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三支一扶调查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2: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三支一扶调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三支一扶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高校;价值观;需求;层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改变,当代大学学生的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

一、对象与抽样

通过调查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从三类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第一类对象新生和老生,以大二为分界点,大一新生经历了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区,思想状态不稳定,对于就业观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基本熟悉,思想相对稳定。对11个学院417名不同民族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朝鲜族、其他民族为抽样对象),延边大学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所以对朝鲜族学生以及其他民族学生调查抽样。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为出发点,分为朝鲜族、其他民族两个抽样对象。对11个学院926名学生不同学科的学生调查抽样(以文理、科为例)。学习理科与文科学生,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文科思维的特点是:相对文学素养较高,对知识点记忆深刻。

二、分析与综合

从以上调查抽样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就业观的各异,得出低年级学生在就业观偏向于社会需求,也就是需要爱情、友情、人际交往,刚刚走出家门,走进学校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起点,向往探索爱情的甜蜜、友情的关怀、拓宽人脉交际圈。其次是生理需求,对衣、食、住、行有了新的要求,其中自主利用时间是影响生理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能够自主掌控时间的主体力量,除了上课,其他课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以及求知欲极强,促使低年级同学对社会交往的需要。[1]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延边大学朝鲜族民族为例与汉族就业观进行抽样调查。朝鲜族同学向往人际交往,向往人与人的沟通,朝鲜族热情好客,与人为善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决定了对待交往的态度。汉族学生在对就业观的安全需要与社会需要上表现出的态度基本相近,许多学生认为今后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在工作稳定的基础之上才能具有对其有吸引力。

三、调查与比较

调查问卷中对职业方向、职业规划、职业理想、职业影响进行了调查。其中职业方向中选择商贸类型较多,经济社会的时代影响显而易见,不仅仅是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刚入的学生、文理科学生,看待职业方向的眼光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商贸类是近几年就业类型中热门选择。职业规划中学生们在潜意识里与毕业相互影响,调查结果中普遍学生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概念模糊,规划期较长。[2]在职业理想中学生普遍对隐性职业的关注度较低,对热门公职单位期望值较高。职业影响中,较多学生受学校影响较大,所以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业就业培训具有明显效果。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层次需求(以延边大学为例)主要分为基本五个方向:①考研是很多学生选择的继续深造的学习方向。针对考研就的人数比例业女生超过男生。②报考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方向,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相对来说这种就业意向在调查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就业观中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们往往是需要具有社会认同感的社会地位。③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学生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到外资企业工作,韩资企业中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并且可以学习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先进技术。④出国留学也是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出国继续学习深造可以了解国外的文化。⑤很少部分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之路艰难,学生惧怕甚至是抵触自主创业,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根据国家政策与规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特征,向学生宣传。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原因

以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看。①自我认知能力差,过度关注择业就业条件、就业价值,没有达到就业市场需求与自身就业能力给予形成平衡。大学生忽视在工作中应有的基础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基础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才能有效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进而择业就业。②依赖性强,上学期间经济由父母为学生提供物质支持,很多大学生没有离开过父母,依赖性强,自主意识差;③缺乏对社会认知,当代大学生仅仅满足最低的生理需要层次,功利主义思想突出,职业脱离实际意义,享乐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们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感觉到就业形势严峻,缺乏长期就业规划,就业目的不明确;④择业就业观念的淡薄,其中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主管能动性等都是影响择业就业观的主要原因。家庭因素为学生们提供了最为基础的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来源。[3]

五、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规划,调查中显示67%的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设计,只有9%在学校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设计。[4]一部分人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进行各管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根据就业发展的动态招生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求职道路和职业选择有所裨益。相应出台了“大学生到中西部支教”、“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计划”等一系列的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今年毕业生数超700百万创历史新高。国家鼓励学生们到基层去工作,鼓励学生们创新创业。有相应的就业创业帮扶基金。各省市各大高校相继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各高校有专属心理辅导站中根据心理学进行科学的就业测试,形成心理就业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打破传统就业价值观观,树立准确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凤清.大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

[2]饶莹心,顾胜贤.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2,(3).

[3]苏礼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偏差及其纠正[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职业指导;内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48-05

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①。在政府和高校构建的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体系的扶持下,很多贫困的农村籍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然而,伴随着扩招引发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就业形势却显得越发严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700万人。在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中显示,2008―2014年,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生)中,未就业的大学生占20.7%,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27.1%和25.7%,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的仅占13.2%。②由此可见,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困境与艰难更值得关注。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连锁反应

高校扩招增加了农村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如果他们千辛万苦读完大学而不能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不仅会给个人、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

(一)就业难导致家庭更加贫困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 895.9元,③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很多西部农村的家庭收入要远低于平均值。然而,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标准普遍提高,培养一名大学生4年至少需要5万元左右。支付这笔巨额学费,对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农村家庭可谓捉襟见肘,有的家庭甚至是举家向邻里亲友借债来承担这笔巨额投资。巨额投资的背后是这些农村家庭希望可以通过子女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然而,在现实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处于失业或就业不稳定状态,高额的教育投资不能及时得到补偿,办理的助学贷款不能及时偿还,使本就经济负担沉重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不但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反而会进一步导致农村家庭更加贫困。

(二)就业难导致弃学现象突显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期望日后子女在个人前途、家庭收入及家庭荣誉等方面得到回报。然而,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面前,很多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认为“读万卷书不如找份工”,放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中途放弃学业,进入城市打工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支柱。弃学后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在学历、技能上的欠缺,他们仅能从事一些收入低、工作环境差、不稳定的临时性工作,且由于是农村户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长远看,农村籍大学生数量的锐减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降低。

(三)就业难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导致所学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知识、技能又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如果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物质成果,必然会造成日后竞争力的减弱,导致知识和人才的严重浪费。

此外,残酷的就业现实使未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生活窘迫、精神压抑,饱受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及社会的排挤。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家庭、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压力源维度,来自乡镇的毕业生都较城市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现实压力。④(见图1)

超负荷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出现如仇富、愤世等极端的观念或扭曲的心理。同时,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他们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蛊惑,为了获取巨额收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传销、贩毒等非法活动,从莘莘学子到阶下囚的例子不胜枚举,成为威胁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的隐患。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可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社会方面

1.就业容量小

伴随着高校扩招,每年涌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呈井喷态势。从社会的角度看,面对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激增,社会必然要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从而平衡劳动力的供需总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有不足。以天津市为例,2013年,高校毕业生为14.1万人,而新增就业人数中新成长劳动力为13.77万人。⑤通常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应有65%~80%劳动者在其中就业。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过少,截至2013年,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仅4 200万个,在城乡私营企业就业及个体就业人数为21 856.3万人,占2013年就业总人数的28.4%。⑥《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51%的毕业生选择在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且大多为民营企业或个体,⑦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调查的各用人单位类型中最低。

2.户籍限制

现行的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因素之一,如在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招工考试中,都对非本地生源进行了限制。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以降低人才费用为由,通常选择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而把农村籍大学生拒之门外。另外,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明显差距,弱化了的农村基础教育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营养不良”,为日后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埋下隐患。

3.就业歧视

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使得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过度强化,从而引发了不可遏制的就业歧视。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自然很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家庭负担重、缺乏文艺才能等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农村大学生的理由,导致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失去了就业机会。

(二)学校方面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和错位导致大量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不能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造成毕业生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此外,高等教育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不过硬,培养的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不足,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70%的本科毕业生、6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⑦另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略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批量培养,导致农村大学生缺乏竞争优势。此外,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偏重于就业指导,方法手段单一,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特点的就业帮扶指导力度不够,导致他们就业观念落后、职业技能缺乏,很难实现就业或稳定就业。

(三)个人方面

1.缺乏社会资源

在很多毕业生群体中存在“找工作靠关系”这种观念。人才的竞争以实力为重,但也不可否认,劳动力市场的择业竞争仍存在不公平现象,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人才选聘环节中。例如,机关、国企甚至私企在招聘时,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籍大学生的父母多多少少拥有一些社会关系,利用这些“人脉”资源可以为子女就业铺路搭桥,但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主要集中于农村,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农民。社会资源的相对贫乏使农村籍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中失去去平等的就业机会。

2.竞争能力薄弱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重专业成绩外,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重要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城市籍大学生比较,农村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明显偏弱。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在入学时,其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电脑操作、英语口语、文体才艺等方面的能力及素质普遍低于城市籍大学生;另一方面,根据《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由于承担了更多的事务压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抗压能力明显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如图2所示。在大学四年期间,由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籍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表现出参与意愿不强烈或竞争力不够,缺乏锻炼提高的机会。早期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导致其在就业时的竞争能力往往拼不过城市籍大学生。

3.就业观念落后

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统计,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比例分别占27.2%、23.6%和20.2%,而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东北区域经济体和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的比例仅占6.1%、1.9%和0.8%。⑦“鱼跃龙门”的观点在农村籍大学生中可谓根深蒂固。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哭”,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笑”,国家一系列“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的就业扶助政策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与响应。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通常会选择工资高、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高的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一方面,主要是迫切希望通过“好工作”收回前期的教育投资,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渴望通过体面稳定的工作实现“光宗耀祖”。残酷的就业现实将很多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农村籍大学生挡在就业门槛之外。

三、学校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率,破除其就业困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人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国家需要进行政策引导,改革传统城乡户籍制度,对于接受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制定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回乡的政策等。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国家政策的正面宣传,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社会需要及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农村籍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针对农村发展需要,如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生态旅游、农村医疗、基础教育等课程的设置;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在城市和乡村都可以有用武之地;农村籍大学生则应在国家、社会和学校搭建的平台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观念、提升技能。笔者拟就学校层面具体探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有效方法。

高校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时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即职业指导非就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一书对“职业指导”的定义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⑧据此,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时应明确三个目的:一是帮助其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顺利就业;二是注重其职场工作技能的提升,稳定就业;三是根据其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成功就业。根据这三个目的,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的侧重点及有效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详解政策、树立典型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返乡就业的,如“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农技特岗”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⑨以及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目前并没有引起农村籍大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仍然在大中城市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返乡就业是缓解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出路之一,他们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拥有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一定的人脉资源,更能够开展实际工作,不仅可解决就业问题,更可以通过积极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返回原籍就业,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观念问题,那些一心扎根大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返乡就业所具有的“成本低”、“机会多”、“有归属感”等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校应担负起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进行政策解读的责任,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政策问答竞赛、橱窗展示、校园板报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农村籍大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全国性的和地域性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具体细则,如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申请条件、受理程序、服务年限、待遇及保障政策、服务期间的档案管理以及在服务期满后可享受的优惠等,以及针对自主创业方面如贷款的办理、税费减免的优惠举措等。同时,可通过树立返乡就业成功的典型作为榜样,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以点带面传递正能量,增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其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二)心理疏导、调整观念

城乡分割的体制导致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并不合理,从而使很多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入学时在英语、沟通、才艺甚至普通话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物质条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有些农村籍大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使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甚少参加集体活动,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产生极端偏执的想法,在遭遇就业挫折后一蹶不振。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校应注意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课堂授课、个别咨询、案例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等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进行自我剖析,正视自身的弱势,采用光明思维法、积极性心理暗示等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为他们搭建平台,开展“展示农家子弟风采”等系列活动,提升其外在形象、内在修养及综合素质水平,加快他们融入城市集体生活的速度。同时,根据其自身特点结合职业选择理论通过专业讲座、专家咨询等手段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选择,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提高就业成功率。此外,对于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所持的非国家机关不进、非“北上广”不去、返乡就是没出息等狭隘不良的择业观念要及时进行纠正,帮助他们摆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避免高期望所带来的现实冲击,应将眼光放远,立足于长远的个人发展。

三、增强技能、稳定就业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所以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用人需求信息,提供供需双方洽谈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为他们讲解职场礼仪、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使其将学到的知识灵活使用,尽可能多地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准备接受考验。此外,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一方面,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在学期间的实践、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专场招聘会的开办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架桥铺路。

学校不仅要为农村籍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进行专业指导,更要注意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因为顺利就业只是暂时的成功,而稳定就业、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才是最终的成功。然而,在《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离职类型及就业满意度的分析中,毕业生工作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三年内发生工作转变的为41%,这中间有48%的毕业生转换了行业;毕业生进入职场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6%,而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下降为43%。⑦就业不稳定、满意度低与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参考美国的SCANS标准对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五大类型基本工作能力的评定,应届毕业生对上述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能力满足度为81%。在基本工作能力中重要程度较高的如口头沟通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疑难排解能力等是成为优秀人才(三年内晋升次数三次及以上)所必须具备的。这些能力不可能从课本中习得,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提升,只能通过实际锻炼,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具备。所以,学校应特别对在这些方面相对更弱的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能力塑造与提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一些活动,并积极为他们联系实习、实践单位,切实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特别是解决这其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增强其自信心,塑造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基本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大显身手。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数据来源:《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

③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

④数据来源:《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⑤数据来源:《天津年鉴2014》

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⑦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⑨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力促农村大学生就业[EB/OL].[2015-01-07]..

参考文献:

[1]熊汉忠.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EB/OL].[2015-03-23]..

[2]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第3篇

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15 万人,2005 年共有338 万人,2009 年共有611 万人,2015 年则达到749 万人。从1999 年高校开始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以来,就业难的问题随之提到章程上来。党和国家针对此问题制订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如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及休学创业等,也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整体的就业现状仍不容乐观。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2012 年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总体失业率为3.8%,分年龄的统计结果表明19 至25 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失业率达到13%。第三方教育科研机构麦可思数据2014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7.9%。我们固然不能否认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有积极的一面,但是数据表明就业难的事实依旧是个头疼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高校扩招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却因为放低了门槛使得大学生的素质大打折扣,大学生供大于求的形势代替了曾经的备受青睐。但是技术类职位如汽车设计、道桥建设等就业状况良好,此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餐饮行业的人才缺口达到了1000 万。由此可见,新形势的开创让大学生就业面更广的同时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但就在面临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依然追求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物质生活而看不上服务于大众的基层职位。很多大学生在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碰壁。更有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考公来逃避就业压力。

2 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困境分析

2.1 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1986 年起,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陆续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20 多年的时间,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截至目前我国至少已经有345(2015 年6 月统计)所院校开设了行政管理这一专业。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的要求,该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那么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他们的就业情况又如何呢?在2015 年《中国高校本科113 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中,行政管理专业排名70 且985、21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省属高校和省政府与地方共建高校的就业率。如此现状似乎与大学生美好的就业憧憬大相径庭。还有2015 年广东警官学院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过去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虽不低,但只有10%和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我国高校在对于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同小异,几乎无创新可言,因此普通高校毕业的行政管理大学生的素质无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挂钩。而随着党政机关实行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

2.2 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困境

行政管理毕业生面临这样几条路:一是考研,将来从事有关行政管理的科研工作。二是考公务员,然而逢进必考的门槛并未使他们占得什么优势。2014 年和2015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人数分别为152 万人和141 万人,因而行政管理毕业生想要进入公务员的行列难度是非常大的。三是自己找工作。由于大部分高校实行灌输式教学,许多行政管理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根本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四是通过考编、司法考试等转行。河南大学一位行政管理学生说:我同学有考研、考公务员的,也有当教师的,还有到企业里做与行政管理专业无关的工作的。综上所述,不少院校行政管理毕业生正在遭遇就业难的困境。

3 影响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 国家政策1999 年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大学生人数剧增,为了缓解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每年各高校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行政管理学生选择考研,许多毕业生便放弃了一些公务员的招录考试和企业的招聘,这就造成了毕业生丧失了一些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行政管理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公务员招考职位中更多的是对会计、中文、计算机及法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3.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不得不说那饱受诟病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校为了自身建设盲目设立专业,行政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的情况下匆匆上阵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可想而知。

3.3 毕业生自身的择业观

行政管理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毕业后不应该选择小城镇企业或是基层服务岗位而应该在党政机关、中外企业工作,由此可见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毕业生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4篇

课题题目:滨州市未就业毕业生3、关于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基层团支部的成立,40%同学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询,35%的同学希望它能提供推荐考研学校的帮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帮助和心理压力疏导。此外,同学们建议基层团支部应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管理,随时了解未就业毕业生存在的困难,能够及时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4、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面对未来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找朋友倾诉和记日记、网络日志的方式缓解未就业带来的压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倾心的工作。

5、经调查统计,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薪酬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对于自主创业,被采访者普遍认为最大的困难是财力不够和缺乏经验。关于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扩招造成的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50%的同学认为是自身专业专业知识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学认为工作经验欠缺和无社会背景造成自身就业困难。

6、大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月消费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给,主要作为基本生活费。

(二)面对面采访部分:

下面将逐个分析了解到的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的就业情况及未就业毕业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与这些大五的学生进行交谈,我们了解到,医学类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原因已经在前文中分析过了),大部分人选择考研。如该校一个70人的临床医学专业的班级会有50-60人选择考研,最终大约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还会有4-5人选择从事医药代表的行业,2-3人选择与公立医院签订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资800-1000元),4-5人在个人诊所等地临时就业以及3-5人其它选择,也就是说未就业毕业生大约占45%的比率。这些未就业毕业生还会有一半选择继续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学通过降低对工作环境、薪水的要求(如选择在乡镇医院就业等)临时就业。据了解,私立医院对医学类毕业的同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但考虑到其不稳定性且没有五险一费的劳动保障,因此,几乎没有同学选择去私立医院工作。择业时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就该校来说,影像专业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能达到50%-60%。总的来说,与其他几所学校相比,滨州医学院的同学承受的就业压力最大。

谈到未就业毕业生,历史与社会学系的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样说:就业目标偏高是造成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通过与滨州交运集团的积极沟通,起初社会学专业的九名同学与此单位签订了有养老保险等就业保障的正式的就业合同,后来一名同学专升本成功,还有一名同学觉得在大厅工作比较底层也比较累就放弃了。还有几名在鲁滨金店工作的同学也是因为觉得工作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离开。另外,毕业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入工作单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因素。还有一名英语系的辅导员老师说:专科学生的就业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学更好就业。该系中分为商务英语(专科)和英语师范类(本科)两部分,据该老师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贸出口企业工作,就业率能达到95%,而英语师范类毕业生未就业率超过50%,这些同学大都因为本科学历对自己定位偏高,对一些普通的外贸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学教师编制又基本处于饱和,少数同学因此选择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学校任教。

3、滨州职业学院和滨州技师学院:很遗憾没能联系到这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和未就业毕业生,我们仅通过该校就业处的老师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技术类和高职类院校,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在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别是滨州技师学院,未就业率最低,仅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门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工厂培养所需数量的技术人才且专门培训相关技术,基本做到毕业即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上岗后很快能适应环境完成相关工作,且这些毕业生就业目标要求较低,基本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如滨职的家纺专业、滨州技师学院的电气专业等。

二、反映出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1、未就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经验不足,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建议学校或者基层团支部与各地区人才服务中心或大型企业单位联合成立就业见习基地。如滨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就与北京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业实践基地,让毕业生就业前有机会根据需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素养,以达到上手快的目的。

2、若要减少未就业毕业生的数量特别是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的教育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差别大,许多交叉学科师资不够,如据滨州学院计算机系的一名辅导员介绍说,工科类专业大都只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毕业生数量够质量不够。去年中卡通公司来我校招聘同时具有卡通绘画基础和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结果没能招到。这也是需要学校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二是不同学校间重复设置相同的专业,比如说山大和滨州学院都设有计算机科学系,那相比较来说当然是山大的同学更容易就业。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面向社会需求多设置一些特色专业提高就业率,如滨州学院设置的航空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未毕业就被一抢而光,就业率高达100%。三是学校只是单纯的讲述理论知识,同学们缺少实践机会,到工作单位后上手慢,因此学校应该争取让教学实践相结合。

3、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各地的就业招聘信息,因此基层团支部不仅要对本区域内的未就业团员进行档案化管理,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还要在网上及时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招聘信息,还可以多举办几场可操作性强的招聘会。

4、未就业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除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外,资金不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层团支部可以加强对未就业团员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5、基层团支部要加大对三支一扶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入伍预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号召力度,引导未就业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只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一段时间内,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各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最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使矛盾深化。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1、鼓励到偏远地区、基层就业

首先政府应加强舆论宣传导向,树立大众化就业观。政府应该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通过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来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再次是加大经济投入,提高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待遇水平。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就业难的大趋势下,引导年轻人投入创业大军,不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此,政府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第一是政策上的倾斜。建立健全各方面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持体系,全方位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第二是资金上的扶持。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减免税收等措施减少他们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用人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和就业者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的模式。在目前大学生整体过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这也同时助长了某些企业在挑选人才方面的不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一关就关闭了很多刚刚毕业大学生的求职之门。其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着他们特有的优点。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更富有创造力、对工作热情饱满,能够带动企业的活力。

(三)合理安排高校课程,深化教学改革

1、优化专业设置

学校要及时展开合理有效的社会调查,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对于社会大量需要、就业率高的专业适当加大招生力度,而对于一些市场淘汰的专业也可以酌情减少招生人数,通过市场导向调节高校专业设置,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对高技术专业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专业含金量,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另外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高校必须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就业指导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这就要求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及时的补充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次,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与队伍建设。不仅要保证专职人员齐备,还要给予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从而搭建一个物质基础牢固、人员专业,嗅觉灵敏、反省迅速的整体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最后,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不局限于传统的讲座、报告等方式,充分发掘诸如企业见习、素质拓展和心理培训等多样性、非传统化指导方式。不但让学生了解就业,更让学生感知就业,学会就业。

其次,指导内容有所侧重。在山东大学(威海)就业指导中心对2012届毕业生的调查报告中发现,面试是就业过程中令毕业生最头疼的环节,住宿、交通,获得招聘信息紧随其后,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难的两个环节之一。而参加招聘会、确定就业区域、签订就业协议、准备简历、投递简历等环节也是令毕业生头疼的。总之,无论哪个环节,都有很多毕业生为其头疼,而在本次调研中还发现,招聘信息、学习应聘技巧是毕业生最希望从就业指导中心获取的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科学搭配专业课,进行通选课程更合理的配置,进一步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更广泛的开展三种经历,全方面进行素质拓展与能力的培养。在就业指导上,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提供招聘信息,在应聘技巧、职业规划、求职心理上进一步加大指导,坚持“重点培训,全面兼顾”的原则。

3、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第一,发动多方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一是利用全校教职工的关系,动员学校有能力的教职工,充分利用他们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推荐学生就业。二是注重同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往届毕业生时学校拓展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资源,他们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企业有丰富的人脉,通过往届毕业生推荐应届毕业生,营造一个“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三是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不但可以及时得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反馈,更是建立长期用人合作关系的渠道,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第二,准确把握市场脉络,适时“请进来”和“走出去”。在维持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打造更宽广的平台。一方面,主动加强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在学生毕业之际,通过校园招聘会等方式,邀请企业进驻校园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销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带领毕业生走出校门,推向市场。就业部门抓好大学生质量固然是本职工作,但是做好毕业生“推销”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四)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

1、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不要单纯的以就业为目的,应该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以自我的就业最终实现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这个“课堂”,打好扎实的基础,学会思考,学会动手,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现有的能力与希望的岗位结合起来,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使得学以致用。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顺利就业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具备多种能力的毕业生。这些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走出课堂,充分丰富自己。

其次,具备良好的择业心态。一是要相信自己,敢于竞争,要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期望的职位;二是勇于承受挫折,不管就业的岗位如何,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收获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首先,在步入大学初期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充分的进行自我认知,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深入的分析其价值,从而找出自己的差距和缺点,在做好准确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再通过大学生活来完善充实自我,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扬长补短。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基层工作 就业现状 态度

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加剧,凸显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特点。

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逐步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每年毕业前后的就业率大概为72%。但是,城市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于是大学生就业就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一方面城市等待就业的毕业生大量增加并长期滞留,而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中显示,毕业生以“经济发达,机会多,平均收入比较高”为选择工作地区的第一标准。参加调查的毕业生中有约58位学生选取了上海、北京和广东三个地区中的两个作为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因此,支持和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工作成了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一个主要办法。

二、我国主要的大学生基层工作

我国大学生的基层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三支一扶计划。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六年前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三是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是指各地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四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五是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是指从2009年至2013年,每年选聘1500名热爱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六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计划。从两年前,国家征兵的重点转向各级各类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这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兵员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科技强军、人才强军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态度

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向很弱,人才感觉特别强。有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不应该到基层去,而是应该到大单位、到指挥或领导岗位上去;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有相应的待遇,所以在择业时,首先关心的是:收入如何和住房条件如何等;也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既然是个人才,那么就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去也不愿去做默默无闻的工作。另外,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基层、西部走出来的孩子背负家人的期望,渴望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因此希望在外面打拼出一片天下,不愿回到家乡,更不愿辜负家人的期望。

现在毕业生大都比较务实,考虑到读大学所花费的成本不菲,都希望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而基层工作因为待遇不高,条件艰苦,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往往难以吸引毕业生,所以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基层的工作态度不是很好。

四、致使大学生对待基层工作态度不端的原因

大学生基层工作态度不端的原因有:

1.大学生自身原因。主要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都自视过高了,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了,也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读大学,那么毕业了就应该有一个跟自身价值相匹配的工作,不然就是贬低了自己的创造价值。

2.能选择的基层岗位太有限。由于所属的地区财政收入紧张,部分基层单位造成连基本工资的发放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现有编制下人员的基本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这就导致了某些基层单位即使有空缺岗位编制也不愿接收大学毕业生。另外,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能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大批基层事业单位被合并或撤消,就业单位的减少也直接影响到了有意向去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3.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太薄弱。一直以来,国家对西部的投入远远少于东部地区。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多年来采取了许多宏观调控措施,但是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仍然稀少。再者,政府对基层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有些基层单位甚至连基本的工作都难以开展。多年来,国家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缺乏,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政府政策导向的滞后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基层就业。因此,国家和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和实施一些政策,如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调优秀学生到基层工作、西部支援者计划等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情况看,这些项目规模小、资金投入少、政策偏移力度不够,满足不了志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的需要,阻碍了有志于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的热情。

五、如何鼓励大学生从事基层工作

1.拓宽就业岗位的选择范围。加大对基层工作资金的投入,充分让绝大部分的基础工作单位能够按时发放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保住一些基层岗位,吸纳更多的应届或者是往届毕业生去从事基层工作。另外,也要多设置一些有吸引大学生魅力的基层工作,从而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造价值。

2.政府应该多为基层工作多设立一些政策。加大政府对鼓励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要时不时地考察基层工作人员的情况,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情绪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控政策。

3.建立完善信息平台,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应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专业优势,利用政府网强大的信息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建成一个从大学教育到农民工培训,从高端人才引进到普通劳动者求职,从公务员招考到个体私营企业招聘,涵盖所有就业人群的综合网络平台,集中统一“人才预报”,让各类求职者能及时看到最新、最真、最准、最明白的就业信息,从而准确地评价和定位自己,选准、选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不走冤枉路,不被虚假广告欺骗。

4.优化就业政策,拓宽人才入口。要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充实和增加基层用人编制问题。目前,在许多地区的基层,不但缺资金,而且严重地缺老师、缺技术员、缺医生等各类专业高级人才,如果政策完善,让更多的人才服务基层,那么国家就可以减低就业压力,放宽对这些地方的编制限制,允许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这不但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只要有专长,符合农村需要,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减少考核程序,简化录用手续,取消可有可无的公式化、机械化的套路,尽可能多地吸收过来。

参考文献:

[1]杨兆敏.大学生的就业观超前了吗[N].工人日报,2000.

[2]邓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情商运用[N].甘肃经济日报,2000.

[3]史稼轩.大学生就业方式完成一大改革[N].河南日报,2000.

[4]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第7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动全球,引发了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了全球就业市场萎缩,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同样受到冲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金融危机,它是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1.1从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2001年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人。但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未就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24万人,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亦超过140万人。高校扩招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2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

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其结果无异于雪上加霜。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1.3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1.4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鉴于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2.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2.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2.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2.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2.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2.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2.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3.结语

虽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及各高校各地区已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了积极反应。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内需,并加强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些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多毕业生已经在调整就业观念与定位,开始考虑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业。此外,各高校、各地区也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过去、现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矛盾,而金融风暴仅在该矛盾中起了激化作用。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探讨,以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刘清亮,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第8篇

摘要:本文简要的论述了当代漯河医专大学生的艰苦生活,叙述了他们家庭背景、师生真挚的感情。详细的描写医专老师暑期家访的过程,他们不畏艰难,走家串户、拜访乡镇街道办事处等。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学生资料为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当代大学生的热爱和对老师忘我工作的热情赞美。表现了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做到了牢记为民、务实清廉,做党和人民放心的教师。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家访;活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漯河医专老师从2007年在大学生家访和社会实践中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近几年来,我校重点在大学生中及时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密切师生联系,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研究制定了《漯河医专暑期家访活动的通知》,安排我校各级学管人员利用暑期对我校部分家庭贫困贷款学生和优秀学生进行了家访和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我校共派出老师近300人次,开支数万元、对分布在我省18个地市、60多个县市区的500多名优秀学生、贫困学生、三支一扶学生以及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摸索出一条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了立体育人的新机制,并将家访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在我省高校中独树一帜,并在教育部人才评估中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在家访中了解掌握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状况。发现了一批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等先进典型,在全校表彰和树立了一批优秀学生,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我校历年来评选出的“月度二十佳”、“年度百佳”、“年度感动校园十佳学生”有多名是从暑期家访中挖掘和发现的典型。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教师的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将三尺讲台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延伸到了学生、社会、家长的心中,从而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学校中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近年来,我校有多名参与家访的学管老师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生工作部部长受到上级表彰。

我校用千里家访赓续三尺讲台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针对我校助学贷款贫困学生,家访老师通过走村串户,了解其家庭状况,并尽快为其办理了助贷手续。针对特别困难的学生,我校发放“爱心助学金”并安排其参加勤工助学,解除学生学习中的后顾之忧。自07年家访以来,我校助贷工作已经连续四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级,今年我校被省厅评为“优秀”助贷,同时资助工作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家访老师主要针对欠贷毕业生和在校助贷生进行家访,绝大多数被访学生居住在农村甚至山区,同时由于家访持续时间长,家访期间要么天气炎热、要么突遇暴雨道路泥泞,交通极为不便,部分村庄不通公交车或三轮车,下车后需要踩着烂泥路或者顶着骄阳曝晒,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学生家,有的地方甚至穿过草丛,翻越丘陵才能到达。家访进行到后几天,我省多地连降暴雨,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家访老师仍然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克服了交通、住宿、饮食等种种困难,穿户到家听取家长、邻居、村干部口述学生家庭成员基本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和重大支出项目。实地查看住房条件,室内摆设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真实填写家访登记表,并高质量撰写调查报告,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贫困生资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部分家访学生情况:王宏伟:05级临床三班学生、欠费10050元,家住安阳市安阳县都里乡东小村4队,该生家有4口人,母亲患病,需要长期治疗,主要经济来源为父亲外出打工。刘国强:06级高护1班学生,家住安阳市内黄县中召乡徐砦村6组。该生家有4口人,其父亲患有轻度精神病,该生学费、生活费全靠其母亲打工所得,家中有8000元左右的债务,为还清债务,该生放假期间在县城一家饭店打工。王利刚:男07级三年制药学1班学生、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受助者,家住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6组,家有五口人,其祖母常年有病、现年88岁。其父,王金中,在家务农,患糖尿病;其母,周存,在家务农,患腰椎间盘突出;其弟,王利辉,现年22岁,在家务农。家境贫寒,有旧房四间、薄田四亩,因上学疾病欠债3万余元。其父母性格随和虽患病但生活态度乐观。王利刚学习勤奋,经常照顾祖母,帮父母干活、陪父母散心。

学生家庭贫困主要原因是地处偏远、农村土地少无经济作物靠种粮维持生计。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抚养孩子并供孩子读书,或父母一方长年因病服药,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下降,因病致贫。其次家庭突遇变故,债务缠身家中儿女较多都处于求学阶段,学费较高因学致贫,或父母一方双方下岗尚未再就业靠低保生活。单亲或父母双亡没有生活来源。在家访过程中许多老师深受感动,受到家长的热情欢迎。他们感激国家和学校在他们贫困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家长们表示,虽然家庭困难但是他们争取尽快还上助学贷款,并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在学校帮助打扫卫生,或节假日在学校周边参加短期暑假工,争取一点收入减轻家长的负担。通过几年的家访,我们切实感受到学生的学费甚至生活费已成为不少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多数贫困家庭学生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下自立自强,努力奋斗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实属不易所以我们建议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给贫困生以温暖和关怀,给他们以心灵安慰和物质帮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成果(201510378113)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一、引言

2013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下新高,同时又面临着招聘岗位数量下降,因此2013年求职相对于往年可谓是压力重重,颇有难度。而2014年、2015年情况也并未好转,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分别达到了727万人、749万人,就业形势依旧不被看好。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和各地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财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及见习。(1)毕业年度内或毕业后按规定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大学生可结合其专业特点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判定为合格并通过相关考试或检测的培训生可以申请培训补贴,补贴数额依照培训者是否成功就业以及取得相关证书的情况分层次确定;(2)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有意愿参与见习者可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见习信息并联系人力资源社保部门及当地团组织,取得就业见习机会。见习一般持续3个月到1年,可享受基本生活补助。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地区服务。由于我国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迟缓,高校毕业生往往毕业后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发展。因此,国家接连出台财政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建设。(1)参加“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生活补助、各项保险保障、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此外,期满后还可享受基层事业单位直接聘用、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成人本科、研究生入试加分等优惠政策;(2)对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基层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在参与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招收时可享有优惠政策;(3)结合政府购买工作,在基层购买公共管理服务以及社会服务,在社会管理、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增加就业容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以上基层岗位工作;(4)我国提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主要面向农村等贫困地区招生,其培养阶段的学费、住宿费由国家缴纳,并补助生活费以支持其日常开销。毕业后,学生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三)支持高校毕业生向中小企业分流。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优先考虑帮助企业发展和贷款贴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按要求吸收一定数量失业毕业生的支持其进行一定额度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同时,对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给出政策支持,到企业所在地办理户籍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经费申请和资格、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时,与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相同,部分地区还对此类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年限、一定数额的就业补助。

(四)推进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可在各环节享有优先,入伍前缴纳的高校学费或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将由国家返还或代替偿还,家属还可被视作军属。退役后,在考学升学中享受放宽条件和政策加分等优惠,就业者可接收就业服务。

(五)倡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税费减免。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方面的3年期减免。另外,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业还可免收有关费用,优惠期限不超过3年。

2、创业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阻碍就是资金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规定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在利率方面,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后可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或少量上浮,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费创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制定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并且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依据其培训情况和成果,还可领取培训补贴。另外,目前许多高校内都分划出一部分区域用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入驻基地进行创业也可享受相关财税政策扶持。

三、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政策功效发挥不彻底

1、就业方面。由于城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物质水平低、支付工资能力弱、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低、补贴少、政策落实不彻底,毕业生丧失对国家政策的信心,基层依旧难以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如2010年启动的定向医学生计划,存在在校生生活补助金发放迟缓,部分地区前往基层服务的毕业生的岗位、编制、薪资等就业安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此外,通过其他项目前往基层的大学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与环境难以融合、服务期满后在就业、考研、考公方面的优惠等原因离开基层回到东部。因此,人才流失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政策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2、创业方面。据有关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约占全体毕业生的3%,并且创业3年后有50%以上的人创业失败,结束创业。创业成功率只有3%左右,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成功率也仅提高了2%左右。按规定,创业大学生享受税费优惠有诸多时间限制,比如创业时间必须在在毕业年度即1月初至12月底或是毕业后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享受优惠时长最高也仅持续3年。然而实际上,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在校创业或者先就业几年再创业,在符合要求时间内创业的大学生在3年之际又往往正值企业困难时期或上升期,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而政策的时限性使得创业大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政策难以真正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普遍帮助。

(二)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缺少专项基金支持

1、教育模式与企业脱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缺少对高校组织教师与企业交流方面的财政支持。高校教师大部分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甚至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然而大学生却被要求要掌握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以便在就业后能解决全新、复杂的现实问题,这样一来,两者之间便产生了冲突。另外,目前高校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很少,也是各大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专业设置与就业脱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导权在国家手中,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变化快。如,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7亿左右,相关专业每年本硕博毕业生总共却仅有8,000余人,网络安全方面人才急缺。而我国在对专业设置方面的调研缺少资金投入,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应社会需求做出调整。

(三)政策宣传力度缺乏。当前无论从社会方面还是高校方面对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都不存在系统、固定的宣传方式。多数大学生对就业扶持政策的了解来自于网络媒体,并且了解程度低。还存在大量的大学生没有去咨询、了解相关政策的意识。这些都阻碍了就业财税政策给大学生带来助益。

(四)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政策缺乏。基于历史、现实情况等原因,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广泛存在,歧视原因来源于毕业院校等级、年龄、性别等多方面。其中,性别歧视现象相较于其他方面更为严重。不断有报道称女大学生就业处处碰壁,公司招聘时提及结婚、生育等问题。甚至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为了弥补女性的职场先天劣势而纷纷选择在校生子。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强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受条件限制,乡镇、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我国应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基层员工薪酬,加强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基层人员的生活环境。此外,还应组织调查人员走访已经在基层服务一段时间的高校毕业生,了解基层人员的生活状况,找出他们的难处并解决问题。决不能仅是把毕业生吸引到贫困地区就算完成了工作,而是要加强后期的扶持,让人才愿意留在基层,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人才的流失。

2、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再有力的财税政策缺失了监管也无法真正发挥效用,反而让许多高校毕业生认为受到了伤害和欺骗。如面对免费医学生的就业安置问题相关部门来回踢皮球,而毕业生却求助无门。因此,应抓紧时间在各地区设立针对就业政策落实的监管部门,保障服务基层的广大有志青年应享有的权益。

3、推后并延长创业税收优惠的时限。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创业者的数量,还要关注企业创立后是否能长久地运转下去,是否能壮大,否则也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还未毕业或一毕业就创业未免过于急躁,在校和应届大学生社会阅历低,工作经验少,盲目鼓励创业可能会导致创业最终的失败。政府应适当推迟并延长对创业大学生税收优惠的时限,鼓励大学生先就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后再创业,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二)增加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方面的资金投入

1、设置专项基金用于推动高校教师走近企业,提高教师对企业的认知。高校要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去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体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鼓励教师了解企业和行业真实情况。

2、设置专项基金作为研究费用,用以成立调研队伍,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我国应组建专门的调查部门或队伍,注入调研资金,对当前由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调查报告并将报告公布给各高校或公众媒体,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全国各高校的专业类别、各专业招生人数及高中生志愿引导工作进行调整。

(三)加强财税政策宣传力度。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的宣传应主要集中在高校内,各大高校应主动负起责任,建立系统化的宣传体系。线下可结合每年的税收宣传月大力宣传就业财税政策,还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集中进行相关政策的知识讲座。线上可结合新媒体,利用校内有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对学生进行就业财税政策知识的推送。线上线下相结合,争取做到对每个大学生的宣传都能到位。

(四)完善反就业歧视的财税政策。通过财财税策对招聘一定比例女大学生的企业进行补助或税收减免等优惠,降低企业由于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而承担的成本。除了优惠政策,还可设立惩罚机制,对被举报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并经调查确认为事实的企业合理收取费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卫星.深化改革,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J].群言,2014.8.

[2]吴晓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