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5:23: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四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思维障碍;构建知识网络;诱导思维;激励思维;启发思维
初三学生刚学习化学时,出于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受到“热闹”的化学实验的吸引,一般学习热情高涨,这种热情可持续至第二单元,并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但自接触原子和分子、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等抽象概念后,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难以准确清晰地把握各种概念,不能综合运用各概念解题。因此,分析初中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寻求有效的跨越学习思维障碍的解决之道,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化学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分析
1.在化学概念学习中,某些学生容易一成不变地迁移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到化学学习上,片面认为只要理解化学知识就行了,
而忽视对具体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的本质的认识;有些学生依赖于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知识点的积累,不会联系对比,不善于归纳,对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较含糊,知识点没有连成链、形成网,因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2.对概念认识肤浅,惯于背诵概念内容,而对概念表述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无准确把握,因此,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清晰的界定。如,“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很多学生没有抓住“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总称”这几个关键词,所以在表述宏观、微观,判断原子或元素种类等问题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3.囿于思维定式的影响,习惯从某一角度,用同种思维模式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变通性及发散性,遇到稍复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如,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都知道,但是让学生证明CO2与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反应时,因为两者反应无明显现象,学生就毫无头绪了。
4.思维肤浅空泛,只从物质表象上、形式上思考问题,缺乏想象力,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二、克服思维障碍的对策
1.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
要求学生对应会的和应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定要及时掌握,做到:(1)准确把握概念、原理、定义和重要事实;在教学中,对于概念、定义等,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剖析。(2)对比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分子和原子、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等,都可进行列表分析。(3)将知识结构化、整体化、系统化,系统化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认识问题,抓规律、记特殊,学会对知识概括归纳,构建知识块、知识链,知识网。如,在学习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后,我们需要将物质的分类体系系统化,这样,对物质的分类就有一个整体化的认识。
2.诱导思维,激励思维,启发思维
(1)多方设疑诱导思维。思维源于疑惑,疑则思,思则进。因此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围绕相关教学目标设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问题链,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向纵深发展。
(2)巧用实验激活思维,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实验现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使其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这时易形成表面的活跃,而忽视对本质的认识,使思维流于肤浅,故这时若我们根据实验现象适时点拨,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3)解题过程启发思维,思维能力是基础知识、智力以及解题技能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学生因某些原因不能判别当前内容与已有经验的关系时,教师若能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适当的“认知桥梁”,唤起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信息,与当前情景相联系,问题就可顺利解决。如,讲完一题后,对题目进行变化:增减已知条件、转变提问角度、提升问题难度、改变化学反应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也许会将思维引向更深层次,起到一题多练、一练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
(4)熟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直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要教会学生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养成勤思、善思、深思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思维品质的优化。
①灵活迁移应用是认知的最终目的。如何达到会用呢?这就要学会迁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查所学知识,用已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新知识,尽量多地设计新的应用情境,让学生能在这些情境之中充分应用刚学到的知识,知识才能在迁移过程中得到强化。如,NaOH与SO2能否发生反应,课本中并没有这个反应,但通过思考,便能迅速迁移到反应可以发生的依据: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所以,二氧化硫也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注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对于习题条件的改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通过改变设问来探究结论的变化,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一、对化学信息给予题的理解
教材中化学给予题是一种新形式,也有称为化学信息题,或者化学新情境题。主要形式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对给予的关于化学问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找出解决方法。化学中的信息题,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不容易碰到,所以,这类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思维方面等,都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提取,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给予题的特点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内容上的特点,这类题由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装置加之物理性质等几方面内容构成。第二是信息题涉及的知识面不宽,一般只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信息的提供直接和明显。在结构上,信息给予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题干,一个是问题。
三、信息给予题的解答
教材上的选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不要忽略教材安排的课后阅读内容,这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支持,而且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现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适时补充,可以是世界大事,可以是科技新发展,可以是自然现象。
比如,从含有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的方法有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另外一种是将焙烧过的矿石均匀混合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后真空高温焙烧,实施后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从题目表面看,该题的信息不明显,但是却包含两条信息:第一种方法中产生了氧化铜和二氧化硫;第二种是刺激性气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顺利完成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四、教会学生建立化学模型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十分精练的,高度概括的内容具有简约化的特征,因此,在学生看来是非常抽象化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很容易泯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图片、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知识模型,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有力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构模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建立化学知识的图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化学知识最原始的研究过程进行动态再现,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分析的模型。比如,我把拉瓦赐当年研究空气组成的过程做成课件,让学生感知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领略知识的形成,了解化学分析方法。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初中化学 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并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代替的解释。”它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转变成主动去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探究性学习已经是现代教育的本质需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在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要尽可能地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和问题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地探究性学习习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下面谈一谈我多年来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上的几点思考,和大家共勉,敬请各位同仁批评和指正。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亲临其境化学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思考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在做,学生在看,而探究性教学中要注重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乐于探究、动手实践。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化学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化学知识的获得。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实验器材,条件允许再增设一些趣味实验,教师在旁边适当指导,保护学生安全,定能激发学习的探究性学习乐趣。比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注射器、橡胶管(连接在注射器上)、铁架台、热水等,一些药品:白磷等,设计探究“燃烧的条件”方案。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这时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有学生上场了。不同次的实验,注射器中的白磷有时燃烧,有时不燃烧。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出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哪些?是要同时满足还是满足一些?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
二、让学生积极探究热点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在当今社会,化学应用已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和人类有关的重大探索活动,比如我国的探月计划、形状记忆合金,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光导纤维、新能源等等。教师在燃烧与灭火章节中,可以通过观看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视频,讲讲燃烧的作用,既增加了学生爱国情怀,又引导学生探究通过燃烧还能产生什么?在讲形式记忆合金时,告诉学生航天飞机的伞形天线,为了方便发射把它压扁附在船体上,飞船升空后受阳光的辐射而升温,于是天线便记忆起原来的形状,重新支起。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一些化学在新科技领域引用,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肯定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对未知领域探究的兴趣。
三、让学生领会化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世界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怎么去学,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因此,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化学对人类有重大意义,跟生活有很大关系,化学和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密切联系。化学给我们生活添暖,尼龙分子中含有酰胺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用磺铁矿燃烧制硫酸,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胶做粘合剂,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成爽口的汽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找来生石灰、硫酸、汽油、橡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以上相关实验。比如可以问学生汽水很爽口,有谁知道二氧化碳怎么制取吗? A学生想到用碳在氧气中燃烧制取, B学生想到高温使碳酸钙分解来制取,C学生想到利用碳酸盐与酸反应制取。这时老师可以给一个肯定的激励,学生探究化学的动力被激发了,此时老师可以将几千年前化学家发明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拿出了给大家看,并介绍“启普发生器”的组成及应用方法。这个案列获知学生亲身体验这种主动过程探究,就能够引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心理情感反应,逐步养成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究、积极创新的欲望,也体现了化学探究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的必然。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手段明显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增强学生信息素养,而且对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相长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将极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1 教学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设计者领导者的角色,强化其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独立尝试,合作交流,探索研究,增强学生们在教学中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进行知识点范围的指定,明确活动的目标实现和检验方法,点出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在设计方案、方法上给予系统指导,对学生的活动设计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点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进行具体的操作讲解。学生独立或自由组合,自行查找资料,确定活动设计方案,了解需求,开出任务清单,设定解决方案,构筑设计平台,进行设计、收集、调试、实现、检验、交流,整合信息,展示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过程教师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
2 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多为验证性教学方法,学生依赖详尽的指导内容的每一步骤,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操作,必然获得预期的结果,从而达到对理论学习的验证,学生依赖老师的指导,缺乏主动思考、创造思维对技能性知识反证性的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实操能力较差。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及、CAI课件的广泛应用,CAI课件具有交互性、多样性、个别性、灵活性和重复性等特点,通过图、像、声、文并茂,加大知识信息传播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并能直观、生动地展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引入CAI课件,使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电子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和实现手段。学生借助互联网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整合,了解最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利用相应的设计工具软件和仿真工具软件进行分析实现,然后在实际网络平台上进行验证,加强信息技能的设计探究能力;利用实验室进行硬件了解、分析、制作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将会引起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的变革。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的信息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教与学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必须培养全体教师的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微课、网络课程平台、互动考核系统等等,这些资源都应是由学科教师参与制作和搭建完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育信息化中实现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懂得筛选有用的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努力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师。
将信息化进入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仅限于书本、课堂,网络化学习将成为主流。学生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对信息技术有了整体认识,平时课堂学习中也充分接触到相关工具软件,更易于接受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提升信息素养,培养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便利地获取和更新最前沿知识,使用信息平台拓展视野,学会终身学习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元方向发展。学生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开发潜能的认知工具、自我测评的学习反馈工具、创设情感的情感激励工具,逐步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4 教学环境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有校园网、互联网、视频点播系统、网络课程平台,还包括投影银幕式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式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Web教室、语言实验室、微机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电子图书馆等。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应努力构建开放化、共享化、参与化、全球化,可以用网络沟通世界,走出地域局限,还能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共享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能让不同地区的学生站在互联网同一起跑线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终身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还应包括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再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与学和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等多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是作为传统教学的极大补充和完善。
作者简介
【关键词】黄宗羲;哲学基础;本体论;人性论
【作者简介】王慧,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江苏省盐城工学院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94
【中图分类号】B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34-04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皆有其哲学基石。明末清初,山河破碎,国破族亡,民不聊生。黄宗羲面对社会现实,以激烈的言语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结合时代特点,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化思想。通过对其教化活动和教化思想形成的追溯,黄宗羲内容丰赡的教化思想有着特定的哲学基础。
一、黄宗羲教化思想的本体论依据:理气合一
二程在理气、道器关系上,认为理、道、无形是形而上,器、气、有形是形而下。实际上,这是按照无形和有形来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抽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根据是没有形体的、不可见的,把他们归结为形而上,具体的事物认定为形而下。承认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合理的,但不能说,事物和其规律或内在根据有本质的不同就是不同的东西,分而为二,进而夸大了二者的差别。二程否认规律或内在根据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二程认为理气无先后。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不可分离,这些思想有积极合理的因素。朱熹一方面继承了二程的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另一方面,把二程的这一思想发展为“理在气先、“理生气”的思想。明朝的哲学家罗钦顺也正是利用了二程理气不可分、理气无先后的思想。对朱熹的“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进行了批判。
黄宗羲赞同罗钦顺关于理气问题的观点。他说:“先生之论理气,最为精确,谓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罗钦顺以程朱派自居,却从程朱派理学的内部改造了程朱理学,并对“理在气上”、“理在气先”、“理本气末”、“理主宰气”的理学唯心论提出激烈批评。明确提出了“理气为一”、“理在气中”的哲学命题。在罗钦顺的哲学思辨过程中。“气”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本体,是根本,而“理”于“气”之转折处观之,是可以被感应的、被认识的。在理气关系问题上,罗钦顺是“气本论”者,是“气”一元论者。
黄宗羲批评程、朱理学中的“理本论”,并吸收了罗钦顺理气观的合理成分,以“气本论”创建其哲学体系。首先,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源、世界的存在方式。他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不已。……千条万绪,纷纭锣辐,而卒不克乱,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气”是处于动静、往来、阖辟、生降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是循环无已,无始无终的。其次,认为“气”在不断的运动中才生化万物。“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然天地万物由气构成,黄宗羲承认宇宙万物的多样性,根据气的精粗、灵钝、智愚及清浊形成天地万物,昏浊、粗钝之气生成禽兽,所以其“所知所觉,不出于饮食牡牝之间”;精细、灵明的“知气”构成万物之灵人类,人因所禀之气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属性,能遵守“三纲五常”和进行善恶的道德选择。最后,本然之气是永恒存在的。黄宗羲继承张载的“气”说,“盖天地之气有过有不及,而有愈阳伏阴,岂可遂疑天地之气有不善乎。夫其一时虽有过不及而万古之中气自如也。”天地之间气运动变化时,有过或不及,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具体的气变化时虽聚散消长,但本然之气、中气自始自终永恒存在,由此提出“盈天地间皆气也”的哲学命题。
“理”是气的升降消长,也是运动背后不变的规则和条理、规律。即所谓“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黄宗羲用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物、草木转换探究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也就是规律。黄宗羲认为“太极”亦不过是理而已。他说:“所谓太极也,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以其极至而言,则谓之太极。”“太极”只不过是流行之则中“极至”的理罢了。
在“理”与“气”的关系上,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道、理皆从形、气而立,离形无所谓道,离气无所谓理。天者万物之总名,非与物为君也;道者万器之总名,非与器为体也;性者万形之总名,非与形为偶也。”“道”和“理”并不是先于气存在的东西;相反,“道、理皆从形、气而立”,是万物之总名。从属于气的,离开了气与器,就没有道与理,当然也就不存在“极至”之理“太极”了。由此可见,黄宗羲“太极即理”根本不同于程朱理学“太极即理”。“理”依存于“气”,不能独立于气外;“理”像“气”一样运动变化不止。“盖以大德敦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亦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这就是说,就宇宙整体而言,“理”和“气”都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气”与“理”同样处于守恒状态,不存在谁有聚散的问题。对于具体事物来讲,气有变化,理也随之变化;就是说,理是依气而存在,随气的变化而变化的的,否认理独立于气而单独存在。由于不断运动变化,“理”和“气”是日新月异的,同样不存在无聚散的问题。“理不能离气以为理”、“离气无所谓理”、“气外无理”。黄宗羲批评明初学者薛碹表面上认为理气统一无先后,实质上把“气”看做次要的、理看做永恒不变的观点。薛碹举了日光与飞鸟的例子,把“理”喻以日光,把“气”喻以飞鸟,认为:飞鸟载日光而飞行,理气无先后,但日光与鸟并不同时俱灭,故气有聚散,理无聚散。黄宗羲指出“理乘气机而动,如日光载鸟背而飞。鸟飞而日光虽不离其背,实未尝与之俱往而有间断之处,亦犹气动而理虽未尝与之暂离。实未尝与之俱尽而有灭息之时。羲窃谓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若无飞鸟而有日光,亦可无日光而有飞鸟,不可为喻。”黄宗羲认为,日光与飞鸟之间关系并不像理气是不可分一样,此比喻不恰当。黄宗羲主张理气一元,“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谈到理的时候,意味着理是气中理;反之,当谈到气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气中有理。这比薛碹的“理气无先后”更为明确、更进步。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研究理气之别,“理”是事物的本质,而“理”、本质通过“气”、现象来表现;“气”是表面现象,内含着丰富的本质,而“理”蕴涵在其中。
理气是一。从认识论方面讲,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它的规律,也就是“理”,这本身就是对多变的、表面现象的扬弃。可是,如果片面夸大抽象出的规律,就会把“理”视为一种独立的东西,容易分裂物质本质与它的规律,这在认识“理”与“气”关系时。会把它们作“两物”。程朱理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天理”论。张载坚持气一元论,虽然驳斥了“理”与“气”两分,但未能从理论上阐述两者的关系。黄宗羲反驳程、朱理学“理”“气”两分的理论,“夫一边言气,一边言理,气与理,岂分道而驰哉!盖气者,理之质也;理者,气之灵也。譬由铜镜生明,有时言铜,有时言明,不得不两称之也。然铜生乎明。明本乎铜,孰能分而为二哉?”黄宗羲认为“理”“气”是一物而两名,“抑知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黄宗羲看法是:“气”是指“浮沉升降者”即运动着的物质本质。“理”是指“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即物质运动的规律。“理”、“气”是运动过程中的二种属性,只是一物,而不是两物;是由人造出来的两个名称来表达同一个物体:是“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就等于确立了自己提出的“理气是一”哲学命题。
二、黄宗羲教化思想的人性论依据:心性合一
心性问题涉及心性与理气、心与性、性与情、心与情、情与欲等很多方面。宋明理学、心学各派围绕心性这个核心问题争辩不休,众说纷纭。黄宗羲对宋明以来各种心性理论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批评了程朱理学的心性理论,继承其师刘宗周的思想,主张心一元论,明确提出“离心无所为性”的观点。提出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心性说。
性情统一。黄宗羲心一元论的心性说。坚持性情统一的观点,反对程朱理学家割裂性情的看法。孟子开创了“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而仁义礼智是后来起的名称。若认为仁义礼智先于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先天存在,就会割裂性情之间的关系。黄宗羲赞同孟子的观点,认为仁、义、礼、智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的名称,离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个基础,仁义礼智也就无从谈起。黄宗羲反对朱熹的观点,朱熹认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情,仁、义、礼、智“四德”是性,把性当作体,情当作用,性是理之总名,由“理在气先”、“理生气”的理一元论推演出仁义礼智之性先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存在,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情的根源,即“心根于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由仁义礼智之性作用的观点。黄宗羲继承并扬弃了其师刘宗周之说,从体用关系的理论上把性情完全统一起来。黄宗羲认为仁义礼智之性是后起之名,离羞恶、恭敬、是非之情无以见仁义礼智之性,情是性的基础和前提。从人生开始,只有父母兄弟这段情是与生俱来,实实在在的,而仁义礼智乐这些虚名是在事亲从兄时遵循的条理:“仁义礼智乐”之名是在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道德践履中发现了其中的“当然之则”而给命名的;认识到伦理纲常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否认伦常的先天性和至上性,认为性情之间是统一的。
心性统一。黄宗羲气理关系的原则推广到了心性上。气理对应于天,心性对应人,人心禀天之气而生,而人性则只是人心的活动之理,因此心与性亦是统一的。黄宗羲认为气理关系在人性上的表现形式为心性关系,有了气理统一,也就有了心性关系统一。黄宗羲认为心有明觉,是思考的器官,而思考按照条理秩序进行。人心喜怒哀乐循环无已运动,但在该恻隐时表现为恻隐,该羞恶时表现为羞恶,该恭敬处时表现为恭敬,该是非时表现为是非,纷纭复杂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条理性,性就是心体流行的这种条理秩序。黄宗羲“性”的最核心的含义专指“人性”,认为“性”是人特有的,从“理”角度看,人性被认为是仁义礼智,是纯粹至善,而从气化流行角度看,是心的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黄宗羲在“人性”的涵义上继承了宋明理学“人性”的意思,创新之处在于将“心”和“性”完全地结合在一起,承继并扬弃其师刘宗周“理气是一”、“心性是一”哲学命题。黄宗羲系统化了理气合一、心性合一的思想,并进一步推广应用了此思想。黄宗羲认为“人性”是人心所固有的仁义礼智和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但并非所有人心体的气化流行刚好呈现仁义礼智使得喜怒哀乐处于中和状态,绝大多数人因“气之杂糅”影响,禀承“无理之气”、“气之粗者”,“心体流行”时产生“过不及”的情形,这时的条理、秩序就不是“性”。黄宗羲的“人性”是在世俗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生命的根据。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各得其所,并不像宋明理学家用“人性”指导人们的行为。在黄宗羲“人性”论的观点中,人性并不是人的全部,也没有将人丑恶的一面作为人性。只有中和当然状态的那部分才是“人性”。黄宗羲在“性”的看法上和宋明理学家很相似。朱熹认为:“性即理也”;黄宗羲认为“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朱熹和黄宗羲都认为“人性”指仁义礼智的纯粹至善,都认为人和物都有源于“理”的“性”,但二者认识上有差异,即朱熹认为,人性和物性相同,仅仅是气禀有差异,人“得其正”,固有“纯粹至善”之性,物“得其偏”,就不存在“纯粹至善”之性,而黄宗羲不赞同“人性”等同于“物性”,他认为“人性”是人心喜怒哀乐的中和状态,使心性完全统一起来。
总之,黄宗羲讲的“心”是禀气而生的心,是“性”的物质载体,而性则是人在道德选择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固有的规律性和条理。他讲的“心即气”,与王阳明的“心即理”有根本区别,是指心与气统一于物质而言的。黄宗羲将理气关系推导到心性关系,可以看出,性是依附于心的,由于心无穷尽,则性亦无穷尽,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性亦日新月异,方来之心和已往之心不同,造成已往之性也不等同于方来之性,性将随心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从而说明,所有道德规范都是内在的、人性的“自然之则”,而所谓外在的、绝对的、永恒的道德规范挺立在人心之外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道德规范是人性的“自然之则”。对于那些违反人性、甚至贼害人性的道德规范,人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批判它。正由于此,对于从根本上颠倒了君民、君臣关系的封建政治伦理“君为臣纲”,黄宗羲提出了激烈地批判。并发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呐喊。
三、黄宗羲教化思想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天下为主。君为客
传统中国政治没有建立在参与各方所认可的政治共商和妥协的规则之上,有极少部分人把整个天下视为潜在的或现实的“我一人之产业”,导致政治运作过程中传统政治权力高度集中,阻碍着天下人利益的实现。传统政治制度安排中的“君主”导致了“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本末倒置结果。为了解决弊端,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为天下,非为君”的君臣观,实行君臣共治,以限制君权。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在黄宗羲看来:“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应像古代一样以天下为主人。君主为客人,君王一生所努力做的事,都应该是为了天下,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因此,君主与天下、国家就不能相提并论。“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天地这么大,在千千万万天下人中,怎么可能偏爱君主一家一姓,天下不是君王的私产,君主不代表天下,也就不再是“公”的代表。民众与君王相比较,比君主重要,是社稷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君主应该为民众服务,由此黄宗羲形成了以民众为中心的政治思想。黄宗羲指出“家天下”的君主专制是鱼肉百姓的根本原因,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乐,视为当然”。君主认为他有权利决定天下的利害关系,把天下的利益尽归于自己,祸害尽给予天下百姓,也未尝不可;敲诈剥削天下百姓,使百姓子女离别分散,以供奉自己一人的荒享乐,把这视作理所当然。天下的人都怨恨这样的君主,将他看成仇敌一样,称君王为“独夫”,“天下之大害者”。因此,黄宗羲推崇“三代之治”,认为那是圣王之治,即圣王不考虑个人私利,心中只有天下百姓的公利,为保证天下人的利益,比其他人辛苦干百万倍。
关 键 词:山水画教学 观赏 临摹 写生 基础训练 创新思维
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古老画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历来绘画美学思想也曾有过各持己见的观点,譬如有的在艺术实践上过分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强调继承性而忽视结合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分强调抒情、写意“神采为上”,而忽视性质、理法;有的过分强调毫发毕肖“谨毛失貌”。但是,优秀的传统始终起着引导的作用。一个山水画家必须懂得两个法则:其一是古人之理法;其二是自然之理法。只有把客观自然景物和主观情感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将状物与抒情、摹景与运情相统一,才能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黄宾虹先生是近代山水画史上一个集大成者,他贯通古今未来的秘诀为“于传统溯求本源,与未来以求开放”,就是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大胆变革,要有“创新思维”,要注入“时代精神”。要学习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东西,就是继承有生命力的部分,剔除其过时的陈旧的糟粕部分,代之以新的内容,这就是发展。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摹和写生辩证统一的训练与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对传统绘画接触甚少,所以在山水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必须“观赏”历代名画,教师要通过对历代作品的研究分析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概况、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正确引导学生读画、临画、摹画,先会“古人之心”,与古人对话、交心,从而揣摩优秀作品的意境、气韵与笔法、墨法。在读画、临画、摹画的同时,还要注意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这是山水画教学的根本。
我们借鉴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作品来,因为技法的产生毕竟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结果。如何了解和学习古人作品中的传统技法,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山水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要深入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这样必然和当今时代绘画美学思想、理论探讨等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历代有许多画家在不断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宋代郭熙力主“饱游饫览”;元代赵孟力主“久知图画非儿戏,满眼云山是吾师”;明代董其昌力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可作画”;清代石涛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又如近代画家齐白石画螃蟹,案头养螃蟹为师,日夜观察,方能画出栩栩如生、姿态多变的螃蟹。他们在深入了解自然、了解生活的基础之上,把握自然万物之灵魂,从而创作出许多造诣颇高的作品。所以,一个成功的山水画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撑,脱离不了“自然造化”的支撑,脱离不了“创新思维”的支撑。在山水画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处理好这个基本原则。
一、课堂临摹是掌握古人理法的重要途径
在山水画学习中,临摹可以使学生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在具体的学习中,对那些优秀作品的意境营造、构图经营,以及皴、擦、点、染等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有计划地临摹研究,才能懂得何谓传统,传统涵盖了哪些因素,才能科学地把握传统,才能将自然观察所得的深刻领悟重现于笔下。
临摹分对临、摹临、背临三种。在山水画基础训练中,更注重于对临、背临,使学生对范画作最大限度的再现。
在对临教学中,“形似”易而“神似”难,所以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先会古人之心”,教育学生“师古人之迹不如师古人之心”,要首先体会大师作画时的背景和心境;其次用心揣摩其笔墨关系和用笔的力度、节奏。有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古人笔意,可以将范画某一个局部进行放大研究,去体会其用笔的抑扬、顿挫、徐疾、轻重、虚实和墨的焦、浓、淡等感觉,从而临出范画的精神内涵。黄宾虹说:“名家临摹古人,得其笔墨大意,疏密参差,而位置不稳,位置妥帖,浓淡淆杂,而远近不分。树木有根株,或偶失其交互;泉流有曲折,或莫辨其去来。苟能瑕不掩瑜,论者犹宽小节。画贵神似,不在貌求。”明代董其昌说:“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临摹贵在把握范画的精神内核,而不在一笔一势。先要合古人,后要离古人。在具体对临中,要求学生用笔有力度,笔在指间,指实掌虚,运用腕、肘、臂、肩,去体会平、圆、留、重、变的感觉,去体会笔笔见功夫、笔笔有通情、笔笔有醒透、笔笔有脱尘、笔笔有相生的主要感受,从而求得“形似”和“神似”的效果。
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之上,离开范画从而进行临摹,通过对范画的深刻印象,而再现其风貌,使学生逐步稳定自己所学的各种技法,使学生的表现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课外写生是掌握自然理法的重要环节
在山水画教学中,一要重临摹,二要重写生。
写生,是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继续和深化。通过写生,使学生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更加熟悉自然、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界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亭台楼阁、山川烟岚的规律。写生不同于临摹。临摹,对象是静止的范画,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写生要受到环境、气候、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界山川、烟云,远近不同色,早晚不同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这样的记述:“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看如此,侧看又如此,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所以深入生活要深刻领悟自然界变化无穷的魅力,要了解远山近山,正面山侧面山的多样变化。自然界的树木、烟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节也不同。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这是说,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一山百态,一树百态,百山一理,百树一理,有势的把握,有质的探微,有景外之意,有意外之妙。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自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要讲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后繁,由静到动,从而循序渐进。
1.树木写生
学生初到自然界写生,因不了解树木形象特征及其结构,可先用铅笔或钢笔对树的正面、侧面、背面等各个角度进行写生,使其了解树的生长规律,然后再用毛笔,先由树干下笔,注意用笔的笔势、力度,在画树干的同时添枝加叶。这样既能认识它的生长规律,又可兼顾造型练习。同时重视用色用墨的观察、体会和写生。在写生树木时,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注意树在四季的各种状态、早晚的各种状态、南方树与北方树的不同状态、山林树与平原树的不同状态、背光树与受光树的不同状态……从而善于准确地捕捉自然中最美、最生动的素材入画。在写生中,还要注意到自然界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树木枝叶美的穿插组合规律,不是自己能凭空想象的,而是要用对比、平衡、节奏、统筹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去锻炼构图处理的。
2.云水写生
潘天寿说:“山无水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山水家要“青山洗面,白云为衣”,要了解大自然的烟云万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毛笔或铅笔对自然界云、水进行写生表达,了解云、水在不同时节的变化特点。当直接用毛笔写生时,注意水墨浓、淡、虚、实的变化,体会春夏云水和秋冬云水的不同,体会大山云水和平原云水的不同。用真心、真情去体味中国画笔墨在表现自然云水时的无穷变化,力求学生胸有大千,囊括万象,这样才可创造出“画中有龙蛇”“腕低有鬼神”的作品,才可营造出富有时代人文精神的新境界来。
3.山石写生
山水画以树、石为骨肉,以云、水为灵魂。树木、云水、山石是一幅山水画的最基本要素。所以,画好山石也是写生练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写生中同样要求学生先运用铅笔或钢笔,具体而严谨地勾画出山石外形,山石本质结构,使学生对山石在各种状态下的丰富变化熟记于心,用心去体味自然山川的精神内核。然后用毛笔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利用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疏密、组合、交错等去表现山石、山川形态的微妙变化,把握自然山川在潮汐阴晴风霜雨露中的千变万化。用笔要有顿挫、刚柔、转折、虚实。一张画中只有线是统帅,是首要的,像建筑中的钢架,没有线,墨、色都是零散的、松垮的,要求学生力求中锋用笔,线要遒劲,要毛,要沉着,不能草率;用线要追求毛、涩、辣、变,沉着入纸。龚半千谈到用笔时曾说:“线忌草、忌梗,要遒劲。”草,就是软弱;梗,就是枯硬;遒劲,就是内在的,像崩着的弓,箭还没有放出去,有内在的力。古人在山水画中用笔力求“点如高山坠石,横如万里阵云,垂如万岁枯藤。”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写生中,在把握用笔用墨的同时,更要体味山川的精神,要用哲人的头脑、诗人的情怀,去体味大千自然,用真情去感悟自然山石、山川。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用心灵与自然沟通,用思想与自然对话,以求“物我共化”的心境,从而给山石铸入灵魂。
三、创新再生是艺术教学的精神内核
在山水画教学中,通过临摹、写生教学的有机结合,还要使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与时代合拍,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对优秀传统绘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集各家之长,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握“古人之理法”和“自然之理法”,把传统技法与自然感受加以“生化”,从而写出“胸中之山”。潘天寿说:“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亦须舍得了自然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山人曰:“于无心处写鱼,于无鱼处求美。”就是说,绘画不可照搬,而要注入人文内涵与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山水画本真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于无心处写山,于无山处求美。”要信手拈来,妙然天成,纯任自然,才为画中龙矣。近年来,由于一些教师或打着课程改革的幌子,忽视传统研究,宣称“当随时代”;或观念陈旧,墨守成规,泥古不化,宣称“弘扬传统”,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只注意把具象如实的稿子经过所谓的取舍加工再现于画面,或把拍摄到的自然山水不加修饰地照抄过来;或让学生无的放矢盲目寻找所谓的创新感觉,出来的作品表达什么,学生自己都说不清楚。这种简单、刻板、幼稚的创作和教学观念,对开发一个人表达自我感悟,对提高生活的认识、对提高艺术审美水平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他们给学生想象力赋予的不是翅膀而是包袱。真正的继承不是打上强心针使其延续,真正的继承是“泥古而化之”,是“先合后离”,是“先过河,再拆桥”。创新不是“拔苗助长”,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像练武一样,先练熟了“十八般武艺”之后,新招术自然“水到渠成”。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再生、发展、创新。所以,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身为美术创作前沿的教育者,必须追溯古人之法,体悟自然之法,探索创新之法。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受传统文化,不懂传统文化的人,犹如没有吃母奶的婴儿,总是缺乏营养的滋补。所以,我们要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去了解自然,了解生活,力求以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创造意识赋予山水新的品格,营造新的意境,寻找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感觉。只有深入挖掘和培养个人生活感受,由具象的形“生化”为意象的境,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才会开辟出一个新境界。所以,山水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勾、皴、擦、点、染的笔头功夫,更要通过欣赏、临摹、写生等灵活多变的方法,给学生以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新感觉的传导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黄宾虹谈艺录》南羽河南美术出版社
[2]《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上海远东出版社
[3]《石涛与画语录研究》 韩林德江苏美术出版社
[4]《黄宾虹论画录》赵志钧浙江美术学院
[5]《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浙江美术出版社
课程改革以来,各个职业院校改革重心无不放在核心专业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上,课程计划以及课程实施从理论课堂向模拟生产车间倾斜,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职教课改因为专业繁多,各职校情况差别大,因此,同样的课改理念和框架模式往往得不到同样的改革成果,所以,根据各专业不同,各学校特点差异,职教课改不像普教那样容易做到整齐划一,更多具体实施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情况。
基础化学作为药剂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必然要为核心专业服务,因此,基础化学包括其他基础学科课程改革将夯实课改成果且对课改深入起推动作用。笔者就课改后的实践教学提出浅显思路。
1 基础化学课程理念的改变
课程改革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也就是对教育者教育思路和教育观念的再塑造。课程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理解课改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基础化学或者其他基础学科的教师,要理解职业教育的理念、本质、意义,找到学科的定位和教育价值所在。当然这在教学实践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基础化学老师必须面对的是更少的学时,更宽的知识面;学生对知识掌本文由收集整理握程度的重新界定,知识在实践生产中的实效性,或者说知识对学生的效益。教师还要面对所讲授课程正逐渐被轻视、学校师生整体向核心专业课、实验实训课倾斜这种情况,随之必须改变的就是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及考核模式。这些变化必须要去适应,而这种适应的根本就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理解。
2 教材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改变
课改之前,基础化学课程还是按照化学学科分支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这三门学科也是完全独立的,在药剂专业在低年级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改之后将这三门课程进修删减修改整理后,形成了基础化学这门课程。这种教材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改变,是专业基础课最核心的变化。特别是授课内容的整理与改动、知识的扩充与删减,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难以把握的。这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教学理念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做支撑;需要教师深入了解社会生产实践做支撑。教材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改变并非是简单的删减了一些知识,补充了一些知识,教师一定要了解为什么删减、为什么补充,教学目标为什么是掌握、为什么是理解、生产实践会重点用到哪些知识等等。
3 教法学法的改变
职业教育本身就不能像普教那样,讲授知识点,然后是题海战术巩固练习达到融会贯通,时间和知识面宽度不允许;也不能像高校那样,更多强调重点,其余翻翻讲解一扫而过,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补充,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达不到;所以,职业教育教法学法是最难以把握。课改之后,职业教育对教法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你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还是多媒体、选择模块化还是驱动任务、探究法还是讲授演示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内容,这是首先;其次才能在课堂上讨论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以及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去钻研教学方法,找到一套适合学生,适合学科,适合自己的方法是相当困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职教各个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即使是传统、经典的教法也要融会贯通,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4 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的改变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课程改革的领路人并不是教育理念,而是教育的考核和社会的最终评价。笔者多次思考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笔者认为这个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社会并不认可;而社会认可的那部分学生,在职业院校中成绩可能并不突出。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这两种认可出现了较大偏差。所以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以及考核模式必须要与社会实践、课改理念相适应,如果评价和考核没有变化,改革就会畸形。课程评价和考核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抓手,不过这句话在课改之前或者课改初期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落实,因为社会的认可、考试的认可、教学环节的认可,并没有达到完全统一。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的改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和模仿,即使有了也会因为专业特色,学生差异等情况使之难以适用。因此,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需要教师共同探讨,也需要社会生产实践,对应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给予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微机操作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1]。
1.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同,各高职院校学生在入校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有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或参加过有关计算机的培训班,因此,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有些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基础操作能力差。面对这种差异,高职院校若使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教授,必然会导致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从而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
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对一些必要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缺乏必要的实用性,从而无法激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学手段陈旧,即使普遍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将所教授的内容做成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熟记,在这里,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法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计算机的学习比较重视操作能力的学习,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虽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和实验设备的投资,但是,学生真正进行计算机知识操作的机会还是很少,大多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2.教学思路的改革
第一,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将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和不同生源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距考虑进去,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过于深奥的知识,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实际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来实现该课程的有效学习。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任务驱动”是指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并带着问题,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驱动下,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巩固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在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教学时,就可以充分收集实际应用中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然后通过任务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探索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制作的技巧,真正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2]。
第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利用“任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实践技能,而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又可安排综合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利用本章知识的基础上自主选题,制作出相关作品,提高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去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地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注重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最终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张 伟.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4):97―99.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4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全面深入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一)备教材
钻研教材、组织教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相关参考书。首先,教师要清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等。再次,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二)备学生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是进行《基础》课教学前应着重了解的内容。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社会经验较缺乏,看问题难免出现理想化或偏激的现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备课堂
备课堂就是使《基础》课的教学管理组织化,使整个教学过程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教师教学有组织、有条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专心学习。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教师一定要分配得当。“观察发现,凡是能够充分掌握教学专用时间,使教学之外其他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教师,教学效果比不善于利用教学专用时间的教师要好。”[1]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的专用时间,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系到《基础》课教育活动的成败。
(一)增强以生为本的理念
以生为本的理念,其实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罗杰斯就提出“学生中心教育”的主张,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基础》课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育人为本。《基础》课教师要增强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完善道德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二)尊重、关心学生
马克思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人有多种需要。”[2]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基础》课的自身鲜明特点,尤其要注意与学生的地位平等性。一个好的《基础》课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与学生做知心朋友,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基础》课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基础》课教师讲授突出少而精,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势必要求学生通过课外自学掌握的内容也较多。另外,考核评价方式也会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避免记忆性考试导致教学活动的僵化和教条,《基础》课的考核可采用灵活的方式,如开卷考试等来进行,以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方法
《基础》课是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立足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一)向专家型教师学习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3]专家型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重新加以组织,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的成长过程是由新手到熟手,再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基础》课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前提下,应锻炼自己成为将来的名师。
(二)深入课堂观摩学习
《基础》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只有多深入课堂听课,通过观摩,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看清自己的不足。《基础》课教学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基于地域上的差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优秀的教学视频资料,通过观看分析,学习其课堂统筹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三)积极探索新方法
在《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导致教学效能低下。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紧贴现实生活且启发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课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积极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四、加强师生双向互动
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是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基础》课教师若能在课堂内、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必然能使课堂气氛更融洽。
(一)课堂内的师生互动
课堂内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师提问、教师讲解、回答学生问题三个方面。当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时,教师均宜先予以接受,然后,将问题重复一遍,以表示重视。当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回答正确与否,原则上应对其敢于回答的行为给予赞许,再进行讲解。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课堂外的师生互动
“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4]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课堂外的师生互动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来,例如素质拓展、调研等。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若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热情,必定会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更利于《基础》课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3]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