀学生的帮扶下,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互帮互助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好处多多,真正把这种学习模式用好,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不断探讨和改良,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和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我们的思品课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动人,更加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组合作 实施策略 课程改革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问题设计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2.要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3.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4.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小组由4~6人组成。
目前,大多数老师采取的是异质分组的办法(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不尽相同,小组成员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优势互补),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5.合作效果要共赢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意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不能“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目标。而教师的评价不仅面向个体,更注重对小组集体成就的肯定,让小组成员在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增强集体荣誉感。
其次,小组“代言人”要轮换。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通常由学优生担任),作为本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能获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做得好些。然而对于小组内其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呢?他们也有一种获得尊重、获得表现的需要。因此小组“代言人”不应固定,要进行角色轮换,尤其要关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有些自卑感的学困生。
6.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个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
7.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