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校本课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0 15:02: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校本课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校本课程

第1篇

一、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学校的所有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去实现的。可以说,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建设什么样的课程;我们要让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课程决定了我们的学生走什么路,去什么地方,用什么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有些什么风景,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因此,课程也叫作“路程”,或者叫“学程”。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

但是,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校情、传统与特色,其教师和学生也有不同的特长与特点。于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专门安排了一定的课时留给学校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为此,学校既要执行好国家课程,也要开发和建设丰富多样、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校本课程。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学段,是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发展特长、释放潜能、启发思维、点燃梦想、涵养人格、培养规则意识以及学会做价值判断的黄金时段,是为学生的人生奠基的阶段。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学校可用的课时比较多,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都是非常必要的。当有人问到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渗透或实施哪些课程或课程资源”时,他说,学校课程应该丰富多样。学校课程或班级课程的开发,一是要坚持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教师要教授对学生一生有用的技能;二是教师擅长什么,能够为学生提供什么帮助,就从什么入手开发课程。为此,雷夫在做好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艺术课程,增加了生活价值课程与生活技能课程。他还根据自己的课程理念,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开发并实施了阅读原著、写作训练、趣味数学、经典电影、参观旅行、“做中学习”、线绳艺术、棒球运动、理财体验、吉他练习、摇滚乐队、莎士比亚戏剧、行为养成等班级课程。

然而,在我们的很多学校里,许多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常常觉得开发课程是专家们的事情,校本课程的开发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笔者探索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就能够帮助每一位小学教师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梦想。这个路径由六个环节构成:(1)我最擅长什么?能否以此来开发一门校本课程?首先确定方向,明确开发什么课程,即课程名称;(2)开设此校本课程要实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目标,明确学生为什么要学,即课程目标要明确、具体;(3)整合、提供哪些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确定要选择什么经验,明确学生要学什么,即课程内容模块;(4)怎样有效地组织教学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确定怎样组织教学,明确学生要怎样学,即课程实施方式;(5)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确定怎样评价学习结果,明确学生学得怎样,即课程评价;(6)此课程的课时要求、学分建议、选修对象、学习要求、教学保障以及开发教师的基础条件等,即明确课程管理。据此撰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报学校审批,获批后再据此开发与实施便可。

三、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分析

S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勤奋,积极向上,一边坚持工作还一边在职攻读教育学硕士。他喜欢并擅长文学创作与表演,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他想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于是,在硕士课程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他开发了一门《童话剧创编与表演》校本课程,下面是他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首先,S老师从自己的特长入手来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使学生从课程中受益,这是一个中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最可行的办法。

其次,该方案设计合理,结构完整,抓住了课程建设的四个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课程管理的意见与要求,可操作性强。

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75―01

小学教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开始阶段和基础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发作用和奠基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怎样才能顺利开发和实施小学校本课程,是所有参与校本课程的小学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问题和困难

1. 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有限。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长期性的行动研究项目。作为项目中主要的参与者,小学语文教师有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杂乱的工作事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会被教师们认为是额外的工作负担而心生抵触,往往都是态度冷漠地拒绝或是敷衍的应付了事。

2. 惯性思维和现实需求不符。所谓惯性思维和现实需求不相符,指的是在单一性的计划体制下形成课程制订课程思想的思维惯性、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偏差和深刻矛盾。校本课程管理部门习惯性地采取上传下达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课程体制,而学校、教师和学生又过于倚重传统的教材课本,无法迅速地从原来的角色定位中脱离出来。特别是一直扮演着决策实施者的教师,很难马上完成从实施者向开发者和评价者转型的角色转换。

3. 经济限制开发和实施小学校本课程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大量的资本。这就给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开发条件,却严重限制了经济实力较弱的学校发展。

4. 校本课程教材的版权问题。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材料是小学教师们辛苦劳动的智慧结晶。学校应该尊重教师们的版权问题,给拥有版权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薪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具体措施

1. 以校为本来开发语文教师教本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单位元素。其教学的理念、态度和诚意以及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正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作用发挥。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开发实施小学校本课程的进展、效率和质量。所以,各个小学一定要注意对教师资源的发现挖掘、发展培训和有效利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使各有所长的教师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扬长避短、相互增益,从而推动小学校本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2. 以课题为依托来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对教学大纲中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校本课程教研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课题为依托,有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既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又能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风气。依据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由教师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活动或研究项目,以此弥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拓展语文学科的活动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研究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意义,使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和实施工作更具深度和广度。

第3篇

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革新的客观要求。我国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存在教师资源相对薄弱、学生厌学情绪蔓延、课程开发负担沉重的现实困境。面对压力与挑战,济南西营镇南营小学积极与镇教育办公室合作,以跨学科整合的思维探索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草药课程”。该课程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在困境中做出了全新探索,也为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乡村小学 校本课程 跨学科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这一策略在我国也备受关注。早在1999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乡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面临困境。尽管如此,一些乡村学校仍然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来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课程设计理念对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优于乡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难题。

1.教师资源相对薄弱

乡村小学教师资源比城市学校薄弱,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乡村教师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乡村,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关注度低,很多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难以专心教学。其次,乡村教师数量紧缺。2001年起我国乡村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并没有取得整合教师资源的效果,反而因为辞退大量代课教师而使教师数量更加紧缺,乡村小学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师。再次,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依然较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依然较弱。“调查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3]教师流动的单向性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2.学生厌学情绪蔓延

乡村小学生主动性的丧失,也同样使校本课程设置举步维艰。乡村小学生相比于城市孩子,缺少了更多自我发展的平台。在偏远山区,他们很少能充分享受城市学生司空见惯的互联网资源,很少有机会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班,他们寻求自我发展的最主要场域就是学校,而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小学各类器械配备达标率,乡村仅为42.2%,镇区为59.6%,城市为76.5%,城乡差距依然较大。”[3]乡村学校环境的落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在原始的包班教学和管理体制下,学生们往往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师。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各科教师,不仅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对此也倍感厌倦。面对没有任何新意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课程实施中逐渐丧失主动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课程建设负担沉重

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乡村学校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全面开展,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建设。伴随课程开足、开全的压力,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沉重。音乐、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学校开足这些课程都很困难,只能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课程实施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而乡村优秀教师的教学负担本来就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力不从心,在提出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时,多是从互联网上搜集现成资料,很少有自己的建设思路,课程内容往往平淡如水,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跨学科整合:困境中的有效探索

尽管校本课程建设是困扰乡村学校发展的难题,但是体现特色、内容充实、促进学生发展仍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南营小学立足现实,积极思考:设置综合课程可以缩减学科门类,减轻教师的负担;课程内容贴近乡村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学校决定采取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综合化的乡土课程。

1.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根据乡村实际,从乡土文化传承、国家课程拓展、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出发,规划设置了“中草药课程”。其课程目标为通过中草药课程,使学生认识身边常见药材,知道它们的生长环境、药性、药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部分劳动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家乡资源的丰富,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研究事物的信心与决心。

首先,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中草药课程建立的最初原因是校领导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和文化环境,西营镇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群山林立,是济南市拥有药材最多的乡镇,仅植物药材就有千余种。镇里人熟悉百草,有着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当地也孕育了诸多老中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南营小学尝试设置“中草药校本课程”。在对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中草药歌谣诵读”、“中草药的采集”、“中草药文化探究”等活动了解家乡文化。使学生打开生活视野,从不同方面学习中草药知识,促进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其次,推动国家课程拓展。南营小学试图将该课程打造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平台。中草药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设置系统的总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自主开发教材,每个年级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并设有系统的课程评价制度。西营镇南营小学,在国家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的前提下,积极考虑把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发中草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素质拓展的机会。运用课程综合化的方法不断对课程内容做体系化开发和深化,打破该课程建立初期单一传授药物知识的局限,使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本门课上得到深化和拓展。

最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小学地处山区,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其把学生禁锢在书本和教室中,不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近自然。儿童和成人一样,他们所认知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呈现。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共设九门课程,加上省级地方课和乡土课,多达十几门。就小学生而言,学了这么多课程,念了这么多知识条条块块互相割裂的书本,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整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4]中草药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感知自然地理,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劳动技术、社会交往等多项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

2.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

目标的制定为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最终方案:课程设置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在每个主题的框架内筛选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逐渐走上了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如表1)。在目前的中草药课程中,主要实现了四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稿)》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共占总课时的比例为16%~2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南营小学在建设中草药校本课程中,将国家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子学科来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四项较为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分别为野外中草药采集活动、中草药香包制作活动、药膳加工活动、中草药民间故事搜集活动。中草药采集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中草药香包制作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药膳加工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民间故事搜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音乐学科的融合。中草药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活动主题的教学设计中,整合了小学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本主题设计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中草药谚语精选”、第二课时为“中草药歌”、第三课时为“西营中草药赞”。由于在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沙锤这一简易乐器,并注重打节拍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动引入沙锤等小型打击乐器,与学生同唱歌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二年级学到的乐理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这一课程设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检测和拓展作用。

(3)历史知识的渗透。中草药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注重与历史学科的综合。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前两个模块由两大活动主题,八个课时组成。第一主题为“中草药的起源”,分为两个课时:“原始群时代”、“神农尝百草”;第二主题为“医药名人”:分为六个课时开展,依次为“华佗――麻醉散”、“药王孙思邈”、“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扁鹊的传说”、“皇帝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学生通过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小组汇报的形式,系统学习与中草药相关的历史知识。

(4)品社课程的拓展。品社课程在中草药课程中以隐性融合的方式存在。中小学品社课程是小学高年级的必修课程,其课程设置具有三大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中草药课程中,教师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中草药采集活动中,学生之间劳动合作;在药囊香包制作中,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在药膳烹饪中,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民间故事收集中,学生与社区积极互动。参与这些合作交流活动,学生能始终与同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保持良好关系,使他们真正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无形中提高了德育修养,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对纯文本授课的品社课程的深化和拓展。

3.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

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维打造“中草药课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反思和总结,立足于课程的长期规划和建设。为此,学校构建了一套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这一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在每学期开学前,中草药课程的指导教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活动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审核后方可开展活动;在学期中,分管领导通过公开课加强指导检查,关注课堂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监督教师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建立综合活动学生档案;在学期结束后,学校领导要审阅授课教师整理的经典案例、特色作业和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校领导通过整个学期的监督和评价来筛选课程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其次是师生互评,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每个主题的教学结束之后。依据是学校编制的“学生自我评价单”,该评价单分为七部分“活动参与”、“体验获得”、“方法运用”、“能力发展”、“学生反思”、“小组评语”、“教师评语”。前四部分共设置17个标准,每个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即可;后三个部分,属于开放性的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学生的打分和评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修正新的活动主题。最后是校外专家的评价。一方面,南营小学聘请当地优秀中医作为课程顾问,为中草药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南营小学积极寻求高校专家的指导,希望通过专家的观察与评价发现不足,为校本课程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中草药课程资源还没有达到精细化开发的程度。但是,学校扎根西营镇独特的乡村环境来建设本门课程,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通过现有成果,我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整合”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制定长期规划,打造课程特色

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校本课程之前,乡村小学需要制定长期规划,这是本门课程资源进行有序深化和拓展的保障。校本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期规划。首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乡村教师资源缺乏,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依托个人力量,需要教师群策群力。课程开发团队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专业教师的参与、校外专家的指导,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传承性,使本门课程的师资能够长期保留,并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其次,要规划课程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南营小学将校本课程建设规划为三个较为合理的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2009年是中草药课程的探索建立阶段,主要目标是打造单一科目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草药课程;第二阶段为2009~2013年处在课程的规范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活动课程,规范主题教学,做好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主要目标在于保留经典活动,建立课程的主体框架,并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拓宽课程内容,做好校本课程的长期建设。

2.有机整合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乡村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条可行性的路径,但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整合哪些资源,如何整合的问题。

跨学科课程整合,绝不是机械拼盘――将学校任意几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拼凑在一起。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内容。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融合了音乐、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这种融合并非机械整合,而是保持了多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目前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将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子学科,把中草药课程本身规划为音乐和品社的拓展学科,将来进一步精细化设计之后,中草药课程也完全可以将自身设计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拓展学科。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要积极考虑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对国家课程全盘照搬、机械实施。倘若,乡村小学能够找到一门课程作为彰显自身特色的平台,并以此为焦点,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和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将不再是难题。

3.完善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路建设校本课程,离不开完备的评价方案。由于各校的特点、情况不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不可能有统一标准,而是要因校而异,采取适合本校特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活动的及时性和全程性”[5]。南营小学首先遵循了三个基本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注重描述性和等级性评价的统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作了规划,学校领导参与课程评价,主要通过开学伊始的材料验收,与学期期中之后至期末前一个月的校本课程公开课两个环节来监督;学生在进行完每个活动主题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授课教师制定了课程评价单,在每次活动主题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并为每位学生写评语;学校还组建了由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家长组成的7~8人校本课程评委会,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展示对本门课程做出评价。再次,在评价标准方面,学校根据课程中的活动内容设计标准,并通过打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总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为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课程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现实条件,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3]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Z].2014.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综合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

真切的需要

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在“校本”两个字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社区为背景。也就是说,校本课程是要学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校内、外的有利因素,尽其可能地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一种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比较适合本校的、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一种课程。

如何让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的自主意识?为此,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努力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关注学生喜欢什么,统筹学校能做什么,规划学校想做什么。这不仅联结了校本课程开发促成发展的主体(学生、教师、学校),也把发展的历史积累、现实探索、与未来愿景紧密地连接起来。

“让农民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学校办学的追求。学校以《美丽的龙潭――我的家》作为校本课程系列一的名称,希望课程能切实地关照到学校的孩子生于此、长于此的这片乡土,让孩子们的时空观念扎根在养育他们的乡土中,培养孩子知恩感恩的乡土情怀,让他们接受热爱乡土、保护乡土、建设乡土的精神洗礼。

真实的行动

龙潭中心小学近年来一直坚持“灵美教育”的办学特色,并不断完善学校的慧园课程体系。当前,在栖霞区教育局领导、南师大课程所、南京市教科所专家与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指导与引领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学校依托市级规划课题《师生共建多彩的课程生活――小学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系列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共同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学校以“为每一个儿童开发课程”为理念,开发丰富多彩的系列校本课程。在南师大教科所课程专家和台湾新埔国民小学校长曾文鉴教授的指导下,学校结合前期的《美丽的龙潭――我的家》课程,开始着手“龙娃导览”系列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龙娃导览”从校园、家乡、港口三个方面建构一至六年级的学习内容,从学生成长的这片天地中汲取孩子们的所需,培养孩子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孩子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家乡情结。“龙娃导览”是一门“土生土长”的校本系列课程,校园的场馆、生态、文化、活动,家乡的古迹、水八鲜、金箔、大江、港口牵引出的航海航模与异国风情,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班级又有着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社会人”,从班集体开始。学校依据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群性发展需求,以及生源大多是当地农民工子女这一实际,依托“每月一事”,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等活动,构建多彩的班本课程群,丰富班本课程的内涵,让班本课程成为具有朝气、神气、志气的灵气龙娃的成长跑道。同时,学校以乡村地域文化为资源,优化“美丽的龙潭”课程;以龙舟、舞龙、跳绳等乡村传统体育项目为资源,优化“小小航海家”“玩转龙板”“绳采飞扬”等阳光体育课程;以金箔、港口、水八鲜等乡村产业为资源,优化“金箔文化”“港口文化”等快乐科学课程。

学校作为组织与管理者,为具备可行性的课程提供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合适的学习场所。学校以“快乐星期三”为平台,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福生每一个”为目标,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学校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去想象、去创作……

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的“蓝本”,拓宽国际视野的“窗口”。学校紧紧抓住南京教育国际化的契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重点做好课程国际化,开发了《港口,从龙潭出发》校本课程,依托龙潭港,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重要港口、国际贸易、风土人情。同时,学校还将大力开展航模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学生航模邀请赛;成立港口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开展各种对外教育学术交流。

真正的共识

第5篇

将智慧教育理念应用于校本课程,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智慧,培养能力。本文将以《垃圾分类》一课为例,探讨智慧教育理念是如何支撑小学校本课程教学的。

垃圾分类》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淹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采用讲授、练习的方式,《垃圾分类》这节课也不例外。教师先讲解如何给垃圾分类,然后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此种课堂教学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校本课程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常规的教学环境中,过于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按照教师统一安排的流程和任务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统一的,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个性发展得不到体现。

3.教学环境常规化,很难实现分层训练

在课堂训练中,常规教学环境只提供统一的试题让学生作答。这种试题没有进行分类,针对的学生范围过大,导致水平不同的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难度需要进行选择。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要重复去做最简单的题,费时费力;对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遇到较高难度的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开发寓教于乐的教学游戏

游戏是一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对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垃圾又脏又乱且携带病菌,所以直接用实物分类不太可行,运用电子书包开发制作“垃圾分类”教学游戏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学生通过拖拽等方式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并且,游戏还设置了“求助”“知识链接”等功能,让学生在需要支持与帮助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的规则与应用,可谓寓教于乐(如图1)。

2.提供丰富且可选择的教学资源包

电子书包存储量丰富,可以展示形式多样的声音、影像、动画等,为社会课教学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教师采用教学资料包的形式,为学生的课题选择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学习资源都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征编辑过的。学生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自行查阅学习内容,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或者借助文字书写、拍摄等辅助工具,对学习资料进行个性化的批注。教学资源包的使用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试图通过选取某省部分样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区域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意见及建议。在借鉴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样本地区教研员、校长、教师及学生等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便于对样本进行统计,反映受访对象群体性倾向意见,调研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问卷题型分为封闭型及开放型两大类,以封闭型为主。调查内容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况、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校本课程评价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征求了专家意见。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教师卷,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阶段选取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答卷时由任课教师以举例的方式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解释。

3.调查样本的选择

样本选择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等相关因素,调查范围涉及8个市(区、县)的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选取。共发放问卷720份(其中教师问卷180份,学生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其中教师问卷148份,学生问卷422份)。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

(1)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反思、同伴互助及自学等方式成为教师认识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其中,2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培训;26%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于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通过与同事等交流认识校本课程的教师占25%;有15%的教师通过自学相关文献资料来认识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限,约4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学校行政人员及骨干教师,约1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部分教师参与,有9%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学生参与,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家长参与。

(3)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德育、艺术类和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开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最为普遍,有“交通安全常识学习”“安全常识及急救技巧”等;其次是心理健康类课程,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艺术类校本课程也是多种多样,有书法、围棋等;还有融合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如“走进岭南文化”“潮汕人文”等。

(4)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重视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约76%的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并整合了家庭及所在社区等社会资源。有的学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并结合办学特色等开发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利用地方乡土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潮州大锣鼓”等。

(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及缺少经费;对校本课程缺乏全面、科学认识;开发校本课程时间、精力不够;缺少课程资源;缺乏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能力、技术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仍有约13%的样本校没能按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且不同学校校本课程数量、内容、资源利用及质量等存在较明显差异;开设校本课程的民办学校比例明显偏低,只占调研样本民办学校总数的57%;城乡差异明显,其中能开设校本课程的城市学校比例较高,乡镇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比例最低。

2.校本课程实施总体情况

(1)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样本校都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并明确相关工作机制。也有约28%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缺少必要管理及规范,还有24%的教师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样本校明确安排了校本课程授课教师及授课场地,并有固定时间及课程计划安排,但只有65%的样本校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其中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的城市学校及乡镇学校比例比农村学校高。

(3)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大都感同身受,认为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缺少课程资源和缺少经费,升学特别是高考压力导致校本课程不能真正按照计划落实等。

3.校本课程评价的总体情况

(1)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学校能开设校本课程,但相应评价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全面系统考核评价的样本校只有31%,41%的样本校只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部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还有23%的样本校完全没有进行考核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只有35%的样本校对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发展做出较全面评价,而约有19%的样本校完全没有做出评价;有37%的样本校只进行部分评价;还有部分样本校虽然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但评价思路及方式方法并不清晰、具体。

(2)u价或考核形式的改进。即使已建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样本校,其评价理念、方式等同样有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评价或考核形式能多种多样,其中最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考核,其次是展评成果、师生共同评定等级,或根据平时表现来考核。学生最不希望通过答辩或纸笔测试来考核。

三、问题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及问题。

一是畸形的教育质量观影响校本课程建设。当下,不少学校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质量文化观下,校本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样本校开设校本课程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加重学校和教师负担;还有10%的受访教师认为“把国家课程完成好,学生就能发展好,没必要开设校本课程”。而且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面子工程,数量、规模上盲目扩张,重视形式上校本教材的编写而忽视了学生成长真正需求。

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存在不足。其一,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对各种资源筛选、整合能力不够,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及社区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其二,现存有限的校本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应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相关人士集体合作的过程,但不少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及少数骨干教师参与,教师群体参与度较低。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也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及融合。

三是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其一,对校本课程资源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限,如认为只有教材才是校本课程资源,或认为校本课程仅仅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其二,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有待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课程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传统惯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消退,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普遍欠缺。

四是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待拓展。调查发现,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力量还是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教师群体的参与面及相关利益群体如学生、家长、专家、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往往导致校本课程建设投入大却效果不佳。

五是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从整体情况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还忽视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现有校本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还有相当部分山区、农村学校没有评价方案。这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讨论及建议

第一,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及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的统一课程制度导致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够科学,如将校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或校本教材开放,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活动课或选修课;对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建设对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因此,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重要价值仍然相当有必要。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资源。课程建设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要重视挖掘校内资源,包括学校文化环境、师资或者现有课程等。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其擅长的部分就是潜在的校本课程资源。其次,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课程资源范围广泛,本土文化、人文地理及社区、社会资源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最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与其他兄弟学校互相交流、互相借鉴。通过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校本课程建设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农村或山区并不意味着课程资源缺乏,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有着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第三,大力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受传统知识本位影响,国内教师培养往往重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校本课程建设所要求的教师主体地位的知识及能力不太匹配。因此,加教师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尤其重要,包括强化课程意识,全面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特点;学会校本课程建设基本方法、程序与技能等。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深化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

第四,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拓展参与主体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六类人员应参加课程决策,包括专业人物、团体代表、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2]。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民主、开放、连续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对话、互动、合作。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重伙伴协作关系,包括与大中小学的联系,与专家的联系,以及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系。

第五,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及机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及激励等重要作用,是校本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为此,应该对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等进行全程评价,力求评价动态化、制度化。此外,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组织个体,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体系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特色, 中小学须有自觉、自律的学校内部评价及改进机制,围绕校本课程开展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第六,切实完善校本课程保障机制。再造、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必然。一般认为,在学校层面要成立以下类似机构或组织。其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保障必要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技术指导、支持,包括对遇到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此外,还可成立如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等类似组织机构,制定有关校本课程教研、课程评价等相关制度。

第七,强化专业机构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虽然集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于一体,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普遍有待提升。对于“你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选择“缺乏专业指导”的比例最高。校本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课程专家、教科研人员等的专业支持。在区域层面可从多方面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包括加强通过教科研机构传播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提供校本课程建设案例、资料、信息,建立区域层面专家资源库评估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引导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等。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小学 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问题 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日益受到关注。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设计切合实际的校本课程目标,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1.校本课程目标的含义

校本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1]。如在我国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中就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发展的预期结果,而不是规定教师发展的水平或学校形成的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所设定的、校本课程本身所要实现的、学生应该达到的一种指向于未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发展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校本课程目标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一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同时服务于国家课程总目标。学校课程开发者依据总目标,确定学校课程的结构,设置校本课程类型,再将它细化成各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本文所指的校本课程目标就是指具体的一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它只涉及某一具体的校本课程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预期要求,是校本课程总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它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评价性。

2.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同样,科学合理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关键。校本课程目标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依据,还是校本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目标,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遗憾的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正出现一些轻视目标设计,或简单甚至错误处理校本课程目标的现象。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现状,笔者分别以“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和“校本课程纲要”为关键词在百度网上进行搜索,根据网页条目的顺序依次筛选出45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的课程目标设计情况的统计如下:有8个案例没有明确设计课程目标,还有7个案例设计了诸如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33%。其余的30个案例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一项的设计,但结果不容乐观:目标内容全面、表述规范的案例只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但表述规范的案例有3个,占总数的6%;目标内容全面、具体,但表述不规范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目标内容和表述均不合理的案例有12个,占总数的27.5%。从统计结果来看,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没有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引起重视,或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部分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不重视。如某校的《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只是介绍了确立开发的内容、校本课程时间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而恰恰缺乏对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2]。还有一些案例表现出的问题是对于校本课程目标认识上的偏差。上文提到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但一些教师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偏差。如某校的《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列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育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汇集教师、学生成功教育有关资料,编写一套学校校本教材;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成功教育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是不正确的[3]。

2.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不全面,太笼统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案例在校本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三维目标不全面,或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如《写作思维策略漫谈》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如下的目标: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激活自己的写作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的写作思维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写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4]。这样的目标只是涉及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目标内容不全面。又如,一些校本课程都设计了“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实践能力”等等目标,这些目标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

3.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二分之一的案例中校本课程目标表述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错位,把教师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目标行为的主体。如《在故事中成长》校本课程设计了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5]。在这里,目标的表述采用了“使学生……”“激励同学们……”“引导同学们……”“培养学生……”的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二是目标表述含糊,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国百年外交回眸》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6]。这样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很难评价目标是否达成,无法发挥目标的真正作用。

之所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学者确定的,而一线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缺乏目标意识,反映在校本课程设计上就是重视内容的选择,轻视目标的设计;另外,由于一线教师没有掌握目标设计的相关理论,所以不能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三、中小学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目标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目标一旦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依据。如果对校本课程目标不重视,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陷入盲目,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校本课程目标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

2.明确校本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关于这一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把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具体到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也必须借鉴课程目标理论的这一基本框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校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在满足学生的需要方面,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把弘扬学生的个性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由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强调发展学生的共性,往往顾及不到每个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需求评估,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之所在,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从空间维度讲,我们必须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而学校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和环境内,所以,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时应考虑当地的特色。比如,农村和城市中小学的校本课程目标就应有所不同,南部水乡和西北高原的中小学确立的校本课程目标也应各具特点。另外,在确定社会生活需要时,从时间维度讲,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应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考虑在结合现实需要的前提下,对现实作出必要的有意义的超越,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将二者统一起来。

第三,在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需要方面,在发挥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与一般教育功能的同时,应突出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知识的特殊功能是指对于学科本身发展的功能,即为学生将来从事某一学科专门化研究奠定基础的功能。如学习数学是为了将来从事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学科知识的一般教育功能是指该学科对于一般公民有何贡献,比如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根据学科知识发展来确定校本课程目标时应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课程目标,重视该学科的一般教育功能。

3.完整地把握校本课程目标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校本课程目标也应体现三维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可以确定许多目标,对这些目标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筛选出来的符合学校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可能实现的目标,再根据三维目标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有全面性。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只设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目标。在校本课程目标内涵全面性的把握上,要强调平衡,防止失衡。

其次,设计的校本课程目标要具体化。三维目标要具体化,指明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在知识、能力、情感或态度等方面的变化,便于评价和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符合学校的实际;要适合本校学生的水平,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体现各门校本课程自身的特色,切忌校本课程目标设计中的大而空、过于笼统的现象。

4.规范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

能否科学、准确地表述校本课程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处理好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描述、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第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校本课程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说明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结束时应达到的发展水平,所以描述校本课程目标必须从学生出发。

第二,行为描述即说明通过课程实施后学生能做什么。表述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对于不同领域的目标,应选用不同的行为动词,如“知识与技能”领域的目标,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选出”、“列举”、“归纳”、“概括”等,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如“经历”、“体验”、“形成”等。

第三,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通常包括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等。在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时,要结合具体的条件。

第四,行为标准是指衡量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最低要求。它通常是规定行为在熟练性、精确性、准确性、完整性、优良性、时间限制等方面的标准。

总之,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目标的功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山川学校“开心农场果蔬栽培”校本课程开发案例.[EB/OR]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2842

[3] 荣成二十八中学《校本课程纲要》.[EB/OR]http://.cn/jiaoyujiaoxu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

[4] 《写作思维策略漫谈》课程纲要.[EB/OR]http:///news_view.asp?id=270)

[5]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EB/OR]http:///p-61091369.htlm

第8篇

论文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实践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大。因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落实: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发挥教师个性作用,发展学生个性,与已有课程资源结合,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转向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从政策层面上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重新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在课程决策上的权力分配结构,改变传统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可以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基本取向,它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的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热衷于表面文章,忽视了内在的实质。尤其在广大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匮乏,随意性很大,要么“跟着感觉走”,要么“依样画葫芦”,只是“迎时尚”、“赶时髦”,搞花架子,求“轰动效应”。其实,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是学校自己教育哲学的产物,应体现学校独到的教育思想,要与学校独到的人文、地域等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科学性、生活性、可操作性。据此,我们认为,边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充分认识“三级课程”间关系

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是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课程资源,不可替换或独立,三者组成了课程资源这一有机整体。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在理解国家统一课程纲要基础上,根据自身教育哲学思想和资源特点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它的开发是以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必须与国家、地方课程配套实施。[2]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割裂的,它们的内容无论是难度还是逻辑结构上都应互相协调和平衡。它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相关规定,在立足于乡村、学校特点的同时,还受国家教育方针约束,否则,就会偏离我国总的教育目标。只有明确国家、地方、学校是统一基础上的多样性关系,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和统一性。

2 充分发挥边远山区农村区域资源优势

“三级课程”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各地实际情况、条件、特点不尽相同。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载体,避开学校情况和条件,照搬照抄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课程,没有自己特色,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也就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课程开发和实施便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进行充分的资源挖掘、分析,寻求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乡土课程资源,并围绕乡土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创设适合自己实施的校本课程方案。[2]如学校驻地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开展课外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养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农”意识和学农技能,聘请有经验的养羊专业户讲讲养羊、杀羊、贩羊、办公司的创业经历,就让学生经历一次人生“创业”教育。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才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独辟蹊径”。

3 尽力凸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办学特色

在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组织和分配课程资源,控制、支配学校课程的权利。在课程领域,学校至多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没有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由此造成了“千校一面”的现象。事实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外在优势和内在条件,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而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3]学校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乡村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中外大量的特色学校创建的成功经验也证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4]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因此,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比如有传统体育、书画、校园文艺等特色的学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学校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进行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一哄而上、东施效颦,就失去特色,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4 充分展现教师个性作用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更多地视为一种职业而提倡具有共性的职业道德,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一面。实际上,“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5]由此看,教师的个性品质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老师个性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个性养成个性”。[5]因此,必须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使其在校本课程开发和重建过程中充分发挥个性作用,这样,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具鲜活的地方特色。

5 挖掘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学生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必须尊重学生。[6]然而,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个性闪光点以及其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国家课程不可能完全适合各地实际情况,而校本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弹性化,则能充分满足学生各异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实实在在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探讨。以学生“知识获取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生为本”。

6 与现有课程资源紧密结合

课程开发非单纯地编教材,而是课程体系、教育观念的地方化重建。[4]因此,要重视教材开发,也要注重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如“读书工程”,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从古诗、童谣、谚语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列出每个学龄段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目,并提出具体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推动“读书工程”开展;建立“读书卡”,使读书活动持久不衰,同时记录了学生读书成长轨迹。如此,读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实与提高。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发挥学校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是新课改的关键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2]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工作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勇气和智慧。如此,校本课程“品牌效应”才能真正地轰动起来,才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利于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

[2]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z].

[3]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案例[z].

[4]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55.

第9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就目前我国教育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在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模式转变。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一、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普遍性和共性。校本课程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但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一)国家课程的设置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新课改中,国家课程的设置在逐步完善过程中,本着科本位思想,就本学科又增加了许多课外延伸的知识,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压缩了校本课程的质量,这无疑加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

(二)教师课程观念陈旧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开发从意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从行动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很多学校与教师仍局限于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状态,对校本课程的真正含义与意义所在知之甚少。

(三)学生的需求被忽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旨在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现实中,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以老师的特长或社会的舆论导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领导或教师的个人意志为主,既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又严重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

(四) 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学校的资源比较有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发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地评价,因此存在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校本课程的意义,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双重要求,高质量地实施校本课程;其次,学校、地区和社会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满足这三者的需求,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让校本课程行之有效。

(二) 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

只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线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更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因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如邀请当地高校教学课程专家进行集体培训,对学校主要开发者进行个别指导,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技术与资源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同时积极与地区和社会合作,鼓励教师创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再反馈到这些主体中,不仅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而且将积极加快校本课程的进程。

(四)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郝保文.论教学质量的结构及教学质量的提高[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

[3]郝保文.论教学质量意识的概念、结构及其形成[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赵永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