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4: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机械专业技术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属于总结类的一个文种,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经验总结。总结写得好不好,影响到专家对你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己能不能通过。所以写好专业技术总结很重要。
二、如何写?要写哪些内容?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
五是获得的奖励。
三、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现状;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20
引言
传统的机械加工模式的核心是人力,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实现较低的生产效益。随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机械制造的生产速度较之以往大大提高,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生产成本。整体来说,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机械制造业传统劳动模式向现代化劳动模式的转变,推动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新型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水平。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现状概述
目前,我国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首先,在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由于很多企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制约着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其次,很多企业在人才的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企业内部综合素质强的员工数量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建立在理论上,并不了解具体的应用方法。在机械设计工艺水平方面,盲目的照搬照抄只会降低整体设计水平,制约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最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掌握和应用,我国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对机械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所谓机械自动化生产,就是利用先进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生产方式。目前,在轻工业领域、石油化工领域,甚至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都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实现了机械生产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疑给各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管理上,仍存在许多缺陷,国外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被各行业视为企业生存的重要技术,都在追求技术的不断创新,以更好的服务于当今机械生产制造业,并收获了良好的成果。但这种情况在国内却很少发生,国内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管理上,明显的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对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来说,只有努力学习和创新自动化技术,加强自动化技术应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推动机械行业生产的发展。
2.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虽然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观念,上到企业的管理层,下到企业的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对先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不适应,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整体实力的强化,专业人才的缺失无疑是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推广十分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应当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专业工作团队和管理团队为基础,突破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障碍。此外,还应当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工作,仅仅凭借理论知识很难实现在机械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灵活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研究出适合自己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策略
3.1明确发展方向,提高管理效率
机械自动化技术以机械化取代人力,其目的是实现生产的高效性和系统性,再机械自动化生产应用过程中,必须明确发展方向,在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分析之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应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培养自动化技术创新意识,在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积极促成机械自动化技术产业链,注意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从整体上提高机械工程的管理效率。
3.2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
专业技术人才是全面实现机械工程自动化的核心力量,只有充足的人才投入才能更好的满足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首先,我们应该从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寻找不足,改变传统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理念,不仅要求专业人才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工作,做到“工学结合”,让学员以充分的实践来融入到机械自动化技术操作体系中,培养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对学员自身潜能的发掘,适当引导学员能力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建亮,吕顽凯.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3(05).
[2]徐永新.浅谈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7).
一、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
加强操作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二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正确操作械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对机械设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将操作者经济效益与机械的使用情况挂钩,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即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矿山机械设备大部分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作业,作业地点经常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性能受到作业场地的温度、湿度、地质情况、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少单位由于忽视环境因素对使用机械的影响,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致使机械使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酿成事故。如果在工作现场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增强操作人员责任意识,对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将非常有利。在保证设备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的同时,实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二、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
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知识培训,使其熟悉机械故障的形成过程、充分掌握机械故障特性、维修特性,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克服盲目性维修等错误的维修方法,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机械维修包括维护保养与修理,维护保养又分为例行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条件下的保养。修理可分为故障小修、中修和大修等,其中维护保养属于预防维修,修理属于故障维修。
预防维修是建立在潜在故障基础上的,其目的是消除和减轻零件的损伤,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机械中的例行保养和特殊条件下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维修工作,其主要内容为清洁、、添加、检查和紧定等,但主要是外表性的,其对机械的性能起维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其不改变机械的年龄和故障率。定期保养通常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保养,主要内容为清洁、、检查、调整和局部换件等,不同级别的保养对象和周期是不相同的,因而对机械的性能影响也不一样,保养级别越高,维修范围越大,性能恢复就越好,但根据机械故障的耗损性,维修不可能恢复如新,因此预防维修一般都是不完全性的。
故障维修是建立在功能故障基础上的,其目的是排除故障,恢复机械的完好状态。机械中的故障小修是排除运行中的局部故障,维修工作通常以局部换件、调整为主,其只能恢复机械的功能,修复后机械性能和故障率与故障前一样,通常称这种维修为最小维修。机械的大、中修是一种较彻底的维修,其对机械的性能恢复较大,虽属于修理范畴,但可按预防维修的方法进行分析。
目前矿山企业对维修还存在许多错误的维修方法,如: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换。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不检查新件质量、不注意配件型号,配件代用或错用,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不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垫片使用不规范,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这些维修方法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维修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由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薄弱,为了从根本上消灭这些错误的维修方法,应加强有关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训、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个从事矿山维修的人员都真正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知识。
三、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
应从上到下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强调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把生产任务当做重点,置保养时间不顾,只顾眼前利益,不为长远着想。
对机械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寿命的关键条件。矿山企业对各种机械设备的保养有很多明确规定,但是不少使用单位领导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不强,只想任务不注重保养,认为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保养能消除机械隐患,若不及时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维修费用,又耽误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矿山企业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增强各阶层工作人员的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强调专业技术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大力推动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形成。
在实际的运行中,要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针对设备的运行周期,控制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人员到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矿业分公司要求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做好配合、督促、监督,并由专业检查人员验收质量,保证设备现场维护质量。
高精确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我国机械加工中精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关键词 机械加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量检定;编程
中图分类号 T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54-01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机械加工进入自主研究阶段,并研制出了数控线切割机等机械加工设备。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深,我国传统机械加工中的精确技术面临着极大地挑战与机遇。面对强大的国际先进水平精确技术的竞争,我国传统技术如何取得市场份额,在机械加工生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最大的挑战。反过来讲,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确技术的引进,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当前的机械加工的精确水平。在这种双刃剑效果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研究与生产取得的很大的进步。有效促进了我国机械加工中精确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提高了机械加工的精确水平。
1 我国数控加工精确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1.1 编程及维修技术水平偏低
当前,编程及维修技术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加工精确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我国机械加工生产领域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加工技术,相关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缺少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专业的数控技术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为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限制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一旦发生问题,如何维修极有可能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1.2 机械加工精确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缺少足够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使得数控技术的研究成果进展缓慢,制约了机械加工精确水平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加工的精确水平普遍低1-2级。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不仅与交工过程中,业余加工前期的编程阶段紧密相关。其中,插补误差是造成编程误差的主要原因。加工过程中,道具沿平面上的两个坐标轴方向走折线而形成倾斜直线,导致工件表面呈锯齿状而形成插补误差。
2 提高机械加工精确水平的有效途径
2.1 促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
目前,机械加工自动化已经开始由刚性自动线或自动化单机向柔性制造系统转变,正朝着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向前进。由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加工任务。既能完成大型的加工生产任务,也可以适应中小批量的加工生产任务,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精确性优势,不仅能够优化整个工厂的生产经营结构,有效地提高生产制造效率,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的精确水平。因此,当前我国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研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制造中,使其普及化。
2.2 提高计量检定的工作质量
计量检定是指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而进行的全部工作,包括检验和加封盖印等。它是一种量值传递的重要形式,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因而,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离不开计量检定工作的检测和测量。准确的计量手段和严格的计量控制,是保障各种检测和测量准确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准确的计量手段和严格的计量控制。实际工作中注意研究影响计量检定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制约因素,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对其进行严格的
控制。
2.3 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
机械加工设备的自身精度直接影响着加工零件的精度,是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机械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保证设备的完好程度和正常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一个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养护和清理工作,防止因操作错误而导致设备损坏。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编程误差的问题。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影响编程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机床分辨率、脉冲均匀程度、数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由于数控机床程序控制原理自身因素的关系,编程误差问题不可避免的产生。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差方法和运算,最好计算和预防
工作。
2.4 加快推进科学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综合实力的提高,需要加大机械生产领域的建设力度。积极组建研究机构和科研团体,推进科研工作进程,才是促进我国机械加工中精确技术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不是依靠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可以引进,但是却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创造属于中国技术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
2.5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专业人员
由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化数字技术为体系发展起来的,不仅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与维修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编程及维修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数控机械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专业人员。
1)各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机械加工课程,并将课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既要重视同学对当前精确技术的了解与应用,也要注意引进先进技术的知识与理论。使学生在良好的基础上掌握先进的技术理论,以及培养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水平。
2)各大机械加工生产工厂应该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不断地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注意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带动工厂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优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
3 总结
尽管我国机械加工中精确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可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规模和素质的提高,我国机械加工中精确技术水平定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属于中国机械加工生产领域的精确技术。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教学;实践能力
机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中职学校理工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则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教学目标,机械专业的学生在2年或3年内要掌握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技能教学来完成。在机械技能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机械技能课程特点,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是基础
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技能和动手能力训练,尤其是从事机械专业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学校要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机制,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校企合作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问题紧密纳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生产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选聘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只靠学校单方来实施存在很大的难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结合构建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最佳的途径。首先学校要增加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实现教、学、做合一,兼有教学、培训、生产及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其次是设法与企业联合,达到资源共享、企业和学校共赢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实训或实习得到工厂化生产的锻炼,学到更贴近就业岗位需求的实践技能。另外还需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现场企业环境进行实际加工。
三、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实施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机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不少学生感到每节课的知识过多,不能及时理解消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艺术性。对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对于易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先预习,讲课一带而过;较抽象的内容除布置学生预习,还应认真讲解;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重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即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略加思索之后回答。学生各抒己见,在充分地讨论之后,教师做总结,指出要点。例如在学习曲轴加工的内容时,曲轴与一般的轴不同,它由主轴轴颈、连杆轴颈和连接板组成,结构细长,多曲拐,刚性差,其加工过程很有特点。组织学生参观曲轴加工现场并翻阅技术资料,自己根据零件加工特点,提出加工的方法并相互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曲轴加工的工艺难点和解决方案。这样以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为主,教师提示、答疑为辅,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便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使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2.搞好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思维而获得的,理性知识由此而发展起来。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其中。例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对于各种加工方法、各种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可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工厂机加工车间参观实习。针对某一典型零件的加工,可组织专题现场教学,要详细了解图纸和工艺条件,学习工艺过程,了解其典型设备、工艺装备的机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重点零件的加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改进不合理的工艺方法;对生产中遇到的质量或其他技术问题,应指导学生分析并解决,必要时,向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请教。在实习中,把典型的工艺方法、夹具、专用刀具都记录下来,与所学的理论进行比较,来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当然,课堂与现场要相结合,教师应根据工厂的情况编写出实习教案,精心组织实习的内容,首先在课上介绍零件图纸和技术要求,然后带领学生深入现场,最后回到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汇总,指出要点。
3.改革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机械实践教学中,一般开展的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步骤都是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完成实验。通过实验,虽然能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一些操作技能,但学生不必过多地动脑,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实验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对实验内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学生做过去的一些验证性实验之外,还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开展。具体的要求是,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认真的预习,设备的选择也由学生自己选定,教师只需检查学生设计是否合理,操作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笔者在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机械专业知识内容较深、较广,学习难度较大,采用何种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的质量,还需要机械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小雯.创新教育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
关键词: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 问题 对策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型教育类型,新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各种问题,因此,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都紧密相关的专业,机械制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下面,我就针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对策。
一、中职机械制造专业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这种特点,导致机械制造专业教育对新产品信息的了解匮乏,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信息反馈,知识系统陈旧,并且滞留在原来的传统模式上,不能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落后的知识系统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教育与实践脱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就需要开启订单式培养,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另外,目前我国出现了高新技术人才的短缺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人力资源的流动更加市场化,更多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和优越的待遇吸引大批机电人才,这就使得中职学校机电类教师数量紧缺。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知识水平落后,教学模式枯燥,教学方法单调,还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及教学硬件设施的不足。受种种因素限制,中职机械制造专业面临各种问题,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大阻碍。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不断加强对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想出合理对策,以提高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
二、完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的对策
要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追赶发达国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对中职机械教育进行完善。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操作,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至关重要。机械制造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要立足实际,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机械制造专业本身的专业方向就要求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对此,教师要在机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机械课上得到锻炼,机械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不进行实际操作,就很难进行灵活运用,它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中职学校要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可以在学校开展培训课,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更新陈旧的知识系统,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对教师的机械技能进行强化。其次,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从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工,激活教师队伍,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实现一体化教学,逐步缩小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机械制造专业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3.机械制造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划分专业方向。机械制造专业覆盖了多个专业方向,包括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材料成型,模具制造与设计,以及机械电子工程,等等。它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是一门先进的制造模式的学科。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人才,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课程,既不能负担过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又不能不具备任何挑战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机械课堂上体验机械的先进性和技术性。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抽调部分骨干优秀教师对课程进行构建,并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以完善,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由于机械制造专业的自身特点,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硬件条件,加大对机械制造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机械课堂增添魅力,敢于颠覆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身处信息时代,教师也要跟上时代脚步,顺应时展潮流。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法,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机械科各种繁杂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难懂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要比单纯的讲述有意思得多,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把抽象的内容、复杂的过程转化成具体的图片、动画、影像等,并且可以通过投影设备等,让学生反复观察,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三、结语
机械专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项目立项后存在的问题
(1)农机项目实施的前期资金无着落。农机科技项目申报主要通过市科技局。立项后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培训费用、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赁费用、演示会费用及项目组参加人员培训费用等一般由乌苏市农机局拨少量资金。新机具的演示也只能在农机户享受国家30%的购置补贴后进行,给项目实施、技术改进、创新造成极大的困难。
(2)缺乏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乌苏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包括基层乡镇农机推广站)参加和承担多项自治区、地区、县(市)农业机械科技推广项目。但常用的新技术试验、示范检测仪器如土壤养分速测仪、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水分温度测量仪、多参数土壤水分记录仪、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土壤硬度计、土壤紧实度仪、便携式土壤水势测定仪、GPS面积测量仪、土壤容重测定仪(环刀法)、土壤振筛仪、土壤酸度水分计、土壤酸度水分汁、土壤盐度分析计、土壤肥力、pH值测试计等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几乎为零。技术培训设备除市农机局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和拖拉机模型外,其他设备只能依据《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自治区农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争取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来实现。2005年乌苏市农机局示范、推广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项目,部分农机户要求退换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1LFGT-435型翻转犁,因其重量与主机不配套,而其配套的重量要求无依据,检测设备空白。2007—2009年示范、推广的市农机局申报的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采用2.00、2.05 m的超宽膜,出苗快,苗期长势旺盛,可明显提高地温,解决乌苏市春播时气温反常、地温低造成烂种的问题。但因无检测仪器,无法测定地温提高的度数,给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科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专业技术人员参观、学习机会较少,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4)项目评审连续性差。乌苏市科技项目2年评审1次,但2006—2007年市农机局申报的项目《水稻插秧、收获机械机械作业示范、推广》《加压微灌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等,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相关材料只能存入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项目评奖后奖金发放迟缓。乌苏市农机局2008—2009年度申报的农机科技推广项目,于2010年8月通过乌苏市专家评审团(市科学技术管理局在项目评审时抽建)及项目领导小组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并在乌苏市科技网公式。2011年3月28日,依据《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下发了乌政发〔2011〕61号文件《关于奖励乌苏市2008—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该通报指出乌苏市农机局申报的科技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1万元;《棉花双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作业技术推广》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并荣获塔城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专家评审团和地区行署、市委科技进步奖评审领导小组的认可和肯定。但因种种原因,到2012年1月6日市科技局召开2011年年终总结大会时,才发放2008—2009年项目奖金。《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塔城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2 000元,而三等奖奖金不足以支付项目鉴定费、科技进步奖评审费、差旅费等。
2建议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时,人事部门与农机系统相关人员,依据《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进行初审打分,业绩成果主要以获奖项目为主,共占20分左右。规定自治区或地区级获奖项目,一等奖:第1、2、3、4位加分;二等奖:第1、2、3位加分;三等奖:第1、2位加分;但自治区农机科技项目数量较少,主要以县(市)级项目为主,项目主要参与人员的从第4位开始其业绩成果将不得分。乡镇农机管理站技术人员得分较低。可通过改革将县(市)级推广获奖项目纳入《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使主要参加人员和实施乡(镇)农机站人员。
(2)按照《全国科技进步县(市)》标准,加大科技推广金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并落实到位。已立项的科技项目前期费用包括项目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凭费用,演示会费用等。在项目经费中人员培训费是一项重要开支,而组织部门把领导或者部门领导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反而较少,造成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一现象不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项目的开展。建议组织部门把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中之重,有计划地组织、多形式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考察,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以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实用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贡献[1-2]。
(3)积极引进项目实施的试验、示范仪器。有效开展农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工作,实施科学管理,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3-4]。
(4)项目评审结束,应及时召开科技大会,表彰新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大力推广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按时发放奖金,提高办事效率。
3参考文献
[1] 王平.辽阳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农业装备,2010(12):50-52.
[2] 冯舟.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促进退款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现代化农业,2010(5):37-38.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四、评审专业类别
【关键词】 机械加工 大师工作站 前景作用 方向目标
1、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成立的前景作用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推动学院机械加工各工种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建设,推动生产一线机械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机械制造技术拔尖人才的成长,对其他专业工种起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有利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1.1、提升学院的整体形象和品牌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发挥其在地方人才培养的骨干、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其必定会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并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并使得企业将逐步成为地区乃至全省的机械加工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增添新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能支持。
1.2、推动机械加工领域的发展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强劲有力的推动企业机械加工领域的高度发展、高端辐射作用,不断充实提高内涵,在大师工作站的先锋领军作用下,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级技师和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将生产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与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给技能大师创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平台,更好发挥技能大师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技能大师为机械加工专业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激活和带动整个机械加工领域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为机械制造业带来勃勃生机。
1.3、推动职业技术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师资人才培养
机加技能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在为机械加工领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利于推动职业技术院校培训基地机械加工专业师资人才培养,使师资培养有了载体、有了渠道,并将依托工作站团队优势,使校企双方机械加工专业技术优势资源得到最佳整合,发挥技术、技能专家、带头人、技术骨干的先进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可在职业技术院校形成"人人争当技术能手,人人争当技能大师"的良好氛围。
1.4、有利机械加工技术拔尖人才的成长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有利于技能大师及职业技术院校拔尖人才的成长,将为技术能手施展技术能力搭建了一个更加宽阔的展示舞台,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技能大师及其团队通过其"传、帮、带",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手把手传授技艺,并带领一线技术工人大胆进行技术课题研究,承担具有全省领先水平的科研攻关任务,实现其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1.5、对其他专业领域起引领示范作用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和激发企业其他技术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其运作模式极具参考借鉴价值,可以为企业全面铺开其他领域的大师工作站做好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经验总结。
1.6、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有利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使企业机械加工专业领域获得更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博采众长,相互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
1.7、有利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机械加工维修大师工作站的建立,将有利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技术院校办学主要模式。技能大师工作站可发挥专业技术领军作用,与企业兼职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主动承担校企合作中的技术攻关、课题项目,对深化校企合作具有强力的推动作用。
2、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未来研修方向与目标
以企业为依托成立"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研究方向是机械加工与维修,通过大师工作站实现以下功能:
2.1、采取以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小改小革为主,开展技术技艺交流和研讨活动,集聚技能人才,搭建技能创新和研修平台。
2.2、开展技术革新、技能创新等活动,总结、评估、推广先进操作法、新技术、新工艺,承担企业生产技术技能课题攻关,解决企业工艺问题。
2.3、参与制定职业技术院校机械加工专业技师培养规划。开展拜师学艺、名师带徒等活动,多渠道培养高技能人才,总结推广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进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培养技能骨干。
大师工作站成员按照工种、专业分成若干技术革新小组,项目负责人会同专业教师、生产技术部等有关技术人员、专家组织成员解决现场生产工作中正在改造、创新项目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列出攻关项目作为大师工作站研究项目的切入点。根据每个小组成员技术需要,指导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确定培训课程,技术部室的技术人员、专家积极指导,以解决成员在技术革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大师工作站培养成员学技术、攻克难关、提高操作水平,并通过改造及更新等手段充分发挥设备功效,不仅可保持设备的安全运行,一定程度上研究如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企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需要。
若大师工作站建成,将针对机械加工整个生产领域目前存在加工、维修技术难题广泛调研,进行立项,展开研究,本着"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宗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授经验,目前,机械加工大师工作站未来主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是培养具有与本专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精操作、会维修、懂管理、知工艺的能力,能够胜任实践操作、生产组织和管理、中等复杂工艺文件制订和产品销售、设计研发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企业要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培养战略,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每年举办职工技能大赛,搭建技能展示舞台;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搭建技术攀升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活动,搭建实现价值平台;开展技术专家评选、实行高级技术工人技术津贴制度,搭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岗位使用机制,企业每年召开职工技能大赛表彰大会,采用物质激励的方法,对在生产安全工作中,采用先进科技手段,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给予奖励,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营造高技能人才发展激励氛围,积极推进技能带头人制度,在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能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积极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职工队伍,建设成核心竞争力强、综合实力雄厚、多元发展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