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1: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艺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艺术论文

第1篇

纵观中国绘画史,中国绘画艺术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春秋到两汉时期,绘画艺术还处于萌芽发展时期,也没有完整的绘画理论体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从自发走向自觉化,并出现了《画山水序》《论画》《论画》《续画品录》等多部绘画理论著作,如晋代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美学观点,为传统美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南齐谢赫提出了“六法论”是南北朝时期画论的最高成就。唐宋时期,中国绘画进入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绘画理论著作不断涌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出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是指只有深入观察与思考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才能达到情景交融、主客统一的境界。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提出了“书画异名而同体”的论断,认为绘画的根本在“气韵”“骨气”,并对绘画立意、用笔等进行了论述。宋代之后,文人画开始兴盛,出现了《林泉高致》《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等理论专著,画风也由盛唐的蓬勃向上、华贵雍容、开阔雄放变得文静典雅、含蓄隐晦、平淡天真,出现了文人绘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的分类。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集大成的历史阶段,虽然绘画创作逐步走向衰落,但绘画著作却空前繁荣,如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就对山水画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借古以开今”的美学观点。

二、传统绘画影响下的中国油画

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就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油画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传入中国,之后掀起了思想文化解放的狂潮,“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成为基本的艺术原则,很多艺术家开始探讨西方绘画艺术,李叔同、丰子恺、潘天寿、李铁生等人不断将西洋油画引入我国,其中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一)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早期中国油画。

第一代油画家都深受传统艺术的影响,有着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作品中都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印记。李铁夫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第一人,他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融入油画艺术之中,使作品呈现出浓重的水墨风趣;颜文梁借鉴了欧洲古典艺术的造型手法和印象派的色彩运用技法,并将中国山水画艺术融入油画创作之中,使油画流露出浓郁的东方文化韵味;徐悲鸿反对“似与不似”的传统绘画艺术,主张用欧洲古典主义法则建立规范的绘画艺术标准,同时他也吸收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与勾勒技法,其代表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都有着中国画的痕迹;刘海粟是油画运动的先驱,他善于用奔放的笔触、粗犷的线条、浓郁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并借鉴了石涛、郑昭道的艺术风格,使画面呈现出“骨法用笔”的气势;关良致力于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力求在融合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画风,其油画中的物象没有西方绘画的繁杂,有的是古朴、淡雅的中国古典韵味;常玉吸收了野兽派的绘画特点,并将中国水墨画的节奏、韵律融入画面之中,使作品显出淡淡的伤感情调,其作品《马》就用质朴的笔法、简约的画面、淡雅的意境展现出鲜明的东方神韵。

(二)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现代中国油画。

20世纪中期,写实主义一直在中国油画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时期,许多油画家到西部地区避难,接触到了敦煌壁画,吴作人、常书鸿、董希文等人就深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在敦煌壁画的影响下,画家们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油画创作之中,使油画既有色彩绚丽、造型浑厚的艺术特点,也保持着中国画的东方韵味。解放后,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油画家们纷纷用画笔来歌颂新社会、新面貌、新气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地道战》、艾中信的《夜渡黄河》等,这些作品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吴作人坚持了古典写实主义画风,始终将反映群众生活作为创作主题,其作品《齐白石像》画面稳重敦厚,齐白石老人神采奕奕、气度堂堂,大面积的空白背景突出了人物的厚重感。董希文始终将油画的“中国风”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作品《开国大典》就用绚丽的色彩、壮观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吴冠中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的画家,其作品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风格,他善于用黑白灰对比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将西洋油画的形色与中国传统画的形式意味联系起来,用线条的虚与实、刚与柔、疏与密来展现油画的意境美。

(三)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油画。

当代中国油画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油画家们将传统绘画的精髓融入油画创作之中,用油画来表现对民族、社会、人生等思索,如《红烛颂》《高原的歌》《春华秋实》《塔吉克新娘》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油画作品。孙滋溪的《天安门前》将民间年画的创作手法应用于油画创作之中,整个画面色彩艳丽、整洁鲜亮,湛蓝的天空、高高的天安门城楼、金色的楼顶、鲜红的灯笼,这些景物的色彩处理与整体造型深受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妥木斯将传统美术中的写意手法、砖雕技法等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作品呈现出沉静、抒情的中国意味;王霞用传统年画的平涂手法、色彩运用来表现立体空间,并从敦煌壁画中汲取营养,使人物造型质朴无华、充满质感。朱乃正是当代油画创作的佼佼者,他曾长期生活于青藏高原,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并能够从藏区风情中发现美,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美,其作品《金秋季节》就有意识地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如形式与主题的和谐、线条的虚实粗细,带给观众崭新的视觉感受。赵无极将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地融入了油画创作之中,创造出了东西方艺术神韵兼备的艺术空间,并用中国古典美学解读西方油画,用甲骨文、钟鼎文等抽象符号来表现虚无的空间,使作品充满神秘的东方色彩。

三、中国油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发展

第2篇

(1)敦煌壁画艺术中的边饰纹样

目前敦煌壁画存有4万多平方米,在早期时代,敦煌壁画的构图中不论采用何种构图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边饰纹样和藻井图案对壁画图进行装饰的。边饰纹样在壁画中的运用使得壁画的主题更加的清晰和完整,这就是边饰纹样在敦煌的壁画中所起到的塑造作用。在敦煌壁画的边饰纹样对壁画表象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边饰纹样使得壁画的内容更加的完整,起到了完整内容的作用。北魏时期,敦煌便已经形成了佛教艺术,而且还一直以活泼的艺术创作同庄严的佛经内容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在宋代第26窟的壁画中,有很多以佛和菩萨为主题的壁画,这些壁画四周都布满了由小花纹、半花纹和三角形等形成的边饰纹样,尽管这种纹样是几何式的构图。但其却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重复的出现两种花纹,尽可能的为壁画塑造了繁花似锦的感觉,使得这些以庄严为主题的图案更加的富有情趣和生机。其次,边饰纹样在敦煌壁画艺术中更好的塑造了秩序感和空间感。边饰纹样在壁画的负面上的分割和主题的表达上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壁画上简单的带状连续纹饰使得壁画更加具有秩序感和空间延续感,塑造了一种明朗和善良的宗教情感。边饰纹样在壁画中合理的利用了空间,使得壁画和石窟得到了更完美的结合,起到了向导的作用。第三,为壁画建立了装饰和运动感。在敦煌壁画中的边饰纹样中有一种纹饰叫做忍冬纹,这种纹样是北朝的石窟中较为突出的纹样。这种纹样的造型十分的简洁,而且变化多姿。在西千佛洞的第7窟的北壁下部就使用了忍冬纹,这种纹样采用了单叶波状式样,同有着厚实身躯的力士形成了一种相得益彰的感觉,不但同力士的装饰带的排列形式统一,而且其波形的运动感也使得壁画的运动感更加的强烈,给观者以一种单纯和朴实之感[5]。最后,在敦煌壁画的艺术中,三维边饰纹样使壁画产生三维感。从天宫凭栏的纹饰中我们可以看到边饰纹样对于壁画三维空间的塑造。这种纹样主要出现在窟内的四壁的上部,比如隋朝的西千佛洞的第八窟的西壁上部就是以凭栏的纹饰进行装饰,使得壁画产生一种三维的效果。这种纹样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另外还从不同的维度空间突破了壁画的艺术手法。因为敦煌的壁画是绘制在墙壁上的,要沿着墙壁进行绘制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建筑功能限制,但是天宫凭栏这种纹饰可以不受这种现实限制,能够在视觉上进行改造。这种边饰纹样同亭台楼阁的立体表现也是相互呼应的,这种手法就是人们对于创造的探索,也是对陈旧图案的创新。

(2)唐代藻井图案中的边饰纹样

唐代作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繁荣时期,各类纹样的出现也越来越丰富。在敦煌唐代的藻井图案上最受人关注的并不是井心的纹样而是在方井井心周围的边饰纹样。这周围的边饰纹样看起来十分的华丽,但却有秩序感,正是因为这些纹样的华丽也使得整个藻井图案更加的华丽和饱满。唐代的敦煌藻井图案中的边饰纹样层次繁多而且结构形式也多样。在初唐时期主要以简单的卷草纹为主,盛唐时期主要以团花纹为主,而在中晚唐时期主要以几何连续纹为主。边饰纹样在敦煌的藻井团中是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单元重复的结构进行排列的有一定的秩序感,而且层次感较强的装饰纹样还能够避免给视觉产生拥挤和混乱感。藻井团中的边饰纹样的虚实结合也给整个画面带来了层次感。诸如,迥纹可以给人以虚感。虽然说,唐代的敦煌藻井图案中的边饰纹样结构基本上以几何式和波状为主,但是这些纹样的构成变化有序而且有着较强的节奏感,点线面的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这些边饰纹样为以庄严为主题的图案带来了生命力。

(3)青花瓷艺术中的边饰纹样

唐代是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中,凭借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边饰纹样,在中国的艺术圈内展示了独特的风采。这里主要介绍边饰纹样在青花瓷中的应用。明代嘉靖时期的青花葫芦瓶。20世纪的70年代在我国的江西省南昌市出土了一种青花葫芦瓶。该瓶的盖口处有莲瓣纹样同瓶口的直线纹样相对称。而在瓶子的上下腹部出现了牡丹纹,纹样十分丰富,下腹部则是通过变形的牡丹进行装饰,在瓶子的底部边缘处绘制了变形的莲瓣纹饰。整个葫芦瓶的纹饰主题十分突出,瓶的边饰纹样也给整个葫芦瓶的纹样绘制增添了生机。使得瓶身的画面更加的雅丽,线条也更加的流畅活泼。

2西方艺术中的边饰纹样

(1)西方服饰艺术中的边饰纹样

在西方的传统服饰上,边饰纹样的应用倾向于对自然的模仿,其艺术的重点在于产生逼真的效果。在服饰上的边饰纹样主要以是整体面的形式出现,通过造型和色彩空间的结合进行边饰纹样设计。而在中国的服饰上边饰纹样的应用主要是突出精神上的寄托,例如,在服饰上的竹菊等纹样的设计。

(2)西方家具艺术中的边饰纹样

在西方家具艺术中,边饰纹样分为宗教神话纹样、动物人物纹样和战争题材的纹样。在西方家具艺术中,家具上的边饰纹样大多是以突出主题为主的,宗教神话纹样在家具上的应用主要是再现宗教形象,体现人们对于天堂的渴望。

3结语

第3篇

一、剪纸文化的美学特色

剪纸力求单纯但不单调,追求简练但不简单。以少愈多、以简表繁、以小见大为剪纸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我们的民间剪纸艺术,从其特点上来讲已经不再是去复制和素描。相应的,作者已经有了对其艺术作品的强烈认识和具体感受。作者从实际情感出发,将自己的内心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在这其中画面与结构式现阶段作者所着重要理解和表达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现代民间剪纸艺术,已经脱离了当初装饰的必要商品特点而是掀开了艺术的神秘面纱。这对于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创作是非常有利的。正因为,现代民间剪纸艺术具备了随意性和艺术性的基本特点,它才能作为劳动人民最为淳朴的艺术表达方式发扬光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间剪纸艺术从直观上无可厚非的具备着装饰性的特点。装饰这个概念从人类诞生开始就伴随人类出现,可以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我们的民间剪纸艺术从诞生之初,确实是只具有这个属性。当时人们为了将环境装饰的更加美丽而发明了这个方式来进行操作。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装饰的属性从民间而来最终也要回民间而去。剪纸本身作为商品来讲,装饰性是首要被发现和研究的。然而我们的民间艺术家,不能仅仅止步于此。马蒂斯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那就是“装饰和表现是同一的”。艺术家在艺术上总是有着过人认知力。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要将现实的情景升华为艺术的情景,这样才能为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带来艺术思想和艺术气息。

二、作为美术教师传承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的欣赏文化艺术带来的魅力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一,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传统文化当做重要的教学任务,多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第二,美术教师有必要留言资料扩充能量,多动笔提高绘画技巧,一点一滴的积累,是自己知识结构得到更新,成为有修养有文化的教师。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当然,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的传承和发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最后希望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学在素质教育的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

作者:刘峂 单位:山东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第4篇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其次,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直到唐代结束,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唐代时期,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再次,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制作工艺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最后,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传承至今,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第5篇

在当代艺术国际语境中,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率先展开了教学改革。主要方式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为核心,让学生学习国学、培养中国哲学精神和审美风格、审美趣味,建立传统国画评价体系,进行高校中国画的系统性教育。首先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传统艺术和国学内容的融入,保障了传统艺术的技法和形式传承。国学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是母子的关系。国学包括传统文学、传统艺学等类别,诗书画印的统一性是在元代就形成的成熟绘画思想,历代中国画家尤为强调“书画同源”。而更早的“气韵说”更是强调了虚无缥缈的“气韵”高于骨骼、色彩的准确性,而“气韵”从何而来,就是传统文艺带给画者的深厚的品格底蕴。所以重视国学、研习国学是进行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在大一设置了“国学基础”和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一起强调了传统艺术中文学的重要性,更设置了“先秦文学”、“唐宋散文家”等选修课。此外在大二、大三的课程中,亦设置了与传统艺术相关的选修课,如“古画艺术鉴赏”、“传统绘画装裱艺术”等课程,通过学分的掌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传统艺术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而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有“陕西剪纸”、“陕西风情国画创作”等课程,很好的将地域性的传统艺术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在具体教学体系中,亦设置了讲座课程,聘请陕西传统艺术大师、工艺大师进入高校校园,开办讲座,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课程的设置,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主要成分为国学教学、地域传统艺术教学、传统中国绘画教学三部分,这些都具有传统艺术极为活态的、持续的传承力度。如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专修课学习主要从学习经典画谱如《梅花喜神谱》、《高松画谱》等入手,不再单纯沿用西方素描色彩训练作为绘画基础,而是以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经典作品为主步入中国画的学习程序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纯粹的中国画作品的精髓,更好地以传统哲学思维看待国画创作,进行笔墨的传承和形式的传承,更好地传承了传统艺术精神。其次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传承了传统艺术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实践基地的教学在绘画专业中是主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常在教学实践基地以自然风景写生为主,如河南的太行山历来是河南高校国画山水科目的主要教学实践基地。但在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则常以石窟寺、博物馆、民俗馆等人文资源集中区域为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前往这些地方,临摹前人精美的石窟壁画,体会经典的传统艺术雕塑形象,摹写经典的传统画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更在高校国画教学中传承了传统艺术,使学生通过临摹和体验将传统艺术的形象和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国画创作中。最后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传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如前文所述,传统艺术是有着与西方迥异的哲学思维作为背景的,单纯以写实性来评价当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是有局限的,片面的。陕西高校的国画教学在整体教学理念中转变了这一单一片面的评价体系,转而以传统艺术中的笔墨趣味、情感抒发为主建立的评价体系,如中国传统南宗画派认为好的画作需要“气韵为上”,不以形似为主,但讲究整体画面的协调和独特的笔墨意趣,讲求水墨恰当的比例和墨分五色的精妙,更重视留白、全景式构图和散点式的透视效果等。这些评价准则都是与西方古典写实原则迥异的。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传承了传统艺术的品评标准,更进一步地传承了传统艺术内在的哲学精神和艺术形式语言。在教师普遍建立的传统艺术评价思维的大背景中,学生更对传统艺术所需的技法、意趣和文艺功底感兴趣,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促使了传统艺术的现当展。

二、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发展

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对某一艺术的完全传承复制,更多的是为了其适应新时代的新发展,以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向。传承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传统艺术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扮演的是手段和方式的角色。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研习国学、学习经典传统绘画作品、体验品味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如建筑、雕塑、壁画,以及建立完善的传统艺术评价体系很好地传承了传统艺术,但其目的并非是复制传统艺术,而是在高校国画教学中发展传统艺术。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促进传统艺术的原态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以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形式融入了传统艺术,对其进行了有益有效的传承发展。如陕西传统的剪纸艺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研究的体系中得到了保存,使一度濒于失传的剪纸艺术以及刺绣艺术等民间其他小众艺术种类得到了保存式的发展。再如陕西的窑洞建筑艺术审美风格在高校国画教学中融入了教学创作内容中,对窑洞建筑的原态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我们还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等形式促使学生对传统经典艺术作品展开主动研习临摹,是传统经典艺术作品赖以原态保存发展的外在条件,这些形式都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原态保存和发展。第二是促成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以临摹经典作品为手段展开创新式的创作型教学,在学习传统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和形式基础上,融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发展:如以陕西黄土高原的地理风貌色调为色彩创新水墨类别创作;以陕特建筑艺术为创作主题运用传统皴法、线描技法进行新型国画形式创作;以传统界画艺术为形式进行新城市题材国画创作等。这些都是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式创新发展。正如传统国画画论中所言:“可从者从之,宗也,不可从者违之,亦宗也”,它从原态传承和创新式发展两方面论述了两者都属于传承发展的途径。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艺术表现语言,扩充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母题,促进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第三促进传统艺术的材料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地域民俗元素,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纸砚的物质材料融入剪纸、刺绣、泥沙等新型材料,创新发展了中国画创作中的形式材料语言,以实验性国画创作为手段进行了国画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型的材料发展不仅表现在用具种类的丰富上,更表现为画面材料和形式的发展上,是陕西高校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探索发展。

三、结语

第6篇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艺术形态,究其根本,剪纸具有群众性、地域性以及丰富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人们对剪纸艺术的造型都极为欣赏,并喜欢将剪纸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广泛运用于生活中作为装饰。支撑着剪纸艺术长久不衰的造型背后,首先是符合中华民族群众的普遍审美心理需求,其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民间剪纸的集大成之处在于善于把多种物化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在物象的组合搭配上,无论是一个形象独用或多个形象组合,本质上都是经过合理恰当的夸张造型,达到“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此外,在艺术形象的选择和创造上,剪纸艺术家们善于用略带夸张,合理变形,同时运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多种吉祥物,把它们和约定成俗的形象以及美好的寓意组合起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吉祥的喻意。据此,我们不难发现,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使得剪纸艺术在我国能够长久而广泛的流传。客观环境的限制、文化的交融与隔阂,以及自然灾害等困境,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所以在剪纸图案的寓意上,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多子多福、长生不老、身体康健、万事如意等朴素的愿望。传统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衣食住行、、经济生活中无不有剪纸的痕迹。传统剪纸艺术中,最早以瓜果、葫芦象征多子和人类繁衍。剪纸艺术造型中“鸡”的形象也是得到广泛运用的。“鸡”象征太阳,金鸡报晓、雄鸡高歌等,是生命力的代表。和剪纸艺术一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丰富的图形根据需要有目的的进行组合,可以反映出多彩多样的生活,即“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二、剪纸的艺术美

传统剪纸艺术的往往根据人的审美感受用象征寓意的手法选择创作的对象和题材。对自然界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天然去雕饰的富有美感或表现价值的形象进行再创造,比如以葫芦、莲子、石榴等许多自然物寓意多子多孙,用桃子等寓意健康长寿的象征。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使接受者的感官被渲染,体会到剪纸形象符号传达的寓意,由传神、写意构成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剪纸艺术能体现我国文化中诸如“弦外之音”“画外音”等的意蕴美。如剪纸艺术作品《春江花月夜》的画面,就生动地描绘了人间的良辰美景中的意境美:暮鼓送斜阳,箫声迎圆月,一叶扁舟,漂于春江,两岸青山叠翠,花叶相形,水面波心荡月,桨槽添声。中国古代文论的“感物说”。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指出: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若与自家生意无相入处,则物色只成闲事,志士遑问及乎?刘熙载的这段话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论在主观情意与客观事物二者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外在事物必须同自家生意相入才有意义,否则便“只成闲事”。从剪纸艺术作品的布局结构来看,对称、连续的布置格局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而在一些纹样中,为了整个画面的和谐与完整,会在空白和四周不经意加上云朵、花、水纹、叶片、几何纹样符号等。色彩上,大部分剪纸艺术作品以单色强调画面的和谐和整体感,并使色彩与所反映的主题相一致,如红色是节庆,白色则丧葬。这几个方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即是要将自然的视觉美感与形态、色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单独的艺术元素到整件作品的整体的和谐。

三、结语

第7篇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也是传统审美思想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一观念上,道家表现得十分突出,老子提出:“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这是天、地、人都以自然为最高准则,最终在效法道和自然的基础上实现的“天人合一”。庄子在此基础上也明确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④到了唐初,著名道士成玄英直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夫人伦万物,莫不爱自然,爱及自然,是以人天不二,万物混同。”⑤明确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要“随造化之物情,顺自然之本性”。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放在了重要位置,从人、天之间的互相感发、互相影响出发,审视和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影响巨大,使从古到今的文人、艺术家在与自然的交流及融合中感受美,体验美,并抒写自己的情怀,这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审美传统对现代动画艺术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早期动画片《夹子救鹿》(1985年)取材于佛经“舍身救鹿”的传说,具有敦煌壁画的形式风格。动画片塑造了一位心地善良、与动物亲密无间的少年形象,处处彰显着对自然万物的歌颂,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地万物息息相通的思想。⑦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水墨动画《山水情》(1988年)犹如一首充满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蕴的古诗词,堪称中国民族动画的典范之作。该片讲述了一位老琴师与一个渔家少年结为师徒的故事,老琴师在最初的教弹之后,便让少年在大自然中体会、感悟、审美,以抽象的情节表达了人与山水、人与自然融合的喜悦。整部作品没有对白,以悠扬的叶笛声、幽深的古琴声配合水墨的浓淡与虚实,让人陶醉,深刻感受到自然之壮阔秀美。该片运用中国式隐喻,利用诗画般的自然景物,道法自然,具有空灵悠远的意境,对人的性情、品格进行陶冶,谱写出一曲人与自然水融的优美乐章,阐明了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在动画系列片《熊出没》(2013年)中,主人公“熊大”“熊二”竭尽全力保卫森林,与伐木工“光头强”斗智斗勇,上演了一个个搞笑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十分喜欢,也令成年观众津津乐道。虽然该片在暴力情节方面遭受诟病,但它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特色主题,具有浓郁的生态意识,对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作用,该片也荣获了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最受观众喜爱动画片”奖。这些动画片中所展现的富有生命情调的“自然”之美,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等,正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天人合一”自然观的集中表现。

二、“美善相乐”的伦理观

中国传统审美思想非常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其形成与儒家的礼乐文化直接相关。以“乐”为最高境界的情感体验必须和“诚”“仁”结合起来,也就是把真、善、美统一起来,这种集伦理与美学于一体的对“乐”的体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根本特点。孔子在《论语八侑》中谈论韶乐和武乐,就涉及“美”和“善”的关系问题:“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⑧在孔子看来,韶乐不仅符合音乐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的内容要求,是尽善又尽美的音乐典范;而武乐只有美的形式却无善的内容,不能称为完美的音乐。在这里,孔子实际上提出了审美标准的问题,即任何形式的美都必须以伦理道德内容为标准,必须与善的内容相结合,“尽善尽美”就是要求“美”与“善”高度融合统一的审美原则。儒家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从人心理情感的需要出发,主张“美”“善”结合,《荀子乐论》曰:“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⑨只有“美”“善”互相作用,和谐统一,才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及改善思想的双重作用。因而,“美善相乐”表达了情感与伦理、审美与道德相一致的境界,也肯定了艺术所特有之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影响社会风俗的功能。以“善”为“美”、“美”“善”统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突出特征。以弘扬民族精神、歌颂优秀道德品质为主旨的动画艺术作品能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一种“善”的情,这样的作品可以极大地促进观众对高尚审美情操的认同,有利于人们不断提升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如国产动画片《九色鹿》(1981年)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主要讲述一只九色鹿王冒险救了一名快要淹死的落水者,但反被此人出卖,最终忘恩负义的落水者自取灭亡。在艺术形式上,该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造型特征、色彩体系与绘画风格。动画片描写了九色鹿的神圣、善良、勇敢和落水人的背信弃义,将善与恶、美与丑进行对比,使正义美好的形象得到加强,反映了大众惩恶扬善的愿望以及对“美”“善”的追求。该片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将佛经故事的精神元素进行了寓意表达,并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审美思想。根据《聊斋故事》改编的国产木偶动画片《崂山道士》(1981年)则讲述了一个以道教神话为题材的寓言故事,该片将木偶艺术与中国山水画的背景相结合,立体与平面虚实相宜,意境悠远。此片故事情节简单谐趣,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道教的伦理观念,教导人们不可心存邪念,要自觉遵守伦理道德,以“善”为“美”,发挥着对人类心灵的塑造功能。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1998年)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工笔水墨相结合,颇富东方韵味。动画片在内容上选用了中国北朝民歌《木兰辞》中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美善相乐”的伦理思想,即以“善”为“美”、忠孝两全、勇字当先,从而将中国的传统美德与伦理意识一展无遗,使该片深入人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此类优秀的动画作品,人们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为现代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正是用“美”的艺术作品引起“善”的道德行为,此之谓“美善相乐”。

三、“意象之美”的文艺观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周易》最早提出“意”与“象”的概念,构筑了意象理论的雏形。《系辞上传》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⑩这里强调意象符号丰富的象征功能,可传达语言不能表述的内容,给了美学与艺术以重要启示:以形象来反映艺术,更能尽意。《系辞下传》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即《易经》每卦所述的名称虽细小,但它所概括的事物却很多,它无所不谈却又隐晦,话语曲折但极为中肯,用意深远。这段话用来谈论艺术同样合适。首先,每个艺术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可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其次,艺术形象的外在形式应鲜明生动,极富感观诱惑力;最后,艺术形象的内涵应深邃丰富,在隐晦、含蓄中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周易》将意与象相联系、相统一的美学观奠定了“意象”美学论基础,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思想,如“比兴”“兴象”“气韵”“意境”等美学概念都是建立在“意象”理论基础上的。关于艺术作品中的“意象”,陈望衡先生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一书中有较为准确的解释:意象的基本要素是“象”与“意”。“象”包括物象、心象,二者相互联系。心象是物象的反映,物象是心象的基础。“意”包括“理”与“心”。“理”指物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和情感。“意”与“象”的关系既体现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又体现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此,“意象之美”的文艺观就是将审美心境中一切抽象的概念、观念、哲理、情感等转化为感性形式,不仅反映相关物的外部形态,而且还包含心理投射和主观体验,既可以表现为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和生动的神韵刻画,也可以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审美理想。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意象之美”的文艺观在很多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通过意象性的表现过程与写意性的艺术手法,利用墨色的渲染和浓淡变化而呈现出画面的自由灵动、虚实相生,创造出无限的意境,使作品在表现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时具有审美深度,是民族文化特性的鲜明体现。“动作的意象化是中国动画的独到之处,这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中常常通过一招一式、一点一线表现生活对象的神、形、气,追求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第8篇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更加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主要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专业人士,这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创作者给普通民众带来一种神秘感和距离感,传统艺术作品不够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给普通民众传达了一种只有欣赏水平高的人才能欣赏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更多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简单易操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为普通民众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众化的创作模式和大众化的审美特点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加大众化,促进了艺术作品发展的多样化,丰富了大众的审美体验。

(二)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开放性的美感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非常大的开放性,在传统艺术中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完整性,创作的终结也意味着作品的完成,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进行复制和删改,除创作者之外的观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艺术作品进行重新修改和再创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根据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思路进行修改,数字媒体艺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意蕴,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

(三)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逻辑性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逻辑性的审美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逻辑。创作者可以尽情构思使用非逻辑性思维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在创作中运用了较多倒叙、跳接、反转等技术,因此人们欣赏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能仅凭借惯有的逻辑思维进行赏析,而是应该从现代人的思维和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进行艺术赏析,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四)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依托于数字化技术,传统艺术创作是以现实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再加工和创作,因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传统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具有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数字媒体艺术中展现的恐龙、生化危机、外星人等题材具有超现实性,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运用多种现代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的模拟,能给观赏者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和震撼的视听效果,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

二、总结

第9篇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视觉艺术范畴,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共通之处,二者都属于平面艺术表现形式,将三维甚至运动的事物,通过艺术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将他们在某一时刻定格,然后展现给观众。只是摄影和绘画在将三维的现实事物进行二维的艺术转换方面有着不同的方式而已。绘画分为写实和写意两个方向,写实的绘画与摄影艺术有着较大的关联性,都是将某一时刻人所看到的视觉现象尽量地还原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还原现实;而写意的绘画艺术更多的是突出现实所暗含的意境之美。从表面看来这和摄影的意图相去甚远,但是现代摄影创意却试图将摄影艺术与写意绘画联系在一起,让摄影不仅能够记录现实,同时还能够利用特殊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手段,表达生命的意趣之美,为摄影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借鉴和运用了中国画的意境。因此,在中国摄影史上,许多摄影人在创作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强烈的主观情感和特有的意境。中国的集锦摄影和影画合璧就是以摄影的形式表现中国画的形象和意境,而且这是中国特有的,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摄影师之所以借鉴中国画艺术,是因为中国画艺术的特殊意境美,这种意境美蕴含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哲学思想。

在不同派别和风格的中国画中,被借鉴得最多的就是山水画,而且写意山水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从内容方面都跟摄影有着内在的共通之处。例如山水画大都意境恢宏,山峦重叠,树木苍翠而古朴,人物与苍茫的大山大水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每一幅山水画都给人不同的感觉,这种苍古高华之中所蕴含的哲思和意趣,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独特之处。另外山水画一般采用黑、白、灰来表现山水的色调,简单的黑、白、灰就能够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意境,同时还能够彰显山水的凝重和浑厚,这与摄影当中的黑白片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中国人对山水情有独钟,诗歌以及画作中对山水的描写最多。中国山水画在技法上高超,而且色彩的层次丰富,大量运用协调和晕染的技巧,对于色调的冷暖、浓淡以及厚薄、交错的关系能够给予很好的处理。中国山水画的细节丰富,不仅是对山水本身的模仿和描绘,更重要的是画中的意境超出了纯粹的自然美,这给摄影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很大的启迪。

二、以郎静山作品为例分析

郎静山开创了中国画意摄影的先河,他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他的集锦摄影以及影画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摄影的一个重要流派。《湖山揽胜》是郎静山个人较为得意的一幅摄影作品,第一眼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摄影作品而是一幅国画,但是它的确是一张照片。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摄影师的技术和对中国画在摄影技术上的创新。这张作品采用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画面的重点放在了山水上面,画面的右侧一点,老翁在眺望远处的山峦雾霭只是画面中的点缀。在近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奇石、松鼠,与画面远处的村落、湖边的倒影形成一种对比。这张作品体现出了中国画的意境,人类在自然界中永远是渺小的,这也是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摄影的未来前景

现代摄影已经不再拘泥于利用镜头语言对现实进行忠实的记录,而是将摄影家的创意思想加入摄影艺术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现代的视觉艺术作为设计之中的特色元素,以展示中国的民族文化风格。例如,现代摄影当中有一些将中国的京剧元素进行摄影化处理,并且利用中国国画的用色和意境,在一张照片当中融入了京剧元素、国画的构图以及中国的书法,用摄影的技法把这些元素糅合以表达自己的意图。在对近代人类文明的记录上,摄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摄影在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也在视觉艺术的道路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现代社会人类审美意识的提升,促使现代艺术开始走上将各种文化加以融合的道路,艺术本身就是相通的。因此摄影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与中国画的融合可谓走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前列。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摄影艺术融合创造不同的表达形式,是将来摄影发展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条新渠道。二者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宝。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传统音乐、民族戏曲、国画、对联艺术等都是其中的精华。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