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4: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德育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相关内容:
学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了解中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关爱自我的身体健康;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氛围中热爱科学,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热爱家乡。
所需保障:
电脑、电视、课件、酒精灯、矿石、传播声音的仪器等材料。
每一次科学课都会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因为教育并不是班主任一人的事情。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单元的课堂中,活动具体安排:
9月1日至19日,《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向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珍惜矿藏,爱护地球的意识,通过师生交流,让我感受到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同时,学生也表达了我们身边需要保护环境的建议。
9月28日至10月21日,《声音的秘密》向学生渗透爱护耳朵,欣赏音乐美,保护环境的思想。学生意识到很多对耳朵有害的行为,也让我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五、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2、加强了班主任素质的培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的开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一次短期的培训,强调了班主任开学的班级常规工作、班主任的职责、家访的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通过班主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一个月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方法,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的管理水平。
3、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带班领导宏观调控;值周教师与学生检查评比;安全卫士协助管理。严格执行值周工作的各项制度,继续实施日查、周评、月累、学期末总评的管理方法,认真做好每周“文明红旗班”的评比。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升起班学生必须统一着装,提前准备好国旗下演讲稿)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根据每周安排及节厉或节日庆祝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典型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本学年,将继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各班通过召开家长会(要求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以上)、对家长辅导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好评选“好家长”活动。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合力。
(4)、拟定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本学期与甸子镇派出所有关人员协商,聘请交警来我校讲课,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
(5)、继续抓好就餐生“文明餐桌”评选活动,做到日检、周汇、月评奖。
4、落实教育局“四位双主体”有措施。按着要求,我校将“四位双主体”内容分两块(班主任、科任)进行有机组合,把班主任手册、班队会、家访、少先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关理论等形成集子,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特色。
5、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强化学习并测试。
6、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九月观看了启动仪式,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
7、各班“德育导师”常抓不懈,任课教师都有培养学生记录。
8、各班均召开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9、本学期,德育处继续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以“四个一”的养成教育为德育切入口,强调四个狠抓:一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德育课抓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评价表彰来提高活动实效)。二抓典型、树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比如英雄人物事迹,教师的言行示范、文明学生的评选,礼仪规范等)。三抓重点、求突破(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课间活动,不在走廊跑跳、喧哗,不骂人、不打架,积极参加各兴趣小组活动。队列、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四抓检查、求深化(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章活动。分为“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勤奋学习星、团结互助星、环保卫士星”五星。德育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每周评议要有记载,每月汇评一次上墙。评议结果期末上报德育处。学期末,学校将对一学年来获得“五星级好少年”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奖励卡。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也做为评选市、县级优秀学生的依据。有突出表现的,由德育处研究决定直接授予星级奖励。
10、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的主题活动,通过办手抄报、出专刊、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孩子们心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突出六个方面
(一)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挖掘学科德育点,在授知的同时对学生润物无声。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率为100%。
(三)深化德育课题研究,重视科研过程及资料收集,使课题具有辐射性。
(四)加强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触电等),确保学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五)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各种竞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1、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切忌长篇大论。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2、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机会。例如,教学中我常常采用的双人、小组、集体比赛游戏活动,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 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是启蒙阶段,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小学英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感性学习,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都应当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从学习和掌握英语的角度来说,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小学阶段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和同学讲英语,回家要听录音,培养听力。在听的基础上说,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要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整齐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小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有机化学 课程 教学 化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64-02
有机化学作为中职学校化工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基础课的学习。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地区各部门对化工行业的投入在与日俱增,化工行业在地区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在这样一片大好前景下,我校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及课程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化工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我校在2004年就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其中,有机化学是化工分析专业一门必修的化学基础课程。化工专业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促进:
1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目的
在接触本课程之前,我校化工分析专业三年制中专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基础化学》、《无机化学》等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针对化工分析专业的专业实用性特点,后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化工分析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尤其是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内容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又能够进一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服务型人才正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讲,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它是后两年开设的专业课知识体系的基础,我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达到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用思维来分析、判断,依靠自己的推理得到结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课程设置结构
按职业教育的要求,理论教学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我校有机化学总学时数为128学时,每周8学时,理论学时80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理论课时和实践性环节的课时比例达到5:3。在课程结束时还设有专门的实验操作考试。学生的总成绩由每次实验报告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理论考试成绩按比例总合而成。本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包括:苯和甲苯的性质、醛和酮的性质与鉴别、己二酸的制取等。
3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发现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可以表现在:
例如有机同系物的教学,为学生树立物质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因为,有机物的每一个同系列中,每两个化合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随着CH2数目的增加,碳链逐渐增长,同系列中各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也发生着有规律的递变。各类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间联系、运动与发展的观点。而且同分异构体的推导,有机物的命名、合成、鉴别、推断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有机化学实验的准备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做实验前一星期,我会提前将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告诉给学生。在进行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预习本次实验的内容以及操作步骤。对于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对应的理论教材,这种预习过程也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常使学生感到新鲜和有趣,势必能起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作用此外,在每次实验开始时,任课教师都会对实验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作提醒,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实验中的使用的大部分仪器设备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及等课程彼此联系的知识点上,所以通过有机化学的实验课,学生们经历的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对他们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有机化学的理论考试中,我们也会考察学生对于实验中的一些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促使一些对实验原理不求甚解的学生能认真复习,也可以使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脱颖而出。对于能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独立写出实验报告的同学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再花费许多时间复习准备理论考试也能顺利通过考核,通过有机化学的课程学习,学生逐步获得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对我校化工分析专业学生以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有机化学课程所做改革
(1)树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它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只有教与学的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成为双方自觉地追求,教学双方才能有效地配合,使学生能真正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内容复杂,只有选好教材,研究比较各类教材的特点,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按照学科逻辑和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才可化解这一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给学生指定参考书,对每一种参考书的特点加以介绍,以便于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用。此外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新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大实验投入:由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学校在教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上非常支持。除了更新大批旧设备,学校近几年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实验室购买药品和新型的实验仪器。例如:电子天平、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这些设备使用方便、记录数据准确,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加大学生对实验室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实验室,使学生既有实验任务,也有管理责任,让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
(3)改进传统的考试方法:原有的考试重分数、轻能力,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只注重了抓结果、重一时,而放弃了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漫长过程的监控、管理和引导,不利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长,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要求上有选择的余地,能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不再把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考试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
(4)制作多媒体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难点多、抽象、灵活,学习难度大,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演示部分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能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重点问题。此外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理解和记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5)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必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自编教材,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现代科学关系密切的有机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有机化学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6)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广泛运用周围的实际事例,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我们还把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例如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中毒后的症状和处理措施;通过不断地将新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引人有机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使他们觉得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课堂的知识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日后成为合格化工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对化工企业能做出贡献的优良人才。
(7)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主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直接动力之一,首先结合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展现有机化学在化工技术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前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此外把课程制作成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讲课,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要运用启发式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不光可以帮助老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同学听讲也是一种吸引;同时也可以介绍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事例来反映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兴趣学习,自然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5结语
有机化学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说明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必定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改善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这套教改方案突出了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体系,通过将有机化学机理与具体反应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添惠等编.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黄时海,汪晟,白先放,卢洁,李湘萍.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仪器分析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5).
[3]黄艳仙,黄敏,揭永文.有机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科技资讯, 2009,(01).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总结
1、启发性总结。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一、悦读、好学、勤写,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最近在看什么书?”在我们备课组。这是最常用的问候语。我们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教改脉搏的唯一方法,而知识渊博更是老师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论是专业刊物或是文学艺术,我们备课成员都广泛阅读、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理念付诸于实践,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教学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使得备课组成员的写作得心应手,在校论文年会、市论文汇编以至中语会论文研讨会中,均有佳作入选、获奖。例如黄蓉蓉老师在中语会、市论文汇编、校征文年会中,共有四篇论文分获一、二等奖,吕丽芳老师、黄新惠老师也有论文获二、三等奖,仅以去年的论文年会为例,四篇二等奖中就有两篇属于本备课组。善于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并能较快的适应现代化教学也是我们备课组成员的特点。XX年的校创新教学比赛,我们备课组五个成员有四个成员参加了比赛,每个成员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且每个人都能做到熟练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据我了解,我们备课组也是语文组中使用多媒体频率最高的备课组。因此,悦读、勤写、好学,使得我们备课组成员素质普遍较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合作、竞争、交流,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不做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这在我们备课组早就达成共识。在合作问题上,我们形成体制:①课堂教学资料共享。例如黄蓉蓉老师教《三峡》、杨春华老师的《乡愁》课件、黄新惠;老师收集的《苏州园林》、张雅涓老师的广告资料等等,备课组成员只要对资料拥有者说明上课时间,对方就必会随时奉献。②单元练习包干制。学期伊始,备课组会议订好每个单元考卷、练习的出题者。定好时,人、量。每个成员届时都会认真完成。③大考复习主题制。大考复习以知识块状进行,每一块状为一主题,而没一主题也定好时、人、量。一年下来,备课组成员均感到:“合作,使我如此快乐。”合作,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学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事实上,本备课组成员均为争强好胜之“徒”,例如校创新教学大赛,语文组有7个老师参加比赛,本备课组就有四位老师参加。激烈的竞争使得每一个备课组成员都快马加鞭、丝毫不敢懈怠。
“嗨,你有什么绝招?”“我最近天天让他们享用美文盛筵。”此类毫无保密意识的对话在我们备课组也经常听得到。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只要哪个老师有了新招,备课组成员都会争做实验,回过头来,再来交流心得。
三、参与教研、热心教改,争立时代前沿。
能做到课前有准备,课时能变通,课后有反思和总结。对待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能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课余时间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做好听课笔记,向老教师多请教问题,多专研教材和教法,并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特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教材,结合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体育游戏比赛,在游戏和比赛中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体质与体育活动水平
二、广播操工作
学校“两课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在学期中,前两个月始终以学校大课间的内容为主,摆好器材,备好场地。由于天气渐渐寒冷,原有的大课间内容不适合冬季运动,我创编了适合冬季活动的大课间,用“兔子舞”的音乐加上设计的队形变换,再加上跑步,找出了适合冬季大课间的组织形式及内容。我们体育老师先是以身示范,自学自练,再来教学,每天利用体育课的时间进行教学。学生的“兔子舞”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进修学校领导的好评。
三、学生体质与体育活动水平
一个学期的体育课观察,我们学校新生的体质相对较差,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对个别体育项目不适宜参与,这在平时体育课中,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有一定负面影响。在平时的测试中发现,学生田径类项目水平普遍偏中低水平,当然也存在优势项目,例如:学生的体育兴趣广泛,有一部分女生喜欢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同时针对女生的特点,我增开健美操,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一方面内容时兴致高昂,接受能力强。总结来说,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探索教学方法过程中,我会抓住学生以上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多方面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期初即特制定学校《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校医室协同配合,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经过体育组统筹安排,班主任、体育课任课老师、校医室通力合作,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圆满完成,学生成绩较上一年度有较大进步。
五、继续加大课余体育训练力度,积极备战县级各类体育竞赛。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科学;综合与实践;科学素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为主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这与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科学课程性质及要求有着学科间少有的一致与默契。
在多次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仅体现了学科的整合。那么,如何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与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呢?我们觉得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数学实践与活动课和科学素质的联系
1.可抓住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数学实践与活动课内容提供支撑
数学实践与活动课的问题从何而来,提出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关键还是取决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K教版“大树有多高”这一活动内容,取材于学生对于无法直接测量出的大树的高度。这部分的内容安排在“认识正反比例”后,学习过程中无一人会提出大树有多高的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却是在学习科学课“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时,而低年级的孩子甚至想出了“爬树来量”“倒树而量”等方法,到了六年级孩子们却很少提出大树有多高的问题了,这里个中原因偏离主旨,不宜多谈。我们再现“儿时”的问题及“幼稚”的想法,引出对“大树有多高”的再思考。这不仅仅是为引出探究的主要问题,更是从直观上展现了数学与科学的实际联系。
2.数学实践与活动课程中联系科学实验,以期活动课更生动,更具数学化、科学性
数学实践与活动课程的设置需要学生自主体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进行解释、交流”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也是科学探究的具体特征。必须紧密结合知识的学习,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赋予这样高度和深度的实验,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将更生动,更具数学化。
3.开放课堂,学科整合,体现课程的活动性质
数学实践与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放”,开放课堂,数学问题在科学课上能解决的完全可以直接处理,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科学探究过程在数学课上直接采用“拿来主义”。
二、着力于活动课堂中数学思想和科学能力的培养
我们常说数学的灵魂便是数学思想,那么科学的灵魂便是科学能力吧!对于课堂上产生的思维的火花,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善于比较和综合,以达到同时培养数学思想和科学能力的“双赢局面”。
三、课堂中科学态度与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我们说除了在内容上和思维能力上的统一,对课堂中孩子体现出的科学的态度以及数学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应予以统一,我们试图用表格的形式建立二者的统一。
数学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科学道理,乐于参加科学活动;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动和他人合作的态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几点建议
1.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样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才有可能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才有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选择合适内容
有的实践与活动我们根本不具备操作的环境,这时我们可以考虑更换成适合我们学校、我们学生的探究内容。
3.重视活动安排
4.强调活动小结的重要性
我们除了用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也应该注意让学生谈谈参与活动的感受,对下次活动的启示。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在探索的路上不断进步。
5.展示活动成果的必要性
一节实践与活动课的过程固然值得我们回味,哪怕是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成果的展示都会比孩子浅显地谈谈收获深刻很多,同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智慧的结晶,对培养他们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很大作用,这些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随着数学实践与活动探究的深入,学生积累的科学知识、思想、数学的思想将会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与“科学现实”,这些现实又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成为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还能更好展示数学与科学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科学的认知结构。我们老师的愿望是永远这样美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