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庭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8 15:35: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家庭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家庭教育

第1篇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呵呵,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小荷白云飘飘网”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第2篇

1、家庭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家庭教育学是研究家庭教育现象,揭示家庭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它本着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精神,揭示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及家长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指导和协助家庭教育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家庭教育学发展:

1、起初家庭教育科学并没有以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存在,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点存在,并且是同哲学、政治、伦理乃至宗教等思想融合在一起。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人们面前。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家庭教育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对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中学,长铺中学,响堂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的随机调研结果。此次调研的326个样本中,家长102人,学生224人。学生中男女比例为5:4,其中高中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5.4岁,初中阶段为12.2岁,小学阶段为9.3岁,学生样本在个教育阶段即高中、初中、小学的所占比例分别是2:3:3,在访谈的家长样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员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见表3),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学校不断规范家访制度,改变以往班主任负责制的固定模式,由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对学生家长进行帮助,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定期回访,及时评估;开设家庭教育热线,方便家长进行随时咨询。

三、结论

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国正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一个小范围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目的是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视。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在财力、政策上的投入与关注,而且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家长们的支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当前教育永远不变的口号。

参考文献:

1、张健鹏.都是爸爸妈妈的错[M].学苑出版社,2001.

2、赵石屏.家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林国煽.现代社会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4、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刘中华.家庭教育的真空谁来填补[N].中国教育报,2004-04-14.

6、仲原.关于农村家庭教育思想[EB/OL].家庭教育网,2003-06-12.

7、苏欣.教育专家妙谈家庭教育新理念[EB/OL].人民网,2003-11-19.

8、张建新.孩能否健康成长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EB/OL].新华网,2004-02-05.

9、姚颖.让孩子自己选择——坐圆凳面还是小板凳[N].新民晚报,2003-12-12.

10、王红飞.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N].中国青年报,2004-09-20.

11、毛丽利.农村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J].教研与进修,2003(17-18).

12、Diave.Bittger.EducationinPoorAreas.AnEducationalSystemGrapplingwithPoverty[M].ChinaPerspectives,1995.

13、CountryReportontheChildDevelopmentinChina(2003-2004).

14、镇江句容市农村教育工作调查研究[EB/OL].中国妇女网,2003-03-23.

第4篇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普遍对家庭教育立法认同度较高。74.3%的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家庭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家庭教育立法的认同度更高。

随着《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继出台,各地开始推进家庭教育建设。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仍然存在三大缺陷。

一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9%的受访人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相关知识”、67%的受访人认为“缺少经验借鉴”、42.8%的受访人认为“缺少获得帮助的机构”。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与教育能力参差不齐。三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圳市宝安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张琼说,家庭教育市场缺乏准入机制而鱼龙混杂。因为政府的专业机构人员的指导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很多民间机构和组织纷纷抢占家庭教育市场,导致“科学不足,市场有余”,一味迎合家长而不是科学的指导,后果严重。

由此,专家呼吁,家庭教育既需家庭投入,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障。应当有一部专门性法律,对家庭教育的诸多问题予以明确。

有人认为,家庭是私有的,家庭教育是自主的,所以国家不应当干预。“其实,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也关乎社会和谐和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林建军教授说。从此意义上看,家庭教育不仅是私事,也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公共社会事务。为此,家庭教育既需要家庭投入,进行家庭私育;也需要国家的支持、指导和保障,提供社会公育,尤其是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给予全面、必要的组织指导。

家庭教育立法并非“控制家庭”,而是强调家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保障公民在家庭中受教育权的实现,可以作为立法的宗旨之一。”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建议,立法要致力于建立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体系,建立对家庭教育市场化服务的监管机制和质量标准;要致力于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公共服务的范畴,成为财政开支的一部分;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合作的公共治理框架,充分发挥各种主体的作用;要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要有具体明确的职责规定,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第5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

莎士比亚曾说:“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觉察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育已很难将它转移及改变。”这句话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兆头。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恰逢时期,他们的文化涵养相对来讲都比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认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填鸭式”教育

现在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这些父母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意识到了生活的沉重压力,他们认为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孩子才能在将来生活得更好。他们慷慨解囊,今天为自己的孩子报了电子琴班,明天报了美术班,后天报了舞蹈班等,从来不考虑孩子幼小的心灵根本就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抵触情绪,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家长很难与孩子再有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二)“溺爱姑息型”教育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中国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子女当成了宝贝疙瘩,孩子在家中便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是大人们的中心轴。这些孩子长期以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坏习惯很难改变,势必会妨碍孩子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家长则不注重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的培养,父母对孩子是毫无原则的大包大揽。这让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依赖心理,极易走向极端,对自己的失误和别人的过失难以宽容,爱钻牛角尖,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所措,缺乏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奉行棍棒式”教育

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对待自己的子女简单粗暴,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进行责骂、殴打。打骂过后又不知道给孩子进行开导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和一些社会上坐在一起喝酒、抽烟,最终走上歧途。

(四)“保护型”教育

现在有些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从来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在家读书、写字。即使在假期,这些孩子也只是在家闲得无聊看电视、玩游戏,没有机会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被保护起来的孩子,就极易形成好吃懒做,害怕吃苦受累的恶习。到头来,家长后悔莫及。

基于以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实施以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

从教育的方法来讲,“填鸭式”的教育、父母的大包大揽,远不如将智慧科学地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应该注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不同的满足。家长过快或过早将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欠考虑的,是缺乏科学合理性的。现在的父母都迫切希望孩子表现突出,最好是让父母感觉自豪,其实父母应当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开口要求,并允许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宠子必害子,这话一点都不假,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父母不会调教自己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路。再者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缺乏是非观念和人生经验,必须有亲人给与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发挥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孩子在取得进步时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改变他们被溺爱姑息留下的坏习惯。使他们树立自信,消除长期以来造成的孤僻、自卑的阴影,在正确的引导下判断是非,自己选择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就无数个卓越的天才和众多的伟人。家庭教育的质量,从大的方面来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小的方面来讲,则会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扮演家长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守旧的那种教育方式在现在已无用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反对过分的方法,特别是家长觉得我说的就是正确的,不允许孩子反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不能用恐吓,用恐吓约束孩子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所以不要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实行棍棒教育。当然,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也要有一定的训斥。但要注意:①痛斥孩子的必须是孩子敬重或爱慕的人,他们才能细细体味训斥的话,才有可能收到警钟长鸣的效果;②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很有灵气,都是有血性、有志气的对于要强的孩子,训斥有时产生激发上进的作用,但如果孩子不是特别要强的那一类,则不要训斥,免得再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合理正确。

(四)将课堂带进自然

第6篇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智育,轻德育。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其实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明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但是他们在实际中并没有真得这样做,而是陷入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开发子女的智力水平,他们不惜成本地为子女报各类特长班与辅导班。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家庭的子女习惯于以个人为中心,喜欢乱发脾气。而家长却往往纵容这些不良品行。在他们眼里,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放松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最终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重言传,轻身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愿望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做支撑,这种美好的愿望就很难实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喜欢训斥孩子,也有些家长喜欢拿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还有些家长喜欢放任自流的方式。这些教育方法不仅收不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孩子的孤僻的性格,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大部分家长习惯用言传的方式教育子女。而与身教方式相比,言传方式不容易被子女接受或信服。而且,有些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价差,很难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总之,在“重言传、轻身教”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很难有所成效。

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健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而且指心理上的健康。然而,许多家长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产生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错误倾向。受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怕累着孩子而不让他们参加正常的劳动,在吃穿上更是各尽所能,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养成了“钱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且,这种培养方式下出现了许多“小胖子”,身体健康很难保证。与此相反,大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正常沟通与交流,没有密切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的许多心理问题积少成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而这也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路径

重视品德教育,实现德才兼备。培养德才兼备的子女,是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在实现这项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子女学会做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具体而言,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帮助以外,家长要善于与子女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关心子女的思想与品德状况,并引导子女追求上进,教会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与生存本领。当子女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引导他们用道德与法律的准绳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通过长期的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素养。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而且这种影响不管好坏,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向子女传输正面的影响,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例如,要想教育子女尊老爱幼,首先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子女往往会效仿家长的行为。这种效仿如果得以持续,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和品行。除了学习和生活以外,家长要注重对子女的“智力投资”,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并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7篇

文化结构一般指文化的关系和形式,可分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意义结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文化深层结构是指存在于人头脑里观念意识的逻辑结构与积淀于人们心理中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又将隐藏在表层社会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分为:“意识结构”和“无意识结构”。其中无意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对社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影响。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基于这种无意识结构的模式化的心理反应,它能决定一类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深层结构的模式植根于人类的心灵之中,某个时期来看,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人们内在心理活动的经验表现形式;长期来看,深层结构的经验也不断积淀于文化心理结构,包含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活倾向等文化心态的各种固有精神活动机制,就以语言为媒介形成了文化传统。每一种文化都伴随特定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之间特有的脉络联系方式也就是中国文化深层文化结构。当今人们的日常行为都能够体现出文化深层结构的规律性来。中国文化传统以惯性传承的方式对当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下家庭教育者的诸多价值观、心理状态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二、群体性观念占据主流的文化传统缺少对个体人格的承认

中国的传统文化滋生于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为求生存,弱小的个人必须要融于群体当中,于是自然而然形成了要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的行为原则指导的“以血缘伦理纽带团结合作”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生成过程的长期化使中华文明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和伦理意识,而这种要求个人与社会统一的观念和意识在漫长的封建君主制历史中不断被强化,以此为特征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垄断中国2000多年意识形态的儒家核心思想“仁”就集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个体的伦理要求:“仁”就是“爱人”,要求个人在与他人统一中相互帮助、爱护。“仁者,人也”,以此出发的人的定义是建立在对崇高人生价值的追求之上,而不是将人看做是具有生理特征的自然物。“克己复礼”又规范了个人的行为要克制自己的生物本能,遵循“天人合一”“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和“君臣父子”的纲常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作为其根系的血缘亲情因为被拔高而泛化,“孝亲”的家族道德本位衍生出“忠君”的政治伦理本位,形成了宗法伦理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伦理化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个人价值和个人情感永远被限定在社会的整体中和伦理的规范内”。任何看似要求“自律”的道德都变成政治化需要“他律”的道德。这种严格的伦理道德规范将个人紧紧捆绑在伦理网络当中,个人的人格和价值需要从网络中对应特定关系规范的另一角色来确定,也就是说个人的价值不能由自身来发展,而需要由他人来定义。既然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在群体面前没有合法性,那么个体的人格和独立性必然也遭到忽视甚至抹杀。

三、基于文化深层结构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不承认个体人格和价值,认同他律的道德的文化倾向是当前家庭教育出现诸多误区的深层原因。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的时候,父母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但却去训练孩子如何遵守规矩、按部就班行事。这种经验式的教育忽视了个性的培养,“甚至是完全抹掉‘个性’的,因此造成了‘专门学人’的倾向”。教育者本身并不认同儿童的“独立的人格”,所以孩子表达的需要、观点和意见也就从不会得到尊重,除非孩子所需正与父母意志一致。整个教育的过程不是在遵循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而是在“他制他律”的过程中培养依赖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处在“差序格局”的“自己人”圈子中的人,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优于其他人的爱”和“好”,但这种“爱”却带有“役使”的成分,因为父母往往会把自己当做家庭教育的权威主体,总想要孩子无条件顺从和服从,“听话”的“乖孩子”才是好孩子。“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夫妻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因此不管是出于自身人生遗憾补偿的动机还是出于对孩子人生的考虑,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冠之以“爱”的名义。父母做决定的时候也很少会顾及孩子自身的条件或喜好,因为一方面基于对传统伦理的服膺,孩子本身是“自作主张”的权利,另一方面不管孩子多大总是“不懂事的”,分不清好坏利弊,只能由父母取而代之做决定。这样做的后果往往就是幼小的孩子很早就要承担起过于沉重的期望和压力,慢慢可能产生逆反逃避心理或者笼罩在挫败感和压抑感当中,十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承受期望长大之后的个体因为从小就都是按照规定好的路径成长,往往缺少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很难承担起在工作、家庭、社会中各个角色的责任。基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影响,父母会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中来定义孩子,所以孩子永远只能是“孩子”。当然孩子结婚生子之后又会产生另一种维度的关系,但从父母的角度看来,孩子永远是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存在,所以“柔弱”的孩子就需要时时得到爱护和替代。过度爱护孩子就发展成溺爱,溺爱已经脱离了爱的本质,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体心理人格的发展,更会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实际上,家庭教育者总是太过忽视孩子的潜能,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关键期”儿童在心理生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资源(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某些时刻发觉孩子身上“小大人”行为或言语)。的确,一个年幼的孩子的确是可能不懂事(不懂事既可能是缺少对世俗运转规则的熟悉,也可能是缺乏经验积累的判断能力),可是这不应该成为父母替其做决定或者做事情的理由。如果孩子一直无法直面自己的发展任务,总是被剥夺选择的权利甚至是犯错误的权利,那孩子也就一直得不到成长的机会,“长不大”的预言也就真的会实现。如果让孩子独立做事,其潜能却往往超乎想象。可是就在父母一直在用“爱”的捆绑或者“永远长不大”的标签来阻碍孩子的发展的背景下,孩子却还是被期望在达到一定年龄界限的时候就瞬间成熟,负担何其重。与溺爱无度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教育误区是打骂教育。“不打不成器”是国人比较认同的一种家庭教育观念。当然可以从奖惩结合的角度来正确理解这种传统教育观念,但是这种理念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以“训诫惩罚”为手段的规则训练思维。这其中暗含的前提就是父母是教育的支配者,享有实施惩罚的权利。以打骂为手段的教育暗含的暴力思维很可能产生“暴力的循环”,也可能会造成孩子个人性格的扭曲。父母之所以将孩子看作是需要打骂才能教育好的存在,是因为在深层观念中就没有孩子个体人格的概念,孩子在家庭伦理面前只能扮演顺从者的角色,任何反对的意见都可以被视作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和传统家庭伦理的违背。孩子不被当做是独立的个体,只是伦理格局中的一个“不懂事”“需要被训练”的附属品。如果违反规则就要被惩罚,父母就是被文化深层结构中的这种伦理意识赋予了惩罚的权利和特权,打骂孩子是“内部事务”,是“为了孩子好”。

四、基于恐惧为特征的文化心理对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

南京大学张光芒曾用“人心文化”的命题对当下文化深层结构进行分析,他认为“真正能解释‘人心文化’畸变趋向的文化心理核心特征是恐惧”。张先生所说的恐惧主要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恐惧性的心理结构和机制。从文化心理结构来看,恐惧心理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强烈的潜在行为指导性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都可以作为分析家庭教育者教育文化心理的重要路径。在改革开放和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文化形态涌入中国,市场经济法则逐渐渗透在文化、教育领域。但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并不伴随着新价值观的建立,“个体主义”为原则的西方文化并不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兼容,所以人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无从选择、无从判断,精神世界日益浮躁和混乱。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一方面“‘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已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家庭教育也受到理念、价值观混乱的挑战,父母由于缺少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虽然不惜代价想要让孩子得到发展,但自己对如何教育却茫然不知,于是产生了需要和能力之间落差的心理紧张。这种负面的能量以唯恐落后于人、与人不同的恐惧性文化心理为触发点,产生了功利性的随波逐流行为。以恐惧为主要特征的整体文化心理深刻地作用于人的外显行为,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跟风培养特长等家庭教育误区都是以恐惧的文化心理为根源。中国长期以来就有重视知识教育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甚至很多家长会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和任务。父母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跟风培养孩子特长一方面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因为上文分析的恐惧文化心理所致。父母因为太过渴望孩子成才,所以学音乐流行了,就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别的孩子在绘画比赛中拿奖了,就叫孩子放弃钢琴拿起水彩不顾孩子自身条件一厢情愿灌输知识不仅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还会使孩子缺少实践和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滋生依赖心理。父母不顾孩子兴趣跟风逼迫孩子进行特长培训更会打压孩子天赋,捆绑孩子发展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近年来比较典型的能够反映这种恐惧心理的教育口号。继续深入分析这种恐惧性的文化心理,仍然能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找到依据。正是由于个体价值没有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同,所以个人价值就容易付诸于与他人的比较,而比较总是又没有一个内在自知的标准,只能盲目进行。这样,就产生了上述的教育盲从误区。

五、小结

第8篇

一、家长额外布置过重的家庭作业。

随着“减负”的推行,学生书包的重量在减轻,各类作业在减少,在校时间在减短,孩子自主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问题也由此而生,一些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乃至逃学去网吧,令家长担心不已。

为了让孩子没有时间接触这些,家长不自觉成了“减负”运动中的阻力。他们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课、兴趣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给孩子做,以此来控制孩子。有个学生曾经向我诉苦,说他在家除了要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应付爸妈规定的三套语文试卷、两套数学试卷。家长上有政策,孩子下有对策。这位学生在家便先完成爸妈布置的作业,应付其检查,老师那边再想其他办法。结果他的作业由迟交,到不交,后来上课时都不敢正视我,整天忧心忡忡,成绩下降很快。

家长这样做,害处显而易见。

首先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繁重的作业令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习成了负担,孩子就可能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

其次,束缚孩子身心。在孩子的天地里,他们想做、想看、想说的没有机会去实现,智力怎能发挥。给予孩子自由时间,教会孩子支配时间,扩展学习内容,让知识本身产生强烈吸引力,是家长当务之急。

二、家长为孩子辅导、检查家庭作业。

许多家长觉得辅导孩子学习、检查孩子家庭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不曾想过,这样做可能会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我认识的一个家长,从孩子一入学起,就对孩子采取“三不政策”,即对孩子的作业坚持不辅导、不检查、不负责。目的是迫使孩子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有些家长喜欢陪孩子一起做作业,甚至一题一题给孩子讲解,这样做出来的作业,有多少属于孩子自己的思考?还有些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容易助长孩子马马虎虎、不求甚解的心态,还可能养成上课不专心听讲的习惯――不会不要紧,回家问爸爸妈妈。我的孩子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对错还得由家长负责。有一次,孩子作业没有得满分,一到家,他就对我说:“妈妈你害苦我了,我的作业错了,老师还罚抄三遍。”我后来改变了教育方式,对我的孩子说:“妈妈相信你做完作业自己可以检查。”从此孩子的责任心强了,作业不再依赖我。

三、多批评、少表扬。

第9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言行举止;爱的尺度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一个绝不能忽视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从教生活所得的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案,与各位共勉。

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养成习惯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就给孩子营造一个怎样的氛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所谓“家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爱中有严,把握尺度

“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曾听过这样的说法。爱孩子绝不是一句空话,但绝不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做父母的必须大胆管教儿女,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必须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方面我很感谢我那慈祥而又严厉的爸爸,从我懂事的那天开始,我就是家里的小主人。爸爸会给我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方说自己洗手帕,帮爷爷奶奶捶背,帮妈妈洗菜等。在学习上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读书要尽力,不能马虎。考不了高分都不要紧!”因爸爸的这句话我学习得很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成绩也不错。

三、引导沟通,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在多次的家访和与孩子的交流中,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现代母亲与父亲”可以概括为:懂一点电脑,化一点妆,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微笑,多给点空间,有气质,爱学习,像个朋友,多读书看报,跟上时代,与孩子做朋友,与孩子共同探讨问题……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孩子衡量父母的标准也在变。要做个合格的新世纪父母,多与孩子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既了解孩子又正确引导孩子。

参考文献:

[1]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