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4: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学论文

第1篇

1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运用中的问题

1.1计算机技术的重视度不高

部分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重视程度较低,依据于互联网条件下部分医专学校都会运用网络财务软件采取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大部分都是在网络的范围之中,数据不是很全面,知识仅存于网络范围之中,而且网络很容易出现风险问题,还需进行网络管理,也没有进行设立风险防范制度,这样就会加大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建立计算机风险防范体系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但当前医专学校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建立起计算机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及时规避风险。

1.2软件开发有限与兼容性较差

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中没有积极的开发各项软件,没有合理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所运用的软件兼容性又较差,医专学校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其中有收支明细、业务计划等等,需要运用合理的软件能够确保分析出来的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当前医专学校在软件开发力度上还不足,数据的处理缺乏有效性,使得财务分析的过程中难度加大。

1.3计算机风险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潜在的风险,医专学校没有及时的建立计算机风险体系,在实际的财务分析过程中因出现风险,会导致财务分析工作出现严重的失误,财务分析的数据不准确,缺乏全面性,无法使财务分析工作有序的进行,医专学校也无法更好的教授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风险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很容易使资料泄露,遭受黑客病毒的攻击,使财务分析系统瘫痪,影响了财务分析工作的正常运行。

2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有效策略

2.1加强软件的开发

在互联网条件下,医专学校应积极的开发财务分析的各项软件,应加强工程软件的开发,才可以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开展,医专学校应引进软件开发人才,根据财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相应的软件。学校的有关部门应于软件开发人员展开合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指导,包括医专学校的学习内容等,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相应的财务软件,提高医专学校的财务分析能力。

2.2增加医专学校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基础设施

医专学校需要对财务分析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应引起重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满足财务分析的需求,增加计算机技术运用的相关设施,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学校财务分析紧密的联系起来,提高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财务分析需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工作的有序完成必须依靠精准的数据作为基础,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保证其更加灵活,依托先进完善的基础设备,完善各个功能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误操作的现象,很大程度降低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难度。

2.3提高软件的兼容性

在互联网条件下,财务分析工作应当努力的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掌握互联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对软件的兼容性进行完善,比如药品管理软件,提高其兼容性,能够及时的明确药品的类型、药品的使用量以及药品的作用等等,对不符合标准的药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了药品的质量。还有收支明细软件,能够快速的查询到具体的消费,还可以自助查询与打印收支明细表,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2.4建立风险体系

医专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体系,有效的防范风险问题,可以有效的防止黑客与病毒的侵入,最大限度的避免网络风险问题,网络风险问题不能够及时的防范,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完善风险体系,能够很好及早的对风险问题做出防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使得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2.5合理的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在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分析工作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等,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技术决策与技术运用,发挥技术的作用,掌握财物分析方法才能够及时的获取到有用的数据,比如医专学校历年来的招生趋势与招生指标等,能够确保学校财物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财务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6培养技术人才

财务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需要人员合理的使用才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学校应积极的引进与培养计算机技术人员,医专学校必须提高计算机人员的素质,定期为技术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确保技术人员都能够接受培训,技术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使财务分析工作有效的进行,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3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医专学校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医专学校的需求,还有利于学校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学校应认识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将其与财务分析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财务分析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医专学校应明确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促进财务分析工作的稳定进行。

作者:赵悦含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林丽叶.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06):69-72.

第2篇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它既是理论教学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也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与经验的教与学的过程;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目前,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尽合理。基本上都是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仅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验证,学时少,内容老,多数安排在理论课之中,大多是以实训室、教室为主要场所进行的实训、操作。在实践教学中认知实验、验证实验过多,体现知识综合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考核方法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践知识,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实习、实训方面,我国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氛围和机制,实践教学条件尚不充足,通过关系依托少数企业来安排学生的实习,难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被认为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关键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未来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才能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被录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1.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尤其是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招生数量迅速增长,对实践教学场所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去实习。另外生产实习、毕业实都安排在大四年级进行,学生由于考研、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对实习投入缩水,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是通过深入生产企业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来完成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最后上交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足。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各高校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过去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从校门进校门,没有参加过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财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公司理财综合模拟)、ERP综合模拟实训及毕业论文四大块。财务管理专业应构建以现场形式进行的实习与实训,以财务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的模拟实训,以目标实现形式进行的毕业论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基础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校内基础实训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包括有:

(1)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初级会计课程结束后。实训内容有账户的设置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薄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等。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财务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有关企业基本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结束后2周时间。实训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衡量以及财务基本函数的计算机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利用电脑系统地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财务计划模型设计、财务预测模型设计、财务分析模型设计等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财务分析实训。

安排在财务分析课程结束后或在课程中进行。分析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业绩评价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报表中的各项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用全面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能力的高低及企业发展前景,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4)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实训。

安排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束后。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网络工具,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单位财务日常业务工作,并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财务信息的录入、信息存储、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

2.专业模拟实训。

(1)纳税筹划模拟实训。

安排在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本项实训,使学生掌握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站在纳税筹划师的角度,为指定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使学生对纳税筹划的全过程有亲身的感受和了解,具备一个企业的纳税申报与涉税事物的处理能力。

(2)公司理财实训。

公司理财实训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主要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分析、营运资金、利润分配、全面预算、财务分析、并购与重组等内容。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理财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3)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

ERP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情景分析和决策判断于一体,实训的内容模拟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扮演一个财务管理师的角色,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判读与应用能力。

3.校外实习及毕业论文。

校外实习主要有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深化的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业务的能力和技巧;以扩大视野、增强认识,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规定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结合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探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社会调研和实践。

通过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加深理解有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财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发展前沿,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解答问题能力。

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一个合格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较强的运筹帷幄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途径,需要按照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自身规律,并根据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技能逐步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对实践成果的考评。

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量的积累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如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字数,是否准时完成实践项目等;又要有质的考核,如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完成质量等。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可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查实践教学的情况。

3.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求较高,既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问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或在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

4.充分、恰当地利用案例教学。

第3篇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第4篇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不是单纯为了拿到一张能证明其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证,而是为了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改革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财务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比较完整,内容的连续性和逻辑性较强,涵盖面较广。后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单独形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模拟操作等课程,使得整个财务会计课程脉络稍显复杂,而部分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划分界限的不明晰也可能导致各教师教学时的重复或漏缺,从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框架的整体认识和学习。

(二)教学模式单一

财务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充当着“聆听者”的角色。课堂上教师唾沫横飞、学生昏昏欲睡的景象屡见不鲜。教师习惯了“一言堂”,学生也习惯了被动接受信息。一些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工具: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老师写,学生抄”的情况仍不少见,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PPT课件讲课,但也多是“照本宣科”。(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难度系数较高的学科,学生不仅仅需要巩固理论知识,也需要在企业实践中真正体验业务流程。而在课堂上,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仅通过教师的描述难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因为实践的缺乏使得学生头脑里的想象可能跟实际工作相差甚远,所以高职教育应该采取工学结合方式,但是又由于实际操作困难和资金问题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工学结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考核形式不科学

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一般只对期末考试和毕业论文或设计作出了简单要求。考核方式也以卷面考试为主,分数多按照平时表现分和卷面分数的比例计算,且卷面分占的比重较大。学生平时不努力,临考“抱佛脚”,求60分过关即可;教师为了控制“挂科率”,出题偏基础。由此仅凭考试分数很难准确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多元教学模式选择

(一)设计教学法

1、设计教学法的基本介绍

教学设计法萌芽于16世纪欧洲的建筑学领域,后来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在“问题教学法”基础上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活动中心,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给的信息,而是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才能。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注重学生所表达的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

2、设计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启发设计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提出真实的、具体的热点问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活跃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让学生自主设计。对于设计方案的选题,教师可以给出多个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来确定,并按题目分组,按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给出设计方案的整体构思。

(1)深入分析,指导设计

教师的指导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共同指导,而要覆盖到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指导可以是即兴的、个性化的,但是要到位。整个设计方案设计的环节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研究讨论、给出解决方案和结论等。

(3)落实建议,实施设计

在教师重视指导设计的同时,学生也要将教师的建议落实到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实地调查或采访一些专业人士,收集更为真实有效的新信息。在条件有限时,还可以参考企业官网的相关信息,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作深入分析,撰写成设计报告。

(4)得出结论,予以评价

对于整个设计情况要作出总结。教师可以给予适当评价,但是更客观的评价方法是让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教师对大家的点评作最后的总结发言。老师可以给出一个评价标准,如设计内容是否切合选题,设计方法是否得当,数据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等。

3、设计教学法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作用

设计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中插入相关有趣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和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和探究,互相提供信息和讨论,同享学习的快乐。

(二)项目教学法在

1、项目教学法的基本介绍

项目教学法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是一种通过“项目”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这里的“项目”包括多门课程的知识。老师将任务以“项目”形式让学生自己计划和完成。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2、项目教学法在财务会计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任务的确定

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让学生讨论和最终确定。项目任务要符合以下要求:第一,目的要明确。项目不能和教学目标相脱离。第二,项目要完整。项目从设计、实施到最后完成应该是个连贯完整的过程,不能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第三,项目容量要适度。学生相关经验不多,项目容量过大会造成学生的畏惧心理。

(2)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任务确定后,教师应对学生分组并指定主要负责人,具体分配任务,分发任务指导书。小组成员要适当搭配,以利于项目工作的进行。学生内部讨论项目行动计划,明确分工。

(3)项目任务的实施

学生按照实现制定好的工作步骤开始行动,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作出相应的指导。实施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学校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实际操作完成项目任务。

(4)项目成果的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班级可以开展成果交流会。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与检测。对于成果情况作出书面汇报,内容可以包括帐薄登记的准确性;凭证、票据填制的规范性等等。最后,教师可在课堂上回顾全体学生的项目工作情况,突出相关知识要点。3、项目教学法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作用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项目之中,通过实践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把握所学专业知识,既体验了创新的乐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项目教学法,不仅为学生积累了会计工作经验,还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的基本介绍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老师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材料准备

在正式开始前,教师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熟悉案例材料并借助各种手段找到相关的材料、搜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积极思考。

(2)小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3-5个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对内容的深入了解。比如在讲授财务这一知识点时,小组讨论案例:上海某企业采取“转账“方式,由银行直接转工资到员工账户。该企业工资核算员利用工资发放中款项的支付无需收款人签字的漏洞,2年里将企业225万公款收入自己腰包。通过此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该企业采取的转账方式有何利弊?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克服其弊端?”根据这些疑问,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热烈讨论。

(3)总结

针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和看法,由教师来总结和点评。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又可以将知识点在案例的提出、讨论和总结过程中讲授给学生。

3、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通过案例,学生学到的是浓缩了的知识,通过整合课本上的资源,对案例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吸收和消化;其次,通过案例教学,将教学情境与现实情境相融合,课堂演练更为真实,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4、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

由于案例教学法本身就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很可能会大量使用案例以求解决课堂中的难点,但是在使用案例过程中,应控制其数量,如果案例过多,还会对学生的正常思路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边际效益递减”等问题,适得其反。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教学。适当引导、提高难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应用要求。(四)其他教学法除了以上三种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如体验式教学法、导向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一体模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模式都不同于传统教学,多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第5篇

1.1加强组织建设

预算管理主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来完成,只有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组织的体系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管理组织保障。通常情况下,预算管理都会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式进行,从决策、管理与执行三方面入手。学校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将委员会作为管理主要决策层,由学校的人事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学校后勤等部门构建而成,负责对学校所有预算进行审核,监督预算的实施情况,协调各方工作人员,提升工作效率,解决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管理层人员主要由学校的财务主管担任,实施具体的预算管理措施,将其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其余各部门从执行层面入手,构建预算责任中心。学校校长及各处室领导要对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

1.2完善预算观念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学校体制的改革,在预算管理上,《学校财务制度》对学校财务预算工作的概念以及内涵应进行明确,提出统一预算编制原则以及相应的编制方法,将学校收支情况与预算管理相统一,由预算相关部门统一管理。从新预算法的内容来看,学校预算如果通过审核,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自求平衡,不可以出现赤字预算,进而提升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

1.3提升预算编制质量

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学校各部门的权力以及职责安排,是经济活动的前提,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分析预算的可执行情况,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学校的经济成分近年来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预算工作所需要涉及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所以预算编制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更改。要按照财政部门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彻底打破传统模式下基数只增不减的预算编制方式,对学校各个部门的全年经济计划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综合利用各种编制方法,提升预算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将编制预算的全过程变成上下级相互联合决策的过程。学校各部门在向财务部门申请预算经费时,上报的情况必须的真实可靠,保证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1.4建立责任制,完善预算监督

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学校改善财务管理状况,减少乱收乱支情况的发生几率。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对负责范围进行划分,不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财务工作人员,都需要切实的融入到责任制中,逐级防范。从传统的重视预算、轻视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完善预算监督工作,建立检查制度与评估制度,预算明确后要保证项目的后期执行。对项目经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问题,要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对项目进行复查,保证资金的正确使用,同时也可以找出既定目标与学校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差距,评判业绩的优劣,提升经费使用的有效性,合理开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1.5完善内部审计

学校内部审计、监察部门需要切实参与到预算制定过程中,明确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方针,以预算为中心,进行单项审计,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审计。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可以通过网上公示或者通报批评等方式给与提醒,情节恶劣者,可以移交相关政府机构来处理。审计监察部门需要加大对重大项目、大型设备采购方面的监察力度,对比较重要的经济合同实行预算审计,未通过审计的合同,财务部门可以拒绝付款,减少资金流失漏洞,保证财务预算正常进行。

2.总结

第6篇

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模式中,所谓互动式教学法,就是指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并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和学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贯穿于整个财会管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在财会管理教学中既扮演着主体角色有扮演着课题角色。财会教师通过备课并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财会管理教学活动中,和老师的教学内容形成良性的互动,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探讨和交流,建立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财会管理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学生更能较好的掌握财会管理的各项技能,特别是对于学生财会管理实操的提高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互动式教学已经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可并应用在高校财会管理教学中,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财会管理教学采取互动模式的有效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高校财会管理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善于思考,教学生学会学习。启发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提出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时间,然后因势利导,是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并结合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在多种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课过程中,准备真实的会计凭证、账本、单据等材料,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边教边学边做,积极互动。能够正确的采取互动模式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课堂内容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也不尽相同,只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课堂进行层次性导入,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2.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氛围。互动式教学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良性的互动,打破传统的你教我学的状态。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在高校财会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解惑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更能身心放松,遇到问题敢和老师积极进行交流,独立的表达自己观点并在出现分歧时敢于与老师进行探究,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水平,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学生财会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力。3.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校财会管理课堂导入。多媒体教学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能力,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于一体,营造适合学生认知活动的学习环境和方式,加强了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了联想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把学生带入人之所想、情之所至的境界,非常适合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规律,使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了高校财会管理课堂教学中。在高校财会管理课堂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校财会管理互动教学模式中进行辅助课堂教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只要多媒体使用的恰当合理,就可以极大的渲染和烘托财会管理的学习的氛围,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财会管理学习享受,使师生和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好地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对高校财会管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对财会管理知识的掌握以及财会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提供条件让学生真正走到企业,教师帮助学生切身体验财务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学生普遍存在上课状态不好,有迟到、睡觉、玩手机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有一定关系,目前的课程大多数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枯燥无味,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学生难以掌握教学内容,往往应付了事。汽车营销财务管理课程并不例外,同样在内容上也缺少与职业实践直接相关联的岗位技能知识,导致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脱节。所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走进企业,比如联系汽车4S店。教师应该真正的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转为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实际工作实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直观的体验财务管理流程,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三、结语

第7篇

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外乎三个关键环节,即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环节分别体现了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工学结合就是这样一种注重这三个环节改革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了,究其本质,也就是结合了市场与社会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出令其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人才。在高职会计教育中实行工学结合,不但能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以及能力,还非常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革可以带动整个财务专业建设,进而引导课程改革。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策略

基于工学结合的基础,《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可以作如下改革:

(一)“课岗融合”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岗融合”,指在工学结合模式中将课程与岗位进行融合。具体而言就是一课融多岗、一岗融多课,做到课中融岗、岗中融课,真正实现课岗融合。在教学的构建中,根据工作岗位来进行。在《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中实行课岗融合,不但满足了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而且满足了《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就业。

(二)结合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其总体思路可以结合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会计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具体设计时不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中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教学模块分别开展教学。具体到每个模块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这样便于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内容融为一体。如果能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同步传授给学生,就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的目的。在分解具体教学模块时,不妨从理论知识和岗位两个方面来开展。分解完模块以后,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如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模块,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再如会计出纳岗位模块,货币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是其主要教学内容。其它每个岗位模块都有其教学内容,在分解为这些模块后,要根据具体岗位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并在工学结合中进行实施开展。

(三)建立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

开展工学结合,就需要进行会计仿真教学。而建立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室是一条有效途径。可在学校内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室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这些实训室内,要设置各种模拟系统,以增加会计教学的仿真度。比如银行结算模拟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以及会计业务模拟系统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体现出会计岗位的业务。在这些模拟实训室中,通过提供相应的操作模拟训练,以及组合各个环节,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实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业务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会计身份进行反复演练,诸如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会计、销售空间、税务会计、会计主管、出纳以及往来会计等身份。同时,在这个仿真环境中,供应商、采购商、企业经理、财政、税务或仓库保管、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审计等不同身份也可以得到模拟训练。这样,通过校内实习,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学生就会在实训中了解应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操作和会计手工操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除了在校内建立实训室内进行模拟训练,还可以聘请软件公司或企业的专家到实训现场队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仿真实训的真实性。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方法的采取。

一般来说,企业在实际工作通常是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而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企业也会涉及到深浅不同的财务会计内容。企业的发展总是会从初创期渐渐发展到成熟期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其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往往会由浅入深,其工作量也会由少渐多。因此,会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鉴于此,可按照企业的类型安排难易相当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企业的初创期,安排最基础的会计工作。而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会计就可以安排相对较深的会计内容。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结合企业的不同阶段安排实践模块的内容。而设计理论课程模块时,就可以从初创期模块、成长期模块和成熟期模块等不同阶段来开展。针对每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在实践中,最好“讲练结合、边讲边练”。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将理论融合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要把传统的对掌握知识的考察改变为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在具体考核中,首先可采用现场实景操作的方式对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其次,采用综合模拟操作的方式对不同岗位进行考核评价。

三、结语

第8篇

1.1财务会计课程特点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理论与实际结合,课时较长,与会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财务会计专业性极强。财务会计是在学习完基础会计之后对基础会计的深化,同时又是众多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质量直接关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要想学好财务会计必须先学好基础会计,如果基础会计掌握不好可能无法理解财务会计的内容甚至根本听不懂财务会计。从总体上来看,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繁多、系统性很强,要求学生能理清知识脉络,找出个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学习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内容。第二、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岗位,财务会计的职能是记录、计量、报告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类经济业务。作为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会计岗位,财务会计必须选用正确的核算方法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在规定时间内绘制出会计报表。因而,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1.2财务会计教学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场对财务会计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各大高校对财务会计教学的财力、人力投入不断增加,财务会计的相关精品课程也越来多。各大高校的这一系列措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会计人才,满足了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虽然各大高校在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财务会计精英人士缺乏,大多数财务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实际操作能力较差等问题。财务会计是一门实操行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将所学会计理论与企业经济业务相联系。然而国内目前大多数财务会计教学都以讲授为主,学生实际操作机会缺乏。同时,多数财务会计成绩考核都采用期末笔试的单一形式,学生往往采用期末突击的方式通过考核,这样会导致学生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能力欠缺。

2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内容滞后教辅资料缺乏

虽然市面上的财务会计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这些教材往往都是先对一些财务会计的概念进行笼统的解释,并不通过实际案例对其进行说明,学生很难从这些概念描述中找到财务会计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此外,由于教材编写周期的限制,很难将实际处理过程中新产生的理论及时编入教材,导致教材具有一定滞后性。即使有的教材中出现新的理论或超前理论,书中也未能予以详细说明,容易导致读者理解上的混乱。同时,目前国内公认的财务会计精品教材都或多或少存在教辅资料缺乏的情况,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取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延伸。

2.2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透彻理解、熟练掌握还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各个行业日常经营的经济业务,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能将所学理论与企业日常经营的经济业务相联系,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为企业提供准确无误的财务报表。然而,目前国内财务会计的教学课程多为讲授教材上的理论,虽偶尔涉及企业财务会计内容,但都仅仅停留在企业经济状况的共性,未对企业经济状况的个性进行探究。从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却不会将自己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学历与实际能力不符,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使学生就业难度增加,使企业找到优秀财务会计人员的难度增大。

2.3课程衔接不当

财务会计作为基础会计的深化课程,与基础会计之间的衔接基本合理,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之间的衔接却相对混乱。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通常中级财务会计涉及的是通常业务的处理,而高级财务会计涉及的是一些特殊业务的处理。但是由于企业日常经营的经济业务错综复杂,难于区分和界定,因而造成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之间衔接混乱。其次,财务会计作为一个服务性专业,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服务。但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财务会计往往还涉及法律、管理学、税务、计算机方面的内容,因此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具备以上各方面的素质。但是在实际的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和学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对这些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非财务会计内容掌握不够,综合能力不强。

2.4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市场对财务会计需求量的增大,财务会计人员越来越成为社会上的高收入群体。然而,教授财务会计的教师的工资收入远不及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因而导致了大量优秀财务会计教师的人才流失。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的财务会计教学人员中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占有很大比例,限制了财务会计的教学质量。

2.5课时分配不均

财务会计章节繁多、内容复杂,因而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给予足够的课时。然而,随着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开设课程的增多,财务会计课程课时被不断压缩。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对课程进行删减,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6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虽设有平时作业分值,但期末笔试仍占有很大比例,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通过突击来取得高分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部分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更会给学生一种只要理论笔试过关就能学好财务会计的错误观念。

3财务会计教育改革方法

3.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虽然财务会计教材由于编写周期的限制导致教学内容滞后,但是财务会计相关期刊中的文献代表着财务会计专业最新的理论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财务会计领域最新的理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理解。由于财务会计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学科,仅凭教师的课堂讲授很难使学生全面、熟练的掌握财务会计的内容。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课程设计方面的内容,方便学生练习掌握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

3.2增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由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实操性极强,因此仅凭教师课内讲授和课程设计,无法让学生彻底掌握财务会计,所以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课学习后通过实习等方式将学到了东西应用于实际中,并通过实践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再上课来深化学习。通过上课、实践、在上课的方式不断深化学习财务会计,才能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认识与掌握程度。

3.3加强课程界定和衔接

如前文所提,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之间的衔接却相对混乱,高级财务会计起源于二战之后,用于解决会计领域诸多新问题,但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多数教材将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但一些具体内容有分歧,比如所得税会计,在一些教材中是中级财务会计,在另一些教材中是高级财务会计。由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界定和衔接很不明确,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也容易混淆,影响教学质量。

3.4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素质

由于财务会计的教学需要的综合性较高,要求教学老师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熟悉企业的实际状况。当前很多学校的老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学历达标,但大多数都是由学生毕业留校当老师的,没有去过企业,缺乏对财务会计的企业实际应用的经验,教授的课程理论性强但实践性弱,导致的结果便是上课犹如纸上谈兵,如此如何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3.5合理分配课时

学校应尊重相关教学老师的意见,财务会计课内容繁多,而且课程重要,若一面压缩课程一面要求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就显得对学生不负责任。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有相应课程老师参与,合理分配课时才能提高财务会计教学质量。

3.6完善考核机制

财务会计这种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突击,重理论就能高分的想法。所以笔者认为应平时成绩比例,并将平时成绩细化,提高其覆盖面,比如上课发言率,是否阅读相关实际,做案例等,还要有一定分值用于考核实践效果。一次来全面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的理解与应用

4结束语

第9篇

首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财务分析》课程中实际工作任务分析、整合工作任务,归纳、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编写等环节的课程整体开发过程要求,依据方法、地点、人员四个方面,仿造企业真实环境来设定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设定要突出财务分析知识的联系,根据工作任务设定财务分析课程内容,进而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就能增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其次,整合高职课程体系,按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针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第三,根据《财务分析》工作过程确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通过企业、行业专家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等十个工作过程分析,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杜邦财务分析等方面,让学生具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的职业分析能力,并具备应用财务报表信息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组织教学内容。在《财务分析》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财务分析典型工作岗位要求对照国家标准知识,掌握通用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并由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为培养学生真正掌握对事财务报表分析技能,以企业生产的典型《财务分析》工作职业岗位为依据开发《财务分析》课程,所有的教学实训项目按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并以此为载体,设计《财务分析》课程具体教学项目。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模块设计

(一)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导向设计模块化教学任务依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任务教学培养方式,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涉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营业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利润分析、资产结构及效率分析、资本结构及效率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任务,设计为十个职业能力模块,创设真实任务的问题情景,并完全按照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财务分析操作的真实性和职业性。这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由于设定目标任务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渴望和调动他们主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知识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典型财务分析工作职业能力的要求,组织安排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阅读与分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岗位工作能力。通过不断努力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如:启发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形象教学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这样师生进行了充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财务分析》课程教学项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营业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利润分析、资产结构及效率分析、资本结构及效率分析、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等教学模块。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上,可将每一个项目分别设置几个相关任务,每个任务内含具体的能力,包括应知能力和应会能力两部分,应知能力为应会能力服务,任务的深度要参照高职教育标准,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达到初级资格水平。图1为《财务分析》课程内容构架,描述了课程模块。

三、《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资料,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该企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完成对该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凭证登记和账簿登记工作并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这样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的感情状态得到最优发展。

(一)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它要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教师进行情境设计时要时刻以教学目标为准绳。情境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情境设计要合理设计,精心谋划,要有针对性,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同时也要使情境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不应单纯为设置情境而设置情境。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财务分析理论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单证、图片、实物、影音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多媒体教学可以补充更多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充实更多的案例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计方案,不同组别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现场的控制、反映和应变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