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5:01: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共设施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我们要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发展迅速的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之前,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在设施配备、资金、制度、人才和内部协调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经费缺乏以及法律保障机制薄弱,等等。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基本任务的实现。为此,本文将服务外包理论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之中,以期推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服务外包研究进程。
2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相关概念梳理
2.1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概念
“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and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它最初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指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后经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开始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至今关于“社区”的概念存在诸多版本,每种版本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社区”解释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调“社区”的地域性;郑杭生〔1〕则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其强调社区的区域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综合而言,本文认为“社区”应包含如下特征:一、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聚居人群;二、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三、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四、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一般来说,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设施”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言,“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但关于“体育设施”的最终隶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了“公共体育设施说”和“体育公共设施说”两大派别。但本文认为,不管是“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公共设施”,其都是“公共设施”的下位概念,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最终应该归属于“公共问题”还是“体育问题”。进一步而言,“公共”一词是对“体育设施”的修饰,对其只起到限定作用,而“体育”才是对“公共设施”的具体和延伸,应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体育公共设施”这一学说。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具体是指国家、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的,用于普通社会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社区体育公共运动场地、体育公共运动场馆、体育公共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和服务。
“管理活动”自古已有,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管理”概念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共识和统一。而我们通过综合这些概念定义发现,“过程活动说”普遍受到诸多学者的赏识和认可。“过程活动说”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内部成员和组织一块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对组织的管理;第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内部资源。资源具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第四,管理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即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对组织内各个要素进行不断的调节,继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就此,依据以上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三个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并不是三个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融合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拥有更明确的内容结构和更明显的功能价值,并具有鲜明的特征:一、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二、管理的对象是由国家、政府、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共同投资兴建的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三、管理的范围是具有共同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四、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上述特征是在原来概念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2.2服务外包概念
“外包”一词最初由美国管理学者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la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作为外包的一种组织形式,服务外包的转移对象主要是指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最早,英国学者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在《企业外包模式》中认为,服务外包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给第三者执行,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非实物化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外包”的内涵也得到诸多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虽然现阶段学术界对“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仍莫衷一是,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借鉴性意义的观点。并且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这些概念在本质功能上均趋于一致化,即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非核心的服务生产业以商业形式发包给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或管理模式。
3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3.1体育公共产品理论
“体育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下位概念,其包含“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同时也适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公共产品”按照形态分类时,可以分为物质型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公共产品,那么“体育公共产品”即可相应地分为物质型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型体育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言的有形体育公共产品和无形体育公共产品。在体育领域中,有形的体育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已经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国内发展而言,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工作人员责任、基础经费使用、维修网络建设和健身宣传等几个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其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密切相关,这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3.2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过程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它能够将很多资源进行重组,同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绩效。它自身具有很多属性:首先,服务外包是由发包方将自身业务中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来完成。这种工作内容的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达成的,并需要支付一定的外包费用,但相比整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服务外包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其作为服务提供的手段。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辐射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外包行业内也是如此。第三,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发包方将自身非核心的业务全部进行转移,因而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第四,服务外包是一种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承包商大都具有比发包商更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包商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只需花费少量的费用,这与他们节省出来的资源、精力和时间相比较,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4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目前国外关于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较少,但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
4.1国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诸多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集中于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几个方面。在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对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这与他们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有关。在设施规划方面,主要对设施的建设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居民的意愿,富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方面,主要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公共设施都供居民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收取少量的费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对社区内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体育设施的维护人才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对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政策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资金分配密切相关。
4.2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设施规划、设施维护、设施开放、相关法律执行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杜建辉、张启明(2005)〔28〕,苏艳(2011)〔29〕等学者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会越加突显。庄永达〔2〕,赵春珍〔3〕等学者对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建设有早晚之分,发展有先后之别,就此造成现阶段新老社区之间设施规划水平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新社区的规划水平要远好于老社区,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性缺失问题。何建伟〔4〕等学者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体育设施维护人员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施破损而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继续对其使用,不仅会缩减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学者对设施开放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设施资源较好的社区,管理者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采取限制使用或付费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降低了设施的使用成本,节省了维护费用,但却是以降低人们的健身热情为代价的。卢耿华〔5〕等学者从法律执行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但在执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与部分法律内容的笼统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李骁天〔6〕等学者对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优秀资源,将之与社区共享,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现状。
4.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各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国内外由于体育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效果上的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但各国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服务外包领域,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5小结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不利于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要想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关键是要改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因此,本文以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为根本出发点,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275.
〔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调研关〔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14-38.
〔3〕赵春珍.临汾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51-53.
〔4〕何建伟,李建生,曾琳叶,赵广高.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0,(3):131-138.
〔5〕卢耿华,张黎,谢英,等.西安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0-694.
〔6〕李骁天,王凯珍,李璟圆.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83-98.
(责任编辑:阎彬)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设施管理;广场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city square of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to the city square the function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in urban square management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 key words 】 urbanization;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squar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如果把城市比喻为一枚戒指,那么城市广场就是镶嵌在戒指上的钻石。城市广场是城市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为其配套的公共设施可以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交流、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公共平台。
与城市广场的建造相比较,已使用的城市广场在管理方面问题颇多,重视建设而忽视管理的现象依然没能解决,尤其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设施损坏严重、广场秩序混乱、市民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已迫在眉睫,这对城市广场的正常运营、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形象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下面本文将从管理的角度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探讨。
1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概述
作为城市环境设施的重要分支之一,广义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是指在特殊区域内存在的城市环境设施,监控设备、桌椅、垃圾桶等都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实物体现[2]。
1.1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分析
不同的公共实施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它们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城市广场的服务内容。但当前主流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特性。(1)基本性,即广场中的基础设施能被人感知的性能。这些公共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使用、娱乐、防护等服务。(2)环境性,即通过对广场公共设施的数量、类型、三维布局方式等进行设计与操作,使其运行效果符合人们的生活规范。(3)装饰性,即在保障了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前提下,对广场环境进行优化与加强服务操作。它包括直接的艺术处理,还有根据广场环境背景而进行的氛围渲染。(4)复合性,即可以通过少量的公共设施实现更多城市广场的使用功能。例如,广场中看到的大石墩可以起到隔离和修饰的作用。
1.2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特点
传承了城市广场管理特性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对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它的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具备针对性
与广场的管理不同,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范围小些,不再包括城市广场中的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绿化管理以及人员秩序管理等,它只是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加专业化,而且具体的管理手段不具有广泛性,针对性更强。
2)管理人员的高素质要求
由于广场的基础设施是多样化的,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技术的应用。在对广场的基础公共设施进行初次安装与维护时,广场的管理人员一般不会样样精通,这就需要城市广场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都能兼顾。广场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节约管理成本的支出,而且便于设备的维护,延长其使用年限,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3)管理时间长
城市广场的项目建设是短期性的,而城市广场的管理是长久的,当然这个广场消失时也就不存在管理一说了。每一个城市广场的竣工并投入使用时,就是对广场进行管理的初始时间。城市广场得到了长期而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这里的管理具体表示为对广场的公共设施的长期维护以及对广场工作员工的定期培训,而对广场使用者是长期的教育与指导。
1.3 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的意义
当前存在的市政广场已不是主流,现代化的城市广场是以商业广场为骨干,其他类型的广场为辅助。人们脑海中城市广场的形象一般是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大型公共区域,因为它在我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具有开放空间功能的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味。它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形象的标志物之一,也是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结合的产物,它创造了具有自然形态和艺术气息的开放空间[4]。因此,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可以通过作为城市名片的广场向外推广,进而被人熟知。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模式类似于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使实际建成的城市广场符合预定标准,并最大化发挥其用途,必须有与其对应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不但使城市广场鲜明地呈现了城市样貌、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而且增强了城市自身的凝聚力和对外信誉度,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项目投资,解决城市的民生问题,最终稳定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2 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1 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对象固定,范围有限,涉及的职能部门不多,从其管理的现状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过于死板。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的思路已跟不上现代管理的步伐。统一管理易于资金的筹集,可以及时对广场某个公共设施进行重点维修;分级管理工作目标明确,便于日常的简单维护。但是,两种管理方法的行使权限模糊,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经费不足。城市财政补助是广场公共设施维护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经费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紧密联系,除非拨款环节出现漏洞。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城市实际财政拨款低于计划拨款,使得广场管理单位很难正常工作。
第三,城市广场的管理工作内容局限,市民素质低。虽然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但仍有不少城市居民会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比如在广场建筑物上随意涂鸦,践踏草坪等。市民素质不高、城市环保宣传力度不够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
2.2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措施
针对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首先,加大城市广场设施维护资金的投入,严格监督费用的使用。国家新税制的改革为城市广场提供了稳定的补助资金,可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维护项目是长期而花费巨大的,加上人们对广场设施要求不断在上升,管理维护更难。因此,必须在维护费用上采取措施。除国家拨款以及明文规定的收费设施外,需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比如通过为企业打广告做宣传的形式鼓励企业、个体向城市广场投资,还有社会的捐助等等。
其次,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与市民的业余生活联系密切,可以选择发动全民参与此工作,积极摸索管理新策略。通过成立广场文明办、广场基础设施管理意见办等分支机构,结合惩罚与教育的方式,大力宣传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意义。定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基本素质,吸引更多人参与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
最后,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广场。利用前沿技术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广场的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新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对广场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模拟等操作,实时提供动态信息,为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维护节约成本。
另外,健全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体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依法加强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走社会主义法制化道路。
结论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虽然不同于国家的一些大型项目管理,但其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要时刻关注其管理的每个细节。简而概之,要做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从城市广场客观情况出发,调动管理者的主观积极性,按能力合理分配其职,保证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有序执行。
【参考文献】
[1]关洪涛. 城市广场的管理[J].天津建设科技,2010(S1):441-442.
[2]杨文俊.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城市广场管理[J]. 甘肃科技纵横,2006(05):73-74.
论文摘要:智能控制网络管理 (即公共设施群体和民用设施群体的网络建设)是现代建设公共设施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应用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需求。智能控制网络管理在国外的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智能网络管理技术。但由于智能网络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智能网络管理技术在住宅及其公共建设中的运用正处于发展的阶段。
LON ( Local Operating Networks)网络是美国Echelon公司1991年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为支持LON总线,Echelon公司开发了LonWorks技术,它为LON总线设计和成品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平台。目前采用LonWorks技术的产品广泛应用在工业、家庭、公用能源、交通等自动化领域,LON总线已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现场总线之一。中国计算机协会工程控制委会成立了Lon Works控制网络协作网。国家大型民用业过程控制系统已逐渐推广现场总线系统。
目前,建设部正在全力推动以“智能控制网络管理”为切入点的整个行业的信息化,使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开发,服务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与功能,并将多学科性、多技术综合运用的智能化公共设施定为民用建设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智能化公共设施在我国起步较晚,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在民用及其社区中的运用正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外相比,智能化公共设施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不是很高,相关技术产品功能单一,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尚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理论研究与管理滞后的矛盾(如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市场行为的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一旦要实现其他公共设施智能功能,必须重新安装新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则分别由各输入量、输出量、计费量、等供应公司进行设计安装,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关。因此造成公共设施管理部门工作难度大,各系统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能差,系统运行、维护复杂,升级扩容不便,用户对自己费用支出的智能功能选择余地小。
我们在国内进行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建设的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造价低,可靠性高;便于扩充升级,分步实现智能化功能;单一控制网络完成智能化住宅应有的全部控制功能以及该小区的所有控制功能;网络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为此,我们在智能化公共设施网络的建设中采用LonWorks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
LonWorks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控制领域中最热门的通用控制总线技术之一,得到世界各大著名工控产品生产厂家支持,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目前它在国内已被成功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公共设施网络自控中。我们选择LonWorks技术开发智能公共设施网络系统,主要基于它的如下特点:
智能网络拓扑结构灵活多变,可根据公共设施的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布线系统的复杂性和工作量,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LonWorks网络是无主站点对点网络,其任一点的故障不会造成系统瘫痪。一处公共设施节点的损坏或关闭不影响其他公共设施节点正常运行,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度,网络响应得到充分的保障。
Neuron芯片内置现成的I/0对象,LonTalk协议,并使用高级语言编程,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质量,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稳定可靠的系统。
LonWorks网络节点之间使用逻辑连接,这使得系统中节点的增加、修改很容易,便于系统调整和扩充升级。
在智能公共设施建设中应用LonWorks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智能化公共设施的所有功能,整个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网络布线相当容易。对于使用公共设施用户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只需选用不同的控制节点,编写相应的程序,直接连接到公共设施的控制网络上就完成了,在物理上不必对网络结构作任何修改。而且LonWorks网络可扩充性极好,在扩充子系统,增加功能,连接两个公共设施控制网等都很简便。LonWorks技术提供的高效开发平台让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时,对网络通讯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系统功能实现上,使得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针对具体任务设计出成熟稳定的系统。
随着今后住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总线网络结构在速度与效率上开始显得不足,因特网则显现其优势。而目前就构筑专用IP网络还存在着成本高及维护难等一些问题。通过LonWorks与因特网的接口装置,可以将己经自成体系的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作为子网络,通过因特网接入因特网,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将控制网络的实现由现场扩展到因特网的广阔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公共设施更大范围的控制联网。此种方案成本低且易于实现。
开放和互操作是Lon控制网络的精髓,通过LonMark国际互操作协会制定的标准来保证。这意味着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装置可以直接集成在单一的控制网络中完成应用功能,奠定了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石。
LON控制网络由现场控制节点、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通信协议构成。LON网络中的每个控制点我们称之为LON节点或LonWorks智能设备,它通过嵌入了LonTalk固件的神经元芯片或智能网络收发器来实现。所谓智能收发器是将神经元芯片和收发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集成度,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可靠性。一个LON节点一般可以用神经元芯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收发器和电源组成。如果神经元芯片不能满足数据处理的要求,可以采用主处理器加神经元芯片的方式,在这里神经元芯片作为通信协处理器来使用。主处理器和神经元芯片之间可以通过并口、串口、双端口RAM等方式实现数据的交换。LON总线用收发器来建立神经元芯片与传输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共设施现场环境选择不同的收发器和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红外线、光纤、射频等等。LON控制网络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一,网络节点数量从几个到几万个不等,同时支持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所有这些节点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LonTalk实对等的通信。LonTalk协议提供一整套的通信服务,这使得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能够在网络上同其它设备发送和接收报文而无需知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网络的名称、地址或其它设备的功能。LonWorks协议能够有选择地提供端到端的报文确认、报文证实和优先级发送以便设定有界事务的处理时间。对智能网络管理服务的支持使得远程网络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网络和其它设备相互作用,这包括网络地址和参数的重新配置二下载应用程序、报告网络问题和启动/停止/复位设备的应用程序。Lonworks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使用Lonworks技术开发的产品,均可以与其非常容易地集成在一起。Lonworks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将不同媒体的网段连接起来,还可以通过网关将各种不同的现场总线连接起来。
当前智能公共设施系统建设只能满足一部分需求,但由于公共设施的智能化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技术综合应用的系统工程,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作的很具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智能节点功能设计重点放在LonWorks现场总线接入以太网和wC/OS-II操作系统的引入。公共设施很多别的复杂的功能如无线可视化对讲功能,公共设施管理中要求的输入、输出、计费等仪表集中抄表功能的实现、一卡通管理系统等等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设备和环境的局限,对网络的组建还只是理论上的研究。不能进行大的网络集成应用。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资产不流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人民防空法》、《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含主次干道、后街背巷、居民小区)的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人防、消防、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市民活动场所、广场、游园、公共场地,以及市政、绿化、给排水、燃气、公交、照明、桥涵、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公共配套设施。
第三条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由区人民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区城管办、城建办、住建局、城管局、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公安分局(消防)、教育局、工商局、商务局、卫生局、药监局、人防办等单位和相关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结合本办法规定具体负责做好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工作。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牵头、监督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无特殊情况每月召开一次),讨论、研究、审核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协调会办相关问题。牵头组织对房地产、商业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竣工验收,跟踪督查公共配套设施的启用与管理情况。每月形成督查通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考核。
第二章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第五条城区旧城改造,新建居民小区,开发新区和新建、扩建城市道路等工程建设时,应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人防、消防、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市民广场、游园、公共场地等城市大型公共配套设施。
(一)区规划部门应对竣工核实前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项目跟踪监督,不得随意变更、调整和删除城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项目,特殊情况需报区政府批准。
(二)区国土、规划部门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应在建设用地许可、规划建设用地许可及相关资料中标明用途;建设单位在新建道路和楼盘时应在模型或施工图中标明具置,并对外公示。
(三)区公共设施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建成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限期改正后投入使用。验收合格的,移交相关部门管理。
(四)区国土、住建部门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产权登记发证中,应按规划用途标注,未经批准不得出售、转让,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禁止分割出售。
(五)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不得改变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人防工程、停车场、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市民广场和游园(含附属设施)等大型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使用性质,不得分割出售。
(六)区城管部门应对竣工验收后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场地进行跟踪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改变规划建设用途;严禁擅自改建、扩建、迁移、拆毁、开挖建筑底层地面;严禁在公共场地搭建筑物、构筑物;未经批准不得占用道路、广场、游园、绿化等公共场地从事经营和促销活动。
(七)区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和乡镇在审查和登记经营场所与经营范围时,发现擅自改变公共配套设施用房用途的,不得出具相关证明和核发相关证照。
(八)区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和居民小区消防设施及安全通道的跟踪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严禁堵塞、封闭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行为。
第三章环卫设施的管理
第六条已建成并验收合格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等环境卫生设施(含安置小区、开发小区)无偿移交给区城管局或乡镇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移动或者停用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确需拆除、移动或停用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工作用房的,须报批准机关同意。拆除的,应按方便使用和不低于原有标准、规模的原则先建后拆。
第四章农贸市场的管理
第八条新建的农贸市场用房经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的,不论产权性质,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经营,不得分割出售。经营者必须按照国家《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建设市场内部设施,划行归市,建立健全市场规章制度,规范经营。
第九条安置小区和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建成后由市楚城公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收或回购管理。
第十条开发小区或社会投资独立新建的农贸市场,无论是自主经营、整体出售,还是出租经营,必须报经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办公室审核,符合条件的由相关部门发证经营。
第十一条区工商局、商务局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监督,严格执行《市农贸市场建设规范》,严禁违规经营、无证经营,严禁在农贸市场周边300米范围内设置与农贸市场经营类同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点。
第十二条区城管局应加强对农贸市场市容环卫责任区的监督管理,严禁占用道路和公共场地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农贸市场的权属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严禁场外经营。
第五章社区和物管用房的管理
第十三条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社区用房产权归乡镇人民政府所有;物管用房归全体业主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出售、改变用途,不得出租从事非小区居民活动。
第六章幼儿园的管理
第十四条区教育局应对新建居民小区幼儿园进行核查,并提出使用意见。规划建设的居民小区幼儿园,无论产权归谁所有,均不得改变幼儿教育用途。
第七章人防工程的管理
第十五条人防部门应加强人防工程的监督管理,及时做好产权界定,需要开发利用的,应履行审批及使用权变更备案手续,人防工程平时作为停车位使用,但不得影响防空效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影响人防工程的使用和防护能力的作业,不得向人防工程内排放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不得在人防工程内生产、储存危险品。
第十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防工程。确需拆除的,必须报经人防工程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章停车场的管理
第十七条公安交巡警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道路、商业街区和居民小区专用停车场的监督管理,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第九章其他公共配套设施的管理
第十八条城区的道路、景区、河道、绿化、给排水、燃气、公交、交通标识、照明、桥涵、电力、数字电视、通讯等公用设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权属单位或主管部门定期维护、保养或更换,确保设施完好,干净整洁。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和擅自占用、挖掘、拆毁。
第十九条居民小区的道路、广场、绿化、游园、给排水、路灯、监控、消防等公共配套设施由物业服务公司负责管理和维护,主管部门应敦促物业服务公司管理维护好小区公共配套设施;居民小区的燃气、通讯、数字电视、二次供水设备及其运行费用由经营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
第十章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规划、国土、住建、城管、公安、工商、商务、卫生、药监、消防、教育、人防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强占、故意毁损、破坏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妨碍本办法实施的行为人,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二条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管理工作中不履行职责、、、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道路的管理与维护
今年管理处把城市道路的维护列为重要工作日程,对全市所有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了测量,做出修复预算。共计修补破损水泥路面积2000多平方米;用沥青灌靖和街、沿河街、龙源街、新安路、园丁路道路伸缩缝总长52553米;新铺设了砼路面七条,面积8851平方米;对六0三队、靖边、高产等离市区比较偏远处的巷道铺设了彩砖,面积为36902.87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多年来路面破损给人们出行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带泥上路现象的发生,给我市道路的清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避免各单位下线、接管等破坏道路,管理处今年在市区各条路口铺设了预埋管。共计铺设预埋管线长800多延长米。今后任何单位想要破路下管、连线都要从预埋管经过,这样就避免了以往乱撅、乱挖道路现象的发生。
今年道路上的检查井、雨水井具破损、丢失比较严重。造成的主要原因是重车的辗压和不法之徒的偷盗。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处制定了多种补救方案。晚间派人轮流巡查、为雨水箅子安防盗锁、从外地订做不易丢失的水泥制做的井具和球墨铸铁井具等。管理处共维修检查井26座;更换检查井井具89套;更换检查井盖26个,彻底解决了路面上的检查井破损给人们带来的安全隐患。
2.汛期工作
为了安全渡汛,使汛期排水设施,防洪设施正常使用,管理处安排人员对所有排水管线、设施进行清掏、疏通、维修。共清掏雨水井550座、清掏检查井520座;维修雨水井48座,更换雨水井具74套,更换雨水箅子65个,疏通雨污水管线长1090延长米。同时每月还下暗渠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暗渠的正常使用。
针对汛期,管理处特制定了相应的排内涝预案,制作了汛期险要处使用的危险警示标志,准备了足够防汛时使用的编织袋,设置了汛期24小时值班电话,并派人每天轮流值班。同时对往年积水严重的路段做出应急处理措施。特别是对靖和路商检南侧和血站北侧进行了改造。在血站北侧砌筑了防洪槽,使从靖边流下来的水直接进入泄洪管;在商检南侧也砌筑了防洪槽,同时还把靖和路与站前街的排水管线连接上,这样洪水下来可以分散流量。避免了洪水溢到靖和路上的现象。
3.车大人沟的防护
为了排除雨季车大人沟河两侧积水现象,管理处对河堤两侧的排水孔进行了扩大处理,路面较低的部位进行了超平,这样使雨水不致于淤积在路面上,解除了河堤积水、浸泡现象。
今年车大人沟河的附属设施损坏比较严重。如石柱断裂、铁链丢失等。管理处发现后及时进行了更换。共修复断裂石柱65根、重新安装铁链19条,维修铁链54条。同时对河堤新安桥至靖和桥两侧设置了车辆限重标志,避免了重车压碎彩砖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车大人沟河所有设施的完好,给我市的人文环境增加了新的亮点。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1.管理处不但注重行业管理,更注重职工素质的培训,每周五下午都进行业务知道、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管理处经常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还组织人员到外地参加业务培训。使职工认清形势,提高思想觉悟。同时,还认真组织参加局里举办的各种法律知识的培训,以此来提高每个职工的执法水平。
2.为了更好的对各项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管理处特制定了路段巡查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谁的路段发生情况谁负责,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反馈给处领导,以便解决,用此约束每个职工,增加了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了工作,确保了各路段的公共设施正常、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小区环境
为了彻底解决群众的疾苦,共建和谐社会,管理处按照局党委的布署,对各社区多年来遗留下来的检查井堵塞、倒塌、井具丢失现象做了无偿修复,共计维修、更换检查井具87套。同时,对永新、龙盛、迎春、龙源、民安等社区部份路面泥泞地方铺设了彩砖,面积为7000平方米,这一行动得到了各社区的一致好评,同时对我们管理部门的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管理处虽然在这一年中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管理处将继续本着服务于民的原则,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加大对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争取和筹措更多的资金来完善各项公共设施,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民。
二零零八年的工作打算:
1.加大对各项公共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实行责任分工制,签订责任包保责任书。两个副处长一个分管破路审批、新建楼房验收另一个分管各项公共设施的管理和日常维护。
2.加大对车大人沟河的防护和维修工作。
(1)、预计投入资金5万元资金对河堤墙体脱落处进行维修。
(2)、重新改造车大人沟河新安桥至靖和桥之间的路面铺设,预计投入资金360万元。
3.预计投入资金500万元资金对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楼区路面、巷道未完成硬质覆盖的进行彩砖铺设。
4.完成北干渠接排水管工程,彻底解决靖边村北干渠洪水溢到路面上的现象,预计投入资金1.5万元。
5.对全市的排水、排污管网进行清掏、疏通,使其畅通无阻。
6.对各街道路面破损、露土的进行修复和硬质覆盖。
关键词:城镇化;管理;建设;对策
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和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建设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设效率,优化城市环境,构建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因素。积极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制约城市的文明和发展程度,我国多数地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方式简单、缺乏数据支持、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此,探索和研究制定合理的措施,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完善的城市,满足人们的生活迫切需求。
1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减少违规建筑,构建文明城市,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促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坚持源头治理。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考虑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权责一致。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实现事权和支出相适应、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市、县政府在城市管理和执法中负主体责任,充实一线人员力量,落实执法运行经费,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坚持协调创新。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些问题是切实存在的,影响城市建设质量,制约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规划不够合理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的全面与完善,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性能。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不能有效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进行完善,使得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缺乏良好的规划,导致基础设施不够合理。例如,某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出现地下管网规划不够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城市道路缺乏良好地规划,导致道路狭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该市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上也存在一定欠缺,没有合理地对公交站点和文化休闲场地进行规划,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增加,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规范
基础设施的施工中,需要具有严格的施工规范,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安全系数达不到保障,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某市在实际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导致城市道路出现裂缝、塌陷、平整度不够的情况,导致城市交通不能得到良好地应用,增加了道路的维护成本,制约城市的发展。
2.3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城市生态问题是城市建设管理中关键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侵占绿地,损害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合理地对污染物和废水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4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建设监管机制是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严格地按照规范执行。然而,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度不够强,一些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够明确,职能发挥不够合理,使得监管力度有限,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一些城市建设管理中,忽视城市监管作用,导致为城市管理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束之高阁,其真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影响城市建设的质量。
3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善是促使城市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首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备程度,促使城市功能的提升。其次,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规划设计,在充分了解城市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地展开规划设计。并由专业的审核人员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审核,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经济性,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能够合理建设。例如,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需要符合城市特点,并将安全性和功能性等纳入到规划中,促使城市交通的规划更加合理完善。
3.2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运行工作首先要保障施工的规范和严格。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提高施工规范的约束力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按图施工是最基本也是最为原则性的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的方式方法和时限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并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核流程,避免施工过程中为了利益等目的肆意修改施工图纸的情况发生,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安全性。在项目建成后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城市设施管理水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公共设施信息并提高公共基础服务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丰富监管手段。在管理中不只是依赖施工图一项措施,更要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依靠数字化的手段构建智慧城市,依托数字化手段,精确化的强化城镇重点应用工程建设,强化行政许可等,并建立社会诚信等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发展智慧水务,发展智能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能化管控。
3.3完善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优化人居环境
市政公用设施的良好运行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感受。加强市政设施的维护首先要做好信息整理工作。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比如地下管网有很多是日伪时期建设的,有一些是建国初期建设的导致资料图纸不全材质老旧等问题突出,基于以上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市政设施维护和保养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人员和力量逐步对老旧设施进行排查并建档,对新改扩建的设施项目应当及时将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同时为了保障各项城市市政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大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工作。对于老旧道路,管道等设施要采取责任到岗的方式,在加强维护的同时要防止道路开挖、不规范施工等因素对设施的破坏,对于破坏人要追究相关责任。对于不可避免的相关施工要从提高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将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占绿毁绿”的情况进行规范和严厉查处,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的绿化程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4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力量建设
首先,要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就要制定权责清单,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原则来进行,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职能、执法依据、监督方式和问责等相关机制有知情权从而保障该项工作有效、透明、有序公正地开展。同时,执法方式的不同对执法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的感受,进而对执法成效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要从自身约束才能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按程序执法。要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采取“一罚了事”的态度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百害而无一利,对情节较轻的,应当多采用教育沟通的方式,说服当事人自觉遵守相关法规。最后应该采取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原则,防止权力滥用完善监督机制尤其是强化外部监督机制。让群众的诉求有机会发表,让群众监督有渠道,城市管理部门执法人员要主动接受法律和群众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注意利用视频等一体化技术,探索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改善受众群体执法感受。
4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积极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城市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构建健康、生态、绿色的城市空间,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作者:于婷婷 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丘曙兰.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0):57,42.
[2]王占芳.谈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18):245-246.
[3]许劲,任玉珑.总承包体制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4):186-188.
[4]徐丽娟.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139-141,144.
关键词: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程序管理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including engineering bidding,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stage management, engineering of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and hand over, project summary and related issues.
Keywords: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gram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程序复杂、配套的建设项目繁多,施工难度较大。尤其一些项目因为参建单位较多时,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施工队伍素质又参差不齐,常有违反规范要求的现象出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管理。
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程序
1.1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1.1.1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采用招标方式的,参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
1.1.2工程施工招标由招标人依法组织实施。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招标人自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的,应当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施工招标的投标人是响应施工招标、参与投标竞争的施工企业。投标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并在工程业绩、技术能力、项目经理资格条件、财务状况等方面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招标文件允许投标人提供备选标的,投标人可以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替代方案,并做出相应报价作备选标。
1.1.3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当依法接受监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施工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查处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1.2对监理单位的准备工作
1.2.1对已中标的监理单位的工作前审查包括监理规划、监理工作实施细则、监理程序等。
1.2.2开工前的设计交底是业主主持的。由设计部门对工程的技术要点、难点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说明,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也可以提出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而且通过交底会可以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设计部门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1.2.3为了能按期保质的完成工程,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论证。业主单位应协助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1.2.4施工单位应向业主单位提交开工报告。报告被批复后方能进行施工。业主在批复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前,应组织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最后的检查,检查施工单位的人员、机械设备及相关技术储备情况,检查施工单位对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检查后确认已具备开工条件的批准开工报告,允许开工。
1.3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最关键的管理阶段,它包含了较多的管理内容:
1.3.1造价管理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在这一阶段,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规范招投标活动,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因此非常重要。
(2)认真、严格地对待现场签证。现行的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的现象应严格审查。
(3)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
(4)把好结算审查关。目前我市工程项目结算大多仍采用定额计价,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是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1.3.2质量管理
(1)由于工程中有较多的隐蔽工程,很多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不容易暴露,易为管理人员忽视。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不言而喻人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是占决定性的因素。
(2)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要以保障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为目标要求,要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极其质量意识为前提紧抓工程质量。必须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质量目标,进行科学管理、规范化施工,同时实行竞争、激励、奖惩并存、共同作用的有效机制,这样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3)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
(4)工程建设原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市政工程建设所用的原材料、设备是形成建设工程实体的直接与间接因素,同时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究其源头也是人的问题。
(5)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对工程的工序质量的控制,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 使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质量。要把握好工序质量, 就要对每道工序都严格执行检查制度,使每一道工序都在合理的控制之下进行。
1.3.3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主要指计划管理。业主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召开会议,解决或协调影响工程进展的问题。跟踪检查施工单位的人、材、机是否按计划进场。如遇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定期进度表,并督促施工单位。
1.3.4文明施工及安全管理
认真组织落实《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把工作落到实处。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围挡、扬尘、材料堆放、残土外运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3.5竣工验收及移交工作
(1)竣工验收及移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竣工验收是对一项工程的系统检验,是对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验收主要是对工程的外观、实测实量、内业文件的检验。市工程验收工作应当做到公正、公平和科学。工程验收还包括对工程规模的验收,验证工程建设规模是否与设计的规模吻合。
(2)市政道路工程的验收由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验收及评定,并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最后确认,验证施工技术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能否交付使用所把的最后一道关。工程总结报告工程总结报告应由业主完成。
以上是从工程的招投标到工程的造价,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竣工验收及移交等程序进行了探讨和说明,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我认为还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管理中的问题和措施
2.1施工监理力度不够、职权受限,不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2.1.1监理不仅仅是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理,还应对工程的进度计划、人员设备配备情况、工程款的拨付进度等进行监理,这是监理单位的职责所在。
2.1.2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理是一项难度大、项目多、任务重的监理工作,因为市政工程是综合性工程,既有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又有给排水专业知识还有园林、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工程,因此监理公司要对市政监理人员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为公司增加技术实力,还要有适应市政工程质量监理的仪器设备。
2.1.3监理公司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质检标准和检查方法,本着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为建设单位把好质量关,建立奖惩制度,本着优者上,劣者下的原则进行运作,并且监理工程师要及时把建设单位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2.2解决问题要彻底,遗留问题处理要及时
市政工程往往是多个专业的统一体,如道路工程不仅仅是修路,它还包括各种管网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街路两侧的衔接及亮化等,要力争各项工程的同步实施,尽量减少重复工作。
2.3建立健全施工许可证制度
建筑法规定,投资在3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必须有施工许可证方能开工。
2.4重视工程移交工作
目前,很多城市都存在着竣工工程移交滞后现象,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上的遗漏。当然,致使移交滞后的原因很多,例如资金结算问题、施工质量问题等,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结语
关键词:市政设施; 管养工作;现状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因其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而受到各界关注,使得市政设施养护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市政建设与市政维护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维护机制,市政设施的养护工作很难落实,使得城市存在轻维护、重建设问题。仅从城市排水管道方面看,淤堵、排水能力等现象就比较普遍,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局部管网瘫痪、管道系统部分功能丧失的问题。在无法及时对市政设施进行养护的情况下,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良好的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是城市设施系统运行正常的保证,对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化以及正常秩序的维护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市政设施管理养护的现状
(1)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居住人口大大增加,为了满足城市的居住要求,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增加了新建的小区面积。这加剧了城市污水排放量,使得原市政的污水主管网无法得到满足现有人口压力的要求,其排放功能超负荷运行,使得污水聚集在排水管道中的检查井内而无法及时排放,而那些滞留的待排水又大大影响管道的正常排水、疏通和维修,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使问题越来越严峻。
(2)市政维护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首先,养护范围过大。目前,我国市政维护资金的支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没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绿化等,另一种则是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包括燃气、供水等。但是一些城市在旧体制的影响下,依然对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进行包办,没有使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实现市场化经营。其次,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维护资金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体制性浪费和重复建设,如机构臃肿、道路建设标准低等等。这些都使得阶段性过剩与“欠账”并存的矛盾存在于市政设施的建设中。
(3)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
对于城市交通来说,道路的管理和养护是城市交通流畅的保障。但目前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交通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具体来说候,城市交通道路的管养包括路边石、路框石、路面的病害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交通隐患,成为阻碍交通流畅的有害因素。因此,针对城市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必须要得到政府的重视才行。
(4)施工质量引起的城市排水管道问题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工程会影响城市道路、城市防洪排涝以及城市环保等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城市建设无法离开排水管道工程。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排水管道问题,比如管道的渗漏水,这是由于基础不均匀下沉造成闭水试验不达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城市排水管道还存在着检查井下沉甚至变形的问题,由于施工过程中不规定安装井盖,再加上井盖的质量不达标,而铁爬梯又存在随意安装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检查井的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现状,除了城市道路、城市排水管道以外,还包括城市绿化以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
二、 市政管理力度加强
(1)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目前,功能完善、外形美观的市政设施是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的新目标,这就要求政府要重视市政设施养护工作的合理配置,使管道疏通、清理道路障碍等、城市绿化等养护工作得到有序进行,特别是其中的应急抢险工作,更要重视现场作业能力的提升。而要达到新目标,提升养护管理中人的素质成为必须.具体来说,就是使技术人员在奖罚分明的激励政策下不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相应的责任感,并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增加技术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从而使维护工作的时效及质量得到保障。
(2)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打造“人文市政”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设施完好率在98%以上。首先,加强巡查察。不断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巡察力度,增加道路巡察力量,却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其次,提高管理标注。制定各种养护作业流程,规范作业行为,从细节如手,不断提高管理标注,使其更加精细化,比如,修补路面坑槽时,切缝顺直,棱角分明,并且在坑槽四周刷热沥青等,使新的沥青砼料与路面结合更加严密,做到严格精细。再次,控制成本。在成本控制上体现精细,不浪费一点一滴,争取以有限的养护费用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除此而外,还要延伸管理。扩大管理半径,注重协调均衡,从侧重城市主次干道维护向背街小巷延伸,逐步实现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把握每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定期进行检查,把城市道路上的危险发生系数降到最低。
三、 对市政设施养护工作的思考
(1)扎实做好日常维护,保证市政在建设施的质量
对于已经建成的市政设施,要把重点放在养护工作上,做好日常检查、维修和护理工作,而对于市政在建的设施部分,则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督。笔者将以城市排水管道为例,具体谈谈这两方面内容。
做好城市设施的常规检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就城市排水管道而言,它是人们每天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工具,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确定是否需要清洗管道,并对其损坏和损坏原因及时发现。定期检查不仅可以尽量对昂贵的修缮工作避免,还可以通过检查发现出容易发生问题的管道,制订出相应的检查计划对其进行监控,并通过对此类管段的检查频率加大来使整个管网的安全性提高。检查排水管道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包括如视觉法这样的定性方法和测量法这样的定量方法。实践中,定性方法由于使用简单而更为广泛地应用。
合理配置市政设施维护的资金和组建技术队伍
针对上文中出现的资金问题,需要以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改革为背景,把资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配置。在城市公用设施的维护中,把那些有收益的部分划入市场范围,而不是继续占用城市维护中的资金。而对于那些没有收益部分的公共设施,则主要利用城市的维护资金,比如城市的园林绿化、道路及桥梁等等。组建一只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队伍,在任何一个行业,技术人员都是必须,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工作也是如此。要想保证市政设施管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因此,政府应该从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建立起多支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队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技术管理人员凭证上岗的制度,努力做好技术人员工作的管理科学性。
综上所述,为了市政的管养工作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市政道路管网平化通化,市民群众生活环境美化,社会发展环境优化,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以服务强管理,以服务树形象,做好市政的管养工作,强化市政的管理职能,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城市,打造优美整洁靓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德刚, 孙昕. 市政设施人性化养护管理的探讨[J]. 科技信息 , 2009,(18)
关键词:安全;设备;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代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当中,因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引发的安全事故有很多,甚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是减少安全隐患,保障人们切身利益,增强企业抵御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1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管理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安全发展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有效、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施工企业里,一线工作人员始终要有一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思想,要明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对自身和企业造成损失。企业的安监员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理念,把安全要求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程序,深化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检查问题时要全面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唯有如此,才会使事故禁于未萌、止于未发。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细节管理,把细节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安全规程中去,还要熟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把握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强化安全生产的细节教育,以实现安全生产。
2设备管理在施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科学型管理。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施工单位的形象代表,也是施工单位实力的体现。生产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随着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由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在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中占较大比重。施工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加强企业设备的安全管理已越来越重要。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关系问题
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设备管理工作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3.1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及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施工企业里,如何抓好设备管理工作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思想上不重视,安全意识不强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施工任务繁重,许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完全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
3.1.2无证上岗情况严重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许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无证操作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3.1.3制度落实不到位
施工企业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不按规定及要求进行,继续使用已超出了规定使用年限的淘汰设备。在施工企业的生产中,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可预防和减少企业因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当前,在市场经济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经营困难,资金不足,很多设备老化而得不到检修更新,而有的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超负荷使用设备,致使部分生产设备带病运行而得不到及时检修,这些都使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实现安全管理的措施
现代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应根据其特点,结合现场工作实际,学习应用现代设备管理技术,以适应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的工作需要。
4.1建立健全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4.1.1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以及主管行业、上级主管单位的相关政策,并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基本方针,遵从“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且层层落实。
4.1.2制定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各类人员设备管理岗位的职责。对各种设备都要从投产到报废,实行全过程管理。重要设备实行专人负责制,一般设备实行保管人员负责制,努力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4.2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
设备检修前应根据规程要求和现场情况,做好设备检修各项准备工作。设备检修工作应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坚持检修技术标准,保证检修质量,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坚持“预防为主,养修并重”及“维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随时保养,随时检修,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确保设备整洁、运转正常、性能可靠。提倡结合检修,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延长设备的连续运行时间,提高技术经济指标。设备检修后必须进行检修验收试运行和检修质量评定。
4.3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
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由违章操作引起的机械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对最大限度防止事故发生起关键作用。操作人员培训包括作业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应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
4.4做好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同时淘汰陈旧设备
4.4.1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损坏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企业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4.4.2随着企业生产任务的延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时就要及时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对那些已到使用年限折旧、技术性能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而且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机械设备,都要坚决予以淘汰。
5结语
在现代的机械化工程施工中,对管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更具体化。在这些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及其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是重点,对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起决定作用。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密切相连,即设备管理要突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而安全生产管理中也要体现出对设备管理的要求;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施工企业来说,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又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黄丽霞.应用企业管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